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残简
石原莞尔这次被冈村宁次点醒了,自己居然没有注意到这么重要的细节,真是岁月不饶人,自己的思维明显比年轻的冈村宁次慢了许多,石原莞尔拍了拍脑门道:“对!支那人可没有看起来那么团结。”
“前辈,我以为可以让东京发表一项声明,表达帝国愿意与华毕成将军合作建立东亚新秩序,借以挑拨西安和重庆之间本来就不太融洽的关系。”
“你的建议我会向大本营报告。”石原莞尔对这种雕虫小技显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继续问冈村宁次:“冈村君觉得我们在支那的军事战略方针应该如何调整?”
“晚辈以为华北沿海的据点和北平似乎没有保留的必要,如果华毕成真的下定决心要收复上述地区,以我们目前的力量是无法阻挡的。如果将这些地区留给华毕成,就分散了他的兵力,还可以增强我们守卫满洲的兵力。”冈村宁次想了想,继续讲道:“对于南边的重庆政府,皇军应该加大打击力度,蒋介石的部队肯定挡不住皇军的攻势,到时候必然会向华毕成求援,华毕成若出兵救援重庆政府就可以减轻我们北线的压力,不出兵救援便可以激化华毕成和蒋介石的矛盾。”
“很好!明天就提请大本营批准新的战略调整计划,同时必须让关东军加强锦州和山海关一线永固性防御工事的修筑,满洲是帝国的生命线,绝对不容有失!”石原莞尔忍不住感慨道:“若帝国的将领都有冈村君这样的战略眼光,何至于接二连三的败在华毕成手里。”
“谢前辈夸奖!”
冈村宁次自始至终都谦恭有礼的态度让石原莞尔对这个年轻人大为满意。
铁血抗日 553.第553章 太原阅兵
1938年12月20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在裕仁天皇的指示下,拿起了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给他准备的演讲稿,坐在话筒前极不情愿的照本宣科道:
“日本政府曾一再声明,决定始终一贯地以武力扫荡抗日的国民政府。同时希望和中国同感忧虑、具有卓识的人士合作,为建设东亚新秩序而迈进。现已感到,中国各地,复兴的气势澎湃而起,建设的趋势,日盛一日。中国之局面非华毕成将军不能收拾。
当此之时,日本政府向国内外阐明同华毕成将军领导的新生的中国联合政府调整关系的总方针,以求华毕成将军彻底了解帝国的真意。日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相互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为此,中国方面首先必须清除以往的偏狭观念,放弃抗日的愚蠢举动和对满洲国的成见。换言之,日本直率地希望华毕成将军领导的中国联合政府同满洲国建立完全正常的外交关系。
其次,因为在东亚之天地,不容有‘共产国际’的势力存在。日本认为,签订日华防共协定一事实为调整日华邦交之急务。鉴于中国现实情况,为充分保证达到防共的目的起见,要求中国承认在防共协定继续有效期间,在特定地点驻扎日军进行防共,并以内蒙地方为特殊防共地区……”
近卫文麿讲完就把稿子甩在桌子上大骂起来:“陆军真是一帮白痴!华毕成会看不穿你们这种小伎俩!”
……
日本政府的这项声明在字里行间已经完全无视新任中华联合政府总统的蒋介石,口口声声要和华毕成合作建立他们所谓的东亚新秩序。把身在太原的华毕成推到了舆论漩涡的中心。华毕成为此不得不专门在太原召开了记者发布会。
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记者首先站起来提问道:“华将军!对于日本政府今天的声明你怎么看?中华联合政府是否有何日本实现和平的可能?”
华毕成微微停顿了一下,等全部记者满脸疑惑的望向自己,才悠悠开口道:“中日之间的血海深仇不死不休!”
在一片惊呼声中,华毕成对众多记者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我华北军区国防军正在整编之中,准备为下一步作战作计划实施做好相应的准备。我已经通知华北军区司令官朱晋一给诸位进行一次简单的阅兵,亦彰显我中华军人之气魄,日寇将战火强加于我们身上,杀死我们的兄弟父母叔伯,****我姐妹,毁我家园!是可忍孰不可忍,总有一天,我们要让战火燃烧在富士山下,今日之日本人在中国之所为,他日在我军马踏富士山之时要将让日本人用血来偿还,甚至杀光岛上的所有日本人也在所不惜,牺牲我一人之名誉,换得民族之永远的安定,这是值得的!也是军人之荣耀之极限。”
华毕成的话让台下的众多记者的笔都在微微的颤抖,因为华毕成所说的不是一宗屠杀,而是民族灭绝性的屠杀,虽然华毕成并不是新组建的联合政府的最高元首,但是其拥有的军事实力却绝对不容让人轻视,华毕成虽然在联合政府中屈居国防部长,可他的军事扩充步伐没有一刻停止,而且大有越来越快的趋势。
正所谓强悍不需要任何借口,如果说华毕成这次是口不择言军阀作风,那么则是非常的贴切,因为华毕成就是一个彻头彻尾充满军阀气息的家伙,而且华毕成同样也是一头野兽,一头呲牙必报的野兽,对于所有伤害过他的人,华毕成一向都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华毕成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和平的代价就是无尽的鲜血与生命,中华民族付出的鲜血以及生命仅仅只能是一个开始,来而不往非礼也,今日之中国即为明日之日本!”
小型的阅兵式在太原城外北郊的一片空地上举行,各国记者落座之后,成忠玺乘坐一辆豹式战车风驰电掣般的来到华毕成面前啪的敬了一个军礼道:“报告中华联合政府国防部部长华部长,国防军受阅部队全部到齐,恭请授阅!阅兵指挥官国防军100师少将师长成忠玺!”
华毕成也利落的还礼道:“阅兵开始!”
国防军的阅兵不比后世的美观整齐,但是这些军人是在为了民族、国家存亡的战场上与敌寇厮杀的真正军人,他们身上布满了肃杀之气,没有人怀疑这是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威武之师,
走在最前面的是国防军100师,这支部队是华毕成的根本所在,所有的士兵与士官都是军龄五年的老兵,很多人都是跟着华毕成从西安出征,一路从惨烈无比的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和徐州会战杀过来的关中子弟兵。
雄赳赳、气昂昂的步兵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始经过检阅台,领队的指挥官向站在礼兵台上的华毕成敬礼,完全符合中国人体型步伐的中国式正步让在场的众多记者感到十分的惊讶,因为整编后的国防军参考德国国防军的军服与国府之前的军队军服不同,甚至没有相似之处,尤其是价格昂贵的皮质军靴和护腿代替以往的布鞋与绑腿,软底的军靴踏在地面上更能有效的保护士兵的脚。
100师步兵方队后边裹着帆布的豹式中型主战战车是各国记者们报销胶卷最多的目标。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方阵和加重卡车牵引一百五十毫米野战重型榴弹炮、以及秦岭兵工厂新出品的火箭炮等等,让所有记者目瞪口呆,整编后的国防军的一个师竟然有近两万人的作战部队?那么华毕成控制的华北、首都、西北三大军区有不下五十个国防军新编师,华毕成到底有多少兵力?这似乎成为了众人最为关心的问题。
留些悬念给那些居心叵测之人,是华毕成最开心的事情。华毕成并不知道,他送走记者团之后,十几台潜伏在山西境内的日军秘密地下电台开始了密集的工作,于是掌握了最为先进的无线电侦察技术的华北军区情报部门顺藤摸瓜,打掉了一大批日军留在山西的地下潜伏组织。
华毕成的行径几乎让所有的人都感觉万分的诧异和震惊,竟然利用一个国防军的小型阅兵仪式,以极度强硬的姿态回应了日本政府寻求合作的声明的同事,又将隐藏在山西境内的日军潜伏据点全部拔除,真是一箭双雕!
铁血抗日 554.第554章 控制山西
重庆,蒋总统官邸
小个子的陈诚拿着一份报纸像一只猴子一般边暴跳着边骂道:“校长,这个华毕成太不像话了!没经您的批准就在太原阅兵,他是不是把自己当总统了?在记者会上回应日本政府的口气俨然自己才是联合政府的最高领导人。”
陈诚后面的胡宗南、汤恩伯、黄维、罗卓英、桂永清等黄埔将领也是一脸的铁青。
蒋总统现在也是有苦说不出,联合政府划分的五大军区华毕成的部队就占了三个,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谁让华毕成的部队能打呢。可是再看看眼前的这些自己的黄埔高徒,除了窝里斗真是没什么本事了。稍微有点本事的,像宋希濂之类的似乎对华毕成还挺有好感。
比起没和自己这个总统没打一声招呼,就以擅自阅兵的方式回应日本政府的声明来说,眼下有一件让蒋总统更头疼的事。那就是今天华毕成发来了要蒋总统签字批准的一份任命书。
“你们看看这个吧!”坐在沙发上的蒋介石把电报交给林蔚,林蔚又交到陈诚手里,陈诚看完传给了胡宗南,一杯茶的功夫屋子里的将领就看完了。
“华毕成要任命傅作义做山西省省长?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陈诚十分不解,山西省省长如此重要的职务华毕成为什么会交给原属晋绥军的傅作义,而没有任命自己的亲信。
“谁当省长不重要,关键是华毕成要在各省搞军政分立。傅作义居然愿意以退出军队为代价担任山西省的省长,山西以后要姓华了!”蒋总统说这话明显有些酸溜溜的味道,当年自己也想通过修铁路把手伸到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地盘,可结果阎锡山把山西的铁轨搞的比外边窄,愣是让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打空了。蒋总统没有办到的事情,华毕成却做到了。
“校长!那我们怎么办?”陈诚问出了在场众位将领心中的问题。
“你们怎么一点主见都没有?遇到事情就知道问我?要是有一天我死了怎么办?”蒋总统的一通火发的让在座的黄埔将领大气都不敢出,可蒋总统就没有想过,就是因为自己宁用奴才不用人才的做法,才导致围在自己身边的都是一群只会点头哈腰没有主见的哈巴狗。
蒋委员长情绪平静下来之后,清了清嗓子开口道:“他任命他的,我任命我的,湖南和西南各省省长的任命我也发给华毕成了。”
众位将领立马明白过来,蒋总统也借着这个机会在加强对西南和湖南的控制,齐声道:“校长英明!”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蒋委员长有些疲惫的挥了下手。
……
太原,山西省政府办公室
“傅长官!您为什么同意退出军队?以前一直跟着您的晋绥军的弟兄们怎么办?”急性子的孙兰峰对已经脱下军装,换上中山装的傅作义嚷着。
傅作义没有回到孙兰峰,而是问孙兰峰董其武:“你觉得华部长这个人怎么样?”
“两个字!嚣张!”董其武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不管是华部座本人,还是他的部队都是嚣张到无以复加!”
“哼!华毕成的部队能打,我们晋绥军也不是吃素的!让傅长官担任山西省的省长我没有意见,可让傅长官退出军队,华毕成太目中无人了!”孙兰峰一拳砸在了傅作义的办公桌上。
“孙师长!注意你的言辞,你现在是国防军的师长,晋绥军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了。”傅作义叹了口气后大义凛然的说道:“我傅宜生从军二十多年,为的不是个人名利,而是国家强大,百姓安居。现在既然有了华毕成这么能打的将领领导你们抗战,我傅作义要是再贪恋兵权那就只会成为历史的笑柄!”
华毕成之所以在这次山西军政分立的过程中选择傅作义担任山西省长,就是因为作为穿越者他清楚傅作义是一位声明大义而又识时务的爱国将领。
“傅长官所言甚是,我也觉得和重庆的那位起来,也许嚣张的华毕成才是中国强大的希望!”董其武和华毕成的部队并肩作战过,性格也沉稳,比孙兰峰更冷静一些。
“你们两位现在都是国防军的师长,好好跟着华部座干,别丢咱山西人的脸!”傅作义知道孙兰峰和董其武能被华毕成任命为国防军的师长是因为看重他们都是当年绥远抗战的英雄,董其武更是率部参加了光复太原的战斗。
“是!”董其武立正答道。
孙兰峰虽然还是转不过弯来,但还是老长官已经发话,这只好应道:“是!”
“傅省长!华部长来了!”傅作义的秘书进来报告道。
“都跟我出去迎接。”
傅作义还没出门华毕成就已经进来了:“宜生兄不必那么俗套,都坐吧。”
华毕成挥挥手让卫兵都出去了,傅作义也示意董其武和孙兰峰离开。屋子里华北军区司令官朱晋一和新任山西省长傅作义一起坐了下来。
“这次军政分开,山西为模范省。宜生兄是新任的山西省省长,宜生兄也是山西本地人,华北军区的主力部队大都驻扎在太原,朱司令官是初来乍到,人生地熟,华北军区的事情还请宜生兄多多辅助了。”
傅作义欠了欠身:“久闻朱将军大名,山西光复不久,发展建设也离不开朱将军帮忙。”
朱晋一客气了几句。
华毕成问道:“不知宜生兄对振兴山西有何良方?”
“要改革山西。必先倚靠晋商。”傅作义也不客气。侃侃而道:“民国以来,山西商人已形成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没有商人的支持。山西的任何社会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欲办事非商人起而帮忙不可,非借重商界不能贯彻到底。进入民国,尽管山西的钱庄、票号衰落,商业一度凋零。山西商人的商业活动有所萎缩,但由于原来基础雄厚,市场广阔,所以从整个社会看从商的社会氛围并没有减弱。山西的地方商贾大户,以及官宦人家子弟,不入官场,便入票号。工商业较达的祁县、太谷、平遥、介休一带,一般人家都把商贾与读书人、官吏相提并论,可见商人对山西的影响有多深”
华毕成点了点头,傅作义继续说道:“山西商人的经济实力雄厚,信息灵通。为了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保护自身利益,抵制外商侵略,他们不仅在同行中建立了许多行业公会组织,如粮行、油面行、典当行、酒行等,而且随着商人势力的展。他们在全国各大商坪先后建立了许多团结同乡商人的会馆,以敦亲睦之谊,以叙桑樟之乐,虽异地宛若同乡,这种以联同乡之谊,在市场竞争中同舟共济,相互支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商业组织,不仅维护了商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把全国各地的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传递回来。所以卑职认为,山西商人在山西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为此必须动员他们参加到社会变革中来。”
“山西商人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放眼全国,只怕再也找不到比山西商人更加服从政府的地方了。”华毕成这时忽然说道:“满清也好,民国也都,都是如此。任何商人,不管资产有多雄厚。却没有资格独立壮大到可能侵犯政府特权的地步,任何商业交易行为都必须受官方的监督。都必须有官方作为后盾。因此,他们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手段从官方那里寻求支持与照顾,官方也从商人的商业行为中得到好处。这种官商利益密切的一致性,决定了山西商人与官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想华部长对晋商也深有研究。”傅作义倒是的确没有想到。
华毕成一笑:“我只是说个大概,和宜生兄这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比,实在算不得什么。傅省长对山西的了解比我强多了,如此我也就放心了。”
又说了会话,华毕成起身告辞。
傅作义把华毕成和朱晋一送了出去,
出了山西省政府大院,朱晋一开口道:“部座!”
“朱大哥,私底下你还叫我什么部座?”华毕成笑着说道:“这次在山西率先开始实行军政分开,军人不得参与地方政务,不知反响如何?”
“肯定有人心里不满。”朱晋一也不隐瞒:“咱们30集团军的那些老底子倒还好,阎锡山的晋绥军肯定是不愿意的。你想,本来全省大权阎锡山一个人抓了。现在骤然只能管军队了,原来晋绥军的将领心中总是有些怨气。”
“阎锡山这个人还是小家子气了一些!”华毕成也不太在意阎锡山,现在给阎老西挂一个联合政府的国防部副部长,他的晋绥军旧部慢慢打乱重组到国防军,加上原属晋绥军傅作义的支持,阎锡山是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再做回山西的土皇帝:“军政分开是绝对不会动摇的。这样可以避免一个个土皇帝的出现。军政不分,容易使地方拥兵自重。军政分开后,地方即便想有什么动作,财政上一卡,连饭都未必有得吃。再者,随着国防军改造进一步深入,持反对意见的只会越来越少。我看熬过这段时候就好了。”
华毕成说着看了朱晋一一眼:“这次我决定把山西当成模范省。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是山西经济基础好,二是我刚才说的,山西商人服从政府。第三个就是我们对山西的控制不像山西那么牢,朱大哥你又在这里。”
“部座,你的意思我明白。”朱晋一不暇思索:“就是让我的华北军区在山西做个表率作用,尽管放心,我山西绝不会拖了部座后腿!”
朱晋一讲完转而说道:“部座,有个事我得和你说下。前几天,西安传来消息,哥老会的陈冬丽已经带着杨老爷子的千金返回了西安。”
听到陈冬丽和杨娟的消息,华毕成心里“咯噔”了下,又听朱晋一叹息道:“部座那,你当军人,当司令,当国防部长都是没得说的,可在这女人方面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了。你回到西安了一定要抽时间看看冬丽姑娘和杨老爷子的千金。”
“恩,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启程回西安,到时我会抽时间去看她们。”华毕成点了点头。
铁血抗日 555.第555章 左拥右抱
安排好山西的军政事务,华毕成就和“狐狸站长”陈旭娟一起坐上了从太原返回西安的飞机。这次返回西安华毕成就要成婚了,重庆的蒋总统和“夫人”一直催促华毕成尽快和杨森的宝贝女儿杨文娜完婚,因为杨文娜已经被蒋夫人收为干女儿,这样蒋介石和华毕成就隐隐多了一层“翁婿”关系,对华毕成也算是一种掣肘。
想到这里华毕成摇了摇头,蒋总统总是喜欢耍这些小聪明。
“毕成,你是不是对杨森的女儿不满意吗?”陈旭娟见华毕成摇头还以为华毕成是对这桩政治婚姻很反感。
华毕成却是一脸坏笑的抓起陈旭娟的手说:“我要跟别的女人结婚你就一点也不吃醋吗?”
陈旭娟深处另外一只手摸了摸华毕成的脸说:“我是没有什么问题,就是那个哥老会的冬丽姑娘,还有替你在武汉挡了一枪的女记者就不好说了。”
在军统待过多年的陈旭娟对民国少则七八房,多则十几房的姨太太的高官见得多了,对华毕成成婚自然是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
华毕成缓缓松开陈旭娟的手,在女人面前少有的严肃问道:“旭娟,我不是个好男人,对吗?”
这次轮到狐狸站长没有正形了:“挺好!我是挺满意的,尤其是那方面。”
“那就再让你满意一次!”华毕成已经把一双魔爪伸向了狐狸站长的胸前。
“哎呀!别闹!这是在飞机上!”狐狸站长推挡华毕成肩膀的双手更像是抚摸。
华毕成却邪恶的想,中华联合政府的国防部长和国家情报局副局长“机震”的消息一定比歼灭日军十个师团更有轰动效应……
到西安后,狐狸站长去了国家情报局,华毕成直接换了便装带上墨镜,直接驱车去了杨府。
在杨府门口,华毕成让卫兵守在门口,自己敲了门。
过了会,听到里面传来动静,门打开了,出来开门的是个老妈子,见个陌生男人,怔了下:“先生,您找谁?”
“我找杨老爷子。”华毕成定了下神说道。
“先生。您里面请。”
老妈子把华毕成迎了进去,进客厅请了茶,转回去杨老爷子。
不过几分钟,杨老爷子进了客厅。一见华毕成,赶紧让下人上茶看座。
和华毕成子坐了下来后,杨老爷子抹着眼睛说道:“可能是知道你要成婚。娟儿就和丢了魂似的,从武汉回来后就把自己闷在房子里不吃不喝。”
“伯父,之前我和娟在南京就见过,娟也没有和我提起过我们的婚约,当时正在指挥南京保卫战我也不清楚她的身份。不过确实是我没有照顾好娟,还让她在武汉替我挨了一枪,我对不起您和娟。”说完华毕成迟疑的问道:“娟在家吗?”
“在,就在里屋呢。”
华毕成站起了身,杨老爷子前面领着,到了后院一幢屋子前停住了脚步。指了指里面。
华毕成在门口立了会,然后推开门走了进去。
一个熟悉的背影一阵颤动。好像不敢相信自己还能听到这个声音缓缓回过头来,和华毕成四目相交,许久许久
能看的出杨娟在那竭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华部长,您来这做什么?”
“谢谢你在武汉替我挡了那枪!你的身体恢复了吗?”华毕成关切的问道。
“已经没有大碍了!华部长还有别的事情吗?”杨娟冷冷的问。
“我来通知你我过几日大婚。”华毕成说话的时候有些不太利索。
“恭喜华部长了!到时候一定讨杯喜酒喝!”杨娟面无表情的站了起来。
华毕成端详了杨娟好久才说道:“你是那年我还是陕西第三警备旅长,在西安联合中学演讲时候台下的小姑娘?”
杨娟再也忍耐不住,眼泪吧嗒吧嗒流了下来,忽然,整个人都扑到了华毕成身上,死死的掐着华毕成,嚎啕大哭:“华毕成!你这个千刀万剐的啊,现在才想起来我是谁!在南京的时候,在武汉的时候你怎么就记不起来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