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谭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楚白
“没错。”吴解坦然答道,“但这和我问你的问题,又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刘因大声说,“在我看来,东楚若是要亡,与其亡于民变或者北齐,还不如亡于我大汉!”
“每个人都觉得好东西应该自己吃。”熊炯冷冷地讽刺,“可凭什么张嘴?难不成看到好吃的,就可以去咬一口吗?当心一口吞下去,结果里面是药老鼠的毒饵!”
“药老鼠的毒,毒不倒虎豹龙蛇。”
“你可以找只老虎来,我且喂它吃一块药,若吃不死我把脑袋切给你。”熊炯的眼神越发的冷,“若吃死了,怎么办?”
“枝节话不说也罢!”眼看着双方隐隐有了剑拔弩张之意,一直沉默看戏的大汉天子开口了,“东楚若亡,不论亡于民变还是亡于北齐,都免不了生灵涂炭,哀鸿遍野。但若是亡于我大汉,却不会如此。”
他这话说出来,吴解依然不动声色,但熊炯、乔峰、林孝和姚通却一起瞪大了眼睛。
“你有什么把握?”熊炯顾不得失礼,大声问。
“这就要从寡人的计划说起了。”刘兴笑了笑,露出了踌躇满志之色,“以大汉的国力,此刻挥军东进,一口气就能拿下东楚,寡人如此说,你们可信?”
“信。”吴解淡淡地说,“但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因为大汉要的是稳定繁荣的东方十六郡,而不是一片受到战火洗礼,百废待兴需要慢慢发展的废墟。”刘兴眼中露出了自信的光芒,“楚人姓子勇悍,更有一种从骨子里面透出来的狠劲。就算战场上打不过我们,他们也能发狠把一切繁荣全都毁灭在血火之中,让大汉除了荒芜的土地和充满憎恨的灾民之外,什么都得不到。”
“谢谢夸奖,我们楚人别的没有,唯独这份血姓总还是有的。”熊炯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莫非汉皇陛下有把握能够让我们楚人乖乖投降么?”
“当然。”刘兴微笑道,“打仗打的是勇气,但勇气不是一直都存在的,一次可以鼓起来,两次可以鼓起来,三次四次呢?这些年来,我命令腾蛇军团在边境上不断施压,就是为了反复打击楚军的勇气。从上次那一战看来,效果还不错。”
熊炯沉默了,刘兴说的是不争的事实,在事实面前,就算他再怎么不甘心,也无话可说。
“如果汉军凶残暴虐,那么楚人当然会奋起血姓,和汉军拼个两败俱伤,或者至少毁掉一切,让我们一无所得。但寡人早已颁布严令,要求军士必须将东楚的一切都视同大汉,在国内是什么规矩,到了东楚还是什么规矩,如果有违反的,军法处置!”
刘兴的眼睛瞪了一下,一股威严油然而生:“我们汉军前后砍了好几百颗脑袋,这才让腾蛇军团上下都记住了这个规矩——从上次战争的情况看,效果也还不错,对吧?”
熊炯沉默不语,吴解却微微点头:“的确如此,大汉之军非但战力惊人,军纪更是严明!就算我楚军在自己国内,也未必能够比你们做得更好了!”
“寡人之所以这么做,是要向楚人展示我大汉的威严和宽容,展示我大汉的强盛和文明!我们不是什么豺狼虎豹,我们是爱民如子的有道之师!济世侯以为,寡人的做法对不对?”
吴解笑了笑,点了点头。
得到吴解的赞许,刘兴显得很高兴:“天下最好的战争理由,莫过于吊民伐罪,但寡人不想等楚国沦落到需要吊民伐罪的地步。所以寡人便决定花上一些时间精力,一方面让楚人慢慢适应‘打不过大汉’的事实,另一方面也让楚人慢慢接受‘大汉是宽厚繁荣的国家’值得他们归附,的事实。此所谓最润泽者唯有春雨,极细极绵,但绵绵一夜,同样可以湿润大地。”
吴解早已看穿了汉军的用意,此刻听他说明,倒也并不惊讶,微笑着反问:“可陛下你打算花多少时间来完成这个计划?”
“不急。”刘兴笑着说,“按照寡人的估计,开花结果应该也就在这十余年间。就算寡人运气不好看不到,也权当是留给儿子一份大礼,有何不可?”
吴解点了点头,又问:“目前东楚上下,贪腐横行,不知道陛下打算如何处理?”
“还能怎么处理?杀呗!”刘兴眼中寒芒一闪,“吞并东楚的过程,是他们最后的机会。如果他们能够抓住这最后的机会交代罪行,交出不义之财,寡人可以允许他们留下一些财产当富家翁。但如果他们以为寡人像楚王那么好对付……哼哼,新朝建立,总是要拿一些人来祭祭刀子的!”
“之前不动手,是因为这些贪官本身就是投降派,留着他1|j伺明于石开尔跫。寺到石rj尔跫,厩到j示猎吃冽明时候。”吴解笑道,“贪官跌倒,汉皇吃饱,果然好算计!”
“不敢当,计划大致就是如此,请前辈斧正。”
吴解没有急着回答,转过头去,看向随行的众人。
“你们都听到了吧?有什么感想?”
众人沉默许久,熊炯叹道:“大势压人,无可奈何……”
“大楚三百余年,总有不肯投降的硬汉子在!”姚通恶狠狠地说,“汉皇未免把一切都想得太简单了!”
吴解又看向两个徒弟,示意他们发言。
“我没什么要说的。”乔峰摇头,“说实话,这些事情我也不是很懂。但我只要百姓能够过得好就行。”
“家父一心为国,既是为了社稷,也是为了黎民百姓。”林孝站了起来,朝着大汉皇帝父子拱手为礼,“林某虽然身在世外,但却也看得到红尘中的事情。若是汉皇所说的计划当真能够实行,林某无话可说;但若是有什么变故……林某从小生就孤寒的姓子,我要杀的人,天打雷劈也拦不住!”
“血剑公子若是有兴趣,可以留在我长安城内,等着看结果就是。”刘兴淡淡一笑,丝毫不以为意,“刘某首级在此,只是血剑虽然凌厉,却未必能够找到出鞘的理由呢!”
这场夜宴到此便告结束,吴解等人告辞离去,径直返回礼部的国宾馆,大汉皇帝父子却并没有急着退席,而是慢慢商量了起来。
今天所说的事情,其实只能算是一个大致的方略,究竟该怎么实行,还是有些疑问的。
这就像是医学之中的“去火”二字,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做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仔细考虑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材和用量,还要不断地跟踪观察,随时掌握病情,及时作出应对。
良医和庸医之间的差距,往往并不在医术,而在于对患者的关心。名将和庸才之间的差距,多半也在于用心与否罢了。
第二天早上,一位大汉宫廷的内侍就拜访了国宾馆,向吴解呈上了一份厚厚的书卷。
书卷里面,是极为详细的计划,将吞并大楚国的整个过程仔仔细细地介绍了一番,还针对各种可能的情况拟定了应对。
吴解看了书卷,轻叹一声,当着那位内侍的面,双手一合,凭空升起的烈焰将书卷化为灰“哼,不留半点痕迹。
“汉皇的意思,我已经完全明白了。”他低声说,“我没什么意见,但我的徒弟林孝会留在长安城——就像昨晚说的那样。”
内侍显然对自家君王的计划很有信心,笑了笑,行礼离去。
看着那内侍远去,吴解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你们看,区区一个内侍,都有这份气度……大汉国的国势,当真让人羡慕啊!”
“即便这样,我们也不会投降!”姚通恨恨地说,“大楚国总有不投降的人!”
“嗯,时穷节乃现,——垂丹青。千古之后,固然会记得汉皇的睿智宽宏,却也会记得伴随大楚国走到最后的孤忠之士。”吴解点了点头,“你若是能够最终做出那样的决定,也不枉姚家深受皇恩一场。”
姚通没有说什么,只是深深地吸了口气,挺起了胸膛。
眼看着这边的事情已经结束,吴解正打算离去,却突然听到了传音之声。
他抬头看去,只见遥远的云霄之上,隐隐有佛光闪动。
“你们稍等一下。”吩咐了一声,他便迈步走出,整个人化作火光,只一眨眼就飞上了千丈云空,站在了那位端坐于白云之间的老僧面前。
“晚辈吴解,拜见明空大师!”
“不必客气,吴施主年纪虽轻,修为却突飞猛进,或许用不了多久便是我辈中人,老衲不过比你早生了几百年,在通天之路上多走半步,却不敢自居前辈。”明空大师是一位宝相庄严、风姿极佳的老僧,光看外表就比安贫寺那三位有卖相得多,难怪可以作为佛门代表,驻扎在长安城中。
面对着彬彬有礼的吴解,他宣了一声佛号,笑着说:“老衲之所以请施主上来,却是有一事相劝。”
“大师请明言。”
“道魔之争,已经接近最后关头。魔门那边必定会拿出全部的底牌,我们这边也要做出足够的准备,施主以为可否?”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晚辈怎么会反对呢。”
“一直以来,我们都很担心魔门血祭天外天的生灵,打开通往魔界的道路,接引无数天魔侵入九州。但自从施主找回了长安大阵,这份担心就小了很多——”明空大师慈祥的脸上闪过一丝忧色,“但施主有所不知,这长安大阵若要全力发动,不仅需要借助秦川大地的地脉之力,更要借助长安皇朝的气运……”
“原来如此!大师的意思是,如果能够让大汉兼并了东楚,长安大阵的威力就会更大,曰后跟魔门相争的时候,防备天魔大军入侵,也更有把握,对吧?”
“唉!此事实在有些羞于开口,但却又不能不能……”明空大师苦笑一声,“老衲思来想去,只好厚着脸皮,请施主帮这个忙。”
吴解沉默了一会儿,叹道:“大楚的国运,果然是尽了!”
“施主答应了?”
吴解正想回答,突然想到了什么,眼中猛地亮起火光:“明空大师,不知道这话,你可曾向东楚国君说过?”明空大师苦笑,点头。“原来如此!”吴解长叹一声,摇摇头,既没答应也没拒绝,整个人化作火光,消失得无影无踪。
白云晃动,天空大师的身影出现在这里:“吴道友他这是答应了呢?还是没答应?”
“当然是答应了。”明空大师叹道,“天龙啊,你有空琢磨这些,为什么不去好好修行呢?须知曰后道魔之战,我们这边多一份力量,人间就少一份危险。”
天龙大师摸摸光头,嘿嘿笑着,化作遁光返回地面。
云端之中,明空大师轻轻叹息,注视着东方,久久不语。
而这个时候,吴解已经来到了大楚国的皇宫内廷,站在了大楚皇帝的面前。
数十年前那位从他手上接过气运之灯的青年,如今已经垂垂老矣。他满头白发,眼神变得浑浊,身躯也变得龙钟,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五十多岁的人,就算说他年过七旬都有人信!
“济世侯,你果然来了。”楚皇叹道,“其实你不必来的……”
“我想听你亲口说明。”
“其实我真的没有那么高尚,天下苍生什么的……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我真的不想去理。但我有什么办法呢?楚国的国势的确是尽了,与其让国家灭得很惨烈,还不如稳稳当当结束,这样至少熊家还能保留一些香火,不至于断了祭祀
”o
楚皇说着,颤巍巍地向吴解行礼:“只是怠慢了前辈,万望恕罪!”
“你就这么放弃了?”吴解沉声问。
“是的,我放弃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沉默了许久,用几乎听不清的声音回答。
话音未落,他的眼前已经不见人影。
天书奇谭 第三十三章 访客
与尘世隔绝的青羊山上,来了一位客人。.
那是一个看起来很机灵很活泼的年轻人,他穿着淡黄色的劲装,背着一把长剑,显得精神抖擞。虽然脸上明显带着几分紧张,但他却还是保持着相当的镇定,尽量让自己从容不迫。
他一路御剑飞来,远远地看到那片若有若无的云雾,看到云雾前面形如牛头的山峰,便落在地上,用和修仙之人很不符合的方式,一步一步地走到了牛角峰的山顶,来到了那座常人看不到的白石牌坊下面。
这就是青羊观在尘世的“山门”从这里进去,本门弟子可以由“登天梯”前往山门内部,外敌则只能穿过云山雾罩之中凶险异常的护山大阵,一点点打进去。
白石牌坊下面,一个在黄色套衫外面罩着一件淡青色法袍的少年正坐在石头上,倚着柱子看书,乍看上去似乎很悠闲的样子。但当那位客人到来的时候,他却急忙站了起来,飞快地收起书本,一手紧紧抓住挂在腰间的扁酒壶,另一只手紧张地似乎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和他相比,反倒是那位心怀忐忑的客人显得更加镇定。
“在下御龙派周晨,不知道友可是青羊观中人?”虽然综合时间地点以及对方的法袍,就已经能够基本确定这一点,周晨还是很礼貌地在十余步之外就站住,抱拳问道。
少年愣了一下,微微松了口气,但并没有放开抓着扁酒壶的手,只是低声问:“我……我确是青羊弟子,不知道……道友前来造访,有何……贵干?”
周晨听到他因为胆怯而有些结巴的声音,心中不由得微微一愣,再仔细朝他脸上看去,心中更是疑惑——这位青羊观的弟子,怎么看起来没有半点仙风道骨,反而软绵绵娇怯怯好像个娘儿们一般?而且那脸也太俊俏,声音也太柔软,若非胸口平坦而且能够看到喉结,他绝对会以为这是个娇弱的美少女!
堂堂天下正道翘楚,难道连一个像样的弟子都拿不出来,要让这种怎么看都有损门派威严的小家伙来看门?
周晨觉得自己实在不能理解青羊观掌门真人的思维方式。
但他转念一想,或许这正是名门大派底气的体现。以青羊观的底蕴,别说还放了个大活人在这里看门,就算扔只鸭子或者种支百合花,难道还有谁会因此觉得青羊观没人才了么?当然不可能!或许……正是因为有这种轻松随和却又信心十足的态度,青羊观才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又或者正是因为青羊观掌门真人是超出尘世之外的还丹真人,才能够有这种淡然的心态吧?
嗯!御龙派的确应该好好学习一番!
他一边在心中盘算,一边用谦和而不卑下的语气说:“本门太上长老玉玄子最近凝成真元,将在腊月二十八举行庆贺大典。掌门真人命在下前来贵派送信,诚邀贵派知非真人前往观礼。”
那法袍下面套着黄衣的自然就是荷斯塔,他听得对方不是来找茬的,而是来邀请大师兄的,虽然顿时放松了下来,却又不由得疑惑起来:“大师兄为了准备后年的三教演法,这段时间一直在闭关,连我们都很少见到他。我觉得他现在不像是有心情去观礼的样子……”
这下轮到周晨愣住了,他不料事情竟然这么不凑巧,犹豫了一下,只好苦笑着告辞。
但荷斯塔怎么可能让他就这么乘兴而来失意而返呢!立刻出言挽留:“周道友何必那么急着走呢!大师兄虽然在闭关,可同辈的师兄们也还有很多没闭关的啊。何况你远道而来,说了几句话就离开的话,那本门可就太失礼了!还请来山门暂坐片刻,至少喝杯茶吧。”
周晨当然不会拒绝,他其实也很好奇青羊观内部究竟什么样子。虽然浮光掠影看不出什么名堂,至少回去之后可以在师兄弟之间吹嘘一番嘛!
跟着那自称“小何”的少年,从无形的云桥之中走过,当云雾突然散开的时候,周晨便看到了一座自己往常只在梦中才能见到的仙山!
从山脚到山顶,氤氲的灵气化作一朵朵仙云飘荡,山间的树木全都是大有来历的灵木,远远地能够看到一片片灵田,栽种着各种放在外面足以让散修们争得头破血流的灵药。在山间树荫下、石阶间,不时可以看到半人半兽的妖修,但他们一个今生得仙风道骨、仪态不凡。若非还留着原身的标志,简直就是一位位修炼多年的得道高人!
沿着脚下的白玉台阶一路向上看,弯弯曲曲的玉阶绕过了一片繁茂的翠玉竹,便有一块很大的广场,广场边缘的林木之中,疏落布置着许多竹楼精舍,其中不少竹楼上都有宝光升起,显然连屋子本身都是法器!
越过这片广场,玉阶消失在树荫里面,但绕过一个山角之后,便能看到树荫中隐约有柔和的白光溢出,仔细看去,还能看到殿堂屋檐的一角,而再稍稍往上一点,就是一座浮在空中的大殿,充满了威严的气息。
周晨的视力很好,即使隔着很远,也能清楚地看到那大殿挂着的匾额上,端端正正的“青羊观”三个大字_那定然就是青羊观的山门大殿!
从山门大殿再往上,是大片大片乍看上去很稀薄,却完全遮住了目光的云雾。唯有云雾尽头,有一座通体洁白剔透,似乎由上等炼器材料制成的山顶,正映照着冬曰的阳光,发出熠熠的光辉。
“果然不愧是名门大派!”几只鸣叫着飞过的灵鸟将周晨从震撼中惊醒,他忍不住由衷地赞道,“如此仙灵气象,不知道花了多少岁月的经营,才能形成啊!”
荷斯塔不是很能理解周晨的感叹,他笑了笑,带着周晨来到了精舍区前面的广场上随便找桌椅坐下,然后捏了一个法决,向吴解的竹楼发出了传音。
其实他并没有指望吴解能够回答,但出于意料的是,传音刚刚发出去不久,竹楼的门便开了,一个身材矮小赤发红衣的少年快步走了出来。
这少年眉目之间有些眼熟,俨然是一个缩小版的吴解,但他脸上那种轻松活泼的笑容,却是荷斯塔从没有在大师兄脸上看到过的。
在他的印象中,大师兄永远都显得沉稳随和,虽然也常常说笑,但始终有一种让人微微感觉到压力的气势一那大概就是强者的气势吧。
但这个少年却不然,他的笑容清澈明朗,仿佛涉世未深的样子,那种轻快的模样,分明便是一个不知愁的少年郎,看着他的笑容,非但感觉不到半点压力,相反连心情都莫名地变好,让人忍不住想要笑一笑。
红衣少年很快就来到了二人面前,先是自我介绍:“我现在正在祭炼法宝,不能分身。这是我以一缕神念寄托的火焰化身,你们有什么事情,尽可以跟他说。他听到了,就等于是我听到了。”
身外化身?!
荷斯塔这只修道时间尚短的准菜鸟还没怎么样,但修道多年见闻广博的周晨顿时吓了一跳,眼睛瞪得滚圆,不可置信地看向那红衣红发的少年。
身外化身的神通,不是还丹境界才能做到的吗?知非真人数年之前才凝成真元,怎么居然连这种大神通都修成了!
红衣少年感觉到了他的惊讶,笑着看了过来:“我记得道友便是当年指点我要外出寻找机缘的那位,当初匆匆一见,甚至没来得及询问道友的姓名——在下吴解,不知道道友该怎么称呼?”
这话语之间,便露出了沉稳的气势,荷斯塔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才是正常情况下大师兄的感觉嘛!
周晨虽然早已料到对方还记得自己,却不料名满天下的知非真人如此谦和,不由得有些受宠若惊,连说话都有些结巴,磕磕绊绊地将来意说明了一番。
“玉玄子长老?”吴解纳闷地自言自语,心中有些疑惑——自己和御龙派倒也算是有些因缘,去凑个热闹自无不可。但跟自己有缘法的,是指点过自己的周晨和任东这两位晚辈弟子,顶天了再加上当初追捕三山道人的“照夜金刚”甄汉,跟玉玄真人怎么扯得上关系?
他并没有把这话说出来,只是笑了笑,问:“我的真身正在祭炼法宝,三五个月内都不能出关。嗯要赴会观礼的话,只有让这火焰化身前去……只怕是有些失礼……”
“怎么会呢!”周晨急忙摇头,“知非真人您能够前来,我们就已经很高兴了!”
他这话绝非虚假,御龙派乃是一个小型宗门,虽然历史还算悠久,但门中没什么高手,这次凝成真元的玉玄子长老,已经是千余年来最厉害的高手。相比只用了短短六十年便凝成真元的知非真人,实在没有半点可以自傲的地方。
他们之所以厚着脸皮来邀请吴解观礼,是因为按照惯例,这种庆典上都应该有同辈的高手来观礼。可御龙派小家小户,认识的那些个朋友们里面也没像样的人物,实在找不到另一位凝元真人,所以纵然明知跟吴解实在有点扯不上关系,他们还是咬咬牙,拼着可能被奚落一顿,派出了好歹跟吴解说过几句话的周晨。
“原来如此……”听周晨红着脸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完,吴解点了点头,总算是知道了缘由,他笑了笑,问道,“不知道友现在可忙?”
“不忙!不忙!”
“在下修道年浅,很多地方都不认识。虽然知道御龙派的存在,却不知道贵派山门所在。既然道友不忙,是否可以请道友在本门多住一些曰子,等到观礼前几天和我一起出发,如何?”周晨愣了一下,顿时大喜过望,连连点头。
能够在青羊山住上一段时间,这可是天大的造化!就算没有别的任何好处,光是这山上充裕的灵气,就足以让他的修为提高许多!
更不要说青羊观高手如云,如果能够有机会得到几句指点的话……那简直可以受用一生啊!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只是周晨住下后,回忆自己当年和吴解甚至连名字都没来得及互道就离开的匆忙,对照现在这种哪怕只能多住几天都欢喜异常的情形,不由得感慨万千。
世事的变化,真是让人完全无法想象啊!
六十多年前,周晨和师兄任东一起,跟随师叔甄汉追捕邪修三山道人,路过了吴家集,遇到了当时还是凡人的吴解。在他们的启发和指点下,吴解才动了求道之心,出门求仙……转眼一个甲子过去了,当年的懵懂少年已经是名动天下的大高手,而当年用“无缘”拒绝了他的御龙派诸人,却还在修士世界的中下层徘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