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郑鹏不仅有才华,也懂得借势,跟元城郭氏合作拉高力士入伙等,酒坊独立在三宝号之外,避免和郭氏纠缠得太深,每一步都走得精妙,就是弄个新酒,也把烧尾宴利用上。

    这个三弟,真是绝了,听说他在一个诗会中表现极为惊艳,别人问他为什么如此优秀时,这货厚颜无耻地说是吃卤内的原因,因为他一句话,卤肉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牢不可摇,每年带给他大量的利润。

    大哥,这不叫算计,叫合理利用资源。郑鹏笑嘻嘻地说。

    李白好不容易找到说话的机会,连忙说:东家,再赏一碗酒吧,这酒虫子在挠心,太难受了。

    别人在喝,自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李白别提多郁闷。

    要是喝完了没话说,问题是小香抱着的酒坛还有小半坛,把李白馋得不行。

    郑鹏瞄了李白一眼,笑呵呵地说:小白,想喝?

    想!李白毫不犹豫地说。

    郑鹏眼珠子转了一转,很快就有了主意:今天酒坊出了新酒,又有这么多好菜,总感到气氛差了点,你不是精通剑术吗,舞一段,让大伙助助兴,只要舞得好,再倒一碗酒。

    不会吧,在这里舞剑?

    李白一下子绷着脸说:东家,太白只是幕府,不是剑姬。

    郑鹏把空碗放在小香面前一放,小香马上会意,小心翼翼把酒倒在酒中,在哗啦啦的倒酒声中郑鹏一脸淡定地说:也对,那你不要舞了,反正也就是随口说说。

    东家李白突然一脸坚决地说:东家,太白的意思是,只舞一段太少了,要舞就得多舞几段,大伙能看得开心一点,舞完太白也能多喝一眯。

    本来有点落不下脸面,一听到倒酒的声音,再闻到酒香,李白再也忍不住了。

    不就是舞剑吗,没什么大不了,大不了就当练剑。

    这家伙,也会套路了,郑鹏哈哈一笑:行,就依你。

    李白闻言大喜,一拍随身携带的宝剑起身,径直走到院子中间,向对人行了个礼,说了一声见笑后,刷的一声拨出利剑,先来一个金鸡独立,然后开始在场上舞起剑来。

    和阿军大开大合气势十足不同,李白的舞脸有一种飘逸的感觉,把剑法的刺,劈,点,撩,挑,截等招式表达得到位,灵动的长剑配上敏捷的身法,一看就有多年的功底。

    李白先是有板有眼地舞着,慢慢地,只见他越舞越快,舞到最后,人像一只蝴蝶一样上下跳跃,所到之外好像带着一个光幕,舞到的最快时,感到满眼都是剑的寒光,快得都看不清人影。

    没想到小白这么厉害。郑冰吐吐舌头,有些惊讶地说。

    自己平日还欺负他,说他那把剑是装装样子,会不会生锈得拨不出来,不想到真动起来这么厉害。

    郭子仪也点点头说:听说小白一个人敢孤身到处游历,有这一身武艺,的确足以自保。

    郑鹏突然想起李白很推崇游侠,还特地写过一首《侠客行,其中有一句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的剑术这么高,会不会是他自己真实写照。

    就在郑鹏思潮起伏时,李白已经收剑,对郑鹏大声喊道:东家,剑舞完了,酒呢。

    能让一个大诗人为自己舞剑,郑鹏还能说什么,从小音拿过酒,用力一抛:都给你,接住。

    李白眼前一亮,把脸一甩,直插在地上,一个弓步上前接住酒坛,晃了一下,估计还二斤左右的量,满意地点点头,连酒碗都不用了,直接拎起酒坛,大口大口地喝起来。

    这个小白,饭菜还没动呢,空腹喝这么多酒也不怕醉郭子仪说完,扭头问郑鹏:三弟,酒就这么点?

    是啊,刚弄出来的,真不好搞,就只有一坛,还不满呢。郑鹏摊摊手。

    郭子仪有些郁闷地说:倒是便宜小白,那多酒都是他的,干嘛直接上嘴呢,文雅点倒出来不行吗,弄得某想喝都下不了嘴。

    郑鹏闻言嘿嘿一笑:大哥,酒坊就是我们自个的,喝酒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今天喝不着,不是还有明天吗,放心,想喝多少有多少。

    粮食便宜,这蒸馏酒也不复杂,想喝打声招呼就行。

    郭子仪这才眉开眼笑地说:嘿嘿,这敢情好,不知为什么,认识三弟以后,某就觉得运气越来越好,三弟你就是某的福星,哈哈哈。

    哎哟,李公子,小心点。这时传来崔二紧张的声音。

    郑鹏抬头一看,只见崔二扶着有些摇晃的李白,明显是李白喝多了。

    一个人的酒量再高,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李白的酒量是好,可是他一直是喝低度数的酒,一下子喝起高度数的酒,喝得又急,酒意特别容易上头,现在的李白的脸红得像关公,眼神也变得迷离起来。

    不不用扶,某,自己能行。李白一把崔二推开。

    一用力,自己也打了个踉跄,差点没摔倒,崔二连忙再次把他扶住:李公子,你喝高了,先坐回去,给肚皮垫巴一点东西再说吧。

    饭菜一点还没动,就拼命灌酒,这可是大忌,不醉才怪。

    喝了酒的人,最不喜欢听到别人说自己不能喝喝醉,李白一听,马上就不乐意了,大声地嚷道:谁说某喝高了,才这点酒,不算什么,崔管家,笔墨纸砚待伺。

    吃着饭呢,还笔墨纸砚侍候?

    崔二对李白有点不待见,扭头看看自家小姐和姑爷,绿姝和兰朵有说有笑地讨论什么,没注意这里的情况,郑鹏则是点了点头。

    李公子稍等,老奴这就让人准备。得到郑鹏授意,崔二表示同意。




537 将进酒
    很快,一条长桌搬到院子里,桌面备了笔墨纸砚,知道李白有了醉意,崔二还吩咐婢女磨好了墨。

    咦,小白这是要作诗还是写字?他会写吗?兰朵有些质疑地说。

    林薰儿摇摇头说:平常就看他喝酒聊天,也没到他写过诗啊。

    郭子珪难得开口道:估计是喝了酒,这才有勇气写。

    李白现在声名不显,又没有什么功名,在场人都把他当成一个幸运的幕僚,郑鹏的作品不多,可每出一首都是极品,现在那些诗会基本都不找郑鹏,原因很简单:在很多人眼中,有郑鹏在场,就没其它人什么事,还集什么会?

    在郑鹏面前作诗,需要勇气。

    勇气可嘉。绿姝难得也发表意见。

    堂堂诗仙,让人看成一个不会写诗的人,郑鹏马上纠正道:你们不要误会,小白可是学富五车的大才子,他的才华,其实远在我之上。

    郭子仪拍拍不紧不慢地说:三弟,过份的谦虚,那可是变相的炫耀啊。

    绿姝和林薰儿也是掩嘴一笑没说话,相反郑冰一脸崇拜地说:大哥最厉害了。

    兰朵也点点头说:某人一直喜欢炫耀,又不是现在才开始。

    郑鹏无奈地耸耸肩,干脆不争辩,等李白把诗写出来,他们自然知道。

    这时李白一手抱着酒坛,一手拿着狼毫,开始在纸上写了起来,崔二在旁边,一边替他压纸一边大声地唱起来:将进酒。

    将进酒?

    郑鹏的动作一下子停了下来,眼里现出惊讶地神色:天啊,竟然是将进酒。

    将进酒是李白诸多诗篇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古代的文人大多嗜酒,他们悲伤时候喝酒,得意时喝酒,甚至为了激发诗情无事也喝酒。因为酒是一个浪漫的液体,在酒精的作用下,文人会露出他们最真实率性的一面,他们心中压抑的情感,蓄积的宏愿会毫无保留的表露出来。

    要选出一个作品与酒结合最为密切最为完美的诗,那毫无疑问,是诗仙李白的将进酒。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李白用这个曲调谱写了一曲感叹人生的最豪迈的诗章。

    如果历史没有偏移,这首诗的面世还要很久,可自己和蒸馏酒的出现,让这首千古名篇出世。

    要不是自己的出现,李白在他的不惑之年才得到道士吴筠的举荐,成为李隆基的文学侍从,专门写诗讨好皇帝,可看到郑鹏后,他的轨迹已经大幅改变。

    幸好,他的才华还在。

    听到李白真要写诗,除了郑鹏,其它人也不是很在意,一个个边吃边等崔二唱诗,他们想看看李白在醉酒后有多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崔二开始大声唱了起来。

    只是一小节,众人面上的调侃之色一下子没了,郭子珪和林薰儿吃惊地瞪大眼睛,好像不敢相信的样子,兰朵郭子仪等人也不说话,不过他们已经停下手上的动作,把注意放在崔二身上。

    黄上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话把黄河磅礴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个人都忍不住回忆这条气势磅礴的黄河来。

    天上来的黄河水,太有想像力了。

    崔二来不及细细品味,李白已经写了第二小节,连忙大声唱出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气势磅礴的黄河还环绕在众人的心头,可第二小节情景一转,一个上了年龄的老人对着镜子里的白发悲叹的,一天就白头形容时光匆匆,流逝得太快。

    由豪迈变成柔情,情感大起大落,可李白却很好地处理好这种落差,让人没觉得突兀。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郑东家,子仪兄,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李白越写越快,崔二也越唱越快,越唱越大声,情绪都被李白这首将进酒感染,变得激昂起来,唱到后面,每一句都是用最大力气唱出来。

    写完最后一句,李白把笔一掷,再次举起酒坛,大口大口地把酒倒进自己的喉咙,喝完后把酒坛用力一扔,大声说道:痛快,这是某喝得最痛快的一次,哈哈哈!

    李白笑毕,然后慢慢坐在地上,身子一软,整个人瘫软在地上。

    崔管家,快看看小白有没有事?绿姝有些焦急地说。

    小姐,没事,李公子只是醉了过去。崔二检查了一下,连忙禀报。

    郑鹏吩咐道:快,把小白送去休息,他喝了这么多,抬的时候小心点。

    等人把李白抬走后,郭子仪拿过李白草书的那首将进酒,一脸惊讶地说:真是小看他了,这首将进酒豪迈中夹着柔情,感叹中带着奋进,特别是那种对生活的洒脱,更是让人啧啧称赞。

    这是小白写的?林薰儿看着郑鹏,那目光中带着疑问。

    好像是在质问郑鹏,是不是郑鹏想让李白扬名,把自己的诗交给李白。

    郑鹏读懂她的意思,连忙解释:早就说小白很厉害的,你们不信,现在信了吧。

    凭着这一首将进酒,李公子真是一夜扬名。郭子珪一脸羡慕地说。

    兰朵回过神,跺跺脚说:这个小白,亏本郡主待他那么好,写诗把郑鹏和郭大哥都捎上,也没把本郡主写进去,明天得教训他。

    一首好的诗,流传得很快,像这种品质的诗,肯定流芳百世的,李白在诗中把郑鹏和郭子仪写上,只要有人读起这首诗,就会记住郑鹏和郭子仪,变相替两人涨名望,兰朵还真有点羡慕。

    林薰儿连忙劝道:郡主,算了,这喝酒可不算什么好事,要是诗中有人,说不定人们以为你跟小白有什么关系呢。

    兰朵一想也是,只好点点头说:算了,本郡主也不稀罕。

    众人说话间,郑鹏看到郭子仪开始卷起那幅字,看样子想带走,连忙阻止道:大哥,你这是干嘛?

    诗仙李白《将进酒的真迹啊,传到后世,这是多么宝贝的东西,价值难以估量,郑鹏自然不能看着它从自己眼前溜走。

    三弟,别抢,这叫先到先得,它归我了。郭子仪毫不相让。

    郑鹏马上说:刚才那种酒,三十斤,明天就有,以后想喝多少就给多少,要是不给,哼哼

    给你。郭子仪犹豫一下,最后有些无奈地说。

    为了那些买卖,为了能蹭饭喝酒,为了子珪的婚事,只能选择忍让。

    ht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538 不靠谱的姑爷
    力士,今天是二月初几了?御书房内,李隆基突然开口问道。

    大家,前天才吃过富贵果子,今天是二月初四。高力士恭恭敬敬地说。

    二月二,后世称为龙抬头,其实确定是龙抬头是在元朝,宋朝在二月二日举行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

    唐朝则把二月二看成一个特殊的日子,叫迎富贵,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以示对美好生活的盼望。

    李隆基把朱笔一放,有些无言地说:郑鹏那家伙,不见兔子不撒鹰是不?都准备多久了,到现在也没请朕去赴宴。

    过年前把郑鹏升官,由于过年各种结算加上年假上元节假,万骑也在整顿中,吏部的任令迟迟还没有下达,直到现在,也没听郑鹏有关烧尾宴的消息。

    也就是郑鹏,换作其它人,早就行动了。

    高力士苦笑着说:的确是一个异类,换作其他人,早早就大肆应祝,他却装作没事人一样,据说从过年到现在,还没和万骑的人接触过,好像对陛下升他的官,还有点不乐意呢,一到到晚就喜欢折腾。
1...298299300301302...4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