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玲珑秀
结果程恩赐给程家一个大大的惊喜,几十年,程家无一人去武官那边任职。
最早的时候,是程家人自身的心结重。
当年那位将军知道他仅有的女儿,只会由程家抚养长大,他感恩程家的付出,曾经伸出去过求和的枝条。
他愿意用他的功劳,在兵部给程家图谋出一个文职,只是他曾经的妻女都拒绝接受,而程家的男人们一样痛恨将军及他家人当年落井下石,无人接受那位将军的示好。
程家三老太爷听程恩赐调任兵部当主薄后,他在人前表现得镇静,当着程恩赐的面,他还是表示出他的高兴。
程家三老太爷提点程恩赐,他如今是有正式官职的人,日后再也不能够与从前一样的放任行事。
程恩赐瞧着程家三老太爷叹道“父亲,你就不提点我去了兵部,我要注意一些什么人和事”
程家三老太爷瞧着他嘲谑道“你好好当差,我没有什么要提点你的人和事。
你那位上司不是一般人,你是他带着调任进去,你先安分行事,等到他在兵部安稳下来,你遇事的时候,应该寻什么人,你还要我来说吗”
程恩赐自然明白,他和上司的关系是轻易隔不断的,而且他只要好好做事,上司有机会提升的时候,他也许也是有机会的。
程恩赐明白的点头,他的上司有机会入兵部,他挡了别人的路,自然会有不顺眼的人和事。
他们也许不敢随意去挑衅他的上司,而他和同僚却落到别人的眼里,他和同僚两人私下里商量过,他们会安分小心谨慎行事。
外面的事情差不多的时候,程家三老夫人与程恩赐提了提他的妾室,程恩赐听后一脸不耐烦的神情。
他嘲讽道“我先前觉得她们性情温顺软弱,现在她们怎么变成了这种没有男人便活不下去的女人”
程家三老夫人瞧着他,低声说“休得胡说,你纳她们为妾的时候,你就不曾想过,她们会因为你得到许多的好,自然心思也会多了起来”
程恩赐直接跟程家三老夫人说“母亲,既然一个个都忍受不了这种寂寞的日子,我以后也不会多费心给她们,就把她们打发出去吧。”
程家三老夫人望着程恩赐问“三儿,你知道,那你还有几个妾室和通房”
程恩赐想了想,说“还有三四个吧。母亲,那生育过孩子的妾室,把她们的孩子交给留下的妾室名下吧。
上天有好生之德,她们心思野了,我也愿意放她们一条生路。”
程家三老夫人瞧一瞧程恩赐面上的神色,低声说“要不要缓一缓,等到双儿满月后,由着卓氏来处置她们”
程恩赐轻轻的摇头说“母亲,卓氏的性子从来不曾放在我妾室的身上,她如果真的愿意多用些心思,我那些妾们也不敢这般的张扬行事。”
程家三老夫人望着程恩赐提醒说“三儿,你的舅子们对你可是相当的用心,你对待妻子还是要多用心一些。”
第三百四十章醒
秋风起,平乐园开园,程可佳跟程家三老夫人和卓氏商量,她不想再去平乐园上课。
程家三老夫人默许,卓氏很是反对,她要求程可佳珍惜学习的大好时光。
程可佳瞧着卓氏认真的神态,只能与她商量说“母亲,我现在去平乐园上课。明年,我年纪大了,便不去了”
卓氏应承程可佳的要求,难得程可佳愿意退步,卓氏也不想母女两人因此而起争执。
程可佳因此每三天去一次平乐园,她们现在这样的年纪,夫子几乎是放任她们自由行事。
程家三老夫人问过程可佳夫子课程的安排,程可佳微微笑着说“祖母,夫子如从前一样对我们要求自修,有问题,随时可以请教。”
程家三老夫人默然下来,其实早些年,平乐园的夫子们对学生们还是非常用心,她们对学得是一种恨铁不成纲的态度。
如今程家的情况与早些年不同,而她们的年纪也一样大了,坚持一件事不容易,坚持这么多年,又一直遇不见合适的接任人,更加的不容易。
程家三老夫人的心里面是有些同情平乐园夫子们的境遇,然而她想到别家那容得下不出嫁女子的情形,又觉得程家已经对平乐园的夫子们给予了最好的安置。
程可佳在平乐园上课的时候,她和同窗们欢喜的做着针线活。
如今流行做香包,姐妹们凑在一处,一边做着香包一边说着闲话。
夫子有时端坐在讲台上,她看着书,学生们默然做针线活。
只是夫子常常只会来课室里看一看,她交待学生们用心自修,她转头便走了。
程可佳从前觉得做一天和尚要撞一天钟,可是她后来听程恩赐提一提,她反而觉得平乐园的夫子们还是非常的有良心。
她们本身的学问便不够坚实,她们是会琴棋书画,只是她们一直用心在针线活上面。
她们在教导学生的时候,她们没有让学生们专注琴棋书画,已经是对学生们最大的慈善心。
程可佳在平乐园里日子过得不错,她和同窗们相处得不错,大家都已经不约而同的约定三日一会。
程可佳因此知道家里一些小道事情,她从前认为是和善的主母,其实却未必如此。
程可佳瞧得出来,有的庶女内里的衣裳非常陈旧,而外面的衣裳很是锦绣。
她们珍惜平乐园读书的时光,至少在平乐园里面,她们活得舒服自在。
程可佳与同窗们的关系不远不近,也相处这么几年,多少是有一些感情。
在过年的时候,在同窗们生辰日,她总会合适的送上那么一块两块做内里衣裳的布料。
当然她也只能做到这种地步,毕竟嫡三房也不是多么的富裕。
程家三老太爷夫妻都比较宠爱程可佳,她除去公中四季分下来的布料外,私下里,程家三老太爷夫妻也会给她一些衣料。
程可灵那边自有钱氏私下里贴补,偶尔钱氏在外面碰见好料子,她一样会给程可佳添补一份。程可灵悄悄与程可佳笑着说“母亲说,我们这一房只有我们两个女子,她还是心疼得起来。”
程可佳听后微微的笑了起来,钱氏对待她,有时候比卓氏对待她还要细心几分。
程可佳其实也能明白卓氏的心思,卓家从前的日子不好过,卓氏带进程家的嫁妆很是薄弱,只是面上的好看。
卓家二夫人私下里仔细的问过程可佳,卓氏在程家的日子,她听程可佳仔细的说后,她感叹说“程家是积善人家。”
平常的人家,家里女人们闲话,都会针对嫁妆薄弱的人说一说闲话,而程家的女人们,竟然都不曾提一言一语。
程可佳笑着与她解释了,程家的规矩,女子嫁妆由自个掌管。
卓家二夫人瞧一瞧不太知事的程可佳,她想一想,还是与程可佳提了提卓氏姐姐的事情。
卓氏姐夫家能够走到如今这般富足的家境,那是因为卓氏姐夫动用了卓氏姐姐的嫁妆。
卓氏姐姐出嫁的时候,她是家中的长女,卓家老太爷夫妻为她准备的嫁妆很是实用。
卓家二夫人瞧着一脸倾听神色的程可佳,轻叹道“等到你母亲要出嫁的时节,家里亲戚们的日子不太好过,然后你外祖父外祖母又是体贴亲戚难处的人。
你母亲的嫁妆自然比你姨母要好看许多,内里却要薄上那么一些。幸好当时程家送来的聘礼,在你外祖母和舅舅们的坚持下,大部分又放进嫁妆里面。”
程可佳明白的点头,只是就是这般的情形,卓氏的嫁妆还是不够厚实。
程可佳每每都能从舅母们只言片语里面,听出她们对卓家老太爷那种对亲戚补贴太过的心思。
卓家和那些亲戚们的来往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打磨,在卓家老太爷不在以后,大家都是在努力的走动,努力在人前维持着亲戚面子上的人情。
程可佳在卓家见过姨母,这位姨母很是爽直,都瞧不出面上有任何的伤色。
卓家二夫人与程可佳却叹息说“你姨母年轻的时候,她容貌美性情温柔,如今这般的性子,全是给那一家人逼出来。”
程可佳曾经客气的请卓氏姐姐有空的时候,来程家做客走动。
卓氏姐姐很是直爽的跟程可佳说“佳儿,你心里有姨母和表兄姐,姨母便高兴了。
只是我们两家不用走动,大家心里记得情意。你母亲在程家不容易,佳儿,你多体谅她一些吧。”
程可佳轻轻的点头,她明白卓氏姐姐的意思,她是不会给那一家人任何的机会来扯下程家的边缘。
程可佳私下里与程恩赐提了提,程恩赐叹道“你姨母和你母亲都是有风骨的人。”
程恩赐与卓家人常来往,从前他便认为女儿是天然的知事,如今有卓家这一辈女子对比,他对程可佳是越发的觉得满意。
卓如姝姐妹年纪和程可佳年纪相近,她们闲来无事心思全放在弹琴和诗词上面,这样没有什么不好,可是也没有什么好。
一般的人家,男人们那有心思放在这些事情上面,就是如程家这样的人家,在年轻的时节,男人的心思还会念着风花雪月,可是年纪增长后,这些都成了闲来的乐趣。
卓家兄弟那般的聪明人,那有瞧不明白,因此他们很是欢迎程可佳常来舅家走动,也应该让卓家小女子们早一些醒一醒
第三百三十章好好
嫡长房很是热闹,木氏安排程可灵姐妹去愚正园里,帮着宁氏招呼家里来往的亲戚们。
程可灵和程可佳笑着应承下来,她们去愚正园的时候,宁家贺喜的人,正坐在客厅里说着家常话。
宁氏听了通报后,她让人迎了程可灵和程可佳姐妹进房。
宁氏悄悄与宁母说:“母亲,嫡三房的两位妹妹,年纪虽小,却都是能干人。”
程可灵和程可佳两人进来后,她们向宁家人行礼问好。
宁母笑着与宁氏,说:“你这两位小姑子容貌秀美,瞧着就赏心悦目。”
宁氏笑了起来,说:“母亲,她们两人年纪尚小,可经不住你这般夸赞。”
程可灵和程可佳姐妹略微的低低头,说:“我们姐妹的资质普通,实在当不得亲家伯母如此夸赞。”
宁母瞧一瞧宁氏的面色,笑着说:“都是自家人,在我们自家人的眼里,你们姐妹当得起。”
程可灵和程可佳默然的冲着宁母再行礼,宁氏招呼程可灵姐妹坐下来,问:“可是母亲请两位妹妹过来帮我的”
程可灵和程可佳笑瞧着宁氏,说:“大嫂嫂,大伯母让我们姐妹两个来大嫂嫂这里凑一凑热闹。”
宁母和宁氏互相望一望,坐在宁母左侧的宁家弟弟则是轻笑一声,程可灵和程可佳姐妹望向他。
宁家弟弟笑着与宁母说:“母亲,程家的小姐们都是会说话的人。”
程可佳还是第一次瞧见宁家弟弟的笑脸,她一直当宁家弟弟不会笑,原来他也是会笑的人,大约只是看见她的时候,他便成了那个不会笑的人。
程可佳温顺的低垂着眉眼,程可灵瞧着程可佳的神色,她暗自松了一口气。
程可灵是不太喜欢宁家弟弟这般的性子,只觉得这种人的眼神,从来只往上望,从来不会往下望。
愚正园这里很快有别的客人,宁氏安排程可灵姐妹招呼年纪相近的姐妹们去院子里玩耍。
程可灵和程可佳招呼着客人们出愚正园,姐妹两人都不是那种抢风头的性子,又愿意倾听客人们的闲话,大家很快热闹的凑在一处说话。
愚正园里,宁母瞧着宁家弟弟轻轻摇头说:“你也去院子里寻同伴们玩耍吧。”
宁家弟弟轻摇头说:“不去,今天程家人来人往,我这般的英俊有才华,可不想被人借机缠了上来,被人无端的坏了我的好名声。”
宁母轻轻的拧了拧眉头,宁氏笑着劝宁母说:“母亲,我有身子的人,我这里不会有太多的客人来,你和弟弟在这里陪我说一会话吧。”
宁母嗔怪的瞧一瞧宁氏,低声说:“你就这般的哄着他吧,我要他常来探望你,就是想着你帮着劝一劝他,他的心气可以高一些,可是对待人,却应该低一点。”
宁氏瞧一瞧宁家弟弟的神色,轻摇头说:“母亲,弟弟的品性端正,他一向很有主见,他的心里不服气,我们说得多,他也只会随意的应付我们。”
宁母瞧一瞧宁家弟弟面上坦荡的神色,她瞧着宁氏叹道:“你说一说,他几时开窍啊。”
nb
s宁家弟弟瞧着宁母笑着安抚说:“母亲,我学业有成的时候,自有容貌品性出众的女子,由着母亲为我挑选。
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你着急也无用。母亲,你放心,我今年一定考过秀才,再过两年,我考过举人,然后再努力发奋争取科考榜上有名。”
宁家弟弟神色飞扬,让宁母和宁氏瞧着后,母女两人发自内心的高兴。
宁氏嫁进程家后,她与娘家父母见面时,总是称赞夫家皆是慈爱的长辈,小叔子和小姑们皆友爱,程方子待她也相当的妥帖。
程方子是宁氏父母相中的女婿人选,他们还是担心程方子会受程家家风的影响。
宁氏怀孕后,宁氏的父亲能够体谅程方子的不容易,可是宁母想着女儿对夫婿的心思,那心里担心着,程方子万一有了旁的人,宁氏会想不开。
结果宁氏怀孕后,程方子待宁氏一心一意,而木氏这个当婆婆的人,也无心放人到儿子的房里面。
宁母的心里面还是担心着,便让儿子常来程家走动。
宁母瞧得仔细,自家的儿子性子是有些傲然,可是却在遇事的时候,难得的细致精明,他只是不乐意在琐事上面费心。
宁家弟弟在程家来往多次后,他也赞赏程方子是君子,人品端正,大约是传自程家老祖宗那样的品性。
宁家人,因此乐意与程家更加的亲近,程方春成亲的日子,宁家一样是早早来贺,也送了亲近亲戚来往的厚礼。
宁家弟弟不出愚正园,程杏却一样能来愚正园,她的容貌精致妍丽,言行举止瞧着端庄。
程杏走后,宁母瞧一瞧宁家弟弟面上的神色,只能感叹自家儿子年轻不知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