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第一千六百零九章:上达天听
    王金元所言,真是如锥子一般扎着齐志远的心。

    他是何等人物,岂会受此屈辱,于是冷笑连连。

    王金元而后背着手,轻蔑的看了齐志远一眼“你到了今日,尚且不知这天下已经变了吗尔不过是蜉蝣和挡车螳螂而已,竟还敢妄想自己是棋手你的命运,早已被齐国公安排的妥当了,到了现在,竟还敢狂妄”

    “你……谁也安排不了老夫,大不了……鱼死网破。”齐志远面目狰狞,厉声大喝。

    他不甘心,绝不甘心,十数代的家业,岂是你们说如何就如何的

    何况他不是一个人,这江南多少世族,会任你们摆布

    王金元面无表情的看了齐志远一眼,似为他默哀“你一定在想,就算是抵押的土地被收走了,这五百万两银子买下的土地,却还是你的,你们虽是损失惨重,可手里依旧还是有大量的土地,所以……谁也奈何不了你”

    这话……真说中了齐志远的心坎里。

    不错……

    他不是没有底牌。

    虽然祖传的土地作为抵押,被没收了。可自己手里还有大量收购的土地,家业只要不失,怕个什么

    他只是不忿自己被王金元所欺骗罢了。

    “天真!”王金元轻描淡写的道。

    “你……”齐志远想要上前,此刻他彻底的愤怒了。

    却早有几个护卫要截住他。

    王金元依旧背着手,有恃无恐,笑吟吟的看着齐志远“你难道就没有想明白,事到如今,你已是大势已去了吗你的祖传土地,既被没收,噢,不对,不只是你,且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传承下来的土地,统统到了西山钱庄的手里,西山钱庄现在已握有了大量的土地,自会放出来,用来免租,到了那时,你们手里的那些土地,又有何用你们的土地能招去几个租客种出来的粮食……价值又有几何”

    “从一开始,你们就注定会败,因为……齐国公若要你们死,自有一千种法子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这么说罢,今日,朝廷可以出一个惠农之策,明日……朝廷照样可以下旨加征你们的税赋。甚至,只要朝廷改一改规划,不容许你这样的人蓄养奴婢和庄客,你看……你死不死”

    “我家齐国公,之所以还费了一些脑筋来骗你,那是因为我家齐国公是个讲道理的人,至少……还晓得有规矩,他是心太善啊。如若不然,他便是冲进你家里去,将你打死,那又如何他若是让人在你的地里都撒上盐,你又能如何所以我才一再说,齐国公就是齐国公,我这少爷,真是了不起,他明明可以打死你,偏偏还肯动脑筋,这就是他难得可贵的地方。而你呢,你这狗一样的东西,到现在还不识趣,你是个什么东西,以为在这南直隶,横惯了,竟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到了现在,不知对我家少爷感恩戴德,居然还敢打上门来,你还想打人是不是”

    齐志远咬牙切齿,可他竟是隐隐觉得……好像这王金元所言,竟是颇有几分道理。

    王金元唇边勾起一抹嘲弄的冷笑,拂袖道“趁着我家少爷,现在还跟你们讲道理的时候,乖乖就范,那便是你的造化,可若是还执迷不悟,便是死路一条,来人……送客,将这狗东西给我赶出去。”

    这齐志远面上变幻不定。

    他心里依旧不甘,可现在……心里却又滋生出了绝望。

    他面目狰狞的瞪着王金元道“你以为皇上会放任你们这般猖狂,会放任这社稷不稳,而轻信齐国公吗呵……现在魏国公府……图谋不轨,便是派来的钦差也被收买,这个时候……陛下会将我们赶尽杀绝你们这些商贾,只看眼前之利,还是读书读的少,哈哈……”

    他边大喊边大笑,被护卫架了出去。

    直到走远了,他口里还在大叫“等着瞧吧!到时,自会有人给我们做主!”

    …………

    江南的士绅,齐聚南京。

    随即,便是乌压压的人至南京礼部衙堂。

    数百人跪拜于此。

    齐志远捶胸跌足,这一次又打了头阵。

    几乎所有人都是面如死灰,户部堂官不敢怠慢,立即将士绅们的陈情送至南京户部尚书刘义的手里。

    刘义对于这些士绅,是满怀着同情的。

    士绅都活不下去了,这天下,还能好吗

    他自是立即命人去请各部部堂于此。

    众部堂落座,一个个面色凝重。

    自是有人开始发牢骚“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流言蜚语遍地,又是钦差杀人,又是西山钱庄侵吞、欺诈士绅田产,似这般下去,可怎么得了,诸公,到了这个时候,不能再装聋作哑了,需先安抚诸绅,再上奏朝廷,哎……给他们讨一个公道吧。”

    “可是这么多的人,就这般跪在外头,实是太不像样子了,还是先劝着他们,让他们先回去,候着消息才是。如若不然,岂不是要贻笑大方。”

    “人家已经明言了。”刘义捋须,怒气冲冲“今日不讨个公道,便宁愿死在此,他们不肯散,难道还要让人带兵将他们赶走吗非常之时啊……我等也做不得主,可说实话,这西山钱庄,也太过分了。还有那什么钦差……至今还躲在孝陵,无法无天,实在可恶,现在这些人递上陈情,其一是要讨还公道。这其二,便是要朝廷做主,说这钦差,定是和西山钱庄勾结好了的,为祸作乱……”

    刘义说到此,面上却露出了些许的佩服之色。

    不得不说,读过书的人就是读过书的人,竟能想到将西山钱庄和钦差勾结起来。

    毕竟……钦差擅杀大臣,已是死罪,现在故意与西山钱庄联系,无非是让西山钱庄,又多一条罪证。

    “也罢,赶紧上奏吧。”

    “听说,英国公张懋即将到了,他此次,也是奉旨而来,乃是钦差,却不知会如何处置孝陵那个翰林。就请英国公,来收拾这个局面吧。”

    众部堂议论定了,却纷纷摇头。

    …………

    张懋的人马,可谓是步步为营,便是为了提防生变。

    浩浩荡荡的军马,至镇江渡江,而后进抵石头城,还未入南京,便先下了军令,张懋本部人马,与南京守备军马换防。

    等张懋骑马入城,南京六部诸官率官绅至城门迎接。

    这乌压压的,为首的户部尚书刘义还未开口,身后便喧哗起来。

    却是齐志远等人蜂拥抢出,个个拜于地,高声大呼“请英国公做主……”

    “我等有天大的冤屈,若英国公不肯做主,学生人等,便撞死至此,死了干净。”

    不只是士绅,沿途不少读书人,也纷纷鼓噪起来,场面浩大。

    以至于随来的军马,立即戒备起来。

    张懋倒是胆大,利落的翻身下马,虽然孑身一人步行上前。

    他左右顾盼,见这些士绅和读书人激动不已,又见刘义等人……露出一副袖手旁观的样子,却并没有阻止,张懋便正色道“本官奉旨调兵来此轮换防务,你们有什么冤屈,一届粗人,且初来乍到,能明辨什么是非,尔等何不寻本地父母官定夺”

    齐志远等人今天是打定了主意的,便哭做一团,道“我们一告西山钱庄,二告钦差与之勾结,此事,唯有英国公能做主。”

    张懋来此,是奉旨而来,也是为了防范江南出现什么纷乱的局面。

    谁晓得刚来,便遇到了这样的事,且还涉及到了西山钱庄和钦差。

    他抵达镇江时,就晓得钦差杀了左副都御史,已是万死之罪,只是人家是钦差,便是自己,也不能奈何,这事儿,非要皇上做主不可。

    只可惜……听闻陛下近来不见外臣,深居在宫中,一切都只发出旨意,对于钦差杀人之事,也并没有定夺,倒是奇怪了。

    张懋心里纳闷,看着眼前的境况,打起了精神,见士绅们个个磕头如捣蒜,周围又有不少读书人喧哗,这人头攒动之间,竟是漫天的怨气。

    他想……此事若是今日不给他们一个说法,这些人若是闹起来,也不是办法啊!

    只是……说西山强取豪夺了他们的土地却不知继藩那个小子,又藏着什么主意了,哎,却让老夫来为他收拾残局。

    于是他定定神,道“来人,先将那孝陵中的钦差请下山来,至于西山钱庄……也一并派人叫他们主事的人来,是非曲直,过问一下也好。”

    他顿了顿,不容置疑的看着齐志远等人道“尔等随本官入城,一切稍后再说。”

    齐志远微微转头,与身边的一个士绅交换了一个眼色。

    那士绅朝他暗暗点头。

    其实他们都知道,这英国公和齐国公乃是世交,单单指望着英国公来为他做主,怕是板子举起,最后也是轻轻放下,但是今日到了这个份上,自是要让这英国公知道,一旦江南人心背离,会是什么后果。

    他们要的是,今日之事,能够上达天听!



第一千六百一十章:公道自在人心
    毕竟是读书人,他们心如明镜,可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是非曲直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朝廷觉得棘手。

    就比如这钦差,是十拿九稳的大罪,之所以江南没人能动他,只是因为他还有钦差之名,可朝廷呢………

    朝廷会放过一个光天化日之下,在孝陵杀左副都御史的人吗

    因而……这钦差……必定是死罪。

    既然此人的罪行,已是言之凿凿,那么…………这时候,想办法让西山钱庄和这十恶不赦大罪之人牵连上,让人知道两者之间沆瀣一气,那么……西山钱庄的罪名也就不小了。

    现在大家再闹腾一番,朝廷势必会左右为难,毕竟……若是朝廷不严惩西山钱庄,那么,少不得会有传言,认为这定是陛下包庇齐国公,放任齐国公残害江南百姓,甚至……

    难道朝廷就不担心,这江南的民心不稳,造成的巨大后果吗

    可一旦……朝廷摄于江南诸绅,最可能的结果就是,索性双方各打五十大板,钦差是死定了的,齐国公疑似和钦差勾结,可至少也少不得会有一些处罚,当然,这个处罚可能不会太大,而为了安抚江南人心,接下来,则少不得………要求西山钱庄,退还土地……

    如此,可谓是皆大欢喜。

    江南这里……类似于这样的事不少,其实早在成化年间,就曾有过镇守太监要求士绅们缴纳税赋,沸沸扬扬之事,以至于弹压的锦衣卫,也被人丢下河里淹死。

    最终的结果,则是法不责众,朝廷各大五十板子,这件事……才算过去。

    因而,后来再没有镇守太监……将主意打到士绅的头上。

    现在这西山钱庄,便等于是当初的镇守太监,此时……就看大家闹得乱子够不够大了。

    何况,这南京六部,大多数人对士绅们是颇有同情的。

    这其实很好理解,这南京六部上下,哪一个不是士绅人家出身呢到任之后,难道就会和寻常的小民,能有什么共同语言

    自然不是的,因为他们与士绅有相同的经历,读同样的书,彼此之间,少不得会有一些人情往来,朝廷如此凌虐士绅,其实就是在凌虐他们自己啊。

    只是……这等心情,暂不可表露,有些事情,还是得按照程序来,需显得公允才好。

    英国公张懋倒是个做事干脆利落的人,立马赶至南京五军都督府,升座。

    在这一路入城,便见这读书人浩浩荡荡,乌压压的看到尽头,人们哀鸿遍野,这些人在乡间,蓄养奴仆,又有租客,掌握着许多百姓的生计,每一个痛哭流涕的士绅背后,可能都有数十上百个依附于他们身上的百姓。

    因而……张懋忍不住皱眉,心里想,这江南士绅……可不好招惹啊。

    当然……他依旧面无表情,可心里就不免发出冷笑了……

    本官带兵来此,首先碰到的就是这么一桩事,这是借故想要给他来一个下马威吗

    待升座之后,都督府外头,便又积攒了乌压压的人,人声鼎沸,嘈杂的很,随来的亲兵想要将人驱走一些,可那人潮却是驱不开的,反是让亲兵们的队伍散了。

    带队的武官,自是不敢让人挥舞鞭子驱赶,他就算思维再简单,却也知道今天这事不简单,若是将这些士绅和读书人抽鞑开,绝是免不了引起众怒,届时只怕麻烦更多,于是忍不住拼命的擦汗,焦灼万分。

    张懋自然是沉得住气的,待六部诸官纷纷众星捧月一般围他坐定后,他显得温和的看了那户部尚书刘义一眼,才道“刘公,方才这些百姓所陈之情,刘公既是户部尚书,久在南京,不知有何看法”

    刘义显然心中也早有准备,不假思索的立马就道“我大明得国以来,江南的税赋,最是沉重,可是……英国公想来也知,如此沉重税赋,江南诸府恰恰驻防的军马,却是最少的。国公,朝廷以区区数十卫不满编额的人马,便使这江南百五十年来,长治久安,这……是因为什么缘故吗还不是江南诸绅,个个都是饱读诗书,公忠体国之人,这外头泣血陈告之人,哪一个祖祖辈辈,不曾有过被朝廷和官府旌表的经历,家家都有钦赐或是官赐的牌坊,这样的人……若不是实在被逼到了绝境,怎么会连斯文体面都不要,在此哭告”

    张懋听罢,便陷入了沉默。

    尚书就是尚书啊,这么一席话,且不说是非曲直了,事情的真相,似乎都已不重要,却足以让人滋生出对齐志远等人的同情。

    张懋哑口无言,他是粗人,唯一有点文化的事,就是代天子祭祖,此时听了刘义语重心长的话,张懋竟是脸色温和了许多。

    此时,刘义又接着道“而至于那钦差,自是十恶不赦,现在坊间都在说这钦差与西山钱庄有关联,老夫也确实打听到,这钦差在京里置产,自西山钱庄告贷了不少的银子……他突然暴起杀人,被杀之人素有清名,在这南京,为人所敬仰,这曹都御史,嫉恶如仇,可能也是听说了西山钱庄侵夺土地之事,而这钦差……仗着皇命在身,这才对他下此毒手,国公……这里头的是非曲直,实是难以分辨,不过……下官却以为,这世上岂有不透风的墙,现在外头风言风语,定是有所根据,这江南士绅百姓,无不可惜曹都御史,曹都御史的家眷,也在前两日抵达了南京,哎……下官是亲眼见过,惊闻如此噩耗,哭的死去活来,教人见了垂怜啊。”

    刘义开口,其他人纷纷颔首点头。

    张懋板着脸,心里却想,继藩,你这混小子,可真给老夫惹了大麻烦。

    他面上却是不露声色,转而道“钦差请来了吗,多带一队人马去,免得他畏罪潜逃,当然……这沿途,要客气,他乃钦差,无论是天大说的罪,也非尔等可以冒犯。”
1...11891190119111921193...12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