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国人的习惯是完成之后在宣布,就像是原子弹一样完成了给人惊讶了,完成了才说,但是完成之前别人一直看不起歧视。国人很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隐忍,隐忍到成功,再踩着失败者的脸说,瞧吧,哥们成功了。
西方国家的习惯是按照计划,声明要做什么,按照计划完成,逐步成长。当然,某阿三国家画虎不成反类犬,天天声明不切实际的计划,自己的军工行业落后周边国家半个世纪的距离还嚷嚷着月球计划除外,他们的确不是西方国家,却学着西方国家的方式。
王茂如这个人一向比较高调,直接宣布成了全民预备役制度。他不顾副总参谋长张孝准的反对,率先宣布预备役制度完善之后,东北将会拥有一千一百万预备役士兵。也亏得东北五省(包括热河与蒙古)是一个移民地区。男性尤其是成年男性远比其他地区多得多。但是一千一百万预备役士兵可着实吓了所有人一大跳。
哪个国家拥有一千一百万6军了。那可真是疯了,尤其是日本方面,原本没怎么在意东北地方政府,现在,寺内内阁被这个东北全民预备役制度吓了一大跳。开始认真审视这个人,到底是不是他们的饭桌上餐宿了。
而十五个6军边防师也着实让其他军阀头疼了,除了第十一骑兵师是二旅制,其余边防师采用的都是三三制大规模的编制,每个边防师有两万三千正式作战人员,一千后勤保障人员如医生护士劳工等。这就让东北边防军野战部队增加到三十五万人的大规模。十个武装警察旅每个旅是七千人,拥有七万人,东北边防军总计拥有正规6军四十二万。与他最近的皖系直系和张作霖西北系纷纷紧张起来,纷纷加强了与之衔接的地盘的防务工作。
政府方面。一九一九年将在辽宁省进行州长竞选,同时一部分退役士兵将进入政府工作,担任基层公务员。王茂如推崇的拥有从军经历的人员进入政府担任公务员和官员,给平民从官提供了一个方法。
中国历史上从汉代之后取缔封建制度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孝廉制和科考制,再到唐代之后完整的可靠制度,给无数平民子弟机会,让他们能够有一种方式脱离贫民身份。这也是历代皇朝维持稳定的方式,让给平民机会参与国政,即分散了士族权力又化解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但是清末取缔了科举制度之后,官员系统则掌握在官绅士族和大地主买办资本家等手中。平民无法做官没有机会参与国政,导致了国民矛盾越积越深。
王茂如提倡的军人资历退役后经过培训担任政府官员,一定程度上给平民参与担任官员的机会。想当官,先从军,在军队表现优异之后退役,培训,担任官员,再逐渐升迁。这个机会让平民欢欣鼓舞,却让一些官员咬牙切齿,因为这个体系培养出来的官员打垮了清末之后家族式官员系统。当然。清末距离现在也没有多久所形成的的阻力不大。这不像是多少年后已经形成家族政治,此时在王茂如高压的统治之下,这些阻力就像是浪花遇到礁石一样撞击碎了。
经济方面,东北地方政府从美国贷款三千万美元折合一亿一千零三百万大洋用于东北五省的民事建设,体现了美国这个新型的大国对世界的贡献。同时美国插手中国北方铁路修筑。而美国的犹太商团已经和正在以及正要在中国东北进行各方面的投资,将会给东北带来数十万就业岗位。华夏民族银行在一九一九年三月将正式开始对外放三亿的债券。其中日本银行业联合认购了两亿四千万债券,另外六千万之中政府人员认购两千万,由犹太人商团认购四千万,政府同时增了三千万留给全国人民。当然,债券购买尽管是先以国民为先,但是这三千万债券还很少被国人认购,国人抗日是一回事,可是真正拿出自己的钱来支持国家就另当别论了。这三千万债券,又被犹太商团认购下来,也不知他们揣着什么目的。
计划中一九一九年全年,东北地方政府将在鞍山,双鸭山,抚顺等地兴建钢铁厂。先钢铁厂由于初建早期规模不会太大,钢铁厂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可能一步登天,这些钢铁厂的兴建将使中国的钢铁产量达到惊人的十万吨。(同时期英国钢铁年产量为六百万吨,美国为一千万吨,日本为三十万吨)
国民福利方面,东北总督王茂如宣布成立政府养老基金计划,医疗体系建设计划。政府养老基金建立在政府背景下的华夏民族保险公司,先采取部分自愿原则和部分强制原则,政府公务员,服兵役,国企员工职工必须购买养老保险,养老保险购买之后,男性将在五十岁之后、女性将在四十五岁之后享受每个月领取养老金,同时养老金将分三档,交的多退休之后领取的多,一档是退休后每月三块大洋,二档是退休后每月六块大洋,三档是退休之后每月九块大洋。(此时一块大洋的购买力相当于2o12年三百五十块)当然,尽管推出养老保险制度,但是中国人的特性就是不愿意相信把钱放在别人的口袋中,除了强制购买部分,很少有人主动购买养老保险。在其后的几年内,强制购买保险扩大到了电影从业人员,私人工厂等暂且不表。
医疗体系的建设也是保障了全民卫生,现代医疗的进步并未给东北带来多大的改变,除了在大城市中有医院,在小城市和乡镇大多数都是赤脚医生,或者是跳大神的治病,这也是为什么民国的人国民寿命那么短的原因。还有一个很可怕的原因则是民国期间由于医疗,战乱等各方面的原因婴幼儿存活率较低,国家稳定之后人口反而爆炸式的增长。
最后一项地方咨文提到的是教育,教育有两个方面,一是扫盲教育,即普及初小教育,初级小学四年制免费教育让国民早日摆脱文盲的尴尬境地。事实上教育是一项投入少回报率高的政府投入,但是尔虞我诈的政府官员显然不会考虑国民,考虑国家,他们只会考虑自己的口袋有多少钱,自己代表的利益,这也是党派和家族式官僚的弊病。
王茂如当政之后从呼伦贝尔开始便致力于推动扫盲,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口号尽管不是他提出的,但是毫无疑问他正在朝着这个方面进行缓慢的改革和推动。教育进步的脚步最大的障碍则是战乱和国际政治影响,如日本和苏俄方便对中国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文盲率如此之高的时代,扫盲工作也任重而道远。
第二个则是推广汉语,汉字,普通话。至于推广汉字汉语大家理解,这是一种文化侵略,王茂如在东北地区实行的中华文化展正侵蚀着地区以及民族文化。进入中国的俄罗斯人尤其感到如此,为了生存他们被迫学起了世界上最困难的语言汉语,学习起了那令人蹩脚的竖行书写方式。至于推广普通话,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根本没有必要,方言多好,多动听,多习惯,何必推广统一的语言呢?可是统一的说话方式有什么作用?难道全国人说一口话就好了?
当然推广普通话在东北受到阻力极小,因为东北方言和普通话非常接近,尽管饱受批评,但是东北地方政府咨文中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对方言较重的其他地区没有任何形象。像是广东,河南,山东方言较重的省份王茂如也管不到。
东北大都督府为了实现这五方面计划,特别设立东北军政统筹部,简称军政部,对东北三省蒙古热河五省进行统一管理、实施、监督。军政部部长将由王茂如亲自担任,除此之外有七位副部长分管负责。五位负责人分别是张孝准,张奎安,杨度,徐鼐霖,百宝天,宋子文,哈尔巴拉。就出身而言,张孝准,百宝天,张奎安都是军方人物,百宝天是由军方进入政府任职,张奎安则是由政府任职进入军方。杨度在袁世凯毙命之后受邀隐居东北,安心地做了三年的学问,顺利地熬过了内惩国贼严办十三太保的风声。至于徐鼐霖,此乃黑龙江政坛老人,一直安心辅佐唐绍仪,此次倒是第一次进入总督府任职。宋子文自然不必说,而哈尔巴拉也是蒙人之中少有的学者、官员,对于教育和国民理论很有一番研究。这七个人之中,张孝准与百宝天负责施行预备役计划,徐鼐霖与哈尔巴拉负责推动其他政府建设以及教育,福利,宋子文与杨度负责经济建设。而张奎安则担任东北军政统筹部对外言人,协调七人和部门。rs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的卷一混沌年代卷三千古奇功第四百六十章一千万6军的狂想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 千古奇功 第四百六十一章 伪国产运输机
东北五省自治区地方政府行政计划咨文布由东北军政统筹部布,并由新闻言人张奎安的秘书洪芳徽对外宣布,并次利用在东北电台进行广播,消息直接传达到了全国,并被各个势力所接收,当然也很是惊到了一大批人。包括北京政府,广东临时政府,关东军自治政府,〖日〗本大韩民国政府,〖日〗本政府,也都是第一次感受到了广播传递,而不是通电传递公告的形式。
这其中还包括了一个在民国上举足轻重的人,这人就乘坐火车刚刚抵达山海关受王茂如邀请拜访东北地方政府的的孙文。他端详着这一本仅仅十页由汪精卫亲笔记录书写的东北五省地方政府咨文,而后久久不语,一旁的秘书汪精卫叹了口气说:“这个王秀盛,当真是疯了,疯了啊。”
“如果这份计划是真的话,谁能挡得住他?”孙文问道。
手下廖仲恺、胡汉民、汪精卫、蒋中正相互看了看,均摇了摇头。
孙文叹了口气,道:“恐怕除非北洋军联合起来,才能抵挡得住。”
胡汉民道:“如果我军能够重整北伐,打下北京之后,或许可为。”
蒋介石是知道兵事的,他心里冷笑了一下,我军?我们哪有军队?我们的军队都是其他军阀的,就想现在一样,被人灰溜溜地给赶出了广东啊。
汪精卫道:“我们不必紧张吧,我想有人更紧张?”
“段祺瑞?”胡汉民问。
汪精卫自信满满道:“不是他。”
“那是谁?”
‘“〖日〗本人。”汪精卫断定道。冷笑着说:“〖日〗本人更不愿意看到吧?”
孙文点头道:“季新言之有理。此次北上,我们就要看看能与东北边军有什么合作,也要把准他们的命脉。如今东北军的后顾之忧恐怕就是〖日〗本了,我们应该把握好方向和尺度。与他们多多合作,〖日〗本人狼子野心,共御外辱。”孙文此人有思想,后期对〖日〗本政府开始反感起来,当然,这其中和〖日〗本政府大力扶持皖系政府有部分关系。
蒋中正看了看神采奕奕的汪精卫,心中对他有些警惕起来,看起来汪精卫不单单是一介书生之简单。他看问题还是比较长远的嘛,他居然也会想到〖日〗本方面的事情。
更多的人关心的是关于东北五省实行全民预备役制度之后,预备役士兵达到一千一百万这个数据,一千一百万这样的数据实在是骇人听闻。因为如今亚洲军队最强大的〖日〗本才有6军看看三十八万,一个〖中〗国的东北地区就能提供一千一百万?这简直是不可能的嘛。
还真让汪精卫说中了,尽管〖日〗本人表示出对〖中〗国人的不屑一顾,甚至连称呼也改成了支那人,但是他们对〖中〗国的情报一直没有放松。对东北五省的行政咨文。他们更加非常重视,甚至〖日〗本相寺内正毅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自己读了一遍。
寺内正毅立即将〖日〗本6军大臣大岛健一叫来询问,一直关注与研究〖中〗国东北的〖日〗本6军教育总监部部长(管辖〖日〗本6军军校,在〖日〗本6军内权力仅次于〖日〗本6军大臣)山梨半造说:“根据支那东北政府统计数字。支那东北五省到一九一九年二月一日为止,人口总数达到两千五百万。如果按照一般的全民预备役制度来说,他们仅仅能够提供不过五百万的预备役。可是根据我这些年的研究现。东北人口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男人多女人少,装年多老幼少,健康者多患病者少。这是因为东北自开关之后,大量的汉族向东北移民,尤其是以山东和河北百姓为主,如今在东北总督王茂如的倡导下,支那其他地区的失去土地的百姓也加入到了东北移民的行列。而移民中以男性壮年为主,这也导致了支那东北地区人口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即男多女少轻装多妇幼少。因此满洲地区咨文中提到的预备役一千一百万即使有夸大,但是满洲地区提供七百到八百万预备役也是在概率以内的。而王茂如入东北六年,东北移民人口增加至少六百万人。而在接下来的一九一九年的移民计划之中,北五省将增加三百万汉族移民。根据我们大〖日〗本帝国总参谋部的统计,未来五年内,东北将增加一千五百万人口,这极其不利于我军的占领东北计划。”
寺内正毅想了一会儿,道:“该压制压制他了,这个支那人太疯狂了。”
山梨半造继续说道:“事实上,〖中〗国已经进入了军阀分裂地步,这和我们的计划极为相似,只是王茂如的东北成长度过快,让我大〖日〗本帝国一时之间无法消化。如今〖中〗国事实上已经分裂成了四个政府,南方政府,北洋政府,张作霖为的西北政府和王茂如为的北方政府,其中西北政府和北方政府人员安排表面仍然以北洋政府为,南方政府在国际大事上同样以北洋政府为。”
寺内正毅道:“可不可以促使王茂如的北方政府**?”
“**?您的意思是……”
寺内正毅道:“让他也称帝,就像是袁世凯一样称帝,最终让他名声扫地,这样我大〖日〗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轻易击倒这个成长过快的对手。”
大岛健一拍了拍手,道:“相大人,这也是关东军来的计划,他们的计划就是试图将王茂如驾到称帝的盲目高度,从而将使支那东北陷入内战之中。关东军情报现东北边防军内部派系林立,但是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特点,一点是忠诚于王茂如,另一点是推崇军人不干涉政治。如果王茂如试图称帝,支那东北边防军一定会有人忠诚于他支持他称帝。而另一部分人则一定反对称帝,就像段祺瑞和冯国璋反对袁世凯一样,生内斗。这是他们的计划执行表,请相大人过目。”
寺内正毅笑道:“看来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哈哈哈,对了,6军总部有什么建议?”
“我部支持这份计划。”山梨半造道,又皱了一下眉头,道:“只是这王茂如能否上当呢?”
寺内正毅哈哈大笑道:“半造君,你是不懂支那人啊,他们每个人都想当皇帝,每一个人都野心勃勃。这叫做志大才疏。精明如袁世凯不也是因为沉浸于皇帝美梦中才让支那四分五裂吗?王茂如这个小家伙自称袁世凯嫡系,他的野心嘛……哈哈哈,也不小,我认为他的皇帝梦恐怕也是更大。就算是他没有皇帝梦。可是他的亲人呢,他的部分手下呢,他没有皇帝梦我们给他一个皇帝梦。”
“嗨!”大岛健一和山梨半造会心一笑点头道。
王茂如对于孙文的到来表示出极大的欢迎,在山海关新建的机场,王茂如直接派飞机将孙文一行人接到长春市。
孙文眼看着飞机降落在山海关机场心中有些激动和忐忑。他知道冯如就是因为乘坐飞机摔死的,因此心中对乘坐飞机充满恐惧的。
孙文的侍卫长林修梅立即说道:“不然,我们还是乘坐火车吧。”又问引导他们到飞机厂的第二师第二旅1o团团长曹春雨,道:“从山海关到长春坐火车要多久?”
“四天。”
“坐飞机呢?”
“六个小时不到。”
林修梅回头苦笑了一下。说:“总裁,这……”
“还是看看飞机吧。”孙文道。“若是连飞机都怕,还干什么事业。”
这次来的飞机一共有三架。两架是护卫的歼击机,一架是运输机,轰隆隆的飞机声吵得大家听不清声音,山海关居住的许多当地百姓欢喜地指着天上的飞机喊道:“快看,铁鸟,铁鸟又来了。”他们不认识飞机,但是却知道那片清理完积雪的硬土地就是停靠铁鸟的地方,许多小孩子撒欢地跑到机场旁边,扒着铁丝网叫喊起来。小孩子们相互谈论着这铁鸟是什么东西,听大人们说它叫飞机,能飞的鸡?倒是很形象啊,几个小孩兴致勃勃地谈论着猜测着。
辽阔的机场内从巨大的运输机中走下一个人,这人带着绅士帽穿着厚厚的棉衣身披斗篷,一脸的精干,目光炯炯有神,他伸出手握住孙文的手笑道:“欢迎孙总裁的到来,我是东北军副总参谋长兼外交专员张奎安。”
“久仰久仰!”孙文说。
身边的秘书长汪精卫道:“张奎安人称小苏秦。”
张奎安笑道:“过奖过奖,鄙人只是狐假虎威而已,孙总裁,请上飞机吧。”孙文一行人十四个,加上两个飞行员和张奎安,正好十七个人满员。由于机舱满员飞机内略显拥挤,坐在飞机客舱中,孙文饶有兴致地问:“这是美国的运输机吧?”
飞行员转过头来笑道:“这是国产的。”
“国产?”蒋中正惊讶道“国产飞机?”
飞机副驾驶道:“也不能说是国产飞机,飞机主要部件还是从国外购买,包括飞机的动机和传动轴以及螺旋桨,其他部分全都是国产,产自于东北飞机制造厂。”见孙文一行人震惊的样子,便继续介绍道:“这款飞机叫做囚牛1式飞机,事实上全世界最先进的飞机是英国劳斯劳斯公司生产的飞机,我们的飞机也是仿制劳斯劳斯公司生产的‘e’型运输机,这款飞机三个主要装置均产自英国,其余部件为自己制造。囚牛1式飞机的性能是最大航程四百公里,最大飞行度每小时一百六十公里,最高飞行高度三千五百米,乘员包括飞行员十七名,飞机自重3.4吨,配双25e’飞机生产目标是作为轰炸机,而我军生产的飞机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一款运输机,因此一切以运输为目的。”(未完待续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的卷一混沌年代卷三千古奇功第四百六十一章伪国产运输机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 千古奇功 第四百六十二章 村夫烤大马哈鱼
原来是伪国产运输机,大家虚惊一场,还以为东北政府已经如此强盛了呢,蒋中正问道:“这是贵军唯一一款飞机吗?”
副驾驶道:“飞机有很多种,秀帅非常重视飞机展,这一款囚牛1式暂时是唯一一款运输机型号,但却不是唯一一款运输工具。实际上我军运输的主要运输设备是飞艇,飞艇部队才是我军是主要运输单位。”
张奎安笑道:“诸位想要看看飞艇部队,恐怕要到齐齐哈尔了,飞艇部队大本营驻扎在齐齐哈尔。”
孙文一行人本以为上了飞机就起飞,没想到过了一会儿飞机还不起飞,汪精卫问:“张参谋长,请问为何还不起飞?”
张奎安道:“飞机现在正在加油,稍等片刻。呵呵,我们去长春沿途还要再沈阳飞机场停靠加油一次,沈阳飞机场驻扎着一支6军航空兵部队。”
孙文问:“贵军有多少飞机?”
张奎安苦笑道:“这……是军事机密了,请恕难回答。”
孙文忙道:“冒昧了,冒昧了。”
“其实么,也不是什么秘密。”张奎安又道“有心人去查也能查到,只是我军事人员不允许透露。”
孙文和手下相视一笑,摇了摇头,他们嘴还挺严的。见人家不说便细细看起来飞机内饰,这一看倒是有些许惊讶,因为飞机内饰很有特点。飞机的椅子不是金属制成,而是很有〖中〗国特色的采用了藤椅加金属杆固定。藤椅下面都放着小背包。张奎安解释说这是降落伞,如果飞机生意外,可以背着降落伞跳机着6,这倒是把大伙儿吓了一跳。孙文笑了起来,说我们搞〖革〗命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看你们一个个失魂落魄的样子,大家齐笑起来。
编号boo1号的囚牛1式运输飞机加好油在引导员的引导下。“走你”——起飞。
今天的天气十分适合飞行,晴朗的天空下太阳让整个地面温度逐渐升高,而空中的风力非常小。从南向北飞行是逆风飞行,如果遇到强风的话会让飞机产生强烈颤动。飞机起飞的时候稍微颠簸了一会儿,而后进入飞行高度匀飞行的时候飞行平稳下来。当飞机飞行稳定之后。张奎安从机舱后部拿出两个俄国大列吧笑着说:“从早上起来到现在才吃上饭,飞机里也没有别的东西,这是俄国人的大列吧面包,大家将就着吃点,两个半小时之后到沈阳休息休息。”
囚牛1式飞机载着17个人在两架青龙1式歼击机的护送之下一路向北,在历经两个小时零八分钟之后,抵达了沈阳飞机场的时候已经下午两点半了,飞机加了油继续飞行,在天色渐渐变黑之前终于抵达长春机场。而王茂如命令士兵们在此点起火堆给飞机信号,引导飞机降落。
飞机降落也非常平稳。凸显驾驶员技术的全面,当飞机停止之后,王茂如乘坐汽车来到飞机旁。机舱门打开,张奎安第一个下来,引导着孙文走下来。说:“这位就是我们东北五省大都督,王茂如总督。”
王茂如与孙文的第一次见面,就是生在长春机场,这本来是最北洋的军阀和最〖革〗命的领袖的一次碰撞,却并未产生什么隔阂。袁世凯已经作古了,北洋与〖革〗命党两个词。似乎已经过时了。所谓远交近攻,两个人一个在南方展一个在北方展,中间这个无数个军阀势力,正是结交的大好对象。
这次见面王茂如邀请他来到自己的别墅尚武将军府,而不是东北总督府。天色已经晚了便邀请孙先生和他的助理胡汉民以及秘书汪精卫住在王茂如家里,而至于蒋中正和林修梅等人则住在长春最有名的俄式宾馆莫斯科大饭店之中休息。
为了招待孙文,王茂如特地拿出诸多美食佳酿,孙文笑说:“这些美食可是费了秀帅不少心思吧?”
孙文和袁世凯是同一辈的人,在这个礼教文化没有崩坏的年代,王茂如作为晚辈一幅恭敬的礼仪,道:“这些都是晚辈的四夫人准备,晚辈对此了解不多。”四夫人即智雅夫人,作为〖日〗本贵族女儿,智雅对于礼教方面的要求要远比别人懂得多,因此这种正式餐宴都是智雅来安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