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妃之德妃传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阿琐
而从小阿哥殁了后,皇帝未再踏足永和宫,岚琪已经很久没见过皇帝,之前相见就很尴尬,现在不见面她反而踏实,总想着不如再过一阵子,大家都把这些事淡忘了才好。至于皇帝重新翻王氏的牌子,岚琪心中虽不自在,可她早料到会有这一天,王氏可以什么都没有,可她有一张漂亮的脸。
三月末时,宫外传来喜讯,岚瑛顺利生下个白胖大小子,身为继室能生下儿子,对乌雅岚瑛将来立足钮祜禄家如虎添翼,但也给她带来些许隐患,将来家族继承上,原配留下的嫡子怎能容得她的孩子。
岚琪想到这些事,情不自禁地就联想到太子和其他阿哥们,才明白即便皇室里继承的是江山天下,其实这事儿到哪里都一样,她正身处可能发生这些麻烦的环境里,难怪很自然地就想到岚瑛将来可能面对的问题。不愿妹妹为此烦恼,便派人给岚瑛传话,让她务必善待原配留下的孩子,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纠结一辈子的恩怨。
且说皇帝后宫无数,称得上“小姨子”的宫外女眷不少,她们其中嫁人生子,皇帝从来不会过问,可这回德妃的妹妹产子,皇帝却派梁公公亲自出宫颁下赏赐,甚至都未与岚琪打声招呼,等她在永和宫听说这件事时,还嗔怪皇帝俨然人家亲兄长,自己倒成了刻薄的嫂子。
环春笑话她:“皇上一定是听说娘娘什么礼物也没送去,以为您心疼银子了,才替您给这份礼,您还在背后说皇上的不是,皇上真是花了钱也不得个好。”
岚琪则正经地说:“岚瑛有这个孩子不容易,从前太皇太后就常说,太厚重的福气容易压着孩子,我现在盼她们母子平安,我的外甥我怎么会不疼,等他健健康康长大,姨娘有的是好东西给他。何况现在岚瑛有了孩子,所有人都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原配夫人和其他妾室的孩子就显得可怜,我不想她因此被人诟病,才冷淡些,皇上倒好,给我帮倒忙。他必然是好心,可大男人的心思,哪儿能那么细致。”
环春则笑:“娘娘就是爱操心,您总是尽心极力地面面俱到事事周全,奴婢倒觉得,有时候真没多少人在乎得那么细致。”
岚琪满不在乎地说:“不过是你们看着我辛苦,可我自己求良心安稳,乐呵着呢。”
数日后,乌雅夫人进宫向女儿报喜,虽然只匆匆坐了半天,可听额娘说岚瑛和孩子一切都好,光听着岚琪就心里痒痒,奈何孩子太小产妇还在坐月子,一时半会儿不得相见,即便太后和玄烨有心让她出宫去看看,她也不会做这太出格的事,唯有耐心等待,等着妹妹养好身子把小外甥抱来给她看看。
相比之下,即将满月的大阿哥福晋和小郡主却不被人惦记,生儿育女竟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长春宫里半点没高兴的样子,惠妃这一次失望得连体面都懒得维护了。
这日大阿哥进宫请安,知道母亲没好脸色,但他有一件事要禀告,可未等开口,母亲先道:“你若有喜欢的人,额娘为你做主收在屋子里,你那福晋看着是生不出儿子的,我也不惦记了,庶出便庶出吧,总比没有儿子强,我不能干等着她,让你断了香火。”
胤禔不言语,听母亲絮叨半天后,只是敷衍地应了声是,而后则道:“儿子是来跟额娘说,我又要出远门了,皇阿玛下旬要出发去多伦诺尔,儿子这几天就要走,先去给皇阿玛打前站,安排好那里的事。”
惠妃倒是一愣,问道:“可是为了喀尔喀的事去塞外?”
“他们不能一直这么闹下去,不然噶尔丹东山再起不说,指不定还会冒出第二个噶尔丹之辈,皇阿玛要平息他们的争端才好。”大阿哥正经说着,干咳了一声道,“额娘,眼下皇阿玛重用我,朝廷上的事都忙不过来,您就别催着我给您生孙子了。”
康熙帝妃之德妃传 515 带漂亮的妃嫔出门(三更到
惠妃虽然被儿子的话噎着,可眼下皇帝重用长子的确是事实,加之去年裕亲王、恭亲王受挫,皇帝大有不再依靠兄弟,转而培养儿子的趋势,大阿哥作为皇帝培养的第一个阿哥,儿子若能勤勉努力有所出息,必然前途无量。
惠妃知道,当年太宗长子肃亲王豪格,虽是庶出,但为太宗重用战功赫赫,太宗暴毙后若非多尔衮阻挠,也许大清的历史就会改写,自然当年若是肃亲王夺得帝位,也就没有现在的惠妃和大阿哥存在,但是惠妃却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改写将来的历史。
“催也来不及了,只怕太子就等着你们这一胎落地,若是个女娃,就该赶着争皇长孙的名头了。”惠妃冷笑,又想到去年她为了说服儿子出面指证裕亲王而母子大吵一架,她不愿再发生什么事,弄得母子隔阂,此刻胤禔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她只有退一步答应,“往后你们俩的事,我不再管,你好好哄着你的福晋,告诉她,我可不会再逼她生孩子了。”
胤禔这才舒口气,笑道:“额娘若真心疼她,她也不敢不孝敬,我不在京里,烦您多照顾一些。”
惠妃不耐烦地说:“她连紫禁城的门都不进,我照顾她什么?你别怪额娘多嘴,她这个长媳不做该做的事,你皇阿玛也会不高兴,我答应你不再为难她,可你好歹劝劝她,宗室里的人情往来,她不能不为你出面。”
正说话,外头有宫女进门,惠妃愠怒问什么要紧事,宫女禀告道:“奴婢听见外头传话,说皇上刚下旨册封二公主为和硕荣宪公主,指婚给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
大阿哥奇道:“怎么这么急?”
惠妃则立刻知会宫女们准备贺礼,要亲自去景阳宫道喜,虽然嫁女儿难免悲伤,可也是天大的喜事,她和荣妃如今不论关系如何,毕竟二十多年的情分。
大阿哥离开长春宫时,后宫已是十分热闹,去年一娶一嫁时,算着公主阿哥们的年纪,都盼着今年也会热闹,果然自三阿哥被指婚后,二公主很快也有了消息,接下来便是四阿哥和三公主,而四阿哥的福晋早就有了人选,外人都在好奇,会不会赶在三公主下嫁之前。
此时景阳宫内宾客盈门,荣宪公主自然是去宁寿宫给太后磕头谢恩,躲在祖母那里不愿来应付这些事,而荣妃则是云里雾里地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喜讯,等宾客散去,只剩下几人时,她才茫然地说:“皇上这是怎么的,给三阿哥指婚时就让我毫无准备,现在突然把荣宪的婚事也定了,而且六月就要嫁,他是怕时间隔久了,我会舍不得孩子吗?”
众人见荣妃眼眶泛红,知道做母亲的舍不得,劝说安慰几句后才散了,岚琪慢走了几步,荣妃亲自送她到门前,私下又说:“虽只是个郡王世子,可嫁去漠南,总比嫁去漠北好,这几年漠北不消停,年初不是又传来内讧的事吗?我这心其实一直悬着,就怕皇上把女儿嫁去漠北联姻,如今是去漠南,我也安心了。”
岚琪知道嫁女的不舍,安抚荣妃:“皇上必然是体谅姐姐的心意,才为荣宪选了最好的夫婿。六月可一晃就到了,咱们不想别的,风风光光把女儿嫁出去才好。”
姐妹俩说罢这些话,岚琪回到长春宫,进门就听见温宪唧唧咋咋的声音,里头听说额娘回来了,温宪跑着出来迎接她,岚琪嗔怪她没有公主该有的稳重尊贵,温宪骄傲地说:“额娘放心,将来我像荣宪姐姐一样嫁出去时,一定稳重端庄,绝不给阿玛额娘丢脸。”又新奇地问母亲,“将来我会嫁去哪里?额娘,我也要和姐姐们一样去草原吗,在那里我和姐姐们是不是又能在一起了?”
“草原那么大,每一个部落之间相隔千百里,怎么能在一起?”岚琪摸摸女儿的脑袋说,“你乖乖陪着额娘,慢些长大。”
这日皇帝摆驾去了景阳宫,必是为了嫁女的事与荣妃有话说,但夜色降临时,圣驾突然到了永和宫门前,岚琪彼时正和儿子女儿一道用膳,玄烨进门后说没用膳坐着一道吃,孩子们自然欢喜,可岚琪不知怎么觉得不自在,一来好些日子没见着他了,二来一见玄烨,平贵人那件事又浮上心头。
膳后玄烨教十三十四写字,父慈子孝天伦之乐,岚琪一直静静地陪在边上,只等孩子们都散了,梁公公送来一些奏折,皇帝心无旁骛地坐在灯下批阅,半晌突然喊她:“没墨了。”
岚琪这才从炕上离了过来他身边,站在桌案旁磨墨,缓慢的摩擦声里,皇帝一手在折子上批复,一边就问:“你今天好像不大高兴。”
岚琪道:“好些日子没见了,皇上怎么知道臣妾今天是不高兴的,平日也这样,没什么不寻常。”
“我们很久没见了?”玄烨皱眉想了想,苦笑一声,“朕还真不觉得。”
岚琪笑道:“臣妾不是计算见面的日子,只是随口一说。臣妾也没什么不高兴的事,只是今天突然有荣宪出嫁的喜讯,见荣妃姐姐舍不得,心里有些不忍。”
“朕与她说了,虽然宣布得仓促,但人选是朕一早就订好的,即便多给一些时间准备,也一样是嫁去巴林部。”玄烨放下笔,端了茶说道,“朕这就要去多伦诺尔,下旬出发,五月中旬归来,六月正好把荣宪嫁出去。”
岚琪道:“皇上要去漠北?那里可不大太平。”
“正是不太平才要去,且不想他们瞎殷勤来请求与朕和亲,朕眼下还不想和他们联姻,我大清是要他们臣服,可不是要和他们做亲戚,将来或许会联姻,但不是现在。”皇帝气定神闲地说着,“赶着把荣宪嫁去漠南,是要让漠北那些人明白,暂时别想打朕的女儿的主意。”
岚琪笑道:“臣妾就说,皇上怎么会临时起意,原来都是想好了的。”
玄烨颔首,又问:“朕去漠北,你去不去?”
岚琪看着他,彼此目光相接,不说心有灵犀,可她仿佛从玄烨眼里看到,似乎并不想带她去。或许玄烨本意是要她去的,可是岚琪自己心里搁了太多的事,又惦记坐月子的妹妹,她自己不想去,却把责任归结在玄烨的身上。
两人静了须臾,岚琪开口道:“六月就要嫁女儿,臣妾跟您去漠北,宫里的事谁来做?都推给荣姐姐,她会寒心的。臣妾就不去了,等您回来,好给荣宪操办婚礼。”
玄烨眼中掠过一晃而逝的失望,但没有强求,应道:“也是,荣妃眼下有些依赖你了,你若不在,就没什么人能帮她。等六月嫁了女儿,咱们搬去园子里住,今年早该去的,各种事耽误拖着了。”
岚琪想起旧年隆冬两人在园子里旖旎美好的光景,心情忽然就好了,面上的笑容也自然起来,对玄烨笑:“若是六月就走,臣妾倒想去瀛台住一阵子,园子里树木太多,知了太吵,夏天还是瀛台清净。”
听她这样说,玄烨心里莫名舒服了些,伸手把她拦在身边,搂着岚琪的腰肢说:“那就去瀛台,在那儿清清静静地到深秋,深秋时回宫,给胤祉和胤禛办婚礼。”
岚琪讶异:“皇上决定了?”
玄烨笑:“今年给胤禛成婚,不是你的心愿,朕都记着的。不过眼下不着急说,等朕从多伦诺尔回来再说。”
两人见不着痕迹的尴尬很快散去,静静地在一起说这些事,和乐温馨地度过一夜。岚琪到底是把平贵人的事压下去了,总觉得没必要也没资格去问皇帝到底怎么戴了顶绿帽子,皇帝不想说,她做什么主动提出来,反正平贵人如何,与她真不相干。
几日后,朝廷正式宣布皇帝将要前往多伦诺尔,与喀尔喀三大部落贵族会盟,意在解决喀尔喀长达三十年的恩怨,防止喀尔喀再起内讧纷争,不给噶尔丹之辈任何挑唆侵犯的机会,让蒙古各部臣服于大清,固守大清的边疆。
大阿哥胤禔已提前出发去多伦诺尔打前站,太子则被安排留守京都,而皇帝此番将携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一同前往,胤禛兴奋地跟母亲说了半天的话,岚琪也为儿子感到高兴。
至于后宫随驾,直到出发前两日才定下来,德妃荣妃皆不随扈,这一次,终于轮到宜妃随驾出远门,消息传到翊坤宫时,宜妃简直不信皇帝还能想起她。宜妃之外,佟嫔、僖嫔、敬嫔、王常在、袁答应等皆在列,可最叫人意外的不是宜妃娘娘随扈,而是随驾的名单里,竟然有觉禅贵人。
荣妃私下与岚琪说:“听说上一回去木兰围场,觉禅贵人艳惊四座,虽然好些年过去了,觉禅氏依旧貌美,你瞧瞧这次随行去的人,皇帝是带着漂亮的去装点门面吗?”
康熙帝妃之德妃传 516 四阿哥得了头名(还有更新
荣妃的话,只可一半玩笑一半当真。且说此番随行与上次赴木兰围场之列没有太多的差别,只是多了几个新人,王氏之辈容颜瑰丽,加上觉禅贵人等,瞧着就十分华丽鲜亮。而尊贵之人如宜妃,东北出身的她,本是这宫里与草原最合脾性的人,当年因身怀六甲未能随行木兰围场,如今无病无灾又无琐事缠身,好端端的一个人,皇帝再不带她出门,怎么也说不过去。
两日后,圣驾浩浩荡荡离京,将于月末到达多伦诺尔。
且说戈壁大漠,明末至今,以南、北和西三方分为三大部,漠南察哈尔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以及漠西厄鲁特蒙古。太皇太后与太后皆来自漠南科尔沁草原,而噶尔丹则是来自漠西卫拉特的野狼。
漠南早在太祖努尔哈赤与太宗皇太极时便已完全归顺臣服,爱新觉罗与漠南的联姻更是数不胜数,顺治帝时忙于入主中原和战后安定,对草原之事并无太多建树,故玄烨亲政后,便面临漠北喀尔喀和漠西厄鲁特两大问题。
漠北喀尔喀有三大部,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汗部,他们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本早在太宗时期,已经进九白之贡表示臣服,然而康熙元年,札萨克图汗旺舒克因私怨被部属所,喀尔喀发生内乱,在大清朝廷干预下,长达三十年都未能彻底平息内乱,以至于被漠西野狼噶尔丹趁虚而入,企图干涉喀尔喀内政,更进一步威胁清廷。
对玄烨和朝廷来说,喀尔喀的内乱一日不解决,就给噶尔丹多一日东山再起的机会,要在噶尔丹卷土重来之前,让他们能真正联手,将来共同对抗噶尔丹。
四月末,圣驾到达多伦诺尔,安营扎寨,以皇帝大营为中心,各部贵族围绕,众星捧月,将从五月初一日到初六日,进行会盟。玄烨于御营殿帐依次召见喀尔喀王公贵族,并赐宴。次日,召集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哲布尊丹巴等三十五位喀尔喀三部贵族会盟。
会盟议程中,皇帝宣布赦免土谢图汗之罪,将册文和汗印授予土谢图汗;封被土谢图汗杀害的札萨克图汗亲弟策妄扎布承袭其兄为札萨克图汗;应允喀尔喀贵族请求,将漠北与清廷四十九旗一例编设,其名号亦与四十九旗同。
会盟最后,玄烨亲自主持多达两百桌的盛大宴会,亲手赐酒,各部贵族皆屈膝接酒,持杯叩首,以示对皇帝特殊恩宠的感激。宴会中,皇帝自京城带来各种杂技、木偶献艺助兴,喀尔喀人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庄严隆重,繁华奢侈的宴席,欣喜兴奋之余,更感清廷国力强大、富庶昌盛,纷纷拜觞起舞、欢欣雀跃,一扫前两日会盟的严肃气氛。
私下里,玄烨当众夸赞大阿哥办事得当,会盟至今以及宴席的成功,皆是大阿哥与其他大臣前期准备的功劳,皇帝不吝赞扬,夸赞长子如今是个人才,便教导随行的三阿哥、四阿哥和五阿哥,要向兄长学习。
而此番随驾,几个弟弟真真是大开眼界,三阿哥上回陪太子走了趟乌兰布通,已是见过这草原上的阵仗,但那时候硝烟战火人心惶惶,哪儿能看到眼前美好的风光,三阿哥并不比胤禛、胤祺多几分见识,每天都和他们一样,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被这紫禁城高墙外繁华多姿的世界所折服。
因三兄弟不经世事且年幼,皇帝未免他们在蒙古贵族面前失礼,他不在场的场合,不允许他们私自会见漠北的人,三人闲来无事,只在营帐附近骑马玩耍,或偷偷躲在皇帝大帐外看往来的贵族。
阿哥们虽然自幼学习满蒙汉语,五阿哥更因随太后所居,启蒙学的就是蒙语,但胤禛他们在书房念书多接触汉语,蒙语相对生疏些,因此五阿哥比起两个哥哥,更加精通。偶尔隔得远些他们会听不懂喀尔喀人那带着口音说的话,只有五阿哥耳朵灵敏脑筋转得快,能一句句告诉哥哥们,他们在说什么。
无意中,便听得几句不恰当的话,那天三兄弟躲在帐子后头看几个蒙古贵族从皇帝大帐出来,叽叽咕咕不知说什么,五阿哥无心地逐句告诉哥哥们,正说:“听说大清皇帝有太子,之前在乌兰布通被人看到,样貌瘦弱,毫无威严,不像这位大阿哥,高大威猛,这才是帝王该有的模样,大阿哥对我们又十分友好亲和,真希望他成为大清将来的皇……”
胤祉和胤禛都吓坏了,不等把话听完,就捂着弟弟的嘴把他拖走,而五阿哥是把那些嘀嘀咕咕的话翻译给兄长们听,他自己没入心,根本不晓得自己说了什么,等恼怒地揉着被哥哥们拖过来而差点崴到的脚踝,抱怨他们做什么这样,一点点想起自己说的那些话,顿时也呆了。
“这话咱们三个听见就好了,千万千万不要对别人说,更不能对皇阿玛说。”三阿哥一本正经地叮嘱弟弟,“咱们就当什么都没听见。”
却是此刻,梁公公不知从哪个角落里冒出来,一脸尴尬的苦笑,低头哈腰对三位小爷说:“皇上请三位阿哥到大帐子里去,皇上问三位阿哥,这几天没事儿就在帐子外头晃悠做什么,三位阿哥可好好想想,皇上一会儿问话呢。”
三人都被唬了一跳,等排着队站到父亲面前,本来见父亲不至于如此,偏偏都刚才听了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又不能对父亲言明,不由得紧张起来,个个儿低着脑袋,不敢说话。
玄烨问了半天,无人有反应,他反而恼火了,骂道:“你们看看那些蒙古世子,年纪比你们小,都能在马背上上下自如,能张弓搭箭射杀雄鹰,你们呢?”
三人都不说话,玄烨不免觉得古怪,可是身在外,又没必要急着教训儿子们,再想自己虽然把他们带出来,可要紧的事一件都不让他们接触,还不如随行的妃嫔,她们还帮着与女眷相会,帮着皇帝拉拢人情,也不怪他们三人无所事事。
“朕领你们去骑马,不求你们马术多精湛,给我稳稳当当跑几圈,让蒙古子弟们瞧瞧我大清的皇子的英姿,若有闪失,朕不饶你们。”玄烨无奈,只能挪出空闲来,领着三个儿子去骑马,可却有蒙古贵族闻讯带着子弟前来侍驾,不知不觉地,竟又成了一场角逐。
多伦诺尔距离京城八百里,日夜兼程,重要的事一天能达,这天岚琪在延禧宫看望杏儿和孩子,温宸随在身边,小宸儿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性子,不再跟着温宪疯疯癫癫,成了个温柔可人的小公主,这会儿陪额娘来看小妹妹,乖巧安静地站在摇篮边看着婴儿,时不时伸手摸一摸妹妹嫩嫩的脸颊,冲额娘和章答应笑着说:“额娘,我喜欢小妹妹。”
“以后妹妹就跟着姐姐玩可好?”章答应笑靥如花,面上溢出数不尽的幸福,气色红润双眼有神,似乎一路走来,此时此刻的她最幸福。
岚琪静静在一旁看着,杏儿能有今日,她十分高兴,总觉得当初的路是走错了,虽然错有错着帮了自己不少的忙,可差点耽误她一辈子,至今想来还会心慌,往后连同永和宫,她要将延禧宫一同守护。而话又说回来,岚琪对杏儿的感情,和对布贵人完全不同,她对杏儿全然是一副保护照顾的态度,更是想尽力弥补自己给她带去的伤害,但布贵人则是情同亲姐妹的亲昵,两者之间很不一样,岚琪自己心里,十分明白。
此刻绿珠匆匆从永和宫跑来,喜滋滋地带来好消息,说皇上从漠北传话来给太后请安,顺带说了那里的事,竟提到和蒙古子弟赛马时,四阿哥和五阿哥得了头名次名,把那些终日在马背上颠簸的蒙古子弟都甩开一大截,皇上高兴极了,特地让人告诉太后这个喜讯。
章答应恭喜岚琪四阿哥得了透明,而她含笑听着,心里知道,玄烨特地传话回来,是为了告诉她,让她高兴,让她安心。
小宸儿娇滴滴地问母亲:“额娘,四哥得了头名,皇阿玛会奖赏她吗?四哥会不会给我带好吃的?”
岚琪搂着女儿,笑得眼眉弯弯,此时公主又道:“额娘,我想去园子里给荣宪姐姐采花。”
章答应附和道:“是呢,公主生辰到了,太子的生辰也……”
因荣宪公主的生辰和太子都在五月初三,而那一天也是赫舍里皇后的忌日,太子自然从未庆祝过生辰,而妃嫔之中,则把荣宪的生辰往后延一日,会避开赫舍里皇后的忌日,隔天为她庆祝。没想到小宸儿记着这件事,岚琪都忙得忘了。
“也好,女儿出嫁前,荣姐姐还能为她过一次生辰。”岚琪感慨着,便要领女儿同往园子里采花编花环,小公主正熟睡,章答应便一同前往。
自从搬来延禧宫,岚琪渐渐与杏儿走得近了,而宜妃此番又不在宫里,更少了几分顾忌,两人时常大大方方地出入,宫里人已见怪不怪。
五月初夏,园内正是姹紫嫣红时,小宸儿花蝴蝶似的扑入花丛里就瞧不见了,唬得乳母宫女都围着她转悠生怕出事,岚琪知道有她们在不会出事,与杏儿慢慢跟在后头走,两人闲闲说几句话,与这园中美景一样,心情甚好。
“这一株,还是我前年亲手种的。”岚琪瞧见熟悉的花丛,撇下章答应上前走了几步,刚伸手要摘,忽觉身后阴风阵阵,耳听得一声“贱人!”
康熙帝妃之德妃传 517 满脸都是血(还有更新
岚琪心头一惊,猛地转身,但见一道身影从眼前掠过,等她看清楚,章答应已被一个女人扑倒在地,那女人一手握着簪子要刺向她的咽喉,另一手死死摁着她的肩膀,嘴里咒骂着:“都是你克死我的孩子,都是你害死我的孩子!”
“来人,来人……”岚琪受惊大喊,可是身边随行的人本就不多,还都追着温宸跑远了,这里树木葱郁,她一时喊叫前头未必听得见,一面喊着一面自己扑上去要扯开压在杏儿身上的人,虽然还没看清脸蛋,毫无疑问,袭击她们的必然是平贵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