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闪烁
这下,只能派飞机过去。
问题是,空军与海航没有夺取制空权,派通信飞机前往战区也等于送死。
“老杨,我正准备去找你。”周渝生像是看到了救星,把杨禹方拉到一边,说出了派遣通信飞机的事。
“这个办不到。”杨禹方回答得非常干脆,“我已经安排了作战行动,如果提前打响空中战斗,等到潜艇发起突击,就无法确保投入足够多的战斗机。”
“没有别的办法了?”
杨禹方摇了摇头,说道:“打到现在,我们损失了近百架战斗机,而且都是近几年生产或者改进的先进战斗机。如果损失得不到控制,恐怕这场战争打完,空军与海航也差不多完蛋了。”
“没这么严重吧?”周渝生眨了眨眼,希望得到另外的答案。
“不是我不肯,你也得考虑实际情况。”杨禹方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你觉得,干掉联合舰队,战争就会结束吗?”
周渝生愣了一下,说道:“仅剩下第一护卫群,日本没任何胜算。”
“别忘了,日本身后还有一个更强大的敌人。美国可以向日本提供战斗机,也就能够提供战舰。美国可以派遣飞行员参战,也就能派遣水兵。”杨禹方叹了口气,说道,“不是我杞人忧天,只要日本当局不肯认输,美国就会不遗余力的提供支持。要让日本认输,唯一的办法就是打掉其靠山。说得简单一点,只有让日本认识到,美国提供的帮助不但不能使其赢得胜利,还会为此背上沉重的战争负担,战争才会结束。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要考虑得更加长远。”
周渝生暗自叹了口气,没再多问。
“老杨,你过来找我们有什么事?”牧浩洋趁机转移了话题。
“刚收到消息,海上自卫队出动了大批反潜直升机。”
“反潜巡逻机不够吗?”周渝生问了一句。
“不是,这些反潜直升机为联合舰队送去了修复动力系统的设备。二部提供的情报,可信度非常高。”
周渝生的眉头跳了几下,神色变得更加严峻。
“按照二部的评估,最多几个小时之后,联合舰队就能起航,所以要想抓住机会,我们得在此之前动手。”杨禹方看了周渝生一眼,说道,“我过来找你,就是向搞清楚,潜艇什么时候能够到达,我好安排空中掩护。”
“四个小时,最多四个小时。”
“最多?”
周渝生犹豫了一下,说道:“你也知道,通信联络出了问题,只能出动伴随舰队活动的攻击核潜艇。一切顺利的话,四个小时后核潜艇就能到达攻击阵位。只是为了保险起见,最好多两个小时的准备时间。”
“也就是说,需要六个小时?”
周渝生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一艘潜艇就能干掉联合舰队?”
“从理论上讲,一艘093型攻击核潜艇就够了。当然,我会持续发送命令,在联合舰队附近活动的潜艇收到消息后,肯定会参与作战行动。”
杨禹方点了点头,说道:“行,我就按照六个小时安排作战行动。”
“要不要再来一次电磁打击?”牧浩洋问了一句。
“当然,如果有必要,肯定会进行第二次电磁打击。到底要不要,得看日本海上自卫队能不能在六个小时内修复战舰的动力控制系统。”杨禹方笑了笑,说道,“这些事,不用你们操心。等下我给你们电话,潜艇部署就位后,空军与海航将展开全面进攻,为潜艇提供空中掩护。”
话说到这个地步,周渝生也不好提出更高的要求。
六个小时不算短,谁也无法保证期间不会发生预料之外的事情。
仅仅半个小时后,周渝生接到杨禹方打来的电话,之前到达四国岛南部海域的第一护卫群正在驶往大隅海峡。
日本海上自卫队不知悔改,竟然再次派遣舰队从大隅海峡进入东海。
这并非最紧要的事情。
第一护卫群全速前进,也要到傍晚左右才能进入东海。如果萨非墨没有擅离职守,他的潜艇应该还在大隅海峡西端。收到确切情报后,再安排针对第一护卫群的打击行动,也还来得及。
随后,周渝生接到了腾耀辉的电话。
在决定让潜艇突击的时候,腾耀辉没有放弃其他的打击手段,比如再次出动空军与海航的轰炸机。
既然潜艇无法立即投入战斗,动用空中力量成了最佳选择。
事实上,当时腾耀辉首先考虑的是舰队出击。
联合舰队瘫痪在海面上,东海舰队能在四个小时内逼近,然后发射反舰导弹,甚至可以靠得足够近,让舰炮发威。
只是,腾耀辉非常理智,知道这么做等于送死。
要知道,联合舰队离那霸港也就一百公里左右。东海舰队要想参战,至少要到达离那霸港大约二百五十公里的地方。也就是说,东海舰队要从钓鱼岛东面前出一百多公里,进入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打击区域。
如此一来,防空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预警机无法跟上、甚至没办法提供足够的预警支持的情况下,东海舰队前出的风险非常大。
别忘了,日本空中自卫队至少有六十架能够携带agm-84m的f-16cd战斗机。
利用舰队防空能力受到太阳黑子爆影响的大好机会,这些战斗机绝对能够发起一次致命打击。
此外,还得考虑来自海面下的威胁。
如果东海舰队前出,伴随舰队活动的常规潜艇肯定跟不上,只有一艘攻击核潜艇能够提供反潜掩护,而中国海军又没有像样的反潜巡逻机,很难提供更多的反潜掩护,东海舰队必然面对日本潜艇。
遭到潜艇伏击,东海舰队同样脆弱。
腾耀辉再想让舰队立功,也不会拿舰队冒险。
可以说,只要东海舰队还在东海活动,日本海上自卫队就别想夺得制海权,而制海权是确保取胜的关键因素。
舰队上不去,只能依靠航空兵。
只是,这次坚决反对的不是周渝生,而是杨禹方。
原因很简单,没有预警机的掩护与支持,航空兵的攻击行动也很难奏效,而且会付出足够大的代价。
此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空军与海航弹药库里的存货不多了。
凌晨打击行动中,空军与海航动用了八百四十枚反舰导弹,而在战争爆发前,c-806的库存只有一千枚。
这不能怪空军与海航,因为c-806并非能够选择的最理想的反舰导弹。
在c-806投产之前,中国海军最重视的是代号“c-607”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而且在该项目上投入了数亿元的研制经费。如果不是该项目遇到了麻烦,主要是火箭冲压双推力发动机一直没有过关,使得导弹质量超过两吨,很难被战术飞机使用,即便是h-6x也只能携带六枚,不然海军不会另辟蹊径,利用“俱乐部”反舰导弹的技术,开发c-806,更不可能量产这种反舰导弹。
结果就是,c-806仅是临时性的弹药,产量并不高。
如果生产得太多,几年后就被淘汰,必然导致资源浪费。
当然,战争爆发后,海军紧急订购了一批c-806,只是新订的导弹要到六月十五日才能交付。
剩下的一百多枚c-806无法确保消灭整支联合舰队。
没有足够的把握,就让战斗机去冒险,显然缺乏战术依据。
事实上,不管是舰队出击、还是航空兵出击,都有一个共同问题,即中国海军与空军仍然缺乏在远程作战能力。
对于数十年来一直奉行本土防御战略的中队来说,要想在短短几年之内,获得在远离本土地区作战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仅仅从装备建设上来看,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获得这个能力。
腾耀辉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也不得不承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潜艇仍然是中国海军中唯一具备远程打击能力的兵种。
能否全歼联合舰队,得看潜艇的表现。
燃烧的海洋 第九十六章 高调
.虽然第三护卫群已经覆灭,但是东海的战斗还没结束,双方都在争分夺秒,为下一场战斗做准备。
也就在这个时候,宣传战再次打响。
北京时间七点三十分,中国国防部公布了最新战报,宣称全歼进入东海交战海域的第三护卫群,并且在战斗中击落数十架敌机,仅损失了三十三架战斗机,在首场海上交战中取得重大胜利。
因为中国当局在这场冲突中表现得特别透明,基本上没在战报中注水,具有非常高的可信度,所以国际舆论界立即把矛头转向日本,开始注意日本防卫省在东京时间八点,也就是半个小时前公布的战报。
必须承认,日本在宣传战中吸取了经验教训。
虽然遭受惨败,但是防卫省先声夺人,提前公布战报。在承认第三护卫群遭到重创的同时,宣称在战斗中击落了七十多架中国战机,包括十多架轰炸机,阻止了中国空军针对日本本土的打击行动。
暂且不说中国有没有打击日本本土的动机,在一场战斗中击落七十多架中国战机,可信度就不是很高。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空军损失的战机加起来也没有七十架。
在中国国防部公布战报之前,一些新闻媒体聘请的军事专家就做了分析,认为中国空军很难在一次空战中投入七十架战斗机,更不可能在袭击日本本土的时候,同时动用这么多作战飞机。
原因很简单,能够投入多少战斗机,不是看拥有多少战斗机,而是由指挥系统决定。
如果无法有效指挥参战飞机,投入再多的战斗机也难以发挥作用。
至于动用轰炸机,在这些军事专家看来,更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不是中国空军没有轰炸机,而是要打击日本本土的话,中队的首选力量应该是战术弹道导弹。即便受政治因素影响,中国当局禁止军队使用弹道导弹,也没有必要让轰炸机深入东海。
在本土腹地上空,中国轰炸机就能用射程达到二千五百公里的巡航导弹攻击日本本土。
显然,中国轰炸机不是去轰炸日本本土,而是去打击第三护卫群。
这样一来,日本公布的战报就更加站不住脚了。
第三护卫群遭到攻击的时候,在土噶喇群岛西面,离中国本土大概一千一百公里,而中国肯定拥有射程在五百公里左右的反舰导弹,因此轰炸机最多需要在离舰队大概四百公里的地方发射导弹。
以日本空中自卫队的能力,能在离舰队四百公里的地方夺取制空权吗?
如果可以,那么日本空中自卫队早就夺取了钓鱼岛的制空权,也就没有必要让第三护卫群从大隅海峡进入东海。
显然,实际情况与此完全相反。
交手几次,中国空军仍然掌握着战场制空权。
既然日本防卫省公布的战报不可信,那么中国国防部公布的战报就没有多大问题。
只是,宣传战才刚刚打响。
北京时间八点四十五分,中国国防部公布了当天的第二份战报,宣称在刚刚结束的海空突击中,中国空军的战斗机使用电磁武器,彻底瘫痪了联合舰队,并且将在几个小时之内消灭联合舰队。
如果说在此之前,中国当局开诚布公是对军队充满信心。
那么这次,中国国防部发出的“宣言”就可以说是狂妄自大了。
在任何人看来,中国国防部在这个时候宣称要在几个小时内歼灭联合舰队,都不是明智之举。
做得到的话,问题还不大。
要是做不到,中国当局的损失就大了,至少在舆论宣传上,会让外界不再那么相信中队的战斗力。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
在不同人的眼里,中国国防部的高调宣言有着不同的意义。
评论这件事的时候,一些较为偏袒中国的新闻媒体就认为,中国国防部宣称在几个小时内消灭联合舰队,主要就是在政治上做文章,要用一场毫无争议的胜利,证明中国才是东海的主人,彻底打垮日本的士气,让日本认识到不可能取得胜利,从而迫使日本当局在战争规模扩大之前投降。
一些新闻媒体还认为,中国此举是在向美国施压,让美国不再支持日本。
也有一些较为极端的新闻媒体认为,中国此举是在挑战美国的霸权,结束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长达数十年的统治地位,取代美国成为西太平洋的霸主,最终成为能够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竞争的超级大国。
只是,并非所有新闻媒体都偏袒中国。
在评论该事的时候,cnn电视台聘请的军事专家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国防部格外强调了空军的打击能力,试图以次扰乱对方的战术判断,认为打击来自空中,而不是威胁更大的水下。
从战术层面上讲,cnn的评价没有错。
让国防部发布消息之前,黄峙博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在公布的消息中,重点强调了空军的打击能力,没有提到海军的潜艇部队。
通过舆论宣传来扰乱对方的战术判断,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作战手段。
至于这种手段能否发挥作用,还得看对方是否足够清醒理智。
中国国防部发布公告后,受影响最大的肯定是日本,而且是日本民众。
第三护卫群覆灭,可以看成是海上自卫队作战不力、或者是战术出了问题,如果在中国高调表态之后,联合舰队也全军覆没,那就绝对不是军队的问题了,而是整个日本国防体制的问题。
几年前,还有不少日本人认为,海上自卫队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消灭中国海军。
当时,一些较为极端的日本军事学家还认为,只要中国不使用核武器,日本能在一场常规战争中毫不费力的击败中国。
虽然最近几年,特别是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很少有日本人叫嚣着击败中国,但是大部分日本民众仍然认为,自卫队有足够的力量应付迅速成长的中队,至少能在防卫战争中取胜。
可是这几天的战斗,无一例外的表明日本的军事力量远远不足以击败中队。
即便在防卫战争中,日本自卫队也很难取胜。
民众的质疑,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不管怎么样,必须确保联合舰队安然无恙,绝对不能让中国国防部的预言成真。
小林光一不是笨蛋,他非常清楚,他的内阁将会跟随联合舰队一同完蛋。
东京时间十点整,小林光一召开紧急内阁会议,一致通过了由喜田多一郎提出的扩军计划,即继续从美国采购武器装备。
随后,小林光一给木村小次郎与今井利村打了电话。
首相没有干预战术指挥,但是明确要求,海上自卫队与空中自卫队必须尽一切力量确保联合舰队返回那霸。
为了强调此事的重要性,小林光一还明确表示,要是联合舰队受到攻击,哪怕没有全军覆没,也得有人为此承担全部责任。
显然,这个人不会是今井利村,而是木村小次郎。
木村小次郎也收看了新闻报道,知道首相为何如此焦急。可是与首相一样,他也非常焦急,却没有更好的办法来保护联合舰队。
负责维修战舰的人员已经派上去了,设备也送过去了。
一切顺利的话,舰队能在下午一点左右起航。
问题是,绝对不可能一切顺利。
中方高调表态,绝对会不惜代价的干掉联合舰队。除了考虑空中威胁、以及来自海面下的威胁之外,还得盯住东海舰队。
显然,这超出了海上自卫队的作战能力。
木村小次郎别无他法,只能向今井利村求助,希望空中自卫队能够承担更多的任务。
问题是,今井利村也尽了全力。
接到小林光一电话的时候,从本土调来的二十四架f-15j、以及十二架刚刚安装了电磁对抗系统的f-22a正好到达嘉手纳空军基地,使得空中自卫队的防空战斗机增加到七十一架。如果算上用来执行打击任务的六十架f-16cd,空中自卫队最多只能调动一百三十一架战斗机。
事实上,f-16cd根本无法用来执行制空任务。
不是今井利村舍不得,而是这种战斗机完全针对打击任务进行改进,使其空战能力严重降低。别的不说,安装在机身背部的保型油箱使作战半径提高了数百公里,却增加了近一千公斤的死重。因为没有换装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所以f-16cd的空战推重比还不到一,根本不是中国战斗机的对手。
除非今井利村决定放弃攻击中国舰队的机会,不然肯定不会让f-16cd参加制空作战。
以当时的情况,阻止中国空军发起进攻的最好办法不是被动防御,而是抢先进攻,迫使中国空军把更多的战斗机用来执行防空任务。
问题是,中国空军会是打击联合舰队的主要力量吗?
在这个问题上,木村小次郎与今井利村都有清醒认识,可是两人所处位置不同,也就有不同的见解。
也就在两人就是否主动进攻进行争论的时候,喜田多一郎再次以防卫省大臣、以及内阁首相特使的身份搭上了飞往华盛顿的专机,进行十天之内的第三次美国之行,为应付最糟糕的情况做准备。
燃烧的海洋 第九十七章 长远考虑
.只要小林光一还有点理智,就应该知道,中国当局没有说大话。(请记住我)
虽然他不是军人,对战争也不够了解,但是他精通政治与外交,知道中国当局绝对不会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夸海口。
更重要的是,几场大规模海空战下来,中国一直是胜利者。
也许,小林光一还抱有一线希望,可是他绝对不会把所有赌注都押在这一线希望上。如果中国当局应验宣言,他就得做好最坏的打算,即在海上自卫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为争取最好的战争结果打下基础。
空中自卫队连续战败,只是增加了取胜的难度。如果海上自卫队连续战败,只会使日本输掉这场战争。
小林光一别无选择,只能向美国求助。
这个艰巨的任务,再次落到了喜田多一郎的肩膀上。
按照小林光一的吩咐,喜田多一郎去华盛顿的主要任务就是从美国购买战舰,而且是美军现有的战舰。
问题是,购买战舰绝对比购买战机困难得多。
关键不在战舰上,而是舰队官兵。
日本的航空业都不算发达,没有办法自行研制与生产战斗机,f-2这类所谓的自研战斗机的基本技术都来自美国。在装备体系上,日本空中自卫队与美国空军高度一致,因此在引进f-22a的时候,只需要聘请美国飞行员,日本空中自卫队能够提供地勤人员,还能提供部分飞行员。
海上自卫队的情况恰好相反。
作为曾经的全球第一、现在的全球第三造船大国,日本早就掌握了建造现代化战舰的基本技术,也有着足够强大的工业基础。虽然在某些关键设备上,仍然得依靠美国,但是日本海上自卫队一直独自建造战舰。结果就是,日本海上自卫队不太熟悉美国战舰,也就无法为引进的战舰配备水手。
要想把购买的美国战舰派上战场,肯定得聘请美国海军官兵。
对美国来说,在这个时候向日本提供战舰、以及舰队官兵,显然是个大问题。
派遣几十名飞行员参战,影响还不是很大,可是一艘战舰上少说也有几百名官兵,一支舰队至少有数千名官兵。派遣数千名官兵参战,那就不是志愿行为了,至少不是军人的志愿行为。
此外,还得考虑战斗伤亡产生的影响。
让美*人在与美国没有直接关系的战争中为别的国家流血牺牲,肯定会使美国联邦政府遭到指责。
不久前的第二次朝鲜战争,以及半个世纪前的越南战争,美国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只是,在喜田多一郎第二次访美的时候,已经跟钱德勒提到过这个问题,当时谈不拢,主要是价钱差距太大。
现在日本肯出高价,美国还有理由拒绝吗?
显然,现在的问题不是价钱。
第三护卫群覆灭,已经给美国敲响了警钟。中*队能够消灭第三护卫群、甚至干掉联合舰队,向日本提供战舰有意义吗?
问题是,如果在这个时候拒绝了喜田多一郎的请求,美国又能得到什么?
可以肯定,只要没有来自美国的援助,日本就会向中国求和,国内动乱难以避免,美国将失去西太平洋的桥头堡。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日本不可能成为帮助美国遏制中国的得力助手。
考虑得更加长远一点的话,还得提防另外一种可能,即某些极端份子把日本战败归咎于美国,从而使日本站到美国的对立面上。
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日本是一个非常嬗变的国家。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一直是中国的盟国,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完全向中国学习。可是在短短几十年之内,日本就成了中国的敌人,并且在甲午战争中战胜了中国,一举成为西太平洋的霸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与美国对抗,输得一败涂地。战后,日本不但没有忌恨美国,反而成为了美国最可靠的盟友,帮助美国抵抗红色帝国。现在,日本再次站在了三岔路口上,谁能保证战败之后不会对美国倒戈?
作为一个容易走极端的民族,谁也不能保证日本会在战后走向何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