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红楼之天下为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闭门造車
贾母可是相当为贾家自豪的。这要从贾家的渊源说起。说起来贾家跟皇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太祖皇帝和贾家第一代的两位国公身上。虽然不是同一个姓的,可是太祖皇帝跟贾源贾演两兄弟是表亲,太祖皇帝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父亲,跟着一个懦弱的母亲过活,生活甚是贫苦。贾源和贾演两兄弟呢,家里有点小钱,可是兄弟两个都不爱读书。年纪不小了还整天家的跟别人斗鸡打赌。贾源贾演两兄弟虽然不成器,可是很将义气,对太祖皇帝这个小表弟也很好,就是太祖皇帝的第一门亲事也是他们帮着张罗的。
前朝末年。外有蛮夷、内有逆贼,还有贪官污吏欺压百姓,可以说,那个世道混乱得很。也正是当时的世道,百姓生活格外艰难。那个时候,抓壮丁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当时的太祖皇帝就逃壮丁了,而贾源和贾演兄弟担心这个小表弟,也跟着他一起跑了,留下一堆妇孺在家。那个时候。刚刚出生的高祖皇帝就跟着祖母和产后虚弱的母亲依附着贾家过活,甚至因为他的母亲没有奶水,他是吃着贾演的妻子顾氏的奶大的。如此过了几年,兵乱越来越厉害,终于波及到了贾家。当时家境还算不错的贾家成了别人的目标。以致于贾家的人不得不各自逃命。贾演的妻子就自己抱着高祖皇帝,却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交给了丫头和奶娘,贾演的另外一个嫡子从此下落不明、不知所踪,而贾演的妻子也因此流了一个不足两个月的孩子,并从此坏了身子,终此一生也就贾代善一个亲生骨肉。
因为这样的恩情,高祖皇帝对贾家的感情特别深厚。不止一次以“吾家之老人也”来称呼这位顾氏太夫人,还特别下旨,让贾代善不用降爵地袭了荣国公的爵位,并且不止一次将肥缺留给贾代善。高祖皇帝在世的时候,还曾经亲自为顾氏太夫人做寿,并让自己的皇子们给顾氏太夫人祝寿。可以说。高祖皇帝时期的贾家才是真正的显达。
那个时候,贾母虽然只是贾代善的妻子,在皇家却很有体面,就是现在的太上皇的原配皇后还是太子妃的时候,见了他也要客气三分。
不仅如此。贾母还知道,如果不是自己的公公婆婆坚持,贾家说什么也是异姓王,而不仅仅是两个国公。可就是因为公公婆婆的推辞,皇家不能再施恩于贾家,只得推恩于贾家的姻亲,这才有了金陵四大家族。贾史王薛四家,贾家一直是领头羊,史家其次,王家再次之,至于薛家,则是后来攀附上来的。
这些旧事,薛姨妈也很清楚,他笑道:“可不是。当年府上的盛况,我可是听长辈说了好几次。可惜我晚生了几年,不然,也能跟着去见识见识。”
薛宝钗两眼晶晶亮地望着贾宝玉,眼睛里充满了希翼,却忘了贾宝玉刚刚还在不自在呢。小孩子的脸可是六月天,可能下一瞬变了,也可能没有变。这可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够摸得准的,至少,这一次薛宝钗错估了贾宝玉的反应。只见贾宝玉跟史湘云两个躲在贾母的背后嘀嘀咕咕的,说着属于自己的悄悄话,贾宝玉不但将自己的头探了过去,整个人都往贾母身后藏,就差将脚上的靴子踢了,直接爬到贾母的身后去。这样的贾宝玉,不要说一个侧脸了,就后脑勺都没给薛宝钗。
薛宝钗的脸上当即就有些不好看,偏偏又不能失礼,一时之间,他的脸色从白变红,又从红变白,落进张清的眼里,显得格外好笑。张清轻拍姐姐的手,示意姐姐注意薛宝钗,却见他姐姐微微摇了摇头,只得低下头去偷笑。
张倩比张清知道得多一点。至少他知道,如今的贾家已经大不如前,就跟京里人家对贾家的评论那样,暴发户人家就是暴发户人家,起来得快,败落得也快。如果是换了太祖皇帝、高祖皇帝时期,也许贾家有这个体面,能够在国师面前混个体面,可现在,能不能有个遮阳棚都两说。
至少张倩知道,上辈子就是自家堂姐成了皇妃,贾家也没有收到拈花帖。贾家也有过大型的礼佛、参拜道观的活动,可是去的还是自家的家庙道观。饶是贾家摆开了全套的执事又如何,终究也不过是在别人面前丢人现眼而已。贾家自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终究不过是别人眼里的一场笑话。
张氏姐妹是小辈,又是外姓人,当然不会在这样的场合插嘴,探春小,惜春更小,又睡着了,更不会开这个口。贾元春环顾四周,居然只有自己和自己的表妹薛宝钗以及堂妹贾玖能够说上话。
贾元春咬咬牙,道:“二妹妹,你收到的那张帖子是什么样儿的?可否拿出来让我开开眼界?”
贾玖莫名其妙,道:“大姐姐,你不是已经知道了,那张帖子我拿到的第一天就交给父亲了。这事儿我早就在老太太跟前说过了,那日大姐姐你也在场呢。帖子不在我手里,叫我拿出什么来。”
贾元春道:“妹妹莫要见怪,愚姐因为是好奇。愚姐可从来没有见过送上门的拈花帖呢。对了,二妹妹,这拈花会眼看着已经要开始了,可有人跟妹妹说他们将妹妹安排在哪里么?”
贾玖道:“大姐姐这话越发糊涂了。我才多大,这样的事儿也轮不到我插嘴啊,最多也就是人家跟父亲说如何如何,父亲再找个空儿跟妹妹交代一二罢了。大姐姐为何问我这个?”
贾元春摸摸头发,道:“不怕妹妹笑话,愚姐这心里也着急呢。之前就有人拿宝玉说事儿,我担心这会宝玉的将来有挂碍。若是能参加拈花法会,让大师们给宝玉批个命,我这心里也能安定些。”说白了,就是贾元春自己也想参加拈花法会。但是他知道如果自己去,就只能花钱买帖子,那种帖子位置不好,跟商贩走卒混在一起不说,还不容易见到贵人,所以贾元春打贾玖的主意,想蹭贾玖的帖子。那贾宝玉的事儿说事,固然是因为贾元春关心这个弟弟,更重要的是,贾元春的未来跟贾宝玉的未来也是有关联的。
贾母听见贾元春的话,这心里也是一动。
没错啊,让人给宝玉看看,若是宝玉的命没有那么金贵,那不就有办法摆脱那块玉带来的影响了么?
贾母精神一震,正要说话,又听贾玖道:“妹妹知道大姐姐关心宝玉,其实堂弟的事儿,不仅是我这个做堂姐的,就是父亲也很在意。只是这批命的事儿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大姐姐,你说是要人家给宝玉往好里头批呢?还是让人家往不好里头批?若是人家说,宝玉的命格极为贵重,叫上面如何不忌惮?若是往不好里头批,大姐姐就真的愿意宝玉将来没个结果?大姐姐,这样的事儿,还是不要碰触比较好。左右都不成呢。”
贾母一听,倒迟疑了。
是啊,到时候,他是希望宝贝孙子的命好呢,还是不好?如果算命的说贾宝玉的命不好,自己的一番幸苦岂不是白白付诸流水?如果算命的说贾宝玉的命生来就好,就怕上面的人要真的对这孩子动手了,说不定还会连累自己的儿子。
此时此刻,贾母突然庆幸,自己的长子已经分家分宗出去了。将来就是被抄家,也不会被牵连。





红楼之天下为棋 03(第一更)
贾宝玉的命是算好了不是,算差了也不是,最后就是不要算,因为算出来,无论什么结果都是错。贾元春不会不明白这一点,但是他仍然坚持,其真正的原因还在于,他想参加拈花法会,想在拈花法会上试试,自己能不能借机认识贵人,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贾元春不是没有别的计划,只是那样的计划会降低他的风评并带来严重的后果。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用那个办法的。
贾元春的最后计划,在座的没有人清楚,但是他的心思,贾玖和张氏姐妹都看出来了。无非是想借机变凤凰而已。只是无论是贾玖还是张氏姐妹,他们都不看好贾元春的计划。且不说这拈花法会上贵人如云,绝大多数现在的贾家也得罪不起,就是去了法会,这人山人海的,就是想走动也不方便。若是让贾元春去了,以他的心思,不到处走动就有鬼了。若是再有个什么意外,贾家就别想娶亲嫁女了。
所以,贾玖当做不清楚,故意跟贾元春拉拉扯扯、说着有的没有的,就是不说正题,而张清如果不是姐姐张倩按住了他,他老早就忍不住吐槽了。
张氏姐妹忍着不说,并不等于没有人会说了,至少比起薛宝钗,史湘云对贾宝玉的心思要纯粹很多,事关贾宝玉,他当然关心。
只见史湘云坐直了身子,仰起头,问贾母:“老太太,为什么大姐姐要给宝玉算命?二姐姐又为什么说宝玉还是不要算的为好?”
贾母一愣,长叹一声,摸着史湘云的脑袋道:“记住,这个世界上,只有皇家是最尊贵的。最有来历最有福气的孩子,只可能生在皇家。”
史湘云似懂非懂,他的年纪还小,还不知道天子一怒浮尸千里的权威与可怕。可薛宝钗却是知道的。他心里一顿,手却忍不住摸上了胸前戴着的金锁。
如果贾宝玉的玉不是福而是祸,如果贾宝玉已经引起了上面的注意,并且这一辈子的前程已经注定。那这门亲事能够给他和薛家的好处就有限了。那自己还要不要嫁给他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薛宝钗跟贾宝玉有点像。贾宝玉多情又绝情,对每一个女孩子都很好,却不可能真正为这些女孩做什么,如果遇到事情,他只会捂着脸躲在一边无视那些女孩子走在绝路上,等风平浪静,他有出来,就跟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偶尔想起,也不会是叹息两声。点支香就完了。
薛宝钗也一样,他看似温柔可亲,实际上却是冷情冷性。他跟跟每一个人都很要好,却在不知不觉间跟每一个人保持距离,而这些人也根本不可能走进他的心底。他的心是冷的。就跟他吃的冷香丸一样,从骨子里面冷出来。就好比看待自己与贾宝玉的这桩婚事一样,他还没有到知慕少艾的年纪,因为冷情冷性,也不会考虑感情亲情等因素,他只看到了利益。他能够从这桩婚事上得到多少好处,又能够从这上面给自己家带来多少好处。他甚至连日后自己能够付出多少、需要付出多少都开始计算了。
薛宝钗的神情瞒不过贾母,贾母在心里暗暗叹息一声。没错,给贾宝玉选择薛宝钗,这是看在薛宝钗有成算、会算计上面的。贾宝玉已经不能走仕途,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不可能。如果给贾宝玉找个跟史湘云这样大大咧咧、没错成算是日子,这小两口的将来绝对是越过越难过。可是薛宝钗若是太会算计了。只怕也不会是贾宝玉的良配。贾母很怕,薛宝钗会把贾宝玉也给算计进去,拿贾宝玉做的他踏脚石。
贾家不能迎来第二个王夫人,那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
贾母瞬间做好了决定,口中却道:“姨太太想为宝丫头请个大师算算。其实老婆子也想请人给家里的这些孩子算一算。只是这京里真正的玄门道长不是那么容易见的。”
薛姨妈道:“就是府上二姑娘得的帖子也不能带人么?”
贾母摇摇头,道:“一来,这帖子我也没有见到,也不能下定论。二来,姨太太,你看我们这样的人家摆宴席,也是早早地安排好了,哪个人坐哪个位置,边上应该坐什么样的人,哪两家之前闹过隔阂的,都要事先弄清楚、安排好了才好。这拈花法会上少说也会有数千人,京里的官宦人家大多都会出席。这样的盛会,哪里不事先安排好的?其实老婆子也想去,可是一想到那么多的人,再想想可能要给别人挤一处,老婆子就不得不打消了主意。”
薛姨妈还没有答话,贾元春就抢着道:“老太太,不如我们打发人去探个消息如何?不是说二妹妹得到的帖子是极难得的么?孙女儿记得,宫里举办大型的活动,好比秋猎什么的,身份高的人家能得个棚子,让一家子都去呢。说不定二妹妹的帖子也能够携带家眷。这样的机会着实难得呢。”
贾母不觉迟疑,史湘云也道:“老太太,大姐姐说的是。我也听家里的人说过这拈花会的事儿,还在惋惜自己的年纪小,不能参加。若是能够借的二姐姐的光,去见见世面,回去了,我也好跟家里人吹呢。”
贾宝玉见史湘云想去,他也磨着贾母闹着要一块儿去。
贾母被磋磨不过,只得打发人去找贾赦:“我记得这事儿是老大安排的,也不知道老大有什么章程。若是老大得了闲儿,便让老大来一趟罢。”
贾玖只得起来道:“老太太,今日大朝,这会儿,父亲应该还在宫里呢。”
贾母笑道:“看我,都老糊涂了,忘记了今日是大朝。也罢,等老大回来了再说罢。”
张清笑道:“我看不是老太太老糊涂,是家中逍遥忘岁月,京都温柔富贵窝呢。”
贾母大笑道:“你这孩子,还真是嘴巧。”
贾元春道:“原来二姐儿还是个精通诗文的、”
张清连连摆手:“大姑姑您过奖了。我哪里会什么诗文啊,就是大字也不认得几个。不过是听过几出戏,会几句热闹戏文而已,今日特地改头换面了,拿出来显摆。大姑姑莫要拆穿呐。”
温柔富贵窝原来不是什么好词儿,张清说出口的时候,张倩可是着实捏着一把冷汗,生怕贾母怪罪下来。谁知道张清居然借着贾元春的话,顺驴下坡,很快就给出了解释,打消了贾母隐藏的怒气。没错,这五个字原来是形容那等不好的地方的,用这五个字形容贾家,自然会引起贾母的不满。只是张清也说了,自己不识字,装巧卖乖,贾母也不好跟他一个小女孩计较。
说了这几句话,贾母也乏了,挥手让小辈们退下,却单单留下了贾元春。
等屋里只有他们祖孙两个,贾母才开口,道:“大丫头,你为何一心要去参加拈花法会?你难道忘记了,十年前你也参加过一回?你难道不知道,每年参加这样的盛会,走失的孩子不是一个两个?”
贾元春跪在贾母跟前,泣道:“孙女儿知道,孙女儿的这点儿小心思瞒不过老太太。可是老太太,孙女儿也是没办法了。孙女儿若是不想办法给自己找条路子,只怕这一辈子都只能呆在家里了。老太太,您的年纪大了,母亲也不好,哥哥没了,宝玉体弱又不知世事,将来谁能护着孙女儿?孙女儿不能不为自己打算哪。”
贾母叹息一身,弯下腰,抚摸着贾元春的头发,道:“我可怜的元儿啊,你这辈子也被你娘给拖累了啊。若是当初老婆子身体能好一点,拦住了你娘,你也不会落到今日的地步。”
“老太太!……”
一声悲呼,贾元春扑进贾母的怀里放声大哭。他在哭泣自己的命运,心里虽然有对王夫人的无奈和恼恨,也有对贾母的不满,可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命运的不服气。
贾母道:“元儿,你可想好了,一定要这么做么?”
贾元春点点头,道:“老太太,孙女儿已经下定决心了,借着这次的拈花会去跟贵人们偶遇。孙女儿是皇后娘娘宫里出来的,知道万岁的喜好。如今孙女儿也瘦了一圈,比以往更有把握。老太太,孙女儿一定要想办法回到宫里去。”
贾母长叹一声,道:“所以你一定要参加拈花法会,还要知道这法会的安排,你才好事先布置起来。”
“是的,老太太。”
贾母沉默了。贾元春低着头,却不担心。他知道,贾母一定会帮他的。
果然,只听贾母道:“罢了,既然如此,老婆子就再帮你一回吧。你大伯那里,老婆子会为你安排好的。只是,你要小心你那个表妹。他是个会算计的,小心为人作嫁,最后便宜了他。”
“老太太的意思是,宝钗?”
“没错。你忘记了他的眼神了么?”




红楼之天下为棋 04(第二更)
从贾母的院子里出来,贾元春若有所思。
薛宝钗会成为他贾元春的拖累?
贾元春根本就不相信贾母的话。他很清楚,薛宝钗太胖了,就是家里最胖的女孩子贾玖他看上去比他还要瘦一圈,薛宝钗属于那种喝水都会发胖的体质。他跟贾玖一样是冰肌雪肤的女孩子,明明他的体重比贾玖还轻,从体态上看,他就是比贾玖胖。如果当今皇帝是唐玄宗那样喜欢胖美人的主儿,贾元春还会担心一二。但是当今皇帝并没有那么非主流,宫里得宠的娘娘们,哪一个不是体态窈窕的?贾元春根本就不担心。
胖美人,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吃得消的。
但是贾母的说话,始终萦绕在贾元春的耳边。对于贾母的智慧,贾元春从来不会忽视。年纪带来的阅历和经验是用钱都买不来的瑰宝。如果薛宝钗真的这么聪明,那么适当地利用他,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自己将主意打到拈花会上,自己这位表妹不会没有注意到,说不定他也有了自己的计划。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利用别人的脑子为自己铺路是通往成功的路径之一。只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必须想办法让薛宝钗更胖一点。只有这样,就是一样的机会放在他们两个面前,他也能够占据优势。他不需要比薛宝钗更聪明,只需要比他瘦一点就好了。皇宫里面已经有很多很聪明的女人,出身从高到底都有,他不需要在皇帝面前表现出非常聪明非常机灵的模样,只需要让皇帝觉得在自己身边能够放松即可。
打定主意,贾元春便往浣纱馆而去。果然,他这位素来周到的表妹已经来关心张氏姐妹了。
贾元春笑道:“还是表妹细心,知道两位侄女儿刚来,必定是不熟悉的,故而早早地过来了。”
薛宝钗听闻是贾元春来了。赶紧跟张氏姐妹一起出来迎接,道:“让大姐姐笑话了,是我怕热,故而来了这里避暑而已。也是两位姐儿不嫌弃。让进来躲躲日头。”
贾元春道:“咦,怎么不见二妹妹?”
张倩笑道:“大姑姑,小表叔闹得厉害,二姑姑要照顾表叔,我们也不好多打扰,便早早地回来了。回来以后才知道宝姑姑在这里已经等了好一会儿。大姑姑也请。这里虽然四周都是水,比别处凉爽许多,可是这水被日头一晒,也着实晃人眼呢。在里头还好,眼看着就要到午时了。外面越发热得厉害,不多时就能把人热晕过去。”
张氏姐妹的性子早就定下来了,要改也很不容易。之所以是张倩答话,不过是因为他是姐姐而已。按照礼数,有客来访。长姐就必须做好应尽的本分。关于这一点,张清也很注意。在没有跟对方混熟以前,他都是等姐姐出面之后,才会开口。
贾元春笑着迈过门槛。果然,屋子里面阵阵阴凉。他一眼就注意道屋子中央的大冰盆,道:“二妹妹对你们可真好。这么大的冰,就是老太太屋里也不多见呢。”
张清接口道:“看大姑姑说的。老太太屋里那是老太太年纪大了。受不得冰,故而只在屋子里洒上水,让丫头们多多地打扇子也就是了。不过,我们也托赖二姑姑许多。往年在家里的时候,我们就是想泡河水也是不能够的。大姑姑可要吃点心么?这是我们家那边的方子,用来消暑却是极好的。昨儿傍晚。我就将东西准备起来了,这会儿用来做点心正好呢。”
贾元春道:“这么大的太阳,站在灶边上,只怕要将人热晕过去。”
张清道:“不用火。东西我昨儿个就已经弄好,用冰镇着。今日只要拿红糖水调和就可以吃。大姑姑走来也热得紧吧?要不,先尝一尝,看看合不合您的口。”
说着,就有小丫头端了一个托盘过来,托盘上一大一小两只碗,大的碗里是已经调好的红糖水,小碗里面是一整碗的仙草冻,已经用银刀划分好了。
张清道:“不知道大姑姑对这黑色会不会不习惯。若是不习惯,我还会做一种绿色的仙草冻。只是我听老家的大夫说,这黑色的仙草冻最是养人,对肾经极好。”
贾元春听说,心中一动,道:“莫非这红糖水也是?是了,养好肾经才能够多子多福呢。宫里的太医也是这么说的。想我在皇后娘娘身边的时候,皇后娘娘为了生子,可逼着太医们要了许多药膳方子。太医们说过,以型养型以色养色,白水对应的是肺脏,黑水对应的是肾经。男肝女肾,都是需要好生保养的。”
薛宝钗原来还不以为意,听贾元春这么一说,心中也是一动。如果这次拈花会真的让他攀上了贵人,那一个儿子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的话,无论男女都是多多益善。那么,养肾就成了必须。
心念一动,薛宝钗的手上却快了几分。
薛宝钗很清楚自己的短处。大齐天下跟大唐的审美相反,不是以胖为美,相反,胖胖的女孩很容易给人留下懒惰的印象。因此,薛宝钗平时很注意,就是饮水的摄入量也是严格控制的,可就是这样,他还是贾家如此之多的女孩里面最胖的一个。之前看这碗里面是红糖水,他就不敢入口,生怕吃了以后又胖了。可是听说对肾经有好处,薛宝钗就忍不住多吃一点。
原来就不多的红糖仙草冻很快就吃完了。边上的小丫头见此,立刻送上了第二碗。薛宝钗笑道:“这个仙草冻果然好吃。不知道能否让我抄一份方子回去自己做。”
张倩笑道:“宝姑姑客气了。只是我们姐妹不会写字,不如一会儿我们说与宝姑姑听如何?”
贾元春道:“那我也要一份。另外,这样的好东西也该孝敬老太太呢。”
张清笑道:“正是不知道老太太的口味,这才请两位姑姑把把关。就是不知道老太太会不会嫌我们做的东西粗陋。”
贾元春笑着点点头,道:“侄女儿果然细心。说起老太太,这些日子老太太也在发愁呢。天气这么热,宝玉几乎什么东西都吃不下。早上的时候,你们也看到了,宝玉才吃了那几口就不要了。就是如今外面的新鲜果子已经上来了,也不能拿果子当饭吃呢。为了宝玉的事儿,老太太可真是愁得很呢。”
张清想了想,道:“大姑姑这样说,我们就是不想个折儿都不成了。我想二表叔会吃不下东西,怕是被这天热的,也许还有晚上睡不好的缘故在里头。这个只能做零食,若是想开胃,还需要别的东西才好。二表叔是见惯了好东西的,若是只是味道好,只怕他也看不上,说不定要模样好看、颜色漂亮、香味又勾人的才使得。我有个主意,我们家以前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做猫耳朵的,就是用面揉成一个一个的小疙瘩,只要配上好汤底,总是很讨家里的小孩子的喜欢的。只是若是单单用面点,只怕也难讨表叔的欢心。不如用新鲜的果蔬榨汁,将那些猫耳朵染色。大姑姑,您看这个主意如何?”
1...1314151617...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