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我想试一试。”齐志远深吸一口气,他是大庄家,如王金元所说的那样,可以决定市场的涨跌,只要自己有大量的资金,疯狂的收购土地,而后抽回牙行里自己挂牌发卖的土地,那么,这地价势必逆势上涨,到了那时,便是低买高卖的局面,这里头,只怕有五倍、十倍以上的暴利,现在最紧要的,是要有足够的银子,即便是西山这边不肯和自己合作,一起抄底,也足以让自己决定土地的价值。
当然,若是西山也有所动作,那么……这其中的利益,怕是更高了。
王金元颔首点头道“齐兄果然是爽快人,想要借贷,倒也容易,西山钱庄,有的就是银子,不知要借多少当然,钱庄是有规矩的,少不得需要抵押物才可,只是这抵押物,准备好了吗”
齐志远对于这个反而有些犹豫,试探性的道“两百万两银子如何抵押容易,老夫手里,有的是土地。”
王金元反倒很干脆的道“只需一个契约,西山这里,可以随时调拨银子……”
齐志远一听,便后悔了。
他手中的土地,足以抵押数不清的银子,这两百万的数目,现在算来,还是少了,他咬咬牙“不,不如就五百万两,放心,齐家的田产,房产,还有城中的铺面,多不胜数,足以做抵。”
王金元欣赏的看了他一眼“齐家乃是一等一的大族,何况有足够的抵押,没什么信不过的,你要何时放款”
齐志远立马道“自是越快越好。”
王金元却又道“贷款的利率,你是清楚的吧,七分的息,若是五百万两银子,每月就得还款三十五万两银子。”
齐志远面色平和,其实……说起来西山钱庄,确实是借贷的好去处,这里的利息,比之他们齐家放给佃户的,可谓是低得令人发指。
他没有多迟疑,就颔首道“三月之内,到时挣了银子,自是连本带息,如数奉和。”
王金元笑了。
这西山钱庄针对似齐家这样的大户,效率极为惊人,只两日功夫……当数不尽的地契和田契作为抵押,送到了西山钱庄分号时,这一箱箱的宝钞,自也预备好了。
在得到了现款时,齐志远的心跳到了嗓子眼里。
他已经连续数日未睡了。
而接下来……他终于可以收网,横扫整个江南,自此之后……这江南半壁,齐家说了算。
齐家的人,随即开始行动起来。
所有挂牌的土地,统统撤回,而后……齐家子弟几乎在同时,手握着巨款,开始疯狂的收购土地。
他们甚至连土地的好坏,都懒得去看了,这六七两银子一亩的土地,本就价格低廉的令人发指,有多少,便收多少。
从各地的消息,几乎是连夜送到齐家。
齐志远整个人,却犹如老僧坐定。
他关注的不是土地的收购。
毕竟,现在市面上有的是低价的土地,而自己有的是银子。
他关注的乃是西山。
“怎么样西山那里有什么动向,开始收购了吗”
“老爷,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有西山的人出现在牙行,询问价格,起初,小人以为他们已经开始动手了,可谁晓得他们是光打雷,不见下雨……”这管事的气喘吁吁,略带胆怯的看着形如枯槁的老爷,老爷这些日子,已不知多久不曾睡了,眼里布满了血丝,显得极骇人。
齐志远听到此处,心里像是被猛地锤击,身子打了个激灵,睁大了眼睛道“他们……居然言而无信。”
“老爷,是不是……是不是……”
齐志远则是阴沉着脸道“现在土地价格如何”
这管事自是如实道“自咱们的土地撤了,且开始回购,这地价的跌势,倒是止住了不少,有些府县,已开始轻微上扬了。”
呼……
齐志远松了口气,自己五百万两银子入市,且还撤走了这么多挂牌出售的土地,这土地不涨才怪了。
哪怕是西山那里还在踟蹰,凭着齐家,也足以力挽狂澜了。
他大概是许久不曾睡的缘故,情绪显得极为变幻不定,此时,他狰狞大笑道“哈哈,他们若是不入场,也好,就让老夫自己来吃这块肉,不必理会西山,给老夫狠狠的收,有多少,就要多少,不必管顾价格。”
这管事略显担忧,大着胆子道“老爷,这样是否过于冒险……齐家的家训,可是谨慎甚微啊……”
齐志远面上狰狞得更可怕,他眼里却是渐渐的古井无波,突然意味深长的道“开弓……没有回头箭,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了!”
到了这一个地步,距离暴利只有一步之遥了。可以预期的暴涨,即将来临,而齐家,将成为江南最大的士绅,地价只要回暖,随便出售些许土地,便可筹措还款的资金,这天大的时机……已经到了。
还有退路吗
…………
大章送到。
第一千六百零五章:好戏开场
既然没有退路,只好一拼到底。
齐家开始疯狂的求购。
而事实上,很快就有人察觉出了问题。
最先有知觉的,终究还是那些大户。
他们明显感觉到,自己挂出去的土地,突然开始有人求购起来。
这些人,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就在其他人还后知后觉时,这最新的消息,便被他们所掌握。
齐家开始疯狂购地了,拿着数不清的银子,四处求购土地。
士绅们听闻,顿时跺脚。
当初是齐家先抛,现在价格跌到了谷底,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银子,四处求购。
于是许多人家开始纷纷至牙行,撤回自己挂牌兜售的土地。
牙行里,这边在疯狂的交易,可有时,才刚刚谈妥,卖家却不肯卖了。
倒是可怜了那些寻常的小民,闻知土地暴跌,为了止损,不得不将土地拿出来发卖,他们还在懵懂之间,只听说有人愿意购地,于是欢天喜地的与购地的人签了契约。
可价格,却已开始轻微的上扬。
当然,寻常人,自然没有那么灵敏,并没有那么快的反应过来!
“二老爷,二老爷……打听到了,齐家的银子,根本就不是他们自己的,他们是自西山钱庄借的贷,现在四处都在购置土地,七八两银子的土地啊,是有多少,他们收多少,各府各县,齐家的子弟,都去了,一个都不肯放过。”
一个长随,匆匆至赵府。
这赵家,乃是镇江第一大豪族,不过南京热闹,因为土地虽多在镇江,却早在南京购置了别院,一家老小在此长居。
赵二老爷听闻,脸抽了抽“此前,我们贱价卖了多少的地”
“七千多亩,大少爷听闻了消息,便立即将所有挂牌兜售的土地都撤了下来,许多本来要卖的土地,这才没有卖成,如若不然……”
“这姓齐的……”赵二老爷的脸色阴沉得犹如能滴出墨,一副咬牙切齿状。
他感觉到自己被坑了,现在看来,齐家此前先抛售,根本就是想让土地市场崩盘,而他们暗中,却早就准备了大量的银子,在这价格跌到谷底时,就疯狂的收购。
赵二老爷气得很,但还是冷静的问话“他们的银子,是如何从西山贷来的”
这长随看着主家气怒的样子,连忙道“若是只要有田有地,就可抵押,可以随时放款。”
赵二老爷就背起了手,来回的踱步起来,显出几分焦躁。
他的大兄,在京中为官,因而赵家的家业,几乎都是他在打理。
现在这南京乱得很,就如一锅粥一般,让他甚至萌生了回镇江老家的念头。
可又想到,江南倘若出了兵祸,镇江作为重镇,反而是首当其冲,朝廷平叛,必取镇江,因而索性留在了南京城里。
“现在的地价,几何了。”
“在两之间……齐家的人,精的很,虽是大规模的收购,可收购却是秘而不宣,因而……许多人还未有反应,何况……大家是真的怕了,手里留着地,担惊受怕的,倒不如换成真金白银实在。牙行那里受了委托,可直接签了契约,交割地契,是以……这交易极快……”
就在此时,赵二老爷猛的将眼眸张大,急道“去钱庄!要快!不能让齐家吃了独食。”
到了这个份上,赵二老爷已经回过味来,这根本是一次早有预谋的收割,人家的刀显然早就磨好了,不但是要将那些小民的土地,低价收购,便连他们赵家,也被贱价收走了七千多亩。
七千多亩啊……
这姓齐的,还真是够狠的。
赵二老爷是个极精明的人,他自执掌家业,就使这赵家蒸蒸日上。
现在的时局,不是很明朗了吗
谁有银子,谁就能用这最低廉的价格收来土地,谁便可从中牟取巨利,齐家就是这样做的,偏偏,他们都是大士绅,土地和房产有的是,甚至仓库里,堆积着数不清的粮食,可现银,却是他们的软肋。
不过……
齐家可以告贷,赵家一样也可以。
因为用不了多久,土地的价格就可暴涨,到了那时,哪里还有七八两银子的土地,若是回到了暴跌之前,甚至可能价格能涨至三十两,还有可能恢复到最初时的五十两。
这么一想,赵二老爷便坐不住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似这样的大家族,能够享受十数代的荣华富贵,绝不是靠坐享其成。
若没有足够灵通的消息,没有足够的人脉,甚至没有足够干脆利落的手段,没有超人的眼光,绝不可能到今日这样的地步的。
当赵二老爷抵达西山钱庄的时候……居然撞到了不少的老熟人。
这些人,无一不是江南本地的名流,大家彼此见了,自是不免寒暄,却也都没有说明来意,而是心照不宣的彼此笑了笑。
这令赵二老爷更意识到,接下来……土地要暴涨了,现在,但凡是有实力的,都来了西山钱庄。
来钱庄做什么还不是借贷借贷就是为了购置土地,而买的人多,卖的地却越来越少,哪怕是赵二老爷完全没有看过国富论,却也知道,接下来……土地将有价无市,谁抢占了先机,谁就能买下那些后知后觉的冤大头的低廉土地,谁若是迟了一步,自此之后,只怕在这无数家族之中,便只好甘居末流。
士绅的地,如数奉还,小民的地,统统贱价收购。
赵二老爷大抵明白了齐家的套路,这其实和从前的玩法,是不差的,没有本质的分别。
赵二老爷匆匆见了王金元,他直接开门见山,借贷两百万两银子。
抵押的地契和房契,他早已准备好了,王金元似乎早有准备,迅速命人放款。
他这两日下来,已接待了数十个来借贷的人。
这些人的口气都很大,当然,身家也是不菲,最少的,借贷也是数十万两银子,几乎没有别的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迅速放款。
面对这样的大客户,王金元自是亲力亲为。
对于西山钱庄来说,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反正……怎么都不亏。
至于风险嘛。
呵呵……
王金元趁着一个空隙,好整以暇的呷了口茶,施施然的翘着脚。
跟着少爷干,最重要的就是刺激,这是从前的他,永远无法感知的。
接下来……好戏要开场了。
………………
南京城中,仿佛一下子变了天似的。
便连各地的牙行,都察觉到了市场开始急剧的变化。
一方面是大量的土地开始撤下牌子,被土地的主人告知,现今不卖了,有多少银子都不卖。
另一方面,许多人登门,挥舞着数不清的现银,要求立即购地,有多少……购多少……甚至有的土地,开价到了十两,十一两,他们也不问土地的成色,不问土地的好坏,当即便进行交割。
一日之间……
土地价格开始上涨。
在南京,在镇江,在杭州,甚至在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南昌府。
这江南之地,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南京的土地,最先上扬,接着其他的府县,也开始微微的上涨。
所有人都还没明白怎么回事。
那数不清的土地,却迅速的开始交易,在一日之间,涨了五成。
价格已到了十三两……
齐志远已经乐疯了。
他下手最快,拿地的价格也是最低,平均两银子拿的地,一日之间,若是以估值而论,自己只怕,平白赚了数十万两银子。
这……才只是刚开始呢。
…………
紫金山。
虽是弘治皇帝杀了人,可谁也不敢进入孝陵拿人。
因而,山上的生活,自是朴实无华且枯燥。
弘治皇帝每日送出数不清的旨意,似乎已开始为了江南之事,布局起来。
而方继藩,也是每日待在自己所住的享殿,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偶尔,弘治皇帝会将方继藩叫去喝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