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根据观察和侦察。他判断在正面防守的士兵顶多只有200人,为了给进攻方施加压力。他决定出动两个大队约00人,并分成两个支队。第一支队00人,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火力,第二支队500人,左右两翼各安排250人,进行迂回包抄,力争一举拿下阵地。为了尽可能地达成突击的隐蔽和突然性,他命令炮兵加大轰击力度。
两个支队领命后,在火炮声中上路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是比第一次还惨烈的结局……
在俄军发动进攻前,炮兵支队和2旅已经上路了,乘坐的是国防军专用地军列,奔驰在中东铁路线上。俄军的做法很有意思,明明知道国防军在大肆调动,却不加以阻止,更没有封锁中东铁路、隔绝交通的做法。
葛洪义告诉秦时竹说:“我军已经上路了,奇怪的是,敌人丝毫没有动静,反而一律放行。”
“这边的敌人大概还没有收到萨勒图动手地消息吧。”秦时竹嘿嘿一笑,“不过,就算是知道要动手,敌人也是会放我们过去的。”
“此话怎讲?”
“第一,萨勒图方面剑拔弩张,但毕竟还没有公开撕破脸皮,敌人此时封锁铁路,是公然破坏,要引起国际纠纷;第二,就算是开战,那边的封锁命令下到这里,也要隔一段时间,以俄军的效率,没有几个小时是不可能地;第三,敌人不是处心积虑要消灭我们增援部队吗?那就更不可能隔绝交通了,不然我们怎么进他的包围圈呢?”秦时竹依旧是笑眯眯的神情,“我猜敌人不仅不怕我们动用铁路增援,说不定还盼着我们增援呢!”
“瞧你这话说得。”葛洪义随即追问,“那这个仗到底怎么打,难道眼睁睁着部队进伏击圈?”
“我没有那么傻,下面也没有那么傻,你着好了,咱们不仅不会进伏击圈,相反还能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秦时竹越说越悬乎,“咱们给他来个计上加计。”
“好,就你的指挥啦。”葛洪义嬉皮笑脸地说,“这回打仗可没有了历史做参照,完全是真刀真枪,咱们的秦大帅可是要好好露一手。”
“如果这样都要我指挥的话,要总参谋部干什么?要前敌指挥干什么?”秦时竹自我解嘲般地说,“我毕竟不是老毛,大体战略把握住,具体让下面人经手就可以了,打赢了,皆大欢喜,打输了,我承担责任。”
“就冲你这句,给你卖命的人就不少,再说了,这次战事涉及民族大义,下面心里肯定也有数的。”葛洪义补充了一句,“德国观察团化装成我军模样,也在上面了。”
“要保密,尽量不要暴露他们地行踪。”秦时竹悄悄地对葛洪义说,“我已经给前面下过密令,万不得已他们可能落到俄军手里时,咱们抢先下手……”
“你说灭口?”葛洪义有些发呆,“那德国方面怎么交待?”
“这容易,德国方面肯定也不希望他们的人落到俄国人当中,你放心,连这点都搞不定,咱们哥俩也别混了。”秦时竹悠悠地说,“我找你来,主要是问问江西的事情进展如何了?”
“5天前,海军奉袁世凯的命令,出动六艘军舰驶抵九江,其中一舰停泊湖口,准备对江西方面用兵。与此同时,李烈钧一面复电参谋本部、陆军部解释,另一面授权舆论发出强硬声明,声称戈克安居然敢‘擅自扣押军火,武力对付上级,企图不轨,当以武力弹压’……双方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冲突一触即发。”葛洪义告诉秦时竹,“但前天黎元洪跳出来做好人,对双方发出通电,企图调解矛盾。楚谦号舰长王光熊登岸查所扣押军火后,电告海军部:‘查得此地各有军队保护军火,内地毗连租界,若果强取,必动武力,实与大局有关,因此末敢妄动,听候中央和平了解。’”
实际上,这个电报是袁世凯授意他发的,因为考虑到李烈钧兵多,北洋军又鞭长莫及,真冲突起来,戈克安肯定不是对手。海军虽然在江西,但海军毕竟只能提供支援,而不能代替陆军去攻城掠地。李烈钧的强硬立场得自于秦时竹的暗地支持,且终于迫使袁世凯作了让步,同意让黎元洪主持调解。
国势 第144章 逶迤北上
第44章 逶迤北上
黎元洪向双方提出的和解条件非常有意思:“非水陆退师,无以保地方之安宁;非发还军火,无以平赣人之疑念,非迎回汪民政长,无以重政府之威信,应由李都督、省议会公派代表往迎汪民政长任职。”并要求李烈钧将‘怀夹私忿、造谣生事之人员加处分,以除祸本’。
秦时竹大笑:“黎菩萨还在为袁世凯卖命。他的调解,表面上不偏不倚,三方各自有得有失,但其实袁世凯在江西本无势力,无非抓住军火案生事,李烈钧什么反应?”
“李烈钧吃了我们的定心丸后自然很强硬。他见第一步强硬已经成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复电拒绝了上述撤兵、迎汪、惩凶三条件。理由是:购买军火强军本属都督分内计划,反对民政长属于舆论,汪去赣无人胁迫。”葛洪义交给秦时竹几张电报纸,“你,他还指出‘烈钓奔走国事,将近十年,……乃不意昔日以革命不能见容于满者,今共和告成,转不能见容于民国政府’……”
“这顶帽子,扣得袁世凯也很难受啊。”秦时竹翻动电报,若有所思:“洪义,既然这样,你再辛苦一下,打份电报给李烈钧,挑唆他一下,让他赶紧把这个毒瘤割了。我倒想,二愣子和二杆子打架,哪个厉害点?”
风潮还在扩大……
火车飞快地朝双城附近开去,2旅旅长夏天方代将和教导总队重炮兵分队郭宝上校在讨论战局。夏天方是周羽的得力部下,所部一直驻扎在长春担任警备任务,为人机警而又颇有谋略,为了北上援救萨勒图守军,经大本营方面特议并经周羽同意,让其带兵北上。担任整个救援支队的指挥。随即,秦时竹又签发命令,组建第5旅,由原4师副师长齐恩远代将担任旅长一职,接替长春防务。
得到直属重炮分队的火力加强后,救援支队在兵力上虽然还不能与战备师相提并论,但在火力上却相当于个半师的实力,可谓十分惊人。但越是这样,夏天方越是感到压力重大。军列的第六节车厢就是指挥部所在,中间一张桌子上摆着军用地图,他了,又摇摇头,对郭宝说:“对于战局,郭兄有什么法?”
“咱们这次可真可谓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郭宝点点地图道,“根据大本营方面转来的情报显示。双城附近地区埋伏敌人重兵,企图将我军一打尽,我要小心提防。在作战上,我目前没有什么太好地建议,不妨还是以大本营方面的意见为准。打破敌人的伏击是上策。”
“敌人既然已经知道我军开拔,会不会临时改变计划呢?”夏天方若有所思,“倘若敌人改变设伏区域,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是很危险的。”
“北上的第一个关口是德惠。约在长春以北50里,这50里内,基本没有任何风险,如果要侦察,不妨让步兵先去探路。”郭宝叹了口气,“这世界上大概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打仗调动要经过的铁路控制在敌国手里。”
“我就是担心这一点,长春守军虽然放行了。我军也经过了仔细伪装,但难保敌人不出破绽。围城打援是不错,但到底在哪里设伏我还真不确定。”夏天方苦笑着说,“如果现在敌人杀下来,我们俩就只能当俘虏了。”
“夏将军,这话可不能乱说。”郭宝也吓了一大跳,“咱们重炮分队所有的家当都在火车上呢,要是打输了。我回去怎么向大帅交待?他非生吃了我不可。就是真的敌人杀过来了。也得等我们把火炮卸下然后开打,所以步兵一定要顶住。”
“哈哈哈。我开玩笑地。”夏天方笑道,“大帅的意思我是明白的,咱们既然无法集中多数兵力,就只能用装备和火力优势来予以弥补,可敌人能乖乖俯首听命吗?”
“报告,大本营最新电报。”机要参谋走了进来。
夏天方粗略一扫,连声叫道:“好,好!”
“什么消息?”旁边的副旅长庄福安上校刚才一直静静地听着,此刻见一向沉稳的旅长居然如此高兴,想必是有特大好消息。
电报上的消息很简短,大意是,萨勒图方面开战后,第一次进攻已被我军击退。你们从长春开拔的消息敌人也已经得知,并且已经向俄军指挥部发去了。现在大本营方面截获的敌人电报显示,敌军并无异动,仍旧按照原计划在双城方面等待伏击你部。
“来敌人并不清楚我军已掌握其下一步计划这事。”参谋长金镛贵上校想了想,“再过两个小时我们就可以到德了,现在来,即使敌人要有反应也绝对来不及,德惠方面肯定是安全地了。”
“德惠有多少驻军?”夏天方突然冒出了这个问题。
“不多,大概二个步兵大队,一个骑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总人数不会超过500,凭他们是构不成对我军的威胁。”
“那好,我可以安心吃午饭了。”郭宝诙谐地说。为了保密,不仅整个部队的军列以5公里为间隔分成三个列车梯队,而且那些05mm、50mm重型榴弹炮全部加了严严实实的伪装,从表面起来,就是一些普通的运输车厢,谁能想到里面还装着如果多地宝贝呢?也因为如此,郭宝一直提心吊胆,这么多宝贝要是损失了就算秦时竹能原谅他,他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
“诸位,我突然有个好主意,敌人不是在攻打萨勒图,企图围城打援吗?咱们就把德惠拿下来,敌人什么反应?”夏天方在地图上一指,“德惠以北0里处是俄军的另一个军事驻地图赖昭,我想惊动敌人以后是什么反应。”
“啊?那萨勒图方面怎么办?如果我们不及时去救援。城池会有陷落的危险。” 庄福安愣了一下,“这个方针也与大本营给我们下达的命令不合,大帅会不会同意都很难说。”
“救援萨勒图确实是我们地任务,但大家不要忘了,大帅交待给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击破敌军伏击我部之企图,如果有可能,相机再吃掉其一部分。我现在做的,就是后者。”夏天方笑着说。“敌人不是想围城打援吗,咱们先给他来个将计就计,也打他个围城打援,他上钩不上钩?”
“万一敌人不上钩呢?”
“不上钩咱们就吃掉眼前地敌人!”夏天方斩钉截铁,“立即给大本营去电,报呈我的计划,机要处要时刻注意敌人的电报通讯,一有最新消息立刻告诉我。等部队一过德惠。立即展开,回身吃掉守军。”
夏天方等人正在讨论时,俄军对萨勒图第二次进攻已开始有一会了,潘天寒从望远镜里发现,这次敌人聪明了不少。成三路扑过来,隐然有迂回之势头。
战场是最好的成长磨炼地,一连长对于指挥作战已有了一定的经验,眼敌人慢慢腾腾地上来。就是不开火,依旧传令:“放近了再打。”
俄军慢慢地往上爬,一步一步,并且胡乱地朝阵地开枪给自己壮胆,走了没多久,三路的区分就初步形成了,按照操典的要求,分三路迂回攻击时。两翼推进地速度要比中央推进快,一方面两翼所走的路要比中央多,另一方面,两翼进攻才是真正的主攻方向,中央是吸引敌人火力用的,如果推进太快,不等两翼包抄上去,中央很可能就被击溃了。迂回包抄。全在于配合。要利用本方的兵力整体优势来压倒对方,在突破地带要形成压倒性优势。
敌人还是慢慢腾腾地往前走。国防军阵地上也开始响起了枪声。经过第一轮战斗,一连长发现部队中有几个士兵地枪法特别好,甚至超过了平时训练时地考核成绩,为了发挥他们的能力,要求他们扮演狙击手地角色(预备部队中没有专业狙击手)。
“啪”的一声枪响,又一个俄军捂着肩膀倒下去了,临时客串的狙击手动作虽然显得很生硬,但效果却是不错,在600米以外的射击成绩平均可以达到每0发中一枪的水准(不要小这个成绩,已经相当厉害了)。
俄军士兵胆战心惊地往前走着,他们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在等待着他们,方才第一次进攻地惨景他们已经目睹了,很多人本来极度膨胀的信心突然间就萎靡了下去――原来中国人并不像军官们说的那么弱啊!
队形逐渐拉开,左右两翼逐渐分开,00余人分布在这广阔的阵地外面,上去非常渺小,只是因为雪地地关系,起来又那么分明,一个个小蚂蚁慢慢地蠕动着,直到爬向他们死亡的终点……
双方的距离再一次拉近到了400米以内,一连长命令部队迅速开火,马克沁依旧做主题报告,正面的俄军立即趁势趴下,机枪火力在满天飞舞,但真正打中的却也不多。俄军的机枪也吼叫得挺欢,但由于地形限制,一排排子弹都越过了国防军的战壕,飞到了远远的后面。
“营长,这仗打得有些奇怪,敌人趴在那里几乎不动了。”一连长打了半天,发现敌人依旧还在老位置,赶紧请示。
“别慌,敌人在你们左右两翼悄悄摸上来了。”潘天寒在电话里大声地命令道,“我已经给你左右两翼各增援一个排了,正面一定要顶住。”
“是!”
正面打得挺欢,两翼一直没有动静,俄军包抄部队地军官不禁心中狂喜,来中国人确实比较笨,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中间的佯攻部队上,两肋空当暴露得实在太多了。
蜗牛似的俄军中央部分摸到了距离阵地200多米的地方,却仍旧没有什么冲锋的意图,恰恰相反,这里已是俄军的底线,接下来的战斗就两翼的了。方案定得很好,目标也很明确――中央与左右两翼互为佯、主攻,中央压力大了,让两翼突击,两翼受到拦截,则中央再次突破。三个集群间要形成波浪式联动击溃防守方。
但他们忘记了一点,国防军两翼不是没有兵力,而是还没有开火;国防军阵地后面,也不是没有炮火,而是还没有使用,这种错觉,造成了俄军最终失败地命运。
“冲啊!”眼已接近到距离阵地50米地地方,左右两翼的俄军不约而同地发起了进攻,希望一举击垮国防军防线,隐蔽多时地部队终于开始发威了,在获得一个排增援后,两翼兵力已加强到各有50人和2挺马克沁,敌人虽然形成了五比一的优势,但在弹雨的倾泻中,这种优势可怜的令人发笑。很快,冲在最前面的几个俄军被打倒,很多人被压在地上抬不起头来。
远处的俄军指挥官从望远镜到这副景象,忧心忡忡、心急如焚,现在左右两翼和中央的进攻全部陷入了停滞,这样僵持下去,不要说打破敌人防线,夺下萨勒图的企图不能实现,就是目前已经投入进攻的兵力都有可能被报销。他等不及了,决定再增派个大队上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敌人的阵地。
200多人浩浩荡荡再次出发了,已在阵地前的俄军还在苦苦挣扎,不时有人中枪死去,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中,暴露在野外的伤员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很快也将丧失战斗力,并且会因为流血过多进而造成冻伤而永远地丧失战斗力。想比之下,作为防守方的国防军处境就要好得多了,不仅有战壕可以掩护,一旦挂彩,也可以得到及时救治,更要紧的是,战壕里弹药充足,丝毫不用担心,所有人所做的是拼命倾泻弹药,子弹编织成密集的火力,打得俄军喘不过气来。此时俄军的重机枪已将发起进攻时携带的弹药消耗的差不多了,为了节约,只能断断续续地发射,无力为冲锋部队提供全面火力掩护,更加造成了被动局面。
国势 第145章 攻击德惠
第45章 攻击德惠
“营长,敌人大部队冲锋上来了。我请求火力支援。”眼敌人又有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冲击上来,一连长不敢托大,向潘天寒请求道。
“坚决守住阵地,火力支援一定是有的。”
“杀啊!”眼后续部队增援上来,本来已有些垂头丧气的俄军仿佛又被打了一针强心剂,纷纷站起来准备冲锋。俄军200人汇聚成了一个巨大的冲锋集团,开始朝阵地猛烈的扑过来,什么迂回包抄,什么佯攻与主攻相结合已统统放到了脑后,他们只知道冲锋,冲锋,再冲锋――人海战术。
“轰”第一发炮弹落在了人群中,发生了猛烈的爆炸,没等敌人回过神来,接二连三的炮弹落在了敌阵中,几乎在同一时刻,国防军的60mm、2mm迫击炮和步兵炮开火了。
“啊!”山下的俄军指挥官差点没晕过去,原本以为敌人压根没有火炮,所以才让后继的个大队排着密集的冲锋队形上去,眼下,这种队形却成为了敌人大面积杀伤的最好靶子,几乎每一发炮弹落在人群中都能给俄军的伤亡数字带来增加,短短的三轮炮击,俄军已倒下00余人了。
“快还击,压制敌人火力!”俄军指挥官气急败坏,对自己的手下吼道。
很快,俄军的炮火也开始发射了,但这种射击完全是漫无目的的乱射,事先没有准备,炮击前也没有测定对方炮兵阵地,所谓的还击变成了不分你我的大屠杀。国防军还好,一方面在前沿阵地人数比较少,比较分散,另一方面由于有战壕和钢盔做掩护。虽然同样有所损失,但损失不大,但暴露在外的俄军可就惨了,他们光秃秃的基本没有什么依靠,只能眼睁睁地着敌我两方地炮弹夺去自己的性命。在一阵猛过一阵的炮击中,很多人动摇了,害怕了,转身就向后面逃去。而他们又成为战壕中马克沁的猎物。
国防军炮连在发动出其不意的炮击后仅仅五分钟,就决定转移阵地,有人不解,为啥?
连长指指远处,说道:“敌人已经开始还了,现在虽然还漫无目的,但准确度马上就会提高,我们目前所处的阵地肯定会被他们发现的。从射程上说。他们打得到我们,我们却不能打到他们,对攻对我们没有好处。”
“全体都有,立即停止发射,转入二号阵地。”铁令如山。炮连地将士们飞速地收起火炮,朝着预定阵地移去。
俄军指挥官也是暴跳如雷,因为他到大多数炮弹其实都落在了本方队伍中了,换而言之。对冲锋部队最大的杀伤不是来自敌人,却是自己的支援伙伴,这个仗打得真够窝囊。
“阿列谢夫,你这个笨蛋。”他走到炮兵中校面前,扬起手狠狠地打了对方两个耳光,“你究竟往哪里打?你有没有到炮弹都落到我军的头上了?”
阿列谢夫捂着脸,一声不吭,心里却挺委屈。明明刚才是你让我还击的,现在我遵令行事,反而……
“将军阁下,我认为这样是免不了的,毕竟,毕竟……”阿列谢夫还想为自己辩解几句,没想到招来更严厉的痛斥。
“混蛋,什么免不了的。你就不能对准敌人地炮兵阵地发射吗?你就不能对准敌人的防御阵地发射吗?我让你是还击。不是打自己人。还击,懂吗?你这个笨蛋!”说完。“啪啪”又是两个耳光。
“克齐斯基将军,我不得不告诉您,炮兵射击要经过校射,在短时间内很难击中敌人的新阵地。”炮兵在俄军中最受宠爱,地位也是最高的,因此阿列谢夫养成了飞扬跋扈的性格,要不是对方地军衔比自己高好几级,他早就按奈不住了。
克齐斯基还没来得及发话,身旁的炮兵们突然高兴地叫起来,“打中了。”两人回头一,国防军阵地上腾起了一股黑烟,中间还间杂着“劈劈啪啪”的爆炸声,原来是国防军的一箱炮弹被俄军击中然后殉爆。
克齐斯基大光其火,抬起手又是两个耳光:“混蛋,不是说要校射吗?怎么这么快就击中了,刚才你分明在狡辩,你如果再不认真执行我地命令,我马上撤你的职,把你送回国上军事法庭。”
几轮耳光下来,阿列谢夫的脸已肿了起来,他想我怎么这么倒霉,偏偏碰上了这样的事情,没办法,只能狠狠地下令,“打,给我狠狠地打。”
炮击中训练和测量是重要的,但运气也是重要的,俄军用的山炮和野炮本身性能并不怎样,刚才的炮击成果纯属瞎猫逮着死老鼠,接下来几发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全部落在了自己人手中,把克齐斯基气得直跺脚,又有挥动手掌打人地企图,但想到自己隐隐有些发痛的手掌,还是忍住了。对他来说,快速攻下对方阵地才是首要目标,究竟如何突破呢?他陷入了沉思。
俄军炮兵的还击虽然没有造成很大的破坏,但还是把国防军的炮连惊出一身冷汗,幸好全连处于转移过程中,而且动作很快,炮弹爆炸仅仅炸死了两名士兵,不然若是正好在发射中爆炸,造成的伤亡可就大了。
在两边枪林弹雨的照顾下,俄军的第二次进攻又狼狈不堪地收场,他们不仅没有攻下一处阵地,反而在阵地上又抛弃了近500人地尸体(重伤员和死人几乎没有区别),逃窜回去的也有00多人带着伤,仅仅两轮进攻,就丧失了部队地两成兵力,这种进攻可谓是彻底失败。相比较而言,国防军这边的损失要小很多,总共约有50多名战士牺牲,9人负伤,为了弥补一线损失,潘天寒下令再向前线增援两个排。同时给秦时竹发报汇报:萨勒图依然在我军的牢牢掌握中!
“报告,救援支队发来电报,全队刚过德惠,准备吃掉德惠守军后再北上。”
“啊?!”秦时竹愣了半天,“吃掉德惠守军,为什么?”
“夏旅长说为了调动敌人,打算敲山震虎,吃掉德惠守军究竟……另外万一战事不利。我军控制德惠后,后撤也有依托。”
“胡闹!”秦时竹有些恼怒,“我军的任务是北上救援萨勒图,这么大张旗鼓去吃德惠守军,何时能到萨勒图?”
“报告,萨勒图电报!”
“念!”
“我军已击溃敌人第二轮进攻,予敌重大杀伤,毙伤数目当在00以上。我军损失甚微,现敌人正猛烈炮轰萨勒图,估计即将发起第三轮攻击……”
“哦?”秦时竹转了半圈,又转了回来,高兴地说道:“萨勒图打得不错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