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铁血抗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残简
“师座,啊!不,总座!恭喜了。”成忠玺第一个起身道喜。
“他姥姥。”朱晋一却道,“以师座的战功早都该升职了,怎么蒋校长现在才想起来?”
“没说的,蒋委员长够意思。”赵建新也兴奋不已道,“太够意思了。”
旁边江宏风、马飞、郑福祥几位团长都是满脸的震惊,满脸的难以置信。****的中将、少将多如牛毛,可上将却着实不多,蒋委员长这个特级上将就不说了,一级上将也就那几个老军阀,二级上将也不多,不是蒋委员长的心腹干将,就是各大地方军阀中的重要人物,譬如薛岳、孙连仲,譬如白崇起、于学忠。可这些大人物几乎全都年过四十了,张学良是个例外,却也年近四十了。
然而,华毕成呢?辛亥革命年(1911年)生人,到现在华毕成也不过才虚岁28,从军更是只有短短三年,却愣是晋升到了陆军上将了。
年仅28的陆军上将,不敢说绝后,却绝对是空前了。真不知道消息传开之后,孙连仲、白崇起和于学忠这些****元老会做何感想?
黄埔军校前五期的学员估计更郁闷,要知道在这个时候,既便是黄埔第一期学员中的精英人物,号称****中最能打仗的杜聿明以及陈明仁,此时也才是中将军衔,其余的大部份学员更是还在少将以及上校级别苦苦打熬呢。
已经从要保卫南京的激动情绪中恢复冷静的华毕成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喜色,反而是一片阴霾,他现在才明白校长的真实用意。这样的晋升,已经绝对超出了正常犯畴,白痴都知道这中间肯定有猫腻,不能用破格提拔来解释。
华毕成不是白痴,对于蒋委员长的用心更是洞若观火,蒋委员长这是在借他华毕成的晋升笼络100师,道理是明摆着的,我蒋某人对你华毕成够意思吧,又是晋升上将又是合编集团军,可谓恩宠有加了吧?你若是背叛南京政府便是不忠,这在中国绝对是带兵人的大忌。长官不忠,便意味着下属也可以,这样兵就很难带了。从各位部下的反应来看,蒋委员长已经得逞了。
今后,华毕成如果真的投奔延安了,既便能把部队带过去,估计这下部下的心里也会留下一个疙瘩,甚至有可能与他这个老长官之间产生裂痕,一个不慎,这些手握重兵的高级军官还有可能带着部队反回国军阵营里去。
更严重的是,蒋委员长把他华毕成架到了如此的空前高度,那边恐怕就不太好安排自己的位置了,要知道朱老总现在也不过是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这一下就使华毕成的未来凭添了许多变数。
这一刻,华毕成对高处不胜寒这句话有了感同身受的体验,也觉得委员长虽然军事才能一般,但绝对是个超一流的政治家。蒋某人能够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近代中国趟出一条血路,成为党国的领袖是有原因的,单是这一手连消带打外加笼络人心的手段,别人就是学个一百年也未必能学到皮毛啊。
现在先不想这些了,打好南京这一仗才是当前最大的问题,想到这里华毕成厉声道:“我命令!全师坐好准备,等待友军接防!南京方面的奖金按人头平均发给弟兄们。”
“是!”
***********************************
陕北延安
最高首长、朱老总还有周公再次坐到了一起。
最高首长伸手拍了拍面前磨盘上的电报,问道:“老总,你们怎么看哪?”
“这事恐怕不太好办了。”周公叹了口气,颇有些无奈地说道,“华毕成如果仅仅只是100师师长,那还好说,可现如今,他却已经被蒋委员长任命为第三十集团军的总司令了,他还是陕西国民政府的主席,这身份太敏感了,影响也太大了。”
说到这里停了下,周公又道:“如果这事在******会议上提出来,肯定会遭到王明、博古等同志的坚决反对,共产国际那边也会反对,毕竞这事对统一战线是有负面影响的,为了共同抗击日本的威胁,苏联不能不考虑蒋委员长的感受。”
朱老总也道:“我们内部具怕也会有反对的声音。”
最高首长两眼微眯凝思片剩,忽然说了句看似不着边际的话:“蒋委员长能从诸多旧军阀中间脱颖而出,成为国民政府的领袖,看来并非侥幸哪,这政治手腕之高明可谓无人能及。让华毕成做了南京卫戍司令,看来是想让这个抗日名将指挥接下来的南京保卫战了,老总,你怎么看南京方面的战事?”
朱老总有点没反应过来最高首长的跳跃性思维,愣了一下说:“南京在军事上看是个死地,日军现在气势如虹,****在南京周围又多是新败之师,就算华毕成恐怕也改变不了中国首都沦陷的命运了。”
“老总说的对,不过我很期待华毕成这个小家伙能不能再给全国人民带来些惊喜呢。”周公补充道。
“关于争取华毕成入党的工作先放一放,这事急不得。虽然南京守不住,不过我们还是要帮朋友一把。”最高首长接着说,“给华师长发一封贺电,另外通知南京的同志,尽力协助马上要打响的南京保卫战。”
“我之前已经让和华毕成一起蹲过监狱的何江同志前往南京,由负责协调是最合适的,他应该快到南京了。”周公说道。
“还是(恩)(来)细心啊。”
“哈哈……”几个人都同时笑了起来
**************************************
在接到转进的命令以后,100师各部让日军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见识到了什么是火力全开。连师属炮兵团和炮10团开始和日军的炮兵对轰!
日军的每次攻击失利必定会遭到100师各部的反冲击,而且冲击力度之大。有的时候居然盖过了日军的攻势。
面对100师咄咄逼人的势头,日军绝定以攻对攻,不过他们选择的突破方向在常熟城以北。罗卓英的左翼作战军之第13、第98师、第171师,不过经过苦战好歹暂时阻住了日军的攻势。
在日军的猛烈攻击下,罗卓英部防守的福山一线朝不保夕。鉴于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下达了各部向锡澄阵地转进的作战命令。根据这一指示,战区各部队即时准备向锡澄线转移。
而日军在支塘口常熟公路及其以北地区频繁调动。100师在严密监视敌军动向的同时,开始了转进的工作,已到吴县的川军两个师立即赶往常熟城西南,与100师换防,担负起了该方面的作战。
次日下午,20多架敌机对常熟城轮番轰炸。黄昏后,日军一个中队,穿过第15军与川军两个师之间约十华里的空隙。进入常熟城北方,向虞山起攻击。入夜,占领虞山城北端。朱晋一旅长亲自指挥301旅反攻虞山之敌,夺回阵地,双方反复争夺。入夜换防的两个广西师投入到了虞山北端,攻击日军。下半夜日军由浒浦镇方面登陆的援军赶到,向常熟城郊进攻。双方陷入胶着作战。
第15集团军方面,自占领自四方桥至福山镇之国防阵地后,连日遭日军攻击。福山镇方面战斗激烈,经第18军属部队增援后,渐趋稳定。
22日夜,100师分头向常州转移,取道镇江直奔南京,同日,苏州被日军占领。苏州的沦陷,比历史上晚了整整三天,华毕成的已经开始对这个世界生了影响……





铁血抗日 117.第117章 尚方宝剑
100师先头部队到达常州的时候,朱晋一的301旅也逐次退出了国防阵地。长蛇一样的行军队伍在公路上无声的开进着,官兵们的士气都很旺盛。部队充满了生气。一辆沾满了泥土的黑色轿车。在简易的的土质公路上颠簸着,后排的座位上,华毕成卷着大衣靠在一侧,心里面不停的盘算着。
华毕成已经很快的进入了他的新角色,他开始全盘考虑起了南京的作战方案。要在南京打出漂亮的一仗,时间是关键,历史上的日本人就是趁着上海的中央军溃不成军的时候攻占了南京,日军面对的就是一群游兵散勇,这样的不对等战争结局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100师在撤出常熟的时候动作十分的缓慢,直到新的部队适应了阵地之后,断后的301旅才开始向常州转进。华毕成希望吴福线的战斗持续的时间能够长一些,这样他才有足够的时间整顿南京附近的那些溃军。
从现在的迹象看来,新增援的吴福线的川军和桂系部队还是有一些战斗力的,日本人迅速的通过国防线的计划算是不可能实现了。这用鲜血换回来的时间显得格外珍贵,华毕成也知道,随着日军攻击力量的不断增强,国防线怕是挺不了多久,一定要抓紧时间利用好现在的局面。
100师动身的时候蒋百里又了一封电报过来,说是蒋委员长希望尽快和华毕成会面,商谈南京城的防务。蒋校长看来是真急了啊,现在南北两线的战局急转直下,已经让他这个最够领袖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现在这场首都保卫战,蒋委员长是一定要扳回一些颜面的!
*********************
南京,太平门。
蒋百里在路边转悠了快半个小时了,却还是不见华毕成。蒋校长终于亲自拍了电报让华毕成独自办往南京。老头子已经没有太多耐心,他不能等100师开到南京再和华毕成见面,蒋校长迫切想知道华毕成这个不听话但是很能打仗的学生对于这场首都保卫战有什么样的想法。
华毕成只能丢下了他的部队。带着少量的警卫部队朝着南京飞奔,由于他是取道镇江到南京,所以太平门是他进入南京内城的必经之路,蒋百里估算着华毕成也该到了,所以特地来这里接华毕成。
蒋百里一直等到中午的时候。才见到了100师警卫营的车队,华毕成看见了蒋百里站在太平门外,立刻从车里面跳了下来,在南京,除了老乡于右任老先生,就只有蒋百里能给他一种温暖的感觉,蒋百里对待华毕成这个小晚辈是真诚的,不像别的人总想从华毕成这里得到些什么。所以华毕成每次见到蒋百里的时候都很高兴,这种高兴业是自心底的,蒋百里也能看得出来。
“前辈!怎么来这里接我?这个时候你不是应该在总参谋部陪着那帮老顽固论战吗?”
“你看你!一张嘴就得罪人!你口中的那些老顽固可都是你的上峰。以后你可是要遵照他们的作战计划行事的,你也不怕传到他们的耳朵里面,给你小鞋穿!”
华毕成哈哈大笑,看着蒋百里说:“前辈,我也不瞒你说,要不是知道有你这个大军事家在总参谋部里面,那些作战计划我才不看呢!上海打成这个样子,他们难道没有责任?”
蒋百里听华毕成这么说表情变的有些黯然,他叹了口气,幽幽的说:“知世贤侄,好些事情,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总参谋部作出的作战计哉有很多是极有见地的,只不过总是得不到决策者的垂青罢了。”
华毕成当然知道蒋百里说的决策者是谁,他一直认为蒋校长是个不错的政治家,但是在军事上的造诣实在是不敢恭维。
“不说这些了!”华毕成觉得应该缓和一下他和蒋百里的情绪,于是问道:“前辈!校长怎么会舍得放你出来?南京的城防预案难道已经定了吗?”
蒋百里终于露了笑脸,他对华毕成说:“还不是为了你!你这个南京卫戍司令迟迟不到,我的妙计和谁谈去?你们校长让我来这里等你,他想先和你沟通一下!”
既然是蒋委员长召见,华毕成不敢怠慢,他弯腰上了蒋百里的轿车。他的警卫营在蒋百里的副官引导下往富贵山方向驻扎去了。
“知世啊,你见了委员长千万不要说什么南京不可久守之类的话。委座日前向我透露过,他认为南京城防坚固,至少可以守上两个月,要是你说的不合他的意思,恐怕这南京卫戍司令的人选就要易主。”
“晚辈记住了,我会小心说话的!”
蒋百里的车里面只有他本人、华毕成和一个司机,那司机是蒋百里的心腹,所以蒋百里说话的时候没有什么顾及,他打算利用路上的时间和华毕成好好谈谈:“知世,你这次要我助你拿到南京保卫战的军事指挥权,我一直不太理解。要知道,自古以来南京就是兵家绝地,委座也是打着死守的主意,这样的政治仗其实让谁去主持都是一样的,你何必趟这浑水?一旦有什么不测,二岂不是葬送了你的英名?”
华毕成看着窗外的街景,路边上又多了很多倒塌的房屋,这都是日本飞机轰炸的结果,自上海失陷以来,日军对南京的空袭规模空前,给南京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再想到历史上的南京,华毕成不知道该说什么,总不能告诉这位前辈自己是为了避免一场人间悲剧的发生才来跳这口油锅,然后缓缓开口:
“前辈!你看看外面的世界,这还是我第一次来见校长时的那个南京吗?民心不振,军队士气低落,简直是一副末世的景象!唐生智一个老军痞!就凭他能做些什么?他最大的本事也不过就是把南京变成一座巨大的坟墓罢了!所以,我只能来了!”华毕成的话只能说到这个程度了,他总不能说现在信誓旦旦表示要与南京共存亡的唐生智,将来会扔下南京几十万军民独自逃走。
“唐孟潇虽然久疏战阵,但毕竟是个老人,碍于他的资历,守城的中央军只好卖他几分薄面,结臣你资历尚浅,怕是压不住那些骄兵悍将。”
“骄兵悍将?呵呵,他们也配!不过是一群在上海战场上被小鬼子打得丢了魂的溃军!我会和蒋委员长要一把尚方宝剑的,这还要大哥多多帮忙!”
“你的事情我自然是要帮的。不过我还是想劝劝你,不要蛮干!”
从太平门到总统府并没有多少路程,城东的居民又一向很少,不知不觉间,蒋百里的轿车就进了总统府的大门。由于最近白天日本人的轰炸很频繁,所以蒋委员长选择在地下防空洞里面接见华毕成。
华毕成推开车门下了车,然后扶了下车的蒋百里一把。
************************************************
总统府的地下设施面积并不大。也就是个临时的避难场所,蒋委员长的卫兵密密麻麻的站在阶梯两边,使本来就不宽的阶梯变得更加难行。
华毕成和蒋百里一直往下走了两层,才见到了侍从室主任钱大钧,钱大钧等于是蒋委员长的私人总管。只要他在哪里出现,也就意味着蒋委员长就在附近。
钱大钧领着蒋百里和华毕成来到了一间小屋子的门口,从走廊里面卫兵都换成了侍从室的人员这个细节可以猜到,蒋委员长就在这个屋子里面。
钱大钧上前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了一声淅江官话:“是百里和知世来了吧?快让他们进来!”
华毕成和蒋百里对视了一眼。一前一后的走进了这间小屋子。
“见过校长!”华毕成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坐下!坐下!这里没有外人。你们不必如此客气!坐嘛!”屋子里面的摆设很简单,由于空间很所以除了蒋委员长的书桌和书柜之外,只有一对红皮沙。
华毕成和蒋百里就在这对沙上坐了下来,蒋百里的坐姿很随意,而华毕成只感落着半边屁股,身子挺得笔直。
看到华毕成如此恭敬的态度,蒋校长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到底是年轻人啊!百里啊!我们现在想这样坐一会都要腰酸背痛,不服老不行了。”
“是啊,委员长,这军姿仪容我都不知道忘到哪里去了,今天知世倒是给了我一个学习机会!”
蒋校长和蒋百里一起笑了起来。华毕成可不敢随便笑出声来,他不是蒋百里,没有在蒋校长面前表示亲近的资本,当然他也没打算和校长亲近。
“报告校长!卑职一直在军营里面,不是打仗就是训练所以习惯了,让校长和蒋顾问见笑了!”
蒋百里见华毕成一本正经的睁着眼睛说瞎话,又想偷笑,可是他突然想起自己今天是来给华毕成帮忙的,还是不要太随意比较好,于是强忍住了笑意。
“知世啊!之前你说的屯兵国防线的建议,现在看来,你是对的!不是我不想采纳你的建议,实在是军情瞬息万变,总参谋部还没有抽调出足够的部队,日本人就大举增兵了,好在之前还是在吴福线上配置了几个师,所以现在也算暂时挡住了日本人,你从战场上刚下来,对前线的情况比较熟悉,你给我说说,国防线我们能坚持多久呢?”
蒋百里想提醒华毕成说些套话。可是他的动作还是慢了,华毕成一开口,就惊得蒋百里后背开始出汗。
“吴福线上的守军良莠不齐。日军投入的兵力又越来越多,卑职认为。就在明后两日,吴福线将被日军突破,最有可能的突破口是福山一线,常熟附近应该可以再多坚持两日,但也难道改变突破的命运。”
蒋委员长看来也对国防线附近的战况做了功课,他没有因为华毕成的分析而表示不满,反而是频频点头:“很好!你说的都是实话!现在政府需要的就是实话!看来百里举荐你做南京卫戍司令是对了!我在问你,你对南京现在面临的困境有什么想法吗?”
华毕成刚才的话是在试探校长,在发现蒋校长并不忌讳别人说出目前的失败局面,华毕成开始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当然有些话是要适当加工一下,蒋校长现在也是被糟糕的形势逼得低下了头。否则,就凭自己一年前在西安干的事,保不准蒋校长一个不高兴就把自己就成第二个张学良了。
“校长!松井石根并没有在国防线面前停下脚步,这说明日本人要打南京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南京为国家首府,关乎民心士气,国际观瞻,所以一定要守!而且守的越久越好!”
这简直就是蒋校长的心声,校长点头称赞道:“对!国际观瞻是大局。以南京的地形守个两个月是没有问题的。”
华毕成心中冷笑!历史上从日军发动总攻算起,南京只不过三天时间久沦陷了。不过现在华毕成也只能赔笑点头。
蒋校长以为华毕成同意在南京坚守两个月,便开出了空头支票:“知世,只要你坚守两个月。到时云南龙云的三个师就能来了,到时候我亲自率军给你解围。”
“校长放心!卑职誓与南京共存亡!”
华毕成唱完高调,蒋百里知道自己该出场了,一句话就把蒋校长拉回了现实:“委座!这南京怎么个守法?死守还是活守?”
华毕成的死活蒋委员长是不会关心的,不过现在南京附近还有自己的嫡系中央军十多万人,其中有被称为蒋校长的党卫军的教导总队。这些部队丢了,是在太可惜了!思索再三,校长终于说出华毕成想要的一句话:“不用死守!有我手令即可撤退。”
华毕成心里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讨要尚方宝剑的事情了,先开口的自然还是蒋百里。
蒋校长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华毕成提出的新请求,校长的慷慨让华毕成十分的意外。
要知道记忆中的蒋校长是个极不愿意放权的人,尤其是军队的指挥权,无论实在抗日战争还是后来的其他战争中,蒋委员长都曾经不止一次的插手前线战事,经常让作战一线的指挥官叫苦不迭。
现在蒋校长就这么把“尚方宝剑”给了自己,华毕成都想管最校长叫明君了。
正事谈完,蒋委员长又和蒋百里还有华毕成闲谈了一会,看得出老头子的心情不错,会面快结束的时候,蒋委员长决定留蒋百里还有华毕成吃饭。华毕成这一路上马不停蹄的到真的有些饿了,于是他开始期待起了这顿御膳。
钱大钧又出现在了门口,他将蒋百里和华毕成引到了地面,办公大楼里面已经开始了搬迁,穿着黑色中山装的侍从室人员指挥着总统府卫队将大量的箱子装车,走廊里面的人流川流不息。
钱大钧知道蒋百里是总统府的熟人,也就没有继续带路,他和蒋百里还有华毕成寒暄了几句便又钻回了地下,剩下蒋百里带着华毕成四处闲逛。
他们不用担心误了吃饭的钟点。钱大钧早就安排了人远远的跟在后面。只要到了最高当局召唤的时间,这些人会立刻出现在蒋华二人的面前。
“知世贤侄啊,没想到委座答应的如此容易,我本来还准备了一大套的说辞,没想到都没用上。”
“我也觉得很顺利,实在是太顺利了”
蒋百里听出了华毕成的话里有话,他觉得华毕成有些想得太多了,蒋委员长在抗战的大是大非面前应该是不会糊涂的。
华毕成的想法却和蒋百里完全相反。虽然蒋百里是校长的近臣。但却不是宠臣,他对校长的了解未必比得上看过校长日记的华毕成。今天蒋校长的表现实在是太反常了,历史上老头子也没有给唐生智这样的权力,所以不由得华毕成不疑心。
“也许是自己的到来对历史生了影响吧?”在蒋百里的劝导之下,华毕成暂时说服了自己。
*****************************
总统府的御膳没有外界传言的那么奢华,蒋校长年纪不小了,又戴着假牙,所以更喜欢清淡的食物。侍从室的厨师也知道最高当局这几天的心情不好,所以挑着老头子爱吃的菜做,肉丝咸菜汤,咸菜大黄鱼这些都是蒋校长最喜欢的菜肴。
华毕成这些年练兵打仗已经习惯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日子,现在突然面对这样的一桌食物还真有些不习惯。蒋百里倒是吃的甘之如怡,他一边扒拉着碗里的米饭一边对华毕成说:
“知世啊!我是沾了你的光了!也就是你这个常胜将军到了,委座才舍得拿出这些私家菜色来,今天这样丰盛的一桌,我十回也碰不上一回!”
华毕成自然只能陪笑,他心里想官场上说的委员长请客吃不饱这件事果然是真的,原先华毕成一直以为是吃饭的人太拘束,现在看来和菜肴不丰盛也有关系。
1...5556575859...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