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而恰在此时,欧洲战争爆发,许多犹太人遭到各国政府的迫害……尽管欧洲各国战争,但是对于犹太人的迫害却没有停止。上海来了许多犹太商人之后,导致上海滩地价激增。这些犹太人也到张弘扬手下土地处购买房产,既然洋人都来这里购买,更加让上海的富家翁们确定这里即将被划分为新租界。张弘扬趁机高价卖出土地,并且将赚来的钱陆续投资在股票中,他投的是军需品物资材料。尤其是化学材料,他购买的更多。尽管股价已经很高,但是他仍旧坚持投入。一些犹太商人也笑他傻,哪有跟风跟高的。
哪成想到,一九一五年底,欧战各国居然开始使用毒气弹,化学品材料大涨,张弘扬赚了个盆盈钵满。许多商人见这姓张的广东人居然如此能赚钱,纷纷前来取经,张弘扬倒也没有私藏,便分析起来欧战有多激烈,材料军火等等一切有多多赚钱。又说,没看到现在全国都在抵制日货,但是日本人反倒是越来越有钱,那是因为日本人把东西买到了欧洲,没了中国这个市场,日本人开拓了一个更大的市场。
众商人听着张弘扬说得有些道理,又得知他的后台是美国人和尚武将军王茂如,前一个是世界列强,后一个是最近号称南蔡锷北尚武的大军阀,怪不得这张弘扬如此能耐。而黄金荣知道后。这才找请张弘扬过去一叙。张弘扬倒也没有拿捏,以晚辈礼,拜了黄金荣的一个师弟为师,也加入了青帮。既然是青帮的人,那就一切好办了,本来一些青帮的弟子还打算敲敲竹杠,此后也免了。倒是真有不怕死的,被他身边的卫兵打死,那些人凶得很,一直追杀到人家家里。把所有人斩草除根这才罢手。张弘扬连忙前往青帮总坛解释,这些保镖是尚武将军为了怕自己受害特地派来保护的,一个个都是军队作风,不死不休。
青帮的人吃了一惊。还不死不休,有不怕死的又去敲诈伏击,又被追杀,跑到黄金荣这里求情,看在黄金荣的面子上张弘扬让卫兵罢手,这才平息了一场纷乱。当然,张弘扬是来求财的,又是来抢码头的,那些卫兵也是派来保护他的安危,而不是替他出风头的。张弘扬自然是知道轻重。又和许多商人联合,推动股票,让股市大涨,然后抛售,一来一回,倒是又赚了许多。
可能是赚得太多了,倒是引得革命党人化缘,尤其是那些革命党人流传着王茂如欲带兵南下的谣言,让民党的人更加兴奋。张弘扬赶紧低调起来,他敏感地感觉到。要出大事。果真,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上海风云突变,城头变幻大王旗,更多人跑到租界寻求僻护。张弘扬早早地在靠近租借的地方购买了大片土地。修建高墙,倒是让靠近租借的这些土地成了一片片城中之城。又是让他赚了许多。
张弘扬得知王茂如当了督军,赶紧做好最后一次出手,待着两百五十万美元跑回大本营。本地倒是流传了许多这张财神的传说,让这个喜欢冒险投资,对金融特别敏感的华侨打响了名声。张弘扬倒是得了个雅号,小财神,遥指北洋政府的梁财神。
王茂如问最后一笔赚了多少钱,张弘扬说赚了二十五万美元,折合大洋百万,王茂如吃惊道:“怎么这么多?还是买卖股票?”
张弘扬道:“不是,是和师叔黄金荣合伙贩卖烟土,将大烟买到南洋,这才赚的多一些。”王茂如没有假惺惺地说什么烟土害国,国人如今养成了抽大烟习惯,你不去赚这钱,自然有人会去赚。装清高固然赢得掌声,然而此时需要的不是掌声,而是利益。就像蔡锷一样,去中央任职,固然得了好名声,然而却被袁世凯把握的死死的,只好趁着生病才能逃走。也就是因为耽误了治病,蔡锷落下了病根,才英年早逝。
“烟土生意,居然如此赚钱。”王茂如不禁感慨一声,又笑道,“你既然拜了黄金荣的门子,自然通过他能做好烟土生意了,这样,我在呼伦贝尔也有一些烟田,种了一些大烟,你也负责脱手吧。”
张弘扬微微有些诧异,原来大帅也种了大烟,怪不得自己提起贩卖烟土大帅不反对,原来正主在这儿,便问:“大帅,咱们种了多少?收成能有多少?”
王茂如道:“我对种大烟不了解,这些都是禁烟局局长浦纳负责的,你只负责销货就行了。”
“是。”张弘扬瘪嘴道,“秀帅不说实话,我怎么卖?要是秀帅只种了一百亩,便有一百亩的卖法,卖一千亩有一千亩的卖法,一万亩有一万亩的卖法。”
王茂如哈哈大笑,道:“好好好,你这张伶牙俐齿,不愧是广东佬。今年是咱们第一年,暂时就开垦了差不多一万亩吧。”
张弘扬张大嘴巴,叫道:“多少?一万亩?”
“废话。”
张弘扬眯着小眼睛立即计算了起来,他在与黄金荣等青帮贩卖鸦片的时候就知道,一亩大烟田刮出来的烟膏能赚五十两银子,折合现在的大洋是九十块大洋钱,这只是大烟膏的钱,大烟的壳子,烟叶,烟杆,还能买到三十块钱,也就是说,一亩大烟一年能赚一百二十块钱。那么一万亩就一百二十万。当然,这一百二十万还要去掉人工费,消耗,以及物价的涨跌,最终一万亩能赚一百万大洋。心中计算好了之后,张弘扬道:“这大烟赚钱,既然黑龙江省地广人稀,赚的更多,一亩地能赚一百二十块大洋,其中烟膏能赚就是块,烟叶烟壳子烟杆能卖三十块钱,当然,去掉人工费和其他损耗消耗,一亩大烟地能赚一百块钱。一万亩地,能赚一百万元。大帅若是再开垦一些,开垦五万亩地,那您的军队就不愁财政了。”
王茂如知道种大烟赚钱,只是不知道能赚多少钱,一亩地一年除了人工费和消耗居然能赚一百块,整个黑龙江能开垦多少土地?后世的黑龙江有一千一百多万公顷耕地,换成亩,一公顷是十五亩,那就是一亿六千五百万亩地,每一亩都种大烟,那就是……一百六十五亿大洋……得,赶紧收回美梦吧,若真是都种了大烟,钱是有了,但是人都饿死了。而且后世那种过度种植,几乎毁掉了黑龙江生态环境。
去掉脑海中那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感慨,王茂如哈哈一笑道:“倒是没想到种大烟这么赚钱,这样吧,明年咱们把大烟田的量增加一点儿,采取机械化种植,你呢,就负责销售,用咱们机械化大烟田打败什么川土,云土。”
“增加一点儿?是……多少?”张弘扬对钱比较敏感,增加一亩可是多赚一百块钱啊,这个广东人操着不熟练的儿化音问,声音非常怪异。
王茂如略微考虑了一下,说:“增加到十万亩吧,也不要太多,太多了会冲垮烟土市场,烟土价格掉价,咱们又该赚不了多少了。”
张弘扬张大嘴巴半天才反应过来,不禁吓得坐在椅子上感慨。看看,人家这才是做大事的人,这哪是增加一点儿啊,这是翻了十倍啊。
王茂如问道:“对了,小财神,你知道雪茄怎么做吗?”
“什么是雪茄?”张弘扬奇道。
“就是cigar。”
“cigar我知道。”张弘扬道。
“咱们用大烟叶子做雪茄怎么样?”王茂如问询道。
张弘扬张大嘴巴,半响才说道“大帅,大帅莫非是想用大烟叶子做cigar?”
“怎么不行吗?”
“不是不行,就是……cigar的真正制作材料不是鸦片叶子,是烟草叶,用鸦片叶子会不会死人?”张弘扬问。
“试一试,不行的话再换嘛。”王茂如笑道,张弘扬挠挠头,这大帅的想法还真是天马行空,用鸦片叶子做cigar,这算是废物利用了。
说完大烟的事儿,张弘扬又说:“我在上海的时候原本准备收购一些上海的工厂,但是我感觉那些工厂都设备老化严重,而且都是适合南方气候的企业,不适合北方,我怕即使工厂搬迁也会水土不服。因此只是选择性收购一些工厂,针织工厂一家也没有购买。”
王茂如点头,说:“你考虑的周全一些,毕竟上海的工厂也是和当地环境结合的。”
“所以我自作主张,购买了一些机器,而且我还买下来江南制造局的一些家什。”张弘扬偷笑道,“这江南制造局自从民国之后就一日不如一日,倒是官员越来越多,工人越来越少。官员还时常欠薪,就更别提工人了。我就委托青帮的人去说和,将他们制造75毫米克虏伯野炮的工人,技师和设备都一股脑给挖来了。”王茂如很是惊讶问他难道江南制造局的官员就放任人才流失?
(我说兄弟们,难道就这么放着月票吗?赶紧投出月票吧,别客气呀)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千古奇功 第238章 大法官袁克定(求订阅)
听到王茂如的问话,张弘扬笑着解释说道:“他们倒是真不想放人,可是江南制造局如今只能生产步枪和子弹,造炮的人天天待着,没有工作,没有工作就拿不到薪水,拿不到薪水人家自然不干。所以这造炮的车间早就跟制造局的管事们有争执了,我这一去,不但把人拉走了,还把设备也买了回来。如今他们正在火车上呢,没有我快,我估计半个月之后才能到吧。”
王茂如用力拍在他的肩膀上,差点把张弘扬拍趴在地上,他一米八多的身高,一百六十斤,张弘扬才一米六五,一百斤不到,哪能经得起他的一巴掌,没趴下就好不错了。王茂如连忙扶住他,笑道:“我得苍楚,如得张良张子房啊!”
张弘扬一脸高兴被夸赞,未几,问道:“张良是谁?比我厉害么?我的认识认识,怎么我在美国没听说过这个人?”
王茂如一脸黑线,道:“你该多读读书了。”
视察完军队之后,虽然觉得黑省兵强马壮,但也发觉了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如炮兵太少,大炮太少,炮兵训练不足。王茂如对大炮自然是无比渴望的,如今自己的军队的大炮虽然号称是两百门,可是其中速射炮,炮击跑,野炮,山炮,还有十门老式发射实心炮弹的土炮,据说还是康熙年间萨尔浒战役的时候从南方运过来的,刚运到龙江府萨尔浒战役就结束了。这些大炮杂七杂八混在一起。就组成了第十炮兵旅。王茂如视察了一圈哭笑不得。让人将十门大土炮抬走,还不如炼铁化成钢做钢盔好。
他一直忙着没时间去把精力放在生产大炮上,可是现代战争打得就是大炮,俗话说枪炮一响黄金万两,万两黄金之中百分之九十都是花在了大炮上。一发最便宜的日式75mm野炮炮弹的价格是四十五块大洋,千发子弹二十五块大洋,而一块大洋的购买力相当于2012年三百块人民币,可想而知,王茂如这些年花了多少钱。
张弘扬的收购江南制造局火炮制造所之后,给了他一个意外惊喜。倒是让他兴起了建造兵工厂的想法。方宏信发来的三条步枪维修线如今还在军械库中,为什么不建立一所兵工厂?
想到兵工厂,王茂如叫来祝永泉,笑道:“我准备以黑龙江枪炮局为基础建立一所兵工厂。生产步枪,子弹,野炮,山炮,迫击炮,以及炮弹。”
祝永泉笑道:“大帅,你也终于认识到了这枪炮一响黄金万两了吧?这些年来大帅耗尽自己的财力建造这支部队,可大帅,军队是个吞金兽啊。别说别的,就是这枪炮的消耗。我看着都心疼。咱们的军队为什么打许兰洲如摧枯拉朽,道理很简单。咱们军队所有士兵都有超过一百发子弹的实弹射击经验,咱们所有士官都有过杀人经验。谁能像大帅一样,用炮弹训练炮兵?我问过许兰洲的士兵,平均一个人身上才五发子弹,还是临打仗的时候每个人才发了二十发子弹。”
“是有点吃不消了啊。”王茂如伸着腰苦笑道,“这兵工厂我准备建在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我要在这里建一所兵工厂,一所全中国最大的兵工厂。”在他心里这兵工厂肯定是建在齐齐哈尔。而齐齐哈尔也是后世东北的一处重工业基地,随着市场经济改革,齐齐哈尔重工业的影响才逐渐消退。
王茂如又道:“参谋长,你帮我参谋一下,这个兵工厂交给谁才能更好。参谋一下吧,如果咱们有人有这份能力。就在军队中提拔,要是别人有着能力,就去挖人。总之,我要找到这样的一个人,我能放心地把我的兵工厂交给他。”
祝永泉点点头,了记于心。
今天的事儿实在是太多,早上的时候唐绍仪刚刚到来,晚上的时候,袁克定一家人坐着晚班车又坐最后一班列车来到齐齐哈尔。王茂如没法帮他安排盛大隆重的欢迎仪式,只是带着几个亲近手下来到车站将袁克定接来。
“秀盛。”
“大公子。”
两人握住双手,不禁都是一阵唏嘘感慨。
别说几年前,就是几个月前,袁克定还是太子爷,还是模范军的训导长,还是中华帝国的继承人,可如今呢?袁克定可算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称帝委员会解散了,所有一切有关帝制的活动都解散了,为了做太子,袁克定又卸职了所有政府任职。袁世凯一死,可倒好,袁克定是什么官都没了,只剩下身边一大家子人。谁都敬着他,可袁克定也知道,谁都没把他当回事。
段祺瑞新组建政府,袁克定眼巴巴地坐在家里等着段祺瑞来送聘任书,可是等到八月一日新政府成立,要员任命结束,段祺瑞只在治丧的时候来过袁家,还是为袁世凯送殡。往日那些政府旧僚一个个也对他表面恭敬,实则闭门不见。袁克定哪受得了这个落差,他一身本领因为身份问题而无处可用。
“秀盛,还是你啊。”袁克定一声叹息,道尽了人世间沧桑冷暖。
王茂如道:“大公子,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大公子。”
袁克定摇头,道:“秀盛贤弟,别说大公子了,这个名字让我一辈子只能做个公子爷啊,可如今呢,公子爷一直都是公子爷。我不愿再当这个公子爷了,秀盛,这样吧,你叫我云台兄。”
“这……不合适吧。”王茂如惶恐道。
袁克定道:“秀盛,你这是要赶我走啊。”
王茂如道:“这……成!”他拍了一下自己后脑勺,又道:“云台兄,若是你信得过我,就暂住几日,我欲请云台兄担任黑龙江**官一职,兄定要帮我。”
袁克定见到王茂如眼中的真诚,哽咽道:“老弟以诚待我,为兄必定尽一身所学帮助老弟做好这个**官——老弟就不怕因为我怀了你的名声?”
王茂如奇道:“云台兄何出此言?先总统待我如子侄一般,兄待我如亲人一般,我王茂如若是对兄有半分不敬,就让我天打五雷……”
袁克定忙拦住道:“贤弟,贤弟,我相信你。”
王茂如冲魏东龄使眼色,魏东龄道:“大公子,请,大帅已经备好酒肉和休息地方,请大公子一家人稍作休息,明日为大公子到来举办接风宴会。”
袁克定倒是摆摆手,道:“秀盛,宴会就不必了,再大的场面我也见过,再大的我也风光过了,够了,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法官罢了,尽我一身所学。以后别人提起我,只会说袁**官,不会叫袁大公子。”
王茂如敬服道:“云台兄,既然有心做个名垂千史的法官,我便也不整那些虚套的了,只是这法官和法院系统一些还不完善,云台兄休息几日之后,必定要承担起更大责任。”
袁克定道:“自己兄弟,就不提辛苦了。”
当晚袁克定携四个妻子住在了督军府,次日的时候,魏东龄已经帮袁克定家人买了一家四进四出大宅门送给袁克定,做了新的袁府大院,袁克定也要忙着。只是袁克定想要低调一些,可他的身份摆在那,在北洋的地位也摆在那,一时之间许多本省名人前来拜会。袁克定正在收拾房子,这许多拜访者却也接待不过来,只能无奈举办了一个小型的酒会。
副省长徐鼐霖,省议会议长孙兰升,副议长刘瑞,议员李国荆、杨国瑞、陈福龄,农会会长徐安成、副会长郭相维,木兰知县于驷兰,渔牧厅长袁毓麟,交涉员张庆桐,民党议员周天麟,士绅刘坦,徐安成、梁声德、金兆庠等人,甚至连吉林督军孟恩远也派吉林巡政使郭宗熙前来道贺。唐绍仪的到来,也没有这么多人前来祝贺,反倒是一个落魄的北洋大公子,倒是引得全省人来拜会。唐绍仪心里不是滋味,王茂如心中暗笑唐绍仪也是有攀比心的。
祝永泉找好了一个兵工厂厂长人选,这人是北洋政府陆军部参谋处高参韩麟春,他是日本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六期炮兵科毕业。1908年毕业回国任清政府陆军部军械科科员,因发明“韩麟春式”步枪升为军械司司长,又由司长而升为陆军讲武堂教务长等职,旋任陆军部参事。如今段祺瑞担任总理兼陆军总长,任用亲信,韩麟春收到排挤,可以一用。王茂如立即着手,派张奎安去北京请韩麟春来黑龙江,担任黑龙江省陆军参谋处参谋,军械处处长,北方兵工厂总办,备以厚礼虚位以待。
只是现在将主要建设本省的主要能量放在呼伦贝尔还是放在齐齐哈尔,到成了王茂如心中最大的难题。
齐齐哈尔地理位置好,面朝松嫩大平原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铁路,船运,公路交通便利,加上东北粮仓之称的嫩江平原,可以说这是一块王气之地。但是呼伦贝尔是自己起家之处,有绵绵的大兴安岭做屏障,有广阔的蒙古高原做发展,在那建立重工业基地更加保险。而且日后与日本人对峙,自己便是再受损,也能凭着呼伦贝尔之地保住火种。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千古奇功 第239章 日俄态度
一个地方占天时,一个地方占地利,两个都发展的话也不现实,这黑龙江本来经济就不发达,若是分散了,更加难以崛起。
带着个这疑问,王茂如找来楚庸问询。楚庸如今已经是省规划厅副厅长,二十七岁成了副厅长,也是年纪轻轻就青云直,楚庸感慨自己真是跟对了人。这规划厅正厅长是省里的老官吏了,还是民党的老人,资历足够但能力平平。自从省政府改组为二十四个厅之后,也有原来的老衙门调到如今的这个规划厅。老厅长岁数大了,也不懂城市规划,便制作一个哈哈儿,点头厅长,所有大小事都交给了楚庸。楚庸也是年轻力壮,明知道这老人是把任务责任一股脑推给自己,准备看自己出丑犯错。但楚庸心里清楚,便是出了错,自己也是最早跟王茂如的人了,肯定也是没事儿,反倒是这老头干不了几年便退休了。
楚庸听完王茂如的犹豫不决,笑说:“放在两处各有利弊,看大帅怎么想了,大帅的志向是东四省还是外蒙?”
王茂如倒是好奇,楚庸怎么知道自己打外蒙的主意,便问他是怎么猜想的。
楚庸嘿嘿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马州长去年曾经和我说过大帅要建铁路,在呼伦贝尔建立三条纵贯东西南北的大铁路线,分别向南向北向西。向南向北可以理解。但是向西就只能说明大帅一心想夺回外蒙,用铁路将内外蒙古连接起来。”
王茂如连说狡猾狡猾地干活,楚庸继续说道:“大帅若是想争夺东四省,重工业基地和兵工厂自然是建在齐齐哈尔好,若是目标外蒙,那建在呼伦更好。我得建议是建在齐齐哈尔,这里远离俄国人干涉势力,最容易发展起来。目前为止,大帅想要夺回外蒙,除非俄国被德国打败。可是欧战正酣,到底谁会获胜还真是未知数咧。”
楚庸自然是不知道俄国会发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说实话,就算是推动俄国革命的德国和日本。也不会想到他们推动的这场革命,会给世界带来如此大的改变。如今全世界范围内的工人运动如火如荼,可以说,争取权利,争取平等,争取利益成了时髦话题,全世界年轻人都在追逐这个理想国,布尔什维克的理想主义。当俄国布尔什维克夺权之后,全世界工人阶级弹冠相庆,这才引得各个国家重视起这个他们之前丝毫不在意的势力。而这个势力如同癌细胞扩散一般。蔓延全世界,给了全世界普通人一个方向。
到底选在呼伦贝尔,还是选在齐齐哈尔,选呼伦贝尔,要外蒙,选齐齐哈尔,要整个东北。要外蒙,自己便是开疆辟土的英雄,要东北,将来有机会跟张作霖争一争那东北王。若是自己成了东北王。确保东北没有被日本掠夺,那么日本极有可能将未来战略方向转移到——苏联!对,让逼迫日本只能面对苏联!张作霖为什么会失败,因为张作霖希望统一中国,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关。王茂如不喜欢打内战。若是自己做了东北王,绝不会在背后利刃在侧之际。贸然出关争夺全国。血的教训,血的教训啊。作为穿越客王茂如绝不会犯老张的错误。他考虑十几分钟,左右摇摆权衡利弊,才断定道:“就建设齐齐哈尔。以后齐齐哈尔就是重点发展地区,咱们的重工业基地,一切建设围绕着齐齐哈尔开展。楚庸,你现在为齐齐哈尔规划一下未来发展的道路,当然,现在第一件事就是找一块风水宝地,做兵工厂的厂址。”
“是。”
忙碌了一天之后,晚上王茂如还要陪同唐绍仪就餐聊天,唐绍仪得到王茂如的承诺寒暄几日之后便告辞了。
而王茂如虽然每天都会收到玉琢与玉蝉的电报请他回呼伦贝尔,却不能回家探望妻儿。因为他这个督军虽然得到了北洋政府的认可,却还没有得到俄国人和日本人的认可。按照俄国人的傲慢个性,自然是等着他前去拜访,日本人的势力暂时没有涉及到这里,顺序放在之后。
王茂如让人准备好礼物,亲自前往滨江府中东铁路局去拜访中东铁路局局长霍尔瓦特。
霍尔瓦特,全名为狄米特里?列奥尼德维奇?霍尔瓦特。出生于俄国乌克兰的波尔塔瓦省克列明楚格市一个旧贵族家庭。1878年于尼古拉耶夫斯克工程学校毕业后,被派到作战部队担任少尉。参加了俄土战争。1885年被派到中亚地区修筑外里海铁路,以后任中亚和乌苏里铁路局局长。因其妻母与沙俄皇后有亲属关系,受到重用。1903年7月,中东铁路正式通车后,被沙皇任命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兼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开始为上校军衔,后晋升为中将。任职期间,在中东铁路附属地内建立民事行政机构,即实行所谓自治市制,1908年在哈尔滨成立了自治会和董事会,把哈尔滨和中东铁路附属地变成沙俄的殖民地。
1...7879808182...6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