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宰执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宰执天下
纵然辽人因为已经抢到了足够的财物而开始变得厌战,可这并不代表宋军就能轻易的得到胜利。任何时候,一点小小的意外,也能让战局瞬间扭转。所以战前的准备,永远都是不足的,再多也不够。
“哦,赏钱也送来了!”当看见两辆马车从南方缓缓驶来,四轮的大车在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沟壑,黄裳更是松了一口气。
这是发给曾在太谷县城中坚守的宋军的赏赐,而跟随章楶的援军,虽然他们实际上在太谷一役中起到的作用很大,但既然没有实际的战功,当然也不会有多少奖赏。合理的赏赐能刺激更多的士兵用命,。
这也算是最后一项准备了,剩下的可就是要在战场上检验一下这些准备到底起到了多少用处。
韩冈此时正在前军营地中,距离百井寨只有一里出头的距离。
之前是先期抵达的前锋经过了一番鏖战,逼得寨中守军退守寨墙,这才将这一座前军营地按扎在此处。之后想要出击百井寨,就可以直接在此整军,而不是从五六里外的中军大营。
不过一里的距离,对于拿着望远镜在手的韩冈来说,依然觉得远了一点。他还是想着能更靠近些查看辽军在城头上的布置,以及寨中守军的士气。
只是韩冈刚刚吩咐了人下去做出行的准备,就立刻被拦住了。
陈丰站在帐门前,拦着韩冈不让他离开:“枢密,万万不可!”
“没关系。”韩冈摇头笑道,“我不会穿着太扎眼的盔甲。”
但陈丰依然强硬的拦在他前面:“枢密,辽人手上可是有八牛弩的,就在百井寨中!枢密身负朝野重望,岂能以千金之躯犯此险境?”
“百井寨什么时候有八牛弩了?”
以韩冈的记忆,百井寨中曾经配发的大小合蝉弩倒是有几架,但重型的三弓床子弩——比如八牛弩——百井寨中却没有,同时之前侦查的结果也报告说没有在城墙上发现,不仅是三弓床子弩,就是普通的两弓床弩也没有一架。
“但石岭关和赤塘关都有!”
“要真的已经运到了百井寨,早就搬上城头用上了。何况之前不是讨论过吗,床子弩运去忻州城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只要有一分可能,枢密你就去不得!”
虽然在韩冈不愉快的视线下,陈丰如同在山里遇上老虎一般冷汗直冒,但他还是坚持拦在韩冈的面前,不让韩冈更靠近百井寨的寨墙。
还真是麻烦。换作是十年前,班超都做过的,出生入死的次数不胜枚举,眼下的这点小阵仗算得了什么?哪里还会担心可能会有的床子弩。
不过现在身份也的确不同了。韩冈无奈的摇了摇头,放弃了去查看敌情的想法。
只不过他想去城下也是一时心血来潮,不然韩冈也不会如此干脆的放弃。具体的战术安排,他已经分派了下去,并不打算多干涉,这也就使得韩冈现在很是清闲。上午刚刚巡视过营地,又批完了公文,现在除了对着沙盘,却也没有别的事可做了。
虽然因为石岭、赤塘二关就在左近,百井寨的布置远比不上关西的边境要隘——关西的边防要塞,往往就是一处主寨配合六七副堡,加上遍布附近各处要点高地上的望台,方才交织而成一道坚固严密的纵深防线——不过百井寨的布置也不算差,其依山而立,虎视官道,外有高墙深垒,内则不缺水源粮草——尤其是水源,百井寨之名虽然夸张了点,但地下的确是多水脉,内外也多泉眼。
且在其所处的山峰峰顶,也设立了一座从属的小寨,屯以兵马,以防敌军攀上峰顶居高临下。山峰虽不高,却也不是那么好爬上去的。如果硬攻的话,就得做好惨重伤亡的准备。
陈丰见韩冈没有再想着往前线上跑,也算是松了一口气。平静下来,才发现身上的内裳已经为汗水湿透了。
朝廷鼎臣,威仪自生,方才只是被韩冈瞪了一下,就感觉整个人被冻住了。人都说见一次皇帝,都跟过鬼门关一样。现在只是宰臣面前都这样心惊胆寒了,真到了文德殿上,官家一皱眉,那不是都要吓死?!
轻手轻脚的走到韩冈身后,陈丰将视线投向面前的沙盘。通过对原百井寨中官兵的询问,以及飞船的侦查,百井寨内部的详图都在沙盘上展示了出来,每一间营房、每一眼水井、每一座望楼,甚至连几处安置在山岭上的暗哨的位置都在沙盘上标识了出来。
不过韩冈并不是在看百井寨,而是沙盘上更北面一点的地方。
在韩冈的指挥下,攻到百井寨下的宋军依然是有条不紊的做着准备,仅仅是派出游骑巡狩城下,寻找守备空虚的地方,并不急于大举攻城。
韩冈的目标是围城打援,最希望的就是能用百井寨调来石岭关或是赤塘关中的守军。纵然心知忻州危急,但攻取百井寨的准备依然是不紧不慢。
安置八牛弩的高台,防备石岭、赤塘二关援军的木栅,以飞快的速度在城寨外成型。城寨中的守军竟然没有出城干扰,而仅仅是拿着神臂弓射击。
百井寨的兵力的确不多,但既然有石岭、赤塘两关在后为奥援,实在不该这样等着挨打。
辽军在城池攻守战术知识上的匮乏,让韩冈得以从容布置。越来越重的压力,正随着时间一点点的压向了百井寨的守军。韩冈相信,百井寨中的辽军的神经不可能绷得太久。
习惯性的屈指敲了敲沙盘的边框,韩冈轻吐出一口气。最多再有两天的布置,就可以发力攻城了,到时候,说不定能一举攻破三关。
韩冈正对着沙盘左右盘算,却感到身后一阵风起,帐内也亮堂了起来。他讶异的转过头,怎么有人不通报就进他的营帐?却见是一脸喜色的折可大,而守门的两名亲兵则慌慌张张的跟了进来,一左一右的夹着他。
“有何事?”示意两名玩忽职守的亲兵退下,韩冈回身问着。
折可大看模样就是兴奋得难以自抑,连请罪都忘了,“枢密,麟府的援军到了!”
“什么?!”却是陈丰沉不住气的叫出声来。
“领军的是折府州?”韩冈安安稳稳的坐下来,不过眉心微皱。
折家的兵马来得太快了,比预计的要早了好几天。
从府州往忻州一路翻山越岭,虽然东西相隔的直线距离也就四五百里,但正常的行军是不可能这么走。通常是先向南到麟州,然后渡河经岚州至太原,最后从太原北上,这算是山路走得少的路线了。麟府军这一回却直接杀到石岭关北,自然不是这一条路,而是更北面一点经过岢岚军的小路。
且大队的兵马跑不了那么快,也很难抄小路,想也知道绝不会是主力,只可能是前锋。也不知有多少人马,别三四百就打发人了,即便肯定是精锐,也未免太少了一些。
折可大这时终于知道正了正仪态,躬身道,“禀枢密,麟府的折克仁所部已经抵达了忻州地界,并已与秦琬部会合,遣来的报信之人正在营外等候。”
“哦?是折十六到了?!”证实了猜测,韩冈却露出了讶色。
折家的情况他很了解,折克仁虽然官位不高,可这两年他正掌握着折家近三分之一的子弟兵,能跑这么快,当也是统领精锐的本部,而不会是临时配给他的人马。只是不知是不是他手上所有的兵马。
“正是家叔。”折可大点头道,“家叔所领七百部众皆是有马步人,所以为先锋。奉了家父之命领兵兼程来援,而家父所率本部兵马则还需几日功夫。另外来此的也是家叔的身边人,末将认识他,不会有假。”
韩冈也轻轻颔首,算是比较满意。
七百骑不算少了。而且折家子弟兵精锐不输西军中的选锋,以征战论,甚至更胜上四军一筹。与秦琬的那三五千人配合起来,就能像一根硬骨头卡在辽人的喉咙里。
信使很快被领了进来,韩冈接过用蜡丸包裹、素帛书就的密信,展开看了一遍,上面的文字跟折可大方才所说几乎一样看来折可大刚才在外面问得很详细。
“折十六打算怎么做?!”放下素帛,韩冈问道。
那名信使头更低了一点:“我家将军命小人跪禀枢密:折克仁已经整顿兵马,只等枢密的吩咐。”
s





宰执天下 第33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14)
【第二更】
喊杀声还在峰峦间回荡,而谷中的战场上则已经恢复了平静。
折克仁骑着马穿行在已经被撂荒的麦田田垄上,周围尸横遍野,旗帜兵械也落了满地。这是一片刚刚结束了的战场。
当折克仁自打扫战场的人群中经过,从一个指挥的指挥使,到最下面的小卒,都不敢稍稍抬头。战场上,唯一能趾高气昂的只有跟在折克仁身后的折家子弟兵。数量几乎相当的契丹铁骑,只用了一刻钟的时间,就正面被他们所击败。
原本埋伏在谷地两侧、准备前后夹击的代州兵,完全没有发挥任何错用,甚至在辽军开始逃跑后,都没能尽到阻截的责任。
尽管来得及逃走的辽军只剩下不到七成而已,且个个丢盔弃甲,但领头的契丹将佐手持骨朵,左劈右砸,似乎没费什么气力就冲破后路上代州兵的阻截,领着一半以上的兵力逃出了生天。
“是皮室军!竟然是皮室军。”
打扫战场的士兵们突然乱了起来,好像发现了方才交战的辽军番号。
“皮室军?!”
更多的人开始惊讶,毕竟辽国的宫分军和皮室军都是在河东军中赫赫有名的对手。
“是萧十三那鸟贼派来清剿的前部,竟敢直接踏进山中,胆子倒是大,就是不长脑子!”一名将校得意洋洋,穿在身上的盔甲暴露了他的身份。
秦琬脸色并不好看,代州兵丢人现眼,让他在折克仁面前好生没面子。
将为一军之胆,没有有人望有资格的将领统帅,又在官贼间反复,河东数一数二的代州兵就变得任人鱼肉,连群败兵都拦不住。换作是自家父亲在时,又几曾畏惧过什么皮室军?!
“也还不错了。”折克仁似乎看破了秦琬的想法,过来笑着宽慰。
秦琬恨恨的瞪着几个指挥使:“这时候都不拼命,当真王法是摆设吗?”现在他立场跟前几天截然相反。
“韩学士不是让人传了话,自全为重,所以是有恃无恐吧。”
“韩学士宽仁,当年广锐军也靠了他才没有被发配岭南。但这并不是这群贼囚能轻松脱罪!”
不过折克仁已经很满意了。经过了几天的整训,这一支临时的军队已经有了些模样,今天在战场上也没拖后腿。
在军需补给上,西面的徒合寨已经安排了人力将粮草运了上来,加上原有的积存,还能支应上一段时间,足够撑到将辽人赶跑的时候。
而在整备军力的同时,折克仁还选了一些人手,潜到忻州城外极近处的山林中,然后放火烧山。虽然此时气候潮湿,山火烧不起来,但滚滚浓烟足以昭告城中的守军,此时辽军已经无法控制忻州外围的局面。只不过这两天辽人加强了守备,能成功接近忻州城的斥候越来越少,被俘被杀的数量在直线上升,折克仁已经在考虑将人暂时给撤回来,省得浪费宝贵的人力。
但不管怎么说,随着一南一北麟府和京营援军两大主力一步步的接近,在折克仁的眼中,胜利已经离之不远了。
……………………
一支支由床子弩射出的踏橛箭,插在忻州的城墙上。
长而坚实的箭杆让攻城一方可以藉此攀援上城头,可是从城上丢下来的石块瓦片密如雹雨,狼牙拍和檑木更是直接砸断了扎进高处的踏橛箭。
一个上午的数次攻势皆是无功而返,而太过频繁的射击频率,反而使得近三十具床子弩,毁损了其中的四具。
忻州城的城防从半个月前,看起来就已然是摇摇欲坠,可直到今日,却也只是摇摇欲坠,而不见被攻破。
“看起来还是不行啊。”一名国舅房的将领大声叹着气,“如果再能有些宋人,就能让他们垒土上城了,比光射箭要好。”
另外的几名将领也在大点其头,显然是说进他们心里去了。张孝杰闻言脸上闪过一层青气,强自压住心头怒意,转头对萧十三叹道:“哪里还有那个时间?”
‘而且也没人了。’萧十三心中暗道。
忻州城下,环绕着城墙,有着一片衣衫破烂的尸骸。都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没有逃离的百姓,被辽人驱来攻城。
之前萧十三领军南下,张孝杰本来是准备回镇代州,只是忻州城外的三千降兵突然作乱,使得他不得不赶来主持围困忻州的战斗。
但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除了分出兵马来防备逃入山中的宋军之外,剩下的兵力只够他驱赶百姓来攻打忻州。
用了两天的时间,驱使来的宋国百姓就在城下消耗一空。战争之中,普通人的性命就跟草芥一般无足轻重。城中守军为了自己和满城上下的安全,如何会手下留情?尽管城上有许多人都能在给驱赶来的百姓中找到自己的亲友,可最后照样是箭矢无情。
没了任意牺牲的消耗品,能用的就只剩下小富即安的自家人了。可要想解决手下人出工不出力的现状,对萧十三和张孝杰来说,实是力有未逮。历代大辽天子都很难做到的事,耶律乙辛同样难做到,更不用说他们这两个尚父殿下的走卒。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能尽快攻破忻州,萧十三和张孝杰不得不加强了远程力量。神臂弓都集中起来使用,床子弩也一样,工匠们加班加点的打造霹雳砲,只为了突破上城时更简单一点。
正当两人绞尽脑汁的时候,城外的宋军却开始在山林中燃放烽火。紧邻着忻州城,最近处的几处山林都被潜入的宋军点燃。
尽管春湿浓重,草木难以点着,可宋人在林子里只是为了生狼烟,并不在意到底能烧掉多少林木。看到附近的山中烽烟频起,萧十三清楚,近几日忻州城中的士气,就是被这些烽烟给撑起来的。
萧十三为此加强了拦子马的派遣,不惜耗费人力来扫荡近处的山岭,从前天起,山中烽烟的数量便陡然下降,
只是他没办法消灭源头。
为了用最快的速度解决山里面的那些苍蝇,萧十三调动了整整两个千人队的皮室军,让他们直逼宋军。尽量将之歼灭,如果做不到,也要将其给赶跑,决不能让其留在忻州附近。
让手下最为精锐的一部兵马去对付一群乌合之众,萧十三要不是看在地势的关系上,也不会这么小心。
但萧十三的心腹精锐在进攻盘踞的一处军寨时,却遇上了另外的一支精兵,七八百人的样子,没有一见到人,就散入山林中胡乱放箭,而是当道列阵以待。一开始领军的辽将还以为是装模作样,可他领着这一支皮室军冲着军阵撞上去后转眼就败了,而且是惨败!
最为可恨的,是战败后又在山中为埋伏起来的宋军阻断了后路,冲破阻截回来的不到七成,而这些败兵原本带在身边的战马,除了胯下骑乘的一匹外,其余的基本上都给丢了。
这个结果差点没把萧十三给气疯掉。
就算是因为身家丰厚了,开始变得不想冒风险,但堂堂皮室军的威名呢,自负呢,难道都当马粪一样半路上给拉掉了?
这几天的攻防战,一来一往的几次下来,都是大辽这边吃亏。
派出去的探马好歹捉到了几个活口,知道了那一支精兵是来自府州的兵马。而且麟府军的主力很快就要到了。麟府军放弃一切,赶来救援。除非能趁其人困马乏之际迎头击败,否则就不可能来得及
如果能攻下忻州,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从忻州出发的兵马,能镇压附近百里方圆的土地,让出山的宋军有来无回。可要是攻不下来,再犹豫的结果,就是石岭、赤塘两关的万余守军将会来不及撤离,以至于全军覆没。
张孝杰已经看到了最坏的局面,而战局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打破,必须要退了。他瞥了瞥萧十三,琢磨着要尽快向这位主帅摊牌。
萧十三感受到了张孝杰的视线,突然抬眼问道:“要不要去看看?”
“什么?”张孝杰微楞。
“之前活捉的探马,不是让他去城下劝降的吗?差不多该安排好了。”萧十三说道。
张孝杰摇头苦笑:“多半不会有什么用。”
之前张孝杰就曾接二连三的派遣宋国的官员和俘虏前去劝降,甚至还让他们伪报消息——其实有好几座城寨就是这么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的——可对于忻州城,却都没有造成太大的作用。
萧十三笑了笑,站起身:“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或许忻州守军身上也只差最后的那一分一毫。”
之前那是兵马不足,吹得再厉害也不容易让人置信,而现在他都带着主力赶回来了,虽然不可能让狗头们卖命攻城,但围着忻州城漫山遍野的营帐,也足够骇人。加上山中的南蛮子也被逼退,城中恐怕正是惶惶不安的时候。这时候,放些狠话也能让人相信,而且也是给了城中一些人出降的借口。
萧十三觉得这样挺好,有用没用试试再说,反正也不会费多少事。
被派去劝降的被俘斥候相貌很不起眼,普普通通的角色,萧十三远远地看了两眼,就没再报了希望,也没有过去封官许愿。
城下旗号鼓噪,城上冷眼相看,那名斥候被几名手持橹盾的辽兵护送到了城墙近前。
“我乃府州……”
话声刚起,城上便是一箭飞来,对准了的面门,却被身边的士兵用盾挡了下来。之前曾有降辽的宋官被派到忻州城下劝降,而后被乱箭射死,现在辽兵们就学会了帮忙拿着盾牌,而城上的守军也学会了不再浪费箭矢,大部分的情况下仅仅是散散的射上几箭,做一下警告。
挡住了几支箭矢,宋军的斥候再次探出头来,向着城上大喊着:“我乃府州帐下殿值张忠孝,辽狗已败!韩枢密、折府州转眼即至!坚持!坚持!!”
城上的箭矢顿时停了。
在后鼓噪助威的旗鼓也停了。
吵吵闹闹了多少日子的战场上一下安静了下来。
萧十三和张孝杰神色陡然一变,而在斥候身边的辽军士兵全都煞白了脸。
当那名斥候还想再重复一边方才的喊话,便被横拖竖拽的扯了回去。
宋军斥候被拖到萧十三的面前时,已是被打得满口是血,甚至已经无力再站起,但他还是在笑,甚至洋洋得意的扬起了眉毛。
这副得偿所愿的笑脸让萧十三气急败坏:“把他给我拖出去碎剐了!”
“呸,辽狗!爷爷在下面等你!”那斥候狠狠的啐了一口。
被拉去帐外的已经开始动刀了,但萧十三没有听到一声惨叫,只听得一声声笑,“辽狗,爷爷在下面等你!”,不过很快就没了声息。
帐中有些静。能听见从忻州城传来的叫骂和呼喊。
萧十三和张孝杰对坐无言。
半晌之后,张孝杰干笑的出声:“要是宋人的将官都如此,我看恐怕连雁门关都打不进来呢。”
萧十三沉默着,没有任何反应。
“退吧!不能再打了。”看着萧十三的样子,张孝杰叹了一声,“不说军中的士气,看到方才的那一场,忻州城中无论如何都会坚守到底。”
萧十三抬起头来,像是被羞辱了一般涨红了脸:“但守住代州、忻州是尚父的意思……你可明白?!”
“但尚父更不会乐见西京道的兵马都在忻州和石岭关上被消耗一空!”
s




宰执天下 第33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15)
空荡荡的百井寨,让折可大发着愣,站在寨中空旷的校场上。
身后的脚步声传来,黄裳的声音随之响起:“除了马粪,什么都没给我们留下来呢。”
“如果再有一天,说不定连马粪都不会剩下。”章楶的笑声紧随在后。
折可大紧抿着嘴,完全无法释怀:“再有一天,他们想跑都跑不了了!”
直到昨日,也没有得到忻州的详情,韩冈和他的制置使司正在一门心思的围困百井寨,准备一鼓作气将赤塘关和石岭关的辽军给调出来一并解决了。
当时虽还没有完全将百井寨给围堵起来,但也只差最后几重壁垒,寨中的守军在白天的时候也终于杀出来打破封锁,但给严阵以待的宋军轻易堵了回去。
军中士气高涨,从上至下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好好的跟辽军打上一仗。好好出一口这段时间积攒下来的鸟气。
可谁也没想到入夜之后,百井寨的辽军提前一步有了动作,且北面两关方向灯火通名,大军齐出。这让百井寨外的宋军都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因为百井寨中守军动向不明,且两关辽军齐出,让韩冈选择了更为稳妥的方针,等待白天再做决定。纵然探马接连回报,说是百井寨的辽军正在撤离,但夜色使得没有人敢于确定辽军是当真撤退而不是什么诡计。
待到天明,敞开的百井寨大门仿佛是在嘲笑昨夜韩冈等人的保守。
“是觉得守不住了,所以才跑了?”
“当是畏于韩枢密的声威。”
“难道是府州的援军提前到了?”
“是否是河北战局有变?”
“或许是辽国后方出了事!”
幕僚们聚集在韩冈的大帐中众说纷纭,可能性太多了,怎么猜也不可能确定到底是哪个原因。
当许多人坐在一起讨论问题,最后要么没有结果,要么就是看起来最稳妥,也是最不具冒险性的结论。当然,有一个权威性的人物在场时很多时候就会例外,在这里,最后的判断掌握在韩冈手中。
不过当幕僚们纷纷征询韩冈的意见的时候,韩冈只给了一个含糊的回答:“不要去想辽人为什么这么做?而是为不同情况都做好应对。”
1...880881882883884...10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