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法兰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Zeroth
“好吧!我答应你。”
正巧,又是一次高锋的来到,玛丽安托瓦内特马上将这件事抛在了脑后,没有去记恨路易的突然发怒。
无论今天之后会怎么样,她现在的心中只有路易。她决定了,至少在这种场合下,暂时放弃思考的权力,仅仅做好妻子的本分就够了。其实,她觉得就算是这样也很难了。
我主法兰西 第一百九十三章 出师远征
第一百九十三章 出师远征
1771年7月1日,南锡城外礼炮轰鸣。一队队装备精良的部队列阵以待,不过他们不是为了攻打这座近在咫尺的城市,而是准备开拔远征。
三军阵势之前,建有一座离地五六米,占地十几个平方米的木制高台,一群身着华丽礼服的贵族正站在上面。他们是接到了王储路易的命令式邀请,前来阅军的。
台下是一支四万人的部队,骑兵、步兵、炮兵,精神抖擞地排列为整齐的队形。在一片寂静之下,于无形之中透露出一股锐不可当的英气。台上的贵族们,大多是酒肉席上的常客,何时见过这等威武的阵容,不少胆怯之徒已经瑟瑟发抖起来了。
军阵已经布置好了半个小时,但是主帅路易却才刚刚乘坐马车从城中古堡来到城门口。他不是迟到,而是准时出席。
马车在离军阵还有几百米的地方停了下来,路易从车上走下,同时旁边的侍从牵来了一匹白马。
“真是有你的,居然以这种方法来威吓那些贵族。”玛丽安托瓦内特娇笑着在侍女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我怎么威吓他们了?”路易故作疑惑地问。
“军队在半个小时之前开始集结,所以你现在到来是恰到时间。可是,那些贵族根本没有必要也在半个小时之前来到,你完全可以让他们在十分钟之前到达聚集。你放着他们面对四万人的军团,不就是想要让他们从心里面屈服吗?”她神情自若地回答说。
“你倒是挺了解我的嘛!”路易看着她微微一笑,以默认了这一事实。
“这也没有办法,如果没有波兰之事的话,事情也不需要做到这个地步。”路易转瞬便担忧起来。
“不用担心,栋雷米女公爵的卫队已经进驻在行宫周围,而且科西嘉第二团不日也将到来,而且经此一役后,那些贵族想来也不敢做什么了。”玛丽安托瓦特纳自信地说。
“有时候还是要小心谨慎一些为好。”路易看了看她那用双手遮挡住看不出弧度的腹部,随即以柔和的语气叮嘱道,“答应我,千万不要逞强。如果一发现事态不对劲,就马上离开洛林。”
“你是担心孩子了吗?”她甜甜一笑,温柔地抚摸起自己的小腹来,同时带着羞涩地说,“小路易至少要明年春天才能出来呢!”
路易靠上前去,伸出双手抱住了她的细腰,温柔地将嘴唇贴在了她的额头上,离开之后,凝视着她的双目说:“真想要将你一起带走。把你带到维也纳,也好过留在这里。”
“别傻了。”她反手抱住了路易,两人随即有距离地拥抱在了一起。
玛丽安托瓦特纳将头靠在路易的肩膀上,在他耳边说:“如果我不是在法兰西生下这个孩子的话,他就无法被完全信服。其实,我留在巴黎才是最好的选择。”
“别说巴黎了,我讨厌那个地方。”
“是因为那个瑞典人也留在那里?”
“能别提他吗?”路易抱怨着。
“但是你的心里已经想到他了。”玛丽安托瓦特纳反驳说。
“停,休战好吗?”路易没有办法,只能先举起白旗。孕妇永远是最大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她并没有说错。路易之所以宁可让她留在凶险的洛林,也不让她待在巴黎,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这事关尊严的自私想法。当然,另一个原因也很重要,他不想让妻子沾染凡尔赛的奢华习气,以及在没有他的情况下,就介入到宫廷的残酷斗争中去。
“好吧!”玛丽安托瓦内特声音甜蜜,充满着幸福。
路易和她分开了,但在上马之前,郑重说:“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她点点头,却玩味地说:“放心吧!不只是我自己,她们我也会照顾好的。”
路易当即眉头一皱,尴尬地哼了一声“嗯”。
玛丽安托瓦内特所说的“她们”,不是其他人,就是科西嘉女公爵玛丽阿德莱德和路易的那对双胞胎女儿们。
她们的到来完全是在路易的意料之外,要怪就要怪那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国王路易十五,是他吃错了药居然让玛丽阿德莱德离开父亲彭蒂耶夫公爵,携带着双胞胎女儿来到危机重重的洛林,还美其名曰说是借此地散心、休养。
两个女人一台戏,其实这几个月来,路易一直弄不懂这两个女人究竟是什么关系。表面上,她们两个是闺蜜,可是言语间的针锋相对却是少不了,自然,战斗通常都是由玛丽安托瓦内特发起的,胜利也只属于她。
因为不理解女人,路易到现在都没有敢去享受“齐人之福”,他根本没有来一场三人会议,将关系摊开理清楚。其实,他纠结的无非是究竟是维持现状还是冒着失去一个人的风险摊牌的一道选择题。他谁都不想失去。
路易阴着脸,一声不吭地骑上了马。
“我走了!”
一句简单地道别后,他便拍马离去了。
他庆幸着玛丽阿德莱德是由安娜陪同来的,也许她可以做两个玛丽之间的调和剂,甚至她还可以帮帮忙。只是,想起安娜之前说过这件事她不会管,路易便又有些担忧了。
路易策马奔到了军阵之前,同时,原本寂静一片的空间也被军乐队的鼓声给打破了。
莱茵军团四万余人,指挥官为亨利德瓦特纳伯爵,麾下有四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旅,以及一个独立炮兵团。这是路易将会带往波兰的主要军队,而远征军除了莱茵军团外,还有先期开拔的孔弗朗军团的一部一万人,总共是五万人的部队。
路易由西向东,骑着马在军阵之前用轻快步小跑了一遍,已达成阅兵的效果。虽然没有像演戏一般地喊一声“士兵们辛苦了”,而是一直保持着安静气氛,但就是在这安静之中,才令路易感受到了面前这是一支不怒自威、充满着战斗力的虎狼之师,这令他很满意。
路易随后又骑马跑回了贵族们所在的高台前,背对着高台上的贵族,面对军阵喊道:“法兰西的勇士们,我们将要去东欧逛一圈,你们愿意追随我而去吗?”
他用尽了所有的气力喊出来,在没有扩音器的年代,他也知道这种汉化的效果并不好。但是,万幸的是士兵们十分给脸,一直保持着安静,而他们背后的森林又起到了回声的作用,结果让路易的声音显得十分宏亮。
他其实不是对士兵们说的,而是在对身后的贵族们展现实力。
紧接着,军阵上空就响彻起震耳欲聋地喊声:“是,愿意。”虽然不是很整齐,而且因为距离的原因而非是同时响起,却足以撼山动地。
贵族台上的那些人,已经有几个腿软而站不稳了。而那些同样被叫来的教士们,则纷纷紧握胸前的十字架,口中喃喃有词念叨着。
“呲”的一声,路易拔出了腰间的佩剑,指向天空,下一秒钟,步兵们相继在长官的指挥下,向天空举起了枪。
“哗”的一下,路易挥剑砍下,立即,乓乓乓的枪声一排排响起。
这就是这段时间莱茵军团训练后的结果。他们已经成为了一支纪律严明、配合默契的精锐之师。
枪声的回音和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散去后,路易高声喊道:“现在,全体向右转!出发!”
随即,士兵们便按照着他的命令,向右转后,按照编制单位出发了。
路易看着这支军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接着,他又偷偷打量了一番身后的贵族们,只见到他们一个个是惊慌失措、大汗淋漓。但是,他并不以此得意,因为再弱的兔子若是拥有了数量优势也会泛滥成灾。
安娜的让娜卫队,以及即将到来的由米歇尔图伦率领的科西嘉第二团,这些力量并不足以让路易安心,他为了确保家人们的安全,暗中布置下了一个棋子,那就是驻守在斯特拉斯堡的科西嘉王储卫队。
这支由贝克里伯爵率领的三千人部队,是路易统辖下最为精锐的部队,而这一次,他将这支部队留在了这里,以防止意外的出现。
军队的调度权并没有留给玛丽安托瓦内特,而是给了安娜。手段、智谋,安娜或许不如她,可是论起凶狠和魄力,安娜却完全在任何人之上。必要的时候,路易并不介意安娜多一个“血腥安娜”的绰号。
部队走完了一半,当塞吕里耶上尉率领的五百人卡宾枪骑兵军官连经过的时候,路易也拍马跟了上去。王储卫队留在了国内,他就将塞吕里耶的那五百人当做了近卫军。
这五百名骑兵,原本就是在计划之外编练的,个个是当骑兵军官的料,只是骑兵的数量不足,所以只能编成一支加强骑兵连。也因此,他们被路易习惯性的称作军官连。
大军开拔完全离去后,贵族们才纷纷下台离去。
诺埃伯爵看着这些贵族们踉踉跄跄地离去,心中不由的担忧起来。他真的很想去一趟波兰,不为别的,只是不希望见到未来在洛林的腥风血雨。那位正在森林中行宫的栋雷米女公爵,是一个让他感觉到恐惧的女人。
我主法兰西 第一百九十四章 根据地
第一百九十四章 根据地
路易是一个“照顾”下属的好长官。此时正值夏季,酷热难当,所以他也就尽量降低行军的速度。从南锡到斯特拉斯堡,用时五天,而正常情况下是只需要两天多就可以走完这一百七十多公里。接着从斯特拉斯堡东边越过莱茵河,又拖拖拉拉地用了两天时间才全部走过架设在河上的桥。
路易其实是在拖,因为近几天从波兰返回的军情上说,巴尔联盟扼守住了波兰南部的几个要塞,先前开过去的孔弗朗军团和奥地利的联军屡次发动攻击,却均告失败。在没有得到那边确切的消息之前,他并不打算将手下的这支部队送到波兰白白送死。
虽然波兰和法兰西是联盟,虽然他的体内多少也流着一些波兰血统,可是他作为法兰西王储,深切的明白自己的利益是在身后的法兰西,而非是遥远的波兰。他觉得自己犯不着在那个即将不存在的国家浪费太多资源。
越过莱茵河后,军队就进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疆界,只不过并不是盟友奥地利的土地,而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符腾堡公国。
因为之前维也纳和巴黎的外交官已经向符腾堡公爵交涉过,所以军队得到了横穿符腾堡的权利,一路上也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在临近符腾堡公国首都路德维希堡的时候,路易出于礼节性地去拜访了符腾堡公爵卡尔二世,然后又“难以推却”公爵的盛情款待,而在路德维希堡的王宫中多住了两天。两天之后,他才启程追赶早已经穿过符腾堡公国,正待命于符腾堡公国边界之地。而这一来又花费了一天的时间。
接着,路易又相继在经过巴伐利亚公国和萨克森公国的时候故技重施,多浪费了许多时间。8月1日,他才带领着他的莱茵军团进入了奥地利的领土。这距离大军离开南锡已经有一个月了,而正常情况下,这一段路程一周就可以走完。
根据事先的安排,莱茵军团在进入奥地利之后,取道东北,往波西米亚走。因为玛丽安托瓦内特并不在身边,所以路易也懒得离开军队去维也纳见他的岳母玛丽娅特蕾莎女皇。
8月3日,军团来到布拉格,于当日,路易接见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使者,奥地利最高军事会议主席、陆军元帅弗兰茨莫里茨冯拉西伯爵。
波西米亚已经持续了一年的饥荒,到处都有饿死人的现象,所以路易是想要尽快离开,若非是为了等候与拉西伯爵的会面,他早就已经催促士兵们启程了。
这位拉西伯爵可以说是奥地利和法兰西会出兵波兰的根源。
原本瓜分波兰只是俄罗斯和普鲁士两国的事情,奥地利还是站在反对一面的,后来奥地利之所以也加入了分赃行动,主要还是因为有两个人在其中运作。将奥地利直接拉进去的是奥地利的首相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而说服玛丽娅特蕾莎女皇与她的仇敌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合作的就是这位拉西伯爵。
对于这位一切“罪恶”的“罪魁祸首”,路易必须与他见面,即使是出于礼节性的会面。会面不过两个小时,除了一通官话之外,拉西伯爵说得最多的就是“催促”,似乎他背后躲在维也纳美泉宫中的人已经急不可耐了。
打发走他后,路易也履行起承诺,命令已经休整了一天的军团连夜开拔。
8月4日傍晚,莱茵军团终于来到了奥波两国原先的边界,在过去一步就是原先属于波兰的加里西亚,而现在这块土地在奥地利和波兰抵抗组织巴尔联盟的争夺之下,极不太平。
路易下令全军进行休整,但为了明日以后的动作,他还是招来了他的参谋官们来商讨战略。
他的参谋官并非是军队的高级指挥官,而是一些军衔在少尉和上尉之间的青年军官,其中多数是刚刚从军校毕业的学生兵。他们没有多少实战经验,却有着普通军官所没有的行政能力和战略眼光,因此被路易特意挑选出来,组成了一个没有编制化的组织——参谋团。他们没有指挥权,仅只有建议权。
军团驻地中央,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帐篷中灯火通明。简易不平稳的木桌上,摆放着一张比例详细的波兰地图。路易站在上首,对着帐篷进口的位置,而他的左右及对面,一共站了五个年轻军官,其中包括了他的亲信塞吕里耶上尉。
“先生们,明天我们就要进入波兰了。那里和我们之前经过的地方完全不同,我们不会再有像现在这样平安的露营地,也不可能再安安稳稳地享受每一个夜晚,我们更加不可能再没完没了的行军。”路易严肃地说完一段开场白后,问,“现在,请你们运转起你们的大脑,提出一些未来的战略想法。”
参谋们互相看了看,最后其余四人将目光放在了资历最老的塞吕里耶上尉身上。塞吕里耶上尉意识到了之后,便开口对路易建议说:“殿下,进入波兰之后,我觉得应该有必要先占领一处方便驻扎和防守的地方,然后坐待形势的变化,再图后进。”
这一战略路易早就已经想到,事实上对于想要保存实力的他来说,与其与孔弗朗军团会合,还不如单独行动。毕竟现在孔弗朗军团正在围攻巴尔联盟控制下的一座防守坚固的要塞,他们会合之后,他又不可能命令孔弗朗军团抛下奥地利人独自退下来。
路易早已经与塞吕里耶通过气,说明了自己的意图,所以塞吕里耶才会想到以守为攻、按兵不动的策略,可与同样想到这一战略的路易一样,他们都对那块驻扎的土地犹疑不决。
驻扎之地的选择是一门学问。军事上需要易守难攻,且能够负担起四万人的补给,同时还需要是位置不偏僻,交通便利,方便进攻或退守奥地利。在政治上,则需要有一定的价值能够用它来取信盟友奥地利人。
同时顾及军事和政治两方面,要找这么一处地方事实上十分困难。
波兰南部与奥地利交界的加里西亚地区,原本便不多的要塞和城市都已经落在了奥地利的手中,只是巴尔联盟的游击队有时候还会来活动一番。
现在,奥地利人和巴尔联盟交战的主要地点,是在加里西亚以北,以波兰的古都克拉科夫为中心的小波兰地区。巴尔联盟由于占据了交通要隘上的几处要塞,所以令奥地利军队和孔弗朗军团进军十分不利。而如此一来,便说明路易如果要占领小波兰地区的一座要塞,就必须要经历一场颇有伤亡的攻坚战,这又是他极不愿意看见的。
“很好,塞吕里耶上尉的话和我的想法简直是不谋而合。但是,我想他和我都遇到了同一个难题,那就是具体的驻扎地点在哪里。”说着,路易的右拳轻轻砸在了桌面的地图上。
“有了。”突然,站在他对面的一位十八岁左右的年轻军官喊了起来。
这位年轻的军官名叫路易斯亚历山大贝尔蒂埃,之前在巴黎的陆军总参谋部任职,因为在地理和数学方面有着杰出的才华,而被路易调入了莱茵军团,军衔也由中尉提升为上尉。
“贝尔蒂埃上尉,难道你找到了什么好地方吗?”路易问。
“殿下,那个好地方就在您的手下。”贝尔蒂埃上尉面露喜色地说。
“我的手下?”路易迟疑一下,低下头,将按在桌面上的拳头挪开,才发现原来自己刚才正好砸到了克拉科夫的附近。
“你是要我攻击克拉科夫吗?”路易连连摇头,说,“这可是两百年前波兰王国的首都,不仅城市规模极大,而且四周防御工事完善,是真正的易守难攻的地方。现在,奥地利人和我们的孔弗朗军团正围攻克拉科夫的卫星城瓦维尔城堡,难道你是要我们和他们会合吗?”
“不,殿下。”贝尔蒂埃急忙说,“不是克拉科夫,而是克拉科夫西侧的一座小镇,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路易一怔,急忙俯下身子寻找,确实是在标注着“克拉科夫”的圆圈旁,看见了用小体字标志的“奥斯维辛”。推算比例尺,克拉科夫和奥斯维辛恐怕相距只有六七十多公里,若非是这张地图的比例够大,恐怕都不可能有它的存在。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路易兴奋地笑了笑,直起身子说,“奥斯维辛距离克拉科夫不过一日的路程,距离正北方向的琴斯托霍瓦也不过两三天的路程。它的位置正好方便我的运作,到时候东进或是北上,转圜余地很大。最重要的是,这座小镇位置紧要,却又偏僻,西面和南面分别是普鲁士的西里西亚和奥地利的波西米亚,巴尔联盟恐怕是不会在意它的。”
“对了,这座小镇的地形如何?”路易冷静了一下后问。
贝尔蒂埃想了想,犹豫地回答说:“根据侦察兵送回来的情报,克拉科夫以西的地方应该都是平地,而且好像也没有什么工事。想来奥斯维辛也是易攻难守了。”
“这也不是更好吗!”路易深藏不露地微微一笑。
他并不在意易攻难守这一不利因素,事实上巴尔联盟若是真的不会注意到奥斯维辛的话,那么易攻难守这一缺点也就根本不存在了。反而,易攻难守的地形情况,还可以给奥地利人以假象,他们不会在那里多待,而这,正是路易最想要的东西。
于是,路易便下令明天全军开往奥斯维辛。
我主法兰西 第一百九十五章 盟友的要求
第一百九十五章 盟友的要求
奥斯维辛这座位于波兰古都克拉科夫西面六十公里的小镇,此时人口二万多人,背靠维斯瓦河,北向广袤的波兰平原,无论是空间还是资源,都足够屯守一支规模数万的军队。
8月5日一早,莱茵军团便从驻扎地出发,当天夜里,担任先锋的第一骑兵团便占领的小镇,第二天,也就是6日清晨,军团主力陆续到达,至中午十二点,机动力最慢的炮兵和后卫部队也全部赶到。
占领奥斯维辛后,由于考虑到小镇规模有限,所以路易便命令军队分驻于维斯瓦河两岸的平野上,分出两队人马,一队建设防御工事,一队在河上搭建浮桥。同时,他还特别命令士兵不得进入城镇区域、不得扰民,并且派上随军而来的罗谢尔费尔奈为事务官,前往安抚奥斯维辛当地的居民。
因为路易及时、妥善的处置,所以除了6日刚占领之时曾遭遇到小股民兵的抵抗,之后就再也没有遭受到反抗攻击了。
站在维斯瓦河原先就有的木桥上,路易视察着两岸防守工事的进展。其实所谓的防守工事,不过是营房的建设,勉强能够和防御沾上边的,也就是高于一般建筑物的瞭望塔的工程。因为缺乏石料,他根本不指望能够建立起一座坚固的城堡。
他不得不感慨,即使是在多出了四万多人后,奥斯维辛也是一片安详的乐土。蓝色的天、白色的云、青油油的草坪和碧绿透明的河水,混合而成了一幅美丽的油画。谁又能够想到两百年后,这里会变成一个民族的屠杀场呢?
他庆幸现在是1771年,奥斯维辛还没有经历那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若是在1971年,他是说什么也不敢来的。两百年后,这里可是连空气中都飘洒着百万犹太人的骨粉啊!
营地和浮桥的建设用时不过一周,很快路易就和部下们由帐篷改住到了木屋之中。条件虽然比不上法兰西本土的狩猎行宫,却也比之前简陋、潮湿的帐篷好很多了。
不过,随着军队在奥斯维辛这个在奥地利人眼中没有太大战略意义的地方待的时间过长了,来自盟友方面的非议也多了起来。月底的时候,路易便收到了派驻在维也纳的迪昂的来信。
路易在出发前,特意委任迪昂为自己的全权使者,将其派驻在维也纳,表面上是作为联络官,实际上是刺探维也纳宫廷的动向。他虽然打算保存实力,可是并不想和岳母的关系闹僵,所以在准确的时候,也会适当的出击。
迪昂的来信透露出了维也纳宫廷开始对他按兵不动之事反感的消息,这一点让路易意识到了不妙,他的好日子是要到头了。
9月15日,前线传来了孔弗朗军团与奥地利联军攻打克拉科夫门户瓦维尔城堡失利的消息。联军到不是被击溃,而是因为在长期围困中弹药损失太大,不得不暂时停止攻击,撤围至距离瓦维尔城堡五公里的宿营地待命。
东线的失利虽然并不至于令路易对自身处地感到担忧,毕竟联军没有失败,只是撤退,巴尔联盟不可能放弃克拉科夫,来奥斯维辛攻打他。但是,他也意识到,在这次失利后,奥地利人为了挽回败局,一定会想方设法让他的这支莱茵军团出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