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曹家逆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你我当初
夏侯惇答道:“将广陵和凉州的驻军调回,再将退伍的老兵召回,五十万不成问题。”
曹操笑道:“那就全力征召,越多越好,曹仁,你立刻准备,率三万大军先去南阳,从魏延手中接过南阳防务,阻止汉军为我军争取集结时间,再命各地兵工厂,所有枪炮弹药不必送来长安,全部运往南阳,虽然战事有些提前,但也无所谓,我大魏何惧他大耳贼。”
“喏。”曹仁躬身领命,眼中闪出滔天战意。
不出所料的话,这将是他此生最后一战,定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曹操又道:“下召集令召回所有能战老兵,夏侯惇董昭留守长安,其他人随朕一同出征,打败南汉一统天下。”
“喏……”众人齐声领命,退走准备,唯独毛八年落在后面,迟迟不愿离去。
曹操看到他的表情,又将众人召回,蹙眉说道:“在场都是自己人,有话直说。”
毛八年左右看了看,还是谨慎的说道:“陛下,此事重大,还请……”
能被毛八年谨慎对待的事肯定不小,曹操没怎么思索便说道:“典韦许褚,带人守住殿外,大殿方圆百米之内一只苍蝇都不许靠近。”
“喏。”哼哈二将领命离开,曹操又将殿中太监侍女全部赶走,这才说道:“可以说了。”
毛八年狠狠咽了口唾沫,又密探接头似的四下瞅了几眼,这才说道:“孙权传来消息,说愿投靠大魏,在关键时刻率部投诚。”
殿中君臣双眼同时一亮,曹昂却咯噔一声。
不会又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吧?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1872章 孙权的条件
第1872章 孙权的条件
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孙权若诚心投降并配合魏军行动,对魏军的好处可就太多了。
曹操极力消化这个消息,数秒之后才问道:“他是如何与你联系的,又有什么条件?”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孙权冒如此大的风险,所图自然不小。
毛八年说道:“他是跟孙府的锦衣卫密探联系的,提出的条件是事成之后朝廷封他为吴王,并给他百万百姓去澳洲建国,吴国愿永为大魏番属。”
曹操再次陷入沉思,许久之后才问道:“你们怎么看?”
郭嘉说道:“此事可信度很高,孙权此人自小聪慧,又素有大志,必不甘久居人下,更重要的是大耳贼对孙家的态度,刘备占领江东之后拉拢重用孙策旧臣,却冷落孙权如同软禁,别说孙权,换成在场众人谁能甘心,更重要的是刘备强娶了孙策的妻子大乔,孙策心里能没怨恨,当年宛城之战,张绣为何降而复叛,陛下您最清楚。”
提起此事,曹操的脸色很不自然,埋怨道:“说事就说事,翻旧账干嘛?”
荀攸接茬道:“臣觉得可以信任,陛下与孙坚关系匪浅,孙权之妹孙尚香又是代王妃,有这层关系在,孙权炸降的几率不大,更重要的一点,诈降对他没好处啊,就算他故意诈降,助刘备打败我军,刘备也不敢重用他,顶多给个虚职供着,几年之后像贵霜皇帝波调一样,染病身亡。”
“孙权与袁绍不同,袁绍战败投降,地盘全被大魏占领,在伪汉没有根基,刘备可以放心的借用袁家影响力行事,孙家的根基却在江东眼皮子底下,孙权若是得势,很容易造成巨大的破坏力,孙家又跟陛下是亲家,换成任何一位皇帝也不敢重用他啊。”
被众人一分析,曹昂也觉得孙权诈降的几率很小,在场众人不知道他却清楚,历史上的孙权登基称帝建立吴国,在位长达二十四年,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屈居人下,背着嫂嫂被夺,大哥被绿的耻辱过一生?
他摸着胡茬思忖许久才问道:“八年,孙权投诚之事还有多少人知道,有没有已经被绣衣卫得知的可能?”
毛八年摇头道:“可能性不大,孙权做事很谨慎,观察了府里密探三年才与之联系的,而且是亲自联系,没假手任何人。”
锦衣卫在伪汉所有重臣的府邸里都安插了密探,包括孙权府邸,相信绣衣卫也一样。
曹昂苦笑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曹操说道:“话虽如此,但如此好机会咱们不应该浪费,继续与孙权保持联系,有关他的情报直接报于朕和太子,任何人不得插手,懂吗?”
毛八年拜道:“微臣明白,但孙权提出的条件……”
曹操冷笑道:“澳洲而已,朕没兴趣,告诉他只给三十万百姓,多一个都没有。”
现在汉人开眼看到了整个世界,一些野心勃勃之辈见在中原难有作为,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孙权也是,但他竟敢狮子大开口直接索要百万百姓,怎么可能?
刘协给他皇位才换来三十万百姓,他孙权凭什么,真当大魏百姓多的没处安置了?
漫天要价做地还钱,答应的太痛快反而容易让孙权怀疑大魏的诚意。
至于澳洲之地,曹操还真看不上,听说那里到处都是原始森林,里面不是猛兽就是毒虫,一些巨蟒比水桶都粗,他要那犄角旮旯干什么,养袋鼠吗?
天下毒虫一半在澳洲,曹昂同样对那地方敬谢不敏,没有发言算是默认。
吴王爵位就更无所谓了,一个虚职而已,真到了澳洲,以孙权的个性,说不定直接加九锡称帝了,三五十年内曹魏也没力量攻打,索性不管。
见众人都没意见,曹操拍板道:“就这么定了,都下去准备吧。”
众人行礼告退,回到衙门快速忙碌起来。
兵者国之大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几十万大军集结,所需物资无数,就算有卡车火车相助也得动用两百万以上的民夫,大魏的动员能力远没强大到后世那种变态地步,很多地方依然需要肩挑手扛,而且这种全国性的动员都是以月为单位的,现在集结,出发估计都入冬了。
大战在即,曹昂同样要做很多准备,赶往尚书省与各衙主官一道清点物资。
作为合格的奶妈,手里多少家底必须心中有数才行。
忙到十点回家,发现陆欣和几个孩子都在家等他吃饭,笑着说道:“等我干什么,我不回来你们还不吃了不成?”
陆欣叹息道:“又要打仗了吧,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虽然会议没有通知她,但银行和交易所突如其来的紧张氛围还是没有瞒过她的眼睛,所以才等到现在。
曹昂笑道:“这一仗不可避免,早打早结束,你也别愁眉苦脸的,不知道的还以为……算了,大战在即不说丧气话。”
陆欣扶他坐下,一家人开始吃饭。
吃到中途,曹晟开口说道:“爹我也要去,你和皇爷爷都去,冲叔他们也去,就留我一个人在京多没意思,而且大丈夫志在沙场,我身为曹家长孙怎么能缩在人后。”
曹昂瞪着他骂道:“你想都别想,老老实实上你的学,再敢偷跑出去你试试。”
又怕威胁不管用,看向曹回道:“盯紧你大哥,他敢胡来立刻写信告诉我,再抽空准备一条皮鞭,越粗越结实越好,回来说不定用得上。”
想起当日曹回挨揍的场景,曹晟激灵灵打了个冷颤。
曹回却兴奋的说道:“爹你放心,我多准备几个,免得不够用。”
曹晟立马向他投去愤怒的目光。
饭后各自休息,睡到半夜三点左右,城中突然传来剧烈的爆炸声,接二连三此起彼伏,震的大地都在颤抖。
宫里上下全被惊醒,各个房间的灯陆续亮起,曹昂披着睡衣便冲出了门,抬头一看东北方向火光冲天,好不绚烂。
曹晟也出了门,跑到曹昂身边问道:“怎么回事这是?”
曹昂咬牙说道:“那个方向是粮仓所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炸毁敌军粮库,毁掉对方粮草,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午我刚命锦衣卫全力炸毁伪汉境内各处粮仓,晚上就挨了这么一下,特么的,聪明人又想一块去了。”
现在外粮涌入粮食连年增产,魏汉双方都已解决了粮食危机,为储存多出来的粮食,两国在各地建了许多粮库。
此次征战,敌我双方必然会从这些粮库中调粮,毁掉粮库定能给对方沉重打击。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1873章 大战在即
第1873章 大战在即
爆炸声很快停止,只剩滔天的火光在夜空放肆,但也折腾不了多久。
曹昂在原地站了片刻,摇头说道:“走吧,回去睡觉。”
曹晟嘴角一哆嗦,蹙眉说道:“发生这么大的事你能睡得着?”
曹昂笑骂道:“不然呢,跑过去救火,这是咱们父子该干的事吗,城内有官兵,有锦衣卫有警署,仓库有守军,这点事都处理不了,朝廷要他们有什么用。”
曹晟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又很快陷入迷茫,说道:“库里的粮食会烧完吗?”
他也读过兵书,知道粮草对征战大军的重要性,没了粮草再精锐的大军也得废。
曹昂自信的摇头道:“不会,长安粮仓是我亲自设计并督造的,坚固的很,凭借绣衣卫密探在黑市上倒腾的二手火药炸不坏,而且粮仓附近有专门的消防管道及蓄水池,为的就是防火,只要守卫粮仓的官兵没死完,不等天亮就扑灭了。”
作为后世穿越人士,曹昂深知消防的重要性,粮仓如此重地岂会不做防备。
曹晟顿时放下心来,轻松的笑道:“原来一切都在父亲的预料之中啊。”
曹昂摇头道:“也不是,至少绣衣卫今晚的行动我就不知道,特么的,真是抓不完的密探扫不完的间谍啊,看来黑市得好好扫荡一番了,不然什么东西都卖还了得,睡觉吧。”
今晚注定是很多人的不眠之夜,爆炸声一响,不止朝中官员,就连普通百姓都知道,战争又要来事了。
伪汉未灭,天下尚未统一,战争不可避免,百姓对此虽有心理准备,事到临头却多少有些担心,当年董卓李傕当道时,长安城宛如炼狱的场景许多人依然记忆犹新。
不管担心与否,该来的都会来,该过去的也都会过去。
天亮了。
彻夜失眠的曹昂第一时间出宫,赶往粮仓视察情况。
到了之后才发现,夏侯惇曹仁高顺,毛八年温恢都在,粮仓的火虽已扑灭,浓烟却尚未散尽,粮仓重地一片狼藉。
夏侯惇几人过来见礼,曹昂阴沉着脸问道:“损失如何,放火的人抓到了吗?”
毛八年苦笑道:“内部人干的,绣衣卫早就收买了粮仓的一位粮官,昨夜突然爆炸纵火,事先毫无征兆,好在其他人反应快,火速救援,将损失降到最低,只有二号,三号,五号三座粮仓遭到破坏,仓中粮食损失了近三成,炸药则是他们从黑市上买来原材料亲手制作的。”
粮库有粮仓二十余座,只有三座被烧,损失真不算大,尽管如此,依然让人心疼。
“特么的又是黑市,我就知道。”曹昂咬牙切齿的说道:“攘外必先安内,黑市必须拔除,不止长安,其他各郡县同样如此,命三法司再扫一次黑,将这些蛀虫给寡人连根拔起,还有各地粮仓,药厂,兵工厂等军事重地全部进入战备状态,派重兵把守,严防绣衣卫再次捣乱,对了,黑市上除了硫磺等炸药原材料,还有什么?”
毛八年苦笑道:“多了,乌角液,青霉素,就连燧发枪都有,江湖上的三教九流路子都很广。”
乌角液是预防发炎的,青霉素是消炎的,这两样可是战场上的救命药,而且产量不高,比燧发枪可值钱多了。
曹昂咬牙切齿的说道:“我管他什么江湖,大魏的江山不需要江湖,全力清扫,另外路再广也有源头,给我查查乌角液和青霉素是怎么流出去的,再命药厂,从今往后所有药品全部打上生产批号,谁认领谁签字,一支都不许流到市场上去。”
夏侯惇蹙眉道:“这样是不是狠了些,毕竟大魏百姓也需要这些药救命。”
曹昂苦笑道:“元让叔,不狠不行呐,这些药流到市场上不可怕,就怕有些人利欲熏心,转手卖给汉军,大战一旦开启,一支药就是一条命呐。”
乌角液和青霉素早已通过临床实验,效果之好让人震惊,血海里厮杀出来的夏侯惇对这些药比对亲孙子都稀奇,闻言苦笑道:“按你说的办吧,战争尽快结束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就是这个理。
曹昂又道:“救下来的粮食也受到烟熏火燎,不能让将士们吃了,但也不能浪费,收拾整理一下卖给养猪场做饲料去吧。”
众人:“……”
您可真会过日子。
此乃合理建议没人反对,这里也没再待下去的意义,众人一起离开粮仓,赶往皇宫向曹操汇报情况。
曹操听后接受了曹昂全国范围扫黑的建议,命各地官府严防死守,以免再被绣衣卫趁虚而入,同时将许多治疗外伤的药品纳入监管,不允许轻易流出,有关战争的事都要未雨绸缪,不能每次都拉裤裆了才知道找厕所。
锦衣卫和警署再次忙碌起来,本着宁可杀错绝不放过的原则,全力出动扫荡黑市,凡有不法交易的,不问缘由全部抓获。
另外城中医生也收到了召集令,魏京医院一半医生都被大都督府征召,紧急参加训练,包括陈晨和黄叙。
随着时间推移,各地驻军及大量物资陆续赶往洛阳,通往洛阳的火车也全都超负荷运行。
绣衣卫自然不会消停,如曹昂所料,各地的粮库,药厂,兵工厂等重地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袭击,但在官府的严防死守之下损失不大。
锦衣卫不可能只挨打不还手,同样派出密探袭击伪汉的粮库重地,收获嘛,一般,人家也有防备。
大战尚未开始,双方谍战便在各地同时上演,别的不说,至少能为以后提供不少的电影素材。
双方密探斗的火热的同时,朝廷这边也已准备妥当,曹操带着相关人员出发,准备先赶往洛阳。
火车站内。
夏侯惇董昭率领百官送行,曹晟也被喊了过来,看着即将踏上征程的曹冲等人一脸羡慕,再次向曹操和曹昂提出了想去的请求,却被曹昂臭骂一通,抬脚踹走。
战争没打之前谁也不敢保证一定获胜,况且这次去的还是曹魏的噩梦之地赤壁,他哪敢让曹晟跟着,都去了万一全军覆没,江山咋办?
踹走曹晟,曹昂带着庞统司马懿踏上了火车,司马懿终于如愿从匈州调回,这次随军一起过去。
灭国之战,攻守双方都要尽全力,司马懿这样的人才岂能继续扔在草原上放羊?
曹昂原本想将鲁肃也调回来的,但凉州事情实在太多,想想算了,那边也可能发生战事,还是留下吧。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1874章 大军压境
第1874章 大军压境
战争乃世间最狠辣,最无情的博弈,双方为了获胜无所不用其极,尘埃落定之前,谁也不知道对方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
比如这次,刘备如此大规模,毫不掩饰的往襄阳调兵,真的是意在南阳吗?
徐州。
广陵城内,都督府书房。
张辽与陆逊隔桌而坐陷入沉默。
过了足有三分钟陆逊才开口打破沉默,埋怨道:“大战在即,所有人都召回去了,就我俩还在广陵苦守,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张辽笑道:“急什么,广陵总得有人守吧,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大军都送走了吗?”
现在各地驻军都往洛阳聚集,广陵的驻军同样被抽调了一部分,如今偌大的广陵郡只剩万余守军,凉州之战结束才调来的三万精锐屁股还没坐热又离去,想想都蛋疼。
陆逊苦笑道:“送走了,下邳上的火车,这次陛下决心覆灭伪汉一战定天下,天下统一了,我等武将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他是年轻,可再年轻,天下承平没有仗打又有什么用。
张辽点头道:“放心,大耳贼不可能覆灭,人家现在有宋州有澳洲有霜州(贵霜),地盘比大魏广袤多了,打不过还不知道逃吗,陛下顶多占领扬荆益三州,暂时不可能向更远的地方用兵,你以后有的是机会。”
陆逊翻白眼道:“真到那天,估计我都六七十了,虽然现在医术发达,活到那个年岁问题不大,但到时我还提得动刀吗,对了,这次全国征召,瀛州也来了不少人,曹安民会不会回来?”
张辽乐了,笑道:“让那货回来有什么用,他的精力全浪费在了女人身上,现在别说上战场,上马估计都费劲,怎么,你跟他有旧?”
呃……
也是,那货也就生孩子厉害,打仗嘛,魏军中随便挑出一个估计都比他强。
陆逊苦笑道:“没见过面,就是想请教一下他生孩子的秘诀,你也知道我们陆家人丁有点单薄。”
张辽笑骂道:“这能有什么秘诀,多睡女人就是了,再旱的地,种子撒下去也是能长出粮食的,只是多少的问题,产量不高,那就多撒点种子嘛,好了不说这个了,你去视察一下各处营地,广陵虽然没有打仗,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该做的工作一定要更加细致才行。”
“明白。”陆逊站起不等转身,书房门被暴力推开,一名传令兵冲进房门急切的说道:“都督,陆师座,淮南密探来报,说合肥方向突然出现大批汉军,由周瑜统领,正朝广陵这边移动。”
“什么?”陆逊惊呼出声,张辽更是惊的当场站起,问道:“消息可靠吗?”
斥候答道:“绝对可靠,我们的人亲眼看见了大军,遮天蔽日的,数量比地上的蚂蚁都多。”
张辽叹息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朝廷被大耳贼耍了,他真正的目标不是南阳而是广陵,是徐州,伯言,考验咱俩的时候到了,徐州一旦有失,朝廷不单单是失去一个财税重地,还会丧失华北屏障,甘宁的海军也会失去登陆点,要么覆灭要么逃往瀛州,东海海域若失,徐青冀幽辽等州都会受到汉军海军的骚扰,与曹洲的联系也会被中断,后果有多严重不用我多说了吧。”
陆逊严肃的说道:“都督尽管下令,卑职别的没有,却有坚守广陵的必死之心。”
张辽厉声说道:“我乃大魏右都督,战时整个华北都归本督节制,传我命令,徐州进入全面战备状态,警察厅封锁各个交通要道,严禁任何人通行,徐州境内所有火车不管通往何处全部停运,锦衣卫徐州千户所严查境内密探,命海军提督甘宁做好准备,以防太史慈偷袭,再命瀛州刺史曹安民率军支援,他就算爬也得以最快的速度给本督爬回来,再命人以最快的速度向陛下求援。”
曹昂将整个华夏划分成了七个地区,徐豫冀青幽等州属于华北地区。
“喏。”陆逊抱拳一拜迅速离开。
张辽又看向斥候道:“全力探查汉军动向,一有消息立刻来报。”
“喏。”斥候也匆匆离去。
他们走后张辽对着墙上的地图陷入沉思。
战场之上果然瞬息万变,事先谁也没想到大耳贼会突然玩这么一手,现在广陵城只剩万余守军,面对东吴名将周瑜率领的十万汉军,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啊。
盯着地图看了半晌,张辽严肃冷峻的脸上渐渐露出一丝微笑。
敌军强大又如何,他手上还有一万大军可用,守到援军到来问题不大,现在最应该做的不是打败敌军,而是如何拖延时间。
想到此张辽眼中露出强烈的战意,他虽然好言宽慰陆逊,内心却何尝不想跟汉军战上一场,借此捍卫自己右都督的地位,在几大都督中垫底谁乐意。
换上铠甲冲出房门,骑马直奔军营,整合人马直奔下邳郡东城县,那里才是徐州与淮南的交界,守住东城便能守住整个徐州。
下邳乃徐州郡治所在,商业繁荣人口稠密,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赶到军营张辽点齐五千兵马先行,火炮粮草等物资随后出发,东城有五千大军留守,坚持到自己赶去应该不成问题。
提前赶到提前布置,张辽陆逊二人快马加鞭昼夜不停,第二天下午三点便赶到东城城下。
现在的东城已经全面戒严,城门禁闭岗哨林立,经过盘查再三确认后才放张辽进城。
刚进城门一群人便迎了上来,为首的正是徐州刺史胡质及东城守将凉茂,行礼之后张辽直接问道:“情况如何?”
胡质苦笑道:“探马来报说周泰的三万先锋已经过了阴陵,最迟明天中午就能兵临城下,我已召集下邳所有汽车马车全力运送,赶在周泰到来之前还能征集一批粮草火炮,敌军一旦围城,再想进来就难了。”
张辽又问道:“其他详情探查清楚了没有,敌军有多少弹药火炮,都是多大口径,多少粮草多少药品,有没有空军?”
战争模式改了,武器配置成了取胜的关键,必须打探清楚才行。
胡质苦笑道:“还没有,锦衣卫正在尽力。”
事发突然所有人都着急,张辽也没责备,说道:“胡刺史,你不能在城中待着,立刻离开,否则一旦被围整个徐州都得瘫痪,还是在外面策应我们吧,除了必要物资之外再运些水泥沙石,越多越好,加固城防用得着。”
胡质点头道:“明白,我收拾一下就走。”
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1875章 八百壮士
第1875章 八百壮士
东城乃下邳与淮南的交界,自陶谦时起便是军事重镇,防袁术防黄巾防乱兵,几十年来徐州刺史走马观花似的换,但对东城的防御始终没有松懈,刘备登基后,东城更是成了伪汉和曹魏的最前沿,得到了全方位的加固,毫不夸张的说,东城的防御与鲁阳有的一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