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刘庆恩睁大眼睛,半响才说道:“还有这样的弹药?”
“对。”
“在哪里?”刘庆恩展现出对新式武器的着迷,不愧是一个军工专家,立即跃跃欲试想要了解这种武器。
王茂如双手一摊,道:“这正是我要交给你的任务,将由你们东北第一兵工厂负责研,这是我交给你的任务之一。”
刘庆恩张大嘴巴,最后苦笑道:“感情好秀帅你这是给我下命令来了。”
王茂如哈哈大笑,道:“国臣,辛苦你了。”
刘庆恩摇着头,道:“辛苦不怕,怕的是辛苦却无成果,这燃烧弹——的确是难题。”
随后刘庆恩找到手下军工专家们一起制定计划,研制东北边防军第二代制式步枪,其中包括半正在设计的e2式半自动步枪,狙击枪,轻机枪,以及燃烧弹。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刘庆恩将研中心的方向从多方展变为重点攻克难关,对新枪进行多方面的评估测验,现阶段仍在进行测验之中。rs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的卷一混沌年代卷三千古奇功第四百五十二章东北军工展(求订阅)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千古奇功 第四百五十三章 解决边防问题
王茂如非常重视东北第一军工厂,不单单它是自己起家的根基,也是因为这里承载了他太大的希望和付出。东北第一军工厂就像是他的长子一样,辛苦培养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呼伦城搬迁到齐齐哈尔,王茂如为之倾注了太多太多的心血。也正是因为王茂如的坚持投入,位于齐齐哈尔的东北第一军工厂才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兵工厂,拥有工人两万人的大型规模。同时,在兼并了奉天兵工厂之后,王茂如也将原奉天兵工厂内的轻武器工人以及设备车间移到了这里,以至于位于沈阳市的原奉天兵工厂为基础的东北第二兵工厂此时只能生产弹药和维修枪械,而它现在唯一生产的武器居然是手榴弹。
当然,客观地来说位于沈阳的东北第二兵工厂,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距离日本驻军大连关东州太近,并且位于日本的南满铁路区附近不足五公里。如果一旦生战争日本人可以依靠南满铁路直接增兵抵达沈阳,在列车炮的协助之下直接接管到东北第二兵工厂。历史上奉天兵工厂陷落也正是因为日本关东军依靠铁路快增兵,依靠铁甲列车直接吞了兵工厂,导致当时奉天兵工厂停留的飞机坦克枪炮等价值上千万的军火成了日本人的囊中之物,日本人也依靠奉天兵工厂迅组建了将近十个师团。
如今这个形式,在东三省境内。日本方面拥有远东铁路南路段。即旅顺港至长春市铁路段。
日俄战争中日军攻占了旅顺、大连、沈阳,并将俄军赶到了昌图以北,美国总统罗斯福出面调停,日俄两国才停战议和,8月1o日双方代表在朴茨茅斯举行了谈判。日方要求以哈尔滨为两国铁路的分界点,俄国坚持以宽城子(即长春站)为分界点,最后在双方的妥协下,双方同意以宽城子为两国铁路区分点。19o5年12月19日当日本提理部结束其部队归国运输任务后,在其所管区域内,保留和新设的车站干线上有:大连、南关岭、大房身、金州、三十里堡、普兰店、瓦房店、得利寺、万家岭、熊岳城、盖平、大石桥、海城、汤岗子、鞍山站、烟台、苏家屯、奉天、虎石台、新台子、铁岭、开原、昌图、双庙子、四平街、郭家店、公主岭、范家屯、宽城子。19o7年4月1日。满铁开始营业时,它所管辖的铁路干线大连至孟家屯(现在的长春南站)695.2公里,同年7月又接收孟家屯以北8.5公里,共计7o3.7公里。
因此王茂如将最重要的第一和第三兵工厂放在了齐齐哈尔和双城。远离了日占铁路沿线和日占区。
至于明年夏天开始建设的东北第三兵工厂(原位于美国的east轻武器公司和east机械研研)将负责生产重型机械,改装拖拉机为坦克和装甲车,研动机,制造飞机等等。未来的第三兵工厂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将拥有数量庞大的俄国技术工人,数千名俄国知识分子已经应聘在第三兵工厂,如今兵工厂基础建设已经完成只等待美国的机械到来。而第一批机械设备已经运抵第三兵工厂,在前俄、美国、中国工人和技工的带领下逐渐转入正轨。
王茂如从齐齐哈尔返回哈尔滨后视察了一番东北第三兵工厂,看到居然有一千多俄国工人,不过俄国工人的家属更多,他们没有什么工作只能简单地住在工棚中。王茂如特批。允许工人家属一起进入工厂工作,一来增加工人数量二来解决了俄国技工家属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俄国人普及汉语,毕竟他们将在中国生活,及早学习汉语也尽早融入中国。
第三兵工厂的建设进度让王茂如很是满意,但是不满意的是此时出现许多黑社会帮会分子跑到这里勒索俄藉工人以及家属,尤其是骗取俄藉女孩去妓院的事情引起了许多俄藉工人不满。帮会分子依靠地头蛇的优势,将很多生活困难的俄藉少女卖到妓院,一些俄藉少女跑回来告诉家人在妓院惨遭毒打,这才让俄藉工人义愤填膺。王茂如从俄藉军工专家口中得知这个情况。下令对滨江州帮会分子进行严打,尤其是下令不允许歧视、欺辱、侵犯俄藉流亡者,既然他们加入中国国籍,警察将予以本国国民相同待遇的保护。
给予俄藉工人尊重和保护,王茂如赢得了身在东北的几十万俄藉人的支持。甚至连国际报纸也赞扬王茂如的国际主义精神。王茂如心里嘀咕什么国际主义精神,要不是他们加入中国国籍我怎会保护他们。
刚刚返回长春。张孝准报告,预备役计划准备完毕,预备役士兵人群包涵东北四省以及蒙古五省地区十六岁至四十六岁成年男性,要求每人每年至少有共二十天军训时间。在这二十天服役期内受训预备役士兵要完成队列训练,射击掷弹训练,防炮击训练,体能训练,战斗队形训练以及掩护撤退训练。当然为了方便残疾人,部分身体残疾人可以申请不服兵役训练或在服役受训期间减少训练科目。
经过统计,如今东北四省以及蒙古拥有百姓人口两千六百万,其中十六岁至四十六岁成年男性人口达到一千一百万人,如果实行全民预备役制度,东北将有过一千一百万的士兵。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操作也是不可行的,主要是没有那么多军官和军械。
瑞士因为国民少可以实行全民预备役制度,而中国实行预备役制度的话,就要几十个人用一把枪。因此张孝准建议将每年受训二十天改为每两年受训二十天,但二十天要一次性进行训练。王茂如和张孝准研究之后,认定了第二份计划,着手让张孝准先在黑龙江省进行预备役制度,盖因为黑龙江省是王茂如起家的地盘,也是五省之中人口正中间的省份才以它为试训地点。
五省中以辽宁省人口最多,吉林省人口其次,然后依次是黑龙江省,热河省,蒙古省。以黑龙江省为例,人口五百万,成年男子一百九十万人,实行全民预备役制度后每年将有受训一百万人,而分次训练,每个月将拥有受训士兵五万两千人。
如果分成五万两千人受训的话,一来解决了受训人数过多过度拥挤的问题,二来解决了边境驻防士兵不足的问题,三来解决了退役军官安置的问题,他们可以担任预备役教官继续从事所擅长工作。王茂如见张孝准计划妥当,立即拍板让张孝准赶赴黑龙江准备明年在黑龙江省施行全民预备役制度。
而此时,受中国政府委派,以6徵祥、顾维钧、王正廷、魏宸组、施肇基五人为代表团赶赴法国巴黎参加巴黎和会进行欧战战后善后。顾维钧匆匆地掩埋了妻子,顾不得悲伤,不得不从美国华盛顿赶往旧金山,等待中国和谈代表团的到来。他现在不敢回华盛顿那个家里,因为家里全都是宝玥的英姿。
6徵祥带领的代表团在临行前,冯国璋总统、孟恩远副总统、总理钱能训认真叮嘱代表团团长兼外交总长6徵祥,务必全力以赴争取中国利益,尤其是青岛以及山东问题,务必争取将山东归还给中国。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彼时在国际上社会地位非常低,但是因为王茂如率领的中国参战军在欧战意大利战场后期取得的战果,让中国百姓和政府盲目乐观,认为中**队的作用远日本,极有可能将青岛从日本手中要回来。成为了战胜国的一员,新任大总统徐世昌感到很满意。11月16日,他在《政府公报》中称:“我协商国士兵人民,不惮躬冒艰险,卒以公理战胜强权而获此最后之胜利。吾国力排众难,加入战团,与兹盛举,是堪欣幸。”
北京市民也万分激动。特别是当美国总统威尔逊表了“各国人民权利平等,待遇毫无轩轾”的议和大纲后,中国知识界沸腾了。一向热情奔放的陈独秀甚而大赞,威尔逊是世界第一大好人。
如果王茂如知道自己所做给国民带来的这种盲目乐观,肯定会长叹一声自己不该那么多插一脚啊。
巴黎和会开幕在即,中国当然要组建代表团出席。然而,巴黎和会一直不正式邀请,外交总长6征祥只能采取请假方式启程前往欧洲,国人空前乐观,而北京政府务实的外交方针之间强烈的反差已让6征祥有苦难言,因此这些外交代表才是第一时间感到前景不妙的。
6征祥做为北京政府的外交总长,三年前曾亲手签下屈辱的《二十一条》,他自己也知道这是卖国条约,但是政府面临国内的纷乱,也想统一,要统一就要有钱,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还要有列强的支持,这样才与日本进行了交易,6征祥个人除了执行政府政策外,还能怎样呢?6在《二十一条》谈判期间,也与日本苦苦斗争过,也尽可能维护国家利益,但改变不了大局面,因此6征祥比任何国民都渴望“真理战胜强权”,希望在战后和谈中毕其功于一役,废除列强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以此洗雪自己签订《二十一条》的罪孽。rs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的卷一混沌年代卷三千古奇功第四百五十三章解决边防问题(求订阅)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千古奇功 第四百五十四章 跨马游街
北洋政府很清楚日本的态度,6征祥也明白此前中日两国的秘密协定,因此都知道决定和谈成败的关键不在中国,而在日本。这样6征祥就必须先征询日本的态度,与日本就山东问题达成默契,才有可能按照北京政府的原则完成和谈使命,因此代表团只能舍近求远绕道日本。美国又摆出一副同情中国的姿态,因此中国代表团再绕道美国以寻求支持。
对于中国百姓而言,他们只是盲目地以为中国政府既然作为战胜国,就应该站在列强的行列之中,尤其是近代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就是战败国,好不容易在欧战中成为了战胜国,国民是何等的期待。
数千百姓记者赶到天津港欢送代表团一行人,对他们一行寄予厚望,欢乐的人群和记者们然而却不见代表巴黎和谈代表团团长6徵祥紧皱眉头一脸苦笑的模样。大家太盲目乐观了,反倒让6徵祥心中生出不好的预感,国民的预期太大,自己有能力为他们争取那么大的期望吗。他是个书生,自然心存爱国义气,可是他同样多年的外交生涯知道,中国在世界上仅仅是一个弱国。
在中国巴黎和谈代表团出的同一天,中国参战军从欧洲返回抵达秦皇岛补充燃料,原本计划在青岛下船,参战军第二师前往济南驻军北京受皖系节制,东北边防军第四师北上返回沈阳市手东北边防军节制,当然。也只能说这是原本计划了。因为如今整个第二师从上到下都成了王茂如的人,哪还会回到济南,于是便随着第四师北上,在营口子下船回到沈阳,直接驻扎在北大营军营中等待整编。
段祺瑞和徐树铮在北京等的空欢喜一场,得知第二师投奔了王茂如之后徐树铮一气之下竟然病倒了,医生诊断说是急火攻心引起了火毒。这次王茂如坑了徐树铮一次。算是报了前一次之仇了。
参战军第二师和东北边军第四师抵达沈阳是在年前腊月二十三小年,随着军队的入城整个沈阳市陷入狂欢之中,热烈欢迎为国争光的军队返回家乡。尽管也没有太准备。王茂如还是让军队鱼贯穿梭整个沈阳城,就算是全城大阅兵,也算是古代的跨马游街衣锦还乡。
参战军士兵所过之处受到沈阳市民极大欢迎。大家纷纷呼喊着叫喊着中国万岁,中华民国万岁,参战军万岁的口号,有几家布料店特地将所有红布拿了出来给士兵带红绸子。中国人喜欢红色,市民们做好红绸带给他们记在身上,弄得大家不伦不类的,哭笑不得。
人群之中一个娇小的身影紧张而羞涩地看着队伍,她身穿蓝色棉袍,头戴白色头巾裹着,肩上披着一件白色的羊皮坎肩。俏怜怜的身影惹人注目。这人就是在新加坡的时候士兵肖福全救下的福建女人林柔,此时林柔顶着东北的寒风和零下二十几度的气温站在街口人群当中焦急地看望,她被周围的人挤得一直靠在后面,但是她还是不顾形象奋力地挤了进去,期待能看到那个男人。
一个个士兵趾高气昂地走过。这些都是参战军第四师的老兵了,这次全城大阅兵共有一万二千人,部分第四师士兵和第二师士兵移到沈阳便入住了军营,并非所有人全部参加阅兵仪式。当然,铁锤子班也参加了受阅,班长刁德龙。副班长黄方,冲锋枪手肖福全,机枪手任板凳,掷弹手耿明,步枪手龙二狗,步枪手袁智华,而两个补充新兵陈政和王富贵因为没有参加战斗而没有资格进入到收阅行列。
刁德龙咧着嘴,乐的不行嘴里哼哼着:“诶呀妈呀,诶呀妈呀,这可咋整,这可咋整。”他这高兴得说话都语无伦次了,身上揣着两个老乡强塞进来的熟鸡蛋简直不知所措了,老肖肖福全一脸鄙夷地说:“别那么没出息行不?啊?你现在是班长,咋跟捡大粪的一样,忽然有天捡了两块大洋就乐抽?瞧你那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龙二狗笑道:“班长是捡了两颗金粪蛋了,看他嘴裂的,都裂到耳丫子了,我敢肯定现在他喝水都蹭蹭往外面漏啊。”
“可不是咋地。”老肖说道。
刁德龙被骂了两句才恢复正常,立即呵斥道:“你俩说啥呢说啥呢,还尊不尊重我这个班长了?啊?你俩咋回事儿?小心我削你们啊,以不敬长官的名义。”
“屎壳郎举牛粪,你真能当大拿。”老肖讥笑道。
自从臧浩高升之后,这铁锤子班爱拌嘴讲话的就少了,任板凳和耿明不爱说话,尤其是耿明,身高一米八五的大个子,除非别人主动和他说话否则平日里极少说话,任板凳虽然不爱说话但是也挺活跃的,而至于黄方已经接到命令,他即将高升调到其他军队中担任排长。因此班中爱吵架拌嘴的只有刁德龙老肖和出的时候还是新兵如今已经是老兵的龙二狗了。
一个女学生兴奋地跑过来,说道:“当兵的,给你们。”她递过来红绸子,刁德龙一愣,道:“啥意思?”
“戴上。”女学生俏皮地说,“我给你戴。”
老肖和龙二狗立即起哄,其他士兵也开始起哄,一直厚脸皮的刁德龙也难得地脸红了,说:“我自己来,我自己来。”便挂在了脖子上,而又有其他市民给士兵戴上红布带,整个士兵行列都喜气洋洋。
刁德龙忽然一拍大腿大笑起来,道:“诶,哥几个,你说老房得多郁闷啊,哈哈哈,让他知道非得气死不可。”
“对了,你们忘了临走的时候?你看班长的眼神,羡慕得跟什么似的。”老肖继续落井下石地说道。
“我操,我那是羡慕吗?我那是同情,同情,懂不懂?大老粗,你懂个几把!”刁德龙骂道,又坏笑起来:“诶,老肖,你是不是想媳妇了?想你在新加坡搞的那个娘们了?”
“滚犊子,我削你奥。”老肖还口道。
正在拌着嘴,路过一个路口,便听到有人高喊一声:“肖福全!”
耿明仗着他比别人高两个脑袋的高度,一眼看到了叫喊的人,便说:“老肖,老肖,有老娘们叫你。”
“谁啊?”
“那呢。”
一众人立即伸着脖子看去。
沿着耿明指着的方向老肖看了过去,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居然是她?
“谁啊?”刁德龙凑了过来问道,龙二狗也伸脖子看,见到林柔,叫道:“诶,这不是新加坡那女的吗?”
袁智华奇怪问:“什么新加坡的女人?”
“老肖不是在新加坡救了一个女人吗?他和老房俩人,后来老肖不知道咋的,把这女的搞到手了……哎呦,你踢我干嘛啊老肖。”龙二狗叫道。
老肖道:“闭你大爷的嘴。”便走到林柔身旁,哈哈一笑,直接越过看热闹的人群,兴奋地道:“你咋在这儿呢?”
“我,我来找你。”林柔被众人围观红着脸坚定地说。
老肖憨笑起来,道:“那,你回老家了?”
“我回去了。”林柔道,“我爹娘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不要回来了。所以我就来东北找你了,我来了一个月了,一直在助军站等着,他们说你们起航了,让我等着。”她有些犹豫地说:“你……不会不要我了吧?”
老肖一把将她横身抱起来转了一圈,道:“以后你就给我当媳妇,我咋能不要你。”一旁的士兵们和市民们纷纷鼓掌起哄,几个士兵吹起口哨,一旁的记者连忙将这感人的时刻记了下来。
看到记者拍照,林柔脸又红得不行,不过她很是喜欢这个男人的粗野和直接,似乎这个东北人的表达方式总是这么直来直往,她羞红脸连忙说:“你放我下来,放我下来嘛。”闽南女孩说话软软的腻人,听在一众老小耳中只觉得骨头都酥了。
龙二狗在一旁学着抱着刁德龙说:“班长,班长,不要嘛,不要嘛。”任板凳和耿明黄方乐得不行了,老肖黑着脸骂道:“滚犊子,一边去啊。”众人更是大笑起来。老肖对林柔说:“我们等一会儿直接回军营,你去助军站等我,我们交完岗我立即找你去。”
林柔挥舞着当初在新加坡老肖给她的军牌说:“你快点,否则我可不还给你啊。”
老肖立即说道:“好,我立即去,你注意一点儿安全。”
“嗯。”林柔温柔地说。
当然,尽管她表现得温柔,可是刁德龙和龙二狗等人可是知道这女人要是狠起来,那可是真敢下手啊,当初杀俘的事儿,林柔可是没少参与。
老肖兴高采烈地参加完全城收阅返回北大营驻扎,同班的其他战士也很是兴奋,尽管大家嘴上无情但是都真为战友高兴,一个个一边嘴损地骂着一边为他准备着东西。排长臧浩知道老肖的女人从遥远的新加坡跑到东北找到了他,更是为他特地向上级申请批假,还让龙二狗陪他去。大家纷纷掏出礼物,有的没什么礼物的掏钱说当结婚随份子,二班长徐老蔫特地拿出一个月军饷七块大洋给他做份子钱说俺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给你了,赶紧给俺生个大胖侄子。rs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的卷一混沌年代卷三千古奇功第四百五十四章跨马游街(求订阅)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 千古奇功 第四百五十五章 救人
几个人正说笑着呢,营军务官魏国良拿着名单走过来喊道:“徐如花,徐如花。”大家起初一愣,不知道谁叫这倒霉名字,只见魏国良盯着徐老蔫说道:“徐如花,叫你,你咋不吱声?”众人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起来,徐老蔫连忙说道:“魏少校,你能不能叫我艺名?”
魏国良摇头道:“军营中就叫大名,徐如花!”
徐老蔫无力地举手说道:“到。”大家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魏国良憋着笑,板脸说:“在出征之前你申请的调令批准了,还有,后勤部对于你申请的娶洋婆娘的申请也特批了。”大家惊讶起来,纷纷围了过来,臧浩气道:“徐老蔫啊徐老蔫,你还真是蔫不劲儿的坏,冷不丁来这么一出,调哪去了?”便过来问,看到徐老蔫调往的是新军第十三师,由于参战归来,特地连升两级,成了第十三师下的副连长,也就是该连的军士长。
与徐老蔫一同调走的还有黄方,大家早就听说他准备高升,却不知道去哪个部队,魏国良便将调令交给他。大家纷纷过去瞧瞧,却看到黄方调到了毅军改编的第十师担任某副连长,大家连忙相互恭喜。不过最让大家高兴的是他们的连长牟圣先则调入第十五师(参战军第二师改编)127团担任三营长,大家的老排长韩旭直接官升两级升任为一连连长,老上司晋级。自然下面军官〖兴〗奋。
沈阳一共五个助军站,林柔在第三助军站,老肖带着龙二狗两人便拎着其他战友送的大包小包的东西来到助军站。登了记,直接有人去叫林柔,不一会儿回来了惊讶地说林柔姑娘没有回来。
“不对啊,林柔早就应该回来了。”老肖说道“不对。一定不对,麻烦您再去看看,是不是错了?”助军站的人又一次去找了。回来说确定林姑娘没回来,老肖心中升起一丝不妙的感觉。
门口一个卖烟的少年这时候听到他说林柔,立即说道:“你是肖大哥吗?”
“你是?”
“我是林姐的朋友。我知道林姐这几天常去富丽饰店,好像在那应聘销售员。”卖烟少年说道。
老肖买了几盒最贵的,说:“你带我去。”
“谢谢肖大哥照顾俺生意。”卖烟少年收了烟摊,这寒冬腊月的,要不是实在没什么进项家里还有几个弟弟妹妹要照顾,谁也不愿意在街上盯着北风和零下二十几度买烟,老肖买的这几盒烟够少年一家过个好年的了。少年〖兴〗奋地带着他来到林柔平时应聘的富丽饰店,说是饰店,其实就是一个老旧的金银庄,只是现在很多商店都学习西方了么。许多年轻的女孩卖货,林柔便是来应聘的之一。
“喏,就是这里。”少年指着一个老店说道。
1...403404405406407...6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