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雪落关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晨四郎

    鱼得源想了想,问道:“你们越国能拿得出这么多东西”

    遮天云说:“只要王上肯放我回去,越国举全国之力,肯定能拿得出这些东西。”

    鱼得源沉吟良久,说道:“好,寡人就答应你,等你们越国把这些东西送到了姑苏,寡人就放你回越国。”

    鱼得源觉得遮天云在吴国被囚禁了二十多年,就是一头猛虎也早已磨光了爪牙,不会再对吴国产生什么威胁了。

    “谢王上,”遮天云按捺着心中的狂喜,等了二十多年,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得知鱼得源要把遮天云放回越国,群臣沸腾,武云阔说道:“王上,遮天云万万不能放啊,如果把他放回了越国,那就等于放虎归山,他会把越国各个部落统一起来,直接威胁我们吴国,遮天云对于吴国的威胁,可要比天鼠帮大得多啊。”

    鱼得源微微一笑,说道:“寡人自有分寸,他遮天云再怎么蹦跶,也蹦跶不出寡人的手掌心。寡人正想盖一座行宫,遮天云答应进贡给我们一万根木头、二十车金银珠宝、一百个美女,壮劳力一万人。寡人不费分毫,就能把这座行宫盖起来,何乐而不为呀”

    武云阔说道:“如果遮天云灭了吴国,别说是一座行宫,就是一百座行宫、一万座行宫又能怎样”

    “放肆!”鱼得源最受不了逆耳之言,怒气冲冲地拍了一下椅子,“武云阔,要不是念在你这么多年对吴国有功的份儿上,就冲你刚才那句话寡人就能杀了你,寡人意已决,你们都不要再说了。”

    鱼得源答应了遮天云的交换条件,躲在山林里的越国人听说鱼得源同意释放遮天云,一个个高兴得手舞足蹈,庆祝了三天三夜。

    遮天云是越国人的主心骨,是越国有史以来最有才干的国王。虽然被囚禁了二十多年,但是遮天云在越国人心中的地位丝毫没有减弱。

    山林里的越国人为了赎回国王,忙碌起来,很快就给吴国送来了一万根木头、一千张上等兽皮,还有二十车绫罗绸缎,越国使者说剩下的三十车绫罗绸缎、二十车金银珠宝还有一百个美女、一万个壮劳力,半年之内肯定送到。

    鱼得源看着越国送来的那些财货,高兴得合不拢嘴,他看了看身边的遮天云,说道:“想不到你们越国还挺富庶的。”

    遮天云点头哈腰,说道:“为了让王上高兴,越国就是砸锅卖铁也值了。”

    “好,难得你有这份孝心,剩下的财货快点送过来,尤其是那一百个美女,可得给寡人挑仔细了,不能滥竽充数,”鱼得源说道。

    遮天云凑到了鱼得源身边,说道:“王上,您要的财货,越国已经送来一半了,您看能不能让我回到越国我已经老了,活不了几年,只想着叶落归根,安葬于越国故土。”

    “不行,等剩下的财货都到齐了,再放你回国,”鱼得源阴沉着脸,态度很坚定。

    遮天云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说道:“王上,您宽厚仁义,就放我回国吧。我这么大年纪,被囚禁了二十多年,已经是个不中用的老废物了。看在越国尽心尽力服侍您的份儿上,您就放我回国吧。”

    遮天云跪在地上鸡啄米似的给鱼得源




第425章 自毁根基
    越国使团带来了一封遮天云的亲笔书信,交给了鱼得源。

    鱼得源打开书信看了看,遮天云在书信中说,自从逃回越国之后,他是诚惶诚恐,寝食难安,为了谢罪,他愿意再向吴国进献贡品,并且罗列了一份琳琅满目的贡品名单,为了表示诚意,遮天云先送来了一百个越国美女。

    鱼得源放下了书信,叫道:“把那一百个越国美女带上来。”

    一百个越国美女被带进了大殿,鱼得源瞪大了眼睛,仔细看了看,这一百个美女,个个都是国色天仙,美得让人心魂荡漾。鱼得源转怒为喜,笑道:“好,好,好啊。”

    鱼得源叫人给遮天云回信,接受遮天云的上贡请求,大军解散,讨伐越国的计划取消。

    武云阔听说鱼得源要取消伐越计划,他站了出来,叫道:“王上,遮天云回到越国,如果不除那将是心腹大患,怎么能因为贪图一点财货、女人,就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啊。”

    鱼得源阴沉着脸,说道:“寡人是贪图这点财货、女人吗越国的富庶地区全在平原一带,而平原一带已经纳入我吴国版图,越国剩下的山林地区贫瘠荒凉。就算遮天云回去了,把越国山林里的各个部落都统一了,又能怎样”

    鱼得源抓起了那份上贡名单,继续说道:“越国本来已经贫弱不堪,每年还要给我们吴国进献大量贡品,他哪里还有能力攻打我们我们吴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利用越国的贡品充实府库,何乐而不为

    “如果越国胆敢有二心,停止上贡,我吴国兵强马壮,弹指一挥间就能叫他越国灰飞烟灭,有什么好担心的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北上伐齐、攻晋,会盟诸侯,成就吴国的霸业。太尉,你是军人,只管打仗好了,政事不用你操心。”

    武云阔说道:“王上,从天鼠帮老巢缴获的竹简、书信来看,越国早就和天鼠帮勾结起来,企图对我吴国不利。”

    鱼得源微微一笑,说道:“我们吴国把越国打残了打烂了,还夺了他们最肥沃最富庶的平原地区,他们能不恨我们吗但是他们恨我们又能怎样我们吴国强大了,普天之下恨我们的国家多了去了,为什么恨我们那是因为他们不如我们,羡慕,嫉妒,恨。”

    鱼得源狂妄自大,根本就不把武云阔的话放在心上,武云阔也是无可奈何。鱼得源不喜欢逆耳之言,朝堂上忠臣越来越少了,佞臣越来越多了。

    鱼得源最信任的人就是丞相伯喜,伯喜为了讨鱼得源的欢心,整天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把鱼得源哄得不亦乐乎。

    当上了吴国的国王之后,鱼得源还不满足,他还要称霸天下,北上讨伐齐国,便和伯喜商议起来,伯喜说道:“王上,您要率军远征,最怕的就是国内生乱。”

    鱼得源说道:“寡人也有这个担心啊,你说现在吴国谁能生出乱子来,谁能对寡人的君位构成威胁呢”

    伯喜低着头,“臣不敢说。”

    鱼得源叫道:“你是丞相,辅佐寡人是你的职责,我们君臣议事,不必瞻前顾后,你只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伯喜朝鱼得源作了一个揖,说道:“那臣就直言了,现在整个吴国能凝聚人心,对王上造成威胁的,只有二王子鱼敬舜。”

    鱼得源看着伯喜,点了点头,说道:“你我君臣想到一起去了。”

    伯喜说道:“听说二王子鱼敬舜在会稽这二十多年来,深得吴人、越人的爱戴,根深蒂固。如果王上继续坐视不理,恐怕将来吴国就要一分为二,或者更严重的,像曲沃代晋那样,发生会稽代吴之事啊。”

    曲沃代晋是大周王朝的一个典故,几百年前,晋国老国君临终前把君位传给了大儿子,把曲沃之地分封给了小儿子。后来曲沃的小儿子这一脉实力做大,攻打晋国,消灭了大儿子这一脉,成为了晋国的国君。

    鱼得源沉思良久,看了看伯喜,说道:“丞相的意思寡人明白了。”

    鱼得源下了一道圣旨,召见鱼敬舜。自从鱼敬尧生病之后,鱼敬舜就一直待在姑苏城内的驿馆里,他还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叫到了姑苏。

    接到鱼得源的圣旨之后,鱼敬舜没有立刻进宫,而是带着两个儿子去了武云阔的太尉府。正好石正峰也在太尉府,武云阔吩咐后厨,做了一桌美味佳肴,又叫人把珍藏许久的陈年佳酿拿出来,与鱼敬舜、石正峰共享。

    不过鱼敬舜愁眉不展,似乎心事重重。

    石正峰问道:“二王子,您怎么了”

    鱼敬舜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次王上招我进宫,恐怕是有去无回。”

    石正峰目瞪口呆,说道:“二王子,你可是吴国的第一君子,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深具威望,王上怎么会”

    鱼敬舜苦笑,说道:“就是因为老百姓拥戴我,王上感觉受到了威胁,才要除掉我。”

    武云阔在旁边说道:“二王子,你是国之柱石,王上要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加害于你,我武云阔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武兄,吴国不能因为我发生内乱,你先别着急,也可能是我多想了,王上这次招我进宫不是为了除掉我。我是说,万一我进宫之后发生了什么意外,我的妻儿就托付给武兄了,”鱼敬舜站起身来,抱拳鞠躬,向武云阔拜了拜。

    “二王子”武云阔搀扶起鱼敬舜,想要说些什么,声音却哽咽起来。

    石正峰勃然大怒,叫道:“二王子是天下闻名的君子,吴国的中流砥柱,王上要杀二王子,那不是自毁根基吗”

    武云阔叹了一口气,还是没说话。



第426章 君子血
    落座之后,鱼敬舜看着桌子上的酒菜,皱起了眉头。以前吴国的国君都是以勤俭为治国之道,而如今的鱼得源,是极尽奢靡腐化之能事。

    满桌都是猩唇豹胎、龙肝凤髓之类的稀罕物,就连餐具都令人眼花缭乱,筷子是象牙做的,酒杯是犀角做的,碗盘更是镶嵌着珠宝的金银奇货。

    鱼敬舜看着餐桌,摇头叹气,鱼得源则拿着象牙筷、犀角杯很随意地吃喝起来。

    鱼得源看了看鱼敬舜,说道:“二叔,咱们叔侄之间不必拘泥于虚礼,吃吧,这些美味珍馐你在会稽吃不到吧”

    鱼敬舜说道:“我吴国历代国君都是以勤俭为治国之道,从来没用过象牙筷、犀角杯这些稀罕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奢靡之风一开便不可收拾。”

    鱼得源脸色沉了一下,很快又笑了,“二叔说得对,二叔说得对。”

    鱼敬舜没有拿起象牙筷、犀角杯,满桌的美味珍馐、陈年佳酿也没有动一下,只是在那苦口婆心地向鱼得源讲为君之道、治国之道。

    鱼得源面带微笑,一边吃喝,一边听着。

    等鱼敬舜讲完了之后,鱼得源放下了象牙筷、犀角杯,说道:“二叔,你说的这些话寡人是受益匪浅、铭记在心。你说得对,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首先必须要稳定,不能出现尾大不掉之势。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那主事的要有两个人,谁听谁的,这掰扯不清,家不就乱了套吗,你说是不是,二叔”

    鱼敬舜点了点头,“王上说得对。”

    鱼得源皱着眉头,唉声叹气。

    鱼敬舜问道:“王上,什么事让您这般唉声叹气”

    鱼得源说道:“最近有一些风言风语,让寡人很是为难,有人说二叔您要造反。二叔,您是正人君子,就是整个吴国的人都造反了,您也不会造反。寡人派人去调查,到底是谁在恶意中伤您。

    “可是调查之后,寡人发现传播这种谣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有点法不责众。现在不仅是坊间,就连朝堂之上也传开了谣言。寡人坚信二叔不会造反,可是朝野舆论不受寡人的控制啊,闹得寡人是心烦意乱。”

    鱼敬舜明白鱼得源的心思,站了起来,拔出了腰里的剑。这时,几个侍卫立刻抽出剑来,护住鱼得源,剑锋指向鱼敬舜。

    鱼得源怒了,冲着那几个侍卫叫道:“都给寡人退下!”

    几个侍卫看了看鱼得源,犹豫着退到了两边。

    鱼敬舜手里提着剑,说道:“王上,现在吴国人心不稳,原因在我,我愿用我的死换来吴国的太平安宁。”

    “哎呀,二叔,您这是干什么呀”鱼得源装出一副惊愕的模样,其实心里已经喜不自胜了。

    鱼敬舜说道:“王上,我死了,吴国就没有人能够威胁到您了。我希望您能勤政爱民,仁义治国,把吴国发扬光大,成为一代贤君。”

    鱼敬舜这番话是发自肺腑,临死之前,他一点也不怨恨鱼得源,反而还在劝说鱼得源,为鱼得源着想。

    一刹那,鱼得源动摇了,犹豫了,在想自己到底该不该逼死鱼敬舜。但是,短暂的动摇、犹豫之后,鱼得源又坚定了主意,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玩政治的绝不能妇人之仁。

    鱼得源朝鱼敬舜作了一个长揖,说道:“二叔的话,侄儿铭记在心。”

    “好啊,如果王上能成为一代贤君,吴国能成为富强之国,鱼敬舜死而无憾。”

    说着鱼敬舜举起了剑,刎向了脖颈,一腔热血洒在了地上。

    鱼敬舜倒下了,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鱼得源,看着这个他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吴国。

    吴国最后一位君子就这样离去了。

    几个侍卫上前检查了一下,对鱼得源说道:“启禀王上,二王子死了。”

    看着鱼敬舜的尸体,鱼得源心里是五味杂陈,说不上是高兴,也说不上是难过。

    鱼得源想起了童年往事,自己坐在二叔的怀里学写字,二叔教自己的第一个字就是“人”字,二叔不停地告诉自己,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人要忠孝仁义。

    鱼得源摇了摇脑袋,想要把脑海里关于鱼敬舜的回忆统统抹去。鱼得源觉得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已经踏上了鲜血染成的君王之路,便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这时,丞相伯喜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看着血泊之中的鱼敬舜。

    鱼得源叹了一口气,对伯喜说道:“丞相,鱼敬舜死了,现在咱们可以高枕无忧了。”

    伯喜说道:“王上,现在还没到高枕无忧的时候。”

    鱼得源看了伯喜一眼,“鱼敬舜已经死了,还有谁能威胁到我的君位”

    伯喜凑到鱼得源身边,说道:“王上,斩草要除根,鱼敬舜还有两个儿子,他们也是国君的血脉,而且现在他们还与您有了杀父之仇,如果不除掉他们,早晚是个祸害。”

    鱼得源说道:“两个乳臭味干的小孩子,掀不起什么风浪。”

    伯喜说道:“王上,一不做二不休,做事最忌讳拖泥带水。您现在放了那两个孩子,您以为那两个孩子会感念您的恩德吗错,大错特错,那两个孩子只会处心积虑,想着杀了您,为他们的父亲报仇。”

    “杀了二叔,还要杀了他的两个儿子,”鱼得源眉头深锁,犹豫起来。

    鱼得源是虚伪,是坏,但是他是个人,人性之光还没有完全熄灭。



第427章 爬着出去
    伯喜从怀里取出了一道圣旨,说道:“我是在奉旨办差,武云阔,石正峰,你们再敢阻挠我办差,就等同于谋反!”

    伯喜拿出圣旨来压武云阔、石正峰,官兵们见到了那圣旨,一个个又抖起威风来。有了圣旨护身,给他们平添了三分胆气。

    石正峰看着伯喜,说道:“圣旨叫你到太尉府来搅闹”

    伯喜拍了拍圣旨,说道:“圣旨叫我捉拿乱党余孽!”

    石正峰说道:“还是那句话,你有什么证据,说太尉府上有乱党余孽”

    伯喜指着太尉府,说道:“有很多人看见,鱼敬舜把两个儿子藏在了这里。”
1...163164165166167...1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