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要商量的。
李显城左右看了一下,很快说道:郑鹏,某刚才说的话,你都听到了吧。
听到,羽林军代表天子颜面,宁死不降郑鹏苦笑地说:放心,我虽说是一个文官,不像李千骑使那样勇猛,但气节二字还是知道的。
630 劝降
李显城摇摇头:郑鹏,某很认真地说,刚才那番话,你就当没听见到。
没听见?什么意思?
你可以例外。
例外?李千骑使,你到底要说什么?郑鹏吃惊得眼眼都睁大了。
李显城凑近郑鹏,语气平静地说:离京时,陛下给的最后一道密旨,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你平安,因为你在大唐的地位无人可替代,事态紧急,你可以被俘,到时陛下会换虏或支付赎金的方式把你救回。
好像怕郑鹏不相信,李显城继续说:两位赫赫有名的镇守使,在那种条件下没有第一时间突围,一个挂帅旗吸引兵力,一个陪你去救某,中途还二次调转马头接应你,不是他们不肯放弃被围的将士,而是他们都收到陛下保你周全的密旨。
郑鹏坐在地上,一时内心百感交集。
参与围剿唐军只有一万多人,就是全军覆没,西域随时还可以征集超过十万精兵,放弃这一万多人,回去也可以帮忙稳定局势,都说两害之下取其轻,可唐宽和马怪却选择救人,特别是马坚,突围时还派自己近身卫队来保护郑鹏。
一时间,郑鹏的内心开始沉重起来。
郑鹏犹豫了一下,最后一脸倔强地说:李千骑使,我说过,战场上不会抛弃自己的兄弟,以前不会,现在也不会。
你不怕死?
怕?但我更怕无颜活在这个世上。
唐宽不顾自身安危,挂帅旗吸引蕃兵,马坚作为赫赫有名有镇守使,亲自带兵冲锋陷阵为自己开路,中途二次调转马头回来救自己,阿军郭子仪陆进等人拼命保护自己,特别是许山,就是替自己挡刀受的伤,要是郑键时刻抛弃兄弟,一个人苟且偷生,还真做不到。
李显城有些意外,看着郑鹏倔强的眼睛,最后轻轻拍拍郑鹏的肩膀,转身走了。
三弟,姓李的说什么?李显城一走,郭子仪走过来问道。
越是绝境,人心越叵测,郭子仪就怕郑鹏被李显城坑。
郑鹏呵呵一笑:没什么,就是商量怎么突围,大哥,你觉得可能吗?
非常困难。郭子仪把手里的望远镜递给郑鹏:你看看就知道了。
这时一缕阳光从云朵中照射下来,正好照在那支黄铜镜身上,折射出一道绚丽的光芒,光芒落在郭子仪那张坚毅的脸上,显得那么高大威猛。
然而,郑鹏却看到郭子仪脸上为国捐躯的意志。
大哥,把你拖累了。郑鹏接过望远镜,突然有些感触地说。
要不是自己,郭子仪也许按照历史的轨迹,走上属于自己的名将之路,成为名垂千古的一代将才,可是,只怕天妨英才,一代将星还没有升起就要陨落在这座无名山上。
郭子仪看了郑鹏一眼,没好气地说:说什么呢,要是怕死,某就从军了,战死沙场是军人的宿命,三弟,什么都不要说,这辈子能跟你结成兄弟,值了。
二人很有默契地击了一下掌,一切尽在不言中。
郑鹏拿过望远镜,向下山望去,很快脸色都变了:蕃兵虽说没有攻山,可他们也没有闲着,只见山脚下面布了很多拒马拦马索陷马坑。
这是断唐军突围的退路。
不用骑马杀敌,战斗力减了一半都不止,敌众我寡,一冲下山就会被围,就是运气好,冲破敌人的包围圈,在茫茫野外,二条腿肯定跑不过四条腿,肯定逃不过敌人的追杀。
真是看得起我们,弄了这么大的阵式。郑鹏苦笑地说。
郭子仪点点头说:那当然,我们可是天子亲军,没点阵仗和代价拿想下我们,没门,咦,放信号了。
郑鹏抬头一看,只见一条烟柱冲天而起,天一亮,李显城就让人找柴火放信号,通知友军自己所在的位置。
大唐在西域经营那么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代取。
就当郑鹏对援军有所期待时,突然有人大声叫道:你们看,东边山头有烟起。
真是,你们,对面那个山头有烟。
北面和南方也有烟起,都被围到一起了?
天啊,怎么那么多狼烟的,该死的蕃狗,他们就是故意扰乱视线,不让救兵来救我们。
郑鹏和郭子仪相互望了一眼,彼此眼内都有忧虑的神色。
吐蕃人动作越多,说明他们要的越多。
曹奉突然说:老大,你看,下面有动静了。
郑鹏向下一看,只见一名舞着吐蕃旗帜的蕃人慢慢从阵地走出来,走到阵地后,又在众目睽睽下把弯刀和弓箭扔在地上,以示自己没有恶意。
山上的人不要放箭,我是来喊话的。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那人一边走一边大声叫着。
刚走进弓箭的射程,一支劲箭直插他面前约三尺的地位,李显城声如洪钟地说: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越过此箭,杀!
那名吐蕃人大声说:我要跟你们官职最大的人说话。
某便是。
在下是吐蕃千户多尔扎,不知阁下怎么称呼?
李显城大声地说: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羽林军千骑使李显城是也。
糟糕,李显城把自己的身暴露了。郑鹏闻言差点吐血。
太实诚了吧,别人问什么就答什么,要知吐蕃就想抓大鱼呢。
郭子仪小声地说:话不是这样说,昨晚被围攻时,蕃人就叫嚷要活捉三弟和李千骑使,肯定知道你们二人入西域的事,手里也肯定有你们二人的画像,反正是逃不了,李千骑使明白这个道理,干脆就光明磊落地承认。
此时,吐蕃的营帐内,一名百户兴奋地说:千户长,成了,咱们还真捞着大鱼了,是李显城,他可是羽林军千骑使,还是皇族呢。
次仁一拳击中桌子上,面带喜色地说:好,太好了,李显城这条大鱼在,说明羽林军余孽也在,说不定郑鹏那条大鱼也在,传令下去,只能活捉,都不要下死手。
明白了,千户长。
看着山上被困的唐兵,次仁眼里露出贪婪的神色,忍不住用舌头舔了一下嘴唇。
631 言志
多尔扎大声地说:原来是羽林军的李千骑使,据说李千骑使是羽林军第一勇士,在下仰慕久矣,失敬,失敬。
废话少说,有话快讲,有屁就放。李显城有些不耐烦地说。
羽林军第一勇士不假,可这话从多尔扎的嘴里说出来,有一种调侃的味道,李显城听到心里不舒服,再说多尔扎要做什么也能猜到。
爽快!多尔扎拍着手说:李千骑使,你们的处境,相信不用在下提醒,我们大将军说了,只要诸位投降,保证一个不杀,若不然,山上的唐军,无一能幸免。
一个不杀?说话算话?你一个小千户,好像没这份量吧李显城大声地问道。
看到劝降有戏,多尔扎马上说:没错,在下职低言微,不过这话大将军坌达延亲自说的,坌达延大将军向来说一不二。
是吗?李显城有些犹豫地说:在吐蕃,是赞普大,还是大将军大?
赞普是吐蕃之主,当然是赞普大。
哦,要是坌达延大将军同意不杀我们,而赞普不同意,那我们不是危险了吗?
多尔扎马上说:赞普也承诺过,只要诸位放下武器投降,保证一个也不杀。
真的?你们赞普说话算话吗?
当然算话,用你们大唐的话来说,赞普是吐蕃的国君,君无戏言嘛。多尔扎拍着胸口说。
赞普有没有说过,对多尔扎来说不重要,重要是把人劝降就是大功一件,至于投降后这伙唐军是生是死,多尔扎一点也不在乎。
是吗?李显城哈哈一笑,然后把声音提高了八度:吐蕃赞普向大唐称臣,说永世不对大唐用兵,看看你们站在什么地方,做的又是什么事,这叫君无戏言?你们赞普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亏他说出这种话,简直言而有信,亏你还敢在这里说他言而有信,多尔扎,你这是在说笑话吗?
话音一落,多尔扎面色有些尴尬,接着面色开始就变得狰狞。
山上的唐军忍不住哈哈大笑,郑鹏和陆进都笑得直揉肚子。
听到李显城一本正经跟多尔扎确认,郑鹏还以为李显城怂了,想保命,没想到他绕了一圈,把吐蕃赞普都骂了。
一个严肃的人,突然变得幽默,效果还真不错。
郭子仪大声地说:兄弟们,千万别信他的话,吐蕃是苦寒之地,他们年年越境打草谷,不是他们喜欢抢掠,而是他们不抢就活不下去,每年都有很多吐蕃的百姓冷死饿死,要是被俘就是做奴隶,你们可以想想,他们的百姓都活不下去,奴隶能好到哪里,肯定过得猪狗不如。
对陆进附和道:据说被抓到吐蕃的人,三个月不到就被折磨死一半,剩下九个月又死一大半,一年间死十之七八,活下来的人,也是过得猪狗不如,有意思吗?反正某是宁死不降。
对,宁死不降。
跟他们拼了。
谁会放着英雄不做去做猪狗?
就是,要是在吐蕃做猪狗的消息被大唐的细作传回去,家人都抬不起头。
山上的唐军纷纷表态,绝不当俘虏。
多尔扎突然长长松了一口气,继续大声喊道:李千骑使,你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吗?
李显城硬气地说:说对了,某敬酒喝得太多,现在想换换口味,想尝尝罚酒什么味道,滚吧,有什么本事尽管使来。
好,看你还嘴硬到什么时候。多尔扎知道多说无益,搁下一句狠话便灰溜溜地跑了。
回到营帐,多尔扎马上恭恭敬敬地说:次仁千户,惭愧,不能劝降他们。
虽说同是千户,不过次仁是实封,管辖的不止千户,多尔扎的是虚封,只有三百多户,次仁的地位要高很多,最重要次仁还有一个做大将军的老子。
这次骚扰行动到目前为止,可以说达到了目的,凭功劳次仁晋升万户不是问题,多尔扎对次仁表达了足够的尊重。
甚至还有三分讨好。
次仁冷笑道:要是这些人这么容易招降,本千户就不会跑到这里了。
是,是多尔扎主动请缨:次仁千户,山上的唐军余孽对赞普和大将军不敬,我愿意亲自带队,把他们都扫平。
扫平?次仁摆摆手说:刚才多尔扎千户不在这里,帕巴,你把本千户的决定跟多尔扎千户说一下。
帕巴应了一声,马上一脸认真地说:多尔扎千户,上面的意思是生擒,绝不能要了他们的性命,他们活着比死掉值钱太多了。
生擒?全部?
没错,尽可能全部生擒,因为怕不小心杀错人,唐军很狡猾,经常有将军乔装成小兵逃命的。
多尔扎有些不解地说:这,这不好吧,次仁千户,上面的可是羽林军,那可是大唐狗皇帝的亲军,据说能进羽林军的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看他们有同归于尽的意思,只擒不杀,勇士们的伤亡会很重的。
次仁拍拍多尔扎的肩膀,开口解释道:知道为什么要扮流匪,就是大将军也亲自指挥吗?
不是很清楚。多尔扎很老实地答道。
跟你说实话吧,就是为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极有可能就在山上,要是不小心把他弄死,一切就等于前功尽弃,明白吗?次仁一脸正色地说。
多尔扎有些惊讶地说:明明白了。
明白就好次仁坐回凳子,翘起二郎腿慢悠悠地说:多尔扎主动请战,不错,那请多尔扎千户率人攻山吧。
好,我马上就去,看他们还嚣张不嚣张。多尔扎马表态。
看到多扎尔转身要走出营帐地,次仁在后面大声吩咐:做做样子,消耗他们的箭支和体力就行。
现在冲上去生擒,就是得手伤亡也大,吐蕃和葛逻禄在班公错取得辉煌的战果,再加上葛逻禄在背后捅刀,说不定已经拿下了龟兹重镇,无论怎么样,短时间内大唐没有能力来救人,次仁想做的,就是把这里围起来,等唐军山穷水尽最好是饿得全身无力时再进攻,不仅胜算大,伤亡肯定也小很多。
明白。
632 暴怒的李隆基
围剿之战变成了被围歼,班公错成了唐军的恶梦,被围困在山下的李显城等人一直等着援军,而此时,无论是监军御使杨基还是西域大总管黄洋,二人都分身乏术。
葛罗禄反了;
葛罗禄袭击突骑施的营地,突骑施伤亡惨重;
龟兹受到葛逻禄袭击,幸好崔希逸及时报信,挫败葛逻禄的阴谋;
尉头族族力艾力卡拉率兵造反,偷袭弓月城,洗劫了军械库和粮库;
利骨族乌玛连同葛逻禄千户苏尔哈察趁夜袭击庭州,破城后杀死庭州守将黄明远,还掳走大批财货和百姓;
一条条不好的消息不断传来,杨基和黄洋疲于面对,特别是吐蕃大举调兵遣将,更让二人寤食不安,据说大食也有不安分的举动。
好在崔希逸及时给杨基报信,杨基非常果断,不仅挫败葛逻禄偷袭龟兹的阴谋,还第一时间下了戒严令,没有自己的命令,各部不能随意走动,通过以前准备的特别渠道,把忠于大唐的突骑施西夜国回纥族等势力组织起来,全力抵抗反扑叛军。
突骑施也表出现极基悍勇的一面,虽说被葛逻禄突袭,死伤近二万人,可突骑施是西域第一大势力,也是西域第一大族,游牧民族的特点是农草而居全民皆兵,知道被葛逻禄暗算后,都不用杨基号召,一个个突骑施将士自发拿起武器疯狂报复葛逻禄一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