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关云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氏传奇
张飞闻后反对道:“算了吧!我看你还是另请高明吧!俺老张做不了这个!”
关羽见张飞推脱接着道:“请谁?莫非你想让大哥来守虎牢关不成?”
“这、、、、你手下那么多将领换谁不行干嘛非要换大哥?”张飞扑棱个脑袋说道。
关羽接着说道:“让你守把你就守把这是命令,更是对你的信任,也是对你的历练,你干嘛非要喝酒非要误事?你不喝能死么?啊?从现在开始你这虎牢关停止酒的供应,我让你喝!你要喝我给你提供点好东西总比你喝酒要强!”
张飞一听这话瞪大了眼睛问道:“什么好东西?”
“茶!全都是我从西凉带过来的,乃是产自西域的天山雪莲!你要是上瘾就喝点这个,酒这东西以后千万不要再喝了!”关羽说道。
张飞闻后嘟哝道:“我当是什么好东西原来是茶,你也不能一下子把我的酒断了,那样还不如直接给我宰了算了,你得给我留个过程啊!”
“好吧!你的酒以后定量供送我还会派一专人监督你,如果你超量了,对不起!你不是体罚军士么!我先体罚体罚你!我让你喝大酒!”关羽对张飞训斥道。
虽然关羽有些训斥的味道,不过有一点让张飞感到了开心,那就是将来他还是有酒喝,定量供酒也行啊!最起码的能喝着啊!只见张飞喜上眉翘道:“呵呵!行!行!一切都听二哥的!”
关羽接着问张飞道:“曹操如何这么快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夺取了虎牢关?”
张飞向关羽汇报道:“听手下军士讲曹操此次攻城使用了先进武器,听说那箭都带火从地面飞到城上,而且一下子能发出数发,致使城上的守军猝不及防,失去了防御能力,还有一种武器被点燃之后冲向城门直把吊桥给烧毁了!”
关羽一边听着一边寻思着,等到张飞说完关羽捋了捋胡须。随后说道:“命人速速查明此两种武器的构造!”
“诺!”张飞领命而去...........................
关羽安排好了虎牢关的事务,决定留下五万大军守把,而守将依然是张飞,自己则与众人回洛阳开来。而对袁绍则不管不问放到一边,关羽与刘备回到洛阳,开始研究起洛阳的事务来,之前关羽囚禁了一批大臣在崇德殿,回到洛阳关羽便开始研究洛阳的事态,关羽囚禁的这些大臣曾经协助自己铲除了董卓,对于当今的天子也是忠心不二,不过这些人对自己开始忌惮,如果不解决这些人,日后对于自己还会造成不小的麻烦。即便是这些人忠于献帝将来对自己同样是个不小的麻烦,如果将来自己出去西征,这里一旦闹起内乱就像现在这般内外勾结里应外合对自己是个不小的绊脚石。
关羽在府上开始寻思起来,突然他有了主意唤手下一个勇士道:“去给我查查名单上这些大臣及他们的子女现在任何职,食多少俸禄!”
“诺!”那个勇士领命而去。这是十八勇士中的一员,当即这名勇士去调查此事开来,关羽则在府上焦急的等待起来,现在关羽突然发现自己需要一个得力的助手来协助自己工作,这个在现代叫做秘书,唤作这时可以称作主薄或侍中,这么长时间以来他总是事必躬亲。大事小情全都亲自督办,劳心又劳力,好在自己年轻要不非累个好歹,现在他要管的事情越来越多,不仅有军事上的还有政务方面的而且还涉及一些外交以及经济方面的事务.........................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这里有些是大事有些不大不小。还有不少琐事也找上门来,关羽倍感自己身上的担子之重。
该是找个得力的下手的时候了,十八勇士很多时候扮演着秘书的角色,不过这些人对于一些事务处理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应对未来纷繁复杂的情况。而关羽需要的是一名精明能干之人,这个人要有渊博的学识精通各种事务,为人更好精细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强,当然这个人的头脑要灵活机动,能够应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局面,此人还要通权达变拥有灵活的外交艺术善于与各种人打交道,当然最重要的是此人要绝对的忠于自己不能阳奉阴违与自己唱反调,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否则一切都白搭。
担当领导的秘书这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来的,不仅要有过人的智商还要有非常高的情商,做事情不能太死板更要拨得领导的赏识,这也是常说的既能做事又会做人,要懂得察言观色懂得看领导的颜色行事,更能体会领导的情绪,当然最为重要的是精明,会说话办事,这是一个对人要求很高的工作,是全方面多方位考量一个人的工作,所以这样的人通常不是普通人,要从众人中一下子就拔出这么一个人来确实是个难事,关羽寻思了又寻思琢磨了又琢磨,拨弄来拨弄去身边也就那几个脑袋,还真挑不出这么一个人来。
曾经他作为军事统帅不断的挖掘军事将领,为此提拔了不少将领而且将他们充斥到各个岗位,后来他执掌洛阳后又挖掘了一批谋士,现在这些谋士也担当了重要角色,一文一武两种人才两种选择除此别无其他,要么就是在军事上有才能的将领要么就是能出谋划策的谋士,却没有一个能胜任秘书工作的人,现在自己马上就33岁的人了,俗话说“人过三十日过午往后就向下坡数”啊!也许你能力出众也许你智慧过人,不过过了三十岁的年纪人的身体素质各个方面都是趋于下坡了,就是说不再是上升的阶段了而是转为下降的时期了。
虽然现在的关羽身体还是那么的硬朗,不过再过十年又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呢?那就不好说了,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一自己将来有个伤病影响了一些事情的处理,还得要个人来打理,自己的秘书相当于另一个自己,好多时候做得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自然权力也是了得,所以这个人的选择十分重要,要是没选对就会贻误事业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马虎不得,但现在又没有合适的人选,但现在应该着手培养这样一个人了,没有哪个人一开始就会做事这个需要历练。
重生关云长 第330章 改革大计
关羽需要物色这样一个人了,从现在就开始培养然后让其担当,之后就能为自己理事了,为自己分忧的这样一个人,关羽这样想着那个出去的勇士已经回来了,将调查结果呈送关羽开来,关羽仔细的看了看单子,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董承身为国舅领车骑将军,每年的俸禄为伍仟石;儿子董越现为奉车都尉,食两千石;司徒黄琬,每年的俸禄为伍仟石,其子黄奎为门下侍郎食两千石;太尉杨彪每年的俸禄为伍仟石,其子杨修现为郎中食一千石;越骑校尉种辑食三千石,其子种平为参军食一千石;工部侍郎王子服食三千石;将军吴子兰、吴硕分别食两千石;议郎赵彦食两千石........................
.关羽这么一盘算好家伙这些人一年的俸禄达到了三万三千石,这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换成粮食足足可以支撑两万余人一年啊!也就是这么多的俸禄足足可以武装两万余人,关羽不算不要紧,一算触目惊心啊!这些人每年要从国库中拿这么多的俸禄,再看看他们的职位以及他们做得事情,很多时候就是个多余,无足轻重,甚至碍事!皆是碌碌无为之人,却每年坐吃山空啊!
关羽越想越生气,作为一个掌权的当家人,现在关羽不得不关心收支情况,尤其是要掌握洛阳的财务情况,对治下的人口、财政、军队、政务都要关注,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了家的关羽尤其要关注收支情况,军队要开支、大臣们还要养活,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大臣皇族的家眷需要养活,可是钱从哪里来,都得靠征税得向广大农民征税啊!用农民的血汗钱来支撑这个社稷的运转,农民怎么能不苦呢?何况还有不少的贪官污吏巧取豪夺盘剥百姓。
这个时代完全就是个农业为基础的社会,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农业生产。来自千千万万的农民耕种的土地,农民种地要叫租还有各种税赋,除此之外还要服徭役,农民苦不堪言啊!这要是赶上大旱还就颗粒无收了。农民就没法活了,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会出现那么多的农民起义,什么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尤其是这黄巾起义就是发生在现在的事,说明当今的社会已经黑暗到了极点农民没法活了。
关羽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领袖如果不考虑这个那么就是昏庸无道了,不管你有多大的能耐也不管你如何的足智多谋勇武绝伦,把农民逼急了照样给你推翻,“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不是一句空话啊!今天看了这个数据关羽百感交集啊!看来不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不行了,首先就是改革吏治,现在的朝廷有多少人是拿着俸禄而碌碌无为的人?就像是这些名单中提到的这些人。所谓的忠臣又能办多大的事情?有些岗位根本就是形同虚设,造成人浮于事,没有必要的。
在西征结束之际关羽就想好了回到洛阳之后要进行一番整顿,尤其是财政,因为他决定免除百姓一年的税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发展生产这是多大的勇气啊!现在关羽的财政不可谓不吃紧,作拥20万大军,20万大军都要开军饷,还要着力发展武器装备,这需要不少的钱财来维持,苦了谁也不能苦了军队否则将直接影响部队的战斗力,这个时代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那就玩完啊!关羽还要打造一支水军。作为一支新的兵种水军的建设花费可想而知,关羽前番通过继承董卓收缴摩登获得了不少财富,但这些钱很快就要花光了,一次西征仅仅四个月的时间,他就花费了钱财的一半,当然这一半钱财让他实现了军兵种的专业化。这是一个不小的成就。
这次回到洛阳经过激战又耗费了不少财力,所剩的财力可想而知,未来还要继续给水军以源源不断的投入,还要发展农田水利建设,这又是一项不小的投入。而军队的军饷开销是贯彻始终的,现在关羽执掌了洛阳,大权在握,不过他没动过国库一两纹银,自己庞大的开销全部来自自己,自己一直在花着自己弄来的收入,但这次实行了免除税赋的决定,朝中上下该拿什么来开支?整个国家社稷还得继续正常运转,上下所有官员都得开销,钱财不足经费不够肯定是不行的,现在摆在关羽面前一个十分突出的矛盾,什么矛盾呢?那就是官员们要开销要消费要钱花,而他却要对百姓实行免除税赋,这样一来直接影响了财政收入,而庞大的支出又没有减少,去哪里搞到那么多的银子来渡过这个危机?
关羽不晓得现在的国库中还有多少钱财,不过有一点他会清楚如果没有钱财来维持这些官员大老爷们的开销,他们势必会接着盘剥百姓,免除税赋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这个矛盾必须得到解决,要解决这个矛盾关羽在三辅的时候就已经思量过了,有三条措施可以缓解,一个就是精兵简政,至于精兵他可以让部队自己动手发展屯田,实现自给自足;减政其实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精简人员,另一方面就是减少不必要的职位设定,没了职位就没了人员没了人员就没了开销,从这个意义上讲精兵简政对于缓解财政吃紧的现状还是十分必要的。
关羽经过认真分析仔细盘算,很快就酝酿了一个方案,上述这些大臣要举事这正好给关羽一个合适的机会,他要以此为契机在整个管辖区域内实行精兵简政大裁员,没有必要的职务不设,用不着的人一律拿下,关羽仔细算了算如果这项措施得以执行,就可以节约至少十余万两黄金,而这些钱足以支撑他10万大军半年的军费开销,但关羽同时也琢磨了如果这样做势必会对整个朝廷的政务造成动荡,虽然有些人没有做什么事情,但这么多年在位其门生故吏十分多,人脉极广,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就像是一根大树根深蒂固枝杈众多,拔出一个带出一片。难免会引起恐慌.............................
不过关羽转念一想再不进行改革也是不行,现在有三个方面的因素推动他急需改革,那三个方面,一是未来强兵的需要。更是未来争霸的需要,纵观当今天下,自己在强军的路上一直挺进,可以说真正的实现了精兵,在军事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他的部队战斗力之强,武器装备也跟的上,经过这么多年的挖掘关羽身边也聚拢了一批武将,不但质量优良也是忠心耿耿足以跟普天下任何一个诸侯相抗衡了,除此之外现在的他还拥有了谋士。在军事上关羽聚拢了不少的人才,军队的数量规模不敢说是普天下最为庞大也是数一数二的,这为关羽在未来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赢得了先机。
这么多年关羽一直都十分重视军事,以至于他的军事很快崛起成为了众多诸侯中的佼佼者,凭借强大的军事关羽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打赢一场有一场战争,并且在短时间内扩充了地盘,关羽真正实现了他的“强军梦”,相比较军事上取得的成绩,关羽在政务及经济方面的建树实在太少,欠下的债也十分的多,他治下的土地相比较其他诸侯和地区并不富庶。也不发达,连年的征战让他所辖区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发展十分滞后,而纵观天下其他地区,尤其是徐州、荆州因为战事较少,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发展从未停滞。地区十分的富庶,自然财力也是相当的不菲。跟这些地区相比关羽所在的地区实在有差距,这种差距不解决不弥补最终将直接阻碍军事发展。发展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事在必行耽误不得,而精兵简政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第二个原因上面已经提到了财政吃紧,必须实行精兵简政。必须要缩减人员,给人民减轻负担以恢复生产,另外一点就是关羽现在掌控了洛阳的军事和人事,下一步他要进一步掌控国库和财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治,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领袖,所以他就要懂得如何有效的掌控预算,懂得收支情况,未来要争霸天下,不掌控财政一味的向上面申请既麻烦又迟钝,不如自己说了算,当然关羽这么做也是要冒很大的阻力和风险的,就像是刮起一阵风暴,财权都他说了算了,那献帝还有什么?那就是真正的傀儡了,不过要掌控财权关羽就要为自己谋划一个新的职位,什么职务呢?那就是丞相一职,当了丞相无论是在政务方面还是经济方面或是财政上都有了实权,都说了算了,这样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
关羽要精兵简政的第三个原因就是作为一个现代人一个领导者一个孜孜追求的上进的人,关羽对于人浮于事的现象十分的看不过去,在军队中尤其是他的军队中几乎就不存在酒囊饭袋,更没有仍人,不说是个个精英也都是做事干事之人,可以说没有白吃饭的,再看看朝廷这把人有多少是干实事的?又有多少是虚职?又有多少人吃空饷?都说朝廷腐败透顶,就是这么个情况能不腐败么?一个皇上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还是少的,还得有伺候的,一个皇上身边就十多个太监,除了乱政就没有一点政事,关羽每看到这个现象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个现象如果不打破势必影响自己的未来,你想争霸?你想平定天下,但就是这个烂摊子也得给你拖垮,这就是应了那句话了:能着省着窟窿等着!你关羽再能干再有能耐你禁不住后院这么给你折腾,诸葛亮再能干不也是亡国了么,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沉痛的教训。关羽不能眼看着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积攒起来的财富给这些无用之人开销,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好不容易积攒的财富,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财富却偏偏要养活一群废人关羽怎么琢磨都生气。
关羽绝不能再容忍这个覆辙重蹈了,现在的他越来越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这朝廷就像是一个久病不愈的人不动手术都不行了,而这个任务和使命就落在了关羽头上,关羽要励志做一个强者一个英明之主,他不想当傀儡更不想让别人牵着鼻子走,他更不想向谁妥协,这么多年来他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从未妥协过,从未退缩过。从来都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他的概念里不存在,只要他定下的目标就一定要实现,在血与火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关羽就有这样的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挡水击三千里”,关羽这么多年的人生就是这么的从容、自信。
这一次他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这已经数不清是多少次了,不管是军中政变还是面对纷繁复杂的被动局面亦或是身处各种重围之下甚至是这种改革和政变,关羽几乎没有什么闲暇的时光,这十多年来他总是被这样那样的挑战危机所环绕,几乎很少有自己惬意的时光可以分享,这也许就是他的宿命?关羽不仅一次又一次的拷问自己:这样的生活到底累不累,虽然现在的他已经坚如磐石。但有的时候还是种数不清的落寞,是啊!作为一个领导人真的是不容易而要做一个卓越的领导人就是难上加难,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不是用语言能形容的,虽然关羽刚刚执掌洛阳的时间不长,但他深深的感觉到身上的重担与日俱增。而来自推动事业发展的压力也在无形中增加,他内心的这种压力也随之不断增加。
十年树木,如果换做一棵树苗十年的时间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就是这么个概念,十年的时间关羽从一个单纯意义上的纯将领走到今天这个执掌全面工作的领导人,就像自己曾经梦想的那样他做到了,这个梦走的是如此艰辛而又充满血腥,这个梦走的是如此的坎坷而又辉煌。今天的他仍然在努力仍然在着力推动改革,其实他完全不必这么做,他完全可以像历史上很多君王那样过着潇洒的生活,完全不必活的这么累,也可以像有的君主那般“春宵一刻日当午从此君王不早朝”昼夜荒淫过着极乐的日子,也可以像有的君王那般每天歌舞升平。尽情的享受声色之乐;还可以像有的君王那般游山玩水畅游四方还可以像有的君王那样乐于犬鸟猛兽......................总之要过得潇洒他关羽不是做不到,凭他现在的地位和权力他可以像上面提到的这些人那样的生活,完全抛开政治、军事,完全可以做一个世外桃源的领导放手享乐就像董卓那般。
其实他关羽虽然不会像上面说的那般堕落但他完全可以尽情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也有自己的爱好。比如练武、读书、喝酒、下棋、骑马、游泳、旅游..................但这么多年他却一直没能腾出时间来尽情的潇洒,他将自己年轻的生命全都付诸了自己的梦想,这么多年他孜孜以求的梦想直到他登上权力的巅峰,可以说他没有辜负自己更没有辜负历史,同样也没有辜负二爷的盛名,如今也只是万里长征卖出的第一步,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羽不跟那些差的比,他要跟那些强的比,别人能做到的他同样要做到,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他要力挽狂澜将这个百废待兴的事业做大做强,这就是他的使命更是他的追求。
不能因为前方有了绊脚石就停下脚步,有压力就有动力,关羽要化压力为动力以强势推进改革,就拿这次来说他必须坚强的挺过这一关,改革不是可能而是必要是必须,这个事情要是不做将直接影响他的宏图伟业的实现,走到这一步已经没了退路,关羽横下了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他都要强势推进,从一个单纯的军事将领到一个推动改革的政治家,关羽不管在哪个领域都要追求卓越,领导军事能够战无不胜,领导政务推动改革他同样不遗余力可以达到目的,正因为是军人出身正因为执掌军事,关羽有着推动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当然他也有这个实力。
有句话讲“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换做这个时代那就是政权是从军权中取得的,有了军权夺取政权就不再话下,当然也要通盘考虑,如果做得不好势必也会动摇基础,关羽之前有过推动政改的经验,上次是收缴摩登,直到将这个摩登彻底铲除,正是因为坐拥了强大的兵权他才得以将盘踞洛阳这么大的势力铲除,而这次关羽决定以军权问政,他要对整个洛阳整个朝廷重新梳理一番,让洛阳的官场来一次大换血,从精兵简政的目的出发,将不必要的岗位全部裁撤不必要的人员减少开支,将对立面和异己全部清除,真正达到正本清源,以实现整个洛阳官场的大治,为将来争霸天下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重生关云长 第331章 朝议政改
关羽要利用自己强大的兵权逼这些人就范,关羽首先找到刘备将这个想法与刘备说了,刘备闻后不禁大惊:“云长已掌大权何必要跟他们过不去呢?他们也不过食个俸禄而已也不会威胁你的地位,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别再兴师动众了,这些人虽然没有兵权影响力却不小如果动静太大恐引起恐慌,人心不稳啊!”
关羽闻后将改革的原因和必要性跟刘备详细的阐述了一下,刘备闻后捋了捋胡须不停的在屋子里踱步,关羽紧着说道:“兄弟执意已决还望兄长能挺身而出帮兄弟一把!”
“二弟做事兄长岂能不帮,我只是担心事必起反,弊大于利,既然二弟心意已决为兄当全力以赴帮二弟完成心愿!”刘备当即拥护道。
关羽看了看刘备遂将自己精心酝酿的方案与刘备说了,随即关羽又召集朝中的一些重要大员,右中郎将、西乡侯朱儁、右将军皇叔刘备、太傅马日磾、左中郎将蔡邕、太仆鲁馗、太常卿种坲,大鸿胪周奂、平东将军文聘、城门校尉崔烈、长水校尉王颀、典农中郎将任峻、将军徐晃包括马腾也列席了会议,这些官员基本代表了朝中的力量,关羽将这些人召集到一起不是想听他们什么意见,让他们拿主意,而是要得到他们的一致拥护,如果这些大臣们拥护自己,关羽就会少费些口舌,也得到了更多支持,即便是这些人不同意,关羽照样要执行他的想法...........步入腊月的洛阳大将军府,威严肃穆可以看到有不少士兵在伫立,到了晚上更多了几分庄重,就在这天夜里关羽召集了御前会议,上述人等纷纷杳至,关羽端坐在府上议事厅的中央位置,身份倍显尊贵。众文武纷纷来到议事厅,关羽见众人来到灵机一动道:“今日召集大家来是有个喜事要告诉大家啊!”
关羽这么一说众大臣一下子懵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关羽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居然有喜事通报。这真是太阳从西面出来了,一直以来关羽召集众人都是商议紧急情况,皆是极难险种的事情,他这个人一向都不闲着,从来也不曾见他有什么喜事跟别人通报,这回是怎么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