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生化末世的幸福生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在南方的毛豆
房间里只省下闻老和栋栋,闻老和蔼地问道:“栋栋,昨天给你布置的那几道奥数题做出来没有?”
栋栋嘟着嘴:“奥数题奥数题,以前新闻里不是说不允许学校布置奥数题吗?”
闻老道:“怎么,又做不出来了?”
栋栋托着脑袋道:“闻爷爷,你找的这些题目也太刁钻古怪了,我请别的叔叔了,人家说这都赶得上数学系大二学生的水平了,不用微积分可做不了。我、我可是个小学生唉。”
闻老咳嗽了一声,刚想说什么,栋栋忙道:“停,闻爷爷你就别唠叨了,我知道我知道,学习劳动也是促进大脑进化的一种办法--我这就去做题目。”说着出溜下椅子,逃一样出了门。
闻老追着孩子的身影道:“实在做不出就来问爷爷啊。”他也是理科出生,解数学题可比只会放嘴炮的文科生要强。
办公室里终于清静下来,闻老慢慢踱到了桌子后,其实,自从他变异成智尸后,身体的机能反而比以前好得多,原本的心脏病、高血压以及胃溃疡等慢性顽症,都消失不见了,甚至连保健医生隐隐提醒他的肝脏癌变的风险,也不复存在。而这样的一具身体,如果有足够的蛋白质补充营养,又没有外界的伤害,就能一直维持下去。
真是神奇啊,生化病毒。
这样的东西,不应该出现在地球上。
不知道,号作战方案实施的怎么样了,当时自己最后得到的消息,是他们去了遥远的北方,可惜,那时候自己已经无法向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援了。他们是这片大陆上人类现存的唯一希望,虽然生化病毒的出现是那样的匪夷所思,但是,有老钟在那儿,他一定能揭开生化病毒的秘密。他是世界最顶尖的生化防疫专家,当年国家受攻击时,他带着一群最勇敢的人在极短时间内研制出了疫苗,让敌方躲在阴暗里的致命一击落到了空处。
这一次,老钟他一定也能找出破解生化病毒秘密的钥匙。
闻老虚空望向堡垒的方向,堡垒的出现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那是群真正的战士,无愧于他们曾经的称号--人民子弟兵,只是,作为堡垒的领袖,他的大局观还是差了点,自己多次想方设法和堡垒联系,都是石沉大海。
堡垒的领袖毕竟是个军人,他不懂得,政治就是妥协,人类和丧尸智尸之间也同样需要妥协。
在这个地球上,真正的敌人也是惟一的敌人,就是生化病毒。不解决生化病毒,不弄清楚它的来源,病毒原理,研发出最终的疫苗,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场空。
只有人类幸存者、丧尸、智尸放弃一切恩怨成见,才能携手对抗生化病毒。
时间,并不在我们这一边,因为谁也不知道,生化病毒何时又会变异。
而种种蛛丝马迹都证明,生化病毒绝对不会是个安分的主儿。
它现在只是安静的蛰伏着,也许就在下一刻,它会猛扑出来,将这个地球上的所有智慧生命再次感染,而到了那一刻,又会有什么怪物出现,那真是天晓得了。
闻老的手指,在书桌上轻轻划动着,如果有人在旁观,就能到,那隐隐是一行,不,是两行数字。
只有团结一致,才有能力去破解这两行数字之后的谜。





生化末世的幸福生活 第六百四十三章 柿子捡软的捏
王璐自然不知道在自己身后发生的这一幕小小插曲,他正和黄银凤有一搭没一搭聊着:“我说,你想去哪儿?”
黄银凤道:“随便,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王璐一啜牙花,这话说的,怎么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味道。
他耸了耸肩:“我也没什么明确的目的地,你爱去哪儿,我就陪着你去吧。”
黄银凤抬头了遥远的天际:“我想去海。”
“海?”王璐道:“行啊,咱们就去天津吧,路不远,找三辆自行车慢悠悠骑过去就是了。”
黄银凤摇了摇头:“不,我想去南方的海。”
王璐一怔:“南方的海?这海就是海,北方的海和南方的海不一个样吗?用不着跑那样远的路吧?”
黄银凤淡然道:“我就是想南方的海,北方的海我腻了,太粗犷,我一直想南方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应该很温柔吧。”
王璐的头顶的一只乌鸦飞过--黄银凤啥时候变成痴呆文妇了?这说话的调调,都赶得上心灵鸡汤了。
黄银凤侧头打量了一下王璐:“怎么?你嫌路太远,不想陪我?”
王璐连忙摇头:“不远不远,你想去哪儿,我就陪你去哪儿,你要愿意,咱们把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个遍。”
走在后面的沐原悄悄擦了把汗--格老子的,在这没有飞机高铁的年代。要把这几个海个遍,得花多长时间啊。你们两位是智尸,长生不老,我可是个普通人啊,到时候你们两个站在沙滩上海,老子没准已经老得爬都爬不动了。
沐原正在腹诽,突然想起了什么,他加快几步,追上了王璐和黄银凤:“瞧我这记性。有样好东西差点浪费了。”
沐原从双肩包里掏出一个血袋子:“我在医院里抽的血还剩下这一袋,如今出门在外,也不可能带冰箱,放的时间长了变质就不好喝了,你们两个赶快喝了吧。”
王璐站住了脚,接过了沐原手里的血袋子,却没有打开。而是在手里翻来覆去了又,终于,他抬起了头,问同样一眨不眨盯着血袋子的黄银凤道:“你想喝吗?”
黄银凤迟疑了一下,摇了摇头。
王璐直视着她的眼睛,黄银凤再次摇了摇头。
王璐耸了耸肩。手一扬,将血袋子远远扔了出去。
沐原在旁边得瞠目结舌,半晌才心痛得嚷道:“哎哟,老子的血啊,放以前就算是卖血。也值不老少钱咧。”
王璐拍了拍沐原的肩:“不好意思,这是最后一次让你抽血了。以后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要再给我弄什么人血人肉了。”他了黄银凤:“对了,你凤姐也一样。”
黄银凤瞪了王璐一眼:“什么凤姐,难听死了,叫我黄大姐。”
沐原了王璐,又了黄银凤,期期艾艾地道:“你们两个--以后真的不再吃人啦?我说,反正不是吃我,我是无所谓的啦,有我帮你们,抓几个落单的活人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王璐摇了摇头,他并不想向沐原转述闻老的话--吃人也好,吃智尸也好,的确能促进智尸的进化,但是,这进化之路的尽头,却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这个圣餐理论的有良心的发明家,来要果断抛弃自己宣传的圣餐论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放弃进化了--那根本就是自寻死路,现如今,人类是自己的敌人,智尸却也不见得是自己的伙伴,自己在京城的所作所为,早晚会流传出去,让智尸陷入永恒的沉眠的能力肯定会引来别的智尸的窥觑。到时候,自己总不能两手一摊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你信不信随你,反正我是信了。
所以,为了保护自己--还有黄银凤,自己一定要进化,只不过,吃人吃智尸是绝对不成的,那么剩下的一条路就是……
王璐把视线转向路边一只蹒跚前行的丧尸--但愿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通过这种方式,也能促进自己大脑的进一步觉醒。虽然这方法有点后遗症,因为改变的,并不仅仅是自己--管它呢,这也算是一种双赢不是?
王璐扭头对沐原招呼道:“把背包给那个家伙吧。”说着,指了指那只丧尸。
借用丧尸的体力负担一些重物,对沐原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他应了一声,从自己肩头卸下了沉重的背包,走到一动不动站在路边的丧尸身边--显然,它已经接收到了王璐脑电波的指令。
沐原刚要把背包套上丧尸的肩膀--这是个比较麻烦的动作,因为丧尸的肢体较为僵硬,双臂弯曲向后套上两个肩带的动作并不好做,沐原又戴着假肢操作不便,往往要折腾好一会儿才能让丧尸背上包。
然而,沐原突然呆住了,因为那只丧尸居然主动接过了他手里的双肩包,先麻利在将右胳膊伸入肩带,反手一扭,将左胳膊也套入了另一边的肩带,肩膀一耸,将双肩包端端正正背好,两只手扶着前带,大步向前行去。
沐原呆呆在站在原地,张着嘴,口水流下来都没发觉--我操,自己刚才到的真的是只丧尸吗?它、它的动作怎么这样灵活自然?见鬼,有的觉醒程度较低的智尸,都不如这只丧尸动作灵动。
前面传来王璐的声音:“沐原,发什么愣啊,快跟上。”
沐原应了声,匆匆赶了上去--关老子屁事,老子虽然是活人,却是丧尸智尸这一边的,丧尸越厉害。老子越开心,如果全天下的丧尸都这样厉害。哼哼,躲在崖山的王路和他的一家子早晚被丧尸啃光光。
沐原着前方王璐的背影,归随王璐,是自己这一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当别的幸存者还在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的日子时,老子居然悠闲地要去海,哈哈,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自己曾在甬港市打过工,却并没有闲情逸致去什么海,自己还真不知道海是什么样子的。
海,一定很蓝吧。
海,一点不蓝。
甬港市,三江汇流的甬江尽头,就是出海口。虽然没有了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污染,但甬江中夹杂的泥沙,依然滚滚而下,将近海口的海水染得一片如泥汤水一样的黄。
在黄泥汤一样的海水中,一艘000吨级自航自卸煤船正在缓缓前进。
这一型号的运煤船原本多用于江河水道,因为舷干太低。并不适合在风浪较大的海洋中行驶,只不过,现在这艘船并没有装载煤炭,原本是散装煤矿石的空心大肚子经过了改装,用木板搭起了一个平整的甲板。运煤船靠着近海岸,倒也能勉强行驶。
驾驶舱里。舵手了一眼gps和北斗定位,两台导航器都已经确认再过5分钟后,就将到达指定地点,导航器显示,远在太空中两国卫星都非常稳定,是啊,生化病毒再凶猛,也干扰不了卫星,可惜的是,北斗的地面站已经彻底瘫痪了,无法使用短信功能,要不然,分散在全国的部队,能借助北斗的短信通讯能力更广泛的联合起来--算了,想这些也没用,家园,注定是要孤军奋战的。
舵手摘下了舱内通话器:“孙队长,5分钟后到达指定地点,请你做好准备工作。”
“明白。”通话器内响起一个沉稳的声音。
片刻后,甲板下面原来是煤舱后经过改装成为客舱的走廊里一阵跑动声,一群精干的小伙子跑上了甲板,整齐列队。
最后登上甲板的,是一男一女。
男子沉声道:“同志们。”哗,小伙子们一个立正。
男子命令:“稍息。”--听他的声音,正是孙队长。
孙队长顿了顿道:“前方就是我们此次‘采风’行动的第54个材料提取点,前面5个提取点的行动都得到了圆满的成功,我希望同志们把良好的战斗作风贯彻下去,再接再厉,完成家园托付我们的重任。”
“坚决完成任务。”小伙子们嘹亮地吼道。
孙队长满意地点了点头,采风行动是一项被迫上马准备并不充分的远征行动,好不容易搜集到的运煤船经过了漫长的修理,终于能够行驶,收集足够的油料和零备件又耽误了不少时间。参与行动的不少战士并不是海军出身,匆匆进行了适应训练就上了船,呆在封闭狭小的船室内经受风浪的洗礼,前一个星期包括孙队长在内都吐得一塌糊涂,为了节省食物,大伙儿吐得连胆汁都翻上来了,可依然不舍得吃东西压压翻江倒海的胃--吃下去不到一分钟又会吐出来。
但战士们以顽强的斗志坚持了下来,幸运的是,老天爷也比较帮忙,运煤船没有遭遇大的风浪,从北方的港口出发后,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南,顺利地收集到了5件“材料”,这对家园钟老的研究,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寄托着全人类复兴的希望。参加这次行动的人员都是自愿报名,自己面前的每一个小伙子都甘愿为了任务而牺牲,真是群棒小伙子。
前期长达数个月的情报搜集也有力地支援了这次行动,通过电台监听,甚至截获侦察卫星--当然,在这片大陆,侦察卫星通常以农业部资源卫星命名--的图片,尽最大可能对每一处材料提取点进行了情报分析,已经进行的5次行动的成功证明情报是非常可靠的。
目前采风行动行程已经过半,只要赶在台风季节来临前返回家园……疫苗的问世,就将指日可待。
孙队长打断了自己的沉思,他对着身边的女子点了点头:“下面请顾玮上尉就一些技术问题讲话。”
顾玮利落地向战士们敬了个军礼,等回礼后。她清脆地道:“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我还是要重复一遍。同志们一定要记住,我们在进行材料提取时,绝对不要伤及无辜,就连材料供应者本身,也要确保他的安全,因为他们的存在还关系到后期疫苗研发的进度,一旦钟老确认材料样本的有效性后,我们依然需要材料供应者的配合。所以同志们记住,要确保材料供应者的绝对安全。”她顿了顿:“在任何情况下,没有我的授权,不得使用致命武力。”
孙队长在旁边皱了皱眉,默默在心中叹了口气,顾玮上尉的这道命令实在是强人所难了,材料供应者都不是弱者。他们拥有并不输于行动分队的火力,此前行动的成功,都是因为情报精确,打了一个对方措手不及,在材料供应者以及他的手下们反应过来之前,战士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快速返回。对方只能追着影子开枪。但是幸运女神是个浪荡货,她并不会永远追随着战士们,天知道什么时候好运就用完了,战场上总是有种种不在掌控之中的意外。顾玮严令战士们不得使用致命武力,就象捆住了他们的手脚一样。这在战场上,可是要以生命为代价的!
事实上。在前几次行动中,并不是没有发生过突发情况,因为受顾玮禁止使用致命武力的限制,差点折损有限的人手,是战士们依靠过硬的技战术才闯了出来。
但孙队长并不想当着战士们的面反驳顾玮,身为采风行动的两位负责人,绝不能将矛盾公开化,这只会影响军心。孙队长决定,等会儿悄悄和几位跟自己走得近的战士打个招呼,让他们随机应变。
在孙队长心中,这次行动最重要的任务是提取材料带回家园,如果因为一些小仁小义让行动失败了,那可真叫因小失大了。成大事者,不可有妇人之仁,顾玮上尉虽然是司令员的女儿,但两人的性格完全不同,司令员就懂得何是轻重缓急,什么是家园真正存在的意义和使命,她至今不接受外来幸存者的命令是深为孙队长认同的。
运煤船缓缓停住了,一声汽笛响起,行动地点到了。
孙队长打开了一张图,对着战士们道:“最后确认第54号提取点目标,本次行动有两处采集点,分别是基地和崖山。基地位于甬港市中心的月湖,目标人物就在湖心岛,有较明确的地标指示和北斗定位,只是市区高层建筑较多,不利行动展开,同志们要注意这一点。崖山是在鄞州区鄞江镇,地图上并没有崖山这一地名,不过据情报室通过无线电定位分析,崖山的无线电就是从这座无名的小山上发出的,想来目标人物就住在这座自己胡乱取名的崖山上。因为没有人工地标建筑可以做参考,同志们可以随着甬江前行,入奉化江,在这儿拐弯,直取崖山。记住,行动要点是快打快撤,不要过多纠缠。”
孙队长抬起头道:“基地的目标叫老大,至今不知道名字,崖山的目标叫王路,据了解是个胖子,以前做过络编辑。”他对顾玮道:“我带领一小队去基地,你带领二小队去崖山,不要和我争,基地有自动火力,听说还有高射炮,这块硬骨头,我是无论如何不会让给你的。崖山的幸存者团队更注重发展农业,也没听说过他们有强力向外扩张的事迹,你带领二小队尽量快速完成任凭务后,到天宫庄园这里来接应我。”
顾玮点了点头,孙队长的决定是正确的,这可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自己只有尽快提取到崖山的材料,赶去支援一小队才是正确的选择--嗯,那个王路只是个络编辑,只敢窝在农村种田,就算是有异能但武力并不会强横到哪里去,这只软杮子,就交给自己来捏吧。
孙队长一挥手:“行动!”
战士们立刻在甲板上忙碌起来,有人从舱房搬出了一台台大风扇一样的玩意儿,有人在甲板上铺“床单”,有人将微型保温箱装到背包里,还有人正用仪器测量着什么,“风向东南,风速6m/s,侧风超过0度、4m/s。”战士们开始报数据。
孙队长正在帮战士们把风扇往身上背,不时轻声交待几句,这时听到起飞数据,点了点头,风速稍有点高,但还在正常范围内,他让到一边,空出甲板,一挥手:“起飞!”
最先背上了风扇的战士,迎风站稳了身子,旁边一个战友帮着他一拉发火绳,轰一声发动机爆响,风扇呼呼向后吹出了一股股强劲的风,战士反手握住了铺在甲板上“床单”上联接的多股绳索,向前猛跑几步,双手迎风一抖,呼一下,“床单”如巨型风筝一样兜着风飞到了空中,战士脱开双手加大了风扇的油门,在嗡嗡的发动机轰鸣声中,从甲板上腾空而起。
动力伞,背包式动力伞,在城市特种作战中最是合用不过,能低空灵活渗透,4、50码的速度,扩大了油箱后的200公里航程,操纵简便,对起飞降落条件不高,基本上有块稍平整的街道、农田就能起飞,正是借助这一利器,采风行动至今都能一帆风顺。




生化末世的幸福生活 第六百四十四章 奇袭崖山龙王庙
)
第六百四十四章 奇袭崖山龙王庙
采风行动。利用船只沿海航行,然后用动力伞空降的方式对沿海城市的目标物进行快速渗透突袭。这是家园应钟老的强烈要求采取的具有相当可行性的行动方案。
家园的组成人员中,以技术人员为主,战士们虽然个人战术能力剽悍,但却苦于人数实在太少,自保有余,扩张无力。如果从陆地上出发,以攻城拔寨的模式,去攻克一处处幸存者定居点,搜集材料,那简直就是去找死,不说沿途无穷无尽的丧尸智尸,就连幸存者们也不是好相与的。而且因为陆路交通的瘫痪,这样的长距离远征行动效率实在太低了。
在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司令员拍板利用寻获的一艘故障运煤船,进行沿海登陆式作战,这一方案倒是很对军方人员的胃口,自这支军队建立以来,沿海登陆作战一直是弱项,解放初期,打一个小小的岛屿,都吃了一个闷亏,前期登岛部队打得很出色,可因为船只被毁,后续部队上不了岛,眼睁睁着对手持续增兵,最后以绝对优势兵力完胜。此后虽然积极发展海军,但登陆战因为缺少大型登陆艇依然是个短板,直到生化末世降临前,还从二毛子手里巨资购买野牛气垫登陆艇。所以在这些军人心里,打一场沿海滩头登陆战,一直是个梦想,湾湾那个小岛子是一推就倒,如果能到脚盆国逛一圈那才叫爽。 生化末世的幸福生活644
虽然钟老提出来,出于材料样本的多样性需求,因为南北内陆沿海人种存在必然的基因差异,所以不能光搜集沿海地区的材料,也要考虑内陆地区的材料搜集。但这一建议,受动力伞航程所限,被军方否决了。
但即使如此,在顾玮上尉眼中来,此次行动已经提取到的5份样本,已经大大超出以往困守家园时得到的材料了,更难得的是,至今为止,无论是目标物还是己方战士,无一死亡。
一架架动力伞腾空而起,在运煤船上空盘旋着,等待汇合后奔赴各自的目标,顾玮也背上了风扇,深吸一口气,迎风快步前奔,手一抖,起伞,加油门,嗡嗡嗡,又一朵伞花在空中绽开。
顾玮扶了扶脸上的风镜,了高度表、空速表、北斗导航仪,冲着领口的对讲机道:“二小队,出发。”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二小队在顾玮身边聚拢,调转方向,向陆地飞去。
“王路,我们来了。”顾玮对这次任务能否顺利完成毫不担心,一个专注于种田的络编辑,就算是有异能,也强不到哪里去,到时候让战士们拿着枪吓唬他一下就行了,只要他忍一下痛,提取了材料就放他走。
从甬江的出海口,到鄞江镇,直线距离是45公里,动力伞200公里的航程不在话下,虽然如此,顾玮带着二小队的战士们还是尽量走直线,将下方的甬江和奉化江作为地标参考,而不是完全顺着江道飞行,在北斗导航仪的引导下,飞了近个小时,终于抵达了鄞江镇。
不过,在飞临鄞江镇之前,顾玮带着战士们偏离了航线--崖山的人员又不是瞎子,这样一群嗡嗡响着的动力伞如果穿镇而过,肯定会惊动他们。
顾玮依着导航仪上的显示,带着战士们从横街镇拐了个大弯,以横鄞线为参照物,从田野上空飞过,前方,已经隐隐能到鄞江镇的民居了,这时一位战士呼叫道:“顾玮上尉,点钟方向有座小山,紧邻鄞江镇,方位,有可能就是崖山。”
顾玮也注意到了这座小山,这座山地理位置极好,俯瞰整个小镇,就算不是崖山,从这小山居高临下,也更容易展开渗透行动,万一有什么不测,借助山势,动力伞也可以快速撤退。顾玮当机立断:“二小队注意,以我为前导,依次降落,注意横风。”
借着山势的掩护,顾玮带着二小队在崖山脚下的一块农田里降落了下来,在降落前,顾玮在空中已经仔细侦察过,农田里并没有种植的痕迹,似乎崖山的众人并没对这片肥沃的土地进行开发--她自然不知道,崖山如今的农业开发都围绕着鄞江展开,因为种子有限崖山背后的农田还没纳入开垦范围。但是,既然这里没有人活动的痕迹,就方便了二小队的隐蔽行动,顾玮放心大胆地操纵自己的动力伞降了下来。
1...342343344345346...5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