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妃之德妃传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阿琐
小宸儿明显被唬了一跳,可额娘说罢就低头喝粥,问的并不是十分在意,她立时定下心,笑着说:“没等什么,是念佟傻乎乎的,我们捉迷藏躲在那里,她就以为在等人。”
念佟正吞了一大口点心,嘴里塞得鼓鼓囊囊不能说话,虽然不太明白姑姑的意思,但是大人们不再讲,她也就不惦记了。
用罢了早膳,怕孩子们立时出去疯跑等下闹肚子疼,便让她们到宁寿宫给皇祖母请安,陪祖母说会儿话再去折梅,可没想到孩子们走没多久,外头就狂风大作。但见天气乌沉沉,大雪密得睁不开眼睛,岚琪知道不用她吩咐,太后也不会让孩子们再出门,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回来,她难得清静半天,不知不觉就把这事儿忘了。
日子一晃就到了元宵,温宪公主养好了身子进宫请安过节,风风火火地从宁寿宫到永和宫,岚琪见她的宝贝女儿全须全尾站在眼前,身量比从前丰盈几分,气色也更好了,便劝道:“不要以为年轻就不爱惜身子,要从年轻时就打好底子,别的事都能有人替你,只有身子是自己的。”
额娘的话,絮絮叨叨说了十几年,温宪早就听腻歪了,可总算还有耐心愿意哄母亲高兴,但说着话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时不时往四周望一圈,果然是妹妹不在跟前,忙问:“小宸儿呢?”
岚琪笑道:“你才想起来妹妹不见了?”稍稍压低了声音讲,“妹妹初潮了,身子不大舒服,在屋子里歇着,今天的节庆她都不参加。”
温宪欣喜道:“小宸儿也长大了呀。”
岚琪感慨不已:“可不是,额娘多希望你们还是小时候的模样,叽叽喳喳跑前跑后的。”
温宪凑上来腻歪着母亲说:“您回头又嫌我们吵闹。”
岚琪轻叹:“可那会儿,额娘年轻呐。”
“额娘永远都年轻。”温宪软软地跟母亲撒娇,哄得额娘高兴了,才终于敢开口说要去看妹妹,岚琪知道她坏主意多,连声嘱咐,“妹妹有些害臊,你别闹她。”
可是姐妹俩哪儿有不闹腾的,小宸儿拥着厚毯子半躺在热炕上,知道姐姐回宫了,本就盼着姐姐过来看她一眼,可姐姐真的咋咋呼呼闯进来,她又害怕了。温宪已嫁做人妇,早无年幼时的青涩,一上来就把妹妹抱得紧紧的,逗着她说:“我的小姑娘长大了?让我瞧瞧,身上可有什么不一样?”
小宸儿羞赧不已,急得几乎泪珠子都打转,哀求姐姐别挠她痒痒,姐妹俩亲亲热热滚做一团,反是乳母上前来,说小公主不大舒服,求温宪公主别欺负妹妹了,却被温宪一顿责备:“你们着急什么,你们瞎紧张她才越害怕,这不是每个女人都该有的事儿么?”
妹妹央求着:“姐姐身子才好些呢,咱们好好坐着说话。”
温宪这才作罢,与妹妹一人一个大枕头靠着,时不时低下头来细细地看小宸儿,笑眯眯地说:“这下眼眉更加要长开些成大姑娘了,可瞧瞧你这小鼻子小眼睛,比我差远了,看样子长不成大美人的。”
妹妹知道姐姐故意逗她的,不会真的生气,可过了会儿却还惦记着,忍不住轻声问:“姐姐,我是不是真的不好看?”更摸着脸颊上还未褪干净的昔日生死一场留下的痕迹,自卑地说,“皇阿玛总要我跟他一样,脸上留麻点儿,我才不乐意呢,可好像真的要像皇阿玛了。”
见妹妹竟然哽咽要哭了,温宪又好笑又心疼,搂着妹妹哄道:“姐姐逗你玩的,你可是额娘的女儿,咱们永和宫的公主,是天底下最最好看的。姐姐不骗你,姐姐是嫉妒你就要比我还好看了。”说着在妹妹鼻子上戳了戳,恶作剧般说,“谁允许你鼻子那么挺了,快塌一些。”
小姑娘这才破涕为笑,到底是长大了,越来越在乎自己的容貌,和姐姐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也总问她能不能像姐姐一样好看。
至于温宪,自小脸皮厚,此番小产的事儿兴许在别人眼里是笑话,可她觉得只要是自己和舜安颜能和睦恩爱,这点儿小事不足为奇,而且她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根本没想过要什么孩子,所以宫里人本以为公主进宫会尴尬,可五公主依旧如从前那般张扬,大大方方地来去,半点儿不让人看笑话。
逗着妹妹的时候,说她既然初潮了是大姑娘,理出嫁也就不远了,而自己既然嫁在京城,没道理让小宸儿嫁到远方去,可是小宸儿不像她有个舜安颜自小青梅竹马,妹妹接触的外臣男子,几乎只有她姐夫一个人,将来许配给什么人家,倒是要很谨慎挑选。温宪自以为是地嘀咕着:“到时候不管选了谁,姐姐都先替你去看看,要是歪瓜裂枣的,或是脾气性子不好的,都别想高攀你。我的妹妹,可要嫁得最风光。”
倒是小宸儿自顾自地说:“公主出嫁哪儿有不风光的,反正嫁给谁地位都在我们之下,那嫁给谁都一样喽。”
温宪自鸣得意地拍拍妹妹的脑袋说:“底下没有比你姐夫更好的男人了,可惜姐姐什么都能让给你,唯独这个可不成。”
哄得妹妹咯咯直笑,说:“我才不稀罕呢。”
夜里,皇帝在太和殿宴请群臣,索额图虽然乞骸骨退下了,可皇帝说他是朝廷重臣,还是把他叫来一道享宴。索额图自然不敢违背皇命,但却没想到这是一场“鸿门宴”,皇帝虽不至于要他的性命,却是当众宣布,说索额图劳苦功高,回乡养老他不放心,让索额图继续住在京城的宅子里,即便他不再参政,也给他原有的俸禄。
这是上上等的恩惠,几朝元老才能有的荣耀,索额图谦辞不得,只能叩首谢恩,难为他家里早就打点好行装,预备元宵一过就离京,这下一家老小都走不成了。宴会上的气氛徒然有了变化,谁也不敢再轻慢,小心翼翼伺候皇帝享宴。
六宫妃嫔随太后也在列,虽然离得远,也能看到大臣们脸上紧张起来的神情,一个个都正襟危坐不敢像昔日那样热闹,还是酒过中旬时九阿哥找来的变戏法的班子,一套套神奇的戏法惹得看客眼花缭乱,这才渐渐散去了先头的尴尬。
此时此刻,东西六宫静悄悄毫无声息,热闹都在前头,连太监宫女都偷懒等着看烟花,永和宫里的人也围在一起煮奶茶取暖说话,不经意听得外头有动静,可出来瞧瞧又没人影,都没当一回事。
他们的一时疏忽,却把温宸公主放了出去,其实小宸儿没想偷跑,正巧眼前什么人都没有,她裹着斗篷很自然地走了出来,谁也没有撞见。永和宫门前正好有灯笼放在门边,她拿了一盏引路用,沿着熟悉的道路一直往御花园来,看着天上月亮的位置辨别时辰,紧赶慢赶地到了园子里,又在那棵大树底下等候,不多久隐隐听得脚步声,立刻就把灯笼吹灭了。
夜里侍卫巡逻,只有最前头有灯笼引路,光线蔓延到后面人的脸上,就变得模糊不清,比起白天来更难看清他们的脸,小宸儿趴在树干上眯着眼睛仔细地看,突然脚下一滑踩到积雪摔了下去,失声一喊,那边的人听见动静就围过来,可是不等他们质问谁躲在这里,压在枝头的积雪被震动滑落,一大块积雪砸在了温宸的额头上,她只觉得额角热乎乎的有东西冒出来,眼前一黑就厥过去了。
宴会上,宜妃因见九阿哥把殿内气氛变热闹了,正得意洋洋把他叫来在太后跟前邀功,太后听说九阿哥时常和洋人往来,便要他多寻一些新鲜稀奇的东西送进宫给弟弟妹妹开开眼界,祖孙几个说笑,岚琪在一旁静静含笑望着,突然有人轻轻拽了拽她的身子,回身见环春眉头紧蹙,她把身子往后靠,便听到环春说:“小公主被砸晕了,主子快回去看看吧。”
永和宫里如今虽养着敦恪公主,阿哥所里还有更小的妹妹,但她们嘴里的小公主,就是指温宸,岚琪听说小宸儿出事,立刻唬得不行,又不敢让太后扫兴,佯装不舒服,和身边荣妃打了声招呼让她帮忙应付,就悄然离席了。
玄烨端坐上首,因时不时就会去看一眼岚琪,此刻见她匆匆离去,便给梁总管递了眼色,梁公公打听到说是娘娘不舒服,玄烨便更担心,吩咐他:“散了席摆驾永和宫。”
而岚琪已经坐上暖轿迅速赶回家里,小宸儿早就被送了回来,太医也到了,正在给公主处理伤口,伺候公主的奴才见娘娘回来,吓得跪了一地,是巡逻的侍卫把公主送回来的,她们连发生了什么事都不晓得。
太医很快退下来,告诉娘娘公主的伤口不算太严重,天寒地冻也不怕感染,这几天不要碰水,结痂就好。至于为什么会晕过去,一者公主身上正不方便,再有大概就是被吓着了。
岚琪将女儿心疼地抱在怀里,她微微睁开眼睛,看到额娘呓语了几声,又睡过去了,不知怎么,岚琪突然想起那天早晨念佟说,她们要去大树底下等着。
康熙帝妃之德妃传 734 奇怪的念头(还有更新
元宵夜宴散后,皇帝侍奉了太后回宫,便取道往永和宫走,玄烨此刻也大概知道不是岚琪身子不适而是温宸出了事,进门后就匆匆到闺女的屋子里来,昏睡一觉的小宸儿已经苏醒,正由额娘喂着喝药。
“怎么吃药了,摔得很严重?”玄烨心疼极了,他一向疼爱女儿,更宠溺温宪温宸姐妹,见闺女额头上缠着纱布,不禁急了训斥,“你要去哪里不成,偷偷跑出去做什么,为什么不带着宫女嬷嬷一道去,这要是摔坏了怎么办?”
小姑娘撅着嘴,晶莹透彻的双眼泪光盈盈,玄烨骂过就心软了,搂在怀里说:“阿玛不凶你,可下不为例。”
岚琪含笑在一旁看着,玄烨对着闺女时,真真毫无帝王气息,他面对儿子们总是皱着眉头,可姑娘们再怎么顽皮也总是一笑了之,这里头固然有不可避免的原因在,但女儿们,的确成全了他对天伦之乐的向往。
“皇上放心,太医说在雪地里受了惊,怕回头着凉发烧,吃的是暖身驱寒的药,额头上的伤口也止血了,日后小心养护别留下疤痕就好。”岚琪说着,上来轻轻掐了女儿的脸颊一把,“天天说不要像阿玛那样脸上留麻点儿,你还不珍惜,脑袋上落个疤,多丑?”
小宸儿咕哝了几声,玄烨却笑悠悠拿大手往她额头上一遮,哄着闺女道:“便是留下疤痕了,往后蓄着刘海就是了,朕的闺女怎么会丑。”
岚琪由着他们父女俩腻歪,但是等女儿睡下,皇帝要随她去歇着时,才露出担忧的神情,玄烨看在眼里的,无人时便问她:“好好的,宸儿跑去那里做什么?”
岚琪摇头轻叹:“她说是贪玩儿,臣妾就没再追问。皇上,温宪从不让人放心,可那孩子的事臣妾反而大多都了解,偏是宸儿太乖太叫人省心,方才臣妾抱着她,竟然完全想不出这孩子平时会想些什么,就这么不知不觉地把她给疏忽了。”
玄烨颔首,他有这样的体会,是之前从八阿哥身上来。胤禩那孩子从小懂事听话,而玄烨除了对大阿哥和太子之外,其他阿哥他几乎没有亲自教养过可因为他们总偶尔会有状况,皇帝多少还知道各个孩子的性子哪里不同,只有八阿哥,有天他想在意那孩子时,竟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如今才慢慢开始留心,就越觉得那孩子心思很深。
“宸儿懂事,不论是为了什么让她深夜跑去那里,她都知道自己做错了事,臣妾若再三追问,她会更害怕,让她再好好想一想要不要说,自然臣妾也会多多留心,不能因为她乖就不管她。”岚琪无奈地说,“孩子终究是孩子,该是为娘的操心,是臣妾疏忽了。。”
玄烨心疼她:“没想到公主也会让人头疼,朕总是高兴了才来哄哄孩子,从不操心这些事。你们为朕生儿育女,教的不好世人怪你们无能,教的好就是应该的,对你们不公平。”
岚琪笑:“怎么就说起大道理来了,没事的,小孩子家家的总要有点心事,皇上放心,等臣妾弄明白了就告诉您。”她说着要侍奉皇帝洗漱安寝,玄烨却说,“让环春烫一壶酒,我们再喝两杯。”
“夜宴上您喝了不少,臣妾可是数着的,臣妾走了后还不知道喝了几杯,现在可不成了。”岚琪不答应。
玄烨笑悠悠道:“朕今天高兴,就喝一两杯,上回你说额娘从家里给你带的酒,还没让朕尝尝,让他们取来。”
这话听得岚琪心头一惊,皇帝这声“额娘”叫得太随性,舜安颜跟着温宪头一回喊自己额娘时,还是一脸的紧张腼腆,这阵子在人前见了也都是喊的德妃娘娘,真正的女婿都还不能习惯,玄烨这突然一声“额娘”,她心里虽暖,可也觉得不妥当,毕竟皇帝是做不得人家女婿的。
况且岚琪的阿玛额娘,为了让她在宫里不被人背后议论,约束了家里人多少事,乌雅家的人低调得几乎要不存在似的,个中的辛苦和委屈,岚琪心疼,家人却甘之如饴,他们如此用心,玄烨的好意她实在不敢轻易接受。
便只当做没听到,吩咐小厨房送火锅来,煮上用山珍野鸡吊的汤头,再切两盘菜蔬和一碟腐竹,酒自然是自家送来的,家里酿的酒很浑浊,但入口甘绵,岚琪之前是偶尔馋了和岚瑛提起几句,她就传到家里去,难为年迈的母亲亲自为她酿酒。
高汤一热香气四溢,屋子里香喷喷的直叫人食指大动,可玄烨并不在乎吃什么,捏着酒杯一口一口品尝,岚琪在一旁劝:“说好就喝一两杯,皇上若是牛饮,一会儿就没了,还容易上头。”
玄烨双眼已泛红,兴奋地笑着:“朕今天看到他们一张张脸上惊恐的神情,真是大快人心。”但话锋一转,却又道,“你可知道这些人,都是曾经帮朕铲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还有扫清沙俄来犯的功臣,他们都为朕为天下做了很多了不得的事,曾经我们君臣一心,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可世易时移,如今的他们一个一个都黑了心肠。”
岚琪默默地为玄烨再斟一杯酒,玄烨问她:“是朕这个皇帝做得不好?”
“您可是一代英主。”
“这话不新鲜了,不爱听。”
岚琪笑道:“那皇上爱听什么,臣妾就说什么话。”
玄烨晃着脑袋,岚琪娘家的酒确实醉人,但才饮一杯酒,何至于真的醉了,大概是人不想清醒时,就会变成眼前这模样,他忽然抓起岚琪的手,眯眼望着她,没头没脑地问:“你怎么不变呢?二十六年了……”
“因为您喜欢乌雅岚琪这个模样,她想一辈子都讨您喜欢,当然就不能变了。”岚琪双手反将玄烨的手捧在掌心,二十六年前的元宵夜,他们双手交叠握笔写字,说实在的,她已经不大刻意去记得元宵的意义,可每每提起来,心底都是一片柔软,此刻温和地说,“他们不想讨您喜欢,自然就变了模样,既然是这样的人,皇上还可惜什么呢?臣妾反而心疼您,您这里还有痛惜老臣的心情,仿佛还想挽回什么,可他们却巴不得变了天呢,越是这样,万岁爷越要活得潇洒些,该难过悲伤的人怎么都不是您。”
玄烨苦笑:“你知道培养一个股肱之臣有多不容易?”
岚琪道:“臣妾是不懂,可臣妾以为,朝廷从不是光靠他们其中某一个人撑起来的,那些为您守着一方土地的绿豆芝麻官儿,也都是大清的功臣。皇上宽宽心,照着您想的去做,这事儿不提了可好,咱们再说下去,臣妾可就僭越了,您不要让臣妾为难。”
玄烨心情好了许多,的确不愿再为难岚琪,笑道:“幸好你不是男子。”
岚琪问为什么,人家腻歪上来说:“若是男子,朕那样喜欢你却一辈子都不能亲近,可就了不得了。”岚琪把他的脑袋往后推,涨红着脸说,“几句就没正经了,别动脑筋了,今晚可不成。”
但那些事儿成不成,也不是岚琪能说了算的,可她心里惦记女儿,隔天清早无暇回忆一夜烂漫,撵走了玄烨后,就立刻来照顾还在。
公主的伤口恢复得很好,也没有着凉发烧,只是初潮很自然的软绵绵没力气,被额娘要求在屋子里歇着,哪儿都不许去。然而温宸睡了一夜后彻底清醒了,一直害怕额娘追问她缘故,但母亲来来回回几次都没提起来,仿佛昨晚她胡诌的贪玩想去逛逛的话,额娘完全信了。
可岚琪怎么会信,她是怕过度的追问吓着孩子,自己时时刻刻都不能安心,偷偷遣环春去那里打听到底是什么事,可环春无功而返,谁也不知道公主去做什么,就是成天跟着她的乳母,也不晓得公主心里藏了什么事,这孩子是太乖太体贴,完全被忽视了。
因温宸公主得皇帝宠爱,一些妃嫔为了示好,听得些许消息后陆陆续续来探望过,那两三天岚琪疲于应付,一直压着这件事没提,直到那日从宁寿宫请安归来,半道上突然心血来潮,只带着环春绿珠几个人往御花园走。
被引着到了女儿晕厥的那棵大树下,四处望了又望,不见有什么稀奇新鲜的地方,主仆几人正打算离开,却见远处过来一队步伐整齐的侍卫。
环春立时上前去,说德妃娘娘在此让他们避让,侍卫们行礼后纷纷站到路旁垂首侍立,岚琪扶着绿珠慢慢从他们身旁走过,她心里掠过奇怪的念头,停下问:“你们每天都从这里经过?”
为首的侍卫躬身应答,说没有特别的事,他们每天都会准时经过这里,一天虽然会有几班不同的人,但巡视绝不能错了时辰。
岚琪随口道:“那若有人算准时辰等你们,故意错开时间,岂不是你们白白巡视一场?”
侍卫忙道:“回娘娘的话,另有几队人,是不按时辰不按地点,随时在宫内走动的。”
康熙帝妃之德妃传 735 帝王该有的智慧(还有更新
岚琪将眼前的人一一看过,并没见什么特别寻常,与环春绿珠慢慢走开,再回眸见那队侍卫走远,便问环春:“这里平时没什么人来?”
环春道:“奴婢打听了,天气冷,宫里主子们都不爱来逛园子,平日里几乎没有人来。”
岚琪自言自语:“那就只有他们了。”
绿珠好奇地问:“娘娘您想什么?”
“没什么,我们来这里的事先别对永和宫里的人说,宸儿我自然会慢慢问她,谁都别吓着她。”岚琪吩咐下去,心里头乱糟糟,好似想到了什么,又好像没触碰到答案。
回到永和宫时,门前的人说温宪公主到了,她见到时,姐妹俩正窝在一起说话,小宸儿躺在姐姐怀里,两人脸上都笑容灿烂,她一面欣慰,一面还是嗔怪:“你怎么又进宫了,大正月里,多在家陪陪舜安颜才是,陪他到国舅府走走亲戚也好。你不是不愿过得像个公主吗,那平常百姓就做这些事。”
温宪却说:“舜安颜办差去了,皇阿玛这两天要出去视察河工,他去预备仪仗清点随驾的人,根本不在家。”
岚琪还是头回听说玄烨要出门,但这两年他总在外头转悠,也见怪不怪,和女儿们说说话打发了一天时间,温宪夜里总要回自己家去,离别时才得空单独和母亲在一起,便缠着岚琪问:“额娘,小宸儿一个人跑去御花园做什么?”
岚琪反问:“妹妹怎么与你说的?”
温宪摇头道:“她说她就好奇去逛逛夜里的园子,额娘您信不信呐?”
岚琪为女儿拢好斗篷,嗔怪这么大了还不会照顾自己,对于这话,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她也有调皮的时候,能有什么事?”
温宪嘀咕半天见问不出什么,只能回去了,岚琪则叮嘱她:“你的娘家到底是宫里,除非太后发话,不要随随便便进出。额娘倒是不怕别人说闲话,可国舅府的人该担心,他们是不是哪儿做得不好,舜安颜是不是没照顾好你,你不怕舜安颜难做吗?傻丫头,你是差点就要做额娘的人了,多长几个心眼儿可好?”
“我才不想管他们呢,我只想自己和舜安颜好好的,额娘从前明明说,不用**心那些事的。”温宪撅着嘴满脸不乐意。
“额娘要怎么说你才能明白?”岚琪叹息,可又心疼女儿,只能道,“罢了罢了,有皇祖母和皇阿玛给你撑腰,不怪你天不怕地不怕。”
小妇人满心欢喜笑容灿烂,与额娘又腻歪了会儿才被催着离宫,可是对着母亲对着妹妹的灿烂笑容,一走出紫禁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曾经那么渴望拥有自己的家,那么期盼着与舜安颜一生一世,可现在那座大宅子,只给她的人生带来无穷无尽的压力,她不晓得昨天的元宵节上又有什么事让舜安颜不高兴了,丈夫周身不让人靠近,甚至连她都不得亲近的气场,真是让她委屈极了。
可是,她不想对额娘讲,怕额娘担心怕皇祖母担心,她们怎么会舍得让捧在手心里养大的自己,在外头受委屈?她甚至希望妹妹多出些状况,甚至希望宫里人能传话给她说太后多咳嗽了几声,这样她就有借口回来,回到紫禁城里,她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金枝玉叶,公主府里的确没有人敢让她受委屈,可她就是不开心。
而这一晚回到公主府,虽然宅子里灯火通明照亮每一条路,可是下人一句“额驸尚未归来”,就叫她的心凉了半截,越明亮的灯火,越显得家里黑洞洞的凄凉,她甚至都不想再问,额驸去了哪里。
这一切,岚琪都不知道,是夜从乾清宫传话来,的确说皇帝后天要出巡,知道要往江河边走,岚琪便赶着在灯下为玄烨缝一双护膝,可是她多年不拿针线,早就手指僵硬做不好,最后还是假手环春,自己百无聊赖地在一旁看。
夜里宫女送来她循例要吃的补药,问了几句温宸那里可好,待人退下,便来劝环春明日白天再做,环春说还有几针就收线了,岚琪就在她身边晃来晃去,念起女儿心里七上八下,终于忍不住说:“你觉得小宸儿跑去那里做什么?”
环春手里的针线不停,应着:“奴婢也很好奇,实在想不出什么,就只能想……”她放下针线,犹豫地看着主子,“您听了别动气。”
岚琪点头,忐忑不已,生怕环春的答案和自己一样,可果然不出所料,环春说:“咱们公主会不会是情窦初开,看上什么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