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皇华似锦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湘槿
“什么事?”
“再过几天,你就要率军前往突厥了,说到底,你曾经也是我的人,怎么说也得送份厚礼,祝愿你一路顺风,马到成功什么的。”
袁一笑道:“我们都这么熟了,还跟我客气什么,不管薄礼厚礼,心意到了就好。”
唤雨打了下他伸来的手,不悦道:“你的手都伸到我兜里来了,还跟我假客套!”
“唤雨出手,必非凡品,谁能抵抗得了……且慢……”袁一说着,打量了眼唤雨,皱眉道:“你两手空空,根本就没带东西来,莫非那招隔空移物,在这儿也能用?”
“当然……用不了。”唤雨说着,指了指脑袋:“我要送你的东西,都在这儿。”
“脑袋?到底是什么?”
“废话少说,拿文房四宝来。”
袁一边磨着墨,边看着唤雨在纸上提笔如飞,不过一个时辰,一张张或写着字,或画着图的纸,就堆得像山似得。
这时,唤雨放下笔,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大功告成!”
袁一看了眼,唤雨写好纸,问道:“这都是些什么?”
唤雨边整理着案几上的纸,边道:“这些可厉害了!其中,有我总结的制敌兵法,研制的独门兵器制造图略,依据地形的行军布阵等等,都是我利用毕生所学,整理出的一套兵书,相信,如果孙武在世看了,也会吓破胆!我想着,虽然,你去突厥是以结盟为主,可万一发生战事也,能拿它傍身。”
袁一皱眉道:“你战场都没上过,只是用一个时辰,编了本兵书,就说要吓破孙武的胆,这口气忒大了吧!”
唤雨笑而不语,从书案上那一摞兵书中,拿出本姜子牙编著的《六韬》,翻看了几页道:“姜子牙在辅助文王伐纣前,好像也没上过战场。还有,孙膑的师傅鬼谷子,一辈子都隐居在山林中。他们在兵法战略,难道要比乌江自刎的项羽,败走麦城的关羽要逊色吗?”
见唤雨较真起来,袁一只好求饶道:“我错了,不该看轻你的兵书,我一定虚心受教!”
“这样才乖嘛!”唤雨笑了笑,将整理好的纸递给袁一,道:“我都分类整理好了,你把它装订成册都行了。”
袁一接过书,笑道:“你这厚礼,还真够厚的。”
“那还用说。对了,你得向我保证一件事。”
“什么事?”
“命在书在,命没……书也不能便宜敌人,因为,这可关乎大唐日后的安危,一定不能大意。”
听到这话,袁一心语:“关乎大唐安危?这也太夸张了吧!”他虽然心里这么想,可口中却道:“当然!一定!像这样一本奇书,是不是该有个响亮的名字才相称。”
唤雨想了会,满脸为难道:“这书写得太匆忙,还没来得急想名字……如果一定要起还得响亮,不如用这个。”
他说着,走到书案前,提笔将书名写到纸上,而后,递给袁一道:“兵书叫这个了。”
袁一照着纸上的字,念道:“唤雨说?这名字……好像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唤雨笑了笑:“书里全都是,我要说的金玉良言,或者说金科玉律,可谓是直白有贴切,你也觉得好吧!”
“当然!一定!”
晚间,灯下的袁一随手拿起案几上的《唤雨说》,原本只是想粗略看看,可当翻开了几页,却被其中特立独行,却又静僻地拳拳到肉的兵法吸引住了,不知不觉地看了两个时辰,当他缓过神来,不由得赞叹道:“唤雨这家伙还真是个旷世奇才!”
说完,他放下书,拿起笔写了张布告,待盖好将军印,便向帐外喊道:“来人!”
不一会儿,帐外的执戟郎就走了进来:“将军,有何吩咐?”
袁一把布告交给执戟郎道:“你现在就把这个,贴到校场上的布告栏上。”
“是。”执戟郎接过布告,拿了浆糊来到校场的布告栏,贴上布告后,不忘仔细看起布告内容。
布告
本将幸得皇恩垂青,统领第二路固盟军,本该与众同心,让军中士气高昂,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可事实却是,士兵懒散成风,将领目无军纪,犹如一盘散沙。责人先责己,本将自认为,并非治军之才,统领一职该由有能者居之。
因此,从即日起,本将向全军,招募有能之士,不论任何人,进行刀枪棍棒,弓马骑射中的何种比试,只要打败本将,就将统领之职,拱手相让,并且有胆识前来挑战者,无论输赢,重赏五十两。
宁远将军袁一
执戟郎看过布告,冷冷一笑:“瞧他这狗急跳墙,都向大伙下战书了,官字两个口,输赢不全由他随便说!五十两银子是馋人,可就怕有命拿钱,没命花,看完笑笑就算了。”
对于比试,不仅执戟郎这么认为,之后,看到布告的士兵,都对挑战的公平性表示质疑。虽然,士兵都眼馋那五十两银子,却害怕这是袁一设下套,因此,不但无人前去应战,还将比试,当作一个笑话在军中传播。
袁一率军起程第三日黄昏,军队在湖边安营扎寨后,侍卫像往常一样将饭菜送来袁一营帐中。
当饭菜摆好,袁一随口向侍卫问了句:“你刚才从外面来,有人响应告示上的招募吗?”
侍卫摇摇头:“没有。”
袁一纳闷道:“这都过去四天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难道是赏银太少了?”
“这可不是赏银的问题,是因为大伙对告示的……”意识到说漏嘴的侍卫,赶紧把后半句话咽了回去。
见侍卫欲言又止,袁一察觉出了些端倪,他看了眼摆放在案几上的酱肉,半边盐焗鸡和白菜,道:“今晚,火头军给士兵准备了什么饭菜?”
满脸不解的侍卫,想了会儿道:“禀告将军,白菜,萝卜和咸菜汤。”
“为什么我和你们吃的不同?”
“这都是负责伙头军的小都统,按照军中惯例,特别给将军做的。”
袁一起身道:“你跟小都统说,从今天开始我的饭菜不用按惯例做,到了饭点,我会去伙头营吃。”
侍卫指了指案几上的饭菜,皱眉道:“从今天开始?那这些饭菜?”
袁一笑了笑:“我们交换,不就行了!”
袁一来到伙头营时,看到前来用膳的士兵已大排场龙,他便排到其中一列队伍后。
这时,听到前面两个士兵抱怨道:“以前在山寨,顿顿都是大鱼大肉,现在,到了这里,不仅每天都是萝卜白菜,而且米饭还不给足,白天行军那会儿,我真饿得腿软!”





皇华似锦 第115章 赢得军心
另一名士兵随声附和道:“我也是。听说袁将军和将官都吃小灶,每顿都是大鱼大肉,一定是把给我们买米的银子克扣了,供他们自己大吃大喝,呸!真够他娘的恶心!”
“你小点声,让他们听去了,看不打得你满地找牙。”
“他们都在营里享受大餐,哪有闲工夫听我们说话,喊得他们听到才好!还有,那个姓袁的家伙,又是发布告,又是赏银子,不就是想咱们服他,做这些门面工夫,还不先喂饱咱们的肚子。”
听到这两个士兵,你一言我一语的数落着他的各种不是,他心中虽然很不是滋味,可想到这些都是平常听不到的大实话,便稍稍舒坦了一些。
排到头的袁一从篮筐中拿了碗,伸到负责盛饭的士兵面前,士兵抬头瞟了他眼,见他身着普通军服,没有佩戴代表官衔的腰带,以为他是普通士兵,便从木桶中舀了半勺饭给他,见状,他向士兵道:“这点饭吃不饱,能再多给点吗?”
士兵头也没抬,冷冷道:“没有,下一个!”
讨了没趣的他,只好走到另一边盛菜,同样也只给了他半勺,以为这又是某种惯例时,他却看到,一个什长上前盛饭,士兵却给他舀了满满一大勺饭。
见状,袁一上前向士兵理论,道:“我就不明白了,同在一个地方盛饭,为什么他的饭,要比我的多了一半?”
士兵看了眼他一眼,不以为然道:“因为,他是什长,你不是。”
“按你的意思,官职越大,饭量就越大吗?”
士兵用饭勺指着他的脸,怒道:“喂!你是哪个营的,想捣乱啊?”
“我可不觉得,这是在捣乱。”
这时,听到吵闹时的小都统,从营帐中走出来,正要呵斥,却瞧见是袁一,慌得愣了片刻,躬身赔礼道:“这些兔崽子,有眼不识泰山,还请袁将军见谅!”
原本趾高气昂的士兵,听到“袁将军”三个字,顿时吓得面如土色,跪地想要求饶,却结结巴巴连半个字都说不出来。
袁一看了眼小都统:“晚上,你到我营帐来。”说完,端着饭走开了。
这时,袁一刚找了个空位刚坐下,满桌原本聊得热火朝的士兵,突然一齐起身,找各种借口离去。
袁一虽以武状元入伍,却是从百夫长做起,自然明白,士兵面对将军的这种不适应,唯一的办法只要忍受,希望他们不再把这种平等,看成一种恐惧。
闷头吃饭的袁一,突然听到有人拍桌子,道:“你就是那个,说我名字太娘,把我从前锋兵变成伙头兵的袁将军?”
袁一抬头,看见面前的梅仁蓬头垢面,左手拿着只削了一半的萝卜,右手握着把菜刀,像是灶边干了一半活,临时起意,跑来发泄不满的。
袁一点点头,笑道:“没错,正是我。”
等看清他的容貌,梅仁脸上的愤怒,变成惊讶:“怎么……怎么会你?”
“你在校场不是见过我吗?”
“托你的福,第一天校场集合,我什么都没看清,就成了伙头兵,所以,你难道,不知道……”说着,梅仁拉大嗓门,喊道:“火头兵是不用操练!”
袁一看了眼头顶的菜刀:“你这是想干嘛?”
意识到不妥的梅仁,放下菜刀,而后,一脚踩在凳上,双手撑着桌子逼近袁一,压低声音道:“我参军,本立志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效力!可就是因为,你的一句话,我只能委身于脏乱差伙头营,每天只能跟萝卜白菜较劲,这样的日子,我受够了!”
“受够了,想要退伍?我考虑看看。”
梅仁摆了摆手:“我可没说退伍,你不是发出告示说,能打败你的人就可以成为统领吗?你猜怎么?”
“怎么?”
“我要把你打倒,让所有人看看,我梅仁可不是吃素的!”
袁一上下打量眼他,道:“你可不是我的对手,想清楚了!我可不会手下留情,被打趴下的滋味,可不好受!”
“知道,我在营中空地等你!”梅仁说着,拿起桌上的菜刀,头也不回的走了。
一旁原本看呆的士兵,见梅仁这个冒冒失失跑来的伙头兵,竟有如此胆量敢向袁一发起挑战,都不由得欢呼鼓掌起来。
见此,袁一喃喃道:“有意思。”他笑着放下碗筷,也走了出去。
梅仁挑战的事,不一会儿就在军中传开了,士兵纷纷放下手头的活,从四面八方赶到空地看热闹。
虽然,手持菜刀的梅仁对阵赤手空拳的袁一,可他们间的悬殊依旧是蚂蚁对大象,所以,当梅仁挥舞着菜刀冲来,袁一不过伸脚,顺便就将他绊了个倒栽葱。
如此,几个回合下来,梅仁摔得鼻青眼肿,可他还是没打算放弃,只见他丢下菜刀,向围观的士兵借来长棍,再次发起攻击。
袁一抓住长棍,轻易一拉便夺了过来,见被逼急的梅仁,张牙舞爪的飞扑而来,袁一下意识提起长棍,朝着梅仁身子凌空一击,等他打得翻了几滚,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袁一这才意识到下重了手。
袁一跑上前,拍了拍躺在地上的梅仁:“还好吗?醒醒!”
正在他焦急万分时,梅仁的眼睛突然一睁,伸出双手死死掐住他的脖子,将他掀翻在地,情急之下,他一拳都在梅仁脸上,本骑坐在他身上的梅仁,便一个重心不稳,摔倒在地。
袁一起身喘了口气,看到趴在地上的梅仁,吐了口血,皱眉道:“你都这样了,认输吧!”
梅仁抹去嘴边的血,扶着地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摇头道:“我不要做伙头兵,我不要做娘人,我要成为一条真汉子,继续吧!”
看着他坚定的眼神,袁一突然感觉,自己剥夺了他选择的权利。
袁一沉默了片刻,释然一笑:“算我怕了你,不做伙头兵就不做。不过,想要重归先锋营,就该有匹配的本领,今日交手,并不觉得你有那样的本领。”
听到这话,梅仁神情怅然若失道:“没有……我该怎么办?”
“既然,你有这股韧劲,我也不嫌麻烦,以后,每天我抽出一个时辰训练你,觉得合格了,就让你做个先锋兵,怎么样?”
梅仁脸上出现灿烂的微笑:“真的吗?”
“当然。还要继续打吗?”
“我的心愿都实现了,还打什么,我可不想英年早逝。”
袁一从侍卫手中接过准备好的银子,放到梅仁手中:“这是赏给你的银子,你伤得不清,让营里的大夫给你去看看吧!”
梅仁点点头,正要说话,却被一拥而上的士兵,当作英雄般举起抬走了。
袁一跟在欢呼人群后,看着梅仁青肿的脸上,绽放出自豪的笑容,他突然感到无比欣慰。
这时,走来的尹玉书,看了眼袁一,道:“将军,如此收服军心的手法,还真够高明。”
袁一转过身,看到尹玉书脸上浮现一抹微笑,不像嘲讽,好似是有几分欣赏的意思。
袁一沉默了片刻,道:“说实话,我是识梅仁,可今日的挑战,并非设计好的做戏。还有,发出的告示的目的,如你所说,我是想要在收服军心,可上面的承若,一字不假。”
尹玉书摸了摸额头,笑道“我不觉得,将军有必要掏心掏肺,说这么多。”
袁一神情诚恳道:“我知道。可我需要你,帮助我把这些水军,变成真正的精锐之师!”
“将军太瞧得起我了!”
“常言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所以,我相信你。”
尹玉书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将军,真有心向我学吐蕃,突厥,波斯等国的语言?”
“如果没记错,我连续四日去你营帐中讨教,可惜你不是忙公事,就是就寝了,难道这还不够诚心?”
尹玉书笑了笑:“刘备三顾茅庐也不过如此,看来卑职是跑不了。”
“当然,今晚还是戌时到你营帐。”
“卑职恭候将军。”
自从梅仁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军中蠢蠢欲动的士兵,便纷纷响应起告示,可眼见,一轮又一轮的比试下来,那些自以为精通棍棒刀枪,或弓马骑射的人都在袁一手下,败得灰头土脸。
这时,士兵们不得不承认,这位年纪轻轻的将军,的确有着过人之能。
有了这份了解与敬畏,原本肆无忌惮的士兵渐渐变得顺从,不再把违抗军令当作勇敢,不再把戏弄长官当作有趣。这些改变,也影响了整支军队,士兵对军队抱怨少了,列队也整齐了,行军也更快了。
当袁一发现,士兵不再抗拒与他同桌吃饭,偶尔还能同他们,聊上几句家常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已经融入了这支军队,或者说,士兵已经接受了他。
袁一率军即将到达突厥境内时,曾派人送信给突厥可汗说明了来意,得到答复是同意袁一前往突厥都城牙帐城商谈。
袁一率军走过草原,穿过荒漠,眼看就要达到牙帐城时,可汗却派人来说,唐军太多,不方便靠近都城,让他在三十里外的地方驻军。他认为可汗的顾虑,不无道理,便按照使者的要求,在一块水土肥沃的绿洲边安营扎寨。




皇华似锦 第116章 壮男梅仁
袁一以为,可汗将他召来都城,就是有心与大唐巩固邦交,最多三个月,他就能完成任务返回大唐。
可让他没料到的是,可汗对他的求见,总是推三阻四,好不容易见一面,他又大摆筵席,每当他提到正事,可汗就要群臣给他灌酒,酒过三巡,不是他喝得趴下,无法商谈事情,就是可汗装醉让他有口难言。
对于可汗这番既不拒绝,又不答应的暧昧态度,袁一和尹玉书都觉得,他是把自己当成了香饽饽,想抬高身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事实也是如此,袁一达到牙帐城没多久,吐蕃派使者也带着礼物来到突厥。相对而言,吐蕃的这次到访,要比大唐客气许多,不仅,带来的金银珠宝是大唐的两倍,而且,随军的士兵不过一千五百人。
没想到,狡猾的可汗,也将那套对方袁一的暧昧外交,如法炮制套用在吐蕃使者身上。
后来,吐蕃兵也被迫在离城三十里的地方驻扎,有意思的是,牙帐城三十里之外恰好是沙漠,只有一块还未被沙漠吞没的绿洲,所以,唐军与吐蕃军都选在那儿安营扎寨,而他们的营地不过隔了一个条河。
两个敌对的军队每日隔河相望,厌恶情绪自然与日俱增,明里不能动手泄恨,可使花招恶心对方,还是可以的!譬如,当唐兵看到吐蕃兵在对岸挑水,唐兵就排成一列往河里撒尿。
吐蕃兵也不甘示弱,遇到到唐兵来挑水,领头兵一声口哨,上百吐蕃兵从草丛冒了出来,一齐蹲下脱了裤子往河里拉屎,唐兵变恶心得大吐不止。
后来,这种恶心的报复,受到两军将领制止,可士兵们的较劲并未偃旗息鼓。他们会选在突厥最冷的冬至,光着膀子跳入河中游泳,一则向对方展示健硕完整的肌肉,二则告诉对方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
在漫长的等待中,士兵算是找到了打发时间的乐子,可对于袁一来说,每一天都是煎熬。因为可汗两面讨巧的态度,让袁一计划的三个月,变成半年,而后成了一年。
他虽然把这种尴尬处境上奏给了朝廷,可得到的答复是,不要采取任何行动,先陪吐蕃耗着,可汗再狡猾,最后,也得给大唐一个交代。
如此,袁一肩负的固盟任务,虽然停滞不前,可有了许多时间操练军队,钻研那本《唤雨说》上的兵法列阵,也算另外一种收获。
转眼到了第二年冬至,前天还冷得缩头缩脑的士兵,今天都昂首阔步走出辕门,来到河边。他们向着对岸蓄势待发的吐蕃兵,大吼一声脱下兵服,而后,如示威般捶打着满身的结实的腱子肉。
这时,袁一同梅仁从营地走了出来,看着两岸挤满了光着膀子互相叫嚷的士兵,梅仁笑了笑:“他们彼此语言不通,这样说来喊去,简直就是鸡同鸭讲。”
袁一道:“都是图一乐,他们高兴就好。”
自从入冬以来,唐兵与吐蕃兵间这种暗自较劲的冬泳比试就未停过,相对之前三五成群,全由一时兴起发起的比试,冬至的这场比试更像两军间的默契约定,几乎所有体魄强健的士兵都会参与其中。
对于这种既能增加军队士气,又能强身健体的比试,袁一的态度如同吐蕃使者一样,用不阻止,表示默许。
梅仁指了指河的下游:“比试的起点在那儿吗?”
袁一打量了他一眼,笑问:“怎么你也想参加一个?”
梅仁扯开衣领,埋头看了眼自己的身体,笑道:“这一年多来,在将军制订的强化训练下,我的腹肌也是初具规模,是该让他们在肌肉横飞的当下,出来透透气了。”
“如果没记错,我让你练的是骑马射箭砍杀,可不是肌肉。”
这一年多来,梅仁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苦练武艺骑射,袁一每天都有军务要处理,很难顾及他,大部分时间都是靠他自觉练习。
他从来没吃过苦,身子本来弱,所以,刚开始那儿,练射箭,拉弓拉得抬不起手臂,练骑马,经常坠马摔得断过骨头,练大刀,把自己砍伤都成了家常便饭。
久而久之,感到太苦太累的他,趁袁一出外办事就偷懒不练,后来,他被抓了现行,袁一半分情面也不讲,拿起长棍对着他一顿猛打,打得他十天下不了床。
为此,他本来恨透了袁一,可后来,尹玉书告诉他一个道理,士兵上了战场面对不是敌人,而是生死,往往强者才能生,弱者则死于强者刀下,袁一不管如何对待他,都是对他负责,让他不至于成为战场上的弱者。
当想明白这个道理,他不再埋怨,也不敢再偷懒,而是不断努力完成,袁一给他制定的目标。
想到这儿,梅仁担心袁一责怪他训练不专心,便抿了抿嘴道:“我记错了,不是训练,是每天睡觉前,跟着同营的兄弟锻炼半个时辰,练出来的。”
“是吗?我还真想看看,有了健壮肌肉的梅仁是怎么样的?”
梅仁挑了挑眉:“可是非常伟岸哦!”说着,他背过身,慢条斯理地脱下兵服,而后转过身,将自以为不错的身材,展示给袁一看。
袁一看过后,笑道:“不错。既然,毽子有了,衣裳也脱了,不如也下水游游?”
听到这话,在冷得瑟瑟发抖的梅仁,摇头道:“不行,太冷了!”
见他要把衣裳穿上,袁一不由分说将衣裳夺了去,笑道:“那可由不得你了。”说完,抱着衣裳,拔腿就往下游跑,待引得梅仁追上,他坏坏一笑:“热身做完了,该进入正题了。”说着,一把将梅仁推入了河中。
比试没有常规的号令,当有人第一个跳进刺骨的河水中,就表示比试开始。因此,哪方有人先跳进水中,就获得的先机,为了出其不意,双方的士兵都会在岸边僵持了许久,可没想这种僵持,却被掉入水中的梅仁打破了。
一时间,两岸的士兵纷纷跃起,在此起彼伏的“噗通”声中落入河中,上千士兵奋力向终点进发,此刻,士兵们拍打起的浪花,就如声势浩大的钱塘江潮般,让人不由得拍手叫好。
1...4647484950...1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