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红楼之天下为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闭门造車
小红道:“史大姑娘客气了。现在是我们姑娘抄书的时间,姑娘若是现在去我们姑娘那里,怕是正好撞见我们在抄书呢。”
史湘云笑道:“二姐姐也真是的。他还会缺了那买书的银钱?竟然还自己抄写。”
史湘云跟贾宝玉交好,又是长年呆在贾母身边的,自然是知道跟贾家这样的人家,完全可以让外面开了雕版,印制新制的精装书来。抄书这种事情,在史湘云看来,那是没钱的穷人家才会做的事儿。史湘云怎么也想不透,贾玖竟然也会抄书。
在他看来,贾玖的身份可比贾宝玉金贵多了,也有钱,有许多钱,每年手里进进出出的银钱少说也有好几千两,拿出一些来印制书籍,对于这位一等郡君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
小红道:“史大姑娘,我们姑娘曾经说过,古时有个人,天生记忆不好,所有他就一边抄书一边记忆,甚至一篇文章,他要读七遍、颂七遍、抄七遍、默七遍方能记下。换了其他人,怕是早就放弃了,偏偏他就坚持了下来,最后成了一个大学问家。他的书斋便是七录斋。我们姑娘就说,女儿家虽然不需要赶考、不需要科举做官,但是这种治学的态度值得提倡。我们姑娘也喜欢抄书,能够学到学问是一回事,抄好的书不论是作为自己的私房还是作为送人的礼物,都是极体面的事儿。”
史湘云听说,心中一动。
这句话倒是说到他的心坎儿里面去了。
史湘云是史家的女孩子,月钱本来就少,即便这两年被贾母接了来,养在贾母身边,跟着贾家的姑娘领一样的月钱,却也只是跟着探春的例,而不是跟着贾玖的例。也就是说,史湘云每个月从贾母的帐上领二两银子的月钱。外加二两银子的脂粉钱,比起贾玖的十两银子的月钱加十两银子的脂粉钱,史湘云每个月能够拿到手的,只有贾玖的四分之一。甚至过年的时候,史湘云只能得些兔子、鹿、野鸡之类的活物做宠物,而贾玖还有年例可以拿。这里面又不知道相差了多少银钱。
探春那么精明的人,要想攒两吊钱还要攒几个月呢。更不要说他史湘云一惯粗枝大叶惯了的。就跟之前那样。贾玖可以随随便便拿出五十两银子,让他们结诗社,哄他们几个开心。可是史湘云却连平摊到他头上的份子钱都不一定出得起。
更重要的是,他史湘云的情敌,薛宝钗是商家女,家里有钱。薛宝钗本来就是王夫人的亲外甥女儿。又有银钱上下打点。如果他史湘云不能在这上面出彩,只怕越发被这个商家女挤兑到边上去了。
史湘云虽然大大咧咧的。可是他终究是个女孩子,在这种事情上,也比其他人要敏锐得多。薛宝钗的态度转变,别人是没有发现。可是他却早早就有这个预感了。
翠缕见自家姑娘显然是心动了,连忙道:“小红,你又来了。”又对史湘云道:“姑娘。这抄书什么的,若是抄好了。送给小辈,比方说兰哥儿,或者是环儿,兰哥儿是小辈,环哥儿是庶出,这两位,姑娘送书是应当的。因为姑娘是长辈是姐姐,可若是老太太,姑娘送这个就不妥当了。”
书籍的确是赠馈佳品,但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送出书籍作为礼物的。跟贾玖那样,他送书籍给贾兰,那是因为贾玖跟李纨一个辈分,贾兰是小辈;他送贾环书籍,那是因为贾环是婢生子,贾玖作为堂姐,又是朝廷册封的郡君,照顾一下叔父家的堂弟,也是礼数。如果换了林黛玉,林家藏书不知凡几,许多还是孤本。这个时候,说一句,是自家藏书的抄本,这样的话传出去,不但彰显了林家的家学渊源,收礼的人也体面。
可是史湘云的辈分不高,除了惜春和贾环贾兰之外,贾家的其他人,哪怕是平辈,也轮不到史湘云来做姐姐。再者,史家跟贾家一样,都是暴发户家庭,史湘云的手边也没有林黛玉的藏书,自然也不能拿书籍来送人了。
翠缕能够想得到的,史湘云当然也能够想得到。
他甚至比翠缕还多想了一层。贾宝玉是个不爱读书的,不喜欢那些经史子集,反而爱看那些稗史轶事,那种书籍,往往都不是什么正经书。送正经书,贾宝玉不会喜欢,送稗史,只怕自己的名声第一个受损,让长辈们知道了,自己也得不了好。
换而言之,送别人书籍,还能够得到好儿,如果是送贾宝玉,很可能让自己丢脸。即便是让长辈们,比如说王夫人满意了,也可能让贾宝玉不满意,甚至让贾宝玉不开心。
史湘云才不会做这样的事儿呢。
史湘云道:“翠缕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我是妹妹,年纪也小,读过的书自然也比二姐姐少。我若是送书籍给二姐姐,只怕会惹笑话呢。应该是我问二姐姐借书抄才对。”
这样想着,史湘云也来了劲儿:“罢了,说这么多,也是无用。还不如直接找上二姐姐,问二姐姐想要什么样的谢礼好了。”
说着,便让小丫头先去通知,自己也略略整理了衣裳,走出门来。才出了院子,就看见探春由缀锦楼过来,后面跟着晴雯侍书。
史湘云忍不住道:“三姐姐,你这是去哪里呀?”
探春也看见了史湘云,连忙道:“原来是云妹妹,我正打算去谢二姐姐呢,云妹妹可要一起去。”
“那是当然。”
史湘云等了探春一会儿,等探春走到进前,两个人方才一起往前走。
只听探春道:“我原以为,自己要在老太太的院子里面一直住到我长大,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竟然有住到这后花园里的一天。”
史湘云道:“是因为分宗的事儿?”见探春默认了,史湘云便笑道:“你也太多心了。这府里的大老爷才不是这种人呢。也许刚开始的时候,大老爷会生气,日子久了,大老爷的气下去了。心也软了,老太太再一说,不就又亲如一家了么?”
探春摇摇头,道:“大老爷的确孝顺,只要老太太想的,他没有不依的。但是也仅仅是如此罢了。大老爷终究是朝廷钦封的侯爷,也是有自己的脾气的。更何况。琏二哥哥才是大老爷的如今的嫡长子。也是这府里正经的主子。现在碍着老太太,碍着大老爷,琏二哥哥什么都不说。将来琏二哥哥成了这府里的爵爷,又哪里会容得下我们太太?”
因为王夫人是嫡母,探春也只能点到为止。
史湘云也是知道这桩事故的,自然也知道探春未尽之语里面暗指的三条人命。心中也是一动。
有那三条人命在,即便是现在贾琏什么都不说。将来贾琏当了家,绝对不会跟贾政王夫人这边有什么联系的,更不会照顾贾宝玉这个王夫人的亲生儿子。
他不给王夫人添堵已经好很多了。
史湘云既然心悦贾宝玉,自然是要为贾宝玉打算的。被探春这么一提醒。心中自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史湘云道:“的确如此。这是个解不开的结。”
贾宝玉是贾琏的仇人的儿子,将来贾宝玉有了麻烦,贾琏不落井下石都已经很好了。又哪里能够奢望他来救?贾琮是贾琏的弟弟,将来也要依靠这个哥哥提拔的。也不可能为了贾宝玉而得罪了贾琏。想来想去,竟然也只有这位二姐姐,他背后实力强大,将来又注定了是个贵人,即便跟娘家哥哥交恶也是不怕的。而且他素来心软,如果能够跟这位二姐姐搭上关系,那么,将来对自己也好,对贾宝玉也好,都是能够借得上力的。
不得不说,同一个环境里面生活得久了,人与人之间都会相互影响。史湘云竟然跟王夫人、薛宝钗都想到一块儿去了。
在他们看来,贾玖是个厉害有本事又心软、重视承诺的。现在若是跟贾玖打好关系,将来真要有事儿,以现在的情分,只要磨得贾玖点头,那么他们的事儿,也就成了一半了。
探春不知道史湘云还有这一层算计在里头,不过,他也想跟贾玖打好关系。
在探春看来,跟贾赦贾琏一家子有仇的人是王夫人,跟自己没有关系,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庶女罢了,即便是贾琏记恨贾政王夫人夫妇,迁怒自己,看这位堂姐对自己的胞弟贾环的照顾就知道,只要自己讨好了这位堂姐,这位堂姐是不介意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帮自己一把的。
探春也细细地思考过自己跟贾宝玉、还有贾环的不同,贾宝玉就不要说了,那是王夫人的亲生儿子,王夫人的罪孽,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这个儿子,或者是因为这个儿子而起。所以,探春很肯定,对王夫人的恨,肯定会让贾琏迁怒贾宝玉,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贾环,是个婢生子不说,还被贾政王夫人忽视,一个连家里体面些的奴才都比不上的半大的孩子。探春还知道,如果不是因为贾玖帮忙,只怕贾环还不能读书,只能天天跟一只幽灵一样,在家里混着,学着那些不成器的玩意儿的做派。
探春不止一次琢磨过,贾玖为什么要在暗地里帮助贾环,是因为贾环是贾政的儿子?在这个世界上,婢生子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奴仆,没有资格上册子,他贾探春因为是女孩子,有联姻的价值,所以才能够呼奴唤婢,过着锦衣玉食的千金小姐的日子,跟贾环这样,明面儿上是少爷,可实际上没有人会把他一回事。
就连探春私底下也想过好几回。如果他跟这位二姐姐换了位置,他不一定会帮贾环,因为贾环注定了不能走科举,将来也不过是带点银钱出去,做个小地主罢了,贾环跟贾环的儿子没有走科举、做官的资格不说,没了家族的依靠,就是手里有点钱财有点产业,也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呢。
可是出乎探春的意料的是,贾玖竟然真的帮了贾环,不但偷偷地塞银钱给贾环,还教贾环读书识字,甚至还借书给贾环抄写。
探春觉得,贾玖是在做无用功。
虽然心底是这么评价贾玖对贾环的帮助的,可是探春还是忍不住感激贾玖,毕竟,贾环才是探春的亲弟弟。即便探春不觉得贾环未来能够给他什么,却还是承认,贾环出息了,对他而言,也是面子上有光的事实。
经由此事,探春在心里不免有个想头,那就是,既然贾玖能够帮助贾环,那么,贾玖应该也不会吝啬于帮助他才对。
他不要很多,只要平平安安地带着嫁妆、穿着嫁衣嫁出去就好了。
他不要跟他的大姐姐那样,什么进宫,什么做娘娘、贵人,他只要嫁给门当户对的少爷做正妻就好了。
不得不说,探春的这个愿望真的有点高。因为他自己也是婢生女。别人家里也许会接受庶女,但是婢生女是两回事情,更不要说王夫人的名声还不好听。(未完待续)





红楼之天下为棋 117思路不同
对于史湘云跟探春的到来以及感谢,贾玖不置可否。毕竟,这两个人跟他相交不多,而且原著留给他的印象也太过深刻,一个两个都凉薄得很。
史湘云凉薄之中,有一半是蠢。
他是史家大小姐,是长房嫡长女,即便他的父母已经在他还在襁褓之中就已经没了,可是他们依旧庇护着他,让他拥有家族、拥有身份,还能够在得罪了婶娘之后,还能够拥有一门门当户对的好亲事。
这一切,都是史湘云已经亡故的父母留给史湘云的宝藏。可是史湘云自己呢?无论是现在还是原著里,史湘云都不是一个聪明人。原著里,他就为了薛宝钗为他做的几件面子情,就说出了:“我但凡有你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有父母也是没有妨碍的。”
无论史湘云当初是为了什么原因导致他说出这样的话,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所有的人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都会认为在史湘云的心中,他的亲生父母比不得薛宝钗这样的外姓女子来得重要。
史湘云跟薛宝钗之间,两个人并没有直接的亲属关系,史湘云看不出两个人的身份之别,也不知道商人讨好公侯之家在这个时代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就跟薛宝钗跟贾家上上下下所有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一样,薛宝钗八面玲珑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薛宝钗的身份决定了,他不能得罪了贾家。
要知道,贾家的奴才在外面可是连京兆府的正经官员都不敢得罪的人物,更不要说薛家已经没了皇商的招牌,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之家。
史湘云跟薛宝钗交好。又公然说出这样的话,无论他再怎么说他的叔叔婶婶对他如何刻薄,又有谁相信他?要知道他可是为了一个外姓女子,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要的人。更何况,他的叔叔婶婶还给他找了一门门当户对的好亲事,还为他请了先生,使得他有这个资本在大观园里面力压三春跟林黛玉薛宝钗分庭抗礼。还带着他经常出去应酬。也没有跟对待林黛玉一样,让他吃被动了手脚的药,彻底掏干了他的身子。
即便是现在。史湘云跟薛宝钗的关系远远没有原著里面那么和谐,贾玖依然相信,人的本性不会便。史湘云的短视、史湘云的自私,这些都不会改变。
至于探春。在贾玖看来,他的凉薄之中。还带着几分残酷。
虽然说,这个世界上,庶子不能算儿子,婢生子甚至连正式的户籍都不能有。却不等于说,将来婢生子分家出去了,就不能做商人、不能做小地主、不能参军了。在这个世界上。军户的确低人一等,但是军户如果上了战场。立下赫赫战功,依旧可以凭着军功成为人上人。
许多勋爵贵胄之家都看不起军人,却忘记了,自己的家族也是靠军功上来的。嫌弃军户低贱、朝不保夕,却不愿意上战场拼一把。他们会被放弃,就成了理所当然的。
探春只看到了王夫人发达、看到了贾元春的风光,却看不到家族繁华之后的危机,把贾宝玉这个不成器又注定了是上面的眼中钉的家伙捧在自己的头顶,却把真正能够庇护自己、成为自己的坚实后盾的贾环视若敝履,甚至帮着别人一起打压伤害自己的同胞弟弟,这样的行为,只能说,他是精明了,也知道少许常识,却没有足够的眼光和决断力。
真正有眼光的人,绝对不会去捧王夫人的。因为捧着王夫人,王夫人也不会把他记在自己名下,更不会送他进宫,让他跟贾元春争宠。
甚至只要是聪明一点的人,都应该知道,无论讨不讨好王夫人都是没有用的。除非贾母出手,代为安排一门婚事,否则,探春注定了是王夫人手里的一个工具,听话的话,就好好保养,不听话,直接拿来换钱或者是换权,或者是其他东西。
在贾玖看来,读过原著的人都在骂贾赦,说贾赦没有父女之情,为了五千两银子就把迎春给卖了,却看不到,按照贾家的规矩,庶女出嫁,本来就有五千到一万两银子的嫁妆,迎春是贾赦的女儿,是一等神威将军的女儿,而且还是唯一的女儿,本来就应该走上限。可是负责置办嫁妆的人是谁?是王夫人跟王熙凤。他们两个克扣了迎春的嫁妆,又关贾赦邢夫人什么事儿?
翻遍原著前八十回,作为贾赦邢夫人的女儿,从来都没有贾迎春给贾赦邢夫人请安的记录,倒是给贾政王夫人请安请得勤快,也不知道贾迎春的脑子是怎么想的。他身边的丫头八成都算不得什么好玩意儿,连这个都不提醒贾迎春。
至于贾赦和邢夫人两个,其实在原著里面,他们倒是没有什么大恶,也没有什么机会去作恶。平安州的事情有可能是历史原因,至于贾赦和邢夫人两个人平日里的作为,贾赦最多也不过是玩玩古董玩玩女人罢了,这种行为,跟后世那种去夜店包嫩模的行为也差不多,因为双方都是你情我愿的,一个提供银钱,一个提供年轻的*,连贪赃枉法都算不上,最多也不过是私德问题。因为贾赦是荣国府的正经爵爷,他花的是荣国府的钱,也就是他继承来的财产。至于邢夫人,虽然说满篇都在骂他刻薄寡恩,说他贪财,可是他却没有跟王夫人王熙凤那样包揽诉讼、放高利贷。
如果说贾赦不关心女儿,可贾迎春却是姐妹里面唯一一个穿着大红嫁衣、带着嫁妆嫁出去的,而对比之下,贾母跟王夫人可是看着贾迎春在家里成了老姑娘,从来不曾带贾迎春出去走动、相看人家。要知道,连史湘云,也在第四十回的时候就已经定亲了呢。
说邢夫人不关心贾迎春,可是邢夫人还特地跑去大观园里面找贾迎春说话呢。虽然他的话不好听,却也能够说明。他心里是有贾迎春这个女儿的,不然,他也没有必要跟贾迎春说这些有的没有的。再者,邢夫人在贾家是个尴尬人,贾赦不给他面子就不说了,婆婆贾母对他是看都懒得多看一眼、弟媳妇王夫人步步紧逼、儿媳妇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哈巴狗根本就不把他当一回事,甚至还有个一年到头都不去晨昏定省的便宜女儿。邢夫人本来就不是贾迎春的亲生母亲。贾迎春也不是养在邢夫人屋子里面的。甚至连请安都不去,邢夫人会跑来跟贾迎春说这些,已经是好的了。那些话。本来是应该贾迎春给邢夫人请安的时候,邢夫人在自己的上房跟贾迎春说的。可是实际上,邢夫人说这些话的地点竟然是在大观园、贾迎春的闺房里面。
这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在贾赦邢夫人贾迎春之间,其实贾赦邢夫人本来就没有多大问题。只能说,他们是典型的封建大家庭里面的父母。反而是贾迎春,连给父母晨昏定省都不去,早就是个不孝女了。
反而是贾政王夫人,如果高鹗真的是根据曹雪芹的残稿补充了那后四十回。如果探春的结局真的是曹雪芹的原意,那么,贾政王夫人才是真正的卖女之人。拿着探春跟南安王府作交易,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也换取南安王府对他们的庇佑。
换而言之,王夫人不会在乎探春这个便宜女儿是否能够得到幸福,而贾政这个做父亲的,就更不会在乎探春的死活了。
就跟原著里,贾宝玉中了魇,贾政的反应那样,贾赦被王夫人膈应得那么厉害,贾宝玉出事儿,贾赦还忙着找人救贾宝玉呢,反而是贾政这个亲生父亲,竟然是第一个放弃的人。
人的性格演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既然后来探春会被王夫人出卖,那么,在这个时候,王夫人就应该出现预兆了才对,贾玖不相信,以探春那么聪明的人竟然会一点感觉都没有。
不过,这些都是别人家的事情了。贾赦已经分宗出来了,探春之于贾玖也不过是顶着堂妹的名头的客人,真有什么事儿,贾玖撩开手不管别人也不好说贾玖什么。史湘云就更远了,还不是同一个姓的。
贾玖放下笔,抬头吩咐身边的丫头:“既然如此,就让他们先在花厅用茶,等我换了衣裳再过去。”
自然有丫头出去安排,贾玖则在婢女的服侍下,重新换了衣裳,梳了头,这才往花厅而来。想不到,史湘云跟探春两个竟然没有在花厅里面用茶,而是站在院子中央对着那种着王树枝的满缸珠宝指指点点。
史湘云一见贾玖,立刻道:“二姐姐,那碎岛真的送了你一缸珠宝种树啊。”
其实史湘云想说的是,碎岛之人送珠宝给贾玖种树,贾玖竟然还真的用这些珠宝种树了,而不是把这些珠宝留作私房,另外弄些泥土种树。
这种视金钱为粪土的行为,怎么看都让史湘云这个经常囊中羞涩的人各种羡慕嫉妒恨。史湘云嫉妒林黛玉,那是因为林黛玉拥有近千万的家产,可是林家就是拥有上千万的财产又如何,同样是上千万的财产,贾玖眼睛都不眨一下就丢出去了,如今又有这么一大缸珠宝就这么露天摆着,这冲击力,又是何等巨大。
贾玖挑了挑眉,道:“这是没法子的事儿。我特地问了碎岛使节,据说,他们国家的树,就是长在这些珠宝上的。事关重大,我也不敢冒险,既然他们这么说了,我就这么做罢。至少,不容易出错。”
在很多话本故事里面,主角如果被告知种树要用珠宝的话,一定会嗤之以鼻,然后挖一盆土用来种树,珠宝则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而故事的结尾也会作出评价,那就是:坚持正确的思路、破除陈规才是对的。
可在贾玖看来,这个王树枝并不是大齐之物,听从别人的建议,遵循别人的教诲,未尝不是一条路。尤其是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那才是最简单的办法。、
更重要的是,这王树枝关系到大齐和碎岛两国的未来,也关系到整个大齐京师的安危。
贾玖赌不起也不敢赌。
探春在边上笑道:“二姐姐素来是谨慎的。”
影响女孩子的身份地位。最重要的,还是看女孩子的父亲。之前,贾赦身上虽然有爵位,但是他自己不争,贾母、王夫人又刻意为之,让贾赦这个荣国府真正的主人活得跟隐形人一般。贾赦都被自己的弟弟踩到尘土里面去了,作为他的女儿。贾迎春当然就比不得探春了。
可是现在。贾政连贾玖都比不过,更不要说,已经是国侯的贾赦了。
甚至探春不止一次腹诽过。这座宅子里面,权势最大、影响力最深、最不可撼动的人,不是贾母也不是贾赦,正是他这位堂姐。身后站着道门和碎岛以及长乐公主的堂姐,贾玖。
因此。即便心中有无数的念头,探春从来不敢得罪贾玖,无论是人前还是人后。当然,为了不刺激王夫人。他也不会在公共场合巴结贾玖。
贾玖笑笑,姐妹三个互相厮见过,这才入花厅就座。
史湘云笑道:“二姐姐。我从来都不知道,二姐姐一直把我挂在心上。还以为姐姐妹妹们最好,也不过是跟宝姐姐那样呢。”
把贾玖跟薛宝钗相提并论,如果换了其他人,也许会跟史湘云生气,有人会认为自己受了委屈,也有人会认为史湘云故意贬低自己。不过,如今的贾玖已经不是当初的贾玖了,至少他知道,史湘云这种人,总是会无意识地抹黑自己,顺便让对方不高兴。跟史湘云这种生气,完全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贾玖道:“看起来,云妹妹对宝姐姐的评价很高呢。”
史湘云竟然点了点头,道:“虽然我跟宝姐姐不对付,不过,在很多时候,宝姐姐还是挺好的。至少我有什么难处,宝姐姐会早早地注意到,并且帮我解决了。”
1...193194195196197...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