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风头出得够多了,郑鹏也不想抢张说的风头。
宋璟也笑着说:对哦,差了忘了郑将军也是个中高手,相请不如偶遇,一定要露一手才行。
有道理姚崇也帮腔道:如此良辰美景,不能让张国公专美。
郑鹏连连告罪:不瞒欺瞒两位,其实我就是半吊子,能写诗全凭灵感,有灵感时写得好,要是没灵感,连打油诗都算不上,还是饶了我吧。
李隆基不着痕迹地向一旁的高力士打个眼色,高力士很快回意,只见他上下打量了郑鹏一眼,突然大声喝道:郑鹏,你可知罪?
罪,什么罪?郑鹏吓了一跳,连忙问道。
高力士冷哼一声,然后寒着脸说:身为朝廷命官,面圣不穿官服,今天是上元佳节,又是临时召见,就是不穿官服也罢了,看看身上穿的是什么,满是脂粉气,还有女子的红唇印,咱家问你,把这里当成什么地方?
翻脸比翻书还快,郑鹏张张嘴想说什么,可半天也没说出来。
这事不能解释啊,总不能说是郭子仪让自己不用换衣服,途中也是郭子仪保护不周吧,自己能不能摘出去不知道,对郭子仪绝对不是好事。
说不出话吧,咱家告诉你,这是犯了大不敬之罪。
郑鹏脸色突变,犹豫一下,连忙请罪:微臣考虑不周,请皇上开恩。
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在这里自己地位最低,就是有理,不是说不清,而是说不出,郑鹏也认了。
高力士跟自己的关系不错,有事肯定也会替自己说话,虽说不知他为什么突然发难,不过郑鹏相信高力士不会针对自己,面色虽说难看,心里却并不紧张。
张说呵呵一笑:陛下,老臣相信,郑将军只是无心之过,今晚是上元佳节,看在郑将军做了那么好的花灯份上,不如给他一个机会,只要做出一首好诗,便恕他无罪。
李隆基点点头:既然有张爱卿求情,朕就网开一面,郑鹏,你可听到?
微臣遵旨。郑鹏苦笑着说。
自己打脸的话都说出来了,还是逃不去。
郑鹏说完,开始苦思起来,主要是回忆与正月十五有关的诗句。
正月十五的诗句很多,给郑鹏印象最深就是唐朝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然而,这位苏味道是神元年间的人,在十年前就嘣屁了,人走了,可诗却流传下来,郑鹏想了想,最后想起了张祜。
有了。
大不敬的罪名可大可小,小的笑骂几句就算完了,大到可以抄家灭族,郑鹏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去赌。
足足磨了一柱的时间,郑鹏这才装模作样地说:陛下,有了。
得到李隆基首肯后,郑鹏开始念道: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此诗开篇宏大,气势不凡姚崇开口道:只是第三句的三百,显得有些小家子气,要知长安跳舞喜迎上元佳节的伎人,何止三万,要是改成[满城内人连袖舞],可能更恰当一些,当然,这只是老夫一已之见,郑将军莫怪。
郑鹏恭恭敬敬地说:刚才没注意,谢姚开府指点。
呵呵,郑将军不要见怪就好。姚崇笑容可掬地说。
宋璟表示同意:只是改了两个字,颔联呼应首联,意境更胜一筹,改得妙。
作为姚崇的弟子,宋璟及时发声。
众人连连称是,只是张说有些寻味地看着郑鹏,眼里露出一丝欣赏的神色。
少年人年少气盛,知进取的人很多,但懂进退的人却少之又少,郑鹏刚才想到合适的诗句时的表情,让张说尽数收在眼底,阅人无数的张说一眼就看出郑鹏已经想好,用时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不过郑鹏硬是拖了一柱香才说出来。
把时间拖长,前面开篇那么霸气,中途却出现明显错漏,明显是不想抢自己的风头。
这个郑鹏,年纪小小,却很会做人,张说对郑鹏暗暗点点头。
懂进退的年轻人,什么时候都讨人喜欢。
众人没张说这么敏感,只觉得张说用时短意境更胜一筹,一致认为张说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取胜。
李隆基终于表态:还算过得去,算了,免了郑爱卿的大不敬之罪,力士,赏郑爱卿宫灯两盏,让他回去挂着吧。
谢主隆恩。
郑鹏松了一口气,总算把这件事应付过去。
457 特别的礼物
宴请了使团,欣赏了灯会,点了灯魁,李隆基大手一挥,散会,让群臣和使者各自找节目。
整个长安城成了欢乐的海洋,有的是节目,不少人早就想加入欢乐的人郡,这种美辰美景,李隆基也需要陪伴后宫的妃子,不如早点散去,各找各自的精彩。
郑鹏累了半天,最后提着两盏宫灯回去。
黄三,少爷这么久没回来,真的没事?不会犯禁吧?林薰儿有些担心地问着。
放花灯放上天,林薰儿一直担心会出事,看到郑鹏迟迟未归,把黄三派去看,看到他回来,马上问道。
黄三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林姐,放心,少爷没事,小的看到少爷上了朱雀门的城楼,跟朝中那些大人物有说有笑,皇上给少爷赐酒呢。
那就好。林薰儿心情一松,长长松了一口气,然后继续问道:少爷什么时候回来?
快了吧,小的走的时候,看到他们好像要散了,阿军等着少爷,怕林姐等急,所以提前回来。
郑冰有些不乐意地说:皇上也是的,突然把人叫走,大过节也不让安生。
不用担心,这次是我大哥来接郭子珪小声劝道:再说高公公不是跟郑公子相交甚好吗,有他照应,不会有事的。
李白有些羡慕地说:郑公子文武双全,还有那么多贵人扶持,真让人心生羡慕。
兰朵突然开口道:别光顾着说,也不看看沙漏,快把热气球收回来,一会得掉下来了。
众人连忙把热气球收回,准备换热气球升上去时,突然听到门外有喧嚣声,接着听到有人叫郑公子郑将军的声音。
我哥回来了。郑冰心中一动,大声说道。
少爷回来了,少爷回来了。门外传来下人高兴的叫唤声。
林薰儿一行人也顾不得放热气球,连忙迎了出去。
出到大门,看到郑鹏正指挥着下人替换花灯,把门口挂着的两个红纱灯换下来,把二盏漂亮的宫灯换上去。
好漂亮的宫灯,少爷,哪来的?林薰儿一看到那二盏宫灯,有些惊喜地说。
郑鹏轻描淡写地说:一不小心,本少爷做的花灯被陛下点为灯魁,这两盏宫灯就是皇上赏赐的。
脸上一脸轻松,语气也很平淡,可是那话中透出的得瑟,谁都听得出。
林薰儿掩嘴一笑:对少爷来说,没什么不可能。
公子真是有大气运之人,就是不参加评选,依然把灯魁的拿回来。李白感叹道。
不止感叹,都有点羡慕妒忌恨,郑鹏文武兼备,在两个领域都取得成就,官职爵位美人财富样样不缺,身边有平康坊第一美人相伴,很快要迎娶博陵崔氏嫡氏女,在李白眼中,郑鹏已经是人生的大赢家。
兰朵看看郑鹏,又看看那两盏花灯,有点酸溜溜地说:还以为有什么赏赐呢,也就是两盏宫灯,郑鹏,你上次把本郡主的钱赢光,不是说要补尝吗,这两盏宫灯看着挺顺眼,把它送我,就当你补尝了。
对郑鹏,兰朵也有些无言,这家伙好像有用不完的运气,越得瑟越幸运,越幸运越得瑟,自己小看他,以为他几百贯做不出什么好的花灯,对他扬言参赛就夺灯魁更是大加讽刺,没想到就是这样,灯魁还是让他拿下。
嘴里对那两盏宫灯不以为然,内心却非常喜欢。
这两盏宫灯太漂亮了,精巧构思新颖,左边宫灯画的是花开富贵,右边宫灯画的是竹报平安,花灯做得非常漂亮,宫灯上的画也画得非常好,不夸张地说,把宫灯上的画剪下来裱好,能挂在大堂中央。
识货啊郑鹏有些惊讶地说:这二盏宫灯,可是我卖了很大的面子讨来的,出自宫中老灯匠之手,红木作框架,极品贡绢作妙,贴金泊,镶古玉,最难得的是,上面是宫廷头号御用画师张宣所画,可以说是花灯中的极品。
郑鹏瞄了一眼越听越开心的兰朵,继续说道:不过御赐之物,不能转让,所以,只能跟郡主说一声抱歉。
李隆基说赏二盏宫灯,郑鹏知道做花灯时,宫廷画师也会参与创作,找机会向高力士讨要时指明要张宣参与的,张宣是头号宫廷画师,库房里有这么一对造价高昂的花灯,反正李隆基也没说赏什么样的,高力士借花敬佛卖了郑鹏一个人情。
这对花灯保存下去,以后肯定非常非常值钱,就是兰朵,郑鹏也舍不得。
算了,反正本郡主也就是随口说说,其实也没什么。兰朵有些可惜,不过嘴上不肯认输。
皇帝御赐的东西,的确不能随意变卖或转让,这点兰朵也清楚。
挂好灯笼,郑鹏左右看了一下,先是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吩咐道:黄三,安排二个人,专门看着这二盏宫灯,可不能让人顺了去。
这是一盏镶了宝石和玉的宫灯,价值不菲,就怕让人偷走。
黄三连连答。
郑将军,那个大字花灯还放不放,我们等着呢。
是啊,看着就得劲。
快点放花灯,我还特地把家里的闺女抱来,就等着看大花灯呢。
这时围在外面百姓有点等不及,大声地叫着。
第一次看到会飞的花灯,现在胜业坊已经人满为患,胜业坊的武候铺也紧急把人手调过来维持秩序。
挺受欢迎啊,郑鹏心中一乐,对众人抱抱拳:让诸位久等,放心,上元节举行几天,大字花灯就放几天,不仅放花灯,一会还有一个大惊喜给大伙看。
还有大惊喜?
一众围观的百姓马上变得期待起来。
郑鹏也没过多解释,对门口围观的群众拱拱手,然后转身走了进去。
大的热气球准备好了没有?回到院子中间,郑鹏开口问道。
老马恭恭敬敬地说:都准备好了,只要一点火,随时可以升空。
去,把库房里收着的那两排字灯拿出来。郑鹏吩咐道。
是的,少爷。
郑冰看着郑鹏,有些惊讶地说:哥,你准备多少字灯啊,库房里还有?
先上挂上了天佑大唐,国泰民安和国大民骄,八方来朝,本以为已经够了,没想到郑鹏在库房还藏有字灯。
多做点,花不了几个钱郑鹏指着那些字灯说:用竹片扎成字样,用红布一蒙就成,一串字灯花不了十贯钱,不差这点小钱。
郭子珪一脸佩服地说:郑公子真正做到花小钱做大事,子珪开始还以为公子信口开河,现在真服了。
没什么,凡事多动脑筋,子珪也可以。
李白看到那个最大的热气球开始点火,心情有些激动,连忙问道:公子,在西域攻打连城时,就是用这种热气球带人奇袭峰城吗?
没错。
哪个李白有些不好意思地搓搓手:太白能不能上这个热气球,升到上面看看?
李白的态度很端正,语气也诚恳,可郑鹏毫不犹豫地说:可以,不过要排队。
兰朵看到能带人的热气球,双眼都放光了,眼珠子转了转,拉着郑冰说:小冰,要不要上去看看,我们结个伴?
郡主姐姐,我,我有点怕。郑冰有点怕怕地说。
郑鹏面带微笑走到林薰儿面前,柔声地说:薰儿,还记得我说过,上元节送你一份特别的礼物吗?
只要能跟着少爷,就是薰儿最好的礼物。林薰儿有些羞涩地说。
薰儿郑鹏闻言大为感动,拉着林薰儿葱白的小手:来,我要给你一份最特别的礼物。
很用心写了,也没什么人看,有点心灰意冷的感觉
458 公然调情
上元佳节就是大唐的狂欢节,京师长安成了一座不夜城,用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形容最合适不过。
普通百姓吃完了就玩,玩累了就睡,睡醒了继续吃喝玩乐,尽情地放纵,然而,有些身负要职的人不能像普通百姓一样,别人在欢乐时他们要坚守岗位,直到下值时才能休息和迟来的庆祝。
崔源就是要坚守岗位的人。
作为大唐最神秘不良人的首领,崔源肩负的责任很重,从灯会开始就在暗处不断调度,防止意外发生,最紧张就是李隆基在城楼和下城楼观看花灯时,这是他身边保护力量最薄弱的时候,需要不良人暗中保护,不给有歹人有加害皇上的机会。
一直等到李隆基回宫休息,灯会暂告一个段落,崔源这个时候还不能休息,因为要招待一个远道而来的兄弟。
博陵崔氏三虎之一,出身大房的崔伟。
崔伟担任宋州刺史任期结束,回京述职,就到三弟崔源府上作客,交换和商讨一些情报。
担任宋州刺史期间,崔伟做得不错,吏部对他的考核都是优,有机会出任上州刺史,交接好工作后,连家都不回,急匆匆跑到长安打点。
兄弟二人在崔府后花园的亭子里,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都是自家人,没那么多规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