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李业看到高力士,笑着说:原来是高公公,这里没外人,不必客气,起来吧。
看你跑得一脸是汗,你不是替朕看奏折吗,跑到这里,出了什么事?李隆基开口问道。
高力士看了一下岐王,有些犹豫地说:陛下,这
李隆基大手一挥,开口说道:皇弟不是外人,有什么但说无妨。
是,陛下高力士应了一声,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郑鹏出事了。
郑鹏?他出什么事?人没事吧?李隆基一惊,连忙问道。
现在李隆基把郑鹏看成是自己的福星,生怕郑鹏卷入争权夺位的斗争,直接把郑鹏弄进万骑,变相保护起来,听到郑鹏出事,当场大吃一惊。
人没事,只是
快说,有什么就说什么。李隆基有些不耐烦地说。
高力士擦了一下额上的汗说:御前侍卫赵令杰来报,郑鹏擅自进入鸳鸯汤池禁地,偷看林十家沐浴更衣,现在已被扣押在东内苑马球场的牢房内,听候陛下发落。
混帐!李隆基猛地一拍桌子,骂咧咧地说:仗着朕对他不错,无法无天了?
李业一听,整个人都有些傻了,回过神来,有些不相信地说:高公公,当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本王所知,郑将军可以一个稳重的人,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吧?
郑鹏是新晋忠勇将军,另封右万骑中郎将兼令押千骑使,可以说是挂名羽林大将军李业的手下,听到手下跑去偷看皇上宠爱的女子沐浴更衣,李业听到也丢脸。
高力士点点头,马上接过话头:是啊,郑鹏虽说风流在外,但风评一直很好,从没闹过男女矛盾,听到这个消息,很多营中的将士和长安的百姓,都不太相信郑将军做做如此下作之事。
慢着刚才沉着脸的李隆基皱着眉头说:力士,你说什么,营中的将士和长安的百姓也知道了这件事?
不会吧,作为皇帝,自己才知道这件事,外面的百姓都知道了?
高力士应道:是啊,这事怪了去,据赵令杰说,他把郑鹏扣押后,也不相信郑鹏会做这种事,又回头调查了一下,还询问了陪同的宫女,确认后才把消息上报,估计就是调查的功夫,让人给传出去的吧。
怎么可能岐王李业皱着眉头说:不应该啊,鸳鸯汤池就在禁苑之内,外人根本不能靠近,要是营中的将士知道,勉强还能说得过去,连长安的百姓也知,只怕这件事不简单。
高力士没有答话,偷偷望了正在沉思的李隆基一眼,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郑鹏是高力士欣赏的人,也是合伙人,无论如何都要拉郑鹏一把,最怕就是李隆基暴怒之下,想都不想,直接下令把郑鹏杀了,要知金口一开,人头就得落地,高力士很精明地没直接替郑鹏说话或求情,而是巧妙借李业的话头,把疑点不着痕迹地点出来。
本来还打算自己解释一下的,没想到岐王李业神配合,看到李隆基没有暴走,而是在思考问题,高力士知道,郑鹏避开了一个大劫。
虽说是暂时的。
李隆基开口道:暄儿何在?
暄儿就是林十家林暄儿,高力士马上恭恭敬敬地说:陛下,林十家受到一些惊吓,已护送回了宜春院。
李隆基扭头对李业说:皇弟,你是羽林大将军,郑鹏是你的部下,这件事就交给你处理。
臣弟遵旨。李业楞了一下,只能苦笑着接旨。
574 岐王出马
李隆基一走,高力士跟在后面,正想迈出门,突然被人拉住,扭头一看,是岐王李业。
高公公请留步。岐业压低声面带微笑地说。
不知王爷有何吩咐?
李业小声地说:羽林军的事,本王一向很少理会,皇上突然把这差事指派给我,心里有点没底,还请高公公点拨一下。
羽林大将军只是名义的,李业也知道这个道理,为了避免引起李隆基猜忌,平日有多远就躲多远,突然要处理一件偷看一名十家沐浴的事,一时还真拿不好分寸,或者说,猜不出李隆基的心思。
要是想找人请教一下,高力士无疑是最好的对象。
高力士有些犹豫地说:这种事,老奴不便插手,再说也不知猜得对不对。
李业马上说:高公公,你就别推了,宫中上上,谁不知你最会揣测圣意,本王可是诚心请教,你就点拨一下,回头本王请你喝酒。
王爷,此事涉及皇上,是大是小全看皇上的心意,其实这件事并不难办,仔细品味一下皇上的安排就知道。
点到即止后,高力士对李业行了一个礼:王爷,皇上还等着老奴呢,先行告退。
高力士走后,李业琢磨了一下,摇摇头说:这个郑鹏,还真是皇兄跟前的红人。
在鸳鸯汤池被抓个正着,别说有没有看到皇帝的女人沐浴,光是出现在禁地这一项,就是杀十次也不过分,然而,李隆基还让自己去处理。
派一个亲王去处理一件风化案,显得有点大题小作,都说家丑不可外扬,李业是羽林大将军,郑鹏就是李业的部下,可以说是自己人,从安排来说,无疑是对郑鹏有利。
李业摇了摇头,然后带着手下直奔东内苑。
大家。高力士跟上李隆基,小声地叫道。
李隆基对高力士的迟到好像并不惊讶,站住向前迈的脚步,沉声地说:力士,此事你怎么看?
大家,老奴可不是审判官员,不好说。高力士不敢随便发表意见。
李隆基有些不满地瞪了高力士一眼,高力士一个哆嗦,马上说:大家,老奴觉得,郑鹏既无贼心,也没贼胆,以他的身价,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没必要冒这样的险,想必当中另有内情。
若他真是犯错呢?李隆基突然问道。
高力士楞了一下,有些不安地说:世事无绝对,老奴不敢想像,大家,若是郑鹏真有过失,怎么处置?
年轻人,就怕脑子一热,什么都干得出来。
李隆基冷冷地说:他可以效仿司马迁。
高力士闻言,就是太监的他也感到档下一凉,心里暗暗说:色字头上一把刀,郑鹏,要是你自己作孽,咱家也救不了。
司马迁是西汉人,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在狱中奋发自强,完成巨著《史记,李隆基说让郑鹏效仿,岂不是让郑鹏做太监?
真出现这种事,自求多福吧。
郑鹏旧宅内,知道郑鹏出事的绿姝和林薰儿红着眼准备往外走,两人准备出门时,仁安拦在前面,恭恭敬敬地说:小姐,林姑娘,请回吧,郎君让二位在家中静候佳音就是。
不行,本小姐现在就要去找,要不然夫君就要在牢中吃苦头,快闪开。绿姝大声喝道。
仁安不亢不卑地说:郎君说了,要是二位外出,他就不管姑爷的事了。
有关鸳鸯汤池事件,宫内宫外传得沸沸扬扬,而东内苑的马球场牢房内,终于迎来了处理这件事的负责人,岐王兼羽林大将军李业。
李业一来,第一时就把所有涉案的人全部扣押,然后派手下精干的人分开审讯,至于郑鹏,则由他亲自审问。
郑将军,别来无恙吧,想不到我们在这种地方见面。李业看到郑鹏,倒是和颜悦色。
对于郑鹏,李业还是很看重的,一来才名在外,二来李隆基和高力士都很看好,身后还有博陵崔氏的支持。
没有定罪前,该有的善意还要释放。
郑鹏一边行礼,一边郁闷地说:末将拜见大将军。
李业没有让郑鹏坐下,而是上下打量了他一遍,缓缓开口说道:郑鹏,你知道本王缘何出现在这里?
知道,应是有关鸳鸯汤池之事。
很好,现在你把事情的经过仔仔细细说一遍,不能有半点遗留,也不能有半点谎话,若不然,谁也救不了你,明白吗?李业一脸严肃地说。
郑鹏应了一声,然后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说到最后郑鹏耍了一点小聪明,就说刚出竹林就被宫女发现,没看清鸳鸯汤池里是什么人。
傻的才说呢,只要承认,无论对错都是大罪,轻则剜眼重则斩首,郑鹏打死也不认。
李业盯着郑鹏,开口问道:郑鹏,你没看到汤池是何人吗?
真没看到郑鹏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刚出竹林就被宫女发现,她一张嘴就叫抓刺客,当场把我吓蒙了,哪里还顾得上看其它的。
想了一下,郑鹏有些不肯定地说:不敢欺瞒王爷,出了竹林后,隐隐感觉好像有一个女的在池边伸手探着水温,嗯,想一下,哦了,那女子好像穿着红色的儒裙,不过真没看清是什么人,后来后来听赵统领说是宜春院的林十家。
被关进牢房后,静下心来的郑鹏开始回忆每一个细节,想起汤池边有一个木架,上面挂着一件红色的儒裙,猜想是林十家沐浴时脱下的,在李业审讯前,把方方面面的细节都想好。
当时只有四个人在场,郑鹏林十家还有二个宫女,要是承认看到林十家的身体,高力士和崔源想帮都难,现在只能拼一下运气。
现在只希望,那个叫林十家的女子足够聪明。
李业看了郑鹏一眼,皱着眉头问道:郑鹏,你作为猛虎营的千骑使,连自己巡逻范围内有什么禁地也不知道?就是一时没想起,就算你不熟悉地形,那竖起警示牌,一个也没看到?
郑鹏苦笑地说:王爷,上任时,猛虎营的百骑长刘礼杰,已经地图上标出禁地,我可以保证,他绝对没有提过鸳鸯汤池是禁地,黄保锋带我去泡鸳鸯汤池时,也没看到警示牌,要不然就是借我天大的胆也不敢闯禁地,这可是杀头的罪啊。
说到这里,郑鹏恭恭敬敬地岐业李业行了一个军礼:大将军,末将是被人冤枉的,请大将军还末将一个清白。
郑鹏说话的时候,李业一直盯着郑鹏的脸,好像要从郑鹏的言行举止看出一些端倪。
李业没有说话,挥挥手,让人拿来一份地图,开口对郑鹏说:看清楚,把你从队伍出来后到鸳鸯汤泉的路线画出来。
郑鹏不敢怠慢,连忙站起来,走到书案前,一看那幅地图就知是猛虎营的巡逻范围的地图,画得很仔细,哪里有大树哪里有大石哪里有什么建筑都画得清清楚楚。
凭记忆把路线标出来,画出来后,郑鹏可怜巴巴地说:求大将军主持公道,还末将一个清白。
放心李业对皇宫的方向拱拱手:本王身负圣旨,自然会公事公办,此事牵涉的人多,这恰恰是一件好事,因为人越多,越容易找出破绽,在审讯你之前,早已派精干人手处理此事,要是天黑之前本王不能回宫向皇上回复,那本王也没脸见皇上。
说到后面的时候,李业信心满满。
看看时辰,现在距离天黑还有二个时辰。
好大的自信。
郑鹏和岐王李业对话的同时,一直有书记郎在旁边快速记录,把二人的每一个字都记录在案,就是李业亲自审问郑鹏的同时,隔壁房间内,李业的心腹欧阳硅,也在审问着一名宫女打扮的女子:
你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
小女子叫小英,是宜春院的宫女,侍候林十家。
小英,你说是你第一个发现有人闯入,你把这件事再说一遍,记往,有多详细说多详细,明白吗?
明白,明白小英嘴里应着,脑里浮现回宜春院途中主子林十家对自己跟小兰说的悄悄话:
林十家:小英,小兰,你们记住,有人问起,一定要记往那人闯进时,本十家还没有下汤池沐浴,正在池水试水温,明白吗?
小兰:十家,这是为什么?
林十家:笨,要是本十家的身子让人看到,就是不净之身,皇上还能宠幸我吗?到时不仅我失去恩宠,你们也会因为侍候不力,照料不周获罪,轻则打入冷宫侍候那些在冷宫混吃等死的人,重则斩首,想想吧。
小英:明白了,十家,俺打死也不说。
小兰:十家对我们这么好,全听十家吩咐。
脑中思如电转,小英嘴上不敢怠慢,就按主子林十家所说的,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此时,就在旁边的房间内,同时有几十人在审讯:
季昌平是吧,说说,你们千骑使离开队伍时,你在干什么,有哪个可以替你作证。
王雄,有人说千骑使郑鹏离开后,你离开过队伍,去了哪里,有谁可以替你作证?
黄保锋,那么多士兵目睹你跟郑千骑使一起出去,到了哪里?什么,半途肚子痛?去哪里拉了,在地图上画出来。
韩金辉,你是保持林十家的御前侍卫,事发时你为什么不在岗位?有人闯入,反而是里面的人先发现,说说事发前你在干什么,有哪个可以证明?
张华,放轻松一点,你没问题,现在有个立功的机会,想想,最近有什么异常,或者你发现哪个人有不对劲的地方,大将军说了,哪个提供的线索有用,重重有赏。
李业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大手笔,除了自己的心腹手下幕僚,还让人到刑部调了一批精干的好手帮忙,几十人同时受审,场面极度壮观。
很快,一份份审讯记录汇总,由刑部精通审讯的人一一审核,然后从中挑出可疑或相互间有矛盾的证词,开始缩小范围,准备第二轮审讯。
审讯的同时,李业手下精通搜索的人陪同刑部精干人员,开始到现场搜集证据。
很多将士第一次看到这个阵仗,神色各异:有人坦然有人疑惑有人好奇,也有人面色越来越难看,例如闻讯赶来的刘礼杰和黄保锋。
特别是黄保锋,脸色越来越苍白,整个人都在微微颤抖
有关系就是好,郑鹏在牢房内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暗暗想道。
作为重大嫌疑犯,按正常来说,这个时候就是不严刑逼供,也会严加审讯,李业倒好,问了一堆问题后,就让郑鹏一个人呆在牢房内,不仅没人打扰,还有人送香茶和点心供郑鹏享用。
如果静下来,隐隐还听到审讯的声音,偶尔还听到审讯人员对审问对象动手的声。
这就是区别。
郑鹏也在反思:陷害自己的人,黄保锋肯定是跑不了,就是他故意引自己加入巡逻队,又是他怂恿自己去泡鸳鸯汤池,看黄保锋的性格和背景,不像干大事的人,肯定没个胆子,可背后是谁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