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唐风流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钟离昧
郭霸从怀里掏出一张奏折说道:“我已经联合了京城内三品以上官员八十五名写成了联名奏折,现在就等着老大人您署名了,照您的意思是还想要加上一个季惊风,如果他不肯署名怎么办。”
来俊臣笑道:“他不肯署名的话,就说明他今天来拜访我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咱们这份奏章暂时就先不要发出去了,我让他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到时候后悔莫及,你们觉得如何。”
郭霸和霍可献本来就是谄媚之徒,听了这话之后,连忙一起说道:“老大人真是神机妙算,季惊风不可能是老大人的对手。”
来俊臣站起来拂袖说道:“奏章留在这里,两位暂且请回,我这就去找季惊风跟他商量联名上书的事情,如果事情没有差池,那么明天一早的朝会,咱们就把奏折递上去,到时候武承嗣在劫难逃了。”
霍可献和郭霸连连称赞,然后各自退去。
季惊风实在是没有想到,狄仁杰等人刚刚离去,来俊臣便风尘仆仆的赶来了,走路的速度非常快,态度也很热情,一进门就拱手说道:“季帅,下官这相有礼了,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和季帅商量。”
季惊风连忙让所有的人出去,然后压低了声音说道:“老大人,是不是弹劾太子的事情出了什么问题,否则为何深夜过府呢。”
来俊臣淡然一笑:“非也非也,其实也没有出什么问题,只不过有件事情想要麻烦季帅,季帅请过目!”
季惊风一愣,然后就看到来俊臣递过来了一封奏折,心中顿时就明白了,原来也是来请自己联名上书的。
季惊风打开了奏折一看,其内容和刚才的奏折大同小异,于是问道:“老大人的意思是,让我也在这上面签名。”
“也不全是——”来俊臣笑道:“除了让季帅签名之外,还有一个请求!”
季惊风顿时有些不解的问道:“有什么话老大人尽管直说没有必要拐弯抹角,如今我是诚心诚意的和老大人站在一边,难道老大人对我还有什么怀疑嘛!”
来俊臣连忙摆手:“季帅言重了,我哪里是对你有什么怀疑呀,实在是有些事情想要请你帮忙而已,这次武承嗣之所以创下大祸引起了当今皇上的不满,有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他在塞外惹了祸,而塞外的事情我们全都不清楚,这里面最清楚的人就莫过于是季大人了,如果季大人肯把当时的事情写下来,实在是对搬到他有莫大的帮助啊!”
季惊风这才明白,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个好办,奏折留在我这里,我会重新的写一封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就请老大人提供给皇上。”
来俊臣心里嘿嘿一笑,暗想,季惊风终于还是伤了我的圈套。
看到来俊臣挥舞着袖子走出了自己的房门,季惊风把奏章往桌子上面一扔,气道:“娘的,果不其然是个老狐狸,居然想要陷害我!”
太平公主从屏风后面走出来说道:“来俊臣的心思再明白也不过了,他让你亲笔手书,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把弹劾太子的罪名加在你的身上,这个老狐狸难不成是把咱们当成了傻子嘛!”
季惊风皱了皱眉,干笑道:“也不尽然,就算是我签了名,来俊臣身为主审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他这么做只是想让各位大臣都知道,我季惊风和他是一党,让我从此和此事脱不了干系,说白了还是防着我一手。”
太平公主背着手说道:“来俊臣的名声这么坏,满朝文武都把他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假如驸马和他搅合在一起,只怕日后真的难以洗清了,这不是一件好事儿,我看还是果断的拒绝他的要求吧。”
“嘿,公主你想的太过于简单了,来俊臣这词实在是有备而来,如果我不签名的话,他肯定不会吧奏章呈递给皇上,那么咱们搬到武承嗣的计划就要延迟了,这还算是好的,说不定来俊臣还会搞出什么别的花样来。”
季惊风接着说道:“其实来俊臣这么做对我来说未尝也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我取得了来俊臣的信任,那么以后就可以多多的靠近他,一旦他露出了什么痛脚被我抓住了,也就是老东西的死期到了,所以我还是觉得按照他说的做。”
太平公主嫣然一笑:“驸马果然胆大心细,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将来来俊臣一定会后悔死的。”





大唐风流行 第一百三十二章东宫之行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季惊风会和来俊臣一起走进大殿,并且一起联名弹劾太子武承嗣,顿时之间朝野哗然,任谁也想不到季惊风会做出这种事情来,莫非他和来俊臣有了什么勾结。
不过众人也来不及对此事发出什么议论了,因为另外一件事情让他们感觉到更加的棘手,那就是季惊风和来俊臣一起提出来的要求废黜太子的事情。
武则天看过了季惊风的奏折之后,沉默了好半天,然后问来俊臣:“你说太子亲口招认谋反,可曾用刑逼供!”
来俊臣急忙道:“皇上明鉴,太子乃是国家储君,地位尊崇,在没有得到皇上您的允许之前,微臣怎么敢用刑呢,实在是太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儿,良心发泄,由于觉得自己在劫难逃,所以才招认的。臣根本就没费什么力气,如果皇上您不相信的话,现在就可以把太子找来问问。”
季惊风心想,来俊臣的确是个老狐狸,老小子跟随武则天多年,非常了解这位女皇帝的脾气,知道她目前不想见到武承嗣,就故意如此的这样说,实际上,武承嗣有没有受到酷刑,还很难说。
武则天皱了皱眉头,显得心里矛盾之极,缓缓的说道:“朕真的没想到太子居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让朕在天下人面前丢尽了颜面,不过朕还是不能只凭你们的一面之词就废黜太子,毕竟这是天下之大不祥,这样吧,狄爱卿,你替朕去看看太子,问问他,到底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老臣领旨!”狄仁杰站出来说道。
季惊风心想,也活该是武承嗣要倒霉吧,居然派狄仁杰去问他,到时候就算是问不出来,只怕狄仁杰也不会实话实说的。
武则天忽然说道:“这样吧,就让季惊风大元帅跟着一起去吧,也可以给狄爱卿做个见证,众位爱卿你们意下如何!”
满朝的文武大臣,目前已经分成了三派,但并没有一派是支持武承嗣的,武承嗣为人霸道桀骜不驯没什么朋友,以前武家班的人护着他,现在武家班的人见他败局已定,已经决定把他抛弃,另外把武三思推出来,另外一些人有的见风使舵懒得卷入太子之争,有的则是唐朝的老臣,一门心思的要恢复李唐神器,所以根本不可能有人站出来替他说话,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沉默了。
“既然如此,那么朕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季爱卿狄爱卿,你们两个就按照朕刚才所说的话去办吧。”
季惊风和狄仁杰来俊臣三人一起走出了朝堂,来俊臣嘿嘿的笑道:“两位大人,在下审案一向都是公正严明,更何况是对待太子殿下了,实在是果真没有用刑,这样吧,在下先走一步去太子府恭迎两位,欢迎两位随时驾临。”
狄仁杰沉着脸说道:“这件事情是皇上亲口吩咐的,我们当然回去看,否则就是抗旨,这个罪名我们可当不起。”
来俊臣胸有成竹的一笑,然后向前走去。
狄仁杰则转过头来,看着季惊风奇怪地问道:“季帅,你和来俊臣唱的是哪一出啊,怎么会和他搞在一起,居然还联名上奏,现在满朝文武都认为你和狄仁杰是一党之徒,恐怕以后你的日子不太好过呀。”
季惊风苦笑道:“老大人,实不相瞒,其实我也是没有办法,来俊臣这厮不好对付,昨天晚上你们走了之后——”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看来来俊臣也是在试探你,不过就像是你说的这样也好,就让他以为你和他是一党,以后办起事情来也方便的多了。”
季惊风笑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季惊风和狄仁杰这一路上都在讨论,究竟来俊臣有没有对武承嗣用刑,为什么武承嗣居然会亲口的承认自己行刺皇上的罪名,难道他不知道只要他一开口,铁定就是个死罪嘛,为什么这么糊涂呢!不过两人猜来猜去,都猜不出个结果来,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来俊臣在东宫门口等候着季惊风和狄仁杰,见两人来了,急忙笑着凑了过来,“两位大人还真是勤勉,连中午饭都不吃就跑来了,太子殿下就在宫中难道还会跑了不成,两位大人又何必如此的心急呢!”
“没办法,皇上已经下了严令,咱们这些吃俸禄的实在是不敢懈怠,这一点还请来大人多多见谅!”狄仁杰很得体的说道。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就请两位进去吧,太子殿下正在宫中喝茶呢,不过他的心情有些不好,很有可能不爱说话,请两位见谅!”
季惊风心想,这话听起来就透着古怪,以武承嗣目前的情形,见了人喊冤都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不愿意说话呢。难道他转了性了!
“请!”来俊臣摆了摆手,笑着把两个人往里面迎。
季惊风这是第一次进入东宫,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颗盘根错节的大槐树,真是古老沧桑枝繁叶茂,但是往东宫的院子里这么一方,却不知道为何平添了一种忧郁的色彩,季惊风心里暗暗摇头,心想,老子要是住在这里,第一件事儿就是把这根破树给砍了。
武承嗣果然正坐在屋子里喝茶,表情非常的颓唐,发丝散乱,衣冠不整,眼神呆滞,整个人就像是散了精气神的道士一样,再也没有往日的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就连做个普通人应有的精神头都欠奉了。
季惊风虽然不喜欢武家班的人,但是此时心里也不禁升起了一种凄凉的感觉,暗想:真是爬得越高摔得越狠。古代的官场比现代的官场更加的危机四伏,日后自己一定要更加小心才是,不过最安全的就是自己掌握绝对的权利,到时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有谁还敢动自己的脑筋呢。
“太子殿下,季惊风大元帅和狄仁杰老大人来看你了,他们可是奉了皇命而来的,如果你有什么冤屈的,可以对他们说明。”来俊臣走到武承嗣面前,拱手说道。
“太子殿下,今天的朝会上,来大人说你已经承认了自己谋反的事实,皇上体恤你,让我们来问问,你是否真的认了!”狄仁杰说道。
武承嗣的眼神依然呆滞,半天才好像听到了这句话,就缓缓的转过头来,轻轻的点了点头。
“这么说来大人并没有胡说,太子殿下的确派人行刺过皇上!”狄仁杰双目犹如两点寒星,直直的盯着武承嗣问道。
武承嗣依然是点了点头。
季惊风心中突然感觉到一阵别扭,似乎有一股邪异的力量,正在他的四周围游走着,并且还在窥探着他,不过他的天地根心法,一经施展,就会和天地融为一体,对方看了半天,应该是毫无所得。




大唐风流行 第一百三十三章红光法王
季惊风眼神笃定的看着来俊臣,但来俊臣表情轻松,任何的端倪也没有,季惊风居然也是看不出个深浅来。正所谓功力能看穿,人心却难测。季惊风就算武功再怎么高,再怎么神妙也不可能看透对方的心中所想啊!
狄仁杰继续问道:“太子殿下,你还有什么话让老臣带给皇上嘛,如果有的话就请赶快的说出来,不然以后恐怕没机会了。”
趁着两人说话的功夫,季惊风在武承嗣的身边转了一圈,但是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可当他转过头来想要出门的时候,眼中突然闪过一点亮光——一根银针,他发觉武承嗣的头顶上插了一根银针!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七针治神’,可是此人只用了一针,而且把武承嗣控制的好似僵尸,比起传说中的七针治神,把人指挥为奴隶来说,还差得远呢!
狄仁杰见武承嗣并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儿的点头,于是说道:“既然如此,老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太子殿下的情形,老臣会一五一十的向皇上禀报,太子殿下请好好的保重,老臣告退了。”
季惊风同样像狄仁杰一样拱了拱手,然后就昂首阔步的走出了东宫,来俊臣连忙就从后面追了上来。
“怎么样,在下说的没错吧,太子殿下已经自己承认有罪,看来刺杀皇帝的事情肯定就是他做的了。”
季惊风淡然一笑:“来大人这次又立下大功了,等我们两人禀告了皇上,皇上一高兴,肯定会给来大人好多的赏赐。”
来俊臣呲牙一笑:“那就多谢两位大人提携了。”
季惊风和狄仁杰上了马车,狄仁杰便说道:“刚才太子的情形好像有点不对劲儿,可明明就是太子本人,既然他自己已经招认了,我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直接回复皇上就是了,真是天佑大唐,庐陵王这次又有了机会了。”
季惊风心想:要不要把武承嗣刚才的情形说给狄仁杰听呢,听完了之后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反应呢?还是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武承嗣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是他自己愚蠢造成的,自己何必又来多事儿!
“老大人说的对,咱们现在就进宫,向皇上禀明一切!”
**********
季惊风和狄仁杰刚刚离开,来俊臣重新回到东宫,此时从屏风后面走出来两个人,其中一个是武三思另外一个则是身穿红色袈裟的番僧!
来俊臣冲着武三思深施一礼,呵呵笑道:“梁王真是神机妙算,知道皇上不想见到武承嗣一定会派别人来看他,现在好了,在‘红光法王’的帮助之下,狄仁杰和季惊风一点也没有发现端倪,武承嗣这个太子,很快就保不住了。”
那个红光法王一脸的邪气,体型宽大,脸上长满了疙瘩一般的肉瘤,狮鼻阔口,说起话来瓮声瓮气:“本法王这次奉了论钦陵大人的命令到中原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寻找失踪已久的吐蕃国皇帝器弩悉弄,这件事情还要请梁王殿下多多的帮忙。”
武三思笑道:“只要大师帮助我取得了太子之位,将来我登基大宝,一定会全力帮助论钦陵大人夺取到贵国的皇位,器弩悉弄不过就是个小孩子而已,能有什么本事,我已经派出了人手到处查访,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上师不必担心。”
红光大师呵呵邪笑:“本法王离开吐蕃的时候,论钦陵大人曾经说道:中原遍地都是美女,最适合修炼‘欢喜禅’,本座在街上走了一圈,发觉果然也是如此,只是不知道梁王殿下能不能表示一下。”
武三思挥了挥手:“些许小事,不用上师开口,本王也会为你准备妥当的,放心吧,美女全都在我的家里等着呢,就请大师随我回家吧。”
**********
季惊风和狄仁杰再次进入紫宸殿,这时候武则天才刚刚的吃过了午饭,正在等待着两人的消息。
跪拜完毕之后,狄仁杰上前说道:“启禀皇上,臣和季惊风大元帅已经奉命去看过太子殿下了。”
武则天点头,表情严肃地问道:“你们已经去看过他了,那么情形如何,太自由没有喊冤,或者身受酷刑,他对你们说了些什么?!”
狄仁杰见季惊风不说话,便说道:“就像来俊臣说的那样,太子殿下的确没有受刑的迹象,只是身体有些消瘦,想来是压力过大造成的。老臣和季大人也曾问他,对于刺杀皇帝的事情是否承认,他,承认了!”
武则天叹了口气说道:“承认了,承认了,他居然承认了,好,很好,那就是朕瞎了眼睛看错了人了,好,很好,那么他还说了些什么!”
狄仁杰正要说话,季惊风便抢着说道:“没什么了,太子殿下已经心灰意冷,自知大难临头不愿意说话了。”
“那也好,那也好,那就让他永远不必说话了,这件事情就交给季大人去办吧。朕觉得太子没罪,但是朕觉得他的身体出了问题,今晚很可能会,暴毙!”
“是,微臣遵旨!”季惊风心中暗叹,武承嗣当上太子没有几天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真是天意弄人,早知道连性命都保不住了,又何必贪恋什么权位呢!
“下去吧!”武则天说道。
两人躬身后退,狄仁杰看了季惊风一眼,低声道:“武承嗣一死,来俊臣必定就要上蹿下跳的为武三思打开门路以求上位,咱们也要多做准备,让庐陵王登上太子之位,这样才能高位太宗高宗在天之灵啊!”
季惊风道:“不如老大人去和庐陵王谈谈,看看他有没有意思来做这个太子,我还要准备晚上的事情,不能久留,失陪了。”
狄仁杰沉吟道:“东宫之内侍卫众多,皇上的意思是不知不觉的让他死去,季帅还是小心一点,免得惹祸上身,不过有一点我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皇上不派血杀团的人去行刺,偏偏要派你去呢!”
季惊风笑道:“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皇上想要试探我呗,老大人您忘记了,前些日子皇上还曾经怀疑我和太子是一伙的呢。”
狄仁杰微微一笑:“皇上心思缜密,一点纰漏也不放过,武承嗣此人孤傲自赏的确是不适合当太子,早死早省心。”




大唐风流行 第一百三十四章忠义太子
季惊风回到家里之后,一直都在闭门打坐,等到夜近三更的时候,才穿上了夜行衣准备行动,此时天色昏暗,乌云密布,洛阳城内没有灯火的地方已经伸手不见五指。季惊风将官服穿在外面,趁着夜色进宫,守门的侍卫见他来到,随便问了几句,就让他进入了正阳门。
季惊风在宫内找了个僻静的角落脱掉了官服,只剩下一身黑色的夜行衣,展开身法向东宫奔驰了过去。
东宫之中的侍卫虽然不少,但没有一个有心思保护武承嗣的,大家都在昏昏欲睡之中,武承嗣的死活根本就不在他们的心里。
就好像一条灵巧的狸猫,季惊风以他绝世的身法配合修炼的半生的刺杀技术,轻而易举的就跳到了屋脊上,掀开了屋瓦,看到武承嗣正在床上熟睡,暗想,看来武承嗣依然处在混混噩噩的状态,我这一刀下去肯定可以结果了他的性命。
季惊风把瓦片解开,好像是一片雪花落在了武承嗣的卧室里,心中暗自感叹,堂堂的一个太子,昔日权倾朝野的魏王,就要无声无息的死去了,早知今日的话,想武承嗣也不会去争那个劳什子的太子了吧。
“太子殿下一路好走!”季惊风提起刀来,突然迟疑了一下,然后又收起来,伸出一根手指点在了武承嗣的眉心上,使出了一股暗劲,直接震断了武承嗣脑部的经脉,然后将武承嗣头顶上的银针拔了出来,身子再次飞起,飞上屋顶,盖好了瓦面,然后又消失在了夜色之中,穿上官服,最后毫不费力的就回到了家里。
第二天一大早,来俊臣便上殿,当着武则天和所有大臣的面宣布,武承嗣因为压力太大,突发恶疾,竟然暴毙了,一时之间朝野沸腾。
武则天看了看季惊风,然后扫视满朝文武,咳嗽了一声道:“太子谋反一案,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定论,没想到太子自己想不开居然得病死了,那也罢了,此事也就到此为止了,当事人既然死了,所有的线索全部中断,所以以后也不必查下去了。”
来俊臣急忙站出来说道:“太子谋反一案,虽然已经了解,可是目前太子暴毙,请问皇上要按照什么礼节来给太子下葬!”
武则天说道:“传旨,追封太子武承嗣为忠义太子,按照太子的礼节安葬在长安西郊皇陵,钦赐。”
狄仁杰在此时也站出来说道:“启禀皇上,太子乃是储君,国家根本,皇上打算让谁继承太子之位呢!”
武则天想了一下说道:“太子之位牵扯太大,所以目前朕的心里还没有人选,还是等朕好好的思量一下再说吧。”
来俊臣看了季惊风一眼,立即说道:“皇上,目前忠义太子已经身亡,然而武家门内只有梁王年纪最大,而且德高望重,为人更加深孚众望,希望皇上体察天意民心,立梁王为太子,如此国家幸甚社稷幸甚百姓幸甚大臣幸甚。”
狄仁杰咳嗽了一声说道:“皇上本来有儿子,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侄子,这样舍近求远对皇上一点好处都没有,皇上老年之后,如果没有儿子即位,岂不是把江山拱手送给他人,世上哪有侄子祭祀姑妈的道理,这件事情万万不可,老臣以为皇上要安定天下民心,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册立庐陵王为太子才是正经。”
来俊臣冷哼道:“狄大人此言差异,请问皇上姓氏如何?”狄仁杰道:“皇上姓武,可是皇上的儿子也姓武,难道来大人把这件事情给忘了吗?儿子随母姓,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何不可。”
韦巨源站出来说道:“启禀皇上,老臣也比较赞同狄大人的说法,自古以来,皇位的传承,都是父传子家天下,哪里有传给外人的道理,不过皇上您并不是只有一个儿子,相王李旦,为人谦和,处事稳重,臣觉得理当继承大位。”
狄仁杰全身一震,向韦巨源这边看了过来,真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心中顿时就是一阵不高兴。
武则天本来想要听听季惊风的说辞,可是当他的眼神向季惊风这边看过来的时候,却发现这厮居然低着头好像睡着了一样,心想,季惊风的心里肯定有不同的想法,还是等听他说说再决定吧。
“好了!”武则天说道:“众位爱卿,册立太子不是儿戏,一场朝会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况且朕现在身体很好,也不着急传位,今天的议论就到这里吧,等朕回去好好的想清楚了,一定会给你们一个答复的。”
季惊风这才说道:“皇上言之有理!”
武则天说道:“既然季大元帅认为朕说的话在理,那么就跟朕一起回宫,朕还有别的事情想要问你,忠义太子的丧事,着令礼部办理,退朝吧!”
季惊风一路跟着武则天来到了紫宸殿,武则天坐定之后,沉着脸问道:“爱卿,刚才朝会上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呢!”
1...194195196197198...2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