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红楼之天下为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闭门造車
就好比现在,王夫人就跟没有听到贾母的话一般。当即便道:“说起来,二丫头。这事儿还真是谢谢你呢。我都不知道,这些仿太湖石在外面能够卖到十两银子呢。”
之前这个丫头还坚持他们荣国侯府跟林家只出三十万两银子呢。现在还不是自打嘴巴!一百万石的石头,就是按照十两银子的单价来算,也有一千万两银子。足够整个省亲别墅的开销了。
王夫人想想都兴奋不已。
贾玖看了看他,问道:“那么,不知道婶娘的账本上记录的是多少银钱?”
王夫人一滞。继而涨红了脸。
因为薛家交给他账本上最初记载的是十二两!
为了这事儿,他至今都在查薛家呢。
边上坐着的薛姨妈跟薛宝钗两个人的脸色立刻就不好看了。
薛宝钗当然知道他交给王夫人的账本上是多少银钱。虚报账目。乃是下面的人办事儿的不二法门。经手的银钱千千万,自己兜里的银钱还不到十两。这天底下,谁能够保证自己不伸手的?
就跟这石头一样,如果上报的是正宗太湖石,就是报十八两、二十两,或者更高的价钱也是有的。跟他这样,只报了十二两的数目,已经是十分厚道了。可是薛宝钗怎么也想不明白,贾玖为什么会跟王夫人提起此事。
薛宝钗之前就是看准了贾玖对王夫人的不理不睬,才会以为自己做的手脚不会被人发现。
当初,贾玖在送出那么多石头之后,一直咬牙保持着沉默,都快半年了,一直在摇头,不理会王夫人的哭穷,也不理会贾母的暗示,就连薛宝钗都以为王夫人拿他没有办法了。结果,省亲别墅里面的堆土叠石都做得差不多了,他才一口道破。
得知这个消息的薛宝钗差点吐血,却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先把王夫人应付过去。
这些日子,贾玖在宫里,薛宝钗在家里也不得闲。
王夫人知道了仿太湖石的事情之后,并没有跟薛姨妈薛宝钗母女闹,可是从那天起,王夫人看他们母女俩的神情都不大对劲。那眼神就跟刀子一样,让薛宝钗如坐针毡。不久之后,薛宝钗便知道了,王夫人在查他们薛家的事儿。
在做生意上,薛宝钗有这个自信,瞒过王夫人这个贵夫人。甚至薛宝钗相信,自己光凭账本,就能够把王夫人耍得团团转。这是他作为一个商家女儿,被父亲从小教养出来的商家女儿的自信。而且王夫人的那些手段,的确不够高杆,在薛宝钗看来,有的还相当拙劣。不过,薛宝钗也知道,王夫人现在容忍着他们,不过是因为那省亲别墅还需要他们薛家帮忙罢了。
只要王夫人需要他们薛家,需要他们薛家的钱,薛宝钗就有底气。
不过,这种底气也只有在面对王夫人的时候有效,在面对贾玖的时候,薛宝钗总是心虚的。薛宝钗计算过,整个省亲别墅工程,基本上两百万就顶天了。可实际上,他满打满算也不过是用了一百一十万两银子的财货,就从贾玖的手里拿走了那至少价值一千一百万的仿太湖石。
贾玖帮了他那么多次,可这一次,却是他亏欠了贾玖。他们薛家是大赚了一笔,可贾玖却背负了如此之大的亏空。
薛宝钗每每想起来就觉得脸红。
他觉得他必须尽快修复好跟贾玖之间的关系。
王夫人的神色,薛宝钗也看见了。他款款地站了起来,等贾玖与长辈们见礼之后,他立刻过来第一个与贾玖行礼,道:“二妹妹。这次可是要多谢你了。”
贾玖笑了笑:“宝姐姐的话,我有些不明白。宝姐姐有什么事情,需要与我道谢的么?”
薛宝钗道:“就是那些太湖石的事儿。当日我太高兴了,却不知道二妹妹竟然为了这些石头担着干系。”
贾玖看了看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见史湘云道:“宝姐姐,你真是太客气了。二姐姐哪里会在乎这些东西?他有的是银钱财货。”
贾玖转头去看史湘云。却看见史湘云的鼓着腮帮子。似乎很有些不高兴的模样,眼角的余光,又看见贾母的眉角微微一挑。
贾玖也不及多想。只得笑道:“云妹妹这话说得奇怪。我哪里有什么银钱财货?”
史湘云道:“二姐姐,若不是你身家丰厚,哪里会那么容易就把那价值成千上万的石头轻易丢出来?让别人占了这么大的便宜?我琢磨了两天,也只有二姐姐身家丰厚。这才不在乎这点子银钱。二姐姐,我说得可对?”
贾玖笑道:“云妹妹。你这话却是错了。放出这些石头,并不是因为我身家丰厚,而是上面的意思。”
“嗯?二丫头,这话是什么意思?”
听贾玖这么一说。贾母也好奇了。
贾玖答道:“老太太,有些事儿,是不可能传到内宅来的。不过。今年的流民依旧不少,要养活这些流民可需要不少钱粮。道门如今人手也不够。朝廷又拿不出这么多的银钱。如果任由这些流民在京中乞讨、流浪,日子久了,只怕会出事儿。所以,无论是公主殿下的园子庄子也好,诸位娘娘们的省亲别墅也罢,固然是朝廷的体面,未尝没有收容流民,给他们一个饭碗的意思在里头。适时地放出太湖石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南面的太湖石数量少、价钱昂贵,运输又不方便,若是送到京里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若是这太湖石迟迟不送来,那岂不是说,这些省亲别墅的工程也要停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些流民们又应该去哪里找活计养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就是因为出于这种考量,我才会拿出这么多的石头来。当然,我是没有这么多的人,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来做这个。所以才会把事情都交给了宝姐姐去做。”
这些话,明着是跟贾母做解释,实际上却是在安抚薛宝钗了。
贾母听了连连点头:“原来如此。我说呢,价值上千万的东西,怎么就白送一样地就拿了出来,原来是为了这个理由。”
王夫人在边上听了,却是哼了一声。
贾玖的话,他可不相信。
在王夫人看来,道门有的是人,哪里会缺了做这种事情的人?如果道门真的有心,大可以把价钱定得高一点,一点一点地往外面卖,完全不用交给薛家,更不用让薛家来挣这个钱。所以,贾玖的这些话,完全是糊弄人的。
可是王夫人也找不出理由来解释,贾玖为什么用这么低的价钱就把这些石头放了出来。
王夫人想不透,薛宝钗却是隐隐猜到了。
他到底是个极聪明的女子,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被这偌大的进项给冲昏了头,可是这些日子,王夫人的态度、不时找上门来的太监们,已经隐隐让他明白,似乎突然有这么一大笔进项,还闹得人尽皆知并不是一件好事儿。
偏偏薛宝钗还不能怪贾玖,哪怕真事儿真的是贾玖的算计。
只是这样的理由,连王夫人都不相信,更何况是他薛宝钗。
所以,当天稍晚一些的时候,薛宝钗还真的来拜访贾玖了。
贾玖请他在花厅入座之后,听了薛宝钗的疑问,很是干脆利落地点了点头:“我原以为早些日子宝姐姐就会来问我呢,却没有想到宝姐姐直到今天才来问我。”
薛宝钗道:“真的另有原因?”
“是的。”贾玖点了点头,“其实我就是希望家里每一个人都看清我那位好婶娘。”
“看清?二太太?”
“是的。”贾玖答道,“我很清楚我那位婶娘是什么货色。莫要说一千万,就是两千万、三千万,我那位好婶娘也能够跟一条巨蟒一样,一口吞下。然后盘踞在自己的窝里面,就跟没事儿人儿一样继续睡觉。他的能耐,我可是见识过的。怎奈,这日子久了,婶娘在佛堂里面住得也久了,许多人都忘记了我那位好婶娘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看见他衣裳素净、常年吃斋念佛。还以为他是个良善人儿呢!”
“二妹妹。你真的是如此看待二太太?可他,可二太太终究是长辈……”
贾玖傲然道:“已经分宗了。”
薛宝钗一滞。
这个理由的确正当,让薛宝钗也说不出话儿来。
在这个使劲上。不管血缘多么近,不是一个宗族的,就不能算作一家人。
这是铁律。
即便是贾赦贾政兄弟都是贾母的儿子,即便贾赦和贾政的家眷在贾母面前一片和乐融融的样子。也改变不了他们已经分宗的事实。分宗,就意味着即便贾赦这边绝嗣。贾赦的财产也轮不到贾政王夫人和他们的子女了。
因为已经分宗了。
贾玖道:“分了宗,就是外人。我唤他一声婶娘,已经是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了。怎奈,我看这些日子。他天天在老太太跟前哭穷,而老太太也有些意动的样子。若是我不做些什么,只怕老太太就真的会被他说动了。”
薛宝钗喃喃地道:“老太太被说动了。只怕林家的财产会保不住。而林家的财产亏空到了一定程度,林家的几个孩子的性命就有难了。二妹妹。你是不是这么想的?”
贾玖道:“只有老太太么?宝姐姐,你们家呢?”
薛宝钗一愣,继而一惊。
“我们家?”
“是的。”贾玖道,“宝姐姐,你们家是如何看待那位贤德妃,又是如何看待那位贤德妃之母的?宝姐姐,你认为,你们薛家的财产,能够满足那位的胃口么?”
“怎么会?可是,可是姨娘还向我母亲求亲来着……”
说着说着,这声音却是低了下去。
薛宝钗自己对这桩婚事是不大满意的。但是他一直相信,王夫人要他做儿媳妇一事,乃是真心。他可不相信王夫人会舍了他选择别人。但是理智又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悔婚的人多了海了去了,还有那婆婆折腾死了儿媳妇,给儿子另选家世好嫁妆丰厚的女子做妻子。像他这样,年纪不小了,已经耽搁了花期,出身又不好的女孩子,本身议亲就难些。
贾玖道:“看起来,宝姐姐的心里也是有数儿的。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至于宝姐姐想问的那些石头,我的确可以这样说,能够用银钱买来的东西,都不算问题。就跟着些石头一样,花钱就能够买到的东西,本来就不值什么。但是用这些花钱就能够买来的玩意儿看清一个人,这样的买卖是合算的。宝姐姐,你说呢?”
薛宝钗愣愣地看着贾玖,好半天才道:“二妹妹果然豁达。”
贾玖摇摇头,道:“宝姐姐,不是我豁达。”
说着又叹息了一声。
很多话,其实他不介意跟薛宝钗剖开了说,可偏偏每次跟薛宝钗坐在一起的时候,他又不知道如何开口,所以,很多时候,他就只能等薛宝钗问一句,他答一句。
说真的,贾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如此忌惮薛宝钗。甚至他还觉得,如果他说实话了,反而会激怒薛宝钗,这跟在林黛玉身边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在林黛玉身边,贾玖完全可以选择说真话,因为林黛玉让他觉得,说真话,才是让两个人交好的唯一途径。可是面对薛宝钗,贾玖却忍不住说假话,而且还要说得高明,必须说得半真半假,或者说,十句话里面九句真的一句假的。只有这样,他们两个人才能够好好地相处。
这种感觉,让贾玖真心觉得不好受。(未完待续)





红楼之天下为棋 105开诚布公
贾玖与薛宝钗两个相对无言。
薛宝钗很体谅别人,但是体谅这种东西,需要一个有余力、能够帮到别人,不然便是风凉话,也需要另外一个的确处境不堪、需要别人的帮助,不然便是对方多管闲事。
原著里面,薛宝钗再不大观园里面那位威风,不过是因为他后台强大,王夫人是贾元春之母、力挺他这个外甥女儿。
可是现在不同。
薛宝钗跟贾玖两个,贾玖的实力更为强大,底气也更足。王夫人是借着他的女儿贾元春的光,可贾玖本身就是朝廷册封的郡君,身后还站着长乐公主,更不要说王家已经败落,王子腾也成了庶民,反而是贾玖,他的背后不但站着道门,还隐隐有风声说,贾玖的生母很有可能是碎岛王室之人。
……………………
每每想到这个,薛宝钗心中就会迟疑不定。
自视再高的人,在面对王族的时候,总是会心虚一点,无论这个王族是不是他们本国的皇室或者是王室。
薛宝钗也一样。
在薛宝钗看来,贾玖身上流着碎岛王族的血,这就能够说明很多问题。如果碎岛跟那些番邦一样,都是那么弱小,靠着大齐的接济过日子,薛宝钗也不会在乎这样弱小的碎岛。但是,碎岛偏偏是那么一个强大的国家!
即便薛宝钗是闺阁女子,可是碎岛的那一大缸宝石一出,天生的商人之血立刻沸腾。薛宝钗可是花了大力气去打听碎岛的事,这荣国侯府里的女孩子们,除了贾玖,就数他对碎岛之事了解最多了。
就是因为对碎岛之事了解甚多。薛宝钗对贾玖也充满了纠结。
碎岛的强大,就连道门也不得不退避三舍。至于道门,那可是连大齐皇家都不敢得罪的庞然大物。再想想各种有关贾玖的战力的流言,就连薛宝钗自己也觉得,那把椅子上无论坐着谁,面对这位打不得骂不得碰不得,只怕也只能咬着牙混着血。将一腔郁闷之情全数咽下。
因为细细地思考过贾玖背后的势力。所以薛宝钗对贾玖的态度也是一波三折。
在南面的时候,薛宝钗是看不起贾玖的。薛家跟贾家世代交好,两家非常熟悉。薛宝钗的父亲就不止一次听说过贾家的事情:继承了爵位的贾家大房的老爷十分无能,所以住在正堂里面的乃是他的姨爹和姨娘,被尊为大小姐的是他的亲表姐,而这位大房的姑娘也仅仅是二姑娘罢了。
等到了京里。薛宝钗才知道现实跟自己所知道的世界差别有多大。不是那位大老爷懦弱无能,而是他孝顺母亲友爱弟弟。所以选择了退让。也不是自己的亲表姐是嫡出就高了这位二姑娘一头,在这个拼爹的世界里面,看两人的父亲,人家就甩自己的亲表姐几条街了。更不要说自己这个商人的女儿。
薛宝钗原以为,这位二姑娘只不过是个好爹,可是谁想到。人家转身就给自己弄了个爵位,也混了一身朝服。甚至还给自己的家族拉了一个靠山!
如果是别人,看到贾玖跟什么碎岛有关系,一准跟贾玖保持距离,但是薛宝钗却不这么看。他在贾玖身上已经失算了很多次了,他不觉得这一次,他能准一次。
面对贾玖这样的经常刷新人的认知的家伙,再小心谨慎些也是不妨的。
“宝姐姐……”
“二妹妹……”
薛宝钗迟疑了好一会儿,方才开口,却不想贾玖也在同一时间开口,两人都愣了愣,又同时失笑。
自己跟薛宝钗越来越像,这一点,自己还真的没有说错。
薛宝钗道:“二妹妹请说。”
“还是宝姐姐先说罢。”
“二妹妹先请。”
“宝姐姐先请。”
薛宝钗看了看贾玖,他不知道贾玖为什么今天对他特别客气。但是他也知道,如果他们两人再这么客气下去,只怕两个人今天也不用说什么有用的话题了。
薛宝钗想了想,还是道:“二妹妹,那碎岛之人送的那一缸珠宝……”
贾玖笑道:“我还当宝姐姐要说什么呢,原来是那个。”说着就指了指外面:“就在廊下,那假山石边上。从这里望去,一眼就看到了。”
薛宝钗早就注意到了那假山边上的玉质大缸,他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却没有想到,贾玖会这么任性。
“二妹妹,你就不怕有人顺手牵羊么?”
贾玖答道:“看宝姐姐说的,能进出我的院子的人都是有数儿的。又有哪个敢动?”说着,又看了看薛宝钗,见薛宝钗的脸上还带着几分迟疑之色,便道:“宝姐姐,你是在担心我那位婶娘罢?”
薛宝钗一愣,继而浑身一凛,道:“二妹妹,你都知道?”言罢,又顿了顿,方道:“二太太一直都在说,那省亲别墅里面,还没有一个镇宅之宝……”
闻弦而知雅意,贾玖立刻明白了薛宝钗接下来要说的话:“所以说,那位打上了这些石头的主意?打算把那王树枝给拔了,再把那缸珠宝抗走,顺便把那王树枝随便找个地方往地下一插就完了?若是我问他,只怕他还会说什么,这天底下的树木都是种在地上的,哪有人种在珠玉上的?是也不是?”
薛宝钗说这话的时候,原来就有挑拨之嫌,见贾玖这样生气,立刻不言语了。
贾玖冷冷地道:“那位二太太想仗着贤德妃之母的身份拿走那缸玉石?行啊!我没意见!就是不知道那碎岛之人有没有意见,又或者,他们能不能接受他们的王树枝被如此怠慢。当然,若是那王树枝因此被种死了,或者是种坏了,就不知道那位贤德妃娘娘要如何承担后果。”
对于王夫人。贾玖的耐性已经到了边缘。
至于薛宝钗的那点子小心思,贾玖也看在眼里。不过,薛宝钗的小动作还在贾玖的容忍范围之内,但是王夫人……
也就在这个时候,外面传来了通报声:“禀姑娘,员外郎之妻王氏来了。”
虽然说,贾玖依旧称呼王夫人为婶娘。但是在贾玖的院子里。没有人会称呼王夫人为二太太。大家都是直接用贾政的官位来称呼王夫人,而且,在王夫人身上没有诰命。只是一个庶民,所以,正式的称呼就是工部员外郎之妻贾王氏。在家里的时候,会省去贾字。直接称呼他为王氏。可若是到了外面,他就是贾王氏。而不是工部员外郎夫人贾王氏。
听见王夫人来了,薛宝钗的头都微微低下去了一点,让贾玖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
沉吟了一会儿,贾玖便道:“婶娘可是很少来我这里呢。我也不方便让婶娘进来。宝姐姐。不如我们一起出去迎一迎可好?”
薛宝钗道:“二妹妹,姨娘会来,显然是有话跟二妹妹说。我在场多有不便。不如,我就在这里吃茶。等二妹妹归来,我们姐妹再细说可好?”
薛宝钗不想见到王夫人,更不敢让王夫人知道自己跑来这个跟贾玖通风报信。他很清楚,在王夫人跟贾玖之间,他也只能选择贾玖。
贾玖倒是不勉强,却依旧留了小红与晴雯两个在这里陪着薛宝钗,自己却带着邱典赞等四位命妇级侍女并四位教养嬷嬷去了前面。
这间原属于贾赦的外书房,虽然被贾赦送给了女儿,很多要紧的书籍,还有贾赦心爱的古董字画都被贾赦带走了,可是留在这里的那些书籍家具依旧十分可观,让患有红眼病的王夫人越发眼热了。
王夫人见到贾玖的第一句话,不是让对他行礼的贾玖起来,而是指着那一排排的书架磊着的满满的书,道:“看这些书,即便是我们老爷的书房,也不过如此了。”
贾玖笑笑,也不等王夫人开口,自己便站了起来,一面招呼小丫头上茶,一面道:“看婶娘说的。我父亲一贯就喜欢淘弄古董玩器,喜欢收集孤本字画,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当然,我父亲的眼光是比不得林家姑爹的,不过书籍这种东西,要紧的是里面的内容。婶娘,我说得可对?”
王夫人看着贾玖道:“所以你父亲把他收集来的书都给了你?”
贾玖笑道:“看婶娘说的。这怎么可能?真正要紧的孤本古籍,父亲可都拿回去了。至于这里的这些,都是新书,或者比较常见的版本,。再不然,便是我自己抄写的。我只知道父亲那里有好书,只要我爱惜,父亲也愿意借我抄录。所以不知不觉地,就积攒了这么多。”
王夫人愣了半天,方道:“你是大老爷唯一的女儿,大老爷,侯爷待你自然是好的。不过,女儿家也不用读那么多的书,移了性子就不好了。”
贾玖笑道:“如今,也就婶娘会跟我说这样的话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话,我已经很久没有听说过了。婶娘放心,我看的书,不是由父亲帮忙掌眼,便是道魁亲自列出来的书目。有两位长辈把关,我就是想移了性子也不容易呢。”
王夫人一滞。
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贾宝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儿女出人头地、扬眉吐气,王夫人当然也不例外。要不然,他为何要拼死拼活地算计,不顾一切地把属于贾琏的恩荫的资格弄到手、把自己的儿子贾珠塞进了国子监?还不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儿子少走一点弯路?
大概王夫人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算计竟然会逼死自己的儿子!
但是这不等于说,王夫人就不会为贾宝玉打算了。相反,就是因为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不能走科举、不能做官,王夫人才想着为这个儿子多攒一点家底。原著里不选林黛玉,那是林黛玉的家产已经被花光了,林黛玉已经成了穷光蛋。现在王夫人不选林黛玉,那是因为林家有儿子。林家的财产是属于林黛玉的弟弟们的,林黛玉自己只能得到一副嫁妆。而薛宝钗的薛家家产丰厚不说,薛姨妈也好,薛蟠也好,都不够聪明。王夫人有这个把握,把薛家的财产都弄过来给他的儿子贾宝玉。
至于史湘云,自始至终都不在王夫人的考虑之中。
王夫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儿子被养在贾母的屋子里。也可以接受儿子将来不走科举、不做官。却不能接受儿子一把年纪了还不懂事儿。
贾宝玉在贾母的屋子里,终日不摸书本一下,只知道给那些丫头们伏低做小、跟那些丫头们胡混、吃那些丫头们嘴上的胭脂。这一件件、一桩桩,就跟一根根的刺一样,刺在了王夫人的心头。
对比之下,在贾玖的帮助下。已经学不少功课的贾环,就显得格外刺眼。
1...187188189190191...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