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校长法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闹市茶客
所以杨一民昨天安排后,她既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更是知道自己得尽力表现,不然对李兴辉产生了不利影响,自己和李兴辉的关系可能就会划上句号。





校长法则 【249】履新
而且杨一民才来,之前除了和她关系好,几乎就不认识学校的人,此时无论如何也得全力配合杨一民的工作,也才对得起朋友关系。
杨一民说自己早上和晚上要来看学生,她这个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能不来吗?所以早上吃过早饭,她也赶了过来,不过她怕一个人来有危险,又打电话让政教主任段主任过来。
两人走上四楼,就看见杨一民和田甜正在说话,杨一民见他们过来,说道:“我已看了一圈了,你们去看看吧,我在这里等你们。”
他站在护士接待台前面,田甜站在里面,田甜问:“这个领导好漂亮,好有气质。”
杨一民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田甜又说道:“杨校长,要不要坐,我给你抬张凳子。”
“不用,我站在这等一下就行了。”
“杨校长,你咋不和他们一起去呢?”
“我去过了,不用再去,他们去,学生有啥想法也可以和他们说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学校有很多领导老师来看望他们,心情就会好很多,如果我去了,他们肯定认为还是我在看望他们。”
田甜点点头,说道:“杨校长,看来当校长还真是一门学问啊。”
“是啊,你想当护士长不,要想当的话,请我,我教你。”
过了十分钟左右,向红梅和段主任出来,杨一民和护士们打了招呼,对田甜说道:“帮忙看着,别让坏人上来了啥。”
田甜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虽然杨一民的话让人有点受不了,但她知道是啥意思,所以还是答应下来,而且她想也有确应该注意这个事情。
三个人来到学校的时候,已接近八点了,杨一民来学校,没课,所以他只考虑管理的事,这已是本学期最后十天左右了,老师和学生们忙着复习考试,只有初三的老师轻松,没课上。
小学毕业班再过三天就要考试了,这个考试是水平测试,不管考好考差,没上实验中学的学生都会在本校读书。
向红梅跟在杨一民一侧,进了大门,她说道:“不知道何明把校长办公室收拾出来没有,这人做是就是拖沓。”
杨一民心思一转,问:“原来校长的东西是不是还没收拾,而且局里怎样安排也不知道啊。”
“谈了话,肯定知道该怎样做的,他也接近五十了,难道这点都不懂。”向红梅不以为然。
三个人来到第一教学楼一楼,一楼安排的是学校办公室和会议室,教学楼二至四楼是初中学生,另外一幢楼第二教学楼全部是小学教室,相互有一定距离,学生活动场地也相对分开。
杨一民刚走到楼前,陈校长就过来迎接,说道:“杨校长,过来了。”然后向向红梅点了点头。
杨一民问:“办公室何主任过来了吗?”
“他正在让人清理校长办公室,要不你先到我办公室坐一会。”
杨一民想了想,点着头,说道:“我先去看看,然后我们三个人先在一起聊一聊,昨天忙了一天,学校情况我一点也不熟悉,我们商量商量。”
三个人走到校长办公室,何明正指挥两人个请来的人在收拾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从房间右侧开的门,办公桌正对门的对面居中位置,但后面是窗户,窗户外就是围墙。
杨一民觉得这肯定是原来校长坐的位置,自己用电脑的时间多,这样安放使用电脑时屏幕外来光太强,屏幕看不清,而且他记得这个方向的围墙外是一条水沟,总觉得心里不舒服,他在一本书上曾看到过,办公桌背后是河湖不好,有种背水一战的感觉,如果是一天两天倒无所谓,但一个人一直这样,生命还能安定一下吗。
于是他对何明说道:“何主任,你让师傅们将办公桌换个方向。”
杨一民指了指,这样换过来,进门向左,背最里的墙面居中,对面安放沙发,自己感觉舒服多了。
杨一民觉得此前那位校长肯定也是考虑了位置关系的,但为啥和他不同,他没有考究。
说了后,三个人来到向红梅办公室,因为她的办公室收拾得整洁得多。趁向红梅给他泡水,陈校长去拿笔记本的时候,杨一民掏出电话打给马永明。
他走出向红梅办公室,电话只一声马永明马上就接了,“杨校长,你那边情况如何?”
“马校长,我这边刚松了口气,事态已基本得到控制,现在有两件事与你有关,你注意一下,一件事是阳明晚报的一名记者可能今天会电话采访石门中学,你准备一下,要突出学校领导班子、突出学校老师,别讲我一个人的事,还要将金瑞公司的事突出一下,这样别人才会持续给学校资助。”
“第二件事,兄弟,是你自己的事,我和领导建议了,你肯定会放在一个重要位置的,所以你也一样,要以稳定为重,平稳过渡,还要注意李的动向,别被对方的一些小伎俩蒙蔽了,当然以后还要合作,所以也不要敌对着做事。”
马永明一直静静地听着杨一民的话,见杨一民说完,他说道:“杨校,太谢谢你了,你就是我马永明的恩人,我一定按你说的办,你走了,学校很多老师很难过,你那边事情平顺了,回来一趟吧,大家真的很想你。”
杨一民也沉默了,石门是自己成长的最关键地方,有自己的朋友、同事、学生,还有自己事业的足迹,而且还有几个对自己最好的女人,他说道:“好,我一定会回来的,马校长,我办公室没啥重要的东西,你让叶雯雯帮我收拾一下,用个纸箱子装好,我寝室李小萍那里有钥匙,你让她帮我收拾一下。”
杨一民原来的打算是利用假期去一趟将东西拿回来就行了,他甚至想让人帮带回来就算了,因为他不愿那种大家很悲情的感觉,自己越是舍不得,越不愿给大家带来伤感,而且,自己到石门不是为了在那里长久呆下去,自己去石门的目的,就是离开石门。




校长法则 【250】履新(二)
回到向红梅办公室,陈校长已坐在沙发上,而且他给杨一民带来了一个新的笔记本和笔,杨一民说声“谢谢”,也坐在沙发上。
向红梅赶紧起身,“杨校长,你来坐这里吧,我来坐沙发。”沙发位置相对要矮一些,而办公桌和椅子的位置要高很多,所以向红梅自然不好自己坐在那里。
杨一民也不坐上去,说话:“那我们一起坐在沙发上说吧。”
向红梅将一杯水递给他,自己和陈校长坐在了三人沙发的位置,杨一民则坐在单人沙发位,沙发靠墙呈垂直转角,杨一民将杯子放在条形茶几上,说道:“现在马上期末了,我主要想先听听期末安排是怎样的。”
陈校长主要将期末考试和小学初中招生的情况介绍了一遍,而向红梅重点放在了班主任安排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城郊中学初中不行,但小学还是比较有名的,因为在平川县,近几年外出打工在县城置业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安家立业总希望在县城里,这样孩子数量一下子多了起来,老城区搬迁困难,所以开发商将开发重点放在了城郊,所选的位置一是靠近阳明市方向,还有一种选择就是靠近学校,而城郊中学刚好就在这个位置。
所以近几年小学生的数量增加很快,为了整合资源,当时教育局将附近的城郊小学整体合并到条件较好但生源却不好的城郊中学,但小学和初中的管理并没实现融合,而且学生一旦成绩较好,小学一毕业,马上就去找更好的初中学校了,初中的质量一直无法上升,是学校连自己的学生都留不住。
杨一民边听两位副校长介绍学校情况,自己边考虑其中的问题,因为只有找出问题,才是自己工作的突破口,新官上任,无论是否有三把火,但改变是一定要的,城郊中学这所学校,可能是自己相当长时间工作的地方,自己得从长计议。
听了两人位校长的介绍,似乎一切都在正常进行,但一切都似乎又浮于表面,杨一民说道:“期末了,在这种时候学校出了这样的事,局里肯定很难再从其他方面支持我们了,一切得靠我们自己,特别是经费,这关系到老师们的奖金,我们得好好考虑。”
“我有一个想法,一是招生问题,小学招生跨片招生得收费,这得确定一个标准,二是初中招生,初三毕业班的老师不是在休息吗,让他们深入到城区附近的小学,去发掘一部分好苗子,让他们到我们学校来读书,有些乡镇上的也可以,只要成绩好。我们可以利用小学毕业水平考试成绩划线,上线的不收费,没上的收部分费用,这样我们的生源质量才能提高。”
陈校长插话道:“杨校长,这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难,特别是初中,现在说起城郊中学,除了因为分片招生找不到办法的人,谁还会到我们学校来读书,更不用说好苗子了。”
“我们有多余的学生寝室吗?”杨一民问。
“有,多一两百人也没问题,杨校长,我同意你的想法,陈校长,杨校长的名气可大了,我觉得可以利用他的名气进行宣传,城里的学校教育资源优势是明显的,其实很多家长还是很想让孩子到城里来读书的,主要是不放心,如果我们加强管理,我相信肯定能改变的。”向红梅现在很清楚,她得坚决站在杨一民一边。
陈校长点着头,杨一民继续说道:“这事陈校长马上安排,首先做宣传资料,以最快速度做出来,让初三老师一人一个学校定点,争取在小学水平考试的时候送到学生手上,而且专人负责进行联系,一定要想法将好苗子挖过来。”
向红梅突然问:“杨校长,这样挖生源,要是其他初中校长不满咋办?”
“不满也是事后了,只要我们将学生挖过来了,他想改变也没法了,我还想,要是能将一些学校初二好一点的学生招一些更好,但这事不能明说,如果有些老师有亲戚朋友成绩好的,可以让他们转学到我们学校来读,但这得悄悄进行,因为这样做肯定是局里不允许的。”
杨一民顿了一下,说道:“今年招生不管好与差,我希望我们一定要尽全力,这是学校最困难的时期,一定要齐心,还有一点,今年所有学生的非正常进入,必须由我亲自批,陈校长做一个统一格式的条子。”
这句话让两人位副校长一下子紧张起来,这明显就是收权,因为以往几年,学校招生管理很乱,只要是亲戚朋友打招呼、有些送点礼,有些老师来找找领导,大家觉得学校本来也不兴旺,就都收了,学校老师、行政或多或少从中获得了一些利益。
这事不能明说,大家都心里有数而已,现在杨一民这样一规定,所有通道就被堵住了,包括两个副校长,要想让关系户进来,也得从杨一民手上过。
但两人肯定不会反对,谁反对不就说明谁心里有鬼,而且也很难有人特别想花钱来读,所以两人心里虽然有点不舒服,但也都点头同意。
“期末考试和招生就由陈校长来抓,向校长你一定要将学校安全隐患好好检查,将安全常识印制成册发给学生,并与办公室一起,做好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和工勤人员的考核,严把食堂小买部的食品质量和价格,绝对不能出问题。”
“经费问题我来想法,我等一会到总务处,专门了解学校经费情况。”
杨一民一直认为,对于学校老师来说,以奖金来激励大家是最重要的手段,但这种手段不是没有差别的平均主义,而是必须有相当大的差距才能触动大家。
城里的老师和石门不一样,收入不仅要高一些,可能有些老师还有第二职业,这些情况拉大了老师之间的平衡,而用心上课教书的老师往往得不到多大的实惠,平均主义的思想就会最大程度地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但杨一民却是期末才临时上任的,不可以对本学期的奖金分配进行大尺度的变化,所以他考虑只针对性地表明自己的想法,而且将一些改革措施在期末教师会上制度化,方便下学期的工作。
三个人开完会,最后决定下午开一次教职工会,将学校最新的安排传递给大家,也算是杨一民上任后的真正第一个体现他工作思路的大会。




校长法则 【251】履新(三)
何明见杨一民出了向红梅办公室,马上过来,说道:“杨校长,办公室已收拾好了。”
杨一民点了点头,校长办公室在教学楼的最里面,或许是当初校长考虑这里是最安静的地方,不过这样也好,很多事其他部门已处理接待了,最后才到自己办公室,这种思路是不错的。
杨一民缓步走向校长办公室,在巷道里向里走,其实里面是通的,可以一直走出楼房,杨一民看着晴朗的天空下,很远的地方隐约的山峰,联想起办公桌的摆放,这样坐,是不是叫有靠山的意思?
但自己的靠山现在在哪里呢?李兴辉离开教育局,不可能在系统内对自己进行照顾,而且一些常规的事,他也不可以管,谢局长是不是能当局长,当了后是不是能充分信任自己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他进了办公室,对何明说了声“谢谢”,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理不出思绪,他看了看桌上放的学校通信录,打电话让总务主任赵强到办公室来,杨一民还是在自己对面安放了一张座椅,这样到自己办公室来的人,可以坐在自己对面,赵强过来,杨一民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说道:“赵主任,请坐。”
赵强坐下,“杨校长,有事吗?”
“赵主任,马上要期末了,我想知道上半年学校的经费情况,按照以前学校的经费计划,是否能安全渡过这学校期末。”
“杨校长,这学期很困难啊,主要是春节的各种接待费太大,现在公业务费仅能保证正常的运转,年初预算已超支,期末老师的奖金只能靠食堂小买部那点钱了,但这次这件事,可能又得花一大笔钱,现在都很困难啊。”
“小买部和食堂承包费每年是多少?”
“三万。”
“这学期结束是不是到期了?”
“是,一学年一签。”
三万元的承包费,对于这些底细,杨一民通过任成达的农家乐就知道实在太低了,说道:“好,那就在期末做一个承包计划我看看,钱的问题除了正常开支,大的开支一律停止,必须保证老师辛苦一学期能拿到奖金,这次事件的经费我再想想法。”
赵强走了,杨一民打电话给罗晓红,他没给李艳打,是因为这样让罗晓红觉得自己很重视她,电话打过去,罗晓红似乎正在和李艳说笑,“才说你,你就打电话了。”
“罗晓红,你们起床吃饭了没有?”
“当然吃了,杨阿姨做的饭菜真好吃。是不是想撵我走了?”
“我是留你,反正你没事,在这里多玩几天,也陪陪李艳,参观一下李艳的公司。”
“看吧,我先去看看周琴再说,你等一下,李艳要和你说话。”
李艳将电话接过,说道:“一民,刚才小玉打电话过来,说赶车到县城来了。”
杨一民想了一下,方小玉是自己让她过来的,现在肯定知道自己已调到城里来了,或许会有很多想法,但读书的事已报了名了,没啥可以更改的了,“艳子,那你帮安排一下她,主要是住的地方,”他突然想到罗明英,说道“她来了后,先让她休息两天适应一下,我考虑一下让她做点事。”
“嗯,一民,学校还正常吧?”
“艳子,早上可危险了,不过现在风平lang静了,你放心吧,中午我不回来吃饭,你给妈说一声。”杨一民还想问罗晓红一件事,所以说“艳子,把电话给罗晓红,我还有件事问问她。”
杨一民刚才在考虑所谓靠山的时候,突然想起罗晓红说的阳明区教育局副局长许明芳的事,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他得了解一下。
“罗晓红,我听你说许明芳给你妈打电话,你能详细说说吗?”
罗晓红当时也是随口说说,此时一问,真还没想起有啥事,于是道:“以前许副局长为职务的事找过我妈,后来一直保持着这种关系,那天打电话两人在说平川县教育局的人事安排,但具体说的啥我也不清楚,我估计是她听到一些消息了吧,或许是她的朋友要她帮忙。”
挂断电话后,杨一民却不这样认为,许明芳自己的事可以找罗晓红的母亲,但为朋友,她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因为从罗晓红的口气里,许明芳和她母亲主要还是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没有上升到很好的朋友关系,这种情况下,去帮人几乎是不可能的,罗晓红母亲这种关系不是特别关键的时候,能随便用吗?
难道平川县这样一个教育局的局长,争夺还这样强烈?李兴辉一直没走,其他人无疑在尽力的争,这些人争的结果,或许是大家都想不到的。
杨一民希望的,肯定是谢局长当一把手,因为谢局长一直对自己不错,而且不止一次的表示他肯定会是她圈子内的人,表明了对自己的欣赏,加上李兴辉的关系,自己在平川县或许发展会很顺利。
安校长是自己最不愿他当一把手的,两人虽然从没有过节,但因为自己是李兴辉的亲信,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肯定会被边缘化,而且自己因为方小玉的事,没有兑现当初让方小玉到县中学的承诺,让他肯定会对自己有很大的意见,以后相处肯定会觉得别扭。
如果是完全非平川关系的人来,所有人将重新进行洗牌,那得看能力、看成绩,自己这样一个学校,硬件条件不错,学生质量却差,很有可能就会被视为问题学校,要想进入新局长的核心,难上加难。
杨一民沉思着,此时电话铃声响起,是李小萍的,杨一民接通,李小萍问道:“杨校长,你那边事情处理好了吗?”
“差不多了,你,你还好吧。”杨一民突然有点想李小萍了。
“还好,上午阳明晚报的记者电话采访了马校长和我,我们按你的想法准备的,效果不错,他说三天左右上报,一定要大力宣传,一民,我们给不给他表示表示。”




校长法则 【252】烂摊子
这是自己与肖正强的交易,不能让他得到太多,杨一民说道:“这事很复杂,他的待遇我这边已考虑了,你们暂时别管,报纸刊登出来后,我再想想。”
“嗯,一民,你多保重,现在你回城了,有李艳照顾了,我也放心了。”
杨一民心有点酸,问:“实验中学的事咋样了?”
“我打电话直接问过校长,校长很欢迎,但说要经过学校统一考核。”
“考核是所有人都要经过的,这是正常的程序,但如果是优秀老师,他会提示你的,或者他怕你流失,会给你承诺的,这些应该在话里听得出来,你感觉到了吗?”
李小萍想了想,“没有。”
“好,小萍,你别急,这事我记在心里的,你放心好了。”杨一民觉得无论如何,自己得让李小萍调到城里来。
每年的人员调动,基本上都是在期末考试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所以也就是这十多天的时间,看似平静的外表下,暗藏着很多交易,谁也不知道交易的结果会是怎样。
城郊中学由于生源数量没有多大增加,所以今年没有上报需要调动的计划,他心里盘算着这些事,将学校的老师情况表拿在手上细细查看。
将老师的情况看了两人遍,杨一民喝了一口水,到教导处拿上课表,开始巡视教室,看老师教学是否认真,管理学生是否有办法,通过巡视能看出很多问题。
杨一民注意了在楼梯上的巡视方向,他从学生身后的方向走过去,这样学生的上课行为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老师的很多情况能比较真实的反应,而且很多学生并不知道他是校长,所以现在的巡视更接近真实状况。
用了半个小时,杨一民走完了所有教室,情况让他很震动,首先是初中教学班,除了四五个班纪律较好,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在认真听讲外,其他班级纪律很差,老师上课不管纪律,学生违纪多种多样。
小学教室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人数太多,小学生高段的纪律情况不错,低段的纪律也不太好,但人数问题是主要问题,太多了,每个班接近七十人,在这种人数情况下,没有差生是很难想像的。
来到学校校门,学校有一个正大门,这是杨一民知道的,门很大,现在才发现在小学部,还有一个后门,门不大,但家长都围得相当多,看看时间,已过了十一点半,这些家长在这里接孩子。
杨一民从门口出去,很多人,将校门围了个水泄不通,门口只有一名老师在那里,见杨一民过来,打了招呼。
十一点四十,学生放学,全校学生如同四散的蚂蚁,在楼梯、在走道、在操场飞奔,有的跑向食堂,有的跑向门口。
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片混乱,杨一民真没想到,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下,学校每年还是有20多个学生能上a优,而且小学生的成绩还不错。
看着这样的情况,杨一民反而觉得困难小了,越是这种无序的情况,越容易入手,自己的办法或许就会越多,而成效或许就会越显著,正如在石门一样,正因为以前成绩差,所以自己就显得突出,或许这样的情况,也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改变的平台。
但这种现状却让人担心,太容易出事了,不知道原来的领导和老师是习惯了还是麻木了,居然能如此熟视无睹。
杨一民中午在伙食团吃的饭,饭菜质量比石门中学差多了,但价格却还贵,他看着学生的碗里,几乎找不出几片像样的肉,就算他是校长,打饭的找了半天,还优待了他,也感到饭菜难吃,他发现,学校没有一位老师在食堂吃饭。
1...7172737475...1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