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到了灞桥,郑鹏看到,郭子仪和库罗已经驿亭处等着自己。
除了郭子仪,还有提前出门,说要买新鲜胡饼的兰朵。
郡主,你怎么来了,是来给你库罗阿哈送别的吗?郑鹏好奇地问道。
兰朵摆摆手,有些无聊地说:送什么别,本郡主答应过阿爸,库罗阿哈回去,我也得跟着回去,郑公子,这下你可以笑了,没人抢你房子了。
郡主言重了,郡主能来,欢迎还来不及呢,哪能说什么抢。
哼,你先别得意兰朵咬着牙地说:本郡主只是回家看看,属于我的那份分红还是要的,你想都别想要吞我的分红。
郑鹏抹抹额前的汗说:当然,当然,哪能呢,少不了郡主的那一份,少不了。
西域兰朵可是地头蛇,还是先不要惹她为妙。
回去也好,让她给自己弄几匹好马,在战场上,有一匹好马相当于多一条性命。
246 西域不良
好,人齐了,我们出发吧。郑鹏大手一挥,意气风发地说道。
郭子仪出人意料地说:不急,还有重要的人物没有出场呢。
重要的人物?
就在郑鹏有些愕然时,突然间响起一段很熟悉的旋律,然后是悦耳的歌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随着清脆高亢中又带有悲凉之感的羌笛声响起,从一旁驿舍里,走出一群唱着歌的孩子,他们一边唱一边向郑鹏走近。
歌声优美,旋律动人,感情丰富,特别是那一双双真挚的眼睛和一张张带着稚气的脸庞,给郑鹏很强列的心里冲击,一瞬间,郑鹏的眼眶有些湿润了。
是花芽堂的孩子。
走在前面的,正是可爱的小恩,郑鹏和候思亮打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郑鹏要输,可郑鹏出人意料用春芽堂的孩子,硬是咸鱼翻生,不仅出了一口恶气,声名大振之余,还得到李隆基的赏识,也因一首《送别,成为接待副使,从而有了后面一系列的升迁之路。
不夸张地说,眼前这些孩子,都是郑鹏的功臣。
看到孩子们唱着自己写的歌来送别自己,那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郑鹏都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一群孩子冲过来,边跑边叫判官哥哥判官哥哥。
郑鹏对春芽堂的孩子很好,从不打骂,经常给他们带好吃的好玩的,也不让别人欺负他们,有了郑鹏的庇护,春芽堂孩子的地位都高了很多。
好,好,都很乖郑鹏摸摸这个的脸,又拍拍那个的肩膀,像孩子王一样被围在中间,最后一把抱起身边的小恩,用手轻轻划了一下她的鼻子说:你们怎么来了?
是周都判官带我们来的。小恩小声地说。
话音刚落,左教坊新任都判官周子冲笑着走上前:得知郑判官要出使西域,路途遥远,特带花芽堂的孩子们给郑判官送行,祝郑判官一路顺风,早日凯旋归来。
太客气了,某感激不尽。郑鹏有些感动地说。
周都判官继续说:钱公公有事不能来,托我祝郑判官一路顺风。
代我向钱公公问好,也感谢周都判官的到来。
不用谢周都判官突然压低声音说:郑判官到时带些西域的特产回来就行了。
郑鹏哈哈一笑:西域的特产很多,周都判官喜欢哪种?
西域没中原繁华,可胜在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像玉石马匹葡萄酒甜瓜等。
周子冲对郑鹏眨眨眼说:听说西域盛产黄金和美女,随便带点就行。
这也行?
郑鹏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新奇有趣的答案,闻言楞了一下,看着周子冲一眼,很快,两人相互大笑起来。
平日没注意,没想到左教坊还有一个这么有趣的人。
终于,郑鹏和送别人的在灞桥辞别,与郭子仪库罗兰朵等人,坐上马车,一路向西面的方向奔驰
郑鹏踏上向西的征途时,安西都护府内,现任安西都护吕休恭恭敬敬地向张孝嵩禀报:张御史,吐蕃和大食的军队在拨汗那四处抢掠肆虐,底下的将士天天请战,敢问张御史,我们什么时候出兵?
大唐一向注重收集情报,李隆基御案上绝大部分情报,都是经张孝嵩之手传上去,面对吐蕃和大食的行动,张孝嵩早就让手下备好粮草磨好兵器将士早早调集待命,就等一声令下就出击。
张孝嵩是南阳人,进士及第,虽说是文人,可骨子里慷慨好兵,想的都是去边疆建功立业,由于他政绩卓越,而他又主动申请到条件相对艰苦的西域地区,被朝廷命为监察御史,奉命出使廓州,廓州地处西陲,是唐和吐蕃的前沿阵地,所以州境虽不大,却是唐朝边境重镇。张孝嵩在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考察后,发现了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回京后张孝嵩将自己所见所闻反映到唐玄宗那里,并请求去碛西考察军情。这一建议得到了唐玄宗同意,同时唐玄宗还允许他在关键时刻可以相机行事,机断专行,不必上奏朝廷。
本有机断专行的权力,得知吐蕃大食的行动,张孝嵩已调集大军,准备火速支援拨汗那,可在最后一刻,被八百里急报叫停,说朝廷另有计划,让张孝嵩暂援军事行动。
于是,调集好的军队在军营中待命。
这次攻击拨汗那,大食和吐蕃各出一万人,加上分裂出去的突骑施部和阿了达召集的士兵,人数大约在三万之数,人数不多,张孝嵩决定征用西域的兵源,主要是北庭府兵和安西府兵,尤其是征用附属大唐少数民族的兵源。
听到有仗打,底下的将士都很高兴,可集中后不出动,都心急得主动请战。
别人听到打仗怕死,可西域将士听到有仗打,一个个主动请战,这与大唐的府兵制有关。
大唐军制是兵农合一,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士兵没有兵饷,就靠封赏和缴获。
战场上的杀敌立功,可以凭战功获得封赏,此外,战场上的一切缴获归自己所有,不过像兵器护甲这类战略物资要按规定卖给军部。
在战场上缴获一把好兵器或弄到一匹好马,比在家里种一年田还强。
张孝嵩有些无奈地说:眼看着战机不断失去,某心急如焚,可陛下的旨令是按兵不动,就是急也没有办法,可能是朝廷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吧。
朝廷严令不能轻举妄动,张孝嵩就是再急,也只能忍着。
吕休闻言,只能叹一口气说:西域问题,早就到了尾大不掉到了下一剂重药的时候,朝廷越是沉得住气,越是可能要下重手,也好,让他们好好乱一乱,到时一起收拾。
是要收拾张孝嵩寒着脸说:听说康居大宛罽宾等国,平日阳奉阴违左右逢源就算了,在这次吐蕃和大食的战争中,给他们提供情报,提供粮草,哼,真要给他们来一次清算。
西域地广人稀,小国林立,但主要是吐蕃和大唐在角逐,除了这二个大国,那些夹在大唐和吐蕃中间的小国,为了生存,只能左右逢源,这边给大唐称臣纳贡,那边给吐蕃暗中送礼等,算是两不得罪。
平日这样做,没关系,可在战时还这样做,简直就是作死。
吕休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是该好好清算一下他们。
对了,吕都护使,拨汗那现在什么情况,索图尔现在还安全吗?张孝嵩好像想起什么,连忙开口问道。
据我所知道的情报,现在索图尔还是安全,带着人四处游走,不时给联军一个突袭,每次都不恋战,无论得不得手,一触就走。
这就对了张孝嵩点点头说:本来就人少,硬拼不得,只要做点动作,让拨汗那的百姓知道还有人反抗就行,索图尔这一点做得很好。
顿了一下,张孝嵩开口问道:对了,现在素图尔身边有谁?能确认他的身份吗?
吕休闻言,挥手让身边伺候的人全屏退下去,这才压低声音说:协助守护渴塞城的黄冲将军,此外还有由不良人领导的精锐。
张孝嵩有些好奇地问道:是那名代号西域不良的不良人吗?
不良人的身份很神秘,首领叫不良将,在不良将下面就是负责小队指挥的不良目,不良目下面就是不良人,在不同地方执行不同任务的不良人,都有一个代号,例如在吉州的不良人,代号为吉州不良;执行缉私的不良人,叫缉私不良,在西域行动的不良人,绰号是西域不良。
别看不良人名声不显,人数不多,有的不良人手下还掌握大量的外围人员,例如是一个商号的东家或一个马帮的头目等等。
皇帝直属的神秘组织,能量肯定不会小。
没错,这个代号西域不良的不良人,还真是一把好手,这次有关吐蕃和大食的绝大部分情报,就是他提供,也是他的密报,黄冲将军才能及时发现婆罗暗中投敌的阴谋,可以说,要是没有他,拨汗那王不可能逃得出去,他可是立了一大功。
说话间,吕休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索图尔留守拨汗那,要是没有大唐提供的情报和庇护,早就被抓了,张孝嵩和吕休都相信,大唐是要整顿西域新秩序。
张孝嵩有些八卦地问道:看到不少西域不良的情报,但他本人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吕都护使,这位西域不良到底是什么人,能透露一下吗?
西域不良很快去找张御史商量大计,早晚都会见到,是哪个就先卖个关子,他可是张御史关系匪浅哦吕休一脸神秘地说。
什么,跟我有关系?
吕休面带微笑地说:张御史有个小妾,不是出自清河崔氏吗,巧了,这位西域不良,也是出自清河崔氏。
247 投亲?
清河崔氏?
亲戚?
张孝嵩一时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又有些释然。
武则天登上帝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遗余力地打压氏族,氏族的势力日渐退减,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些名门望族无论是治家的理念还是底蕴,都比普通百姓优异太多,这种距离不能短期内得到扭转,所以氏族的影响依然强大。
清河崔氏人口众多人才辈出,有人进入直属皇帝的不良人组织也没什么例外。
张孝嵩在猜测是清河崔氏哪个子弟得到皇帝重用,成为不良人中的一员时,远在长安的林薰儿,也一脸吃惊地说:什么,少爷的亲戚?什么亲戚?
郑鹏和兰朵郡主走后,家里一下子变得静了很多,林薰儿的身份有些特殊,不好招摇过市,怕招惹到不必要的麻烦,就呆在家里弹弹曲唱唱歌什么的。
不去招惹麻烦,没想到麻烦主动找上了门。
就在郑鹏出发后的第三天,林薰儿正在绣一幅鸳鸯戏水的手帕,小香一脸焦急地跑来,说有少爷的亲戚找上门。
郑鹏算是在长安定居,可无论是升官还是调职,都没什么亲戚来往,林薰儿大概也知道郑鹏是什么情况,这种事林薰儿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是郑鹏的家务事。
想不到还有亲戚主动找上门。
小香连忙说:姐,来人一个自称是少爷的亲二叔,一个是少爷的族老,他们说有事找少爷。
林薰儿闻言马上放下手中的针线,连忙说:是少爷的亲戚,那我们快点让他们进屋啊。
亲不亲,自家人,来人都是郑鹏的长辈,在注重孝道的大唐,可不能对长辈无礼,要不然传出去,对郑鹏的声名很不利。
还有一点,来人是郑鹏的亲人,算起来还是自己的主家,林薰儿无名无份,要是怠慢,那可是犯上。
姐,慢着。小香一下子拉着林薰儿。
林薰儿有些奇怪地问道:嗯,小香,怎么啦?
姐,少爷出门前,说让我们看好大门,不随便让那些陌生人进来,少爷的那些长辈,我可从没见过,阿福和阿寿也没见过,因为少爷是被族人赶出家门,然后就是互不来往,也不知他们究竟是不是少爷的亲人,还有一点,也不知少爷想不想跟他们和好。
偏偏少爷又出了远门,这下难办了。林薰儿有些为难地说。
主要是不知郑鹏对本家抱着什么态度,郑鹏出发前没交待这些,估计他也没想到本家有人会主动找上门,现在接待了不好,不接待也不好。
两人正在商量时,门口的争吵声越来越大,有人大声斥骂着看门的阿福和阿寿。
小香有些心急地说:姐,现在怎么办,你快拿个主意。
林薰儿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主要是第一次碰上这种事:没人见过郑鹏的本家人,也不清楚郑鹏的心意怎么样。
突然间,林薰儿眼前一亮,马上说道:有了,小香,你让黄三快去把郭小姐请来,郭小姐认识少爷很久,与少爷的本家仅是一县之隔,她应该认识。
对,对,对小香恍然大悟说:少爷说过,碰到难事,可以找郭小姐帮忙,找她最合适不过,姐,我马上去。
这个时候,林薰儿还真不适合出面,一来男女有别,二来身份有点尴尬,都不知怎么称呼好。
林薰儿吩咐道:让黄三从后门去。
大门外,族老郑家树坐在一张小马扎上,那是阿福给他搬来的,主要是看他年纪大,还很有可能是自家少爷的长辈,不敢怠慢,郑元业则暴跳如雷地斥责着。
你们家小郎君哪去了?郑元业质问道。
阿寿赔笑着说:我家少爷离京执行公务去了。
是吗?真是这么巧,我们一来就不在家?不是躲着我们吧?
不会,不会,少爷真是三天前出发的,这件很多人知道,二位不信可以去吏部打听一下,对了,去左教坊打听也行。
郑元业哪敢去打的听,故意大咧咧地说:他不在,我们在就行,某是你家少爷的二叔,亲二叔,这位是族中的长老,让开,他不在,我们就在家中等他。
这个,恐怕不太妥当。
什么不妥当郑元业暴跳如雷地说:不是说了吗,我是他亲二叔,过所也给他们看了,还要怎么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