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白川义则伸出大拇指说道:“王桑,你真是一个冷静的人。但是我还是重申我的观点,如果你作为领袖的话,中国一定会走向一条强盛的道路,我希望你能够为自己的祖国着想。”
王茂如哈哈笑了起来,说道喝酒喝酒,不管日本人还是中国人,我们都是好朋友嘛。这话说出来,也只能表明政治家的厚脸皮,谁都知道中日是死敌,不可能成为好朋友。
晚间王茂如习惯回到指挥车,看到马良站在一旁神色古怪,便说道:“怎么了?”
“没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你这个表情。”王茂如打开车门,走了上去,却看到一个背影,他立即把手放在手枪上厉声道:“谁?”心中无比惊讶有人刺杀?
这人转过来,俏生生地看着他,说:“是我。”
王茂如张大嘴巴难以置信,就这样看着她,惊喜之中带着感动,半响才说道:“秋月,你……你怎么来了?你是怎么来的?”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 四 统一之战第五百五十章 收复外西北
吴秋月高兴的时候眼睛就会弯成一弯月牙,她掐着腰说:“我跟着飞艇补给队来的,怎么?我来都来了,你想赶走我啊?”
王茂如心中为这个女人的执着感动,走到她面前,说:“来都来了,走什么走。”
吴秋月被他靠的这么近,连忙退了一下撞到了指挥卓,王茂如第一次主动拉起了她的手,说:“你怎么来的?”
吴秋月的心脏砰砰几乎跳出来,但女人的矜持让她压制住自己的激动,故作淡定抽出手敬了个军礼说:“秀帅,总军务处参谋吴秋月报道。”
王茂如憋着笑,道:“报道?”
“是,报道。”
“你也没有抱啊。”
“没有报?”吴秋月有些糊涂想了一下,忽然脸色通红地说:“你怎么这样啊,好不正经。”
王茂如又拉着她的手,道:“你能来真好,真好。”吴秋月眠着嘴不说话了,他一把将她拉到了自己的怀里,“谢谢,谢谢你能来陪我。”
“谢什么谢,我这个老太婆来这儿,你该不高兴了吧。”吴秋月道,“是不是有很多俄国女孩在你身边?你怎么会寂寞呢?”
王茂如心说女人还真是敏感,便笑道:“打了大半年的仗,哪有女人呢。”
“骗人。”
王茂如道:“再说,谁说你是老太婆,我可不答应啊。”
“我都三十二岁了,都是老太婆了。”吴秋月叹了口气。道:“我等了你这么多年,等了你这么多年……”
王茂如不是草木,他心下感动不已,吴秋月就属于那种一根筋走到头的女人,喜欢一个人就死心塌地,不喜欢的人绝对看不上眼,他低着头说道:“谢谢你,谢谢你,陪着我。”
旖旎的一夜过去,次日王茂如扶着腰走出营帐。心说练过武的老娘们就是不一样,憋了这么多年,就算是第一次也这么生猛,可要了亲命了。他扶着腰走出来的时候,正看到马良在刮胡子,结果看到秀帅扶着腰走出来,一激动结果刮刀在右脸颊划了个口子,破相了,脸上流着血。
王茂如打趣道:“马良。你自杀也不要这么来吧?”
马良哭笑不得道:“秀帅,看您说的。我这哪是自杀啊,我还要活着呢。秀帅您昨晚上睡得可好?”
王茂如忽然察觉到,昨晚居然没有继续做噩梦,这些日子以来的噩梦惊醒居然因为抱着吴秋月睡觉而消失了,心中大喜,道:“准备点吃的。”
“是,好咧。”马良捂着脸说道。
王茂如回到营帐之后见吴秋月已经醒了,只是懒躺在床上不愿意起来,便走过去手伸进被子里乱摸起来。吴秋月咯咯直笑说:“你干什么,出去,我要起来了。”
王茂如感慨万千,练武的女人恢复能力就是强,说道:“我看着你穿。”
“看我这个老太婆干嘛。”吴秋月道。
“你可不是老太婆,你是我老婆,你是我的夫人。”王茂如道。想了想,“六夫人。”
“你老婆也太多了。”
王茂如臭美道:“没办法,个人魅力。”
穿戴好之后王茂如带着吴秋月出来吃了早餐,见到马良站在一旁。脸上绑着绷带,忍不住笑道:“马良,以后叫六夫人。”
“是,六夫人好,六夫人吉祥。”马良立即说道。
“好,乖,喏,赏你的。”吴秋月笑着给了他五张票子,多年以来的心愿达成,怎能不让她高兴,说到底她只是一个女人罢了。
马良哭笑不得地接过五块钱的赏钱,看了看王茂如,王茂如点了点头,心中也感到有趣,握紧了吴秋月的手说道:“我们要谈正事,你准备一下茶水什么的。”
“嗯。”一直以来冷面示人的铁娘子吴秋月乖巧地答道,只看得马良目瞪口呆,心说还是秀帅有办法啊,这样母老虎的女人都能训成猫一样顺巧,还真是男人中的典范。
等祝永泉,雍星宝,熊炳涛,何如飞等人来的时候见到吴秋月在王茂如身边容光焕,纷纷相视一笑,冲着王茂如坏笑起来,王茂如挥挥手道:“什么事儿?赶紧说。”
祝永泉道:“秀帅,全军修正完毕,弹药补充之后基本能进行一场战斗,我们何时回国?”
王茂如一拍桌子,道:“不回了,这里就是中国。”
果然,秀帅是个对领土无比贪婪的人,他对领土和地盘的渴望乎所有人的想象,大家之前就判断秀帅绝对不会撤军,他果然不撤军。
王茂如笑道:“我宣布!外西北以后就是中国领土了,记住了,这就是中国领土了!”
日本干涉军的撤离给了沙俄伏尔加集团军致命一击,苏俄对沙俄伏尔加集团军立即展开了绞杀,十日之内,数十万沙俄军队集体战败投降,伏龙芝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这也挽救了斯大林等人的命运,证明他们坚持的战略方式没有错。
不过消灭了伏尔加集团军也仅仅代表消灭了沙俄反动武装的四分之一的兵力,邓尼金与南方面军集群两个集团军仍在顿河便苦战,而莫斯科已经打响了保卫战。在伏龙芝面前,则是一马平川直抵沙皇俄国临时都乌了。沙皇本人甚至已经组织起十余万的普通市民和沙皇近卫军一起拿着粗劣的武器,准备一绝死战。
尼古拉二世处决了战败的图巴涅夫,撤掉了原参谋长并重新任命了别列维尔杰为总参谋长,而雅克维肖申科也紧急从伊朗借道回到了乌法都,重新执掌总理权力。在别列维尔杰和雅克维肖申科的强烈建议之下,尼古拉二世打消了将高尔察克大军调回来的建议,组织起所有能上战场的人,组织起所有人人力物力财力,也要打响一场乌法保卫战。同时,英国美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委托英国人从里海通过乌拉尔河向沙皇俄国支援了价值为一百万英镑的军火,英国甚至派遣了一个英国6军师从乌拉尔河登6,护送这批军火抵达乌法。
这是雅克维肖申科在国家是为沙皇俄国争取到的最大的最有价值的一笔援助,当雅克维肖申科带着这笔援助抵达乌法之后,尼古拉二世才有信心进行乌法保卫战。
按照莫斯科方面的计划,伏龙芝所部重新组合组成东南方面军,下辖第1,3,5,土耳其斯坦集团军,高加索集团军,以及南方面军的8、9集团军组成东南方面军,伏龙芝担任总司令,斯米加尔担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而摆在伏龙芝面前的是一道选择题,是继续攻击乌法?还是回兵围剿高尔察克?
事实上伏龙芝更加倾向于攻击乌法,因为俄国的冬天即将到来,对于冬季作战,城市攻坚战是极为困难的作战方式,因为沙俄的后勤在这样的天气里难以得到保障。现在攻取乌法很有可能消灭沙俄所有据点和后勤力量。而如果消灭高尔察克不但需要时间,还会将战争推迟到明年。相反看似危险的莫斯科并没有表面上那样危险,俄罗斯各地的布尔什维克们正不断向莫斯科支援,所有布尔什维克游击队和战士已经将莫斯科打造成了打铁桶。
高尔察克想要打下莫斯科,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办到的事情。
而如果攻占了乌法打败了沙皇,这对沙俄军队的士气就是一次极为重大的打击,尤其是他得知在乌法只有一个英国的6军师和十几万被临时拉来作为士兵的市民组成的政府军,机会太好了,伏龙芝忍不住对攻打乌法上了心。可是莫斯科中央则认为,尤其是以托洛茨基为的总参谋部的人则认为,消灭了高尔察克,则意味着俄罗斯大地上再也没有能够阻挡苏俄红军的地方武装力量了。
经过几天的争论,最终托洛茨基说服了列宁,斯大林这次又败给了托洛茨基。列宁下令给伏龙芝要他立即停止向东进军,而是向北突袭包围高尔察克的六十万军队。
伏龙芝的东南方面军非常不甘心,因为他们此时已经距离乌法仅仅一百公里了,只需要一天时间就能够与敌人接触了。此时要求撤军,这让军队上下怎么能够甘心。可是苏维埃最高军事委员会的决定远远比军官们的决定有力得多,毕竟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伏龙芝敏感地感觉到这调令之中似乎隐藏着一点点的阴谋的味道,他马上找到总政委斯米加尔向他询问意见。斯米加尔立即判断说:“返回莫斯科,绝不能够和中央精神相悖,否则我们就是下一个图哈切夫斯基。”
可是十万沙俄战俘怎么办呢?如果返回西部大平原,要参加对高尔察克的六十万大军,还要防备着尼古拉二世派遣军队追击,因此这一路押送十万战俘的确就是一个大累赘。伏龙芝只负责作战,这些琐事还是问斯米加尔怎么办。斯米加尔也表示无法作出决定,当然两个人心中早就有了决定,只是不愿意用自己的嘴说出来而已,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性格暴躁的图哈切夫斯基。
将麻烦交给喜欢制造麻烦的图哈切夫斯基,无论怎么处理,图哈切夫斯基都会吃力不讨好,两人相视一笑,决定将押送战俘的任务就交给他了。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 四 统一之战第五百五十一章 白虎镇西域
众所周知,图哈切夫斯基这个人的脾气让很多人无法忍受,甚至如果不是他的军事才能和勇气,他早就被别人算计下来了。即便如此,就算是战略家伏龙芝也对图哈切夫斯基在军事上的造诣赞不绝口,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元帅,十年之后图哈切夫斯基将比自己更具有指挥才干。
图哈切夫斯基常常犯一些小错和小毛病,他急躁的性格就是促使他犯下这些错误的罪魁祸。他做事从来不等,一件事只要想到了就一定要做到,作战的时候,他也从来不会耐心的等待,而是主动出击,想尽各种办法消灭对手。但是此时二十七岁的图哈切夫斯基还称不上是战术大师,也不是那个后世被希特勒忌惮的天才元帅,否则他也不会在华沙城下遭到大败,导致整个华沙战役的失败。
可图哈切夫斯基却被列宁和俄国人民所宠爱,因为他的确是一个价值观坚定作战勇敢很少有自私心思的民族主义者。在任何单一主要民族国家里,一个民族主义者是绝对受到人民的欢迎的。而他的民族主义思想也被斯大林所不喜,毕竟斯大林是一个格鲁吉亚人,他是格鲁吉亚族,属于少数民族,这也不难理解他在后期为什么疯狂地屠杀了五百多万俄罗斯人了。同样不喜欢图哈切夫斯基的还有身为犹太人的托洛茨基,这个犹太人一直以来对俄国人心中那种强烈的反犹太情绪非常反感,因而对图哈切夫斯基也不喜欢。
唯一欣赏并且一直以来支持鼓励图哈切夫斯基。力排众议委任他作为集团军司令,作为元帅的人恐怕就是同为俄罗斯族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了。
可以说,苏俄巨大的胜利掩盖住了苏俄内部之间的矛盾,利益的矛盾,权力的矛盾,以及种族的矛盾。
俄国领土宽广,境内蕴含多个民族自治公国,自治邦,他们都是依附在俄罗斯帝国版图上的二级管辖单位,但是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例如格鲁吉亚。他们是高加索人,与车臣人一样是最原始的种族之一。俄国境内上百个民族,也造成了俄国的难以管理,从而导致俄国内部的势力划分。
从后期苏联的势力划分就可以看得出,被斯大林干掉的布哈林是俄罗斯人,季诺维也夫是乌克兰人,加米涅夫是俄罗斯人,皮达可夫是俄罗斯人,图哈切夫斯基是俄罗斯人。布柳赫尔是俄罗斯人,叶戈罗夫是鞑靼人……侥幸活着的大多数都是南方人。北方人很多都被杀掉了。
图哈切夫斯基得知自己作为最后一批北上围歼高尔察克集团军的部队的时候非常生气,他一直以来认为伏龙芝对自己有成见,自己适合做一名冲锋陷阵的元帅,而不是给大家断后的保姆。当然,伏龙芝对图哈切夫斯基说你如果来得及,也可以快点赶来。
图哈切夫斯基立即把这十万沙俄俘虏分门别类处决,所有俘虏中的军官全部被杀,所有自愿担任沙俄士兵的全部被杀,所有家人在沙俄势力范围内的全部被杀。十万俘虏到最后仅仅剩下三万人。图哈切夫斯基问俘虏们:“你们希望投入伟大的苏维埃怀抱中吗?”俘虏们没有一个反对的,于是图哈切夫斯基多了三万士兵,他轻壮上路,率领第5集团军北上围剿高尔察克。
当然,高尔察克也没有闲着,他下令六十万军队立即攻打莫斯科,并迅推进。双方在莫斯科生大规模的会战,投入兵力高达两百万人。高尔察克方面,拥有六十万军队,而莫斯科守军拥有正规军三十万。游击队二十万,民兵补充兵六十余万,再加上从乌法回身围歼的三十万东南方面军,这一场盛况空前的会战便展开了。
在乌法,别列维尔杰面对沙皇再一次提出联合中**队的事,尽管尼古拉二世不喜欢中**队,可是现在想要挽救战局,除了向中**队求援也别无他法了。他又派出了乌特金特使追赶中国干涉军,可是这一次王茂如没有再例会尼古拉二世,对这个反复无常的俄国人,王茂如是不会信任了。
遭到王茂如拒绝后,尼古拉二世愤怒地说我们可以请英国人帮忙,但是随后得知英国6军师居然也撤军了,他们的任务是护送军火,并带走购买军火的黄金而不是与苏俄作战。这批军火说是支援,但实际上沙俄也需要用黄金支付,并不完全是无偿提供的。英国人留下来帮助沙皇防守乌法已经尽到了盟友的责任,现在他们要回去了。尼古拉二世面临着孤立无援的地步,他失望中旧病复,吐了口血昏迷过去。
而在遥远的阿拉木图,王茂如正在紧密地研究留守部队人选,他不能再在此耽误了,他要回到老巢了。可是外西北这个地方不能轻易地留给别人,于是他将目光对准了新疆。新疆督军杨增新如今是如坐针毡,屡次派人到王茂如这里,希望王茂如军队不要过境——这简直不可能,想要回国如果不路过新疆怎么回去?
王茂如思前想后,决定留下两个6军师和一个突厥骑兵师,并在外西北再组建一个骑兵师,同时将新疆吞并,并将外西北与新疆合并为一个军区,这样拥有将近十万6军和民军之后,才能保证西部的安全。留下的部队他仔细斟酌了一下,认为任元星的性格最合适在这复杂多变的地方,而与他配合的则是曾经在蒙古与他搭档的祝永泉,两人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由任元星担任总司令,由祝永泉担任总参谋长。留下来的军队自然是任元星的6军第三师,另外一只6军师王茂如考虑到此地作战严峻,并不适合带回国内,因此留下6军第十师。
心中计划好之后,他找到任元星和祝永泉,对两人说出来自己的打算,两人稍作考虑便表示愿意留在外西北以及新疆。王茂如笑说这外西北总不能这样叫吧,应该给这个地方起个名字,西到托克拉乌河,东到新疆中哈边境,北到阿尔泰山和额尔齐斯河,南到巴尔喀什湖,此处面积约为三十二万平方公里。几个主要参谋考虑了一番,认为叫泰西省,泰取自于阿尔泰山脉以西省份的意思。而巴尔喀什湖以南到与印度接壤的三十八万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包括了阿拉木图,后世的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大部,一直到普什图帝国(阿富汗)与印度三国接壤,这一地区被一致认定命名为安西省,取自历史上大唐赫赫有名的安西都护府涵义。
在王茂如的计划之中,以后泰西省、安西省、新疆省就是中华民国塞北三省了,而且他还准备计划将蒙古分为三个省,将唐努乌梁海和西蒙古再划分到塞北,成为未来的塞北五省,即成立塞北军区。在未来塞北军区将是中国牵制中亚的最重要的地区,也是牵制俄国(或者苏联)的最重要的战略地。但是未来的塞北军区一定是极为困难的战乱区,因为此处由于多民族居住,这里也将是冲突最多,战斗最激烈,同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随后王茂如诏令会议,全体军官必须出席,并且在日本干涉军司令白川义则大将的见证下,布一道闪电一般迅的军事任命书:
6军第三师,6军第十师,6军第十六骑兵师,以及即将由塞北三省士兵组成的塞北独立骑兵师、空军第一轰炸旅编队、第一飞艇运输旅组建为白虎军团,镇守中国西部。这一支部队的建立意味着,是个一千四百年之后,中亚将再一次出现护卫中华民族尊严的另一支安西都护府军。
毫无疑问任元星担任白虎军团军团长,随后王茂如任命祝永泉担任白虎军团参谋长,任命严世为白虎军团军务长,任命游书群担任军团后勤长,任命常国胜军团担任宣传长。
任命原6军第三师团第三旅旅长王杰君升任第三师师团长,接替任元星师长职位。
任命原6军第三师团第九骑兵旅旅长张镶武升任第十一骑兵师师团长,接替已经去世的郭布罗.龙庆。
任命原6军第一师机炮营营长郭布罗.荣海升任为塞北骑兵师师长(独立旅编制,直属军团指挥)。
白虎军团将作为第一支在东北边防军中单独划分出来的军团,将独立承受指挥作战功能,受总参谋部与王茂如的双重指挥,其指挥顺序则是以王茂如的命令为最高军事命令。当然,白虎军团是没有募兵、团以上军官任命、军械生产、购买、自定装备的权力,他们的唯一作用就是作战,消灭边患。
由于中苏密约尚未揭秘,因此白虎军团在塞北三省的任务暂时并不公开,而白川义则大将也非常惊讶王茂如居然有如此的勇气,占领了俄国领土不说还居然分疆裂土,这简直不将中国北洋政府放在眼里啊。同时白川义则也惋惜起来,这个中国人有如此人才,却不是日本人真是太可惜了。幸好王茂如不会读心术,否则非得吐血不可,日本人有什么好的,小国寡民,心胸狭窄,同时因为受到文化影响,目光从不会放长远,日本可以把精细的东西做得很好,但是却看不清世界形势,谁他们是小国寡民呢。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 四 统一之战第五百五十二章 吞并新疆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寒冷了,在白川义则抵达阿拉木图之后日本干涉军的讨伐队也赶紧从各个地方返回,齐聚安西省杜比斯卡镇。杜比斯卡镇是一个只有三千多户的大镇,全镇都是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仅有三四户蒙古人,它的对面便是新疆伊犁府。
现在的日本干涉军士兵,一个个穿着皮衣皮袍,留着络腮胡,半长满是灰尘,身上一股骚羊肉味儿,哪里还有出国的时候一副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在北方这半年时间里,他们先是大胜,而后又被丧家犬一样追杀,后被困,再然后在中**队的帮助下逃出生天,却成了中国人的仆从军帮助中国人讨伐山民叛匪,恐怕唯一能证明他们是日本人的,就是他们的头顶的红日帽徽和日语了。日本6军穿着夏装到了俄国,根本没有准备冬装,因此返回的路上只能抢夺牧民们的衣服,外人看过去,就跟一群游牧民族和土匪一样。
有的日本士兵脖上挂着两个坛,那是他的战友的骨灰,战友死在了异国他乡,他们的骨灰要安葬回国。受伤的日本兵们相互搀扶着,眺望东方,东方,回到家乡,回到东方。
白川义则见到了他手下的士兵们的时候,难过得嚎啕大哭。这些士兵着装邋遢,表情失落,眼神之中带有回家的渴望,士兵们见到司令官哭了,也都哭了起来,一时之间哭声震天。随军的日本记者将此情此景拍摄了下来。回到日本国内刊登在报纸上,让很多日本人对战争有了新的定义。
战争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的容易,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儿戏,近半日本士兵命丧他乡啊。
白虎军团的成立很仓促,但事出无奈,王茂如安排好人事之后将所有一切交给了任元星和祝永泉,随后整理了部队,6军第一师、6军第六师、6军第七师、6军骑兵第十一师,6军第十五师五个师八万人会和了日本干涉军六万八千人(有九千人在剿匪过程中阵亡),进入新疆伊犁府。
新疆督军杨增新吓得将所有士兵调集到新疆府迪化府。只要守住了迪化在,他杨增新就不会丢了督军的位。
王茂如得知之后不露声色,并没有叫自己的部队准备对付杨增新,只是让何如飞出消息将给杨增新手下写信,“反杨者,将来吾必保举其作为新疆省长也”。仅仅是一个反间计,让杨增新日夜忌惮手下,猜忌起来手下,弄得整日神经兮兮的。他甚至将手下四个旅长的家眷接到迪化府。名为保护实则监视。此举让各个手下心怀不满,此时新疆将帅失和。王茂如兵未到迪化,已经搅得迪化人心不安了。
由于这次没有携带东归的人民,行军度快多了,大军路过伊犁之后的路开始好走了,而中国干涉军的仆从军日本干涉军进入中国境内一路上居然老实了起来,很少生滋扰民众的事情了,仿佛一个个都是正人君一样。王茂如心中冷笑日本人还真是属狗的,你得敲打敲打他们,他们才能老实。才能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1...442443444445446...6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