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他身子下意识抖了抖,随即闭上了眼睛,鼻子皱起,却咬着牙关,终是吐出了一句话“不说,咱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给个痛快吧。”
呃啊……
这不知名的地牢里,顿时传出了连连的惨呼。
…………
“老爷,老爷……”
两日之后。
主事气喘吁吁至齐志远面前。
这几日南京城里人心惶惶。
起初是关于魏国公府的流言。
此后……又传出了朝廷派来的钦差的行辕,竟被贼子们围了,杀了许多人,而钦差生死未知。
这南京已太平了一百多年,消息一出,不少的富户便坐不住了。
魏国公府……莫非当真要反了
这钦差乃是查魏国公府的,这袭击钦差,是何等大罪,这可是诛灭三族的啊,莫非是钦差查到了一些什么,以至于……魏国公府索性杀人灭口
于是又听到谣言,说是神策卫和应天卫军马军心动摇。
这一个又一个可怕的消息,似乎预示着什么。
以至于……在此时此刻,许多的富户,竟是开始出城。
有了富户出城,其他的百姓,便更加的坐立不安起来。
兵祸的可怕,哪怕是没有经历过的人,也是心如明镜一般的清楚的。
一旦有人谋反,乱军势必四处劫掠,而朝廷的官军一到,弹压叛乱,而朝廷的军马若是入城……只怕又少不得一番生灵涂炭。
齐志远要的……恰恰就是这个效果。
这满南京城,都认为魏国公府要反了。
南京一乱,整个江南便势必也要陷入混乱之中。
而江南,本就是朝廷最重要的是钱粮赋税之所在,一旦钱粮断绝,且大运河的南段出现乱子,这天下非要乱成一锅粥不可。
要知道,这满天下的钱粮,可都是聚集于南通州,而后押解北上的,整个江南半壁,容不得出一星半点的乱子。
朝廷自是绝不希望南京出任何的问题,可要制衡魏国公府……自是需极力寻常新的力量。
而历来天下各州的叛乱,在以往,都是地方士绅联合起来自保,同时协助朝廷大军进剿。
失去了士绅的支持,这江南,势必要土崩瓦解,即便是朝廷平叛,其损失,也不是朝廷能够接受的。
到了那时……
齐志远不得不佩服自己恩师的手段高明。
可细细一想,他也能够理解,这么多的土地都要缴纳税赋,西山钱庄的免租,更是令这样的情况雪上加霜,再这样下去,真是将恩师和自己这些人,往死路上逼啊,现在人人生出了反心,要嘛朝廷妥协,为了保住这祖宗的家业,要嘛……就只好奋力一搏了。
“怎么样”齐志远紧张的看着这主事,他终究还是没有恩师的气度。
主事气喘吁吁的道“人找到了,找到了,听说钦差得知遇袭之后,立即去了孝陵……”
“孝陵……”齐志远一愣,随即明白了,不禁道“这钦差,倒是有几分眼色,不错,这南京城,眼下最安全的地方,恐怕也只有孝陵了,无论是何人,有孝陵卫保护,哪怕是魏国公府反了,一时半会也伤不着他。快,立即去启禀恩师。”
主事却又道“还有一事,就是那个活口……那个活口……硬气的很,什么也不肯说,昏厥了十数次,已是遍体鳞伤了,太湖的那老虎说,再折腾下去,必死无疑……”
“呵……”齐志远不可置否“一个宦官而已,现在不是计较此人的时候,他开不开口,已经不紧要了。就找个由头,让他逃了吧。”
“是。”
齐志远道“罢了,我需亲自去拜谒恩师一趟才是。”
…………
与此同时,自孝陵卫,已有快马,火速赶往京师。
南京的局势,骤然诡谲起来。
弘治皇帝在此谒见了太祖高皇帝,连续几日都待在享殿之中,看着太祖高皇帝的画像,不发一言。
等到他终于自享殿中出来。
孝陵卫指挥便在外头默默等候。
知道弘治皇帝身份的,也只有这指挥了。
至于其他人,一概只知他乃是钦差。
弘治皇帝只淡淡的看了指挥一眼,平静的道“朕的旨意,已经发出了吧。”
这指挥连忙道“陛下,卑下用最信得过的人,快马加鞭送了出去,想来不日就会抵达京师。”
弘治皇帝颔首,转而道“齐国公在何处,这几日都在忙碌什么”
“在修书。”指挥道“每日躲在房中,修了许多书信,卑下代着,给他送了许多书信出去。”
弘治皇帝皱眉,这家伙……还真是一刻都不清闲啊,修这么多的书,也不怕被人察觉到自己的身份。
“这书信送去哪里的”
“有一封,是给西山驻南京钱庄的分掌柜,还有快马送西山的,是一个叫王金元的人……”
弘治皇帝只摇摇头“噢,知道了。”
指挥便恭恭敬敬的垂立一旁,静候弘治皇帝新的吩咐。
这指挥得知上这紫金山的竟是天子,心里既是惶恐,又是激动。
可随即……他便意识到,自己人生之中,最关键的时刻来了。
此时,格外的殷勤,不但加紧了孝陵的防卫,同时每日侍驾左右。
…………
弘治皇帝来到方继藩的卧房。
这是一处孝陵的配殿,本是用来给祭祀的大臣们用来歇息的。
方继藩连忙起身迎驾,弘治皇帝摆摆手,随即踱步至方继藩的书案,这书案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书信,许多都是墨迹未干。
弘治皇帝经历了此事之后,整个人变得内敛了许多,他看了一眼案头,道“继藩在做什么”
“儿臣见南京的风水好,想多购置一些土地,以备不时之所需。”
这个时候……他还有闲心干这个
很快,弘治皇帝就明白了点什么了,不禁哭笑不得的道“有利可图”
这么多年了,弘治皇帝怎么看不出这家伙那份闲不住的心
方继藩顿了一下,倒是不敢隐瞒,笑了笑道“儿臣听说……南京内外,土地和宅邸的价格暴跌了……”
呼……
弘治皇帝双眸微微张大了一些,心里便咯噔了一下。
可似乎又觉得……好像在这个时候,表现得欣喜,实在是有违人性。
于是……面上依旧紧绷着,深吸一口气,才道“多买一些……朕也要。”
方继藩一脸兴致勃勃的样子道“吾皇圣明啊,陛下在百忙之中,尚能关心土地,仁义之心,千古未有也,陛下打算要多少”
弘治皇帝便道“你尽管收,朕取一半。”
方继藩翘起了大拇指“陛下在这个时候,还能分利于臣下,儿臣感激涕零,呜呼……”
晚点更新,会有。
今天出去办点事,回来晚了,好困,睡一会儿起来写。
《明朝败家子》晚点更新,会有。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陛下腹中有乾坤
方继藩这一番话,完全是肺腑之词。
别看他平日疯疯癫癫的样子,可事儿还是懂的,在正事跟前,他也从不含糊。
这天底下,他谁都不放眼里,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得把弘治皇帝好好的哄着。
说实话,若是陛下不占一半的好处,他方继藩还不敢放手去干呢。
可现在好了,有了依仗,便是天大的买卖,方继藩也敢干了。
弘治皇帝见方继藩露出喜滋滋的样子,这喜悦发自内心,心里也暗暗点头。
看看继藩吧,就是这么简单真诚,朕分他的利,他能高兴的像是过年一样。
再念及许多的入朝为官之人,却不知多少,都曾在这十里秦淮留下佳话,绫罗绸缎,千金买笑,仆从如云。崇文殿里,却最爱大谈奢简之道,开口便是与民争利,现在才明白,与民争利的恰恰是这些人。
他们用最苛刻的眼光,去检验别人,可对待自己,却又是另一种标准。
弘治皇帝虽是觉得欣慰,却不由看向方继藩道“在这孝陵,继藩除了想到经济之道外,没有其他的感悟”
方继藩的脸不由自主的抽了抽,好吧,他实在没想到别的,只知道有人想要作死,想到自己可能发财的机会来了。
江南的富户们,家底更厚实一些……因而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更强。
这也是为何北方的地主老财们,土地和田产几乎落入了钱庄之手,而江南的土地落入钱庄的却并不多。
可现在……不正是大好时机
太平盛世时,人们乐于握有土地,因为土地就是根本,而一旦出现了混乱时,这土地,反而成了累赘和负担了。
方继藩见弘治皇帝和颜悦色的看着自己,自然不会给弘治皇帝扫兴,便毫不犹豫的回答道“陛下,儿臣来了孝陵,心里便念及了太祖高皇帝,太祖高皇帝创业维艰,崛起布衣,纬武经文,武定祸乱,文致太平。想他创下这千秋功业,驱逐鞑虏,恢复山河,而今归葬于此,虽百五十年之久,依旧能恩荫子孙,儿臣……感慨万千。”
弘治皇帝眼露兴致,不由道“有何感慨”
方继藩一脸真挚的道“都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自太祖高皇帝而今,而至陛下,已经六世。陛下奋太祖高皇帝余烈,推行新政,其心思,与太祖高皇帝当初治天下的心思,何其相似,所为的,不也是能定下乾坤,打造一个清平世界,恩荫子孙吗”
“可是,陛下今日来这孝陵,却是因为……贼子们用心险恶,居然敢有弑杀陛下的心思。这百五十年来,历代天子优待了士人,给予士绅们免取税赋,也极力提拔他们入朝为官,想来,当初太祖高皇帝,定下这些优待士人的规矩,是希望,他们能够为朝廷所用,协助朝廷定国安邦,惠及百姓。到了陛下登基之后,优渥更胜从前。可是结果如何呢结果自太祖高皇帝到现在,百姓们的生活,竟没有得到改善,依旧是赤贫遍地,是无数人失去土地,成为流民,遇到了灾年,还是如从前那般,破家荡产,卖儿鬻女。儿臣甚至……还听闻了人相食的传闻。陛下……百姓们从太祖高皇帝开始,非但境遇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的恶劣了。”
弘治皇帝听到此处,默然无语,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方继藩则又道“于是在这江南,这寻常的百姓,失去了土地,争相能够进入朱门,更名改名,寄望于卖之为奴,可更多人,想要攀附朱门而不可得,想为人奴仆,有所依靠,竟也无所得。陛下是私访过民间的,自是知道民生的艰辛。儿臣就在想,我大明列祖列宗,若知这天下的财富,为人所窃取,可天下之民怨,却是聚之于朝廷,聚之于陛下,那么……敢问,他们在天有灵,会如何想象呢”
方继藩看着弘治皇帝略略皱眉的样子,口里接着道“陛下,重用士人的初衷,本是为了安天下,要安天下,便是百姓们衣食有所着落,这天下,有人的土地多一些,那么流民就多几个,百姓们的怨恨,自也就多几分。此前优待他们的初衷,到现在,非但没有实现,反而使情况愈演愈烈,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陛下只稍一对待他们苛刻,他们便横行无忌,无所顾忌,先想要谋刺儿臣,次而竟是想要杀死钦差,更是妄图诬告魏国公府,逼反魏国公,这种种罪孽,罄竹难书。儿臣这些日子,在孝陵里,心里难受的很……”
方继藩很努力的做出很难受的表情,可眼里的喜悦,还有即将大肆收购土地的好心情,终究有些掩饰不住。
弘治皇帝这时,目光一阖“若卿是朕,当如何”
方继藩就忙摇头“儿臣不敢,儿臣不敢,儿臣怎么敢是陛下呢,何况儿臣更不敢妄自猜测陛下的心思。不过……儿臣若是斗胆,妄自猜测的话,若太祖高皇帝在世,绝不会容许这些乱臣贼子,为祸天下,非要将其诛杀干净不可。”
方继藩身上,终究显露出了戾气。
或许是来到这个世界,见多了人间险恶,内心深处,依旧还是摆脱不了从前那个败家子的暴戾之气的缘故。
弘治皇帝脸色沉重起来,顿了一下,他平静的道“朕知道了。”
弘治皇帝却又道“朕昨日得一梦,梦见了太祖高皇帝,他对朕说了一些话,与卿所言,不谋而合。”
方继藩“……”
方继藩觉得弘治皇帝在糊弄自己。
太祖高皇帝还真会托梦这不可能啊,若是会托梦,我在这孝陵,第一个要砍死的,还不是我方继藩
呃,怎么好像……陛下借托梦……想要搞什么的样子
弘治皇帝随即松了口气,转而道“朕已敕命英国公张英,急调人马,以祭孝陵的名义,火速来此,不日……即将抵达……”
“陛下圣明。”方继藩干笑道。
…………
又过两日。
这紫金山下,却来了人。
弘治皇帝不免疑惑,命孝陵卫下去将人接了上来。
来者,乃是左副都御史曹元。
左副都御史驻扎在南京,乃是南京御史之首,负责监督南京诸官,因为其有弹劾大权,在这江南半壁,几乎无人敢惹。
方继藩听说这曹元抵达,心里倒是觉得有趣。
这个人,他还真有些印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