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崔源连忙推了郑鹏说:皇上宏大量,没追究你,要不然凭刚才那番话就得治你一个狂妄之罪,还不谢恩?
刚才崔源也吓了一跳,也就是郑鹏敢跟皇上讨价还价,升了官,烧尾宴都举行了还敢发牢骚,幸好皇上对他青睐有加,没跟他计较。
换作其他官员,有时就是坐得不端正也会受到训斥甚至降官罚俸。
趁着李隆基心怀好,闹一下也好,军中无小事,郑鹏以前只是监察使,还是副的,到西域也就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包括李隆基也是这样想,没想到郑鹏在西域还立下那么多战功,真进了军队,十七条五十四斩,绝不是开玩笑的。
迟到早退就是慢军,斩;说话谈笑,也可以叫轻军,斩;兵器不整齐刀没磨亮可以说成是欺军,斩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闹一下有李隆基这句话,起码郑鹏的性命不用担心。
希望那个酒真像郑鹏说的那么有效,要是得到兵部的订单,赚钱还是次要,起码多了一道护身符。
谢主隆恩。郑鹏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接受。
当官是为了找靠山追求荣华富贵,现在要钱有钱,要靠有靠山,功成名遂,还那么累干嘛,特别是进军队,又是巡逻又是训练,有什么突变事件还要冲在前面,别人梦寐以求的职位,在郑鹏眼里,真是一个苦差。
一个小插曲后,崔源频频给众人敬酒,在酒的推动下,气氛很快再次热闹起来。
在陈年花雕和蒸馏酒的推动下,大部分的官员都喝多了,来的时候,一个个腰板挺直走路有风,可走的时候,很多要下人搀扶,要不直接让人抬出来。
一些酒量大的人,摇摇晃晃地从门口走出,有几个没忍住,走到路边就大声呕吐起来。
平日那些看到百姓随地扔垃圾就一脸凶相的武候,一个个选择性看不到,没人敢上前盘问,等人走后,自己默默清理。
按理来说,是让郑鹏找人清理,不过现在郑鹏风头正劲,武候也不敢上门兴师问罪,只好把这些脏活包了。
郑鹏也喝得有些多了,那么多人敬酒,多少也得喝点,敬的次数多了,量也上来,把人送走后,倒头就睡。
一觉睡醒,已是日上三竿,睡醒后郑鹏被告知二个消息,一是自己的烧尾宴,以邀请人数最多规格最高宴会风格最独特,特别是放倒官员最多成为长安最热的话题。
据好事者统计,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赴宴的官员在宴会上醉倒,可以创下宴会的记录。
主要是蒸馏酒的功劳,有些人就是这样,喜欢反着干,越劝他少喝,他偏不信邪,一个个对自己的酒量有信心,拼着喝,还比赛哪个喝得多,那可以比酒精还要高的度数,不倒下就怪。
由于宿醉的人太多,以至旬休结束后,第二天上朝的大臣一个个精神恍惚,似是宿醉未醒,就是负责风纪的御史也是半眯着眼,李隆基有些无言,毕竟法不责众,早早结束了朝会,让这些大臣回去休息。
第二个消息让郑鹏有些啼笑皆非,跟第一个消息关系密切:很多喝过蒸馏酒或听说蒸馏酒的人,纷纷派人上门讨要,好像意犹未尽一样,崔二请绿姝请示后,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就给了一些跟郑鹏交好的人,没想到主动要酒的人越来越多,崔二只好请郑鹏决定。
这酒很受欢迎?郑鹏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问道。
非常受欢迎崔二眉飞色舞地说:姑爷,现在门口站着一大群豪奴,一个个手里都提着礼,指明要那种厉害的酒,说没有还不信,都守着不肯离开,郭公子派人拿走二坛,还没出门就让人围着,都说要花高价买他的酒,还有人出到三百贯一坛呢。
犹豫了一下,崔二继续说道:昨晚很多将军喝了,都说这才是男子汉大丈夫喝的酒,现在这话都传开了,传成没喝过这种酒的都不是男人,很多人都想品尝一下。
544 一炮而红
郑鹏高兴地一拍手:成了,这酒以后不怕没销路。
作为一个穿越者,郑鹏深知广告的作用,很多地方往往因名人的一句话而受益无穷,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游黄山,在登临黄山时曾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就这一句话,五岳和黄山已位于华夏名山之巅。
说过不登长城非好汉,于是,人们到首都旅游,长城成了旅游必去之地。
在贵乡郑鹏灵机一动,给卤肉作了有助学习进步的广告,现在还在受益中,昨晚喝的那些蒸馏酒,在官员和上层口口相传成男人喝的酒,相当于给它加上一个高大上的标签,到时生意想不火都难。
崔二急着说:姑爷,这些以后再说,门口那些人怎么打发?
告诉他们没有,让他去酒坊买去,对了,先派人去酒坊,告诉他们明天再开售,还有,记住贴告示,就说数量有限,明天每人限购二升。
明白了,姑爷。
崔二走后,郭子仪打着呵欠出来,边走边说:三弟,行啊,一场烧尾宴,让你得到皇上的承诺,以后在军中算是有了一道护身符,还趁机把酒推广,这不,还没起床就有人排队送钱,对了,那酒叫什么名字,总不能叫烈酒吧。
郑鹏有些郁闷地说:本想叫皇上赐个名字,可他就是不赐,要不然名头更响。
高公公已经给酒坊起名,再给酒起名字,也太麻烦他了,三弟,不如请崔御史给它起个名字?
不用郑鹏摆摆手说:他的身份特殊,有些事能免则免,不就是一个酒名吗,我们自己想一个好了。
就是现在,郑鹏对崔源还是无语,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郭子仪想了想:英雄酒?兄弟酒?
郑鹏摇摇头说:好像不太合适。
东家,不如叫白酒。不知什么时候,李白走了过来。
小白,怎么,这白是不是取自你名字?郭子仪宛尔道。
李白马上说:郭公子误会了,这酒不是太白所创,就是沾上一个白字也于事无补,主要是大唐的酒很多,由于材料和酝酿的手法不同,状元红竹叶青黄酒葡萄红等多种酒,唯独没有白色,白代表着纯净和美好,正好跟这种酒的气质相符合,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
郭子仪刚想说些什么,郑鹏当机立断地说:好听又易记,行,就白酒。
本想叫蒸馏酒,可是怕有人从蒸上猜到酒的秘密,干脆就叫白酒。
白酒不错郭子仪笑呵呵地说:什么酒名我可不管,不过酒我要带二坛走,答应过顶班的兄弟,给他们准备好酒好菜。
大哥都发话了,肯定不是问题,就堆在库房,我马上叫人帮大哥取去。郑鹏大方地说。
外人看起来精贵,对郑鹏来说,一坛酒的成本也就几十文,这样送礼,一点也不心痛。
阿贵是长安众多奴仆中的一员,主要是替自家郎君夫人跑腿的角色,二月十二这天一大早阿贵就出门了。
昨天没买到酒喝,郎君心情不好,虽说没体罚阿贵,可阿贵还是很自责,酒坊的人说今天开售,阿贵起床后洗刷完,连早饭也没不吃,踏着鼓楼解夜禁的鼓声出门。
做下人要有机灵点才能讨得主人高兴,阿贵昨天买不到,主人很失望,他决定在主人醒来前买到,到时主人一起床就能品尝到长安讨论得最热烈的酒,肯定很高兴。
高兴了,赏赐肯定不会少。
阿贵急匆匆赶到酒坊,本以为赶得一个早时,没想到酒坊面前已经了一条三十多米长的队伍。
喂,你干什么?人群中有人看到阿贵,忍不住大声问道。
想买酒,对了,兄台,在这里排这么长的队,是有善人布施吗?阿贵老老实实地说。
长安权贵富豪云集,不少善男信女会在节日里布施,或是送衣或是送物,有的还送钱,阿贵一看到这么长的队伍,马上就动了心。
布有什么特色?都排队等着买那种新酒,你也是来买酒的?
阿贵老老实实地说:昨天没买着,回去挨了训,今天早些来。
那还楞着什么,快点排队吧,都是等着买酒,快排吧。
要不,兄台,你帮买我十坛,一会我请你喝酒,请兄台一定要帮个小忙。阿贵看看那条越来越的长队伍,灵机一动,讨好地说。
真要排,不知要排到什么时候呢。
不是不肯帮那人双手一摊:刚才贴了告示,那种新酒就叫白酒,由于存货量不足,每人限购二升,别说十坛,就是让你一升都不行。
限购?这是有钱往外推吗?是不是价钱问道,只要买到酒,价钱好说。阿贵惊讶地说。
别人店铺是怕别人不上门,哪有人不想做买卖的,还限购呢,二升能干什么?
呵呵,人家就是不答应,刚才有人砸了一砸五十两重的金元宝想买酒,没想到连人带金元宝都扔了出去,店家可说了,要是不服可随时报官,不用说,人家的后台肯定很硬。
阿贵本来还想说些什么,可看到后面的队伍越排越长,也顾不得再说什么,连忙跑去排队。
这种酒还没正式开售,就在长安大才子郑鹏的烧尾宴出现,不用说,明眼人都看得出酒坊和郑鹏的关系不浅,阿贵的主人只是一个五品长史,就是搬出名头也没用,还不如乖乖地排队。
巳时才开售,可还没到辰时就大排长龙,由于每人限购二升,一些豪门大户为了多买一些,把家中的健仆奴婢都派来排队,以至队伍从崇化坊一直廷伸到西市,由于人太多,现场有上百名武候维持秩序。
长长的队伍,简直就是最好的广告效应,人们纷纷打听发生什么事,得知出售连皇上朝中重臣都赞不绝口的烈酒,不少人纷纷加入一眼看不尽头的队伍,还有很多人小声议论:
什么事,这么多人,有善人派钱?不会吧,好像钱将军府上的管家也在排。
这不是善人派钱,是名仕酒坊正式售卖新酒,对了,叫白酒,都等着买回尝尝呢。
白酒?没听过说啊,是什么酒来的?
那是酒坊给酒起的名字,据说是根据那酒的特点起的,别的酒不是多杂质就是五颜六色,可这新出的白酒,据说和泉水一样清澈,酒劲还大,还说是男人就该喝白酒。
对对对,烧尾宴上倒了那么多大臣将军,就是白酒的功劳,很多人都喝到吐,还一个劲说好。
是吗?某也排队,买回去尝尝滋味。
一夜时间,白酒从无到有,成为长安的名酒,还是限量销售,仅仅半天的时候就售卖一空,还有很多人请求预留和合作等等。
郑鹏都开始考虑扩大规模增派人手了。
长安城内热闹非凡歌舞升平,而在荒凉孤寂西域,有一队人正押着由上百辆马车组成的车队,默默地向着于阗镇的方向进发。
领队的人,正是一脸疲惫的崔希逸。
崔希逸现在的身份一名营正,能让崔希逸亲自护送的,就是兵部派人送来一种名为水泥的战略物资,事关重大,又要暗中进行,经过讨论后选中崔希逸负责。
现在这种名为水泥的物资,是兵部眼中的秘密武器。
刚进于阗镇的势力范围,哨兵就上前大声禀报崔希逸:于阗镇的守军就在前面迎接。
545 好过去抢
很快,于阗镇镇守使唐宽率着亲信赶到,看到是崔希逸亲自率队,楞了一下,很快就下马说:原来是崔营正,有些日子不见了。
崔希逸表面是后勤部的一个小营正,作为西域四大镇守使之一的唐宽知道,眼前这个小营正还有一重神秘的身份,这才有下马说话的举动。
地位的大小,有时候不仅仅取决于官职爵位,还要看距离皇上的远近。
崔希逸连忙还礼:末将见过唐将军。
唐宽亲自把他扶起,小声地说:崔营正,这批是什么物资,竟然劳你亲自运送,咦,队好像还有工匠。
让双重身份的崔希逸押送,还要唐宽暗中保护,唐宽的好奇心一下子吊了起来。
崔希逸压低声音说:水泥,那些人是会使用水泥的工匠。
原来是它,听说了,崔营正,这批水泥要运到什么地方?
这种神兵利器,自然用在最重要的地方,上面决定了,狼牙堡。
唐宽楞了一下,很快点点头说:也好,狼牙堡的位置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
狼牙堡位于阗镇以南与吐蕃交界一座叫狼牙峰的高处,像一颗钉子一样镶进吐蕃的羊同地区,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可以监视羊同与于阗镇交界近三分之一的地区,是于阗镇一个重要的桥头堡,也是吐蕃的眼中钉。
崔希逸点点头说:唐将军,有空再好好喝一杯,现在先出发吧。
好!
吐蕃和大食在拨汗那尝试挑战大唐的权威,可最后大败,折兵损将,被迫再次向大唐称臣纳贡,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和平只是暂时的,一旦大唐找到攻克吐蕃的方法或是吐蕃舔好伤口,这种平衡又会被打破。
甚至一次小小的天灾,也会让双方再次爆发冲突,现在大唐和吐蕃表面和平,实则都在厉兵秣马。
大唐边境是一种虚假的和平,而大唐境内却是实实在在的歌舞升平,特别是长安,更是繁华如烟。
此时,宣阳坊一间宅子,传出一串串爽朗又有些怪异的欢笑声,高力士在小客厅内笑得合不拢嘴。
真是厉害,咱家今天出宫办点事,特地绕路去去崇华坊看看,想看看买卖做得怎么样,没想到,在西市就看到排着队的人,竟然是从酒坊排到西市,这买卖,太火了。
从三宝号尝到甜头后,高力士对酒坊也上了心,出宫办事时,想看看酒坊经营得怎么样,结果看到那么多人排着队给钱,心情大好,又来到郑鹏这里喝茶。
高力士是李隆基身边最受信任也最受宠的人,只要他暗示一下,别人争着给他送钱,可这钱是索贿来的和投资赚来的,完全是二种心情,现在的他,笑得那脸上的皱褶一层层打开,好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郑鹏理解这种心情,像后世到公司上班和自己创业,完全是两种心态:到公司上班,福利少一点加班多一点或上司的态度差一点就满腹牢骚,一天工作八小时都觉得累;创业不同,吃什么住哪里不重要,工作时间根本不在乎,有可能一个月下来赚得比到公司上班还少也甘之如饴。
看到高力士这么高兴,郑鹏就放心了,很明显,高力士把酒坊视自己的一份产业。
要是哪个敢动或触犯酒坊的利益,高力士马上霸气护犊。
郑鹏笑着应道:都是托公公的福,这买卖才这般顺利,不瞒公公,很多人看到酒坊买卖火,都想分一杯羹,幸好有公公亲笔题的那块匾镇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