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天下为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闭门造車
在薛姨妈看来,王家愿意帮他们母子三人,那是因为王家是他的娘家。可是在薛宝钗看来,王家的确帮过他们薛家不少事情,不过,那不是因为两家是姻亲,也不是因为两家关系好,而是因为他们薛家是付了钱的,花了大笔大笔地银钱才得到了王家的照拂。所以,薛宝钗。对王家的感情要淡很多、也要冷酷很多。
最明显的便是,王子腾出事的时候,薛蟠不顾忌讳、去为王子腾送行,王子腾南下南下一年多了,薛姨妈除了刚开始的时候胆战心惊、闭口不言,现在却经常提起这个哥哥的好来,去年过年的时候。就特特地准备了几色礼物给远在金陵的王家人送去。
对比之下。薛宝钗就显得冷漠许多。薛宝钗眼下对王家最大的感觉就是:当初他们薛家在王家投入了那么多的银子,有一半白花了。
对于王子腾被抄家、罢官一事,薛姨妈一想起来就就咬牙切齿。背地里提起贾玖,也是牙根痒痒。在贾母面前,薛姨妈从来是客客气气的,可回到自己的院子里、跟前只有自己人的时候。薛姨妈总是用那个死丫头或者是那个人来指代贾玖。
但是薛宝钗至始至终都对贾玖毕恭毕敬的。
在薛宝钗看来,贾玖很得上面的宠爱。长乐公主离不开他,皇帝对他印象不错,又是打落地就在大选的名单上的,将来少不了便是一个贵人娘娘。到时候。他若是肯为他们薛家说一句话,自然有无数的好处。与其等日后对方发达了再去赶热灶,还不如现在就跟对方打好关系。
总之。一句话:贾玖能够为他带来利益、为他带来好处,而王家已经失去了价值。所以,即便王家是薛宝钗的亲舅舅家,薛宝钗也会把王家的事情放在一边,专心地经营他跟贾玖之间的关系。
薛宝钗是个极其理智的人,他的理性思维方式甚至已经摒弃了一般人拥有的情感、到了让人感到害怕的地步。
不得不说,这也是薛宝钗最为无奈的地方。他的哥哥薛蟠,太过天真,虽然心地不坏,却跟贾宝玉一样不懂事,让薛宝钗愿意将后背放心交给他的同时,也在为他的闯祸能力深深地头疼。他的母亲薛姨妈,眼光永远只停留在内宅,耳根子又软,管教不了儿子不说,还当不起家。
也许就是这样的家庭,造就了这个极为理智的薛宝钗;也就是这样的家庭,也限制住了薛宝钗的眼界。
家人对自己的依赖与信任,让薛宝钗感动的同时也深深地悲哀。他改变不了哥哥,不能让哥哥成熟起来;他也改变不了母亲,不能让母亲变得跟父亲一样理智。薛宝钗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成熟,成熟到能够担负起他们薛家。
见母亲跟往常一样,在他面前咕哝了几句之后,再度把贾玖跟王家的恩恩怨怨压在了心底,回复了那个慈和的贵妇人的模样之后,薛宝钗又开始盘算起来。
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薛宝钗从来没有放弃过他的青云志。他的家族、他所接受的教育,让薛宝钗的心中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记:如果薛家要改变自己的地位,要么是薛蟠考中科举,薛家因此改换门庭;要么就是他薛宝钗飞黄腾达,为家里带来荣华富贵。薛宝钗也很清楚,第一个条件,他的哥哥薛蟠是没有这个能力做到的。所以薛家也只能依靠他薛宝钗。
这个念头是薛宝钗的家族灌输进幼年的薛宝钗的心中的,薛宝钗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想法有什么不对的。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在父亲的怀抱中发过誓的,他会抓住一切机会,只要能够为薛家带来新的希望,他愿意做一切事情。
只要是为了薛家,哪怕是求着贾玖、花上大笔大笔的银钱,只要能够进入后宫,薛宝钗根本就不介意。
薛宝钗坚信,收入是跟投资成正比的。
如果说,薛家三人中谁最希望贾玖能够进宫,那自然是非薛宝钗莫属。在他看来,贾玖的年纪还小,就是进了宫廷,也不可能马上侍寝,那么贾玖势必需要一个人为他固宠。自己年华正好,又在贾家住了这么久,身上理所应当地印着贾家的印记,比起别人,自己天然就是贾玖的同盟。
是的,在这条青云路前,薛宝钗不介意贾玖把自己当成工具。只要最后的结果对他们薛家有利。
对于薛宝钗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惦记着贾玖害他舅舅王子腾害得多惨,也不是记挂着王子腾现在有多落魄,薛宝钗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他必须弄清楚这一次大选,贾玖到底会不会进宫,进宫之后又是什么位份。
在薛宝钗看来,贾玖进宫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虽然说贾玖年纪还小,可是当不得长乐公主离不开。从他私底下得到的消息来看,长乐公主可是离开了贾玖就睡不着觉,因为碍着规矩礼法。长乐公主只能常常把贾玖宣入宫廷。而贾玖不在宫里的时候,长乐公主不是常常半夜从梦里惊醒,就是一个人独坐到天明。
在薛宝钗看来。只要当今万岁足够心疼长乐公主,那么把贾玖收入后宫之后,给予一个较高的位分,把长乐公主放在贾玖的名下。那也是符合规矩的。这样一来,长乐公主就不会再被失眠困扰。而贾玖则一进宫就能够得到高位,对自己也是有利的。
长乐公主的生母乃是生前乃是贵妃,如果要想把长乐公主放在刚进宫的贾玖身边,那么。贾玖的位分就就不能低于妃。换了别人,这个可能性不会很大,但是换了贾玖。却不无这个可能。
因为贾玖不仅仅是贾赦的女儿,还是道门的道子候补。无论是贾赦贾琏父子的功绩。还是道门的实力,都是贾玖的筹码。
薛宝钗坚信,贾玖背后的势力,将成为皇帝不能怠慢他的理由。当然,这也会让皇帝跟贾玖之间出现裂痕。皇帝不能怠慢贾玖,但是一位君王要后宫来平衡前朝势力,这对君王来说,无疑是一场羞辱。而出身微寒的自己,正好能够乘虚而入。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他必须弄清楚,贾玖这次会不会进宫,又会被安顿在哪座宫室。只有先弄清楚了这个,他才好安排。
这样想着,薛宝钗叫来莺儿吩咐道:“你去转告哥哥,请他去一趟夏守忠夏公公的私宅。”说着便如此如此吩咐了一番。
等莺儿出去了,薛宝钗又不顾母亲薛姨妈在场,当下翻下了炕,拿出柜子里面的账本,一页一页地仔细看了起来。
薛姨妈奇道:“宝丫头,你这是做什么?”
薛宝钗到底:“自然是想找两样新奇又得用的玩意儿给二妹妹了。不止二妹妹,浣纱馆的那两位也需要。”
薛姨妈道:“你!你忘了你舅舅的事儿了?就是你把金山银山堆在人家面前,人家也不会相信你对你舅舅的事儿毫无芥蒂!”
薛宝钗抬起头,看了看薛姨妈,道:“妈,这事儿父亲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哥哥是个不抵事儿的,我们薛家要想维持下去,只能靠我们。给哥哥娶个贤良又能干的媳妇,守着这份家业,然后我进宫为家里博取富贵。这是父亲在世的时候就定下的。我们来了京里这么多年,好容易才借着二妹妹的力得了这么个机会。虽然上次最后没有进入终选,可是这次我的名字能够在小选的名单上,也是托了二妹妹的照拂。眼看着小选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也该表示表示,好歹也要让人家觉得我们有始有终的才好。”
对于其他人的看法,薛宝钗根本就不在意。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自己进宫的事儿。只要自己进宫了,那么一切都好说。如果自己没能进宫,那么再来考虑要不要讨好那些注定了跟皇宫无缘的人和注定了在皇宫之中没有好下场的人。
薛姨妈叹息一声,道:“如果你舅舅在,你也不至于……”
薛宝钗最是听不得这样的话。这都什么时候了,薛姨妈还提哥哥王子腾,也不想想王子腾是如何在贾元春和他薛宝钗之中选择了贾元春放弃了他。薛宝钗觉得,这事儿若是交给王子腾来办,王子腾没准儿还是会选择贾元春,而自己,那个时候说不定就只能在这些个亲戚的安排之下嫁给贾宝玉了。
贾宝玉是个什么货色,薛宝钗会不知道?
人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贾宝玉今年都十二岁了,十二岁的男孩子,不去读书、不去上学、天天在家里跟这小丫头们玩,给小丫头们淘弄胭脂、当小厮使唤,书架上的书都落了一层厚厚的灰。
这样的男孩子,薛宝钗又如何看得上?
薛宝钗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上进、对自己要求严格、力争上游的女孩,他喜欢的,自然是跟他一样的人,如果不能跟他一起上进,那么,即便出身富贵、不喜功名利禄,人也该知道好歹,而不是跟贾宝玉这样没有本事也没有能耐、只会在内宅里面哼哼唧唧的玩意儿。
当初,放出金玉良缘的流言的确是薛宝钗的意思,薛宝钗也不否认那一点。不过,那个时候,他开心的不是这桩婚事本身,而是自己得到了贾家的认可。那个时候,他还把贾宝玉当做贾母的心肝宝贝、荣国府的继承人。
可是现在,他懂了。
即便荣国府没有分家分宗的时候,荣国府的正经爵爷不是他的姨爹贾政,而是那个被他的亲姨妈描述得极为不堪的大老爷;等这位大老爷没了之后,荣国府也会是他的大儿子贾琏的,跟贾宝玉根本就没有关系。而且贾宝玉的那块玉根本就是个大麻烦,他除了娶一个嫁妆丰厚的妻子,然后吃一辈子的软饭之外,竟然没有别的出路。
跟薛宝钗这样上进心和得失心极重的女孩子来说,这样的未婚夫,他哪里会要?因此,最开始的虚荣心之后,薛宝钗对于这桩婚事越发觉得没意思起来。
等他发现,贾母其实不是怎么赞成这桩婚事、把他当成了备胎的时候,薛宝钗的心中就越发讨厌起这个金玉良缘了。再看见史湘云对贾宝玉的在意、看见贾宝玉天天跟史湘云黏在一起,薛宝钗更是对贾宝玉的评价降到了最低点。
如果贾宝玉是这荣国侯府的世子,或者是这荣国侯府的下一任主人,如果跟贾宝玉结婚,那个帮到自己的娘家,能够让薛家重新拿到皇商的招牌,那么,即便贾宝玉自己不那么成器,那么薛宝钗也会咬牙忍了。
可是,贾宝玉偏偏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而且,贾政这边已经快彻底完蛋了。在这个时候,外面递过来一根橄榄枝,橄榄枝的那一头,宫墙在对着薛宝钗招手,薛宝钗为什么不选择抓住这条通天路,反而选择贾宝玉这个累赘?
要知道,进入那道宫墙,不但是他薛宝钗自幼的目标,也是他的家族几代人的愿望。
在这个远大的目标之下,贾宝玉又算得了什么?
看见薛姨妈的性子又上来了,薛宝钗只得道:“母亲,您难道忘记了么?这几年,我们撒了多少银子出去,这招牌的事儿一点影子都没有。二妹妹虽然跟我们在一个屋檐底下住着,可是人家是在宫里的嬷嬷们的教养下大的,又得宫里的宠爱。若是他做了娘娘,只要一句话,我们家的招牌还不是小事儿一桩?妈,就当为了我们家,还请您忍下这口气。”
薛姨妈听了,更加泄气:“这人跟人真是不能比。我年轻的时候,我们王家也不成,为了家里,父亲把姐姐嫁到了这府里,姐姐使尽了浑身解数才讨好了那位老太太,才让哥哥有了那么一个机会。而我,嫁到了薛家,借着薛家的铺子、人手和财力,为你舅舅的功绩添砖加瓦。这二十多年,一下子就过去了,你舅舅也终于出头了。可谁想到,上去那么难,这下来却是这样容易……”
薛宝钗看母亲哭得伤心,连忙丢了账本,搂着母亲,无声地安慰着。可是他的目光却转向了贾玖的院子。
薛宝钗目光深沉,大概,也只有他自己知道,此时此刻,他的心中真正的想法如何。(未完待续)
红楼之天下为棋 044求人
对于妹妹的交代,薛蟠果然上心。他也顾不得第二天他原来跟他那些狐朋狗友越好了,要出去吃酒,便带着薛宝钗准备的礼物,亲自跑了一趟夏守忠的私宅。也是他运气好,夏守忠正好与自己的爱妾在私宅里面黏糊呢,听见薛家送东西来了,心中一动。
他的爱妾冯氏也是个千娇百媚的可人儿,看见送来的收拾里面有一套董记的镶珠嵌宝的拔丝头面,当即便笑开了花:“哎呀,这个薛家真正有心呢。上回我看见姐姐头上也有一个,正想求了老爷去首饰铺子里面也给我打一副,哪知道这人这么巧,送了这一副来,还让我给赶上了。”
夏守忠道:“既然你喜欢,就给了你吧。”又问那丫头:“是谁送来的?为了什么事儿?”
地上那丫头答道:“禀老爷,来人乃是寄居贾家的薛家大爷。他是为了他妹妹的进宫的事儿,想求老爷行个方便。人还在门房里呢。老爷可要见一见?”
夏守忠拿着一支耳挖子簪把玩,听说之后,把眼睛眯了一眯。
他当然知道薛家是谁,也知道薛家跟贾元春之间的关系。
当初,他乃是内廷首领太监,而贾元春又是皇后身边的女史,还是个在皇帝面前无感的。他想着,以自己的身份,也不算辱没了这个贾女史,故而微微露了这么个意思,想跟贾元春结个对食,日后,无论贾元春如何,他都会跟对待自己的正妻一样对待他。
在夏守忠看来,贾元春年纪大了。又不得皇帝的心,皇后娘娘又最是讨厌这些爬床的丫头,所以,贾元春最后的结局也只有等年纪放出宫去,至于他出宫以后,是给别人做教养嬷嬷还是做填房,那就不知道了。
可是那样的命运。对于贾元春这种出身的官宦小姐来说。那无疑是悲惨的。
就是因为知道贾元春对荣华富贵的向往,夏守忠才会打上他的主意。在夏守忠看来,自己怎么也是个内廷总管太监。虽然品级只有正四品,也比不得太上皇和当今万岁身边的那两位来得体面,可也比贾政这个在工部坐了十几年的冷板凳的货色强多了。再者,贾政把女儿送进宫来。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
在夏守忠看来,贾政这种人。除了一个出身能看看,他本身根本就是一个窝囊废,要眼光眼光没有,要能力能力没有。就连说话的本事也不及那些小孩子。这样的一个人,能够坐到正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已经是祖上积德了。当然,如果自己舍下脸面。帮他一把,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也只能让贾政升个一级半级而已。不是他能力有限,而是贾政实在是个阿斗。
夏守忠觉得,虽然贾元春的出身还算可以,但是以他的家世和那一窝糟心的亲戚,一般人还不敢领教呢。也就他,对这个女人有几分真心,不然,还轮不到贾元春给他夏守忠做正妻呢!
所以,贾元春一出宫,夏守忠就往贾家送了信,也得到了答复。可是夏守忠万万没有想到,贾元春竟然有本事又回来了,还成了皇帝的女人,逼得夏守忠不得不把过去的那番心思压了下去。
有道是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夏守忠以前的确喜欢贾元春,也非常相信贾元春,那么,等贾元春再度进宫之后,夏守忠对这个女人就只剩下了厌恶之情。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女人竟然把他当傻子耍,而且在耍了他之后,还敢进宫、还该求他照拂!
夏守忠的心都沤死了!
可是他不得不憋屈地咽下这口气。哪怕他是个宦官,若是让人知道他曾经打过贾元春的主意也是一桩麻烦事儿。所以,他认下了贾元春说的,他对抱琴有意思的说法,还要做样子给别人看。天知道,他恨不得掐死那个女人。
所以说,这几年贾元春在宫里的日子,有不少,便是夏守忠的功劳。只不过,这点点成果,并不能满足夏守忠。他要贾元春付出代价,他要贾元春知道,他夏守忠可不是他贾元春能够得罪得起的。
夏守忠不会让贾元春这这样死去,那样太便宜他了。夏守忠要让贾元春活得痛苦万分,他要贾元春趴在地上祈求他的饶恕。
夏守忠眯着眼睛盘算了一下,这才慢悠悠地道:“哦?这么说,薛家是想把女儿送进宫去了?”
夏守忠当然知道薛家的事儿。能够做到内廷首领太监,夏守忠的本事自然是不容小觑的。不过么,即便贾家已经沉寂了许多年、京师顶级的权力圈子里面早就已经淡忘了贾家,夏守忠还是对贾家的事情了如指掌,更不要说,当初他为了贾元春也做了不少功课,自然也清楚贾史王薛四家的那笔烂账。他甚至知道,如果不是贾元春动手,薛家的案子也不会结得那么奇怪,如果不是贾元春在背后做手脚,薛家的丫头早就进宫去了。
贾元春既然胆敢耍他,他夏守忠就要弄个人进去,好好地堵一堵贾元春。
这样想着,夏守忠拍了拍爱妾的腰,让爱妾退下了,这才让人去把薛蟠叫进来。在看见薛蟠的第一眼,夏守忠就知道了,薛家的人大概都是那种极单纯的人,不然也不会被贾元春玩弄于股掌之上。不过么,这人单纯也好,奸诈也罢,到了他们这种人的手里,用得好,都是好的。
夏守忠笑眯眯地道:“你就是紫薇舍人之后,薛家当代家主?”
薛蟠在地上已经磕了几个头了:“正是。小人正是薛家的家主。”
夏守忠微微勾了勾嘴角,指了指边上的绣花墩,道:“你且起来说话罢。”
薛蟠这才从地上爬起来,见夏守忠在抽水烟,连忙过去伺候着,帮夏守忠点上了。
夏守忠微微一笑。每每地吸了一口,道:“都说你是个呆子,想不到你也有机灵的时候。”
薛蟠道:“回公公的话,我妈在家的时候,也喜欢抽水烟。”
在这个年代,男人们抽的是旱烟,只有女人才抽水烟。薛蟠拿薛姨妈比夏守忠。就等于说当着夏守忠说夏守忠不是男人。这对于夏守忠这样的宦官来说。不是刺人家的心嘛!
不过,如果会为了这种事情生气,那夏守忠就不是夏守忠了。
他微微一笑。也不言语,歪在卧榻上慢悠悠地吸着水烟,一口又一口。换了别人,只怕此时此刻都要开始担心。又或者盘算着要送什么礼物,才能够让这位夏公公回转过来。也只有薛蟠,傻愣愣地站着,等着夏守忠说话呢。
夏守忠虽然半眯着眼睛,却也没忘了留意薛蟠。见薛蟠还是那么傻愣愣的,不觉失笑。
自己贵为内廷内侍总管,跟个呆子计较些什么呢?
夏守忠过足了烟瘾。这才道:“薛蟠,你是个老实孩子。我也不跟你绕弯子了。当初你那件案子,若是找个妥当人收拾好了,只怕你妹妹早两年就进宫了,哪里还要等到这时候,还要求人。薛蟠,你根本就被人耍了。”
薛蟠还真的点了点头,道:“那个时候,我妈每每提起姨娘家里,就说姨娘家里怎么怎么富贵、怎么怎么了得,我们都以为,姨娘家一定会帮我们的,谁想到……”
夏守忠用水烟杆子隔空虚点薛蟠道:“你们是从南面儿来的,所以不知道。那个贾王氏可不算什么好东西。你以为他就只做了那些事儿?我就告诉你一件别人不知道的事儿吧。当初,那位贾郡君就曾经落了水,三九严冬啊,一个六岁的孩子,掉进了池塘里面!你想想,跟贾家那样的人家,这姑娘小姐身边就没有人伺候么?怎么好好的,他们大房唯一的女孩子就掉进了水里?边上的丫头婆子乱成一团,却没有人去救。还是那孩子自己甩掉了棉衣皮裘斗篷自己爬上来的!”
薛蟠吓死了:“怎么还有这种事儿?”
夏守忠道:“若不是上头专门派了人查,只怕这事儿就被沉埋了呢。那时候,六岁的贾郡君上了岸,看见父母就昏倒了。后来得出的结论是,贾郡君年幼淘气,不顾劝阻,在池塘边玩儿,这才落了水……”
夏守忠还等着薛蟠接话呢,却看见薛蟠傻愣愣的,不免心中有气。
倒是边上的一个小太监机灵,接口道:“这事儿,小的倒是第一次听说呢。”
薛蟠这才接口,道:“可是,为什么?”
夏守忠答道:“当然是因为这个侄女儿碍着了他亲生女儿的路!”夏守忠顿了顿,道:“罢了,你们既然这么真心诚意地求到我这里了,看在老交情的份儿上,我就实话实说吧,因为贾郡君的面子,你妹妹参加小选,这第一审就不用担心了。等你妹妹进宫之后,他去什么位置,我能说得上话。不过,你那桩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你拿两千两银子来,我帮你请人吃个茶就完了。记着,还是送到这里来。”
薛蟠一听,喜不自禁,满口子答应。他见夏守忠似乎没了说话的意思,加上目的已经达到了,当即起身告辞,自然有人送他出去。
薛蟠这人藏不住话,从夏守忠的私宅出来,立刻就打道回府,到家之后,先见过薛姨妈,立刻就找上了妹妹薛宝钗,把夏守忠的话跟薛宝钗说了。
薛宝钗连连点头,道:“正该如此。论理,这种求人帮忙的事儿,求了一个人就不该求第二个人,就跟这进宫的事儿一样,我们之前就已经求了二妹妹,二妹妹也真的把我的名字放在了名单里面,按理说,在事情尘埃落定之前,我们不该多事儿又去求夏公公。二妹妹不会跟我们计较,可就怕夏公公觉得我们小瞧了他,没有在第一时间里就找他。”
薛姨妈立刻就开口了:“那你还让你哥哥去找夏公公?”
薛宝钗答道:“妈,我们当初求二妹妹的时候,为的是参加公主殿下身边的女官选拔,若是中了选,便是才人赞善。二妹妹当时就说过。为公主殿下选伴读的事儿,看着是万岁心疼长乐公主,可实际上却是万岁在选人才。我们家只有哥哥一个男丁,又不是跟那些人家那样,家中有的是名满天下的大儒。看到最后中选的那几个,再看看我们家,即便没能中选。可二妹妹为我们做到这一步。我还能说什么呢?”
薛姨妈还是不高兴,薛蟠立刻答道:“妈,这个您不用担心。我看夏公公也没有生气,不然也不会见我了。不过,夏公公还给我说了一件事情,我也不明白夏公公为什么会跟我说这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