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王妃惹不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幽谷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青莺回来了,一脸的笑意,清韵见了就知道有好事发生。
喜鹊迫不及待的问道。“打听到什么了?”
青莺有些得瑟,昂着脖子笑道。“要是不打听到什么,我也不好意思回来啊。”
明知道大家心急,还卖起了关子。
喜鹊催她赶紧说,青莺喝了口茶。才徐徐道来。
事情还得从定国公府三少爷把明郡王带去看大夫说起。
忠义侯府大少爷几个和明郡王打架,是在闹街,人来人往的。不少人都知道。
这事很快就传到皇上耳朵里去了,皇上当时就龙颜震怒了。
他当时就宣明郡王和忠义侯府大少爷他们进宫。
几人脸上都挂着彩。但是明郡王伤的最重,嘴角有淤青,眼睛有一只被人打黑了,手也破了皮,很惨。
看到明郡王伤的那么重,忠义侯府大少爷几个有些蒙圈,将明郡王踹出窗户时,他脸上有淤青,但绝对没有这么严重。
尤其是眼睛,那是碰都没人碰。
可是明郡王就是伤的这么严重了,只要说话,就夹着呲疼声。
皇上见他那样子,就心疼不已,问他道,“你什么时候回京的,怎么都不进宫来见朕,只有你一个人回来?”
明郡王跪在地上,哽咽着嗓子道,“我刚回京没几天,是偷偷回京的,只给母妃留了个字条,当年母妃被贬去封地,说过没有传召不许回京,我偷回京已经有罪,不敢明目张胆的进宫给皇上请安。”
皇上扶他起来,看着明郡王被打的凄惨模样,皇上一肚子邪火烧的五脏六腑都疼,他忍着怒气,笑道,“从小你就调皮,不比逸郡王好到哪里去,竟然留个字条就敢离家出走,也不怕你母妃担心,跟朕说说,这些年你们在封地过的可好,你爹娘身子骨可还安好?”
被皇上数落调皮,明郡王的脸有些红,不过脸青色,看不出来,他只辩白道,“我不是故意离家出走的,我和母妃提过好几次我要回京,可母妃就是不同意,我只能偷偷跑回来,我怕再不找大夫给母妃治眼睛,她会瞎。”
明郡王说的小声,可是皇上听得很清楚。
明郡王回京是找大夫给瑾淑郡主治病的,而且瑾淑郡主病的很严重,有可能会眼瞎。
皇上眼眶都红了,他赶紧问道,“你母妃怎么就病了,没有大夫能医治吗?”
明郡王摇头,“自从被贬去封地之后,母妃就时常流眼泪,想皇上和太后,许是哭的久了,就经常眼睛疼,看过许多大夫,都说治不好,爹爹和大哥都提议过回京,可是母妃固执,她说太后不收回懿旨,没有传召,她这辈子都不会再踏进京都一步,修明没辄,只能独自回京,请了太医回去给母妃治病,可是……”
说着,明郡王就不说了,脑袋也低了下来。
皇上眉头皱紧,问道,“可是什么?”
明郡王委屈道,“修明跟随母妃离开京都时还小,如今长大了,大家都不认得修明了,修明不想惊动皇上和太后,想请了太医就赶紧回京,可是找了几个太医,不是说修明是假冒的,就说母妃被贬封地,他们太医没有旨意,不敢随意离京。”
说着,明郡王扑腾一声,又给皇上跪下了,恳求道,“修明请皇上下旨,让太医院太医随修明去封地给母妃治眼睛。”
听到明郡王说这话,皇上整个人都差点炸了。
他拳头捏紧,发出嘎吱嘎吱响声,几乎吼道,“让那些个太医滚来见朕!”
孙公公听着,赶紧给一旁的小公公道,“快去请太医们来。”
说完,孙公公劝皇上息怒。
可皇上怎么能不生气,皇姐当年离京,是为了他!
就因为太后说过没有传召不许他们一家回京,如今她在封地病了,大夫医治不好她,她宁愿病了,瞎了双眼,也不违逆太后。
幸好修明孝顺,为了帮她治病,不惜修书离家出走,回京请太医给她治病。
可结果呢!
堂堂郡王爷,连个太医都请不动!
那些太医知道明郡王回京了,知道皇姐有恙在身,一个个的都装聋作哑。
想到从小疼爱自己的皇姐,已经有六年未见了,皇上的拳头都攒的紧紧的。
很快,太医们就来了。
太医们进门,就感觉到了皇上的怒气,当即脸色刷白的跪了下去。
其实,来的路上,他们就知道皇上传召他们所为何事了,他们确实知道明郡王找他们的事。
还是那话,他们不认得明郡王啊,谁知道是不是假冒的,而且让他们离京去封地给瑾淑郡主治病,他们不愿意啊。
在太医院待久了,习惯了做事小心谨慎,能让明郡王回京请太医,瑾淑郡主的病情必然严重,他们没有把握治好啊。
路远,没把握,这样的事,谁也不愿意做啊,这不就寻了个理由打发了明郡王就算了。
没想到偷偷回京的明郡王最终还是见了皇上,还将他们不愿意去给瑾淑郡主治病的事捅了出来,当即吓的赶紧认罪。
皇上气的恨不得将这些个太医全拖下去砍了。
这些个太医,除了会把保重龙体挂在嘴边,半点真本事没有,除了治一些小毛病,一有重病,就束手无策了。
皇上问道,“你们谁也把握治好瑾淑郡主的眼疾?”
那些太医都不说话,皇上只能点名了,“你说!”
被点名的太医,颤抖了嗓音道,“臣不知道瑾淑郡主的病情,不好断言。”
说完,赶紧对明郡王道,“请明郡王详细说明一下郡主的病情。”
明郡王就道,“母妃病了有大半年了,经常会觉得眼前发黑,有时候晕过后,大约有半盏茶的时候看不见东西,见到太阳会流眼泪,会觉得眼睛刺疼,就像是被针扎了一般……”
明郡王详细的描述着,几个太医跪在那里,听得是面面相觑。
他们从未从医书上见过这样的病况。
见到太阳流眼泪的人有过,头晕目眩,然后看不清东西的也有过,眼睛刺疼的也有,可是这么多的病集于一身,还是第一回见到,这让他们怎么治?
皇上见他们那样,就来气了,冷声问道,“能不能治好?!”
太医们不约而同的摇头,然后道,“回皇上的话,瑾淑郡主的病情,臣等第一次听闻,治好瑾淑郡主的把握,连一成都没有。”
几位太医都说没有把握,几乎就等于是宣判瑾淑郡主要眼瞎了。
皇上心疼至极,加上明郡王又求他,道,“这些都只是修明说的,太医们没有给母妃诊过脉,或许见了母妃,就有把握了呢,修明求皇上救母妃。”
皇上宽慰明郡王道,“朕会救你母妃的。”
说完,皇上就下旨道,“来人,拟旨,宣瑾淑郡主一家回京。”
很快,便拟好了圣旨,皇上要加盖玉玺。
才拿起玉玺呢,太后来了。
她进门便道,“皇上要宣瑾淑郡主一家回京?”
这么问,显然是不愿意的。
皇上脸冷的很,他望着太后。
他没有说话,孙公公回太后道,“瑾淑郡主得了眼疾,恐有失明的危险,回京治疗,还有一线生机。”
太后脸色一僵,进来时的凌厉之气散去,转而变得不敢置信,“失明?怎么会失明?!”
皇上冷冷一笑,“太后还要阻止朕宣皇姐回京吗?”
穿越王妃惹不起 第196章 拜托
太后脸有青了三分,“哀家是那么狠心之人吗?!当初贬她出京,皆因她固执,忤逆哀家,她要主动跟哀家认个错,哀家也不至于将她晾在封地六年。”
太后很生气,不过没人敢接话。
太后望着一旁的明郡王,带着笑问道,“你就是修明?”
明郡王跪下给太后请安。
语气恭敬有礼,叫人揪不出一丝的错,但眼神疏离,带着淡漠和埋怨。
太后嘴角的笑缓缓湮灭。
当年瑾淑离京前,就是这么看她的。
太后鼻子泛酸,虽然她狠心将女儿贬去封地,可她只有那么一个女儿,从小捧在手心里疼的,呵护备至,六年不见,六年没有她丝毫的消息。
如今再知道,却是她得了眼疾,快要失明的消息。
太后眸底有泪,她转了身。
瑾淑郡主一家回京的事,就这么定下了。
看着明黄的圣旨被送出去,他大松了一口气,嘴角缓缓上扬,然后……
呲疼一声。
皇上看着他,眉头皱紧,眼光扫了跪在地上半天了,腿有些酸麻,忍不住挪动的忠义侯府大少爷几个纨绔。
早在他们几个进宫前,皇上已经知道他们和明郡王为何打架了。
他坐回龙椅,冷声问道,“你们为何在酒楼打起来,如实禀告。”
忠义侯府大少爷几个敢禀告吗,酒楼的事,从头到尾都是他们错啊,他们不敢说,只认错。
皇上就望着明郡王了。“你来说。”
明郡王摸着嘴角,他嘴角受了伤,一说话就疼啊。
跟在明郡王身后的小厮就上前一步,将明郡王进了酒楼,到最后被一脚踹下酒楼的事,细致的禀告皇上知道,尤其是明郡王和和气气的想忠义侯府大少爷他们看在他面子上饶了那小姑娘。结果被取笑的事。更是说的一字不差。
忠义侯府大少爷几个赶紧道,“我们不知道他是明郡王……”
言外之意,是不知者不为罪。
明郡王赫然一笑。“那小姑娘避让我,才撞了你,她也不是无心的,她赔礼道歉了。你一个大少爷,却跟一个小姑娘斤斤计较。也不嫌丢人,就算我不是明郡王,你也不该跟她一般见识,要说错。我也有,我没说我是明郡王,不过我说了。你们信吗?”
之前他登门求见太医,太医们都不信。
加上他穿的简单素朴。根本就没人将他放在眼里。
忠义侯府大少爷几个哑口无言,看着皇上冰冷的眼神,吓的背脊都在颤抖。
外面,有公公进来道,“皇上,忠义侯和几位大臣求见。”
“让他们进来!”皇上声音带着愤怒。
忠义侯几个进了御书房,先是看了眼跪在地上的忠义侯府大少爷几个,各个脸上都是恨铁不成钢,恨不得拖出去打七八十大板的神情。
他们早进宫了,只是一直在御书房外等着。
从宣召太医,再到太后来,没一会儿又怒气冲冲的走,随后又是宣召瑾淑郡主一家回京。
几人就知道皇上很重视明郡王,加上今儿这事,又是他们的孙子儿子错在前……
瑾淑郡主一家离京六年了,当年小小的明郡王如今都长大了,好不容易回京一趟,还被人打的鼻青脸肿,皇上能不生气?
他们跪下来认错,说他们教子无妨,管教不严,求皇上责罚。
皇上拍了龙案道,“天子脚下,就敢做这样强抢民女,胡作非为的事,明郡王出来帮着求情,还遭到一顿毒打,几位少爷当真是年少有为啊!”
忠义侯几个赶紧说是他们疏于管教了。
有错当罚,而且是犯了这么大的错,怎么可能轻饶了他们?
这不,皇上一怒之下,打了几个纨绔一人三十大板,几位求情的大臣,有爵位的降爵一等,没爵位的,降低官爵一级。
忠义侯府就这样贬为了忠义伯府,忠义侯的脸都白了。
可是皇上发话了,他们敢说罚的重了吗,非但不敢说,还得叩谢圣恩。
皇上见了他们就烦,摆摆手道,“都退下去吧。”
明郡王也要告退,皇上单独留下了他,笑道,“你脸上的伤,让太医给你上药。”
明郡王摸着嘴角,笑道,“已经上过药了,不用再上了。”
皇上拉着他坐下道,“宫外药铺那些药,哪里比得上宫里的药,这一脸的伤,看的朕眼睛疼。”
明郡王就乖乖的让太医帮他上药,几次疼的倒抽气。
等上完了药,明郡王陪皇上聊了会儿天,聊的都是封地的事。
等时候差不多了,他才带着小厮出宫。
等出了宫,小厮就高兴道,“郡王爷,没想到咱们真的能够留京呢。”
明郡王摸着嘴角的淤青,虽然装弱有些难受,不过能留京最重要,他吩咐小厮道,“你去客栈把包袱带回郡主府,今晚回府住。”
小厮高兴的应了一声,“知道了。”
说完,又觉得不对劲,“不对啊,郡王爷,我回客栈,你去哪儿?”
明郡王抓紧缰绳笑道,“我去镇南侯府。”
楚大少爷帮了他那么大一个忙,他得感谢他。
锦墨居,厨房。
楚北正在烤炉前,认真的烤鸭,卫风在一旁帮他煽扇子。
卫律站在门口,道,“爷,明郡王来了。”
楚北头也不回的来了一句,“让他进来。”
明郡王站在厨房外,往里面探脑袋,有些憋笑,“想不到堂堂楚大少爷还有这癖好呢?”
楚北瞥了他一眼,“这堂堂二字从何而来?”
一般只有显贵才会用这两个字。
明郡王耸肩一笑,迈步进屋,“虽然你不名不显,不过堂堂二字,你当的起。”
楚北勾唇一笑,丢了手里烤鸭的活,问道,“如愿以偿了?”
明郡王点头,作揖道谢。
楚北迈步往外走,道,“你不必跟我道谢,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明郡王听得一愣,“应该?”
楚北点头,“大皇子离京之前,拜托我帮你。”
明郡王笑了,“算他重情重义,他没和逸郡王去看我的事,我就不跟他计较了。”
走到院子,楚北请明郡王坐,又让卫律上茶。
明郡王望着楚北道,“今儿真是险,要不是你让我把母妃的病情往严重了说,太后肯定不会松口让母妃回来,只是,我这也算是欺君了……”
说着,明郡王愣了愣,望着楚北道,“为何我总觉得你特别的熟悉,在你面前,有种根本藏不住话,也不需要藏的诡异感觉?”
穿越王妃惹不起 第197章 礼物
比如欺君,这两个字代表着什么,是随随便便能说出口的吗,可他就那么自然而然的脱口而出了,好像说话时,直接把大脑绕了过去,他不是这样一个不会防备人的人,甚至将把柄送给别人捏着的愚蠢之人。
虽然这管用的馊主意是楚大少爷帮着他出的,可听不听全看他的意思,既然照做了,万一将来出了什么事,他没有责怪别人的权利。
楚北漂亮的唇瓣勾起一抹弧度,他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道,“什么是欺君?皇上觉得受骗了,那是欺君,皇上若是心甘情愿被欺骗,这叫擅于揣测圣意。”
明郡王愕然望着楚北,就听楚北继续道,“当年,皇上就不想长公主一家被贬离京,如今六年了,他想长公主回京,只是迫于太后施压,心有余力不足罢了。”
如今这么好的理由摆在他跟前,就算皇上知道那是欺骗,长公主不会眼瞎,他也会让长公主回京。
这一点,明郡王很认同。
他也望着远处,道,“我想不明白,当年太后虽然不像疼安郡王那样疼我和大哥,却也算是宠溺有加了,十个大皇子都比不上,可一夕之间,太后震怒,贬了母妃不算,还让我们一家搬离京都,去封地住,母妃到底怎么惹怒太后了?”
明郡王想不通,楚北望着他,“长公主就没有提过这事?”
明郡王耸肩摇头,“母妃对此事三缄其口,不论我们怎么问,她都不说一句,有时候问的烦了。还会罚我和大哥,就是我回京之前,还问过母妃,母妃说她知道我们对太后贬她一事很好奇,可她不会说一个字,我们远离京都,就远离皇权争斗。过安稳的生活比什么都好。”
楚北听得眸光闪了一闪。
看来长公主被贬去封地。真的和皇权争斗有关。
六年前,那一年,相继发生了两件半的大事。
第一件。便是立储,太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皇上答应立安郡王为太子,最后立储一事不了了。
第二件,就是立储风波之后不久。太后忽然震怒,贬了长公主。逼长公主一家去封地,至今已经六年了。
另外半件,便是立储之前,大皇子离奇中毒。因为很快便医治好,所以不算特别大的事。
另外两件,加上是谁下毒要害死大皇子。至今都是个谜。
楚北在走神,明郡王察觉了。伸手在他面前晃了好几下。
楚北回过神来,望着他,明郡王有些不好意思道,“你说有人能治好我母妃的眼疾,是真的吗?”
楚北看了他一眼,道,“我不敢说有十足的把握,但至少有八九成。”
明郡王听得高兴,激动的都说不出来话了。
正好这时,厨房飘出来一阵烤鸭香。
那香味,勾人食欲,闻之便口齿生津。
“好香啊!”明郡王脱口赞道,然后给楚北竖了个大拇指,“厨艺过人。”
卫风站在一旁,肩膀差点抖脱臼。
这烤鸭是府里的厨子烤的,爷烤的那个……不提也罢。
卫律端了三只烤鸭过来,道,“爷,总算是成功了。”
楚北就请明郡王一起吃烤鸭,明郡王对烤鸭是赞不绝口,“我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烤鸭。”
楚北笑道,“确实不错。”
京都大小酒楼的烤鸭,包括御膳房的,他都吃过,这种面皮裹着烤鸭,带着特制的酱,这吃法独一无二。
楚北可不是白请明郡王吃烤鸭的,吃完了,是要帮忙的。
这烤鸭,既然明郡王认为是他烤的,那就请他帮忙给在城北军营罚扫马厩的逸郡王送一只去。
有明郡王作证,逸郡王会相信这是他烤的。
等送走了逸郡王,厨房的厨子又烤好了六七只烤鸭。
几个暗卫一人分得一只,还有的多。
卫风望着楚北道,“爷,烤完的烤鸭还剩下三只,昨晚腌制的还剩下六只,该怎么处理?”
卫律抹着嘴角的油道,“吃不完,当然是送人了,老侯爷肯定喜欢。”
卫风连连点头,虽然吃了一只烤鸭了,总有一种意犹未尽,还想再来一只的感觉。
不过,厨子就会,以后想吃,让厨子再烤就成了。
正想着呢,那边卫驰脚踏湖面飞了过来。
看见他,卫风就道,“爷,卫驰回来了。”
楚北原打算回屋的,听到这话,他又转了身。
卫驰一上来,就鼻子乱嗅,“这是烤鸭的香味,爷成功了?”
卫风瞥了楚北一眼,道,“是啊,你怎么回来了,三姑娘有事?”
卫驰轻点了下头,走上前,在楚北耳边低语了两句。
楚北眉头皱了下,无奈一笑,“她也不嫌麻烦。”
泠雪苑,内屋。
清韵坐在小榻上,青莺巴拉巴拉把打听来的事禀告清韵知道。
等她禀告完,青莺笑的合不拢嘴,斩钉截铁,还带了些崇拜道,“这事肯定是楚大少爷帮的忙,这才两天呢,他就帮了姑娘两个大忙了。”
清韵没有说话,反倒是喜鹊道,“我觉得这应该是个意外,卫驰大哥不是说楚大少爷在收集忠义侯府的罪证吗?”
忠义侯府被贬是因为王大少爷打晕了明郡王,是因为教子无方,不是贪墨受贿,也不是结党营私。
青莺望着喜鹊,眼睛眨了好几下,道,“虽然你说的有理,不过我还是觉得这不是意外,哪有这么凑巧的意外啊。”
说着,她望着清韵,问道,“姑娘觉得呢?”
清韵轻笑,正要说话呢。却鼻尖一动,嗅到一股熟悉,但又不熟悉的香味。
她嘴角上扬,勾起一抹璀璨的笑来,“是不是,问问不就知道了。”
青莺连连点头,这事问卫驰大哥。他肯定知道。
她转身要朝窗户走去。却见窗户处,跃进来个人,吓了她一跳。
来人一身锦袍。面罩银色面具,一双眼睛,漆黑如墨玉,翻着莹润光泽。不是楚北,还能是谁。
他手里还拎着个食盒。那香味就是从食盒里散发出来的。
青莺和喜鹊见了楚北,连忙福身见礼,然后乖乖的退到一旁。
楚北把食盒放到桌子上,清韵从小榻上站起来。走过去道,“看来厨子是把怎么烤鸭做出来了。”
听清韵这么说,楚北望着她道。“你确定这不是我烤的?”
清韵失笑,“烤鸭讲究的是火候。一个以前连厨房都没进过的大少爷,怎么可能几天之内就琢磨透了?”
楚北无话可说,示意清韵尝尝镇南侯府厨子烤出来的烤鸭味道如何。
其实不用他说,清韵早就想尝尝了。
她打开食盒,里面的烤鸭早片好了,用小暖炉温着。
嗅着味道,清韵就断定这烤鸭比她以前吃过的更好吃,原因无他,只八个字:土生土长,原汁原味。
清韵尝了口,点头夸赞了几句,见楚北一直看着她,她脸微微红,她不喜欢吃饭时被人盯着看,难受。
她转了话题道,“忠义侯府的事,谢谢你了。”
说完,清韵脸就红了,因为楚北看着她笑。
清韵想起那日,楚北让她道谢,她说言谢太见外的话,今天,她又言谢了。
楚北低笑,他嗓音醇厚如远山暮鼓,又如深谷流溪,宁静飘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