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王爷戴帽

    “打天下易,守天下难。”

    “自周天子分封六国开始,天下分裂的局面已经深入人心。秦国可以凭武力夺取天下,但却不能凭武力收服人心。”

    “各地百姓会不满秦国统治,各国的流亡贵族,也不会甘于失去权利地位。”

    “一旦天下有变,各地必然烽烟四起,而本侯已代县为基,则可挥军南下,与各方诸侯争夺天下。”

    萧何闻言眉头紧皱,姜的这个计划,是建立在姜对天下十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计划究竟可不可行,萧何并不能确认,但有几点,萧何却十分肯定。

    首先,秦国已经有了统一天下的实力。

    而如今东方六国的内耗,也给了秦国兵出函谷关的时机。

    其次,姜十分确定秦国一定会接纳他的投降,甚至不会收回他手中的权利。

    由此两点为基础,剩下的便是对天下人心的分析。

    萧何不善于军事,但对于内政,以及朝堂争斗,以及人心的剖析,却是有些心得。

    姜在秦国之后统一天下,便是将秦国树为标靶,让秦国吸引天下万民的仇恨。

    而等到姜统一天下时,那些心怀各自国家的人已经老去,甚至已经在天下大乱中死去。

    那时天下的主流,是新生一代。

    新生代对故国不会有太多的印象,他们对故国的印象,只停留在老一辈口中,而没有亲眼见过。

    对于新生代来说,他们见到的是秦国的残暴统治。

    他们会敌视的秦国的残暴,而不会敌视秦国曾经灭掉了他们的国家。

    所以姜在这个时候建立新朝,在人心思定的情况下,必然可以迅速收复天下人心。

    人都是健忘。

    中华大地上曾经很多次被外敌入侵过。

    五胡乱华,蒙元入侵,甚至是满清的统治。这些外族,都曾经屠杀过中原汉人。

    可随着时间流逝,现代的人已经忘记了这些仇恨,甚至接纳了这些种族。

    因为岛国的出现,代替了曾经的仇恨。

    但若有人穿越会明朝,或许他们就会发现,明朝人对蒙古人的仇恨,会比现代人对岛国的仇恨更加强烈。

    萧何不敢说姜的计划有多少成功的机会,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一个夺取天下最可行的办法。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历史告诉姜,当天下分裂久了,第一个统一天下的皇朝,必然不会长久。

    秦朝、隋朝便是证明。

    杨广真的是昏君吗

    未必吧

    杨广的一生也算是战功赫赫了,攻灭吐鲁番,大败契丹,征讨流求,三征高句丽。

    大运河更是福泽子孙万代。

    当然,杨广劳民伤财也是真的。

    秦灭之后,是汉代四百年的大兴。隋灭之后,则是唐朝威震天下。

    &nb




第三百八十三章 画大饼
    

    人都是有**的,或为名,或为利。手机端>

    哪怕是号称修炼忘情之道的道家高人,在他们的心里也是有**的,求道便是他们的**。

    人们因为**而聚在一起。

    当一个人在实现自己**的同时,还可以能帮助其他人实现他们的**,那么这个人便可以称之为首领。

    所谓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便是**不同的两个人,无法一起达成**。

    萧何是个读书人,而古代读书人最大的**便是学有所用。

    如何学有所用

    便是效忠一个值得自己效忠之人。

    若姜只是空有理想而志大才疏,那么萧何或许会迫于压力向姜效力,但绝不会有什么忠诚可言。

    或许萧何会因为恩义不会背叛姜,但这样的效忠是被迫的。

    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才能焕发最大的热情。

    而姜不仅仅只有理想,还有计划,有能力。

    这样的人,自然值得萧何去效忠辅佐。

    在姜所画的未来蓝图中,萧何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即便这个盛世只是冰山一角,但也足够让萧何心生向往了。

    而萧何最佩服姜的一点,便是姜提出的‘限制王权’一策。

    夏、商、周三朝,以及春秋战国的历史,无不证明了即便是一代英王的后世子孙,也不会如先王那般优秀。

    但若是选举而来的丞相,且不说此人能力如何,但是此人能得众望所归被推举为丞相,便足以证明此人的能力了。

    而丞相之位四年一换届,同一个家族之人,不能连续担任两任丞相,既保证了王室的地位权利,同时又限制了某一个家族权倾朝野。

    当然,王室之人也可以担任丞相位。

    而在姜的描述中,竞选丞相的其中一个要求,便是在大选之前,提出你的治世理念。

    简单来说,就是让你做丞相,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干得好,可以继续连任一届,若是干的不好,可以由君主发起投票,共同罢免丞相。

    由于这个时代信息交流不便,丞相的选举只能由王城百姓发起投票,罢免丞相同样也需要王城百姓共同投票。

    这样一来,在朝为官者必然会注重自身形象,也不会放任自己的后代欺男霸女。

    与此同时,对于开国功臣,姜也有自己的想法。

    就是学唐太宗李世民那般,搞一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入此排名者,不论排名先后,必然会名垂青史,为后世之人所敬仰。

    但同时,这个排名也是对开国功臣的一个限制。

    既然是帝国的开国功臣,那么便意味着他们永远无法背叛国家。不判,则名垂青史,叛,则遗臭万年。

    开国功臣有了限制,君王自然不会再担心开国功臣会威胁到自己的王位。

    更何况,一旦王权被限,丞相之位,与现在的一国君王又有何不同

    与其拼死造反,不如争一争丞相之位。

    萧何内心激荡,心中暗暗立志,二十四功臣第一,以及开国第一位丞相之位,自己预定了。

    与萧何吃了晚饭,而后姜又与萧何就赵国局势详细探讨。

    萧何有了追求,自然不会甘于在姜手下混日子。

    甚至可以说,此刻的萧何,比姜更想完成姜的宏图伟业。

    **,果然是奇妙的东西。

    夜幕降临,月上中天,姜乘坐马车,朝着妃雪阁驶去。

    妃雪阁,一如既往的繁华热闹。

    比起动漫中燕国的妃雪阁,赵国的妃雪阁更要豪华大气。

    姜其实很少来妃雪阁,除了与春平君相约之外,姜几乎不来。

    没有了雪女的妃雪阁,终究是少了一番韵味。

    雪姬夫人的舞虽然极美,但也仅仅只是好看罢了。

    &nbs




第三百八十四章 忘恩负义
    世上最难偿还的债是人情债,最难回报的情义是亲友长辈的期待。

    姜珝欠李牧天大的恩情,也难以回报李牧对自己的期待。

    姜珝不知道李世民在玄武门杀兄嗜弟,逼迫李渊退位时究竟怎样的一种心情。

    或许也是极其复杂吧!

    天道至公,在得到某一样东西的同时,就一定会失去另一样东西。

    佛说世间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

    姜珝以前不信,但现在信了。

    姜珝的心里年纪其实不算年轻了,但姜珝从一介小市民,徒然间转变为手握大权的将军时,心中难免会有一种‘龙傲天’的想法。

    就好像暴发户,一夜之间从一介平民变成亿万富豪,在感觉不真实的同时,内心必然会变得膨胀。

    以前的姜珝认为,只要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就可以改变一切,甚至可以守护一切。

    可随着心境的转变,当姜珝感觉一切都变的真实,在权利之路上越行越远的时候,却发现有些事情,并非人力可以改变。

    姜珝所行的路,是与李牧的理想相悖的。

    姜珝无法报答李牧对自己的恩情,也无法回复李牧对自己的期待。

    这一生,姜珝注定了要对不起李牧。

    姜珝不敢与李世民相提并论,但此刻的姜珝,却稍微理解了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的内心处境。

    煎熬吗

    或许有一点!

    但更多的,却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畅快淋漓。

    这是所有王者的共同点。

    李世民、曹操,从本质上讲,他们其实是同一种人。

    只不过前者隐藏的很深,而后者却不愿因隐藏自己。

    这一生,姜珝注定要辜负李牧对自己的期望了,有些压力,有些惆怅,还有些难过。

    但也仅此而已罢了。

    秦朝以前,君王自称孤家寡人,其实并非没有道理。

    在登顶至高的这条路上,必须要背叛一些人,辜负一些人,没有人可以和君王同行。

    所以……与其说阻碍了姜珝前进的是李牧的恩情,到不如说若阻碍了姜珝的是名声,是天下人对姜珝的看法。

    姜珝目光淡然,也没否定春平君的话,而是直言问道:“春平君有办法”

    春平君眼中喜色一闪,道:“看来老夫与姜侯可以达成一致了。”

    说实话,春平君是支持姜珝划地称王,拥兵自立的。

    只要姜珝不在赵国的领土上划地称王,那跟他春平君又有什么关系呢

    姜珝攻打其他国家,或许春平君还能从中捡点便宜。

    而且春平君也未必愿意让姜珝留在赵国。

    若日后两人的计划成功,姜珝辅助春平君登上赵王之位,那么春平君要如何对待姜珝这位有功之臣呢

    所以与其让姜珝在赵国为臣,不如将姜珝扔到其他国家的领土上,称王也好,身死也罢,和他春平君可没有半点关系。

    见姜珝只是喝茶不说话,春平君轻笑道:“你我在赵国都有阻碍,老夫帮姜侯铲除绊脚石,事后姜侯再助老夫铲除绊脚石。事成之后,姜侯依旧可以代县为根基,侵夺四方土地。”

    “若有需要,老夫更可尽出赵国之兵全力相助姜侯。”

    这一刻,春平君看的十分透彻。

    姜珝与李牧之间的矛盾,并不在于赵国的大将军之位,而是两人之间的师徒之情。

    姜珝若想要摆脱名为‘恩义’的枷锁,就必须要借赵国王室之手除掉李牧。

    从此之后,姜珝与赵国将再无瓜葛。

    姜珝算是忘恩负义吗

    当然算!

    甚至说是狼心狗肺也不为过。

    但王者之路上,注定了只能一人独行,注定了必须要辜负一些人的期待。

    姜珝很感激李牧,对李牧亦有孺慕之情,但这并不能阻碍姜珝除掉李牧之心。



第三百八十五章 没安好心
    春平君手上把玩着茶杯,目光微凝,心中不断斟酌。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姜的话,不可尽信,但也不能不信。

    姜虽自认姜太公后裔,言语之中透漏出对齐国的野心,可春平君知道姜的底细,姜祖祖辈辈都是赵国之民,和姜太公没有半毛钱关系。

    谁也无法保证一旦李牧死于赵国王室之手,春平君放姜大军进入邯郸之后,姜会不会趁机攻打赵国。

    顺便打着替师报仇的名义,连同他春平君和郭开一起除掉。

    毕竟凭借李牧在赵国的威望,姜掌控赵国远比攻打齐国更加容易。

    不过如今春平君与姜毕竟才刚刚达成合作意向,很多细节都可以留在日后再做商议。

    想到这里,春平君大笑道:“与姜侯合作就是痛快,希望你我二人日后可以同心协力,共图大业!”

    姜转头看了春平君一眼,道:“可是一直想与您共谋大业,只要春平君别像上次一样,违背你我双方的盟约即可。”

    春平君闻言讪笑道:“这是自然!”

    说到上次之事,春平君心中自然有些不甘,也有些悔意。
1...106107108109110...2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