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王爷戴帽

    姜珝在军中,有近乎于‘神’的威望。

    姜珝现在若是一股脑的冲入王翦军中,李贺和徐峰非得慌张不可。

    因为姜珝现在玩玩不可有失。

    他们一边注意姜珝的安危,一边领兵打仗,那还如何发挥全部的实力

    可姜珝躲在一旁看戏,他们就可以放下心来,全力与敌军一战。

    若是姜珝还悠闲的吃花生看戏,那姜珝麾下的将士们就会认为,姜珝早已胜券在握,根本没将敌军放在眼里。

    如此一来,此战必胜。

    威望越高的人,越要有自己的逼格,骑马冲锋的那都是小人物。

    拍了拍手,姜珝拿起单筒望远镜观战。

    司马尚与蒙恬还在僵持,李牧与王翦也是有来有往,攻守不断交替。

    反而是没人搭理的王武,此刻大军再动,朝着李牧中军杀去,大有替王翦抵挡李牧攻势的意思。

    “看来王翦是想撤退了。”

    姜珝看了几眼,心里大致判断出李牧与王翦的想法。

    王翦想撤退,李牧也想放他走。

    这两人若是当真拼死一战,那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留下了王翦的十五万大军,李牧至少也要战损十万人,这个代价是李牧承担不起的,也没必要和王翦死战到底。

    &n




第五百二十一章 大战结束
    在冷兵器时代的军团战中,主帅的将旗便是所有将士的信仰与支柱。>

    将旗不倒,大军不乱。

    对于秦军来说,王翦就是他们心中的神,只要神还在,他们就可以反败为胜。

    但李牧同样也是军神,在神与神的对战中,王翦以往那一套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李牧与王翦的用兵之道很相似,他们可以将几十万大军如臂指使,一旦对手不如他们,顷刻间就会杀的敌阵大乱,从而快速获胜。

    古代那些以少胜多的战绩,并不是因为实力天差地别,而是一方乱,而另一方不乱。

    王翦的中军开始缓缓向南移动,那是姜与王武之前交战的地方,也是李牧为王翦留下的一条生路。

    想要以最小的代价吞掉王翦的十五万大军,未必的办法就是斩将夺帅。

    杀了王翦,秦军必乱。

    秦军不乱,李牧就只能放王翦离开。

    “侯爷,王翦要逃了!”

    梅三娘急不可待,再不出战的话,王翦可真要溜了。

    姜淡淡笑道:“你看老师的军中,不也是让他们离开么,这一战已经结束了。”

    梅三娘气的直咬牙,虽然获胜了,可她却一定也开心不起来。

    原本以为姜的亲卫统领是什么好职位,还有那么多人羡慕她呢。

    梅三娘一开始还以为,像姜这样百战百胜的将军,一旦与敌军交战,那一定是身先士卒。

    她身为姜的亲卫统领,自可以大杀四方。

    可真到了战场上,梅三娘却发现姜简直怂的一b,别说身先士卒了,姜自己躲在一旁观战也就罢了,他还要一万人保护他。

    可耻!

    姜看了梅三娘一眼,何必呢

    早晚都有交战的机会,何必急于一时

    姜的亲卫的确是全军最精锐的部队,还修炼的披甲门的硬功,每日操练不断。

    但他们保护姜,说起来也的确有段时间没有见过血了。

    姜原本想着,等王翦大军开始撤退时,就放他们出去厮杀一番,也涨涨血性。

    王翦大军突围的井然有序,王武带领三万大军挡住李牧的中军,蒙恬则带兵与王翦汇合,两人合兵之后,所有秦军朝着南边的方向冲杀过去。

    李牧与司马尚率领大军包围王武的三万大军,同时缠住王翦的大军,希望可以留下更多的人马。

    眼看时机已到,姜起身道:“三娘!”

    梅三娘闻言面色一喜,拱手道:“末将在!”

    姜指着一处,下令道:“看到王翦的将旗没有,你带上三千亲卫,在点五千骑兵,给我直插王翦中军。”

    梅三娘闻言大喜道:“侯爷放心,老娘一定把玩家的人头给你带回来当夜壶。”

    呵呵……

    姜有些不放心,叮嘱了一句:“记住,你只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半个时辰后,无路如何都要撤军。否则本侯定将你斩首示众,以正军法。”

    半个时辰啊……

    梅三娘撇撇嘴,应付道:“末将领命!”

    放走了梅三娘,玄翦有些不解的问道:“侯爷,您这是”

    姜淡笑道:“没什么,给王翦一个下马威罢了!”

    毫无疑问,秦国若要灭赵,领兵之人一定是王翦。

    所以等李牧死后,劝降姜之人也是王翦。

    王翦在什么时候才会劝降姜呢

    第一,李牧被赵王室害死;第二,姜与赵王室也有矛盾;第三赵王室已灭;第四,王翦没有把握可以在短时间内攻下代县。

    只有满足以上四点,王翦才会在一战不打的情况下,劝降姜。

    嬴政那边,姜已经卖足了人设,只要满足以上四点,再加上嬴政对姜人设的认知,他一定会接受姜的投降。

    而赵国这边,姜也已经开始布局。

    几年前,姜就明日暗中传播对郭开、对赵王室不利的流言。

    &nb



第五百二十二章 好战必亡
    烈日当头,当最后一名秦军倒在地上,整个战场瞬间沉寂下来,只有李牧的军令还在空旷的战场上传荡。手机端>

    秦赵之战历时近两个月,终于结束了。

    两个月的时间很长,但对于这场战争来说,却短暂的令人惊讶。

    一开始,王翦是想将战争拖到明年春耕,彻底拖垮赵国的后勤,让赵国在十年之内都无法回过气来。

    一开始,李牧还在为战争而担忧。他不怕与王翦对阵,但却担心赵国的后勤无以为继,最后不得不向秦国低头。

    可从李牧、姜?二人参战到结束,也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翦便带着他的军队狼狈而逃了。

    王翦战败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却是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姜?与李牧联手,已经毫无破绽了。

    李牧号称军阵之神,若论两军对垒,就连王翦也要处于下风。

    而姜?用兵则诡异多变,让人摸不清套路。

    最开始,姜?无令出兵,打了王翦一个措手不及。

    最后一战,姜?无视李牧军令,无视了秦国的右翼大军,令自己的左翼军团直攻王翦中军,让王武陷入两难之境,直接崩了全盘。

    姜?与李牧互补互足,堪称最佳搭档。

    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有秦国的,也有赵国的。

    任何人看到这一战的惨烈,或许都会感慨一声:国虽大,好战必亡。

    赵国看似击退了外辱,可实际上却是损失惨重。

    秦国看上去似乎完成了战略目的,可实际上却是什么实质的好处都没有得到。

    姜?也不喜欢这样的战争。

    姜?想要的战争,是劫掠,就像两年前劫掠匈奴那样,劫掠外族的资源。

    战场上,可以纵兵抢夺,外交上,令他国进贡。

    以四方之财养一国,才是真正的强国之道。

    ……

    战后打扫战场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几万人的尸体堆积如山,或聚尸焚烧,或挖坑掩埋。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一战,姜?与李牧借着打败王翦之威势,不久后必然名震天下,东方六国之内,将无人不识李牧、姜?之名。

    秦国越是强大,李牧与姜?的重要性就越大,威名也就越盛。

    可实际上,李牧与姜?的功劳,却是建立在这数万尸体之上的。

    这一战,秦国阵亡三万七千余人,被赵国俘虏一万两千人,堪称损失惨重。

    随王翦撤离的九万余人中,或许还有不少重伤。

    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来说,哪怕只是轻伤,如果发炎的话,依然会要了人命。

    两个月前,王翦带着二十万大军一路破城,那是何等威风

    两个月后,王翦就只能带着九万余残兵狼狈而回。

    赵国这一战虽然胜了,可实际上,战争最开始的那一个月,赵国可谓是节节败退。

    统计两个月的战损,赵国至少阵亡十几万人,农田被毁无数,今年秋天将颗粒无收。

    若非王翦治军极严,破城后没有纵兵抢夺,否则赵国的损失将会更惨。

    而且王翦是败走的,安阳的武库、粮仓、包括王翦的军粮都留了下来,算是弥补了赵国一些损失。

    接下来的战争,将不在战场上,而在于朝堂之上,以及卫庄与李信的战场。

    李牧当天夜里便发了八百里加急的战报送往邯郸,请求出兵秦国,继续扩大战果。

    与李牧的战报一起送往邯郸的,还有姜?的战报,同样请求出兵秦国,乘胜追击。

    出不出兵不一定,但这是一个态度。

    秦赵两国早已互派使者,接下来两国将会展开激烈的辩论,姜?与李牧的态度,既是赵国的底气,同时也是威慑秦国最有利的武器。

    接下来,王翦会与李信合兵,与姜?、李牧、卫庄三人的军队对峙与秦赵边境。

    &nb



第五百二十三章 郭开到来
    每个人得势的时候都会飘,姜珝自然也不能免俗。

    镇守代县,勾结匈奴养寇自重,在册兵力虽只有十万,但姜珝却私自扩军十五万。

    再加上这些年姜珝招揽的江湖高手,以及玄翦、墨鸦二人正在训练的死士,光是在职、或正在训练的情报人员,就足足有一万多人。

    镇守饶安的庞立早已归降姜珝,这又是七万兵力。

    如今姜珝又打通了与匈奴的贸易,饶安的商业平台也控制在姜珝手中。

    赵国太后对姜珝宠信有加,老师李牧虽不受娼后待见,却也是手中兵权的大将军,拥有赵王室血脉的春平君,也与姜珝暗中勾结。

    再加上屯田策的推广,让一些想要拥兵自重的将领无形之中就占到了姜珝这边。

    军政商谍,姜珝在这四个方面几乎没有短板。

    而在外交上,这一次赵国抗秦,韩国是姜珝拉来的,燕国也是姜珝劝说的。

    百越天泽、血衣侯白亦非、燕太子丹更是姜珝的盟友。

    除此之外,通过农家的关系,姜珝与秦国昌平君也算盟友,只是双方还尚未正式相谈。

    如此强大的势力和关系网,是姜珝十几年来的努力。

    面对这样的成就,哪怕姜珝时常在心中提点自己,但有时候却难免有些飘飘然。

    ……

    上次秦赵一战,赵国战损一万三千余人。

    大军在安阳休整两日后,李牧下令全军明日开拔,大军兵至秦赵边境,威慑秦国领土,为赵国在朝堂上建立威慑。

    当天晚上,郭开一行人抵达前线,传达赵王旨意。

    姜珝营帐。

    “姜侯,接旨吧”

    郭开对姜珝倒是没什么反感,他虽不算恩怨分明,但姜珝与李牧对他明显就是两种方式,郭开记恨李牧,但对姜珝还算颇有好感。

    哪怕有时候因为受制于秦国,不得不在朝堂攻击姜珝,但若无秦国命令,他也不会随意进姜珝的谗言。

    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姜珝给他送礼的缘故。

    没人会和钱过不去。

    郭开曾经还想着和姜珝玩‘将相和’的戏码呢。

    姜珝瞥了一眼郭开身后的内侍和禁军,郭开挥了挥手,淡淡道:“你们都退下吧!”

    待众侍卫退下,姜珝伸手道:“拿来吧!”

    郭开也不介意,将赵王旨意交给姜珝,姜珝翻开一看,也没什么有用的东西,就是训斥了姜珝一顿,言语之间也不是太过严厉,关于姜珝无令调兵一事更是轻描淡写的揭过去了。

    姜珝随手将绢布扔到案几上,问道:“郭大人,邯郸局势现在如何”

    郭开哀叹道:“邯郸一切都好,就是姜侯去后,朝中少了几分朝气,没有往日那般热闹了。”

    “哈哈哈!”

    姜珝笑道:“邯郸一切都好,本侯心里也就放心了。郭大人,这一次……太后对本侯可有埋怨”
1...149150151152153...2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