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残简
这次日军使用的基本是迫击炮和九二式步兵炮,炮弹爆炸的威力明显不如第一轮的舰炮和重炮,马团长身边有个有胆大的士兵抬起脑袋偷偷的向四周看去,结果被马团长狠狠的瞪了回去。
在咸阳的时候,曼斯坦因给100师连以上军官专门讲过战场减少敌方炮火造成伤亡的办法。马飞一开始就让官兵们在阵地后面拼命的挖防炮洞,可是时间太仓促了,一团的士兵们大都只是在地上挖好了个散兵坑,鬼子的大炮就响了。不过这也有效减少了炮击带来的伤亡。
鬼子炮击结束后,马团长赶紧带着弟兄们进入了防御阵地。鬼子穿着的皮鞋踏在地面上的声音开始越来越清晰,一团官兵的瞄准器里面日军的身影已经塞得满满当当的,可是乔代理连长还是没下达射击的命令。
难道要等鬼子的刺刀递到自己的面前再开枪吗?有着急的士兵不停的向马团长的方向看去。
“瞄住那个鬼子军官,盯死了,呆会一枪把他放倒!”马团长嘱咐右前方的步枪手,对面的日军里面有个日本军官在队列里面拿着指挥刀上窜下跳,马团长觉得看着烦的慌。
日军已经只有30米的距离,这个距离上马克沁重机枪的子弹能轻易的将人射穿,马团长见日军已经到了最后的地区,不能再让鬼子前进了。他举起手中的mp40,大喝一声“弟兄们,打!”扣动了扳机!
马团长旁边的那个步枪手“啪!”一枪干掉了鬼子的少佐中队长
其他人也纷纷开火,这么近的距离,即使第一次开枪的人也能轻易的击中目标,密集的枪弹打在日军的冲击队列里面,立刻放倒了一排鬼子。
马团长大吼着:“手榴弹!”
一团的官兵拉掉手榴弹的导火索,像扔苞米一样将这些爆炸物丢了出去,在阵地前面形成了一道火墙。日军这次的一个小队确是试探性的攻击,这些鬼子很快就退了下去。
官兵们还没有来得及喘一口气,马团长的嗓子又吼了起来:“防炮啦!护好脑袋!”一团的官兵赶紧往藏身的地方跑,一个前扑,拖到了一个跑动中的小兵,然后抱着他滚到一个散兵坑里,紧紧的贴在坑壁上。小兵大口的喘着气,他还很小,最多十六七岁。
一团所有的马克辛刚才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还没有来得急转移就被炸成了废铁。一团的重火力丧失殆尽。
一个马克辛的机枪手也想跳进马团长他们旁边的一个散兵坑,可是他的腿脚慢了一点,一块炮弹皮从他的后方飞过来,****了他的后脑,尖端从额头露了出来,射手一头栽倒马团长他们坑边,就跌在马团长和小兵的身旁。他用身体护住了全团仅剩的一架马克辛重机枪。
小兵见到了这样的景象,疯狂的大叫着,头立了起来,整个人陷入了疯狂,挣开马团长的怀抱爬出了壕沟。身边飞舞的弹片和爆炸的炮弹他都看不见了。
马团长知道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他站起身来一枪托砸在小兵的后脑勺上,然后把昏迷的小家伙拖进了坑里。第一次上战场都是这副模样,等杀了人,见了血,就好了。平时练的再多,不如真枪实弹的干一回。
这次日军动用了海军舰炮,白天日军的炮火优势还是很明显的。马飞不知道自己在这一轮炮击中又损失了多少部下,他也懒得去想。现在他满脑袋里面都是怎么将日本人的下一波攻击打下去。
没有了重机枪,一团阵地的防御面的漏洞就大了。要是南京国防部听师座的,不在上海和鬼子这么拼消耗,自己就不会面临现在这么窘迫的局面。
鬼子的炮火开始伸延,马团长带着战士们再次进入战斗位置,这一次,一团的官兵动作明显更快,脑袋压得更低。他们开始在战争中学习和提高。
马团长用望远镜看了下,日军这回冲锋投入的兵力足有一个大队。这时,一个机枪手跑过来告诉马团长,最后那挺马克辛出了故障,无法射击。还没交火,一团又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火力点。
“真背到家了!”马团长觉得自己真是时运不济,只依靠剩下的一些捷克式请几千要守住这几百米的阵地,他可没有多少把握。
“在上海,除非有上面的命令,咱们100师可从来没有被鬼子攻破阵地,除非是阵地上的老爷们都死绝了。”马团长咬咬牙,让战士们口口接力的传递着他的命令:“把鬼子放到80米再开火,轻机枪50米才准露头,30米内给我拿手榴弹玩命招呼,咱们和小鬼子拼了!”
有愣点的士兵问到:“要是鬼子进了阵地怎么办?”
马团长恶狠狠的回答:“给老子用刺刀捅!用枪托砸!用牙去咬!反正一句话,你们就是死也要给老子拉上一个鬼子烂在这块土地上当肥料。”
这样提气的话把7连官兵的血都给煽热乎了,他们盯着越来越近的日军,有人眼里面就要冒火。
士兵们从弹带里面取出子弹,用刺刀在子弹头上刻着十字纹。这样处理过的子弹射出去的时候打在人身上破坏力更大,经常能打出个大血洞,这些小窍门也是无所不能的华师长告诉他们的。
有个胆子小点士兵的则从腰间摸出刺刀就要往步枪上套,一旁的马团长看见了立刻大声制止:“小鬼!上了刺刀的步枪会降低射击精度,鬼子们都是在最后的时刻才会套上刺刀。”
被阻止的士兵只能在石头上蹭着刺刀,口中骂骂咧咧的给自己壮胆。
日军进入80米范围,了第一轮步枪打了出去,效果不是很理想。瞥了很久的7官兵们似乎是想把自己的愤怒也和子弹一起打出去,所以扣动扳机的动作普遍比较硬,大多数人都丢失了自己的目标。
见一团火力减弱不少,明显是没有了重机枪,日军冲锋的速度加快了。日军的歪把子和掷弹筒立刻开始卧倒还击,尤其是鬼子的掷弹筒,给一团带来了大麻烦。
日军的特色武器掷弹筒在第十一师团这样的精锐部队手里面挥到了极致,在几十米的距离上可以说是指哪打哪。
一团的捷克式刚一开火就被鬼子的掷弹筒重点照顾,机枪手们往往连一匣子子弹没打完就得转移阵地。时断时续的机枪火力使一团的境况雪上加霜。
要不是马团长果断的下令使用手榴弹阻击,日军的这一波攻击就要得手了。
密集的手榴弹再次阻住了日军的前进道路,不过这回攻击的鬼子人数很多,他们没有退下去,而是粘在阵地前面继续对一团保持压力。
这些鬼子的身后,日军的迫击炮和步兵炮在快推进。
马团长知道不能让鬼子的炮兵继续向前推进,只有发起反冲锋,才能将阵地前面的日军压下去。才有守住阵地的希望!
于是马团长跃出战壕,高喊着:“100师!反击!”然后像一头猛虎带头端着一杆mp40冲锋枪冲了出去。
受到感染的战士们也端起刺刀跟着团长冲了出去,在快要和日军短兵相接的时候,马团长大喝:“弟兄们把身上的手榴弹都扔光。”一团官兵纷纷投出手榴弹,黑色的手榴弹想漫天蝗虫一样飞进密集的日军队列中,杀伤了很多的日军。
再靠近一些的时候,双方的刺刀就撞在了一起。一瞬间的功夫,双方就都有十几条鲜活的生命消失在人群中。
让鬼子们出乎意料的是,对面支那人的拼刺水平丝毫不逊色于自己,而且卑鄙的支那人频频在拼刺中开枪,让帝国的武士们处于非常的不利的局面。
挥舞着指挥刀的崛田中佐一刀砍死一个中国士兵之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自己实在不想被支那人的冷枪打死。
石井凉政大佐本来看着对面摇摇欲坠的100师防线已经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站在他身边的日军官佐们这几天是第一次看见自己的指挥官展开笑颜,于是脸上表情也轻松了不少。可是崛田中佐的带头撤退却顿时扭转了石井联队长的表情和这里的气氛。
“联队长阁下!在进行拼刺的时候,卑鄙的支那人总是会放冷枪。为了避免帝国勇士们不必要的伤亡。我便下令让我的大队撤了下来。”撤退下来的崛田中佐给自己找了个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
石井大佐真想直接下令让这个贪生怕死的家伙直接自裁,可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只有干净利落的消灭100师殿后的部队,22联队才能给松井大将留下一些好印象。松井石根才可能不追究他石井良政在海滩上的损失。
攻击的强度还要加大,时间是很重要的得分因素。一定要快。所以他石井大佐还是需要崛田中佐在前面冲锋陷阵。
“崛田中佐。”石井联队长撇了撇嘴,对诚惶诚恐的崛田中佐说:“你和猪头中佐带领两个队大发起攻击。我会为你们再次呼叫海军的炮火支援。”
接到石井大佐的电报之后,海军的舰炮和陆军炮兵向303旅一团的阵地进行了半个小时高强度的炮击,这是片村四八参谋长能为他的老同学做的最后的事情了。片村参谋长在军舰上望着不断升起炮击造成硝烟的陆地说:“石井君,你要想不被送上军事法庭,只有前进这唯一的一条出路。不过这样强度的炮击,耗子都很难逃生,更不用说阵地上的支那人了。”
崛田寿大队长知道如果这次再带头后撤,就是找到再好听的理由,石井大佐也不会轻饶了自己。只好和猪头大队长一起跟支那人玩命。303旅和石井联队就这样陷入了死战。
马团长上报给旅长李艳涛的伤亡数字增加的度只能用“惊人”二字来形容。鬼子这轮炮击过后,一团连伤员算上剩下不到一个营的兵力。李艳涛觉得一团的表现已经够好了,要是中央军估计早就全团成仁了。白天和鬼子这么打阵地战只能是拿人填啊。
面对鬼子连续的冲锋和攻击,李艳涛开始还是一个营一个营的往各个阵地舔油。可是这些开进阵地的连队转瞬之间就消失在这个钢铁和鲜血的地狱里面。然后李旅长改成一连一个连的添,很快李旅长手里连一个兵也派不出去了。
李艳涛知道,这一仗将是他在100师安身立命的本钱,虽然华毕成对他这个留过德的高材生另眼相看,但是朱晋一和赵建新、还有远在西安的白硕这些华毕成的嫡系与他之间隐隐的有一层隔膜,对于华毕成决定将殿后这样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李艳,朱晋一和赵建新不认为李艳涛能打这样的硬仗。
100师的指挥层里面只有华毕成看好他李艳涛并且愿意给他这样的机会,这次要是他李艳涛弄砸了,也许就要离100师的核心圈子越来越远,很难真正的融入这支部队。
别看平时李艳涛对华毕成这个上司爱理不理,但是他心里最清楚还年轻,他还有他的抱负,自己的臭脾气,也只有在华毕成手下才能施展出来。所以这一仗他必须打好。
李艳涛此时不用再考虑日军指挥官的出招了,成了光杆司令的他已经无法对战局产生影响,现在,只有靠阵地上官兵的拼死血战了。
让李旅长有一丝安慰的是,再坚持半个小时303旅就坚持够师座命令的两个小时了。没有了预备队,旅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李艳涛亲自上了火线,这个时候反而是待在阵地上会更踏实些。
李艳涛觉得这半个小时是他生命中最漫长的半个小时。日军不顾伤亡的冲锋,自己这边几乎每一分钟他的身边都有自己生死与共的兄弟倒下,实在太难熬了。除了马飞,其他两个团长都阵亡了。
最后的时刻,日军已经突入了100师的阵地。
李艳涛旅长和一团的马团长亲自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和冲出战壕和鬼子搏斗,303旅的官兵们士气大振。阵地上有人被鬼子炮击炸断了胳膊扔用一支胳膊开枪射击着着,有人拉了手榴弹和冲进阵地的鬼子同归于尽,有人扑上去和日军滚打在一起用嘴咬住日军的耳朵死也不松,有人用钢盔死命砸着倒在地上的鬼子……
铁血抗日 75.第75章 越级指挥
100师李艳涛的303旅和日军血战的时候,蒋委员长却有些心烦意乱。八月底的南京闷热的厉害,总统府里面的法国梧桐也不能挡住炙热的阳光,入夜,也是热浪滚滚,让人难以入睡。连他一贯喜爱的丝绸大褂也觉得粘在身上,不透气的厉害。
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远远的站在蒋委员长身后,小心的观察者老头子的神色。
“墨三,辞修在浦东的动作还应该再大一点。日本人现在上岸的兵力不多,完全可以消灭一部分嘛。华知世这个师长都打了个漂亮仗,辞修他一个集团军司令,总不能不如自己的部下吧?他太珍惜他的18军了,这么搞,政府里面会有人讲话地。尤其是社会上的那些书生,都在盯着政府的错处,不能让他们有打击政府威信的机会。”
蒋委员长突然转过身冲顾副司令说了一大段的话,顾副司令做恭敬受教的样子,连连点头。
顾祝同早就猜到蒋委员长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已经准备好了说辞。
当然,帮陈辞修开脱的话还是要说几句的,这样日后传到陈诚的耳朵里面也好让他欠自己一个人情。
“校长说的极是,不过。其实辞修在淞沪干的还是不错的。说到底100师现在也是归属辞修的15集团军嘛,不应该把他们的战绩分开来。指挥上海市区围攻的张治中这几天还不是一样拿个汇山码头没有办法?寸步未进。政府里面有人见校长给了辞修立功的机会,出于嫉妒才会这般的煽风点火,至于报纸上那些书生说的话,校长大可不必去听。”
蒋委员长摆了摆手,语重心长的对顾祝同说:“墨三,你是纯粹的军人,不懂政治的奥妙。别看现在我在这个领袖的位子上坐得很稳当,其实有人早就等着我掉下来,好取而代之。政治的警惕性一天也不能放松。何应钦和汪兆铭最近有什么动静?这几个人鼓吹日本人不可战胜的目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他们是看在国内搬不倒我,想借日本人的助力来夺权。西安的事情我是不会忘记的!”
说道“西安”两个字的时候,蒋委员长嘴里的假牙出了清脆的声音,顾祝同后背上的汗毛突然立了起来。
这才是这个操着一口软软的浙江官话的国民政府最高领袖的真正面目,也只有他们这些“嫡系”才能见到这样的老头子。
“报告校长,戴局长那边已经都做了安排,最近何应钦和汪兆铭都还比较低调,华毕成的100师在淞沪打了几个漂亮仗,‘亲日派’们也就掀不起来什么浪头。”
蒋委员长听到自己的两个政治死敌吃了憋,终于露出了笑容:“你告诉辞修,淞沪的战事我们还要打下去,而且可能还要扩大,我在南京看着他,华知世虽然和我不是一条心,但是员虎将,要善加利用。”
顾祝同见蒋委员长坐在椅子上端起了茶碗,他知道应该告退了。。
顾祝同离开之后,蒋委员长脸上的笑意突然消失了,换上了一副很不舒服的表情。
在自己的嫡系面前老头子也不愿意表露出心中的不安,但是现在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不用再掩饰自己的情绪。
对于淞沪战事的发展,蒋委员长是失望的。日本人还是上了岸,100师也打了个漂亮的阻击战,可是蒋委员长盼望的国际调停却迟迟不见踪影。
英美法等国到现在居然还是没有半点斡旋中日战事的意思。难道他们和日本人在私底下达成了默契?
日本人“误击美舰”的时候,最高当局简直是心花怒放,他认为日本人可算是自己捅了马蜂窝,英美法一定会借机在上海插上一腿,谋取利益。没想到美国人只是有气无力的抗议了几句,居然把这口恶气给咽了下去!这实在是出乎蒋委员长的意料。
更坏的消息还在后面。军统潜伏在日本的特工人员昨天传来情报,“上海派遣军”在淞沪遇挫的情况已经传到了日本国内,但是日本军部对消息封锁的很严,日本的上流社会里面听不到一点风声,更不要说那些底层的日本国民们了。他们还沉醉在皇军天下无敌的美梦里面。
日本陆军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败急于打开上海的局面,于是他们制定了新的增兵计划,增援的规模要比“上海派遣军”还要庞大,开始上岸的2个日军师团还只是开始。如此看来淞沪战局有陷入泥潭的趋势。原本最高当局只是想在上海好好的敲打一下日本人,然后再拉拢西方世界来组织调停,大不了多给这些英美资本家一些好处。
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蒋百里对蒋介石说,战场上的胜利就是谈判桌上的本钱,于是老头子一咬牙将大批的中央军从中国的腹地集中到了华东平原。现在在上海作战的中国部队无一不是中央军的精锐。还有更多的部队在前往淞沪的路上。
然而日本人不愧是比中国早起步了几十年的国家,他们的工业和军队基本完成了现代化,最高当局原本以为能有一战之力的中央军精锐在上海吃了大亏。
虽然也有攻克日军虹口司令部这样的壮举,可是最高当局不是傻子,剔除掉非中央军的华毕成部的战绩,淞沪地区的中国军队其实是打败了。
这几天蒋百里三番两次的向最高当局呈请,内容无非是替华毕成开脱。100师已经是一支疲惫之师,这蒋委员长是知道的。现在还不是卸磨杀驴的时候,中日之间的战争有可能真的成为一场持久战。不能让华毕成的不对拼光了。
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上哪里找一支和100师战斗力差不多的部队把华毕成部替换下来呢?难道要动用在南京的中央教导总队?蒋委员长有些舍不得。
顾祝同出了总统府跳上他的轿车直奔国防部作战厅,蒋委员长虽然掩饰的很好,可是他们这些常年揣摩上意的心腹还是看出了老头子“不想打”的意思。以战促和,才是最高当局的真正目的。既然是这样的话,部队的部署就要有所改变。谁也不想在老头子突然决定求和的时候现自己的本钱已经都打光了。顾副司令向陈诚拍发了命令15集团军反击的命令,然后开始给自己小圈子里面的人物打招呼……
在37年的中国,就没有能保的住的秘密。顾祝同的反常举动很快就被其他几个派系的头头注意到了。淞沪的仗打了十多天了,蒋委员长对待战争的态度始终不是很明确,老头子即有在表抗日演讲时的意气风,也有在背后派人向西方列强讨要和平的祈求。
既然最高当局的意思没法看透,国防部的将军们就开始注意起顾祝同这样的“嫡系”动向。这些聪明人从顾副司令出的几道电报里面马上闻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一个国家统治者的态度都是矛盾的,军队里面的思想也就自然是混乱无比的。
各个派系的头头们通过各种渠道向自己掌控的军队传达着同样的消息——都悠着点。淞沪地区的中国军队和在前往淞沪路上的部队的动作同时都慢了下来。
上海方面接到蒋委员长命令15集团军集中兵力将登陆的日军赶下海岸之后。陈诚当然不会去反驳蒋介石的想法,他这个“小委员长”十分了解蒋委员长的脾气,老头子最怕有人在人前和自己对着干,让他下不来台。
陈诚知道自己只要忠实的执行了这个反击计划,就会在蒋委员长的心中赚足了印象分,至于打得赢打不赢,其实不需要关心的太多。
“七七事变”以来中国军队打的败仗多了,可是被砍头的总是那些地方派系的军官和南京政府里面蒋委员长看不顺眼的势力成员。这一切的一切,还不能说明很多问题吗?所以陈诚这次和往常一样,对蒋介石的指示是唯命是从,没有打半点折扣的意思。
反击命令出了陈诚的集总办公室送到了18军军长罗卓英的指挥部。罗军长是个十足的滑头,他知道100师和18军的转进动作都已经即将完成,这个时候让部队转过身去重新投入战斗,指挥官们一定会有反对的声音。
于是罗军长将集总送来的电文原封不动的转各部,看见最高当局和陈次长的大名出现在电文的结尾,所有的指挥官们都明智的选择了闭上嘴巴。
100师和其他各部的转进都被叫停了,华毕成一手是李艳涛报告303旅已经经过死战坚守够两个小时,请求撤退的电文,一手是集总来的反击命令,哭笑不得。
南京的大员们在玩他们的小心思,华毕成这个师长也要跟着开始头痛。蒋介石的反击构想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以15集团军现有的兵力能挡住日军两个师团的攻势已属不易,100师和18军都在向宝山、罗店一线的转进当中,人马都在路上,装备都拆成了零件。反击!?实在是有心无力的事情。
在这份国防部作战厅按照蒋委员长授意作出的攻击计划里面,100师这个不属于中央军,上面又没有大佬照着的“王牌”部队再次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反击的主角。华毕成看到电文的开头就已经预料到了100师的结果。
其实这很容易想到,如今云集在上海的中央军基本都能和国防部的那几位大佬扯上点关系,蒋委员长以战促和的态度既然已经被他们摸索了出来了,这几位当然谁也不会愿意送自己的宝贝疙瘩去当这个先锋。
虽然第15集团军的作战序列里面还有一些杂牌部队刚刚赶到上海,可是如果将这些部队投入作战难保地方实力派不会给他们扣下一个“拥兵自重、排除异己”的大帽子,舆论也会有非议。
所以这个反击的排头兵只能是一支有一定战斗力的部队。华毕成的100师就这么从淞沪的十几个师里面脱颖而出,成了大家一致的选择。
作为补偿,100师一次性得到了3个新兵营的补充,库存的武器装备也会优先提供给100师,陈诚还答应还把中央教导总队刚调到上海的一个装甲车连也暂时调给了华毕成指挥。
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国防部的上将们居然和华毕成玩起来这种小孩子的游戏,也算是给足了华毕成这个陕西王的面子了。
100师作为一支地方部队,在淞沪的战绩的确很出色,出色的都有点不像一支中国军队。也正是这一连串的战绩和华师长的青天白日勋章,让100师开始被本来就貌合神离的中央军孤立起来,现在更是变成了“挡箭牌”的不二人选。华毕成开始体会到张灵甫的整编74师在孟良崮被解放军全歼时的那份心情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