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玉堂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莫风流
“那您让陆妈妈陪着我一起吧。”幼清实在是放心不下,“大白天的,就算有危险他们也该顾忌的,您就放心吧,我去去就回来。”
方氏想了想,点头道:“那就让陆妈妈和周长贵家的陪着你一起去吧。”
幼清点头应是,正要出门薛思琪来了,她望着幼清道:“你去看望赵芫?”
“绿珠回来说她病了,我不放心,去看看她。”幼清说着往外走,薛思琪就跟上来,道,“那我和你一起去吧。”
幼清一愣,点头道:“好!”
她和薛思琪收拾一番带着送去赵家的东西,就坐车出了门,一路上很太平,顺利进了赵家的院子,这是幼清第二次来,下了车就有婆子引着她去给赵夫人请安,赵夫人疲惫的和她们说了几句话,就道:“你们去看看她也好,说说话,她心情也会好一些。”
幼清和薛思琪应是去了赵芫的院子。
她躺在床上,脸色惨白的毫无血色,虚弱的朝她们笑笑,道:“你们来了,我没事,歇几天就好了,还让你们跑一趟。”
“我们不放心。”幼清在赵芫的床前坐下,低声道,“你觉得哪里不舒服,要不要我写封信,你让家人送去给封神医,请他来给你看看。”
赵芫摇摇头:“杀鸡焉用牛刀,我不过小病,你别请他来了。”她说着示意薛思琪坐,“我没力气起来,怠慢你们了。”
薛思琪心情很复杂,看着这样的赵芫她心里不忍,可是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安慰她,不管什么话都显得苍白无力,她尴尬的笑了笑在杌子上坐了下来,回道:“我们讲这些客气话做什么,你只管躺着吧。”
赵芫笑笑,见幼清满眼的担忧,她安慰道:“我真的没事,你别胡思乱想的。”
幼清知道她是心病,或许大病一次心里的不甘和绝望就会随着病灾的远去也随之消失,可是自古情之一字最伤人,她虽未体会过,却能理解,幼清勉强笑着道:“你就当我们到你这里来散散心吧,你若累了只管睡着,我们坐坐就走。”
“我都睡了一天一夜了,哪还能睡的着。”赵芫笑着,正好她贴身的丫鬟端了药来,哄着赵芫道,“这药里头摆了冰糖,小姐尝尝,味道是一点都不苦的。”
赵芫自小怕两样东西,一样便是女子手中的绣花针,一样就是病后的苦药,小的时候,无论赵夫人是打骂还是诱哄,她是一概不尝试的。
丫鬟见赵芫没有说话,就笑着拿勺子去喂她,赵芫皱着眉道:“别喂了,扶我起来吧。”
“好。”丫鬟扶她起来,赵芫端着碗不歇气的将药喝了下去,她又连着咳嗽了几声,才慢慢的躺下去,只做了这一番轻缓的动作,她的后襟上就出了薄薄的一层汗。
幼清拿帕子给她擦着嘴,轻声道:“吃了药好好睡一觉,一定要把身体养好了。”
赵芫笑着点头:“死不了的,你们放心。”话语中却是暮气沉沉。
幼清和薛思琪对视一眼,两人都很无奈。
“小姐。”赵芫的贴身丫头进来,笑着回道,“陈小姐来看您了。”
赵芫一愣,忙朝被子里缩了缩,她现在最不想见的就是陈铃兰,不是恨她,而只是觉得尴尬!
可是人来了,她没有借口更没有理由将她拒之门外。
赵芫求救的朝幼清看去,幼清明白她的意思,就起身道:“我去迎迎陈姐姐吧。”说着便准备出门,可不等她出去陈铃兰已经快步进来了,幼清一愣只得行礼,道,“陈姐姐!”
“方妹妹。”陈铃兰回了半礼,又和薛思琪互相见了礼,便走到床边去看赵芫,担心的道,“怎么好好的病了,前几天不还好好的吗。”
赵芫有些不自在,回道:“就是染了风寒,吃几副药就好了。”请陈铃兰坐,“你一个人来的吗,素兰没有来吧,可别把病气过给她了。”
“我一个人来的。”陈铃兰坐下来,声音柔柔的,“要是她来了定是要吵的你不安生的。”说完又道,“我带了些补药在外头,一会儿你让人挑些给你炖上,顺势也仔细调养调养。”
“你有心了。”赵芫笑着道,“跑一趟还给我送东西,你家里事情也多,没耽误你的事吧。”
陈铃兰摇摇头,想了想又露出欲言又止的样子,她看看幼清和薛思琪,就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方妹妹和薛妹妹可不可以在外面等我一下,我有话想和阿芫单独说。”又解释道,“你们别误会,只是这事……”
幼清不等她说完就已经摆着手打断她的话:“我正惦记着阿芫的荷花呢,这会是不是结莲蓬了,正好姐姐陪着阿芫说话,那我们就贪玩去看看了。”说完牵着薛思琪的往外走,赵芫不放心,吩咐自己的贴身大丫头,“你陪着两位小姐过去。”
等房里没了人,陈铃兰就望着赵芫,沉声问道:“你老实告诉我,你为什么会突然生病。”
赵芫一怔,觉得有些难以启齿,便含糊其辞的道:“真的是染了风寒。”陈铃兰摇着头,追问道,“是不是为了薛季行?”
“铃兰。”赵芫急的坐起来,不安的看着陈铃兰,“你别误会,千万别多想,你知道我的性子,从小就是这副样子,不管什么事我都喜欢弄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等到不得不死心的时候,我也就放下了,只要放下我断不会再拿起来,也不会再去想,你……”
“我知道。”陈铃兰道,“那天……我看到你和薛季行说话了。”她当时心里是什么感觉?她也说不清楚,有嫉妒也有羡慕,更多的是羡慕赵芫,她敢作敢担,她认为天大的事一世难越的鸿沟,到赵芫这里就能轻而易举的办到,而她却没有勇气。
她站在楼梯上,很想学着赵芫那样下楼去,哪怕在街上转转也好,可是她不敢,那道楼梯就和深渊似的,令她却步不敢踏出一步。
“铃兰。”她对薛季行的心思,虽然从来没有瞒过几个闺友,可那时大家不过一起说说笑笑,现在这件事变的和陈铃兰息息相关,她就再也不能和以前一样坦然了,“我真的不知道,他要定亲的对象是你。”她说着解释道,“我以后再也不会做那样的傻事了。”
“真的不会了?”陈铃兰看着她,“你……死心了?”
赵芫以为陈铃兰不相信,立刻点着头保证似的道,“真的不会了,你相信我。这段亲事我努力过,为了能见薛霭我天天去赵家,缠着幼清陪着我,一直赖到晚上薛季行下衙回来,就为了见他一面,我甚至还送了他一个荷包……”说完,她又自嘲的笑笑,“不过,他似乎很不喜欢我这样。”
陈铃兰没有说话,赵芫又道:“这些事有过一回就行了,为了自己的喜欢,我努力过,弃了自尊矜持缠着他……就算现在我和他错过了,我以后想起来也不会后悔,你放心吧,我赵芫说话虽不敢说一言九鼎,却从不会食言,你只管安安心心嫁给她,和他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真的是这样吗,努力过就不后悔吗?陈铃兰望着赵芫,沉默了一刻,她出声道:“那你知不知道,薛季行他……心里有别人?”
“你知道了?”赵芫一惊,抓着陈铃兰的手解释道,“你别担心,薛季行和幼清都是守礼的人,他们不会有什么事的!”
陈铃兰心里巨震,胡乱拍了拍赵芫的手:“我知道了,我没有乱想,真的!”
赵芫见她说的真诚,松了一口气。
“那我回去了,方妹妹和薛妹妹还在这里,总不好让人家一直在外面等着我。”陈铃兰说着站了起来,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这里,“我……改日再来看你。”话落,提着裙子飞快的出了门,身后赵芫喊着她,她也没有勇气回头,一路不停的上了马车,直到车出了赵府的门,她才虚脱的靠在车壁上喘着气。
跟着父亲入京那年,她才八岁,什么也不懂,谁也不认识,可就在那一年她认识了夏芷晴,认识了赵芫,认识了薛思琴……夏芷晴聪明识礼,处处安排的妥帖,薛思琴端庄大气,帮着母亲料理中馈既能干又能服众,只有赵芫,整日里嘻嘻哈哈,连针线女红都不会,只知道跟着自家哥哥后头爬树,下河,上街……做着她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她说不上多喜欢赵芫,觉得和她格格不入,她记得有一次赵芫喜欢她的一个万花筒,那是父亲的下属送的,赵芫一见就很喜欢,一直缠着她要拿东西和她交换,她那时候也正喜欢的紧,舍不得给她却又不敢拒绝她怕得罪她,于是就躲着她……赵芫就每天来磨着她,和她说话……就这样她磨了好几天,她实在不耐烦,就严辞告诉赵芫,我不会和你交换的。
她以为赵芫会生气,谁知道她却松了口气,和她道:“我知道了,那我不要万花筒了,我们去玩别的好了。”
这件事就这样轻轻揭过去了,她知道赵芫还是喜欢那只万花筒,要不然也不会几年后她还惦记着让赵子舟给她弄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但是,她就是没有再缠着她,要她的那只。
自那以后她就喜欢赵芫。
她爽快,包容,像是一面毫无赃污的河水,清澈见底,让人一眼就能看得明明白白。喜欢的,不喜欢的,想要的,不想要的,她永远都很清楚,明确自己的心意,几乎执拗的去争取,可一旦真的没了希望,她也不会要死要活的不放手,这就是赵芫,让她既喜欢羡慕又不屑不认同。
可是,不管她喜欢不喜欢赵芫,和赵芫相比,她懦弱,胆小,自以为是的矜持,恪守着妇德妇言决不能行差踏错半步,她也从来没有怀疑过对错,可是……今天这样的赵芫,让她动容了。
薛季行性子沉稳,和她一样恪守着古训,这样的人她知道若是嫁过去,他一定会和她相敬如宾,敬她护她……她有信心照顾好他的后宅,令他没有后顾之忧,可是这些就够了吗?
不不够啊,她也想有一段像诗词上那样的爱情,那样的爱情那么美好令她向往不已。
琴瑟和鸣,同心同德!
薛季行能给她吗?她不知道,他心里已经有了方幼清……还有一个赵芫那样热情执着的女子表达心意,她能给他什么不一样的?才能令他敞开心扉,忘却方幼清,忘却赵芫呢,一心一意对她呢。
她没有,她也做不到赵芫那样的包容,大度,自信……她在乎,非常的在乎。
陈铃兰心中波澜起伏,乱糟糟的想了许多,直到回了家她依旧神情恍惚,陈夫人见她如此,奇怪的问道:“是不是赵芫的病很严重?怎么脸色这么差!”
她要不要也像赵芫一样努力一次,就一次?
她想要个一心一意待她的夫君,心无旁骛的待她。
陈铃兰咬着唇,脸色苍白的在陈夫人面前跪下。
陈夫人一惊:“这是怎么了。”她忙让房里服侍的丫头退出去,低声问道,“你和娘说,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你这孩子,你别吓娘!”
陈铃兰抬头看着陈夫人,不敢停顿,她怕自己稍缓一刻就没有了此刻的勇气:“娘。”她语气是少有的坚决,“我不想嫁给薛季行!”
陈夫人一怔,像是不认识自己的女儿一样,不敢置信的道:“你……你说什么。”
“娘,我们陈家虽门第不高,可女儿不论德行还是容貌都不会愁嫁的,即便找不到薛家那样的门第,找个举人还是可以的吧,娘,我想找个合心意的男子,能一心一意待我!一生很长,我好害怕自己有一日会承受不住,从而变成让自己变成自己厌恶的那种女人。我想活的简单点,没有优渥的生活我也不怕,我只想那个要和我在一起过一辈子的人,全心全意怜惜我,待我。”陈铃兰把这话一说完,她就泄了气的瘫坐在地上,嘴唇却依旧紧紧咬着,露出一丝倔强。
隔了两日,薛霭和陈铃兰的八字合出来了,天作之合,佳偶天成。方氏很高兴,等晚上薛镇扬,她笑着道:“老爷看看,挑哪天的日子下定好。”
“就下个月初了好了,你和娘商量吧。”薛镇扬疲惫的进了净室梳洗了一番躺在床上,方氏见他瘦了一圈,心疼的道,“皇陵的水还没有退?圣上都杀了那么多人了,还没有息怒吗。”
薛镇扬闭着眼睛靠在床头,疲惫的摇摇头道:“圣上下了谕旨,要押解所相关的县,府,布政使以及巡抚等十几位正堂馆入京,其中也包括凤阳巡抚鲁直。”他头疼不已,怎么也没有想到鲁直现在就出了事,他还有筹谋好,这件事来的太突然了。
凤阳巡抚的位置一空,不知多少眼睛虎视眈眈的盯着,他要想拼出重围,实在是太难了!
可谓是无妄之灾,谁也没有想到,就连太后娘娘都发了怒,话里话外隐隐对圣上透着不满。
“那怎么办。”方氏不安的道,“要不然,季行的婚事再等等?风头浪尖时局不稳,我们还是不要出风头的好,免得被人惦记。”
“二皇子那边郑辕守的严实的很,每次回宫的奏折也都是千篇一律,只说二皇子药石未断,病象不稳!”薛镇扬说完闭着眼睛,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过了许久他才开口道:“婚事是婚事,季行也不小了,拖着总不是事。”又道,“陈大人也不是外人,我明天和他说一声,定亲的事就要声张了,想必他也会理解的。”
方氏点头应是。
薛镇扬说着话,便打起了浅浅的鼾声,方氏给他盖了被子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题外话------
上个月月票榜最后一天被踹下去了,哈哈哈哈!但是我保证的二更还是会兑现承诺,不过十号前肯定是没有办法了。520小说年会我要收拾去长沙,没有几天事情还挺多的,如果能多写一章我大概是想存稿了,不过估计也没能力多写一章出来!
至于加更,在月中我会会兑现…群啵一个!
这个月继续努力月票哈…
春闺玉堂 097 落定
宋弈坐在望月楼的雅间中,敞开的窗户下是望月楼的中堂,靡靡的丝竹之声萦绕在耳边,厅堂正中有四位戴着面纱身材妖冶的异族女子正在扭腰摆肢极尽妩媚挑逗的跳着舞,引得食客们一阵阵的拍手叫好,场面热闹非凡。
“这可真是好地方。”宋弈对面,身着墨绿杭绸长袍面色白净的约莫三十左右的男子笑盈盈的道,“不亏有肉值千金之说。”他话落,视线就落在摆在自己面前的一盘烤的色香四溢的牛肉,“宋大人常来?”
“钱公公取笑了。”宋弈微微摇头,道,“我那点俸禄还不够公公面前的这盘肉,可不敢常来。”说完轻轻一笑。
宋弈的话不假,他的俸禄确实买不起这盘牛肉,可是钱宁不相信,因为他看不透这个人,明明是庶吉士出身,却被人挤进行人司。其实这样的没有背景被挤压的人很多,可大抵都是逢迎巴结之流,一心想要结交高官权贵,为自己谋得个前程,可宋弈却没有,非但没有他还求外放,外放也就罢了,还要去巩昌那种荒无人烟的地方……
如今到是看出他有留作京官的打算了,可他却又不钻营,不动如山的待在行人司,这样的人也有,却都是些顽固不化的榆木脑袋,但,要有人说宋弈是榆木脑袋,他第一个扇那人的耳光,他要是榆木脑袋,能救出周允来?他要是榆木脑袋,能让赖恩听他的话?他要是榆木脑袋,能三言两语让圣上顺着他的思路走?他要是榆木脑袋,这世上就没有聪明人了。
一个官位不显的人,却能不声不响的做这么多事情,说出去,鬼都不信!
钱宁腹诽了许多,可还是很苦恼,他是真猜不透宋弈的心思,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有目的的,哪怕他想做清官好官,那也是一种目的,只有目的有*那就好办。可宋弈他愣是没看出来,他做的事就好像都是不相干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会儿关心这事儿,一会儿在那件事中捞点小利,都连不起来,让人迷惑不已。
他做事,向来是知己知彼,所以他不喜欢宋弈,因为和他相处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说不定一不留神,就会被这位毫不起眼的芝麻小官给暗算了一把,又或者漏了什么,让他抓在手里,将来就成了他的傀儡!
“宋大人谦虚了。”钱宁哈哈一笑,笑容里展出几分柔美来,“杂家虽算不得官,可也知道这官是什么,宋大人如今虽官位不显,可耐不住您在圣上面前得脸啊,这求着办事传话的自然就纷沓而来……”说着一顿,指了指面前的肉,“这肉啊,美人啊,自然也就用不着那微薄的俸禄了。”
宋弈爽朗一笑,引为知己似的端着酒盅敬钱宁:“这话可说不得,若是叫圣上知道,恐怕连这微薄的俸禄也保不住了,莫说吃肉,汤也喝不上。”就算是变相承认了钱宁的话是对的。
“非也,非也。”钱宁端着酒盅,露出神秘的样子来,“宋大人这等人才,不出十年,俸禄定然会翻上好几番,到时候只怕杂家也要求着您办事传话了。”说着想起什么来,笑着道,“不对,咱家这会儿可不就求着你办事了吗。杂家的手可没有宋大人的长,往后有来有往啊。”话落,喝完了杯中酒。
楼下又换了首曲子,有女子的艳腔小调勾着人似的飘了上来,钱宁瞟了一眼,对守在门边的常随打了个眼色,常随无声无息的过来将窗户关上,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
宋弈漫不经心的喝着酒,面上一派轻松享受的样子。
“宋大人信守承诺,杂家也不能坏了规矩。”他从常随手里接了红木匣子摆在桌子上,“宋大人想要的东西都在匣子里,还请你过目。”
宋弈扫了眼匣子,并不在意的道:“钱公公办事宋某放心,不看也罢。”他端了酒接着敬钱宁,钱宁一愣又忍不住打量了宋弈一眼,喝了酒又反过来敬宋弈,一来二去半壶酒下肚后,钱宁眼睛一转,问道,“杂家到是好奇,宋大人要这些东西做什么,即便查出来对你也没有什么好处吧。”
“我要这些作甚。”宋弈半真半假,让人猜不透,“托钱公公吉言,十年内我的俸禄会翻上几番,可现在我依旧是个八品末官,这些大事自然和我无关,我也不过是替他人办事,挣口活命的饭罢了!”说的情真意切。
钱宁一愣,打量着宋弈,在辨别他话中的真假。
“不说此事,喝酒罢!”宋弈话落,亲自给钱宁斟酒!
钱宁心头打起了鼓,面上却是不显,笑着岔开了话题:“以宋大人看,皇陵一事最终会如何?”
“宋某可不知道。”宋弈撇的干干净净,“此事钱公公应该是最清楚的,东厂密探无处不在,宋某还要向钱公公打听呢。”
真是狡猾多端,嘴里听不出一句真话,钱宁心里想着,面上哈哈一笑:“我不过奉圣命办事,圣上未下令我们可不敢擅自揣测,更何况,我等就是有这心,也没力啊,还得靠宋大人这样的能人才行。”
“东厂如猛虎,钱公公的能耐满朝文武有目共睹,钱公公太谦虚了!”宋弈夸的真诚,露出敬佩之色,“往后还望公公多加提携。”
“不敢,不敢!”钱宁摆着手。
两人兜着圈子,说来说去一句得用的话都没有,却都是一副兴致很高的样子,钱宁话锋一转,又露出一副女人家的面容来:“近日都是些糟心事。杂家可是听说薛侍郎和陈大人要结两姓之好,可盼着能去喝杯喜酒沾沾喜气呢。”
宋弈眉梢一挑,就想到方幼清,她那芝兰玉树般的大表哥定了亲事,小丫头约莫会失落伤心吧,会不会张牙舞爪的抢夺一番?想到这里他轻轻笑了起来,摇了摇头,那丫头要是对薛季行有心思,大概也轮不到他和别人定亲。
“宋大人想到什么有趣的事情?”钱宁见他眼露笑意,便凑着趣道,“可是想到了那未过门的佳人了。”
宋弈哈哈一笑,摆着手道:“乡下妇人,不止一提!”
“宋大人这副好相貌,怎可配乡下妇人?我看你这是明珠暗藏,怕被人惦记着夺去吧。”钱宁话落,就兴致高昂的和宋弈论起京中风月来。
直到子时夜深,才乘兴出了望月楼,宋弈亲自将半醉的钱宁送至他在外开的宅邸中才告辞而去,等宋弈一走,钱宁就清醒过来,吩咐常随:“去跟着他!”
常随闻声而去,不动声色的跟在宋弈身后。
轿子吱吱嘎嘎的响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宋弈歪在轿壁上打着盹儿,直到到了家门他才由下人搀扶着进去,都没有梳洗便倒在床榻上,一觉到寅时才起身梳洗换了官服精神萎靡的去衙门。
而钱宁给的那个匣子,他连开都没有开过。
钱宁越发不明白,宋弈拿到了东西,怎么又不看呢,难道他真的是替别人办事?钱宁下意识的摇摇头,这个宋九歌精的跟狐狸似的,他的话根本不能信。
难道是因为昨晚喝醉了,所以将这件事忘记了?
“他人呢,去西苑了,还是在行人司?”钱宁问自己的常随,常随答道,“宋大人和陶然之一起去西苑祭台了,奉的是圣上的旨意。”
宋弈怎么又和陶然之在一起了?钱宁一愣,站了起来往外走:“走,去看看!”就朝祭台那边而去。
薛镇扬正坐在抚廊下陪同工部尚书钱大人喝茶,祭台约莫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就能竣工,时间上比他们预想的要早些日子,这样一来,等到九月初九也就能顺利交给圣上了……
工部也算了了一桩大事。
钱大人瘦瘦小小的,很精明的样子,正一脸适然的喝着茶,薛镇扬却是心不在焉,他昨天和夏阁老提起凤阳巡抚之事,夏阁老果然如他所料,对巡抚之位既感兴趣又存着顾忌。
鲁直此人没什么能力,那边又糟了水患。那边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烂摊子,收拾烂摊子也就罢了,可为了这件事成了众矢之的吃力不讨好,夏阁老便犹豫起来。
薛镇扬头疼不已,若他不走,等薛霭自翰林院散官就要外放出去,父子同朝为官虽是好事,可他还是怕阻了薛霭的仕途,所以他谋算好了凤阳巡抚之职,却没有想到竟出了这样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