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红楼之天下为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闭门造車
“哦?你说说看。”
贾玖道:“天下之大,从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开始,经过了这么多年,连科举也进行了数百年。如此漫长的岁月变迁,如今的社会结构。大概可以分成士农工商四个部分。其中士的结构最为复杂,请由晚辈放在最后面说。”
得到颜笅的许可之后。贾玖道:“农,其实也有很大的区别,有的家里没有恒产只能给别人做佃户,这种农户,晚辈习惯称呼他们为贫农;有的家里有些田地,说不定还养着牛或者驴子骡子,还能够雇得起人帮忙,但是农忙的时节,家里的老老少少还要亲自下地赶农时,这种农户,晚辈习惯上称呼他们为富农。虽然家境有差异,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土地收成才是一年中最要紧的,跟他们说起种地的事儿,他们会兴高采烈、滔滔不绝,可跟他们说读书上进的事儿,他们也许就会说:‘老汉也知道种地是靠天吃饭,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有这么一大家子要养呢。难不成将家里其他人都活活饿死,就为了供养那么一个茂才公?’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吃饱穿暖就是大事了,至于读书中举这样的事儿,他们永远只会摇头,说不是他们这种身份的人可以妄想的。对于这样的人,跟他说什么大道理,他们听不懂,也不觉得跟他们有什么关系,甚至会觉得跟他们说这些的人很麻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够如何呢?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句话就可以解释为‘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因为这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但是,这种解释也只适合这些老农或者是生活在最底层、有一顿没一顿的贫苦之人,却不适合天底下所以的人。”
颜笅道:“不错,继续。”
“是。”贾玖道,“比这些贫农和小富农略好一点的是工匠。他们有着精湛的手艺,虽然说人在贱籍,虽然说每年还要服劳役,可是有那么的农户把家里的孩子送去学一门手艺,可见工匠的生活水平的确要略略好一点。也许他们这一辈子可能默默无闻,但是个别特别出众的人有可能接触到贵人,就好比因为首饰工艺而特别受皇家亲睐的董家人,还有宫里的那些工匠们。如果说他们不聪明,他们能够进入皇家的眼么?如果说他们沉不住气,他们能够有今天的地位么?都不可能。如果不够聪明,他们就不会拥有如此精湛的技艺,如果他们不够沉稳,他们就不可能拥有如今的地位。同样的还有商人。能够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财富,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还有圆滑的手腕和机敏的反应。工匠和商人,是内府,也就是宣徽府手里重要的资源。问题是,工匠也好、商人也好,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不容易,因为国家设下了重重门槛,为他们改换门庭设下了重重障碍。这些宫廷供奉们就那么愿意看那些内侍们的脸色么?要聪明,他们也聪明,要沉稳他们也沉稳,要聪慧和手腕他们也有,凭什么他们就低人一等?凭什么他们就要被人盘剥呢?我想,宣徽府下面肯定有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而没有人引导,结果在当年王氏女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如果不是因为没有人指点,这些人也不会走入歧途成为王氏女手里的棋子。所以,面对这些人的时候,这句话应该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此解读为:‘对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类似观点还有:‘舆论所可者则使共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共知之。’”
颜笅点点头,道:“那么,士呢?”
贾玖道:“士的构成最为复杂,有的是土财主,有的是暴发户,也有的是世家,就连皇家,其实也可以归于这一类。这一类里面,大部分人都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各家有各家的打算。在绝大多数的生活,根本就不能够统一。在这个时候,这句话解释为‘在上者指导民众,有时只可使民众由我所指导而行,不可使民众尽知我所指导之用意所在。’是不是更贴切一点呢?”
颜笅道:“所以你的意思是,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因地制宜、顺应时势而变化么?”
贾玖道:“非也。晚辈心中的无为而治的确不是什么都不做,却也不是什么因地制宜顺因时势,而是尊重每一个人的希望,在确保他们能够吃饱穿暖的同时,晚辈还希望他们有做梦的权利和实现自己梦想的权利。晚辈想做的,不过是为他们提供这个机会而已。”
颜笅一愣,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么?”
贾玖道:“晚辈当然知道。”
梁丽华道:“你不可能帮助到每一个人。”
贾玖道:“梁姐姐,我当然知道我在说什么,也许我不可能帮助得了这天底下的每一人,甚至要实现这个愿望也许需要数百年。但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总是会有成果的。而我要做的就是从京师的流民身上做起。让他们渡过这寒冬。”
“贫苦人只会想着吃饱饭,吃饱穿暖之后,他们会想着学一门手艺不用出去卖苦力,有的手艺又有了一点资本之后,他们会想着置办一份家业。丫头,人心不足啊。”
颜笅看了贾玖一眼,却从对方的脸上读出了自己想要的讯息,不免还是常常地叹了一口气,道:“如此,老夫便不再说什么了。丫头,你既然这样说了,那便做与老夫看看罢。老夫也想看一看你能够做到哪种地步。”
关于贾玖的事情,颜笅也曾经听说过,但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贾玖说的这件事情的艰难。
不要说别的,就是要解决这京师这个城市的贫民就足够麻烦了,更不要说整个天下。、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但是贾玖的神色让他根本说不出什么话来。
他知道,眼前这个小丫头已经下定了决心,并且有了明确的计划,而且这个计划初步看来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这个丫头的的确确是道门中人。(未完待续)





红楼之天下为棋 58刺客
对于颜家两位大家长亲自接见贾玖一事,说嘉善长公主不着急是假的。
说起来,嘉善长公主跟颜洌之间的那点子事儿,其实也只有嘉善长公主自己跟太上皇和当今皇帝比较热心而已,至于他的那些姐妹们,还真的没有几个看好嘉善长公主能够嫁入颜家。
别的不说,绝大多数的皇家公主都是棋子。好比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一样把不到二十岁的女儿嫁给王翦。那个时候王翦都已经六十多了。一个武将,六十多岁的年纪,即便是常胜将军,也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更不要说王翦的孙子都比秦始皇的女儿小不了几岁。
秦始皇时期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后来的公主们。武则天够牛吧,可是作为他唯一的女儿,太平公主的婚姻还不是一辈子的不幸。是嫁给了自己喜欢的人没有错,可是人家已经有了妻子了,然后逼着人家休妻,人家不肯就干脆把人家的妻子弄死,还把人家前妻的家人变成了贱民,毁了自己一直向往的一段爱情也毁了自己,最后差一点被逼着嫁给武则天的娘家侄儿。
唐代最彪悍的公主也不过如此,更不要说其他了。
嘉善长公主喜欢颜洌没有错,可是皇家没有办法给他赐婚!即便太上皇很心疼这个女儿,即便皇帝很宠爱这个妹妹,可是道门也好,儒门也好,都不是他们能够得罪得起的。甚至连颜家他们也没办法命令得动。
他们根本就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冒险,得罪了儒家之后再得罪道门。所以,嘉善长公主倾慕人家儿子。太上皇和皇帝只能在边上干看着。
关于这一点,嘉善长公主也很清楚。如果说十五六岁的他还会做梦,认为会有一个年轻、英俊、才华横溢的世家公子来娶他的话,现在的他却不敢这么想。
颜洌可不是一般的世家公子,颜洌的背后不但是儒门,还有道门。要想得到儒门认可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更不要说还要满足道门的要求。
数年来。嘉善长公主一直都相信,颜洌很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娶亲。所以他在边上默默地看着就好。只要让他能够不时地见到意中人,他可以不去想颜洌的亲事。
但是颜家两位大家长亲自接见了贾玖!
嘉善长公主不认为,一个才八个虚岁的女孩子,而且还是今年才开始读书识字的女孩子有这个能耐得到颜家家主的认可。不要说贾家这样的人家。就是嘉善长公主自己也不敢作这样的幻想。在嘉善长公主的眼里,自己也好,大部分的世家女也好,最多也就能够进入颜洌的父母的眼罢了。可是要进入颜家的两位大家长的眼,尤其是颜洌的太叔祖的眼,只怕也只有儒门大能。而贾家的女儿,无论如何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嘉善长公主相信,颜家人见贾玖只有一个原因,贾玖是道门金衣道子候补。
让嘉善长公主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会是颜家的现任族长颜笅和颜师出面。金衣道子对道门很重要,对儒家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么?如果说贾玖是现任的金衣道子,以道门尊者的身份前往颜家。那么,儒家泰斗颜昰带着家中子侄出面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仅仅是一个金衣道子候补,哪里有这么大的颜面?
即便想不透其中的关节,并不妨碍嘉善长公主为自己谋划。他很清楚,只要贾赦好好的,而且一直都在四品和四品以上的官爵上坐着。那么贾玖就要参加选秀。除非道门出面,否则他就是皇家的女人。根本就不可能成为颜家的媳妇。而道门出面的话,也等于说他将正式出家,不再是红尘中人,更不能嫁人。
所以,只要贾赦好好的,那么这个小丫头就不会成为自己的情敌。
嘉善长公主觉得自己找到了最关键的一点。他必须保护贾赦,即便自己不出面,让下面的人照应贾赦一二也是必要的。
身为大齐如今最得宠的公主,上面有身为父亲的太上皇的怜爱,下面有身为兄长的当今皇帝的疼爱,即便嘉善长公主不开口,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奉承他呢。如今嘉善长公主自己想到了这一点,身边自然有那伶俐人猜到了公主殿下的心思。
嘉善长公主府上的这一期簪花会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举行的。
能来嘉善长公主府的女孩子们大部分都听说了贾玖被邀请去了颜家,而且还是颜洌亲自接送一事,也猜到了这件事情对嘉善长公主的影响力。所以,看到贾玖经过,他们个个都远远地站着、看着,窃窃私语,却没有人上来找贾玖说话。
这里是嘉善长公主府,在公主的眼皮子底下跟这个小丫头说话,那等于不给长公主面子。
当然,也有人不在乎的,比方说颜十一娘颜湄。
颜湄当然知道嘉善长公主对自家堂兄的心思。不过他并不看好嘉善长公主。如果嘉善长公主能够摆平自己的堂兄的话,早就是颜家妇了,哪里还会有这样的流言存在。再者,颜家也不需要一个皇家公主来增加自己的筹码。相比之下,还是贾家这个女孩子更合自己的胃口。
即便对方并不是正儿八经的嫡出,即便对方年幼而且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
不是正儿八经的嫡出,但是他也是继室之女,而且还代行宗妇之责;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相信对方在道门魁首的教养下会更加出色。对比之下,嘉善长公主就远远不及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颜湄在看到贾玖的时候,便走了过去:“贾县君,今日可是单独前来?”
贾玖道:“原来是十一姐姐。姐姐也是一个人么?”
颜湄笑道:“这声姐姐,我可不敢当呢。”
贾玖道:“虽然我们家清儿蒙颜师看重,但是拜师礼未成。何况姐姐乃是我师兄堂妹。小妹在这里叫一声姐姐,如何不妥当了?就是将来清儿过了颜师的考验,我也希望能够继续这段姐妹缘分呢。”
言下之意,便是他们各交各的。
其实,这种事情在儒门里面很常见。因为辈分这种东西,在儒门里面很难讲得清,尤其是书院遍地的大齐。更是难说清楚。在大齐的书院里面,一个先生可能一辈子在书院里面教书。如果这位先生的寿命长一点,不好意思,也许他门下的师兄弟中会出现好几对的亲父子,所以。各交各的,在儒门并不少见。也只有正式收为入室弟子之后,才对辈分比较讲究。贾清没有拜师,不过是被颜昰看重得到颜昰的特别指点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贾玖这么说倒不是逾礼。
颜湄笑笑,道:“如此,那愚姐便称呼你一声贾家妹妹了。妹妹可是在找梁家姑姑?”
“是。”
颜湄笑道:“三日后便是白沙书院的辩经会,梁家姑姑已经与太叔祖启程前往白沙书院了。”
“是这样啊~”
“是。”颜湄道,“白沙书院在儒门中相当有名。儒门中人更是以能够参加白沙书院的辩经会为荣。只是辩经会的帖子很难得,每次也只发出十二张帖子。”
问题是梁鉴自己出身于鹿鸣书院,鹿鸣书院和白沙书院的山长是同门师兄弟。但是两座书院门下并不对付。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少年意气,在学生时代,两家书院为了就互别苗头,作为两家书院中出类拔萃的弟子,鹿鸣书院的梁鉴跟白沙书院的祁英。两个人从学生时代就不对付,如今更是政敌。甚至在皇帝面前大打出手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如果不是清楚颜昰的身份,大概梁鉴也不会点头让养女去白沙书院了。要去也应该去鹿鸣书院才对!
不过,梁丽华能够得到白沙书院的帖子,加上梁鉴的身份,可以想象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左相与右相之间又有连台好戏可以看了。
这些对于别人来说,也许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可对于贾玖来说,眼下他最关心的是,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到了哪里了,路上顺不顺利,父亲和哥哥身体状况如何。如今天气转寒,上次送去的衣裳父亲和哥哥可都上身了?身边的疮药够不够。
这簪花会,贾玖还真的没有心思。
看着贾玖的眼光不时地望向边上的那些达官贵人家的女儿,见对方转身离去之后,贾玖脸上那止不住的黯然,颜湄微微叹息一声。
颜湄当然不会因为贾玖忽视他而生气,相反,正是因为贾玖的这种表现,才让颜湄看高他一眼。
如果换了薛宝钗跟史湘云这样的人,看见贾玖对自己不理不睬却不停地拿眼睛瞄着那些官宦人家的小姐,就是表面上不说,这心里也是会生气的。跟史湘云这样的人,说不定就当场发作出来、给贾玖没脸了。
可是颜湄不会。
一来世家女的教养让他的眼界不同于薛宝钗和史湘云,二来是因为颜家的地位给了他超过一般女子的底气。史湘云会为了贾玖忽略他而不分青红皂白说贾玖奉迎权贵,颜湄却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出门在外的贾赦和贾琏。
颜湄道:“贾县君?你可是担心令尊了?”
“是的。抱歉颜姐姐。受邀来公主府参加簪花会,原来应该乘兴而来尽兴而返才对,可是如今我真的没有这个心情。昨儿下了一场雨,阴冷阴冷的,也不知道北面如何。家里送去的东西也不知道送到父亲与哥哥手上了没有。父亲的衣裳可合身?哥哥的衣裳可暖和?我……”
颜湄笑笑,道:“如此,这里我也认识几个人,不如我替你去问问吧。”
贾玖大喜,连声道谢。
他也知道今日来嘉善长公主府的女孩子的态度不怎么友好,几次想上前攀谈,都被对方闪开了。贾玖想不透其中的关窍。只能在水边闷闷不乐。颜湄是今日第一个跟他说话的人,也是第一个愿意为他周全的人,他当然感激在心。
就在颜湄离开没多久。只见一位宫装打扮的侍女走到贾玖身边,道:“贾县君,公主有请。”
贾玖吓了一跳,道:“公主?”
侍女道:“是。”
贾玖以为是嘉善长公主要见自己不敢怠慢,连忙跟了上去。贾玖可不认为自己有那么大的面子让公主一再宣召。听见嘉善长公主要见他,贾玖非常紧张,忍不住开了辅助视野。利用自己的金手指来辨别自己看到了植物和摆设,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紧张。
只见那宫装侍女带着自己弯弯绕绕。走的也不是容易辨识的路,尤其是那弯弯绕绕的游廊,很容易让第一次走的人迷失方向。
刚开始的时候,贾玖也没有发觉。只是当他跟着那侍女走过又一个月洞门。经过那漏窗的时候,不觉隔着漏窗多看了一眼。这一看之下,大吃一惊。
中式的花园跟西式的花园不一眼。西式的花园讲究的是对称,而中式花园讲究的是一步一景。也就是说,西式的花园往往是走了半天都是一个模样,而中式的花园,出现了一样的景物,那就是败笔。
贾玖有留心过嘉善长公主府的布局。虽然这不过是他第二次来,但是在玉清山上的时候。他的屋子正好对着京师,那个时候,他就曾经趁着天气晴好的时候。仔细地观察过京师,辨认过自己熟悉的地方,比方说:自己的家所在的宁荣街,以前的荣国府现在的将军府,荣国府,当然。自己只去过一次的嘉善长公主府他也留心过。
嘉善长公主府种的玉兰树不少,荼蘼树也很多。但是,只有一个地方种了三株玉兰树、三株荼蘼树。而且这个地方的地势相对较高,也是嘉善长公主府后花园最北面的角落里。
如果是大人,从这里经过的时候,会因为身高的关系挡住视线。看到的也只有重重的屋顶和漏窗下面的凤尾竹。可贾玖是个小孩子,他的身高决定了他的视线是往上的,而且那荼蘼树和玉兰树确确实实地立在他的头上。
贾玖迟疑了一下,又看了看天边的日头和地上的影子,赫然发现那六株树居然在自己的南面。
那岂不是说,这里已经出了后花园了?
心中一惊,贾玖立刻停下了脚步。
前面的侍女走了几步,突然觉得不对,立刻转过身来,道:“贾县君,怎么了?”
贾玖迟疑了一下,道:“这位姐姐,请问公主殿下在哪里招待我啊?”
那侍女答道:“畅音阁。”
贾玖又道:“这个畅音阁在哪里啊?”
那侍女道:“自然是公主府的东南方。”
贾玖眯起了眼睛,道:“既然东南方,姐姐为何带我来这里?这里不是后花园的北面么?我听说过,公主府后花园的东北角上种着玉兰树和荼蘼树。可是看着地上的影子,那玉兰树和荼蘼树却是在我们的南面呢。”
那侍女道:“贾县君说笑了,公主府这么大,又怎么会只有一处地方种了玉兰树和荼蘼树?你想多了。”
贾玖道:“但是公主府里只有一处地方种着三株玉兰树和三株荼蘼树,而且还是在假山之上,我说得可对?我听闻,嘉善长公主府上的宫人最是知礼守规矩了,可是从方才开始,姐姐虽然礼仪周到,但是这眉眼之间隐隐出现了不耐之色。就不知姐姐是否是嘉善长公主府的人了。毕竟今日乃是公主府的簪花会,人多手杂,不是么?”
言下之意,就是怀疑对方的身份了。
只见那侍女大笑三声,道:“不错不错,听说贾县君乃是极聪慧之人,不然也不会当场就识破了骗局,将骗子血刃当场。只是今日贾县君可带了兵器?又可对付得了我们姐妹?”话音一落,却见房梁之上屋檐之下又跃下一人,与这个侍女一前一后将贾玖夹在了中间。
小红一听,大惊,连忙挡在了贾玖面前,道:“姑娘,快走!”
那侍女道:“迟了。”说着就冲了上来。只见他的手里寒芒一闪,却是多了一把短剑。对方的速度很快,刚刚听见“迟了”二字的时候,人还在对面,话音未落,寒光已经近在眼前。
小红闭着眼睛等着那即将到来的疼痛,却没有想到,疼痛迟迟未至,耳边却已经响起了剧烈的打斗声。
对方的人高手也长,手里还有一把锋利的短剑,赤手空拳的贾玖很难占到便宜。他连对方的手肘都够不到,只能攻击对方的手腕。
贾玖可不想用自己的手指去确认对方手里的剑的锋利程度,也不确定自己一定能够挨得住对方的攻击,甚至不能确定对方是否在剑刃上下了毒。好在他手里还有一面团扇,虽然不怎么趁手,好歹也能够架住对方的剑刃。只是团扇不是折扇,收不齐扇面不能当短剑使唤也就罢了。扇面受风,要挥洒自如实在是很难,更不要说对方有两个人。
一时之间,贾玖倒是陷入了苦战,甚至手臂上也挂了彩。
很快,贾玖手里的扇子破了一个大洞,好好的玉兰花团扇,就这么毁了。
贾玖心念一动,手一伸手腕一转,却是就势将手里的团扇伸了出去,然后一转,对方手里的短剑立刻就到了自己手里。
贾玖不敢迟疑,立刻就换了这把短剑,想祭出第一试初阳燎空。
对方既然胆敢在嘉善长公主府上动武,这来历和能耐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
可是就在他要出招的时候,只觉得手上一疼,却是已经握不住那把短剑,剧痛之下,贾玖忍不住丢了那把短剑。
只见自己的右手已经变得乌黑,甚至连渗出了鲜血。十指尚且连心,更何况整只手手了伤?贾玖当即站立不稳,觉得体内阵阵气血翻涌。
贾玖这才发现,对方居然带着薄薄的手套。那手套看着极薄,跟肉色相近,之前对方的手又一直拢在衣袖里面,激斗之时自己又注意着对方的剑,居然没有注意到对方带了手套。
“你们居然在剑柄上下了毒!”
只见那宫女得意地笑了,另外一个也丢掉了自己手里短剑,道:“正是。只是您知道得太迟了。”
两个人脱下手套,又从裙子底下拿出了一对峨眉刺,道:“贾县君,我们发现,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你,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麻烦。别的不说,就说着军饷的事儿。大齐的军饷已经拖了好几年了,只要再拖两年,我们就有办法让大齐的军队反叛,可惜,这个计划让你给破坏了。所以,请你去死吧。”
1...8788899091...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