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从宫里出来时,二人就被告知皇上把他们赐给了郑鹏,看到正主,自然要表示尊敬。

    郑鹏挥挥手说:起来,你们是第一天到这里,我给你们立个规矩。

    一听到规矩,陈良和鲁平下意识跪下,恭恭敬敬地听教。

    郑鹏打了一个呵欠,给一旁的崔二打了一个眼色。

    崔二回意,马上扶起二人,一边扶一边说:两位,站起来说话,姑爷最不喜欢别人跪拜这一套,记住,以后叫少爷,不要叫郎君,少爷说话,站着恭敬地听着就行,不用跪来跪去,明白吗?

    这个规矩有点奇怪,不过主人怎么吩咐就怎么做就行,两人嘴里称是,心里则暗暗想着:新主人还不错,地方虽说小一点简陋一点,不过新主人待人和气,以后也不用再跪跪拜拜,省了不少功夫。

    陈良和鲁平都是年近花甲的人,年轻时一直做苦力,身子骨早就不比以前,不用跪拜简直就是求之不得。

    听明白了,崔管家。二人连忙应道。

    郑鹏突然饶有兴趣地问道:二位是宫中出来的酿酒匠,不知你们擅长酿什么类型的酒?

    陈良犹豫了一下,很快恭恭敬敬地说:回郎君不,回少爷的话,市面上几种香型的酒,老奴和鲁平都会酿,但我们最擅长酿酱香型凤香型和香型的酒,如酱香型的望驿台酒,凤香型的西凤酒,清香型的汾酒等。

    望驿台酒?哪里出的?郑鹏好奇地问道。

    像汾酒西凤酒郑鹏听过,这个望驿台酒又是什么酒?

    鲁平连忙解释道:少爷,望驿台酒出自蜀中广元,这是则天大圣皇后的故地,采用当地特产糯高粱,小麦和天然山泉为原料酿出的一种酒,品感好,回味甘,当年武后称帝后,广元州府都督把望驿台当地酿制的美酒进贡宫廷。女皇品尝望驿台酒后非常喜爱,就将望驿台酒钦定为自己的御用酒,不过流传度不广。

    还有这种故事,郑鹏对酒了解得不多,开口问道:现在市面上有多少种香型的酒?

    回少爷的话,大致分为六种,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凤香型米香型芝麻香型,其余的归为同一种香型。陈良马上接过话头。

    郑鹏点点头,继续问道:你们知道哪种香型的酒卖得最好吗?

    陈良和鲁平对视一眼,然后低着头说:少爷,老奴平日在宫中,半步不能离开酿酒坊,外面哪个种好卖,实在不知道,不过中宫中,是酱香型和清香型的酒酿得最多。

    鲁平看到郑鹏不说话,开口解释道:皇上设宴赏给臣子,多是选酱香型的酒,而后宫的娘娘们,则是喜欢清淡的清香型酒。

    郑鹏敲着台面说:你们说,如果要卖酒,什么类型的酒最好卖?或者说,什么类型的酒最适合卖?

    陈良和鲁平一听,眼里有吃惊的神色,忍不住望了郑鹏一眼。

    不会吧,这位名满长安才华横溢的大才子,竟然说要卖酒?

    卖酒那是贱贾的行劲,有身份的人哪里做这种事?

    就是做,也是隐身在幕后做,不像少爷,说起买卖时理直气壮,没有半点不好意思。

    一旁的崔二有些无言地看着自家姑爷:堂堂手握实权的大将军,怎么那么有兴趣捣弄这些不上大雅之堂的东西,也不嫌丢面子,有心提点,可是小姐没觉得不好,就是以前的郎君,也对此郑鹏的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崔二就不好多说什么。

    想归想,陈良很快说道:少爷,老奴觉得,酱香型最适合。

    酱香型的酒在后世大行其道,像赫赫有名的国酒茅台,就是酱香型白酒,每年赚的钱是数以百亿计,郑鹏好奇地问道:陈良,你说说,为什么是酱香型的合适?




526 意外来访
    陈良解释道:少爷,酱香型的酒的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丰富醇厚,回味悠长,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饮后空杯香犹存,就是隔夜留饮也不影响口感,这种酒没有地方的限制,大江南北的士人百姓都喜欢喝。

    这点跟郑鹏的观点不谋而合,郑鹏高兴地说:不错,两位觉得,现在酿酒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老平,这个你比较专业,你来说。陈良对鲁平说道。

    鲁平犹豫一下,开口说道:回少爷的话,现在酿酒,主要多放料,造成粮食浪费,要是少放料,纯度和香度也不够,发醇稍不注意,就会发霉变味。

    其实主要酒味散逸得太快,在发酵时很味,可成酒时味道就变淡。陈良补充道。

    哦,你们没想过办法去改良吗?

    想过很多办法鲁平苦笑地说:少爷,不瞒你说,老奴用了很多香料,像桂皮丁香陈皮这类,可是酿出来的酒,不是变质就是味道有些怪怪的,最后只能放弃。

    郑鹏想了想,开口问道:你们说说酿酒的过程。

    陈良和鲁平相付望了一眼,然后把自己怎么选料怎么造酒槽怎么发酵酿酒的过程说了一遍。

    也没什么可以隐瞒的,皇上把自己赏给了新主人,离开皇宫时,也没人说过要保密什么,于是一五一十把流程详细地说了。

    经他们一说,郑鹏算是明白了,他们酿酒,在选料和发酵上很讲究功夫,可是像萃取高酒烤酒陈贮方面的工序是没有的,记得看过国酒茅台的介绍,一瓶好酒,经过采刚高温堆积,一年一周期,二次投料,八次发酵,以酒养糟,七次高温烤酒,多次取酒,长期陈贮的酿造工艺酿制而成。

    中间少了多个步骤,质量肯定有很大的差别。

    大唐酒文化繁荣,有名的酒过百种之多,除了国泰民安粮良丰盈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缺少号召力强大的酒,这才让那么多酒有生存的空间。

    郑鹏开始循循善诱地说:两位,酒香不够,酒味不足,那料一次不够,可以投二次啊,一次发酵不够,就多发酵几次,注意发酵时的温度,温度要是不够,多想点办法,像那些做面食的老师傅,他们会留一块老面揉进新面,揉出的面会比较香滑,多在那些酒槽下功夫。

    陈良犹豫了一下,有些不确定地说:少爷,你的意思是,要酿一种新酒?

    终于听明白了,郑鹏点点头说:没错,本少爷要么不做,一做就要做得最好,把二位请到这里,就是想利用二位的影响力,开发一种新酒。

    少爷陈良有些担心地说:要开发新酒,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而开发出来的酒,也不一定受到欢迎。

    没关系,本少爷有的是耐心,至于钱方面不用担心,你们只管好好研究,要什么我给什么,没有上限。郑鹏一脸豪爽地说。

    舍不得孩子舍不住狼,现在这二个酿酒大师不用花钱,粮食也非常低廉,这些都是小钱,等好酒弄出来,那是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利润。

    最重要的是,郑鹏知道大体的流程,酿出来的酒比不上后世的水平,也绝对比现在的酒好,因为在酿酒工艺上,已经领先了一千多年。

    这是绝对的碾压。

    陈良小心翼翼地说:少爷,老奴二人年岁已高,粗重活有些力不从心,只凭老奴两人,怕是

    简单郑鹏打个响指说:放心,我会找一批有酿酒经验的人给你们打下手,听从你们的指挥,粗重的活你们不用碰,再安排两个婢子照料你们的生活起居,还有什么问题?

    没了,没了。陈良和鲁平激动得满面通红,连连摇头。

    酿酒是二人的最大喜好,郑鹏不惜工本开发新酒,对陈良和鲁平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还安排婢女照顾起居,这是二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郑鹏嘴边露出一丝笑意,扭头对崔二说:崔管家,刚才的话,你听到了吗?

    回姑爷的话,老奴听清楚了。

    马上安排二位,记住要客气些,再租个合适的地方,宅子要大要僻静,去吧。

    崔二应了一声,马上带陈良鲁平去安排。

    待人都走了,郑鹏削了一根炭笔,拿一张纸开始画起来。

    好酒要研究,但钱也不能不赚,郑鹏作二手准备,陈良和鲁平带着一群人搞研发,打造一款经典的名酒,而郑鹏把技术含量不高的蒸馏酒弄出来,先圈一波钱再说。

    研究这种事,不仅靠投入,有时还需要运气,一年半载能做出来,那是出门让天上掉的金元宝砸中脑袋,运气不好时,三五年不算长,十年八年很平常,就是郑鹏等得起,只怕高力士也没了耐心,一边赚钱一边研发,以商养研最合适。

    要做蒸馏酒,先要把蒸馏器弄出来,郑鹏先设计一套蒸馏的设计,再把这个设备分拆,找人把它打造出来。

    一边画一边改,画到一半,崔二突然急急忙忙地说:姑爷,郎君和小姐她们回来了。

    谁?你说绿姝和她大父,来了?郑鹏有些惊讶地说。

    是,还有林姑娘和郡主,她们已经到门口了。

    不是说明天回的吗?还有崔源,老小子来这里干什么?

    郑鹏一边想一边往外走,刚走到门口,就看到崔源背着双手走进来,绿姝林薰儿兰朵还有红雀跟在他后面,一行人有说有笑地往回走。

    不知大父大驾光临,有失远迎。郑鹏走上去行礼。

    对这老小子印象并不好,可当众也得给他脸面,要是传出不敬老的话,估计天下人都得声讨自己。

    算了,不知者不罪崔源摆摆手说:都是姝儿,老是吵着回来,把老夫的头都吵到痛了,算了,嫁出去的女儿像泼出门的水,收不回,就陪她过来了。

    郑鹏马上说:哪里的话,一家人不说二家人,反正住得也近,随时可以串门,大父,外面冷,不如到里面坐下喝壶暧酒。

    也好,喝酒。崔源面带笑容地说。

    老小了突然变得这么好说话?

    郑鹏有些惊讶,扭头看看绿姝,绿姝看到郑鹏看自己,有些羞涩,她看了郑鹏眼中询问的意思,轻轻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到底怎么回事。

    事实上,绿姝也不知大父崔源突然要过来看。

    兰朵倒是不寂寞,拉着林薰儿在窃窃私语,边说边笑,也不知在笑些什么。

    绿姝算是搬回来住了,后面跟着不少奴仆,搬着大包小包,算是从娘家搬回来了,问题是,新宅子还没好,这么多怎么安置。

    好像看出郑鹏的为难,崔二小声地说:姑爷,小姐已提前派人把隔壁那间宅子租下来,住宿方面不是问题。

    那不是住着姓谢的一户人家吗?怎么租?

    崔二不以为然地说:给他们安排一个更好的住处,再给他们双倍的租金,当场就答应了。

    原来是用钱来砸,对别人来说是一件难事,可在崔二眼里,这种小事不值一提。

    也好,要是都在崔府过年,这里冷清清,郑鹏也不喜欢,原来最怕林薰儿和绿姝发生冲突,大过年后门起火,没想到二人都表现出很大的包容和谦让,这让郑鹏松了一口气。

    正准备进门时,守门的阿才突然急匆匆地跑来禀报:少爷,门外有位黄公公,说有要事找你。



527 讨价还价
    绿姝,你先陪大父进去,我去看看是怎么回事。郑鹏对绿姝说。

    绿姝还没来得及应,崔源抢着说: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老夫陪你去看看怎么回事,有什么事也能给你出个主意。

    郑鹏有些意外,不过还是感激地说:好,谢谢大父。

    水泥的事,郑鹏把崔源恨得不轻,可经郭子仪分析后,郑鹏又对他的政治触觉非常佩服,有老小子在旁边给个主意不错。

    郑鹏走到门口,只见一个太监打扮的人正吩咐人把两口箱子从马车上搬下来,看到郑鹏出来,忙笑着迎上来,讨好地说:咱家黄小江,见过郑将军。

    黄公公好,不知公公这次到访,有什么事吗?郑鹏客气地说。

    不敢黄公公连忙说:奉高将军之命,把这二千两黄金交与郑将军,请郑将军点收。

    送钱来的?

    高力士还真有效率,好像怕自己反悔一样,这么快就差人把钱送来。

    好说,黄公公,这外面冷,先进屋喝一杯酒暧暧身子吧。郑鹏热情地邀请道。

    大冷天还要跑腿,挺不容易,虽说是太监,郑鹏并不歧视他。

    谢郑将军好意黄公公马上说:高将军还等着回复,劳烦将军验收后签个字,咱家好向高将军交差。

    说话间,崔二已经开箱检查,无误后对郑鹏说:姑爷,清点完了,没有问题。

    郑鹏点点头,给黄公公开具了收条,很快,黄公公就率扬长而去,看看指挥人搬黄金的崔二,再看看一旁的热心人崔源,心里隐隐有些明悟了。

    果然,崔源突然开口道:飞腾,高公公为什么给你送二千两黄金?

    不用说,肯定是自己和高力士谈合作的条件时,崔二及时把听到的事禀报回去,崔源一听觉得商机不错,于是就有送孙女到这里的举动。

    也是他对自己出奇友善的原因。

    真不愧是不良人的首脑,这时间掐得刚刚好,来了以后刚刚寒暄完,高力士派人送来的钱就到了,这样一来就是想躲着他都不行。

    郑鹏一脸轻松地说:没什么,就是想合伙弄个酒坊而己。

    也不怕说,限制高力士的份额,再把它游离在三宝号之外,就是预留了一份给博陵崔氏。

    一个精明的人,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三宝号有很多人盯着,和贵乡郭府交织得太深,郭可棠一下台,合作关系有待观察,博陵崔氏自然成为不错的选择。

    本来就想找他,现在崔源主动找上门,省事。

    哦,卖个酒的买卖,高公公也有兴趣,还出二千两黄金,这酒有什么名堂?崔源马上追着问道。

    就是一种新酒,和现在卖的酒都不同,怎么说呢,有些眉目,高公公对我很信任,我又答应给高公公丰厚的回报,所以高公公就把钱投到这里来了。郑鹏说罢,也不隐瞒,把两人合作的事大致说了一遍。

    崔源找到上门,不用说,他肯定知道不少,以他的能力,查明这件事没什么难道,瞒他没什么意思,干脆跟他摊牌。

    飞腾,你太不明智了崔源摇着头说:老夫就一个孙女,能不对她好吗?对姝儿好,自然也会对你好,缺钱可以直接开口,怎么找外人呢,既然是这么好的项目,你不知有句话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吗?

    郑鹏无奈地说:大父,这事真不是我跟高公公说的,是在宫中看到皇上心情好,就要了二个会酿酒的人,没想到高公公猜到我有新动作,主动送人上门,还开口询问,然后不容分说就要投钱入股,本来还想多要,好不容易才把他劝住,高公公都开了口,能拒绝他吗,只能尽可能少给一些。
1...292293294295296...4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