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闪烁
如果在一年前,牧浩洋肯定不会这么想。
和平时期,他这种没有背景的军人,很难在大型指挥机构中谋得一官半职,即便削尖脑袋钻了进去,也难以出人头地。总参谋部等四总部,以及各大军区、各大舰队司令部有数万名参谋军官,只有百分之十的低级军官能晋升为少校。在条件艰苦的基层部队,低级军官的晋升率为百分之二十五。在经常执行特别任务的特种部队中,低级军官的晋升率更是高达百分之四十。
当年,牧浩洋报名参加两栖特种部队,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前程。
这个选择没有错,因为在原部队的同期少尉中,除他之外,只有一人晋升到上尉,七人晋升为中尉,而他已经是少校。
虽然在战争时期,参谋的晋升速度仍然比不上基层军官,但是要像更上一层楼,当参谋是条捷径。
少校是一道坎,能够越过这道坎的不足百分之十。
在基层部队,即便是特种部队,很少有人能在没有职务的情况下从少校晋升为中校,晋升为上校与大校的可能xing更加渺茫。留在后方指挥部,不但能接触到高级将领,还能获得对应职务。
只要干得好,即便没有背景,参谋的晋升机会也比基层军官高得多。
战争时期更是如此。
如果遇到一名务实的司令官,只要做出成绩,肯定能得到重用。
虽然牧浩洋不太了解黄峙博,但是他知道,周渝生非常务实,同样来自潜艇部队的徐褶涛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表现,让他有理由相信,黄峙博是个非常务实的司令官。
跟着这样的司令官,肯定前程光明。
前提是,必须做出成绩。
这天,战场上还发生了两件大事。
首先在外jiāo战场上,文廷贵的莫斯科之行终于结出了第一个成果。
在与俄罗斯总统的第二次会晤中,文廷贵答应给予百分之一百五十的贸易补偿,即俄罗斯每向朝鲜出售十亿元军火,中国就从俄罗斯采购十五亿元的普通商品。在这个基础上,俄罗斯总统答应向朝鲜出售非进攻xing武器装备。
谈判取得突破,不等于达成了最终协议。
在贸易补偿范围,以及武器装备的xing质方面,双方仍然存在分歧。
提供贸易补偿,中国不见得会吃亏,因为战争爆发后,中国的外贸已经受到影响,资源进口显得格外突出。
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暂时没有举起贸易制裁的**āng,仍然能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进口矿产,从中东与北非进口石油,从东南亚进口橡胶等农林产品,但是随着战争规模扩大,即便不会爆发国家间的贸易战,西方国家也会通过企业的市场行为,限制对中国的资源出口。
开辟新的资源进口渠道,成为政fu的首要任务。
文廷贵答应提供贸易补偿,就是想从俄罗斯购买更多的资源类产品,比如石油、天然气与铁矿石。
只是在补偿范围上,俄罗斯有自己的打算。
仅仅出售资源,对处于困境中的俄罗斯没有多大意义。不把资源卖给中国,还能卖给德国等西欧国家。
俄罗斯想卖的是工业产品!
问题是,俄罗斯有中国需要的工业产品吗?
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大多集中在军事领域,比如战斗机的发动机、导弹与火箭使用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制造潜艇耐压壳体的特种钢材、军用核反应堆的xiǎo型化技术等。至于民用领域,确实乏善可陈。
贸易补偿,显然不能集中在军火领域。
俄罗斯要想复兴,就得振兴制造业,得把标有“俄国制造”的产品卖到世界各地,打开其他国家的市场。
中国有十四亿人,是世界人人口最多的市场。
要不了多久,还会超越美国,成为消费力最强的市场。
可是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市场逐渐被西方企业占据。从日用化工的宝洁、xiǎo家电的菲利普,到人们手上的诺基亚与苹果、大街上的大众,再到天上飞的bo音与空客、地下跑的西mén子,西方企业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大半壁江山,根本没有俄罗斯产品的容身之地。在中国人眼中,俄罗斯要么等同于su-27战斗机与“现代”级驱逐舰,要么等同于石油、天然气与矿产资源。
在贸易补偿问题上,俄罗斯坚持要求以工业产品为主,而中国更想得到矿产资源。
武器装备的xing质,显得更加敏感。
因为俄罗斯在联合国努力撮合双方通过谈判化解矛盾,所以在出售军火时,俄罗斯总统只答应出售防御xing武器。
问题是,什么是“防御xing武器”?
拿战斗机来说,su-27sk是典型的“防御xing武器”,只具备防空作战能力,对地打击能力非常有限。可是卖给朝鲜后,志愿军肯定会进行改进,使其具备su-30mk2那样的对地打击能力,成为“进攻xing武器”。
受此影响,俄罗斯总统始终不答应出售潜艇。
与战斗机不同,潜艇的xing质早有定论,没有任何国家把潜艇当成“防御xing武器”。
文廷贵没有指望买到潜艇,而且潜艇的建造周期过于漫长,等到潜艇jiāo付,恐怕战争早已结束了。
在黄峙博提jiāo的军备采购清单中,排在首位的是mig-31截击机。
为了尽快拿到这种战斗机,外jiāo部的谈判专家充分发挥了谈判技巧。
首先提出的不是截击机,而是su-27sk的生产许可证,即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两百到四百架的生产专利,由沈飞制造,再转手卖给朝鲜,俄罗斯企业不用直接参与,就能赚到可观的专利费。
对俄罗斯来说,这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更重要的是,苏霍伊公司的年产量不会超过五十架,要在短期内jiāo付两百架战斗机,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启动封存的生产线,招募更多的工人,而在战争结束后,重启的生产线与扩招的工人将成为企业的负担。
把专利卖给中国,由中国企业承担扩产的负担,才是最佳选择。
只是在战斗机的用途上,俄罗斯一再强调su-27sk只能用于防空作战,不能像j-11b那样,扩展多用途能力。
也就是说,严格按照俄罗斯的要求制造。
仅仅用于防空作战,有必要购买su-27sk的生产专利吗?
中国空军的su-27sk与j-11机群规模在六百架左右,足以支撑一年以上,而且中国空军还有比su-27sk更好的选择,即自主开发的j-10战斗机。在j-10a上,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s-13发动机,产量不受al-31f发动机限制,也不再看俄罗斯的脸sè。实战证明,j-10a的制空作战能力不比j-11与su-27sk差,较轻的体量,使其在近距离格斗中的表现还要突出一些。
购买su-27sk的生产专利,就是看中其较大的改进余地。利用j-11b的成熟技术,足以让这种制空战斗机变成多用途战斗机。
su-27sk的生产专利谈不下来,外jiāo部的谈判专家提出了采购mig-31的意向。
俄罗斯不是不想卖军火,而是很想卖,而且卖得越多越好。
虽然mig-31也是重型战斗机,但是作为防空截击机,把mig-31改造成多用途战斗机的可能xing并不大。
mig-31的气动布局,使其很难在低空执行轰炸任务。
截击机,显然是“防御xing武器”。
谈判由此出现转机,在谈判代表提出采购意向后,俄罗斯当局立即表示欢迎,主动提出首先出售一批二手mig-31,人民军使用之后,再决定是否需要购买生产专利,由中国的飞机制造厂代工。
因为米格公司早已关闭mig-31的生产线,所以要想立即获得这种战斗机,只能购买俄军的二手货。
文廷贵与俄罗斯总统第二次会晤结束后,双方就签署了采购mig-31的意向合同。
虽然贸易补偿谈判还没结束,但是为了促成这笔买卖,俄罗斯当局主动提出,先对人民军的飞行员进行培训,以便正式合同签署后立即jiāo付使用。
前往俄罗斯接受培训的,肯定不只是人民军的飞行员。
上世纪九零年代初,中国空军采购su-27sk之前,米格公司曾经积极推销mig-29与mig-31。当时,去俄罗斯考察的中国飞行员用了半年时间,熟悉与了解这三种战斗机。虽然最终选择了su-27sk,但是mig-31的高速xing能,给飞行员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由此促成沈飞对j-8进行深入改进。
这批飞行员中,还有十多人在空军服役,而且都是高级军官。
为了尽快掌握mig-31,这些飞行员全部临时编入人民军,以朝鲜军人的身份前往俄罗斯接受培训。
一切顺利的话,十天之内,第一批换上人民军涂装的mig-31就将飞赴战场。
从莫斯科发来的消息,让黄峙博吃了颗定心丸。只是这天发生的第二件事,让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燃烧的海洋 第七十四章 争取时间
.
第七十四章争取时间
外jiāo上的胜利,改变不了愈发不利的占据。
黄峙博的判断非常准确,美韩联军在元山登陆后,没有沿海岸线北上,也没有向盖马高原ting进,而是打下咸兴南面的永兴后,转向西进,迅速翻越北大峰山脉,挥师西进,兵锋直指顺川。
八月五日上午,联军攻占了阳德,离顺川东大mén新成川仅有二十公里。
顺川失守,后果难以设想。
可是守住顺川又谈何容易。
阳德沦陷后,顺川守军已成惊弓之鸟。虽然黄峙博当天就把军事顾问团派了过去,接管了顺川守军的指挥权,但是仅有两个步兵师,而且是未满编的二线步兵师,挡住联军的希望非常渺茫。
值得庆幸的是,翻越了北大峰山脉的联军没有继续ting进。
糟糕的jiāo通,成为阻挡联军前进的主要障碍。
打到这个时候,冲锋陷阵的仍然是美军第一陆战师。韩军三个师只有一个到齐,两个在元山整备。因为志愿军特种部队率先入朝作战,重点打击联军后勤保障,所以韩军不得不分散在补给线上,没法参加一线进攻。
仅有一个疲惫不堪的陆战师,联军暂时不会攻打顺川。
“我们有两天时间。”黄峙博把茶杯递到廖文纲手上,“根据前线反馈的消息,以及情报部mén提供情报,第一陆战师剩余的作战物资不足以支持攻打顺川的作战行动,联军正在加强补给力度。大概两天后,第一陆战师将再次出发。我给特种部队下了命令,设法发动一场大规模破袭战役。”
“要是特种部队能打赢,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黄峙博笑了笑,拿起桌上的香烟,说道:“你说得没错,特种部队能解燃眉之急,却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我跟几位特种部队的司令官谈过,现阶段没有遇到麻烦,不是联军束手无策,而是没有调整过来。在元山港集结的两个韩国师即将参战,随着联军兵力增强,特种作战将变得非常困难。我们不可能像使用正规军那样使用特种部队,更不可能让特种部队冒着巨大风险参与正规战斗。”
廖文纲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虽然特种部队的战斗力很强,但是并不意味着特种部队是万能的。作为专mén执行特别任务的特种部队,存在很多缺陷与限制。比如在正规战斗中,特种部队的作战效率就远远比不上正规军。
高强度的敌后作战,将大幅度的消耗特种部队的jing力与斗志。
只要有其他选择,没有任何指挥官会让特种部队参与消耗战。
“廖将军,我们得想想别的办法。”
“刚收到消息,莫斯科那边有结果了。”
黄峙博笑了笑,等廖文纲说下去。
“俄罗斯原则上答应出售mig-31,如果有必要,将来还会出售生产许可证。”廖文纲点上香烟,说道,“陆总给我打了电话,总参安排了一批飞行员,以人民军的身份前往俄罗斯接受培训。”
“现在才培训飞行员?”
“当然不是,他们早就驾驶过mig-31。”廖文纲笑了笑,说道,“当年,我也去过俄罗斯,只是我接触的是su-27sk,没有驾驶过mig-31。这些飞行员在mig-31上飞了半年,基本上掌握了mig-31的xing能特点,还有几名参加过俄军的作战训练。如果不是米格公司开价太高,mig-31的作战能力过于单一,当年很有可能买几架回来。仅进行适应xing训练,一周就足够了。”
“可是我们等不了一周。”
“那只能以别的方式争取时间。”
“怎么争取?”
“记得沈飞搞的j-8m3吗?”
黄峙博摇了摇头,他是陆军将领,不大了解空军的装备项目。如果廖文纲问的是99c主战坦克,他肯定知道。
“上世纪九零年代初,引进su-27sk之前,空军的装备非常落后,j-9因为技术太高,被迫下马,除了成飞搞的j-10,只有沈飞在j-8基础上进行改进。后来的j-8m就是改进成果。”
“这个是针对外贸市场开发的吧?”
“首先满足空军的需求,然后才是外贸市场。苏联解体,大批武器装备流入国际军火市场,使得j-8m的对外销售非常不顺,至今没有卖掉一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的战斗机没有卖出去,却买到了更先进的su-27sk,也为j-10的扫除了障碍,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的fc-1更是获得新生。”
“这与你说的j-8m3有什么关系?”
“最初的时候,我们买的成品,直到本世纪初才买到生产专利,随后在su-27sk的基础上开发出j-11系列战斗机。虽然su-27sk、乃至su-30mkk的单价都不高,仅有西方国家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我们是军事大国,如果全部主力装备都从俄罗斯购买,不但经济上承受不了,我国的军事航空业也得不到好处。”
“所以搞了个j-8m3?”
廖文纲点了点头,说道:“最初的时候,j-8m3就是拿来跟俄罗斯讨价还价,如果俄罗斯不肯出售su-27sk的生产专利与全套图纸,我们只采购少量su-27sk,用j-8m3充实机群。”
“现在看来,这一招真管用了。”
“确实如此,从俄罗斯采购成品,su-27sk的单价在二千五百万美元左右,su-39mkk的单价在三千五百万美元左右,而j-11b的基础价只有一千五百万美元,大规模装备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至少节约了数百亿美元。”
“j-8m3呢?”
“研制成功了,却没有得到空军的订单。”
“为什么?”
“拿到su-27sk的全套图纸,沈飞把重点转向了j-11。”廖文纲叹了口气,说道,“此外,j-第二代战斗机,比su-27sk有一代的差距,大部分xing能都比不上j-11。产量上不去的话,j-8m3的单价不会比j-11b低多少。沈飞向巴基斯坦、埃及等国推销过j-8m3,都因为单价太高,没卖出去。”
“照你的话,这种战斗机有自己的特长?”
廖文纲笑了起来,说道:“j-8m3的最大优势在高空,设计升限超过二万五千米,一万五千米高度上的最大平飞速度达到二点五马赫。如果换上推力更大的涡喷发动机,最大平飞速度有望达到三马赫。”
“高空高速截击机?”黄峙博的眼睛马上就亮了。
廖文纲点了点头,说道:“虽然比不上mig-31,特别是在载弹量、航程等方面,受机体限制,j-8m3远不如mig-31,但是在最大升限与最大平飞速度上,j-8m3不会比mig-31差多少。”
“所幸的是,我们在家mén口作战,而且拦截对象不是成百上千的战略轰炸机。”
看到黄峙博抓住重点,廖文纲笑了笑。
“你怎么不早说?”
“老黄,沈飞只有几架试验样机,而且在库房里存放了十来年,早说有什么意思?”
“你是说,那几架样机能够作战?”
廖文纲点了点头,说道:“上任的第一天,我就去了沈飞,让沈飞设法把那几架样机改造成可以作战的战斗机。”
“怎么样?”
“换了新的发动机,安装了火控雷达与武器系统。昨天做了地面滑跑试验,计划明天晚上试飞。”
“有多少?”
“只有四架,本来有六架,只是存放太久,很多零件都锈蚀了,不得不拆掉两架,确保另外四架能飞起来。”
“能重启生产线吗?”
“目前看来不大可能。”
黄峙博锁紧了眉头,觉得有点惋惜。
“沈飞正在抓紧生产j-11b,为j-11c投产做准备。听说成飞把重点放在j-20上,将把部分j-10的生产任务jiāo给沈飞。除非打算跟美国开战,不然暂时没法重启j-8生产线,也没有这个必要。”
“为什么?”
“能买到mig-31,沈飞就能搞出比j-8m3更出sè的高空高速截击机。”
黄峙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廖文纲的意思。
“我觉得,在mig-31到来之前,最好验证一下我们的对抗战术。”
“确实如此,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新义州。”
“新义州?”
“我已经答应陆总,尽快在朝鲜成立志愿军司令部。不管你准备拿j-8m3干什么,目的都是一样:阻止联军向顺川与平壤进军,为地面部队入朝作战争取时间。徐褶涛正在策划袭击行动,利用这个机会让海军与空军联合作战,才能证明我们的破袭战术,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削弱联军的进攻力量。”
“即便是联合作战,也得有主次之分。”
“你担心跟徐褶涛的关系?”黄峙博笑了起来,说道,“就算你不过去,我明天也会前往新义州。老廖,我明白你的想法。打了这么久,海军的表现非常抢眼,而空军的表现却乏善可陈。你想出人头地,证明空军的重要xing。我会给你机会,也会给空军机会,但是决定主次关系的不是你。”
廖文纲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抱着传统思想,肯定打不赢这场战争,因为我们对面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经验最丰富的军队。要想取胜,除了jing诚合作之外,还得抛弃传统军事思想,用敌人不适应的方式作战,哪怕我们也不适应。”
“那就得看谁首先适应新的战争法则了。”
黄峙博笑了笑,说道:“明白就好,明天跟我去新义州?”
“你觉得,我会留下来,单独面对那些军区大爷的刁难吗?”
“行,那就赶紧安排。你先过去,人员这些今后安排。”
“用徐褶涛的人?”
“徐褶涛有什么人?他的人都得听我指挥。”
廖文纲没再多说什么,黄峙博的威望摆在那,他在新义州,徐褶涛的“大海军主义”就没有市场。
燃烧的海洋 第七十五章 预演
.第七十五章预演
地面战事吃紧,黄峙博与廖文纲前往新义州,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虽然第一陆战师在阳德停下,但是第二步兵师与韩军第九装甲师已经跨过黄州川,联军侦察部队到达平壤郊外。
来到新义州,黄峙博面临一个难题:守平壤,还是守顺川?
“守不住顺川,死守平壤有什么用?”虽然廖文纲是空军将领,但是对地面战争,他有自己的观点。“两天之内,联军东线集团军就能攻占顺川,平壤守军再不济,也能坚持两天以上。攻占顺川后,第一陆战师要么南下攻打平安南道的顺安,要么沿公路西进,攻打肃川与文德,切断通往平壤的铁路与公路。留几个韩国师围困平壤,联军主力从顺川出发,五日内就能到达新义州,一周内就能到达江界。最多十天,联军就能占领平安北道与慈江道的主要城镇,把战线推进到鸭绿江南岸。我军地面部队最快只能在两周后入朝,到时候恐怕得在鸭绿江上游与图们江南岸与联军决战。”
黄峙博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徐褶涛。
“廖司令说得没错,如果联军放弃平壤,以进军新义州与江界为主,要不了一周,我们就得退回去。”
“也就是说,你也认为应该放弃平壤,重点守卫顺川?”
徐褶涛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暂且不说在敌人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守卫平壤的人民军能否顺利撤到顺川,”黄峙博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放弃平壤,肯定会对人民军的士气造成毁灭xing打击,而且从平壤到新义州,一路上无险可守。”
“可是……”
“你们想过没有,联军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放弃平壤。”
廖文纲锁紧眉头,徐褶涛的神情也严肃起来。
“看上去,第一陆战师在阳德按兵不动,不是不想前进,而是后勤保障跟不上。可是你们想过没有,顺川的守军本来就不多,第一陆战师再不济也能一举拿下顺川。如果联军打算强攻平壤,第一陆战师应该顶着困难前进,争取尽快拿下顺川,然后像廖将军所说,攻打肃川与文德,完成战役迂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