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捐这么多钱,还不让郑鹏那鬼精灵知道,去哪找这么好的事?
崔源眼珠子转了转,很快说道:侄媳妇,不如这样吧,这笔钱就以你跟飞腾儿子的名义捐,到时我们会向先人禀明,等到时机成熟再刻碑留念,如何?
谢二叔。
哪里,是感谢侄媳妇才对,太好了,有了你的慷慨解囊,这下元城郑氏祖祠,算是有着落了。郑元业笑得很开心。
两人又聊了几句,绿姝这才带着红雀离开。
小姐,一万贯太多了吧,要不要找姑爷商量一下?红雀在一旁劝道。
不用,夫君的事够多了,这种事不用烦他,红姐,你没看到吗,郑福都偷偷拿礼品出去变卖,还婉转让我们安排那些下人,肯定是钱方面告急,这笔钱就让我出好了。
小姐红雀劝道:奴婢总觉得这个二叔不是什么好人,以前就是他跟他儿子联手赶出的。
冤家宜解不宜结,夫君以前很恨他们,可现在不是回来了吗?亲不亲,一家人,过去就让它过去,至于二叔这个人,人品是不怎么样,不过修祠堂这么大的事,在列宗列宗面前,相信他不敢打马虎眼。绿姝淡淡地说。
还没待经雀开口,绿姝继续说:记住,这件事不能告诉夫君,要不然,我会很生气。
还有一句话绿姝没说,钱是身外物,这一万贯钱,自己也没看得多重。
红雀犹豫了一下,有些无奈地说:是,小姐。
主仆两人正在商量时,郑元业急匆匆地跑到郑长铎面前,一脸兴奋地说:耶,好消息,侄媳妇,也就是飞腾刚娶回来的崔绿姝,刚刚跟我说祠堂不够体面,想捐一笔钱我们翻新扩建祠堂,有三千贯呢。
512 浪费人才了
有这种事?郑长铎吃了一惊,很快又犹豫地说:祠堂不是刚翻新吗?
郑元业苦笑地说:耶,她可是博陵崔氏的嫡系女,见过的大场面多了,估计就是翻新,在她眼里也跟没翻一样。
说的也是,咱不能跟博陵崔氏比郑长铎有些气馁,不过倔强的他很快不满地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嫁入郑氏,就得按我们郑氏的规矩,论不到她说三道四。
郑元业在一旁劝道:阿耶,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名门小姐,她的大父是御史,族中做官的亲戚多如牛毛,再看看她的嫁妆和排场,那是一般人吗,好家伙,光是嫁妆就有三百车,奴仆也有二百,据说还是特地少带的了,刚成亲就封了县君,作儿子的大胆说阿耶一句,不能把她当成一般的孙媳妇啊。
这话也有道理。郑长铎刚刚鼓起的勇气被郑元业一吓,很快就蔫了。
人家动个小指头就把你捏死,逞什么强?
看到郑长铎服气了,郑元业继续劝道:阿耶,依我看,飞腾媳妇也没看不起郑氏的意思,要不然不会刚入过就大派礼物,要是孩儿记得,给阿耶送了一块玉佩和一把玉如意,对吧?
想起收到的厚礼,郑长铎脸色又是一缓,点点头说:这个孙媳妇,还是挺有孝心的。
郑元业眼里闪过一丝得意的神色,对他来说,要影响老头子的想法太容易,现在都没成就感了。
就是,人家就是觉得祠堂不够气派,阿耶,你想想,飞腾娶了崔家小姐作媳妇,以后跟咱们家来往的人,那得尊贵很多,祠堂要是不搞得气派一些,怕是让人笑话,要是贵人都看不起,哪来扶持呢?
郑长铎一脸正色地说:没错,人活一张脸,这颜面可不能丢,老二,你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耶,儿是这样想的,飞腾媳妇的好意不能拒,但这钱也不能全让她出,我们也从公家的帐面拿一点,把它搞得妥妥当当体体面面,这样博陵崔氏的亲家来了,也不显得失礼,也给飞腾媳妇一个回应,说我们很重视她关心她,一举两得,多好。
郑长铎刚想答应,不过很快疑惑地说:亲家来,也是看门面和摆设,不会看我们的祠堂吧?
郑元家楞了一下,没想到老头子还那么精明,没有一下子被骗倒,不过他脑袋转得快,很快说道:阿耶,有身份的人都很注重祠堂,说不定人家想看呢,再说这是你那县君孙媳妇说的,另的地方她都没提,就提到祠堂,当中肯定有什么含意吧。
哈哈,老夫猜到了郑长铎高兴地说:飞腾不是花重金建了新宅吗,多气派,估计是宅子没什么问题,就怕祠堂不好,给博陵崔氏留下不好的印象,对,一定是这样。
郑元业早就想到这个作解释,不过他故意没提,而是引导郑长铎说出来,这样显得更加合理,闻言马上恭维道:对啊,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我就想不到呢,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被儿子拍马屁,郑长铎高兴得眉开眼笑,轻敲着桌面说:名门小姐就是不同,一张嘴就是三千贯,出手真是大方,老二,你说我们要拿多少钱出来扩建祠堂呢?
至少要比三千贯翻一番,要不然元城郑氏的声誉,怕是有影响。
绿姝拿一万贯,祠堂扩建后,不能落差太大,要知道绿姝是单纯,可她身边那些人,一个个都是很难对付的角色,总不能拿一万贯只装饰出二三千贯的效果吧。
人家一眼就能瞄出来了。
这么多?郑长铎倒吸一口冷气。
郑元业劝道:祠堂可关系于元城一脉的千秋大计,不多。
家里的情况你也知,就是节衣缩食,怕也挤不出,要不,找飞腾拿点。
耶,不行郑元业马上阻止:彩礼建桥迎亲设宴,哪项不要花钱,这些钱家里一点也没帮上,听说飞腾已欠债累累,这个时候也不好再给他添麻烦。
绿姝说了拿一万贯,再找郑鹏拿,怕要被识破,郑元业哪里敢。
说的有道量,可有什么办法?
郑元业早就想好,小声地说:耶,大哥最听你的话,听说这些年飞腾一直给大哥钱用,迎亲回来,飞腾媳妇又给他们带了很多名贵的礼物,不如,让大哥出点。
好!
黄三平日吊儿郎当,可一旦有任务,他马上变得认真,办事也高效。
第二天晚,绿姝兰朵红雀等人偏厅里玩着牌的时候,黄三已经向郑鹏回报了。
少爷,打听清楚了,老宅的人,是不安分。黄三一脸认真地说。
郑鹏躺在逍遥椅上,闭着眼睛说:怎么个不安分法,说说。
主要就是利用少夫人的友善,变着花样拿好处。
看到郑鹏没说话,黄三继续说:其实就是郑程郑元业父子,先是郑元业的妻子,也就是少爷的二婶,看到小姐作衣裳的绸子好看,问哪里买,小姐直接派人送她二匹,他们觉得小姐好说话,就不安份起来。
郑元业借口说要练字,看到贺礼里有一套文房四宝,希望买下,小姐直接送他;郑程说自己的玉佩摔坏,可他要赶着参加诗会,来不及买,找小姐借一个,小借也大方赠了他一块玉佩。
一家三口尝到了甜头后不肯收手,说老爷子晚上睡不好,骗走一个玉枕,就是昨天,也就是少爷看到程小郎君,他并不是受托给少夫人送东西,而是借口老夫人身子不好要人参进补,借口元城是小地方,没好参,拿钱找少夫人买,结果少夫人像征收了五贯钱,把价值六百多贯的上好老山参给了他,程小郎君转岙到生药店把参卖了,淘了一根七十多贯的人参给老夫人。
郑鹏寒着脸说:查清楚了?没误会吧?
查清楚了,去当铺和生药铺都核实过黄三有得意的地说:知道他们有些不安分,上次跟少爷来元城时,小的就在老宅找了眼线,眼线是程小郎君昔日的贴身婢女秋英,她早早被程小郎君破了瓜,当时许诺纳她为妾,结果他娶了石金梅后,秋英被赶去做杂役,还不时被石金梅打骂,怀恨在心,经常偷听他们两人说些什么,偏偏程小郎君很怕他的娘子女石金梅,什么事都跟汇报,所以偷听到很多秘辛。
那秋英对程小郎君很痛恨,小的没费什么功夫,她就竹筒倒豆子全说,对了,少爷,你知程小郎君怎么从阁楼里出来的吗?
怎么出来的?
秋英说了,是一次偷听石金梅教训程小郎君时听到的,就是他老丈人派人深夜在老爷子住的院子里放一把火,程小郎君英勇救出老爷子,负了一点伤,他爹再替他求情,主要是郎君也心软,开口替他说话,于是老爷子也就松口了。
行啊,这种隐敝事也能打听得到。
郑程怎么让老爷子松口的事,郑鹏不感兴趣,而是对黄三提前布局有兴趣。
黄三,你怎么想到在我二叔身边找眼线?
看到郑鹏并没有生气,黄三小心翼翼地说:少爷,那两父子,明显跟少爷不是一条心的,以前还那样待少爷,不瞒少爷,小的别的不行,不过眼招子还不错,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说。
没事,有什么就说什么,本少爷保证不生气。
黄三鼓气勇气说:那小的就往直里说?
说。
老爷子四个儿子,郎君不管事,脑里只有诗词歌赋;二郎君太狡猾,懂得对老爷子投其所好,办事能力也不错,所以最得老爷子欢心;三郎君太精明,知道论地位比不上郎君,论手段没二郎君高,选择明哲保身;四郎君太老实,无论什么事都逆来顺受,一家子中是二郎君最不安分,对少爷也不友善,所以特地留了一个小心眼,没想到还真派上用场。
郑鹏没有说话,而是上下打量着黄三。
少爷,你有什么事,只管吩咐。黄三让郑鹏盯得有点发毛,有些慌乱地说。
盯了一会,郑鹏突然开口道:黄三,以后你不用跟着我了。
一瞬间,黄三的脸变得惨白,整个人一个激灵,马上跪在地上,一边用力抽自己脸,一边痛哭流涕地说:少爷,少爷,是小的做错了,没经得少爷同意擅作主张,少爷怎么惩罚小的都认,只要能跟在少爷身边,少爷,求你了。
听到不要自己,黄三当场吓坏了,这么好的主人,那是打着灯笼也难找,要是换一个主人,不知变成什么待遇呢。
想想也不对,郑程父子说什么也是主人,哪有下人监视主人的道理,再说这事没经得郑鹏同意,也没有知会郑鹏,对奴隶来说,以下犯上是最不值得愿谅。
郑鹏被黄三的反应吓了一跳,连忙拉住他说:干什么,谁说不要你了?
少爷,你刚才不是说不要跟着你呢,这黄三有些迷糊地说。
郑鹏把他拉起来,没好气地说:以你的能力,只是做一个小跟班,太浪费了,我准备交给你一个更重要的任务。
513 秋后算帐?
更重要的任务?黄三有点糊涂了。
这时室内没人,郑鹏压低声音说:黄三,我问你,现在做买卖,什么最重要?
肯定是靠山啊。
除了靠山呢?
黄三想了想,有些不肯定地说:少爷,应是消息吧?
没错郑鹏打了一个响指,继续说道:早一步得到消息,就早一步得到商机,现在买卖做大了,但是,我们太依赖郭府的人脉资源和消息,一旦闹了矛盾就变成睁眼瞎,所以,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消息渠道。
少爷想让小人专门负责打探消息?
对,有没有这个信心?
信心倒是有黄三犹豫一下,小声地说:少爷,这打听消息,有时候需要花钱,所以
郑鹏瞄了他一眼,开口说道:你想要多少?
在长安求人办事,钱不能少,一年少说也要一二千贯吧。黄三有些不确定地说。
今年的开销太大了,先给你一万贯,以后还会继续加。
听到开销大,黄三以为郑鹏给的钱不会多,都想打退堂鼓时,没想到郑鹏一下子给一万贯,还说以后会继续增加。
黄三连忙说:少爷,不用那么多,长安那地方我熟,打听消息不用那么多钱。
郑鹏一脸认真地说:要是不熟的地方呢?
少爷的意思是?
郑鹏摆摆手说:黄三,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也不过问钱你怎么花,你要收集尽可能多的消息和情报,本少爷要的,不仅仅是长安的情报,也不仅仅只限于买卖上的情报,明白吗?
少爷,我明白了。黄三心里一个激动,话音都有些颤抖。
很明显,少爷不再甘于平凡,开始布置。
其实黄三早就想提醒郑鹏,现在是安逸,但太受制于人,特别是销售渠道一直由郭府控制,现在郭可棠是话事人,一切好商量,但谁也不能保证下个合作的人会和郭可棠一样好说话。
郭可棠姓郭,崔希逸姓崔,两人订婚后,郭府不可能把经济命脉交在一个外嫁女身上。
买卖方面可以凑合,但消息一定要灵通,还有一点很重要,郑鹏在官场,没有自己的情报来源,要是有人成心算计,有时怎么死都不知道。
郑鹏点点头说:这里没什么事,明天一早就回长安,我会写个条,你拿着跟薰儿先支二千贯作为启动资金,在这里我给你一个劝告。
请少爷吩咐。
兵在乎精,不在乎多,没有足够的实力前,低调才是正道。
黄三一脸认真地说:少爷放心,黄三记住了。
说到这里,黄三开口道:少爷,还有一个消息,不过还没有确认,二郎君游说少夫人捐一万贯修耸祠堂,转身跟老爷子说少夫人捐三千贯,还劝老爷子出钱一起修。
黄三把自己打听来的事一五一十地告报郑鹏。
郑鹏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自己对那两父子已经很忍让了,以前那样对自己,可自己也没赶尽杀绝,对他们算不错了,没想到他们死不悔改,不用说,急不及待下手,就是知道自己很快会带绿姝去长安,绿姝一走,他们就捞不到什么好处。
在绿姝去长安前,能骗多少就骗多少。
绿姝也许会察觉,但她对钱财不看重,就是知道对方要占便宜,为了自己也会选择沉默隐让,在绿姝心里,一直希望自己跟家人和好。
太善良了。
郑鹏嘴边露出一丝冷笑:行啊,那么想玩,那就玩大点。
一看到少爷露出这种笑容,黄三就知道,郑程父子要自求多福了。
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工,像黄三,原是伺候郑鹏,可在郑鹏一声令下,化成一颗潜伏在外棋子,红雀的处境和黄三差不多,原来是崔源身边的一把利刃,现在变成陪在绿姝身边的保护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