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燃烧的海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闪烁
牧浩洋又叹了口气,没有急着表态。
“当然,你也不要指望得到什么好处。”
牧浩洋一愣,有点不明白的看着黄峙博。谁都明白,当上陆风烈的女婿,至少能够少奋斗二十年。即便陆风烈不出面,那些他带出来的将军,特别是身居高位的将领,哪个不给面子?
“翻了年,陆老就退休了。”黄峙博呵呵一笑,说道,“你觉得,我会因为你是陆风烈的女婿而重用你吗?如果你没有能力,别说重用,能留在总参谋部就不错了。再说了,我一直看重你,并非你与陆雯的关系。”
“黄总,你也太直接了点。”
“你是个死心眼,不跟你把话说明白,你能想明白?”
“可是不管怎么说,我跟陆雯……”
“到了你们这个年纪,还想搞什么?”黄峙博摇了摇头,说道,“什么浪漫啊、激情啊都是年轻人的事,你还很年轻吗?既然都觉得合适,看对方也顺眼,又有共同话题,就应该安下心来,结婚后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你跟陆雯认识这么多年,应该有所了解。即便了解不够,也可以婚后再了解嘛。”
“黄总……”
“我是过来人,说的是实话。别说你俩走得这么近,就算没有感情基础,几年下来也凑到一块了。”
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觉得黄峙博在把他往架子上赶。
“我觉得,也是现在时代好了,不兴包办婚姻,不然哪里轮到你小子挑三拣四。”
“黄总,我不是挑三拣四,只是觉得不大合适。”
“什么不合适?难道要找一个跟你一样,从小丧失双亲、从大山里走出来的?”黄峙博稍微停顿了一下,有点气氛的说道,“说白了,你是面子思想作怪,总觉得跟陆雯在一起会被说三道四。当初你在大学里呆了好几年,没来找我,也是这个原因。你这个样子,还算是顶天立地的军人吗?我们是军人,用军人的话来说。如果这不是婚姻,而是战斗,你面对的不是未来的妻子,而是敌人,你会在乎面子?如果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作战任务,你会在乎面子?”
“黄总,不能这么比喻。”
“为什么不能?你小子是不是一定要我下命令,才肯就范?”
“我……”
黄峙博指了一下牧浩洋,说道:“你自己下去好好想一下,想通了就去找陆雯,想不通也去找她。”
“我……”
“这是命令,反正你得叫上她一起去大连。”
牧浩洋咬了咬牙,说道:“没事的话,我回去收拾行李。”
“记住了,去叫上陆雯,跟她好好交流一下。”
牧浩洋很不情愿的点头答应了下来,反正他不能回绝。
回到家里,收拾好行李,牧浩洋一个人呆了半个小时。
黄峙博说得没错,牧浩洋就是面子思想作怪,害怕流言飞语,总想靠自己的能力做出成绩,而不是依靠裙带关系。
问题是,事已至今,还能逃避吗?
情绪平静下来后,牧浩洋才去了女性军官宿舍。
名为宿舍,实际上是公寓,每名军官都有一套独立的房间,而且由军衔高低决定房间的大小。
牧浩洋不是傻蛋,知道有些话必须说清楚。
只是,见到陆雯的时候,他却说不出口。。.。





燃烧的海洋 第二十一章 次优选择
.等到乘务员去了前舱,牧浩洋回头看了眼正在闭目养神的腾耀辉等人,才用胳膊肘碰了下坐在旁边的陆雯。
陆雯把目光转了过来,似乎在等着牧浩洋开口。
“陆……陆雯,有些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什么话?”
“我……黄总找我谈过,与你有关的事情,我……”
陆雯没有开口,只是握住了牧浩洋的右手,用行动做了回答。
牧浩洋迟疑了一下,想把手缩回来,却没有这个“勇气”。
两人没再多说一句话,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足够了。
一路上,牧浩洋的心情非常忐忑。只是他知道,在他没有把手缩回来的时候,一切都已决定。
直到飞机开始下降,牧浩洋才回过神来,发现陆雯已经靠在他的肩膀上睡着了。
真的睡着了?
牧浩洋没有动,却注意到坐在过道对面的周渝生朝他点头笑了笑。
这家伙,肯定一直在看热闹。
空乘过来,提醒系好安全带的时候,陆雯才醒来,朝牧浩洋笑了笑,似乎对自己的行为有点难为情。
“听说你去解决技术问题?”牧浩洋只能没话找话说。
“差不多吧,顺带放松一下。”陆雯笑了笑,说道,“忙了几个月,总得给我们一些私人时间吧。”
“大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陆雯愣了一下,有点不相信的看着牧浩洋。
“虽然去了几十次,但是一直没时间到外面逛逛。”牧浩洋勉强笑了笑,说道,“而且以前一个人去,也没有心情到处闲逛。”
“你在大连读了四年书,没出过校门?”
“当然出去过,只是就在附近转悠。”
“你也太能熬了吧?”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在部队里养成的习惯,如果将来登陆火星,我肯定能够战胜所有考验。”
“行,办完正事,我带你到处转转。”
“你很熟悉?”
“算是吧,小时候就大江南北到处跑,在大连生活了两年,而且经常去大连出差,算是比较了解。”
这时候,飞机降落在了跑道上。
因为国产航母要一月十日动工,也就是明天,所以到了造船厂,牧浩洋先陪陆雯去见了侯名耀总工程师。
“黄帝”号的改造工程在十二月底就确定了下来,所以在国产航母上,侯名耀不但是总工程师,还是副总设计师。
没有当上总设计师,主要是为了照顾两大造船集团。
按照海军下的订单,国产航母将同期建造两艘,一艘在大连、一艘在上海,因此在招标阶段就确定由江南造船厂负责总体设计,大连造船厂负责工程规划,集中两大造船厂的全部资源,以确保建造工作顺利进行。
这么做,除了利益分配,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建立两条大型战舰的建造体系。
虽然跟单独与一家造船厂签订合同相比,初期投入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左右,但是长远效益更加明显。
要知道,中国海军的航母需求绝对不止两艘。
只有充分竞争,才能在今后建造出更加先进的航母,也才能通过竞争来降低航母的建造费用。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二零二五年左右,海军就将启动新的航母建造计划。
通过首先建造两艘航母,积累必要的技术与经验,从第二种国产航母开始,建造规模肯定会扩大。
保守估计,第二级国产航母至少会建造四艘。
如果由一家造船厂承担,不但成本高昂,建造周期也非常漫长。有两家造船厂,至少能够保证同时建造两艘。
当然,关键得看第一级国产航母的建造工作是否顺利。
为此,海军还降低了技术标准。
在取消了j-15改进性的订单,只对现有的战斗机进行改造后,海军最终只能选择与空军联合研制的j-22中型多用途战斗机。与j-15相比,j-22小了一大圈,因此能在保证基本载机数量的情况下,降低航母的排水量。
按照这个标准,国产航母的满载排水量只有五万五千吨,比“黄帝”号小了一大圈。
当然,这并不表示国产航母的战斗力就很差。
在标准情况下,国产航母能够搭载四十四架j-22与八架直升机,如果最终采用电磁弹射方案,还能增加四架固定翼预警机。高强度作战模式下,能在飞行甲板上系留十八架战斗机与四架直升机,把载机规模扩大到七十八架,三个大队的六十二架战斗机,足以应付高强度作战行动。
从打击能力上看,国产航母超过了“黄帝”号,也超过了英国皇家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与法国海军的“戴高乐”级,比印度的两艘航母强了不少,仅次于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与“福特”级。
降低排水量,还有一个好处:动力系统有更多的功率盈余。
按照最初设计,国产航母将各安装两座hfk-1型反应堆,以三十节航行时,仍然有大约百分之三十的盈余功率。如果不考虑航母上的用电大户,最高航速能达到三十三节。如果设定为三十节,则能为各种新式武器提供电能。
显然,这个好处非常明显。
比如,在设计的时候,可以不用考虑电磁弹射器造成的负担。即便不能立即安装,也可以在改造时装上去。
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航母配备更多的能量武器。
比如,正在开发的电磁脉冲速射炮。
当然,降低排水量,也有负面影响。
比如在正常情况下,国产航母的持续作战时间仅有七天,如果提高作战强度,每三天就要进行一次弹药补给。要想使航母战斗群获得强大的持续作战能力,就得建造更多的快速综合补给舰。
对中国海军来说,这不是大问题。
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夺取与利用制海权,航母战斗群的主要任务就是与敌人的舰队作战,没有太多的打击与支援任务,更不可能像美国海军那样成为对地打击的主要力量。
要不然,海军也不会主动降低航母的性能指标。
当然,在二零二零年初,这一切都是美好的设想,而不是现实。
按照标准建造程序,将首先建造航母的舰体,最快也要两年之后,才会安装主要的配套设备,比如电磁弹射器。
如此一来,得在两年之内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陆雯专程赶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作为海军装备建设的主要负责人,牧浩洋非常清楚,在蒲玉婷保证hfk-1反应堆能在二零二一年年底之前交付之后,影响国产航母建造进度、以及“黄帝”号改造工程的首要因素就是电磁弹射器。
从某种意义上讲,弹射器比航母本身还要重要。
原因很简单:没有弹射器,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就上不了航母,航母战斗群也就无法建立完备的指挥与情报系统。
最初的时候,中国海军把重点放在了蒸汽弹射器上。
早在本世纪初,情报机构就通过各种方式,设法从乌克兰与俄罗斯搞到了一些前苏联时期开发蒸汽弹射器的技术资料。
这些技术资料,成了中国研制蒸汽弹射器的基础。
问题是,在解体之前,前苏联没能搞出蒸汽弹射器,很多技术问题都没解决,而中国也没有相应的技术积累。
二零一零年前后,第一台国产弹射器问世。
也就在这个时候,海军利用yak-44的技术资料,着手研制固定翼舰载预警机。
问题是,国产弹射器的性能没有达到预期设想,不但功率没有做上去,小型化工作也遇到了麻烦。
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后,海军启动了备用方案,即研制电磁弹射器。
这个选择没有错,因为就算蒸汽弹射器搞出来了,也面临着问世即落后的尴尬局面。重点研制电磁弹射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然到了二零二零年左右,即启动第二种国产航母的研制工作时,仍然得搞电磁弹射器。从成本效益比的角度看,如果蒸汽弹射器仅是应急产品,只装备两艘航母,也很不划算。
只是,这样一来,第一种国产航母的建造工作就要延迟。
正是如此,到二零一七年左右,即电磁弹射器的研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几项关键技术被攻克之后,海军才启动了国产航母的建造计划。
三年内,完成基本设计,已经非常不错了。
要知道,美国“福特”级航母的设计工作用了七年。
为了不再拖延,海军只能按照预先规划启动航母建造工程,即在电磁弹射器还没有基本成型的情况下,就让航母上马。
由此导致的问题就是,电磁弹射器的研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计划进度进行。
任何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大型系统工程都不可能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而且谁也无法预测研制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麻烦。
电磁弹射器的研制工作就是如此,在国产航母动工时,研制进度已经延迟了三个月。
即便是最乐观的估计,也不可能在二零二二年年底之前完成全部研制工作,更不可能装舰使用。
就算再不情愿,海军也要向现实妥协。
陆雯找侯名耀,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解决办法只有两个,要么延迟航母的建造进度,要么改变基本设计。
显然,这两个选择都不够理想。。.。




燃烧的海洋 第二十二章 年关
.听陆雯说完,侯名耀拿出了一份放在抽屉里的文件。
“这是我们对技术可行性做的评估报告。”侯名耀把文件递到陆雯手上,说道,“因为无法确定电磁弹射器的交付时间,所以我们认为最好修改原始设计,采用跃飞甲板。等到电磁弹射器研制成功后,再进行改装。”
陆雯翻开文件,粗略看了一遍,说道:“侯工,你们的提议很有道理,但是海军必须重新评估。”
“关键就是,西飞设计的固定翼预警机能否从跃飞甲板上升空。”侯名耀非常清楚关键问题是什么。“为此,我前几天去过西飞,跟预警机的总设计师讨论过。采用十四度的跃飞甲板,为预警机安装火箭助推器,就能解决问题。”
“确实能解决问题,但是使用成本过于昂贵。”牧浩洋替陆雯做了回答。
“有得就有失,首先得解决有无问题,再考虑其他。”
“不管怎么说,这不是最优选择。”说到军事使用问题,牧浩洋更有发言权。“海军会考虑这个方案,但是必须从综合应用的角度出发。到底采用哪套方案,要在综合分析后才能做出决定。”
“侯工,甲板施工是两年后的事了,我们还有时间。”
侯名耀笑了笑,说道:“行,一切由海军做主,我们只负责建造。但是最好尽快做出选择,我们才好下订单。”
牧浩洋与陆雯都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侯名耀的意思。
建造一艘满载排水量为五万五千吨的航母,绝对不只是造船厂的事。严格说来,造船厂只是航母的总装车间,航母上需要的各种设备、零部件都需要从其他厂商那里订购。比如建造舰体用的钢材,就得从钢铁厂订购。飞行甲板也不例外,如果两年后才铺设甲板,至少得提前一年订购铺设飞行甲板的钢材。只有确定了采用哪种飞行甲板,才能下订单,不然会拖延工期。
离开船舶设计院,两人决定去市区吃午饭。
因为下午要参加航母的开工典礼,所以两人没有走多远,在牧浩洋比较熟悉的海军学院附近找了一家比较安静的餐馆。
饭菜都很普通,两人也没有多少胃口。
吃饭的时候,陆雯绕着圈子询问了牧浩洋家里的情况。
还能有什么情况?
得知牧浩洋是孤儿,父母都已去世,陆雯并没感到惊讶,反而更加佩服他,似乎觉得能够一个人挺过来,非常了不起。
“能说说你的前任女友吗?”
“金秋?”牧浩洋愣了一下,有点迟疑。
陆雯点了点头,等着牧浩洋开口。
“其实,我跟她没什么。”牧浩洋勉强笑了笑,说道,“认识的时候,她还是学生,我在基层服役,还没进入特种部队。”
“怎么认识的?”
“军训,我是她的教官,接触了几次,觉得谈得来,她就问我要了通信地址。”
“书信往来?”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最初两年,只是普通笔友,大概一个月通一次信。后来觉得有共同话题,才确定了关系。”
“挺浪漫的,至少在这个时代非常浪漫。”
“当时都很单纯,我随后报考了两栖特种部队,她等了我两年。”牧浩洋叹了口气,说道,“只是人都会变。毕业后,她父母跑关系,让她当上了公务员,而我也在两栖特种部队当上了军官。”
“差不多嘛,至少门当户对。”
“话是这么说,可是你也知道,特种部队的纪律非常严厉。两人分开,一年见不了两次面。”
“维持了多久?”
“五年。”牧浩洋觉得陆雯在审讯他,但是他知道,既然谈到了这件事,就必须把事情说清楚。
“最后为什么分开了?”
“原因有很多,而且都难以解决。”牧浩洋靠到椅子上,沉默了一阵,才说道,“首先是她父母坚决反对,要么我复员,要么两人分开。其次是房子的问题,她也认为必须在结婚之前买房。”
“我觉得,这不是主要问题。”
“是吗?”
陆雯点了点头,说道:“你们俩最缺少的是沟通。”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这确实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没有沟通,也就没有了解,更别说相互支持,感情不出问题才怪。
“分手后,给你的打击挺大的吧?”
牧浩洋点了点头,没有否认这个问题。
“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说完这句一语双关的话,陆雯没再开口。
沉默了好一阵,牧浩洋才开口说道:“侯工的提议,你觉得怎么样?”
“侯工?”陆雯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你这人就是把工作看得太重,忽视了其他事情。”
“总不能就这么坐着吧。”
陆雯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侯工的提议有参考价值,但是不能受其左右。他是拿的造船厂的工资,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肯定得替造船厂说话。如果采纳了他的提议,两艘航母肯定要在服役后大改,费用不会少到哪里去,造船厂还能大赚一笔。”
“问题是,弹射器搞不出来,还有别的选择吗?”
“所以我们得在这方面下功夫。”陆雯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你跟二部的李明阳关系不错,有机会找他谈谈。”
“谈什么?”
“如果二部能搞到一些关键资料,就能加快弹射器的研制进度,也许能够赶上航母的建造速度。”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陆雯的意思。
“其他的事情,我们只能尽力而为。不管怎么说,至少还有一年。我会让侯工做好备用方案,实在不行,就得变更设计。”
“一年很快就会过去。”
“谁能保证这一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两人都笑了笑,一年不算短,也不算长。
下午,两人参加了国产航母的开工典礼。
因为还没为这艘航母命名,所以暂时代号为是航母英文名称的首字母,也是中国英文名称的首字母。
主持开工典礼的是北方造船工业集团的董事长,军方首席代表是腾耀辉。
作为黄峙博的代表,牧浩洋站在腾耀辉身边。
让牧浩洋没想到的是,他被登上了几十份报纸的头版,被很多新闻媒体认为是第一艘国产航母的舰长。
这让他哭笑不得,因为他根本没有当舰长的资格。
别的不说,舰长必须具备几项专业技能,还要获得对应的学位与资格证,而他一样也没有。
当然,新闻媒体最关注的还是中国自建的第一艘航母。
五天后,也就是一月十五日,牧浩洋前往上海,参加了“c2”号航母的开工典礼。
虽然江南造船厂是国产航母的主要设计单位,但是大连造船厂拥有改造“黄帝”号的经验,所以首先安排大连造船厂开工。
与c1相比,c2大致上一样,只有一些细微差别。
原因也很简单,两家造船厂的能力不一样,所用建造设备也不一样,因此在建造过程中存在差别。
没什么好奇怪的,十艘“尼米兹”级就存在细微差别。
一月二十五日,大年三十。
牧浩洋没有回老家,只是托重庆籍战友,给亲戚带了一些年货回去。只是这个春节,牧浩洋过得并不孤独。
腊月二十五,他就接到了庞跃龙的电话,请他去团年。
牧浩洋没有专程跑一趟,只托人给庞跃龙的儿子送了个红包。接下来几天,他几乎没在家里吃过饭,轮流到戚凯威、母祁铁、章玉廷等人家里团年。三十晚上,到黄峙博家里混了顿年夜饭。
春节联欢晚会开始后,黄峙博带着牧浩洋去了书房。
“下午,陆老给我打了电话。让我明天过去,你跟我一起去。”
“拜年?”牧浩洋见过陆风烈好几次。
“主要是拜年,还有你的事。”
牧浩洋埋头苦笑,知道黄峙博说的是什么事。
“你要没有意见,我帮你提亲。”
“黄总……”
“还没想明白吗?”
“不是,我觉得太仓促了。”
“趁热打铁嘛。”黄峙博笑了起来,“这段时间,你跟陆雯走得比较近。现在又正好是春节假期,把事情定下来,别的都好说。”
“不能缓一缓吗?”
“你多大了,还要缓?”黄峙博摇了摇头,说道,“三十五了吧?陆雯跟你同年,你还能拖几年,可别人拖不起。小牧,我这么跟你说吧。你要真喜欢她,就应该对她负责,不要什么都为自己考虑。”
1...191192193194195...5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