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天下为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闭门造車
这不,这把柄就送来了。
吴贤妃和周德妃在宫里到底根基深一点,如今又成了贵妃,有的是人讨好他们。就连皇后娘娘,因为跟家族不够亲近,在面对联手的吴贤妃和周德妃的时候,也不得不退避三舍。所以,吴贤妃和周德妃的娘家人很容易就进了宫,把消息送到了吴贤妃和周德妃的手上。
吴贤妃当即就笑了:“好一个贤德妃,都说你有多贤德呢,跟万岁建议让我们修建什么省亲别墅,结果呢,银子我们出了,好处你一个人得了!这天底下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儿?贾元春,贤德妃,这事儿就怨不得我了。你不仁我不义,更不要说,我们原来就没有什么情谊。”
当天晚上,吴贤妃就病了,还请了太医。说他心情郁结,病倒了。
皇帝刚开始的时候还不在意,只是让皇后娘娘负责照看,皇后娘娘一见,立刻就把吴贤妃宫里的人都禁了足,让吴贤妃好好修养。
吴贤妃作为新晋位的贵妃,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承宠的日子。现在一病倒。他自然就不能伴驾侍寝了。他好日子自然就被其他的后妃给瓜分了。
周德妃作为吴贤妃的老对手兼老伙计,自然知道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这不,皇帝见到周德妃的时候。就看见一副美人垂泪的模样。
周德妃的年纪也不小了,不再是刚进宫时候的娇嫩少女。可是宫里的女人们都会保养,也愿意花时间保养。周德妃又在妃子上呆了这么多年,自然有人奉承他。他在宫里得到的待遇虽然比不得皇后。却也是数一数二的。
周德妃也是很了解皇帝的人,所以他也不会弄出那种泪流满面的煞风景的模样。一点灯如豆,双目微红,泪珠子在眼眶里面滚来滚去,却不曾落下。听见君王进来的声音,连忙按按眼角站了起来,不让皇帝看见自己难过的样子。可是微红的眼睛和帕子上的痕迹依旧泄露了稍许。
皇帝一看周德妃,立刻就取笑了:“哎呀。谁欺负了我们的贵妃娘娘?告诉朕,朕与你做主。”
周德妃连忙与皇帝行礼,得到允许,这才款款地站了起来,口中犹道:“万岁取笑了,臣妾蒙万岁恩宠,做了多年的皇妃,如今又是贵妃,哪个敢给臣妾脸色看?”
皇帝道:“那你为什么红着眼睛?难不成是我们的皇后娘娘给你脸色瞧了?”
周德妃连忙道:“万岁,自打皇后娘娘执掌六宫以来,何尝出现过这样的事情?皇后娘娘处事最是公正不过了。”
皇帝道:“那你为什么哭泣?”
周德妃迟疑了好一会儿,方才咬了咬牙,又跪下了:“万岁,若是臣妾说了,还请万岁莫要生气。”
皇帝道:“你且起来说话罢。”
周德妃不敢起来,依旧跪在皇帝的脚边,道:“万岁恕罪,当初万岁突然册封贤德妃的时候,臣妾心中害怕,以为是臣妾惹了万岁不高兴了,所以曾经偷偷地打探过其中的缘由。万岁,臣妾的祖父出身贫寒,因为机缘巧合,祖父被太上皇指给了万岁,成为万岁的詹事,臣妾也因此得以侍奉万岁,这是臣妾此生最为幸运的事。怎奈,自打祖父去世之后,臣妾的父兄才能有限,不能为万岁分忧。这是臣妾最为惭愧的地方。”
皇帝道:“好端端的,说这些做什么?”
周德妃跪在皇帝的脚边道:“不瞒万岁。当日听说贤德妃得了万岁青眼之后,臣妾与吴姐姐都偷偷地往养心殿塞了银钱,从一位小公公的嘴里知道,万岁是因为朝廷赋税不够使唤,又惊讶于贾家的奴才们都那般富庶,故而在贤德妃的鼓动之下,方才起了让臣妾等人回家省亲的念头。不瞒万岁,臣妾的确想家,做梦都想着回家看看。怎奈臣妾已经是皇家的人了。而且,臣妾的娘家根基浅薄,比不得贤德妃,乃是国公府邸的千金小姐,家里又得太祖皇帝与高祖皇帝的青睐,……”
皇帝听见周德妃竟然隐隐地指责他觊觎臣子的家业,不免有些尴尬,听到后面更是放下了脸:“你到底想说什么?”
说贾元春的娘家有钱,这话别人会信,皇帝可不会信。
要知道,当初贾赦贾政兄弟两个分家的事儿,还是皇帝派人去处理的。贾政王夫人最后拿走了多少银钱,皇帝一清二楚。
贾赦的家产状况,皇帝就是不能说个十成十,也能够说个*成的。因为贾赦曾经把自家的产业拿出来,请官府的人帮忙整理,后来每增添一笔产业,都有登记上税。就是后来贾赦贾琏父子在边关得到的战利品,皇帝手里也有一本账。
如果说皇帝对贾家的掌控力还不够的话,那么只有贾母的屋子,还有贾玖那里了。
皇帝不清楚贾母的财产情况,那是因为贾母的私房还没有查过,至于贾玖,则是因为这丫头是道门的人,得到道门的照拂,如今又进了碎岛的眼。
但是。皇帝很清楚,贾赦这边的财产只会比他手里的账本上的纪录的数目要多得多,就跟贾政这边的财产比他手里的账本上登记的数量还要少。
贾政分家得到的钱财本来就不多,王夫人的嫁妆也清理过了,贾赦又分宗出来了,贾元春第二次进宫得到的钱财和人脉要比之前要少很多,贾政这边早就不复当初窃据荣国公府的富贵与自在。
这才是皇帝知道的内容。
当然。说皇帝不动心。那是假的。要知道,朝廷一年的赋税也就四千万两白银呢。九百万,已经比江南省一省的赋税还多了。再者。朝廷大部分的权力和财富都掌握在太上皇的手里,使得皇帝想做什么都捉肘见襟,让皇帝十分不方便。在听说林家的财产数额巨大的时候,皇帝的心中未尝没有跟过把林家的财产拿过来的念头。但是皇帝也只想过那么两回罢了。他可从来没有说出口。
现在周德妃这样说,皇帝有种被人道破了心中的阴暗的狼狈。当即就放下了脸。
周德妃也发现了皇帝有些不满,他立刻明白自己怕是那句话得罪了这位喜怒无常的主儿,连忙长话短说:“启禀万岁。臣妾的娘家根底浅薄,没有足够的银钱运转。所以下面的孩子为了省钱,竟然跟薛家买便宜货,打算以次充好。是臣妾的错。未能管教好自己的娘家。还请陛下恕罪。”
说着,就拜倒在地。
皇帝听说竟然不是讽刺自己觊觎林家的财产。立刻放松下来。
他弯腰扶起了周德妃,道:“爱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你可细细地与朕说。”
周德妃连忙将太湖石的事儿说了,又道:“本来,父亲就说过,家里没有这么多的银钱,所以不能太讲究。所以,臣妾的家里东拼西凑,也就挤出来十来万银子,打算弄一万石意思一下。可谁想,下面的人竟然跟薛家勾搭上了,拿着购买正宗太湖石的银钱买了赝品。听说吴妹妹家里也是如此。吴妹妹听说时候,当时就气倒了,现在还没有回过神来呢。”
皇帝一听,这才反应过来。
这里面似乎话中有话呀。
皇帝想了想,径直走了进去,在正堂重要的宝座上做了,又招手让周德妃过去,方才道:“怎么,太湖石还有赝品?”
周德妃答道:“据说是道门弄出来的。前年的时候,长乐公主不是要修园子么你?这贾郡君大概也不懂正宗的太湖石跟赝品的区别,以为都是一样的,所以就用定正宗的太湖石的银钱定了赝品。”
皇帝想了想,道:“这个朕倒是知道。足足一百二十万石。如果不是长乐替他解释只怕朕都要好奇他们要建多大的园子了。”
周德妃连忙赔笑道:“公主殿下终究是公主殿下,那位贾郡君在家的时候也是娇生惯养的。不知道这市井之事也是有的。”
皇帝点了点头,道:“然后呢?”
周德妃道:“万岁,公主殿下的园子不修了,这些石头就砸在了贾郡君的手里。所以,这次修省亲别墅的时候,贾郡君就以原价将这些仿太湖石转给了薛家。”
“薛家?这是哪家?怎么听上去有些耳熟?”
周德妃道:“万岁道哪个薛家?就是贤德妃的亲姨娘家。贤德妃的母亲被禁足许多年,知道贤德妃得了圣眷,这位王氏才得以离开佛堂。只是这位王氏手底下惯常使用的人都被清理了,贤德妃的父母当初分家的时候跟宗族里面闹得有些不快,所以这些修省亲别墅的事儿,都是薛家帮忙操持了的。”
皇帝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
周德妃道:“贾郡君将那些石头以一两银子一石的价钱转给了薛家,可薛家一转手,又把这些石头以七两银子一石的价钱转给了臣妾的娘家与吴妹妹的娘家。听说,这薛家在这批太湖石上就挣了近六百万银子。贤德妃的省亲别墅竟然是一文钱都没有出,还有银子进来。吴妹妹可是一听说就病倒了。唉,臣妾若是有这么能干的表妹就好了。”(未完待续)
红楼之天下为棋 100帝心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面就说过:“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周德妃能够被册封为德妃并且在德妃的位置上呆了这许多年,可见他在皇帝心中的评价。
在皇帝的心中,周德妃本身便是一个与人为善、不会搬弄是非、很少给别人上眼药的人,也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在他的面前提起这种事儿,这可信度自然是极高的。而周德妃,不,应该说周贵妃眼下这等拙劣的表现,更表明了他对贾元春的不满、才会在明知道自己不会告状的情况下还坚持在皇帝面前告了贾元春一状。
皇帝觉得,即便周贵妃的话不大好听,却也是实话。
可就是因为周贵妃说了实话,皇帝即便对周贵妃的信任度很高也不得不表示生气,因为背后说人是非可不是宫妃应有的品德:“周氏,身为贵妃,你应当知道,何谓德。”说罢,不管周贵妃还在地下跪着,便拂袖而去。
这是多年来,皇帝第一次这么不给周贵妃面子。
皇帝带着人不见了踪影,周贵妃的心腹刚刚升为司赞的陪嫁丫头雨墨过来扶起了自己的主子:“娘娘,您何苦为了这个惹怒了万岁。”
周贵妃叹息一声,在周司赞的搀扶下站了起来,道:“我虽然贵为皇妃,可是我终究是周家的女儿。自打我进了宫,父亲母亲就不知道为我担了多少的心思,就连哥哥,也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认可,不然,便是做得再好。在别人看来,父亲与哥哥终究是靠着裙带关系上来的小人。我不但不能为家里做什么,反而要拖累父母兄长,甚至,我隐隐听说,家里为了即将到来的省亲,不但停止了添置祖业祭田。还有往外面发卖田地兆头!这如何使得!”
因为心情激荡。周贵妃甚至忘了用上“本宫”二字,直接用上“我”了。
周贵妃道:“若是发卖田地、修建省亲别墅真的于国于民有利,我。本宫说不定就认了。可惜的是,就怕我们忍了,好处却让一个人得了,后果却让万岁承担了去。”
周司赞周雨墨道:“娘娘。您是说,这里面另有文章?”
周贵妃道:“是啊。”
边上其余几位跟周司赞一个等级的女官立刻过来扶周贵妃坐下。又奉了茶过来,道:“娘娘,自打册封之后,您就愁眉不展。人前笑,人后却常常对着灯烛独坐到天明,是不是因为您看出了什么。”
周贵妃点了点头。看了看四周众多的女官、宫女、内侍,又看了看敞开着的宫门殿门。长叹一声,道:“罢了,本宫也只说一回,你们都记在心里,日后也要谨言慎行方好。本宫知道,你们有人心中一直在疑惑,本宫为何自打得封贵妃之后就愁眉不展,本宫为何在晋位之后不但不扬眉吐气反而比从前更加谨言慎行甚至一再约束着你们,不许你们轻易外出。你们要知道,本宫在晋位之前,已经是四妃之中的德妃了,在宫中没有皇贵妃的情况下,本宫只在皇后娘娘与贵妃之下。以前,贵妃或者空缺,或者无子,而皇后娘娘膝下有两位嫡出的皇子,年岁也都不小了。本宫与皇后娘娘之间隔着贵妃,所以皇后娘娘的两位嫡皇子,年幼却尊贵,本宫的小七年长身份上却要略差一点。如此,皇后娘娘与本宫和吴贤妃方能够相安无事,本宫的小七在面对两位嫡出的弟弟的时候,也能够保持心平气和。可是如今呢?皇后娘娘与本宫之间,竟然只差了一个轻易不会许人的皇贵妃,也就是说,只要皇后娘娘身体康健,宫里就不会有皇贵妃,本宫也好吴妃也好,都距离皇后只有一步之遥。这不是逼皇后娘娘与本宫和吴妃三方殊死搏杀么?就是小六和小七两个,也会有人鼓动他们更上一层楼。小六和小七已经是皇子了,还需要上进么?赵端嫔与二皇子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二皇子为何会被厌弃,还不是因为他上进了?赵端嫔为何会被贬谪,还不是因为他没有管好娘家人,让娘家人鼓动自己的儿子去争?!
周贵妃非常庆幸,因为七皇子是自己的养子,不是自己的亲骨肉,所以自己在行事的时候能够多思考一二,说话做事的时候,也能够保持较为平和的心态。不然,已经等于进了冷宫的赵端嫔就是他的榜样。
周贵妃迟疑了好一会儿,才道:“你们记着,本宫不求未来多么显赫。本宫已经是贵妃,皇后娘娘那个位置,也不是本宫能够奢求的。本宫只要老老实实、安安分分的,小七也只要做好皇子的本分,将来自有好处。而你们的前程,也是跟着本宫走的。太过有野心的奴才,背主的奴才,你们也知道会是什么下场。”
季淑妃就是靠着元皇后上台的,他还是踩着元皇后上台的。可是那又怎么样?之前皇后娘娘忙着跟丽贵妃争,没空收拾他,等丽贵妃一死,皇后娘娘立刻找了个机会,把这个背主又在背后搞鬼的玩意儿给收拾了。
季淑妃已经是宫人里面爬得高、爬得快的了,他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宫里最忌讳的便是背主、算计自己的主人。同样,忘恩负义之辈也不可能活得好好的。
听周贵妃如此说,诸多的女官这才明白,为何他们的娘娘宠爱不多,却为何在宫里能够稳步上升。
在宫里,不缺那种野心勃勃的妃子,也不缺头脑清楚的妃子,但是头脑清楚却能够明白自己的定位,甚至能够控制住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的野心的妃子并不是很多。
皇后之所以能够稳坐皇后的宝座,就是因为他的家族成全了他。皇后的娘家显赫不假,可是皇后又没有亲兄弟,只有堂兄弟、族兄弟,而且皇后的娘家人跟皇后并不亲近。这也使得皇帝能够对皇后放心、也对皇后的娘家放心。
至于吴贤妃与周德妃两个,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家族一直都跟在皇帝身后,更重要的原因是,吴贤妃、周德妃两个不骄不躁,得宠时不会仗着宠爱为家族要求这个要求那个,尊贵时也不会由着家族仗势欺人反而要求家族谨言慎行。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行为,才使得皇帝对他们放心。
即便皇帝知道这两个妃子心中也有*。知道这两位妃子把他当成君王而不是丈夫。但是这两位妃子在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算盘的同时,还能够知情识趣,从来都不过线。所以皇帝对这两位妃子也十分信任。
而吴、周两位妃子也很清楚,在宫廷里面,要想活得好好的,就必须维持这种信任。皇帝的宠爱容易得。皇帝的爱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皇帝的信任才是长长久久的、才是他们这种妃子的护身符。
周贵妃也一直在努力经营着这份信任。
周贵妃道:“这便是本宫的打算。小七只要好好的。做一个贤王就够了,本宫也只希望自己能够在德妃这个位置上安然到老。可惜的是,有人偏偏不让本宫好过。自己媚上邀宠也就算了,却拿本宫与本宫的小七为他铺路。你们且想一想。本宫如今成了贵妃,小七跟小六一样,成了贵妃养子。在宫里没有皇贵妃的情况下,他们便是嫡皇子之下最尊贵的皇子!小七年纪又轻。若是有人在小七耳边说些有的没有的,小七又在血气方刚的年纪,被那些人说动了,有了不该想的奢望可怎么办?本宫与小七两个是斗不过皇后娘娘的,可若是加上吴妃与六皇子呢?皇后娘娘、本宫、吴妃三方若是斗得你死我活,最后得力的人会是谁?那位的身后可是站着四王八公,跟太上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想要做什么,又岂是那么容易躲得过去的?”
在场的那些女官宫人们立刻白了脸。是的,如今皇后娘娘乃是国母,又有两个嫡皇子,自然是尊贵的,在皇后之下,便是吴贵妃和周贵妃,两个膝下各有一个养子,而且,这两位皇子很有可能是他们仅有的孩子了。再往下,便是刚刚晋位的贤德妃贾元春。他年纪轻,不比皇后与吴贵妃周贵妃三人,已经三十有余,将来也不大可能有自己的亲生骨肉了。而且吴贵妃和周贵妃两个,若是把六皇子七皇子给折了进去,日后想要再抱养一个都不大可能。换而言之,六皇子和七皇子很可能是吴贵妃周贵妃两个人这辈子仅有的孩子,是他们下辈子的依靠,也是他们这些女官宫人们的依靠。
至于贾元春,他刚刚上来,年纪又轻,位分又仅在皇后与吴贵妃周贵妃之下,将来无论是自己生养一个,或者是抱养一个,都是路。甚至可以说,若是皇后、吴贵妃、周贵妃三方斗得你死我活,正好给他让路。
明白了这一点,众女官、众宫人们脸上也越发谦卑了:“是奴婢们让娘娘担心了。”
周贵妃叹息一声,道:“吴妃妹妹是个心细的,又比本宫聪明,想来他会倒下,也是看透了这个。若不是吴妃妹妹的表现不同以往,本宫也不会想到太上皇在位期间的腥风血雨。”
周司赞周雨墨闻弦而知雅意,立刻接口道:“可是娘娘,您方才为何在万岁面前那样说,为何不直接告诉万岁您的忧虑?”
适时地显现自己的无知,衬托自己主子的聪慧与睿智,也是他们这些奴才的本分。更何况是如此重要的事情,更是要给自己的主子搭一个好好表现的舞台了。
在这一点上,这个雨墨显然是个极聪明的人,也做得极好,也难怪他能够成为周贵妃的左右手。
周贵妃摇摇头,道:“修建省亲别墅任何一个妃子来说,都是大事。要让本宫的娘家出银子,也该让本宫知道因由罢?本宫打听这个,虽然不大合规矩,却也在万岁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可若是本宫方才那些话,只是本宫在已有的情报的基础上作出的推测,并没有人证物证。若是本宫直接跟万岁这么说,万岁即便知道本宫所言非虚。也会对本宫起的嫌隙。”
周贵妃很清楚,天真的人在皇宫里面是活不长的,心思缜密的人物,也不可能让人看出来你的算无遗策,不然,别人会联手把你给坑了。真正能够在宫里活得好的人,不一定要有大智慧。但是一定要有些小聪明。当然。即便是有些小聪明,没有几分运气也不可能活下来。
宫廷就是这样的地方。
太过聪明的人是活不长的,不够聪明的人。也是活不久的。
不够聪明却活下来的人,不是有个好家世庇护着,就是上面有人。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皇后。
作为太祖皇帝的公主的孙女儿。这位皇后娘娘身上流着皇家的血,所以。当初元皇后与三位贵妃争宠的时候,没有人敢对这位身上流着皇家的血的妃子动手,即便元皇后跟三位贵妃斗得你死我活,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避开当时还是妃子的当今皇后。甚至偶尔还会帮当今皇后躲过后宫的算计。
这就是投胎的本事。
如果当今皇后身上没有流着太祖皇帝的血,只怕他早就挂了。即便是现在,太上皇和当今万岁背地里都得厉害。可是这两位还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护着当今皇后所出的两位嫡皇子。
因为这两位嫡皇子乃是血统最为纯粹的皇子,无论太上皇跟当今最后谁胜出。只要是这两位皇子上位,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皇家的利益。
这一点,周贵妃非常清楚。而且,作为老对手和老朋友,周贵妃也知道吴贵妃一样清楚这一点。所以,无论他们两个是互相联合还是在背后算计,他们都不敢对皇后娘娘与皇后娘娘的两位嫡皇子动手,甚至约束着自己的养子和自己的娘家。因为他们很清楚,除非太上皇跟当今皇帝同时厌弃了皇后娘娘,否则,皇后娘娘的地位就无人能够动摇。
就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周贵妃也好吴贵妃也好,他们争宠归争宠,但是他们在皇后面前总是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
在周贵妃看来,这满宫里只有皇后娘娘一个是因为有个好出身,这才能够让太上皇跟皇帝出手护着,贾元春算什么?宫里跟贾元春这样,一下子博得盛宠的女人多了去了,就好比之前的丽贵妃一样。
丽贵妃一直以为,如果不是他晚了几年出生,这皇后的宝座必定是手到擒来,却不知道其实皇帝要用他的娘家才那么抬举他。结果,丽贵妃横行无忌,多次不给皇后娘娘面子,最后怎么样呢?生了个女儿还是病歪歪的,根本就没养大,比丽贵妃走得还早。就连丽贵妃自己,在娘家覆灭之后没多久也跟着完蛋了。
在周贵妃看来,这个贾元春连丽贵妃还不如。至少丽贵妃还有个显赫的娘家,对皇帝也是真心实意的。皇帝即便背地里算计着丽贵妃,却也骗了丽贵妃一辈子,让丽贵妃一直到死都活在皇帝的谎言里面,认为皇帝对自己是真心的,自己没能长长久久地陪着皇帝是因为自己的运气不够好。
可是这个贾元春呢?父母名声扫地,还有个有逆谋嫌疑的舅舅,更重要的是,这个女人的眼睛里面满满的都是算计、都是荣华富贵。
在宫里,心里都是算计并不稀奇,向往荣华富贵也是常态。可是偏偏这座华丽的囚笼的主人,无论是太上皇还是当今皇帝都是从小到大都看惯了女人们勾心斗角的丑态的人。这样的人,他们也许会容忍女人们在背后勾心斗角,却绝对不会允许女人们对着他们的儿子动手,更不会允许女人们算计到他们的头上去。
其实周贵妃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因为他知道,皇帝肯定会脑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