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推衍娘子:状元相公不信邪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裴晏
“哪里,哪里。”
外面禁卫将饭菜端进来,都是农村的家常菜,不过十分丰盛。小奶奶和几个老姐妹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呢。
“好,好吃。”专家们果然赞不绝口。
张院士道:“我就不喜欢去应酬,吃也吃不好,喝也喝不好。还是这样来得舒服啊。”
“没办法,该应酬还是得应酬啊。”盛教授无奈摇头。
不一会儿,专家们便又说起了景区。
“细节可以说相当考究了。”张院士道,“除了年限不对外,其他方面无可指摘。”
“不错。”盛教授点头,“之前我听人说这边有一座一比一还原唐长安城的景区我还不信,觉得是哗众取宠。如今亲眼看过,真是震撼啊。小易啊,你是上哪找的人才,竟真做到了一比一还原?”





推衍娘子:状元相公不信邪 第1573章 易珩结奇缘17
第1573章 易珩结奇缘17
“那都是我们公司最新系统模拟出来的。”易珩张口就来,反正一切交给系统去圆。
系统没办法,只能真的给他弄一个实验室。
不过专家们再不通人情世故也不会要求易珩开放实验室给他们看。
他们倒是提出了另一个要求:“小易啊,你这城池太大了,我们半天的工夫根本研究不过来,你看我们在你这住一段时间怎么样?”
易珩道:“没问题啊,这些宅子您各位看上哪个就住哪个,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也尽管说,我务必保证给各位解决除研究之外的难处。”
至于研究之内的,他就不插手了。
“哎呀,小易就是大气。你放心,我们一定出一份完美的报告来宣传你这古都城。”专家们承诺道。
易珩喜道:“我可就指着它了。”
“哈哈哈。”众人齐声笑了起来。
大学生们则对易珩道:“老板,我们能不能请几天假跟院士、教授们学习学习?”
易珩大手一挥:“不用请假,算工作内容。”
“谢谢老板!”大学生们欢呼道。
导致院士、教授们都私底下跟大学生们说,你们几个真是好运,碰到这样好的工作、这样好的老板。
大学生们憨笑不语,但心中也是十分赞同这个说法。易珩实在是太大方了,他们几个贡献没做多少,钱已经领了一万好几了。
易珩回到办公室后,忽然冒出个想法,连忙跑回小爷爷家:“小奶奶,您们老姐几个有没有兴趣在景区开个饭店?”
小奶奶不自信道:“我们?”
“对啊,您不知道,您几位做的饭菜,专家们都叫好呢。”易珩道,“他们这些大拿什么没吃过?他们说好,那是真的好啊。”
小奶奶搓搓围裙:“那我找她们商量商量。”
几位老姐妹帮完忙就回家去了,小奶奶又一一把她们找来,将易珩的提议跟她们说了。
“可以啊!”有人一拍大腿,“省里专家都说好吃,没道理咱们本县的不爱吃吧?就是只做县里人的生意,也够我们赚的了。现在庄稼都机械化了,咱老姐几个也空,干脆就合伙开一个,给家里补贴补贴。”
于是东西两市入驻的第一家商家竟是易珩小奶奶跟几个老姐妹合开的饭店。
易珩也是想到专家们的吃饭问题,才联想到这个主意。不过如今看来,这个主意是极好的。景区的客流量一日比一日大,才过去三天,就已经达到了五万人次一天。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商家前来找易珩商谈入驻的事。
易珩除了与他们谈租金的事外,还定了一条规矩:一切价格不能比市价贵,否则停止合作。
商家们为难道:“你这租金一个月都要上万的,价格还给定死了,这不是为难人么?”
“我这客流量有多少你知道么?”易珩淡淡道,“今天才开业第五天,一天的客流就达到五万人次,你们在这开店能亏?做生意,口碑最重要,宰客能宰多少?人家被你们宰一次,第二次就长记性了。且现在讯息传播这么迅速,你们一锤子买卖都做不成——唔,似乎也不用传播,人们对景区的印象就是物价高,那咱们就要做那与众不同。”
商家们软磨硬泡也没能让易珩改口,只能认命签下这份合同。
易珩道:“我会经常检查你们的物价,一旦被我发现宰客,别怪我无情。”
“哦。”商家们失望地应道。
一日一日过去,入驻的商家也越来越多,卖的东西五花八门数不胜数。
“妈妈,我想喝饮料。”一个小男孩指着一家小超市道。
母亲摁住他的爪子:“妈妈带开水了,健康。景区的东西都贵,咱不买啊。”
小男孩哭道:“我不要喝开水,我要喝饮料!”
“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呢?”母亲脸色一沉,“你再这样闹,以后都不带你出门玩了。”
“我要喝饮料,我要喝饮料!”小男孩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旁人看不下去了:“哎哟,孩子懂什么,一瓶饮料你就买给他嘛。也就买一瓶,再贵能贵到哪里去?”
母亲没办法,只好带着小男孩进超市。
结果这一看愣住了:“一瓶饮料才三块五?”
“哟,那不是跟外面一样的价么?”旁人也乐了,“那我也买瓶喝喝,一直喝水嘴里怪没味儿的。”
这一幕不止一次发生了。
经历过那么多景区的“宰客”,已经条件反射提防的游客们,忽然遇到这么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景区,都十分惊喜。购买欲望反而被激发了出来,于是商家们发现销量远超原先的预期。
“之前还觉得易珩就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没想到他真有两下子!”商家们纷纷暗自咋舌道。
易珩通过系统很容易就监督到了他们的经营情况,见他们真的没有悄悄宰客的行为,不由得满意点头。
等到打烊的时候,他还特意去了东西两市,问这些老板的销售情况。
商家们道:“还是易老板你有先见之明啊,这销量比我们在外面的门面要超出整整二十倍!”
易珩道:“你们在外面也没有这么多人流量啊。”
“人流量是其次,主要是在景区内还有这么低的物价叫游客们感到怪新鲜的,购买欲望反而强了起来。”商家们分析道。
“所以啊,别把群众当傻子,宰客能是长久之道么?”易珩道。
“易老板说的有道理。”大家都恭维道。
易珩跟他们交谈了一会,这才转身回去。
只是回去路上他又冒出了一个想法:“咱们既然要恢复不同的古都,那么就不能只在建筑上下功夫。要是能再恢复一些相应的人文习俗,岂不更有吸引力?”
到时候古都恢复得多了,对于游客来说只不过是从这一处古迹到另一处古迹而已,怎么才能让游客们没到一处都有新鲜感呢?自然是不同朝代的生活习俗了。
系统道:“只要你愿意消耗声望值,那一切都好说。”
“那就消耗吧。”易珩道,“如今的声望值怕是积累得很惊人了吧?”
“我看看。”系统查看一下,也惊到了,“我的妈,二十亿?我没看错吧?”
“你再仔细数数几个0。”易珩提醒道。
系统道:“二十亿,哦不,现在是二十亿零一千万了。”
这个涨幅实在是恐怖。
易珩道:“那就把皇宫里的人都凝聚出来,内城也择几座坊凝聚出居民来,凑齐士农工商。”
唐长安城有一百零八坊呢,选几个住傀儡人完全不会影响景区的运转。
“多少人?”系统问道。
易珩道:“皇宫内三千人,皇宫外也三千人吧。”
“六千人,一共消耗六亿声望值,且每日需提供六百万声望值供他们活动。”系统道。
易珩道:“扣吧。”
系统刷刷刷扣完,那六千人便出现在了山间隐蔽之处。
易珩前去接他们过来。
城中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些穿着古代服饰的人,纷纷好奇道:“老板,他们是来演戏的吗?”
易珩摆摆手:“是也不是,是我聘请来扮作长安城的居民的。”
“哇,这还有皇上呢?是哪位皇帝?”工作人员继续问道。
易珩看向皇帝,皇帝道:“朕乃开元帝。”
“演的李隆基啊!”工作人员反应过来。
傀儡皇帝倒没喊出“放肆”之类的惹人笑话的言语。
毕竟他不是真的李隆基,只是“演员”而已,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
易珩道:“以后他们就会在城中长期生活,你们也注意区分现代人与古代人的身份。简单说,就是都给我入戏!”




推衍娘子:状元相公不信邪 第1574章 易珩结奇缘18
第1574章 易珩结奇缘18
“拜见皇上。”有人玩笑道。
易珩:“……没让你们这样入戏,我的意思是你们之间的屏障不要打破。就像去剧院看戏,台下不会跟台上搭茬聊天一样。”
“噢,老板你这样说我们就明白了。就是他们过他们的,我们过我们的,互不相干。”工作人员道。
“对。”易珩打了个响指,“就是这个意思。你们忙好了就下班吧,我带他们去工作的地方。”
看着这六千人浩浩汤汤地入城,众人感慨道:“也不知道老板上哪淘换来的这么多群演,还别说,一个个演得真像模像样的,真有古人那范儿。”
“可不么?你瞧那一千‘禁卫军’,真是活脱脱的古代军人啊。”
易珩带人入城,正好撞上专家团。
“哎哟,这是上哪找来的宝藏演员啊!像,太像了!”考古系的盛教授对着皇帝一阵细打量,“就跟画中走出来似的。”
盛教授说的画是指用ai技术复原后的人像,不是那种抽象画像。
易珩道:“这些是我聘请来演古人的演员,之前一直在排练。以后他们就在城中生活了,负责给游客们展现唐代的人文风俗。”
“也是你们公司的系统模拟好的么?”盛教授问道。
“是啊。”易珩毫无负担地推给系统。
“好啊!”专家们纷纷大赞道,“小易啊,你真是给我们这些研究历史的人帮了大忙了。”
虽然对他的那个系统很感兴趣,但没人会不识趣地开口。这些展示出来的东西,已经足够他们好好研究了。
易珩道:“不如我让他们各自归位,您各位再看看?”
“好。”专家们都应道。
于是易珩把这六千人带到他们该去的地方,让他们按照古人的痕迹生活。
专家们先在市井看了一番,很快就沉迷进去了。
大学生们比他们先回神,忙催促他们:“老师们,咱们再去看看皇宫吧。”
“好。”专家们回神道。
另一边,系统问易珩道:“你什么时候开建外郭城?声望值已经足够了。”
易珩道:“建外郭城最大的难处在地,我们目前的地根本不够造啊。再往外扩张就到农田和村子了,村子可以拆迁,可农田怎么办?”
“农田可以继续种啊,你死脑筋了吧?古人更注重农耕,农为国之根本啊。”系统教训道。
易珩:“……”
嗐,还真一下钻进思维误区去了。就算是城池中,也是有村子有农田的。
“不过这事还得相关部门批文才行,咱可没有权力拆迁。”易珩道。
“现在不管是县里还是市里亦或是省里,对你的项目都是大力支持的,批文肯定下得来。”系统道。
的确如系统所说,有关部门听说易珩要扩建城池建成真正的唐朝古都,在经过一番讨论和上报之后,上下都一致通过了他的申请,唯一的要求是赔偿款要到位,且不得破坏农田。
另外,有关部门也派了人来帮助易珩完成拆迁。
原本赔偿方式是按每户房子的面积和楼层数赔房子一套,并按照每户人头数赔偿每人二十万元。
房子县里会另批一块地出来,让易珩统一建造。每人二十万元则在同意拆迁后,立即打款入账。
但是有人提出来道:“珩珩,我们能不能搬进你的景区的房子住啊?”
易珩一愣:“让我想想。”
随即立马喊系统:“统子,这个怎么算?”
系统道:“可以啊,有什么不可以的。连商家都能入驻,村民为什么不能?”
“你说得对。”易珩道。
他其实有什么所谓呢?还不是顾及系统嘛!
“有多少人是这么个想法?”易珩问道。
村民们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住洋楼有什么稀奇的?这年头谁家还不是洋楼了?还是住咱们老祖宗的房子有派头!”
“对对对,洋楼又不是没住过,可这古城古宅我们是真没住过,这住进去,以后到哪都有排面。”
“何止啊!珩珩这景区每天有多少万人来旅游?以后哪个看见我们不得羡慕?”
有人本来还只是一点点心动,听大家这么一议论,三分心动也给撺掇成十分了。
于是全票通过,现场无一人反对。
易珩道:“还是那句话,咱们先公后私。要是住城中,那这赔偿方式得做点调整了。”
“啊?”村民们愣了,“珩珩,咱可是乡里乡亲的,你不能坑我们呐。”
易珩笑道:“哎呀,瞧你们说的,我能坑你们吗?”
“那不能!”村民们笑笑。
“但有一点得说明,中式建筑建造成本比农村小洋楼要大,这一点各位承认吧?”易珩问道。
“这,我们也不懂啊。”村民们茫然道。
易珩道:“就拿一栋每层八十平,共三层半的农村小洋楼来说,造价在四十万左右,加上精装修七十万到八十万之间。对不对?”
村民们点点头:“差不多是这个价。”
“好,但是我这城中最普通的一进院落的民宅,造价也要三百万上下。”易珩道,“我这还是保守了说的,因为用石质材料代替木质还要完成卯榫结构,成本又增加了不少。”
这说得村民们都有点退缩了。
也有不甘心的:“那你说要怎么调整?”
易珩道:“如果是要古宅的话,那一进的院子就按价值两百万来算,抵掉你们原本住宅的价值后,剩下的若是超过赔偿款则不付赔偿款;若是比赔偿款少,则只付差额。另外,住宅统一安排在一个民坊中,住宅不会超过二进。”
要是不加个二进的限定,大家都去选五进了,他不得亏死?毕竟超出赔偿款的部分是不让村民们补差价的,缺少的部分易珩反而要给他们补差价。村民们只要不傻,肯定是选价值最高的。
众人想了想,一套一进的院子造价三百万,易珩却只给他们算两百万,这波赚了啊!
于是众人心中的天平再次朝古宅倾斜:“那就这么定了。”
易珩遂重新拟定了合同,双方确认无误后,便开始签署。
有人选了一进的院子,这样还能得点赔偿款,家里的现金也会富裕点。
有人则直接选了二进的院子,赔偿款不要了。家里不缺那点钱,住的舒心才重要。
等合同签完,村民们直接就能搬过去了。
“这个好,要是重建安置房,我们得等好久,最后还不是跟原来的差不多?”
“你还能差不多,我家那破房子能换一座这么漂亮的古宅,倒是真赚了。”
等村民们散了,易父对易珩道:“你这先例一开,以后有人瞧上你的古宅,都想来买,你怎么办?”
易珩道:“这是安置房,另当别论。至于有人想买,看情况吧。”
“什么叫,看情况吧?”易父不解道。
“总有没法回绝的情况嘛。”易珩道。
易父一愣,随即笑道:“你小子从哪学得这些圆滑手段,跟你老子真是一点不像。”
易母道:“所以你一辈子就是个职工,珩珩却有大出息。”
易父:“……你现在眼里是只有儿子了。”
易母不仅不反驳,还刺激他道:“什么叫现在啊?”
易父气得甩袖转身走了。
易珩道:“妈,您这么气爸干什么。”
“别理他。”易母不在意道,“晚饭前就好了。”
易珩心想他还是别掺和老两口的事吧。
安顿好相关部门的人,易珩回办公室的路上接到了一通电话。
“喂,易老板啊,我是刘秘书。”那边道。
易珩道:“您好您好,刘秘书电话一来,肯定有喜讯。”




推衍娘子:状元相公不信邪 第1575章 易珩结奇缘19
第1575章 易珩结奇缘19
“哟,易老板您什么时候还在天桥混过啊?”刘秘书开玩笑道,“还真被您说对了,是大喜讯呢。”
易珩道:“您说,我听着呢。”
“书记让我通知你做好准备,有分管旅游的大领导和分管国土资源的大领导来看你的项目。”刘秘书道,“到时候两位大领导肯定会问你一些专业的问题,你可别掉链子啊。”
易珩忙道:“真是多谢您及早通知我,不然我还真要手忙脚乱了。”
“你就会给人戴高帽。”刘秘书笑道,“那项目是你一手弄起来的,你能手忙脚乱?”
“我连监工都算不上,可不得手忙脚乱么?”易珩打哈哈道。
刘秘书道:“事情我已经跟你说了,先这样,我忙得很,挂了。”
说完便挂了电话。
易珩心说这景区的影响力比他想象的还要大嘛。
“开直播开直播。这个要是直播出去,你就彻底火了。”系统激动道。
易珩没立即答应:“事关大领导,咱可不能草率行事。再说了,大领导的行程,肯定有主流的媒体报导,咱们没必要画蛇添足。”
系统一想也是,于是不再作妖。
易珩则关上办公室的门,就这落日的余晖来到小奶奶的饭店。
“珩珩来了,快坐会,奶奶给你做晚饭去。”小奶奶道。
“您先别忙。”易珩道,“我有点事想请您帮忙。”
小奶奶道:“有什么需要奶奶做的,你尽管说。”
“明天有两位大领导过来考察,我想在您这宴请他们。”易珩说道。
“等等,什么大领导?”小奶奶有点懵,“是省里的吗?上次不是来过了吗?”
“不是省里的。”易珩摇摇头,抬手指了指,“还得往上。”
咣当一声,小奶奶手里的锅铲掉了。
易珩哭笑不得,连忙上前帮她捡起:“您这是怎么了?”
小奶奶道:“哎哟,我这一辈子哪见过这么大的领导啊?要不是你搞这个项目,我见过最大的领导就是县里的了。”
“那不都一样嘛,您平时看新闻,没看过大领导跟群众打成一片的啊?”易珩宽慰道,“咱跟外国可不一样,咱们是党民一条心,军民一条心。”
小奶奶还是紧张不已。
“那要不我换个饭店?”易珩试探道。
“那不行!”小奶奶脸色一肃,“以前都在电视上看到他们,现在能面对面见一见,这么好的机会你敢给别人,信不信我把你轰出去!”
易珩笑了:“那就这么定了。”
小奶奶连忙去把这件大事告诉其他老姐妹们。
“咱们一定得拿出看家本事!”老姐妹几个决心坚定道。
转过天来,易珩算着时间,提前了十几分钟到村口等着。原以为会是警车开道,谁料开过来的仅仅是三辆黑色轿车。
前一辆下来的是省一把手等省里的领导,中间一辆下来的则是两位大领导和他们的秘书,后一辆则是媒体记者。
易珩迎上前,省一把手充当中间人:“这位就是易老板了,年轻有为吧?”
分管旅游的大领导道:“你好你好,冒昧打扰,还请多多海涵呐。”
易珩跟两位大领导握了手,随后道:“您二位百忙之中来关心我这偏远山区的一个小商人,是我三生有幸才是。”
“你这可不是小商人啊。”分管旅游的大领导正色道,“这项目做成了,那是在为我们全民族做追祖寻根的大事。”
省一把手道:“还是您一针见血啊,不夸张地说,小易这唐长安城是绝对一比一还原,除了为了保护生态和减少消防隐患用石料代替木料外,任何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对了,我们省里各所大学的院士、教授都在景区研究考察,他们就是最好的证人啊。”
“好好好。”两位大领导频频点头,“走,我们边走边聊。”
易珩全程作陪。
不多时,一行人便上了山,遥望对面的城池。
“此情此景,可比影视剧中的特效要宏伟壮观多了。”分管国土资源的大领导感叹道,“更难能可贵的是,小易这么大的工程竟还能将生态保护得如此之好。”
易珩谦虚道:“我做项目的时候,只怕树不够多呢,毕竟唐朝时的山林比我们现在只多不少嘛。”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分管国土资源的大领导轻叹道:“是啊,生态环保方面,我们还得继续努力啊。”
省一把手接茬道:“如今已比十几年前要好得多了,这都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得来的成果。”
1...467468469470471...5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