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天下为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闭门造車
袭人摇摇头,道:“我只是问你,如果。”
“吓死我了。”晴雯拍拍胸口,道:“你呀,说话当心点!这种事情,哪里是可以随便出口的?!”
袭人不死心,道:“怎么,这不是好事儿?”
晴雯道:“如果你想死。顺便害死宝玉屋里,不,宝二爷还住在老太太跟前,应该说,如果你想气死老太太,顺便还云姑娘和三姑娘上吊的话,那你就继续作!我只告诉你。这是忌讳!宝二爷若是年纪轻轻就有了庶长子。那他这辈子就别想娶个门当户对的媳妇,也别想有一门给力的岳家了。”
袭人一听,脸上的血色都褪尽了。
他把贾家当成了自己的家。跟贾宝玉有了首尾之后,更是把贾宝玉当成了丈夫。他会跟贾宝玉滚|床|单,他会排挤其他的丫头,他会为贾宝玉打算好一切。可是无论他做什么,他自问。他都是为了贾宝玉好。现在,晴雯竟然告诉他,如果他现在怀孕,会对贾宝玉的未来产生巨大的伤害。袭人傻眼了。
袭人是个丫头没有错,但是他们这些丫头也是女人。哪怕是袭人,即便他心中有无数的算计。他也不会舍弃自己的孩子。
袭人心乱如麻。
他迟疑了好一会儿,这才咬咬牙。低声道:“晴雯,这种事情,你是如何知道的?”
此时此刻,袭人已经顾不得许多了。
他只能向这个原本会成为他最为防备的对手求助。
晴雯挑了挑眉,道:“你该不会在老太太屋里呆久了,忘记了这府里谁才是正经的主子罢?没错,宝玉的皮相的确好,又是怜香惜玉的性子,老太太屋里大部分丫头都知道,老太太的私房将来时宝玉的,得意的丫头自然也是给宝玉的。可是,无论老太太如何偏爱宝玉,大门外面的匾额挂的是荣国侯府,正经的荣国侯乃是我们老爷,我们老爷百年之后,这座府邸也是传给我们二爷的,跟宝玉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你们围着宝玉团团转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丫头想爬我们二爷的床呢!为此,我们老爷也好,我们姑娘也好,可没少费心思。这些话,也是我们姑娘跟姑姑们私底下请教的时候,姑姑特别提醒的。”
袭人立刻知道要紧的来了,连忙竖起耳朵细听。
只听晴雯道:“姑姑们说,所谓婚姻,本来便是通两家之好,结两姓之盟。人家把女儿嫁过来,从此之后,两家首尾相望,将来在外面也能够互相扶持。可是,人家姑娘才进门就做便宜娘算怎么一回事情?庶长子可不仅仅是膈应人家姑娘,就是在律法之上,只要占了一个长字,也是不同的。别的庶子不一定能够上宗谱,可是庶长子却能够上宗谱,日后家产祖业族产,庶长子都能够跟嫡子争一个高下。想想吧,人家把女儿嫁过来,又帮了你多少事情。结果呢?自己的亲外孙矮人一头,家业和祖业都被人分一大块儿。更重要的是,庶长子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儿,嫡母和嫡母的娘家是九族之内,会被问罪。可是那个姨娘和他们的娘家一点儿屁事儿都没有。坏处都被嫡母和嫡母的家族背了,好处没有,谁会给自个儿找麻烦?所以,官场之上,最忌讳的便是庶长子。一样是嫁女儿,看人家的时候,大家宁可让女儿给别人做填房,也不愿意把女儿嫁到未议亲就有庶长子的人家。不要说成亲之前就纳妾,就是成亲之后,要纳妾,也是要跟岳家说一声儿的。若是妻子没了,就连填房也要跟岳家商量着来!”
袭人道:“可是林姑娘家里……”
晴雯道:“那是因为我们府里没规矩,连累得林姑老爷丢了官!再说了,林姑老爷续娶的事儿虽然没有得到老太太的首肯,却是我们老爷先给林姑老爷去了信。老太太是我们府里的太夫人,一言九鼎没有错。可是在外头看来,我们老爷才是家主,既然我们老爷点了头,又有信件为凭,那么林姑老爷续娶就合乎情理了。”
当年林如海续娶导致贾母大怒,甚至还破口大骂一事,无论是袭人还是晴雯都非常清楚。只不过那个时候木已成舟,再加上是贾赦先去了信,表明了他不干涉林如海的婚事,才有后来的事儿。贾母即便对林如海续娶一事非常不满,也只能作罢。
贾母破天荒把贾赦叫到跟前,还大骂了一通。
这件事情,下面的丫头们至今还记忆犹新。
续娶要跟岳家商量,这种事情。袭人早就知道了。可是他从来就不知道,原来议亲的时候,世人会第一时间排除那些有庶长子的人家。
不过,设身处地一想,袭人也明白过来了。
这少奶奶才进门,屋里已经有两行妾就不说了,再有个庶子庶女。要想管教。夫家也会怀疑少奶奶是不是会为了自己将来的孩子铺路而对孩子下手,或者是害怕少奶奶会因为心中不忿,或者是少奶奶身边的人觉得自己有必要为少奶奶分忧。而选择除掉自己小主子未来的障碍。可若是什么都不管,又会有人背后说闲话。
即便袭人觉得自己不会有别的心思,盘算着取而代之什么的,可是若是换了王熙凤一样的少奶奶。只怕是留不得他的。即便是个好性儿的姑娘,若是不知道这里的事情。刚进门的那会儿,也会起了嫌隙,若是回门的时候多嘴两句,只怕他的宝二爷的前程会多出无数阻碍。
这是袭人不能接受的。
他可以受委屈。但是绝对不能接受贾宝玉的前程受阻。他可以接受现在开始避孕,可以接受等宝二奶奶的孩子出生之后再要自己的孩子,却不能接受。自己离开贾宝玉的可能性。
袭人迟疑了一下,道:“晴雯。你说林姑娘是二姑娘罩着的,可是有人要对林姑娘动手么?”
晴雯看了看他,半天才吐出一句:“我只告诉你四个字,人为财死。”
袭人立刻明白了。林黛玉是带着林家偌大的产业来的。那么大的一笔产业,没有人会不动心。林家又只有几个小孩子,怕是有人打着骗婚和谋财害命的勾当了。
而这个人选,自然非王夫人莫属。
王夫人的为人和品行已经是路人皆知了。即便是袭人这样的丫头,对王夫人也没有多少信心。
袭人默默地叹了一口气。
他想他知道贾玖放他跟晴雯说话的真正的原因了。
袭人道:“晴雯,你给我递个话儿,你说,老太太属意谁做宝二奶奶?”
晴雯看了看袭人,道:“放心,不会是林姑娘。因为一旦坐成这门亲事,林姑娘的弟弟们就保不住了,宝二爷即便没有自己动手,将来也必须为林姑娘的弟弟们偿命。老太太也是知道这一点,这才默许了我们姑娘把林姑娘跟宝二爷隔离开来。老太太默许了林姑娘不用去请安,也是为了保护宝二爷,怕他日后被人给连累了。至于老太太最终属意谁做宝二奶奶,这事儿谁都说不准。我又不是你,就住在老太太屋里,又不是鸳鸯姐姐,是老太太肚子里的蛔虫,什么事儿都知道。”
袭人道:“那么云姑娘跟宝姑娘,谁会成为宝二奶奶?”
晴雯似笑非笑地看了袭人一眼,道:“放心罢。即便云姑娘跟宝二爷情投意合,只要史家两位侯爷不点头,云姑娘就不可能嫁给宝二爷。他可是史家大小姐,史家长房唯一嫡出的姑娘,就冲着现任保龄侯的爵位是从他父亲手里来的,为了不让人戳脊梁骨,保龄侯与保龄侯夫人也不会点头的。除非云姑娘做了什么丢人的事儿,需要遮丑,否则,史家不会把云姑娘嫁过来。至于宝姑娘,如今薛家都是掌握在宝姑娘手里的,只要宝姑娘自己愿意,以二太太对他看重,这门亲事怕是*不离十。”
袭人道:“二姑娘是这么说的么?”
晴雯道:“秦姑姑这么说的。”
袭人心乱如麻,只得胡乱点了点头,又拿出自己做的针线。
晴雯看了看那块绣着鸳鸯的帕子,道:“我说你呀,真是糊涂的不是?这种东西,是我能用的?闺阁里面出现了成双成对的鸳鸯,那就是自己找死,更何况我还要过两年才出去呢。东西你先拿回去,等过两年再送也使得,现在给了我,也只有烧掉的份儿。”
袭人道:“反正是给你的,你爱烧不烧。”
晴雯道:“现在不是我烧不烧,是我拿着这玩意儿烫手。罢了,回头我跟我们姑娘报备一声罢。”
袭人奇道:“怎么,你们姑娘连这个也要管?”
晴雯道:“你当是你们屋里呀,宝玉竟然连尨服(尨通蟒,也就是俗语中的蟒袍)都上身了!我们这里。姑姑们管得极严。像我们这种丫头,身上的衣裳不能有整朵的花朵,要想在衣裳上添点装饰,就只能用飘零的花瓣和树叶子草叶子,大小、位置,都有规定,折枝花卉什么的。就更加不要想了。更不要说鸳鸯这种刺绣了。”
晴雯对自己的针线活很有自信。可是来了贾玖的屋子里,方才知道,很多花样儿是不能在闺阁里面出现的。
等客人走了、袭人也离开了。晴雯这才找上贾玖,将他与袭人之间的对话跟贾玖说了。
贾玖听说之后,也只是长叹一声。
跟晴雯不同。晴雯终究是个丫头,即便对袭人诸多不满。晴雯对袭人还是服气的,觉得袭人对贾宝玉是真的好。这是丫头们的看法。可是贾玖是主子,在贾玖看来,袭人就是那种刁奴,欺主的刁奴。
在晴雯看来。袭人纵着那些丫头们玩耍,是为了突出自己的勤勉,本身并没有多少坏心。可是这在贾玖看来,袭人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了家风败坏,根本就不能容忍。贾宝玉为什么有那么多丫头,这里面固然是因为贾宝玉喜欢被那些丫头们环绕着,实际上是因为贾母为了贾宝玉不用外面的针线娘子的活计的怪癖特意置办的。那些丫头们存在的理由就是,为贾宝玉置办衣裳佩饰。
袭人纵着那些丫头们玩耍,看似只是为了表现自己,可实际上,却造成了两个后果,贾宝玉的衣裳不妥当了,置办这些丫头们的的原本目的没有达到,反而造成了浪费,这是第一个后果。那些丫头们得了袭人的好,自然会帮袭人说话,袭人的人缘好了,家里的风气败坏了,上面的人对下面的丫头的掌控力却下降了。这也造成了上面的主子对袭人的依赖度增加了。这便是第二个后果。长此以往,上面的人可能被袭人架空,下面的人只会听袭人的,原本应该是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变成了沙漏型的结构。主人不在是中心,袭人却成了节点。
就跟原著里贾宝玉的屋里的情况一样,看着是晴雯很作,可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固然有贾宝玉的原因在,袭人的作为也功不可没。
还有,原著里面,袭人不止一次说林黛玉的坏话。很多人都认为,袭人阴林黛玉,是因为林黛玉的那句东风压倒西风,可实际上,在贾宝玉等人搬入大观园之前,袭人就当着薛宝钗的面,数落过林黛玉很少动针线的事儿。
按照社会习俗,女孩子是不能给外男做针线的。也就是说,女孩子的针线,除了给自己的几个姐妹,或者是给自己的父亲和亲兄弟,是不能给其他人的,连堂兄弟就要忌讳些个,更不要说贾宝玉这个表兄弟了。
林黛玉本来就不是袭人的什么人,没有这个义务帮袭人分担贾宝玉房里的针线活计。他给贾宝玉做东西,那是看在贾母的面子、看在两家姻亲又是表兄妹的情分;他不做,那是礼。可是袭人是怎么说的?对这薛宝钗抱怨过,对着史湘云还挑拨离间,让史湘云跟林黛玉闹了一场又一场。林黛玉是他袭人手底下的丫头么?必须听袭人的,替贾宝玉做针线活?
贾玖曾经听说过,有人猜测,原著八十回之后,“袭人为遮掩宝黛的‘丑祸’挺身而出,避免了王夫人的尴尬,保全了宝黛的名声,但因此离开贾府,并建议留下麝月。”(此处参看百度),其实贾玖认为,袭人不是为了遮掩什么宝黛丑祸离开而离开了贾家,而正是因为林黛玉死了,外面开始调查林黛玉的死因,导致他背地里的行为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得他不得不离开了贾家。
林黛玉是什么人?他可是林如海唯一的女儿。林如海在盐政上连任了那么多年,不曾动过一动,可见上面对他办事能力是十分看重的。这样的一个人,死了,朝廷会不派人关心一下?只怕林如海死后,他有多少财产,他为朝廷弄了多少钱,新旧两任皇帝手里都有一本账。
巡盐御史这个位置,一年三五十万银子,那根本就是正常收入。按照原著里的说法。林如海在林黛玉五岁的时候出任巡盐御史、林黛玉六岁丧母进京,再看贾家一连串事情,薛宝钗进京,秦可卿出场,秦可卿生病,秦可卿病情好转、贾敬大寿、秦可卿生病、秦可卿看亡故。林黛玉第一次进京到他得到林如海病重想消息回南。他至少在贾家呆了四年,而林如海在扬州巡盐御史的位置上呆了五年。
五年。即便林如海再清廉。他至少在这个位置上捞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如果他手段圆滑一点,拿个两百五十万那根本就没有问题;如果他略略贪一点,那就是三百万两银子起跳。
再加上林家四代列侯。人丁单薄,家私却极多的现状,就可以只得,原著里面贾琏说的那三二百万银子。其实已经是去了林家的族产和祖业了。也就是说,林如海已经做了遗产申报的全部手续。以贾琏这种只能给家里跑腿却被外人当成给贾政跑腿还一无所知的纨绔子弟。根本就不可能是林如海这种能够在巡盐御史这个位置上一连呆了数年的老狐狸的对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便林如海这只老狐狸已经濒死了,他也能够把贾琏和贾琏背后的贾家玩死。
而且,即便林黛玉身份不够。不能直接交给皇帝荣养,皇帝也不会什么都不管,以致于寒了臣子之心。
所以。林黛玉一死,无论他是因为什么理由死的。皇帝都要过问一句,然后问题就出来了:都说林黛玉是个体弱的,可是太医院里面没有贾家给林黛玉请太医的记录,倒是有贾宝玉为自己房里的一个丫头请大夫的记录,而且一请就是两次,一次是胡雍这个有名的庸医,第二次便是王太医。王太医在后面是随军去了,可是胡庸胡太医却是在京里。
皇帝一查,贾宝玉给自己的丫头请的都是太医,却不知道给近在咫尺的林黛玉顺路看一看,能不生气么?皇帝身边的宫女都不一定能够请动太医,说不定只能将就医女和学徒之类的呢。再往下查,好么,林黛玉日常吃的人参养荣丸还是有问题的;林黛玉不给贾宝玉做针线,还有人唧唧歪歪说他不肯动针线的;林黛玉被人跟囚徒一样关在大观园里,连命都保不住了,就跟惊弓之鸟一样,还有人骂他刻薄小性的;更甚者,林黛玉带着三二百万两银子进了贾家,这是公开的秘密。
然后,林黛玉死了,那三二百万银子的财产却不翼而飞。林黛玉是林家最后一滴血脉,如果他没有结婚就死了,他的财产是要交给国家的。
就是皇帝不查,下面的大臣们也会要求彻查。
皇帝也不得不查,如果他不查,那就会有人怀疑到他的头上,怀疑他是不是故意弄死林如海,然后借省亲别墅夺林黛玉仅有的财产。如果他不查,他肯定是要替贾家背黑锅的,臣子也会怀疑他,太上皇势力会反扑夺权,平安州势力也会趁机闹事。
不管别的事情如何,袭人在背后阴了林黛玉的事情肯定会闹出来,贾宝玉为晴雯连着请两个太医的事情也会闹出来。皇帝可不会管晴雯是哪个,到底死没有死,他只知道,那个丫头是贾宝玉身边的第一人,而晴雯离开大观园之后,贾宝玉身边的第一人便是袭人,他的地位无人能够动摇。
贾玖不止一次揣度着,袭人会离开贾家,就是因为这两件事情叠加在一起,所以为了保护贾宝玉、保护贾家这个他心中家,所以他选择站出来,承担下一切。他不是为了什么遮掩宝黛“丑祸”而离开的,他是为了帮助贾家圆谎,让人以为林黛玉在贾家的日子过得极好极舒心委屈而离开贾家的。
而事实却是,因为贾家、因为贾元春,林黛玉甚至没能为林如海守孝,这种事情绝对触及了当时的人的底线。袭人立刻了贾家,而贾家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调查和。林黛玉的事情只是一个引子,随着调查的进行,贾家其他的不法之事也一一暴露在人前,最后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下场。
贾家因为林黛玉带来的钱财,而修建了一个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美央美仑的大观园,却也因为林黛玉的夭折而落入地狱。
这才符合曹雪芹最初的设想。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因果报应。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未完待续)
红楼之天下为棋 096黛玉之睿
热门推荐:、 、 、 、 、 、 、
林黛玉和林家的财产。
是蜜糖,也是砒霜。
原着里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如此巨大的财产,即便是少数人心志坚定,自己不会伸手,却不一定能够压下其他人的蠢蠢欲动。而且这种诱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演愈烈。
贾玖掐着指头算了算,自己今年已经是十四岁了,下一次大选,自己正好十六个虚岁。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如果不算计贾元春一把,激怒他、让他撩了自己的牌子,只怕自己就真的只能去那个地方了。
那位哪里的火候是差不多了,现在他还只是在自己屋里生气,等有了机会,他一定会找上他的女儿、尊贵的贤德妃娘娘哭诉一番,要求那个贾元春为他出气。
贾玖在心里默默地盘算着。
贾元春的确不够聪明——好吧,他的确能够说是个蠢的。无论是在省亲的时候把皇宫形容成不得见人的地方也好,还是后来下的那道懿旨,让贾宝玉跟一众女孩子们一起进入大观园,从而彻底地毁掉了贾家的女孩子的名节,都表明了贾元春本身是个蠢货,连最起码的禁忌都不知道。——但是多年的宫廷生活,起码教会了贾元春如何去看眼色,也教会了贾元春,什么叫做打狗看主人。
贾玖的那个替宫人养老的计划,的确讨好了那些宫人,无论是内侍还是宫女,即便再体面。也乐意自己有个退步抽身的地方。这些宫人们又不是笨蛋,虽然贾玖一直躲在长乐公主和兰陵长公主、嘉善长公主身后,可是只要稍稍打听一下。他们就能够知道那个计划的首创者是谁。
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贾玖相信,贾元春一定听说过这句话。除非贾元春有足够的把握,能够让皇帝对自己起了怀疑,否则,贾元春就是心里再呕,他也不敢冒着得罪满宫人的风险选择对他这个堂妹下手。
而这个把柄。贾玖心中正好有个计划。
贾玖抬头,遥望着香雪山庄的方向,眼睛微眯。思绪翻飞。实际上,竖立在他的面前的,只有一堵墙和墙前面的一排柜子。
“来人,派人去香雪山庄。通知林妹妹。就说明日过午,我会登门拜访。”
立刻有人应了。
说实在的,林黛玉也的确觉得这香雪山庄有些小了。如果是他一个人,阁楼里面作为小库房,自己住在三楼西间,东间作为书房,中间的小厅作为待客之所,嬷嬷和一等二等的丫头们住在二楼。最下面一层住守夜的婆子和小丫头们也是好的。
可是现在,这座香雪山庄住了他们姐弟五个人。其中。林禔又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林禔今年十岁,三年孝满便是十二岁。在林家这样的人家,十二岁的孩子都要准备童生试下场了,哪里还能够算是孩童?
可是现在并不是提出这个问题的好时机。
贾元春成了皇妃,王夫人到处要钱,就是这香雪山庄,他也来了好几回了。若不是表姐把他堵了回去,只怕这位二舅母依旧会天天过来。
林黛玉可是怕了这位二舅母了。说得谦虚、委婉了,这位二舅母听不懂,说得实在了,这位二舅母又发脾气,说不给贤德妃娘娘面子云云。天知道,他们林家跟那个为贤德妃娘娘又有什么瓜葛了?!他们林家四代列侯,他父亲林如海又是探花出身,父亲金榜题名、大小登科的时候,这位大表姐还没有出生呢,怎么到了这位二舅母的嘴里,就这么不中听,好像他们林家粘了这位贤德妃娘娘多少好处似的。
这位贤德妃之母可以没羞没臊、不讲究,可是他们林家可不能没了风骨。
如果不是知道两位舅舅已经分家、如果不是知道大舅舅早就分宗出来了,如果不是知道二舅舅一家也是寄居在大舅舅家的客人,只怕林黛玉早就带着弟弟妹妹们回自家的宅子居住了。
他们林家在京里又不是没有房子,不过是家中不能没有大人,这才住在大舅舅家罢了。
这些日子,林黛玉姐弟几个也被王夫人闹出了脾气。只是他们是小辈,如今又在守孝,不大方便,所以只好忍着罢了。
贾玖见到林黛玉的脸上犹有疲惫之色,又见林禔脸色古怪,便半真半假地道:“林妹妹,可是被下面的弟弟妹妹们闹得狠了,所以休息不好?”
林黛玉摇摇头,道:“二姐姐,礽儿和禛儿都是极好的。”
贾玖道:“小孩子,会哭会闹将来才会长得好呢。妹妹难道忘记了我们上次说的不成?”说着,又停了一停,方道:“说起来,也是我的不是了。林大弟弟可不是小孩子呢,也不大方便在内宅混着。只是我想着,作为长子,林大弟弟总是要跟妹妹一起守孝的,若是频繁进进出出总是不大好。这是其一。其二,这后花园里要干净些,也要单纯些。若是到了前面,人多手杂的,磕着碰着就不好了。”
听得林黛玉跟林禔都是心中一动,不约而同地抬头看了贾玖一眼。
林黛玉生来聪明,本能地觉得贾玖的话中不大好。林禔又不是一般的小孩子,他一下子就注意到了贾玖话语中的血腥。
说什么磕着碰着,这几句话虽然简单,可实实在在的告诉了他们,贾家如今不大干净,住在后花园里,他贾玖还能够护着他们姐弟,若是去了前面,怕是会中了算计,让他这个林家长子付出血的代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