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这次作为大猴子的十三行都被铲除,光复都督府尽管没有立刻动手打击“野鸡”大烟贩子,看来他们所说的彻底根除大烟的决心并非是玩笑。
尹晓峰并没有看出岳家有俯首帖耳乖乖服从光复都督府的迹象,若是和岳家走的太近,对于尹晓峰来说可并非是什么好事……
这一晚,尹晓峰靠在床上,各种想法在脑海里头反复翻腾,直到后半夜才精疲力竭的睡着。
第二天,岳寿山就找了尹晓峰商量婚事。这等早就有了婚约的婚事,双方长辈连彩礼这等事都基本定好,只要没有悔婚的意思,推行起来其实很快。岳寿山表示按照约定进行,尹晓峰也就答应了。这次来的时候尹晓峰已经带了不少礼物,岳寿山家不计较,礼物多少都当了彩礼收下。大摆了三天酒宴,把姑爷喝的晕三倒四的同时,作为当地大户的岳家也向佛山当地表示岳家要正式嫁闺女啦。然后尹晓峰就赶紧回江门,等着岳家把闺女送到江门去。
一回到江门,尹晓峰立刻就跑去江门当地的光复都督府的政府部门,表示要求投奔光复都督府。接待尹晓峰的负责人叫林梦楚,他摆出一副官家人员特有的刁难语气问尹晓峰,“请问尹先生,你怎么想起来要加入光复都督府了呢?”
“我在海外混过,深知中国人到底在外国人那里如何受气。咱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不投奔光复都督府,我还能去投奔谁?”尹晓峰把自己收集到的光复都督府的宣传词汇总成了一个非常好的理由。
林梦楚听了这么冠冕堂皇的话之后先是一愣,江门一直没什么人投奔光复都督府,现在蹦出这么一位在江门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团练头子,若是说不接纳的确是有点说不过去,可若是说接纳了……,林梦楚心中想着几天前会议上接到的上级命令,各地政府和部队都开始制定危险份子的名单,一旦战争开始,部队首先就要先发制人的铲除当地“危险份子”。尹晓峰已经属于危险份子行列,只差最终敲定的步骤。
“尹先生,我们曾经说过,要团练们前来报备。你可一直没来过啊!”林梦楚准备先拖一拖。
“我现在就可以报备!”尹晓峰立刻答道。
听到这话,林梦楚的眉毛忍不住抖了抖。他万万没想到尹晓峰看样子是在玩真的。这下林梦楚有些讶异。除了惊讶之外,林梦楚很想把尹晓峰给撵走。
俗话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林梦楚自己就当过佛山小团练的头头,依附在佛山大户岳寿山旗下。他当时运气好,光复都督府刚到广东,攻打广州城的时候俘获了林梦楚等人。光复军招降林梦楚,林梦楚立刻投奔了光复军。他自己这么一个本地“地头蛇”出身,恰恰符合了光复军所需要的人力标准,所以部队对林梦楚也在安全的范围内尽力使用。而林梦楚跟了光复军之后,办事卖力,逐渐混出了个头,到了江门政府任职。
最近授田令中,林梦楚下了决心,花巨大的力气说服了自家二十几口人,把自己家的二十亩地都给交了,然后根据授田令分到了将近五十亩基塘地。遇到了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林梦楚可不想因为自己的任何差池丢了差事,所以他行事格外的谨慎。
尹孝峰本来就属于半个黑名单上的人,若是因为林梦楚一时疏忽,放过了他,以后追究起来林梦楚可是吃不了兜着走。所以林梦楚说道:“要不你过几天再来,这几天我们比较忙。”
尹晓峰当然不是傻瓜,对这种明显推脱的说法,他一点都不认。提高了嗓音,尹晓峰嚷道:“你们既然规定说这个团练要报备,你们公告上也说办事有效率,戏里面演的,你们说咱们中国人要团结。怎么现在就要撵我走呢?”
这声音够大,林梦楚所在的办公室里头其他人都抬起了头,大家都用讶异的目光看着情绪激动的尹孝峰。
尹晓峰大声说道:“其他人到底怎么看光复都督府,我也不知道。可我们在海外干过的人都知道洋鬼子多欺负中国人,我家和英国人有过过节,结果被英国人坑害的损失了一大笔钱。我是真的觉得想跟着光复都督府走,你们既然说要建立一个两广的朗朗乾坤,你们不能不带上我这愿意跟着你们走的人啊!”
听了这话,林梦楚对尹晓峰更加警觉起来。这是他第一次遇到光复会之外的人用如此高度政治化的态度表达态度,其他人对光复都督府的态度无疑都是认为光复都督府是一个很单纯的军事组织,很能打,军队看着挺吓人。这是第一次有人把光复都督府视为一个有政治理念的政治组织。对待这等人,林梦楚第一念头却是敬而远之。
林梦楚正想着怎么把尹晓峰给糊弄走,通往里屋的门帘一挑,江门地委书记吴启路走了出来。他对尹晓峰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尹晓峰一愣,看着这个人所在的办公室,他大概能猜出这个人无疑是级别更高的官。但是转眼之间,尹晓峰又忍不住有些高兴,大官们管的更多,更能下决定。他这次在佛山想通了一件事,娶老婆是娶老婆,投奔光复都督府是投奔光复都督府,这是两码事。他可没理由因为娶了岳家的闺女,就要在岳家一棵树上吊死。
站直的身体,尹孝峰作了个揖,“在下叫尹晓峰,在海外干过买卖,现在在江门是个小团练的会长。在下看了光复都督府的告示,还有那些戏,是真的想投奔光复都督府。还望这位大人指条明路。”
吴启路看尹晓峰态度挺认真的,他笑道:“那你跟我进来吧。”说完之后,他又向林梦楚招招手,“你也来!”
三人坐下之后,尹孝峰看了看吴启路的办公室,屋子不大,里面的家具也破破烂烂,眼瞅着就是暂时弄来先用而已,只是屋子颇为干净,看来打扫的很认真。这种作派就让尹晓峰觉得安心不少,若是对方用的是很豪华的家具,那说明光复都督府已经根本不用再鸟地方上的人,那投奔可就难了。
“林先生,你能否和我说一下这些在海外做买卖,或者做工的华侨们是怎么一回事?”吴启开口并没有谈团练备案,或者土地问题,他直奔华侨这个问题而去。
尹晓峰没想到吴启路关心的竟然是这么一个问题,虽然不解,可他在海外十年,对此非常熟悉。定了定神,他思忖着对方到底想听什么。
“林先生,你不用想着怎么给我说些我爱听的话。你就把你的经历好好的给我说说,大家在海外到底怎么赚钱,受了什么欺负,与外国人怎么合作,大家想要什么。这就是我想听的。”吴启路坦率的说道。
1852铁血中华 第62章 规模的艰难(十九)
一份《关于利用广东华侨的网络扩大在广东宣传》的文件送到韦泽桌上的时候,韦泽都忍不住愣了愣。韦泽当然知道当年孙大炮是如何坑骗海外华侨,让他们出钱支持革命。但是韦泽身为北方人,他对华侨并没有什么概念。
而且现在战争逐渐成形,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从香港来的消息中,英国方面整顿军队,好几艘大船已经到了香港。等英国人兵力齐备,接下来自然就要打仗。光复都督府此时需要的已经不是全面的细致宣传,而是尽快的将铁杆支持者们更有力的凝聚起来。即便如此,这份来自江门的报告也让韦泽觉得眼前一亮。
从工农红军开始的伟大军队之所以能够创造出无数奇迹,因为这支军队永远都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是所有水平在及格分数线之上的领导人都不得不苦苦思考的问题。
现代民族国家制度为何能够强势崛起,正因为这个制度让国家的国民们被最大限度的纳入到了一个“天然的团体”中。
韦泽曾经感到很奇怪,为何欧洲那帮脑袋上顶着浅色杂毛的人以罗马继承者自居。在罗马共和国或者帝国时代,这些人可都是标准的蛮夷。人家罗马人是黑发黑眼好不好。偏偏黑发黑眼的罗马血脉在意大利南部是被歧视的存在。法国人自称高卢后裔,可实际上真正的高卢人后裔大概也就在瑞士那边还有一点。法国人和德国人是货真价实的血亲。至于埃及人么,韦泽根本懒得去提及,法老和绿教之间实在是有着一条天堑鸿沟。
但是,现代民族国家就是能够用简单明快的观点,哪怕是这个观点从基因研究上根本站不住脚,但是这观点好歹让国民有了一个共同的属性。各种阶级、各种宗教,都必须居于现代民族国家所创造的“xx民族”“xx人民”之下。不管是国王、贵族、资本家、无产者,好歹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属性,“xx国的人民”。那么这个共同的属性,也创造出了一个共同的阵线,然后明确的分出了敌我,划定了界限。
光复都督府是围绕在韦泽身边的利益集团,他们只是因为韦泽在宣传“现代民族国家”,不管认同不认同,基于相同的集团这么一个理由,他们也要把韦泽的理念当作他们的理念。但是这远不够,想在短期内凝聚两广的人心,韦泽只能创造出一个让两广人民能够理解并且认同的“共同身份”。无疑,华侨们与欧洲现代民族国家接触过,他们反倒是最能够理解韦泽这个提法的一群人。
韦泽立刻召开了常委会议,先把吴启路的那份文件给大伙看了,耐心的等着大伙看完,韦泽才说道:“我建议,这次清洗的时候,凡是有华侨身份的,暂时先可以放他们一马。”
毕庆山立刻皱起了眉头,“都督,那些华侨在海外挣了钱,就回到广东买地。广东土地问题和他们有想当的关系。若是先放他们一马,咱们的名单里面,需要调整的人可就太多了。”
“现在实在是没机会细分,所以先这么干。等完全铲除了大烟商人之后,再说怎么处置这些人。”韦泽答道。亲自当上了这光复都督府的都督,韦泽终于明白了为何很多高层的命令看上去几乎是不近情理的。因为高层哪里有时间去分辨那些细微的事情,若是避免误伤成了高层的标杆,那高层什么都不用干了。高级政策的制定,完全是基于当时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展开的。对于矛盾认知水平越高,政策的针对性就越强。同时,政策也越不考虑个人问题。
例如韦泽要夺取广东的统治权,就要解决土地问题,地主们无疑就是需要消灭的对象。而韦泽又不敢先在现在把阶级矛盾这个大杀器放出来,那只能全面激发地主们的拼死反抗。所以韦泽只能从“正义”的角度入手,先清除伤害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大烟贩子”和“卖国贼”。虽然这帮华侨中不少也是“大烟贩子”和“卖国贼”,韦泽依旧暂时放过他们。为了利用华侨推动“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韦泽就暂时放过这些人。如果这些华侨肯投奔韦泽,韦泽还要充分与他们合作,甚至委以重任呢。很多时候,政策就是这么的残酷,这么的不讲道理。
常委们当然能够站在这个高度上理解问题,即便是不理解的,也知道另外的道理。第一,韦泽都督是正确的。第二,如果韦泽都督不正确,那么参看第一条。
当然,韦泽说服大家的理由也相当充分。大部分广东人没见过外国人,没有和外国人打过交道。广东本地人知道广东本地出身的华侨和外国人打过交道,他们自然会相信身边华侨的话。那么只要能够控制华侨的宣传口径,光复都督府的宣传工作自然就能事半功倍。
听完了韦泽的解释,毕庆山点头表示同意,“希望英国人不要这么快的就打过来,给我们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下面的同志调整名单。”
负责商务工作的李玉昌不管军队,也不管授田令工作,所以他对华侨问题并无兴趣。李玉昌问道:“若是英国人占据了广州城之后不离开,我们怎么办?”
韦泽笑道:“英国人的兵力不足,他们长期占据广州城其实是件好事。我们派遣小分队切断广州城与香港的路上通道,而且不断以小规模的军队骚扰进攻香港。他们受不了的!”
“那英国人若是撤回香港呢?”李玉昌继续追问。
“英国人的目的很简单,他们要控制广东,让大烟买卖不受任何限制。他们不会轻易撤退的。”韦泽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李玉昌连连点头,他很认同韦泽的态度,所以李玉昌用大惑不解的语气问道:“可咱们光复都督府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英国人明显做不到这点啊?”
韦泽先是停顿了一下,等所有常委们的视线都聚集在韦泽身上的时候,他才说到:“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战争依附于政治,而不是政治依附于战争。英国人当然不知道靠战争手段是打不败我们的,依照他们的经验,用战争能够击败满清,自然能够击败我们。所以英国人通过谈判无法实现在广东进行大烟贸易之后,他们自然选择了他们认为能够让我们屈服的战争手段。我们之所以把光复军的兄弟们送上战场,让他们面对死亡,不是我们热衷于杀戮,而是因为我们必须向英国人证明,他们试图用战争手段让我们屈服,让他们毒害中国人民的大烟贸易能够继续的想法是错的!这就是我们一定要让部队理解的事情!我们不是因为热爱战争而去打仗,我们是为了中国的利益,为了和平而走上战场的!”
阐述这个战争理由的时候,韦泽情绪饱满,态度坚定。因为这些理由是韦泽坚信毫无错误的理由,不仅仅是现在他敢如此坦荡的讲出来,哪怕是这些话一字不差的记述到历史书中,韦泽也坚信后世中国人同样能够接受韦泽的战争理由,接受韦泽的战争行动。
新中国见过后发动的数次战争,即便是战争过去了几十年后,绝大多数中国人依旧能够完全认同当时发动战争的理由,认同当时对战争的宣传,承认那些战争为新中国带来了和平。军人们肯接受这样的理由,肯为了这样的理念走上战场。韦泽希望自己能够延续这样的光辉历史,至少尽可能延续这样的光辉历史。
常委们明显被韦泽说服了,如果他们不久前对韦泽决定暂时饶过华侨,更多的出于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对于和英国人开战的理由,大伙却是理解后真心的认同了韦泽的理念,支持这样的战争选择。
“那么现在就开始封锁消息,从广州城大规模撤退么?”李玉昌的语气不是质疑,而是询问。
“除了让出广州城之外,其他地区一概不会退让。我们得让英国人先高兴一下,认为他们轻松的击垮了我们,把我们撵出了广州城。当他们的达成了战役目的之后,才会继续玩命的去追求战略目的。那时候,就是我们好好教训英国人,并且把和英国勾结的大烟贩子彻底铲除的时候!”韦泽叙述着自己的想法。
不过韦泽其实知道,不管那帮大烟贩子是否和英国人勾结,他们已经被写在了光复军所拟定的“与英国人勾结”的名单上。剩下的事情就会演变成,“勾结英国人”等于“卖国贼”。现代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肃清“卖国贼”。不管是“真卖国”或者“被卖国”,当敌我矛盾上升到军事冲突的时候,肉体消灭就成了必然。
韦泽之所以要尽快的创造出现代民族国家,因为有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人,对于“卖国贼”是没有丝毫同情的。这点,韦泽不用去思考,他本人就是一个明证。对于汉奸,韦泽从来没有同情。在杀汉奸方面他只会认为“杀得不够”。
光复都督府只需要向两广人民做出合理解释,这就够了。至于一部分大烟贩子是不是被冤枉了,韦泽可是一点都不在乎。
1852铁血中华 第63章 第二次大烟战争(一)
“六千人的部队应该够用了。不过光复军把虎门炮台上的大炮都给拆走了。却不知道他们想做什么?”英国方面虽然对战争充满了信心,但是他们对韦泽的行动并不理解。
第一次大烟战争中,英国人的风帆战列舰在蒸汽船拖动下,好不容易进入了珠江,然后用舰炮打败了广州的守军。无论是铁锁横江,或者是别的技巧,都没能顶住英国人的进攻。现在韦泽的做法与清军的做法完全不同,根据英国人好不容易弄到的情报,韦泽干脆就把虎门炮台上的大炮都给拆下来,也不知道运去了什么地方。
韦泽的光复军摆明了准备和英国人进行军事对抗。从广州城内开始封锁领事馆附近的街道,普通民众必须靠路条才能进出广州城,这些行动都证明韦泽一点都没有屈服的意思。既然和平谈判不能让韦泽屈服,剩下的选项无疑就是战争。英国人对即将爆发的战争有着充足的信心。
只是英国军队并非是狂妄的傻瓜带领的军队,韦泽选择不利用地利进行防御的做法让英国方面感到非常意外。就他们所收集的情报,韦泽根本就没有能够在珠江上与英国人对抗的实力。拆除炮台的结果只有一个,英国人能够更加轻松的打进广州城。
英国的文臣武将们都无法想明白韦泽到底是要做什么。
“既然我们的部队已经到齐,不妨就开始进攻吧?不管韦泽到底想做什么,打了过去,我们就知道他们的计划了。”英国方面最终拿出了这样的办法。
“等我们这次打下广州,一定要要得到在珠江沿线设置兵站的权力!”也有人提出了未来避免情报遭到拦截的建议。而充满了必胜信心的英国人,都对此表示赞同。战争的赢家必须得到特权,而特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下一次战争能够更轻松的获胜。
1856年12月1日,英国方面正式调动部队,开始对广州城发动了进攻。这次战争没有什么宣战,宣战是两个国家之间战争才会采取的形式。英国人认为韦泽作为清国的一个造反者,根本不配享受这样的待遇。
巨大的风帆战舰在蒸汽拖船的拖动下缓缓的沿着早已经设定好的航线进入了珠江。这些战舰两舷上的炮门暂时没有打开,但是要不了多久,战舰就会进入战争状态,那时候数十门大炮就会向着目标喷吐出可怕的火焰。
英国的陆军比海军更早的开始了进攻,巨大的军舰就是英国人的活动炮台,保护好这些炮台无疑是英国陆军的任务。所以他们沿着江岸前进,占领了空无一人的虎门炮台之后,英国人发现炮台上果然如同情报所说的那样,不仅无人把守,连原先大量火炮都不见了踪影,空荡荡的炮位证明了这里曾经有过防御体系的存在。
战斗爆发的时间比英国人想象更早,英国陆军沿着珠江前进的时候,靠近了江边的民宅时,靠前的小部队突然遭到了对方步兵的攻击。
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居俊峰用望远镜看着英国人步兵丢下几具尸体开始撤退之后,叹了口气,放下了望远镜。
第一师的任务并不是沿江防御,而是沿江撤离百姓。虽然居俊峰本人不是海军出身,更不懂海战。可只要动脑子想想,就知道英国人的军舰如果想沿江航行,最怕的莫过于江边的炮兵阵地。光复军曾经把守过东西梁山,对这个防御模式有经验。
从英国佬的角度来看,首先摧毁沿江的民居,防止光复军在民居里面设有炮位,就成了首要任务。从光复都督府的角度来说,既然大家说要建立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政府对人民有义务。此时就不能让部队缩在营地或者防御阵地里头,让外面的百姓死活听天由命。韦泽都督下令,部队和地方干部要动员百姓撤离沿江的战区,以确保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可这活儿不好干啊!房子是百姓们最重要的财产,让他们丢下房屋暂时撤退到其他聚集地去,百姓们根本不想服从。光复军不欺负人,更不可能强行驱散百姓,更不可能立刻拆房撵人。所以百姓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又不和英国人打,英国人为什么会打我们?”
居俊峰原本对于现代民族国家理念兴趣有限,虽然光复会里面是用考试的模式强行逼着大家背诵那些内容,居俊峰听了之后也未必完全在乎。可面对战争,他算是恍然大悟了。英国军队进攻广州城,首先考虑的自然是自己的安全。中国人在英国人眼中都是敌人,中国人沿江的房屋在英国人看来都是威胁。他们根本不在乎中国非参战人员的死活,也根本不在乎中国人是否损失了财产。这就是现实。
部队里面针对这些问题早就有了一些准备,加上按照制度由政委和光复会会员领头,百般劝说。一部分百姓觉得光复军说的话有道理,不情不愿的离开了家。还有一部分百姓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虽然也做了撤离的准备,却还幻想着自己房子不会遭到英国人的袭击。
光复军和英国人一交手,居俊峰根据自己看到的,还有下面汇报上来的情况,都确定英国军队采取了焚毁江边房屋,清除可能存在的火力点的行动。
“赶紧再通知民众,马上开始转移。如果他们不转移,我们的部队就只能先走了!”居俊峰下达了命令。光复军现在手头的火炮只有12磅山地榴弹炮,这样的火力根本没办法和英国人的炮舰对射。
想到这里,居俊峰心中就很有些不满,韦泽把虎门炮台上的大炮全部,这到底是闹得哪一出啊?
此时光复都督府和光复军大部分人员都撤出了广州城。既然注定打不过,那就不要打。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韦泽非常崇尚这句话。
总参谋长胡成和在韦泽旁边叹道:“若是有大炮,能守住虎门,那就更好了。”
韦泽知道胡成和的想法,他问道:“胡参谋长是不是不相信我们能够铸出好炮来?”
被韦泽揭穿了心事,胡成和也不再掩饰,“都督,那钢铁厂是用洋人的技术造的,我心理面还是没底啊!”
满清铸炮水平不行,一门大口径火炮耗资巨大,而且效果也不怎么样,这关键是就在于铸炮所用的铁。韦泽现在暂时没办法大规模炼钢,大炮还得是铸铁的。铸铁的性能比起普通的铁已经是巨大进步,可这玩意需要一个技术积累的时间。佛山本来就有大量炼铁的铺子,韦泽也把钢铁基地先放在佛山。炼钢用的反射炉还在建设,铸铁生产倒是正式开始了。韦泽把虎门炮台上的大炮都给送去了佛山回炉重炼,一来可以省出不少时间,二来也能有效的避免有人热血上头,一定要和英国人玩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昏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