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归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南风寄梦
守城门的黑铁军见是高远、杨可世亲自率军出城,也不便过问,直接打开了城门,让万胜军出城。虽然是半夜时分,四千名万胜军骑军也是不到半个时辰,便都披挂整齐,赶到了城外。箭矢、兵粮袋全都带着,随时可以出征远行。
迎春门外,高远将两封书信都递给了杨可世,杨可世就着火把的光亮,越看越是愤怒,看到最后,将两封书信团在一起,狠狠掷在地上,大声叫道:“朝廷说杨某不听号令、依附叛军,助纣为虐,劫掠官兵,派人将我和手下二百多亲军家人骗至雄州,关押起来,要杨某和手下亲军十日内赶到雄州城就戮;若是十日内不到,便将家人全部诛杀,以正军法!”
城外空旷的野地上,无数火把无声亮起,闪动着火焰,照亮四周。四千名骑军安静地站在地上,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是紧紧地握着手中长矛。只有身旁的战马,感受到了主将满腔的怒火和高涨的战意,在不安地刨着地面。
杨可世将手中长矛高高举起,大喝道:“随我从宋营来的人,站到军前!”
随着杨可世话音一落,那些随着杨可世来到辽国境内的杨可世亲军,有二百人,牵着马走到队前。
杨可世将长矛横担在马背上,双手抱拳,团团一揖,大声说道:“杨某与众位兄弟们旦夕相处,实在是舍不得诸位。可俗话说一人做事一人当,狗官既然要拿杨某这些人父老稚童来要挟万胜军,杨某断不教狗官们得逞!只是也不能连累了众位兄弟们!”
说完杨可世又朝着身旁的高远说道:“兄弟,实则杨某比你和大郎都要长上两岁,今日之事,唯有杨某带着手下这些人杀到雄州去,一了百了。断不会让万胜军作难,受他胁迫!”
高远冷笑着问道:“杨可世,想不到你竟是这等人!不念兄弟情分!”
杨可世一愣,问道:“高兄弟,这是从何说起杨某人不让万胜军众位弟兄受牵累,也是为了大伙儿。”
高远问道:“你与随你来的这些人是兄弟,你与我、与站在你面前的这些万胜军兄弟便不是兄弟了”
杨可世急道:“兄弟,这……怎能如此比较杨某与诸位都是兄弟,只是这狗官将杨某这些人家人父老都骗了来,自然是杨某这些人过去理论。”
高远大喝道:“莫要小看人!你的父亲,便是众位兄弟的父亲!兄弟们!随我杀进雄州!活捉皇子!救出父老家人!”
随着高远的大喝,顿时数千万胜军骑军一起举矛高呼道:“杀进雄州!活捉皇子!”
杨可世感激地看着高远和这些万胜军士兵,只是说道:“杨某多谢了!”
&
第406章 挥军南下4
余里衍很快便将两封信看完了,却没有说雄州之事,而是先笑着说道:“却不想高家小娘子如此多智,早就看出那三皇子乃是驱虎吞狼之计,更写信来预做提醒。”
高远撇撇嘴,不服气地说道:“还不是山寨里那个老郑头教的。”
余里衍见高远不服气,问道:“高家小娘子能听人道理,再写信给高大哥分说此事,小小年纪,已经是难能可贵。高大哥既看到了书信,为何仍要钻那三皇子的圈套呢”
余里衍见高远不说话,又对杨可世说道:“我已听送信之人说了,高家小娘子实在是担心杨大哥急怒攻心,做出憾事,故而才嘱咐那送信之人,定要将此事告诉周郎和高大哥,不可告诉杨大哥。想不到果真如高家小娘子所料,两位大哥真要带兵攻打雄州。”
杨可世忍不住说道:“杨某老父尚被那狗官看押,如何不急”
余里衍正色说道:“高家小娘子信中早已说得分明:此事乃南朝三皇子驱虎吞狼的奸计,非只为杨大哥,更关乎无忧寨和燕京城。不可不慎重行事。”
高远见余里衍始终不说相救之事,出声问道:“大郎不在,公主你便说如何相救杨大哥父亲吧,只要你能救出杨大哥父亲,我和杨大哥都听你的。”
余里衍笑着说道:“救自然是要救,可也得两位大哥坐下来,我们慢慢商量啊。”
萧老六这时也说道:“公主说的对,你们两个小子,一门心思只想着救人,却不知我这身老骨头还站在这里呢。”
高远和杨可世忙请萧老六坐下,二人也跟着坐了。余里衍这才说道:“高家小娘子心中说的极是。这南朝三皇子,或是说为三皇子出这计策之人,实在是拿捏住了周郎弱处,料定了周郎必不会冒险去用杨大哥家人的性命与那三皇子赌,看三皇子是不是爱惜自己的命。”
高远点点头,说道:“你们与大郎相处时日尚短,往日里打猎、杀山贼,大郎便是如此:宁可多费些力气,多费些事,也绝不肯自己人有一丝闪失。为了捉山猪而不伤人,竟肯做那般大的一个木笼来——从来未听说有他这般行事的。”
余里衍说道:“正是。那三皇子……”
高远忍不住插话说道:“什么三皇子我看就是三狗子!”
余里衍被高远的话逗的一笑,继续说道:“那三……三狗子早已算准了周郎必会屈从于他,故而才有恃无恐,派人送书信来。”
杨可世一脸无奈,说道:“我正是担心让大郎为难,故而才要领着那二百兄弟前往雄州。”
萧老六叹道:“杨将军此去雄州,必然会中了南人奸计,被那三狗子生擒,为他三狗子要挟周小子做个添头儿,岂不是正合了那三狗子心意”萧老六是个粗人,果然顺着高远骂起三皇子赵楷来流利的很,丝毫不受道德影响,比余里衍强的多了。
高远恨恨呸了一口,说道:“亏那三狗子倒是想得出,也做得出!”
余里衍问道:“周郎这几日只说是出去走走,也未曾说去向何处,几时回来。二位大哥可知道么”
高远说道:“我与杨大哥二人连日从南面清剿回来,回到燕京时大郎已与左四哥走了,问左四哥手下鹰卫队的人,只说是去东面探看形势去了。几时回来却不知道。”
萧老六把腿一排,说道:“定是我那日说的重了,周小子是不放心,亲自带人去蓟州一带查看去了。”眼光一扫,却见余
第407章 有女更胜赋高唐
既然是为了摆出阵势,威慑三皇子赵楷,耶律余里衍索性将燕京城中的三千黑铁军骑军和四千万胜军骑军全部带上,大打旗号,一路上清一色骑军,向雄州方向开进。
现在的黑铁军常常和万胜军在一起,对万胜军的兵粮袋和药包很是羡慕,开始时是一些黑铁军士兵自己按着万胜军的样式缝制,后来周南知道后便让余里衍下令,兵粮袋和药包其物虽小,当由朝廷统一制发,以示持有该兵粮袋和药包之人,乃是正规士兵。
就这样,所有的士兵,包括骑军和步军,全都领到了属于自己的兵粮袋和伤药包。说起来,这还是余里衍新组建的女翰林院的功劳。燕京城本属于辽国,城中家家户户都会熟制毛皮,女翰林院的几个“秘书”——周南常常把这些女翰林承旨们叫做秘书,余里衍和这些女孩子都不明白秘书是什么意思,不过周南这样喊着,她们也就习惯了——在一起一合计,便决定改变以往官府摊派的方式,反正几次仗打下来,府库里也不缺钱,决定由官府制定出兵粮袋和伤药包的式样、尺寸,由官府出资收购,价格也是走访了几家皮货店后,按照眼下大家一致认定的价格收购。
这样一来,燕京城里家家户户都踊跃缝制,不到十天,就收购了五万条兵粮袋和五万个伤药包。这才在留守府外面的一面墙壁上张贴出不再收购的告示。至于因为没有看到告示,多余做出来的这些,自然仍旧收下,反正这些物事总是用得到。
现在官府但凡有需要告诉百姓的政令,都会在留守府外面的这处墙壁上贴出告示来,城中百姓也都习惯于在此知道官府的一些消息。
留守府位于皇宫的东北角,临靠檀州大街,正是燕京城的中心地段,倒是方便处理城中的民政之事。
现在萧老六也已经搬离了都总管官署,在留守府对面的宝应寺里,辟了一处宽敞的宅院,建起了马步军都指挥使司,指挥使司大门与留守司大门正相对,萧老六、高远、杨可世,还有各自亲军侍卫,都是住在这里,白人里前衙办公,晚上后院歇宿。
萧老六原来住的都总管官署,则是让出来留给了周南,让周南和他的三百亲军侍卫住在里面,萧老六并不知道耶律余里衍对周南提出的一年试婚期的约定,余里衍只是说二人并未成婚,不便住在一起,周南也不说破。所以萧老六让周南住在皇宫斜对面的都总管官署,也是有意让二人多亲多近,也好早日撮合在一起的意思。
七千骑军精兵,个个精神抖擞,好整以暇地骑在马上,每人照例都是一副全身铠甲,一杆长矛,马背上,右边挂着两袋箭,左边挂着一把手刀和一张弓,还有围在腰间的兵粮袋和药包。一队队、军容齐整地向南而去,一路上前后飞驰传信的士兵穿梭不停。
这一次是耶律余里衍和高远统兵,杨可世也只能眼巴巴地躲在后面看着。耶律余里衍不惯骑马,仍旧是坐着自己的那辆奚车——一辆由两匹马并驾的精美异常的马车,车辕很长,车轮快赶上一个人的身高了,车辕和车轮上都绘着红色涂饰,车上是四面围着彩锦的五色车棚,棚顶上有画着朱红彩绘的车盖,棚的边缘是huang se垂幔和紫色流苏,马车的前面和左右两边都有门可以上下。
银屏将余里衍扶上马车,又服侍着余里衍坐稳,才
第408章 有女更胜赋高唐2
城外三面番兵,连绵不绝,声势震天,早已惊动了城内众人。而且城外的番兵清一色的都是全副武装的骑军,没有一名地上行走的步军,单是这一万多人的骑军,放在哪里都足可傲视群雄了,更不用说这些骑军都是一人双马,全副铠甲。这声势,就是在宋军全盛的时候,也还没有见到过。
在宋军骑军众,能一人一匹马就不很不错了,甚至一千人的骑军众,只够七百余人有战马,其余三百来人只是作为后备骑军,干的是步军的事。
早有城头上的值守官军跑下城去,向童贯报告。
童贯这几天茶饭难进,忧心忡忡。自己派心腹何四送信回来,那何四说周南、杨可世等人都没有在山寨里,说是在燕京城。童贯心中半喜半忧,喜的是杨可世暂且不用与郓王相见,忧的是杨可世那里也不知有没有办法破了郓王的计策。
如果郓王此计不成,那便是王金睛这老匹夫谋害自己的计策不遂,自己尚可有应付手段。若是杨可世被拿下、周南受郓王胁迫,燕京城被郓王夺回,那自己也就只好跟着杨可世倒霉了。
郓王这几日每天都是邀自己前往驿馆,陪他喝酒、玩乐,好像周南、杨可世早已成了他的奴仆、燕京城也早落入他手中一般。郓王如此盛情,童贯只好奉陪。
只是童贯也并不是没有收获。
在童贯这几天的观察里,发现了一个和他一样愁眉苦脸的人,太子右庶子耿南仲。
这老小子本来是随着郓王赵楷一起来的雄州城。只是耿南仲是太子一派的人,而太子一派的对头郓王一派,郓王亲自来了。所以耿南仲只是尽量的不声不响,毫无存在感。几乎做到了别人转脸就把他忘掉的地步。
童贯即是如此。
童贯连日来,只是把精力用在了郓王赵楷的身上,一刻不离地陪着郓王,哪里还会想到太子手下的右庶子。再者说,就是童贯注意到了,童贯也不敢当着郓王的面,去和耿南仲叙话闲聊啊——与上官的政敌有牵连,此乃为官大忌,童贯自然不会不懂。
只是这几天童贯内心苦闷之下,竟然“同气相求”,眼睛余光竟然注意到了耿南仲;而更凑巧的是,耿南仲好像也对他频送秋波。
童贯终于找了一个机会,与耿南仲搭了几句话。两个同处一个屋檐下的人,自然不用试探多久,只是略为一交谈,便已经了然对方处境和心思,当下二人也不多谈,便依旧装作互不理睬的样子。
两个人现在都是处境不妙,童贯是因了杨可世的牵连,更是由于前面几次三番的发兵伐辽,却无全功,甚至最后还将燕京城丢失,兵败而回;耿南仲则是因为太子,太子与三皇子明争暗斗,已经到了满朝文武尽知的地步。这一次三皇子主动出击,若是成功,那太子恐怕将失去储君之位,而作为太子右庶子的耿南仲,只能是跟随太子。“前太子”的结局,任谁都会知道。
两个人现在都在等,等一个翻身的机会。
今天童贯终于等到了,虽然他还不知道这个机会能不能让他翻身,至少有这个征兆。
童贯精神一振,脸上竟有一丝笑容,好像城外的番兵不是来攻打雄州的,而是来给他说书唱戏的。
那报信将官心中奇怪,却也不敢问。童贯不放心,又问道:“你看仔细了,确有两万骑军”
那将官肯定地答道:“番兵骑军都是一人双马,将城东、北、西三面
第409章 有女更胜赋高唐3
城外一望无垠的田野里,果真如那名报信的将官所说,被黑压压的番兵围的密不透风了。
果真都是一人双马,都是一身的铁甲,虽然铁甲颜色有黝黑如铁,有明亮如银,可是都是上下齐备,连手中拿的兵刃都几乎是清一色的长矛。
没有宋军那样的战阵,没有宋军那些密集的gong nu手,更没有手执高大盾牌的长枪手顶在最前面。
这些番兵都是一排排的挺身站立,距离城墙有几十丈远,浑不将眼前的雄州城放在眼里。说来也是,别说打了,哪次雄州城里的宋军不是让万胜军在界河北岸扒个精光才能过河万胜军有这样的战绩,黑铁军“与有荣焉”,自然也不会将这城里的宋军放在眼中。
是以,除了旗号高举飘扬,万胜军和黑铁军不经意的流露出的蔑视,却更显示出这些人的自信和无坚不摧的斗志。
对于童贯等久在雄州的人来说,管他们是哪路番兵,只是盼着这些城外的兵马能早点离去。出城迎战是不要想了,能不能守住城还不好说呢。
郓王赵楷这时候才从惊吓中回过神来。
他这个人,爱的是醇酒美人,要的是社稷江山。虽然平时也练习骑射,只不过是年轻人一时新鲜,却绝不会在这上面苦练。自然更不用说上过真正的战场了。平时在京城,虽然也曾随父皇銮驾出游,前后有禁卫军铠甲鲜亮地簇拥着,阵势颇为壮观。可是也不过上千兵马;虽然那些禁卫军手中也执着明晃晃的刀枪,可是也只不过是做做样子,哪里比得过眼前这绵延无数的番人精骑!
同样一把刀,拿在一个上过战场杀过人的士卒手中,和拿在一个普通人手中,气势是绝不会一样的。
郓王赵楷很快从震惊中发现了他正寻找的人。
一辆朱漆涂绘、装饰精美的长辕高轮马车。在这两马车周围,旗号最多,旗帜也最高。
郓王赵楷一看便知道,那马车里才是城外这些番兵的统领。要不然,这些连一个步军都不带的精锐骑军,为什么会这样累赘地拖着一辆马车来攻城呢
而且,看着马车装饰,再想到以往王黼告诉他的,周南、杨可世等人都是能带军冲杀之人,这马车里一定不是这二人。番人自能走路,便要乘马,想来这马车里的应该是女人才对。
精虫上脑的郓王看到这辆朱红彩绘、黄幔紫饰的马车,一下子头脑便灵活了起来,也没有了刚才的震惊和惧怕,只想着能一瞻车中女子芳容。
当下郓王便命人喊话,问城外是哪路番军,马车中是哪位将军郓王不好一上来便问马车里女子是谁,只好先问马车里的是哪位将军。
宋兵中有嗓门大的,将郓王的话喊了下去。
马车里的耶律余里衍听到城上问话,便从马车中走了出来,银屏在一旁扶着,站在马车前端,命人向城上的郓王喊道:“万胜军、黑铁军在此。马车中乃是蜀国公主。只因闻听南朝有贵人到此,恐有刀兵之事,故而统兵到此巡游一番。不知南朝贵人是哪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