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糯米水晶糕
兕子本想着过一会儿去找武元华玩耍的,但是看到高阳开始打听元华的时候,又不想把武家姐妹喊过来了。因为高阳性子骄纵,最是阴晴不定的,万一哪里看着元华不顺眼,可就不好了——毕竟雉奴哥哥总是对着元华姐姐另眼相看的。
高阳一开口,同安大长公主也似被这话语吸引住了:“哦,高阳怎么特意要见见武家的姐妹?武家是哪一家?”
长乐公主在姑祖母耳边轻轻讲了武元华姐妹的来历,同安大长公主不动声色,心底暗到:这武家二女儿就该是陛下说的给晋王物色的侧妃了。王家都是生儿子的命,难得一个素琴,打小也算是在自己面前长大的,现如今千挑万选,和陛下有了初步的共识,要把素琴和晋王凑作堆。外面讹传的人觉得武元华当日诗会出了风头,应该是得到同样爱好文学的魏王殿下的青眼。可是我老婆子倒是听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意思里透露出,觉得武家小娘子性子正,虽然年纪大了些,可是也勉强能配给晋王殿下。
同安长公主活了大半辈子,什么风浪没见过?即便是平时还挺疼宠王素琴的,也是以王家的利益为重。如果武元华要成为晋王的侧妃,凭借她那落魄的家世,就完全不可能威胁到王素琴正妃的地位,拿捏得好了,说不得还能变成素琴的助力——毕竟晋王妃的位子不只是王家人跃跃欲试,听说兰陵萧氏也有个适龄的嫡出小娘子,正在筹谋要搭上哪一边。眼下看来太子与魏王的争端日渐显露,反倒是晋王年幼未参与进去,王家足够显赫,不需要去政治投机,安安稳稳出一个亲王正妃也就够了。再说了,晋王封地在并州,日后、日后……
兰陵萧氏虽然现在大不如前朝了,但是也算是老牌的世家。武家和萧家比起来,根本就不值一提。
兕子不知道姑祖母好奇武元华到底是为了什么,但是既然姑祖母都这么说了,兕子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长乐姐姐身边的女官去传唤武家姐妹过来。
被传唤过来的武元华神态自若,武元芳战战兢兢。
这么多年呆下来,武颜的礼仪自然是不会有问题的。她完美地行礼,武颖跟在她身后照葫芦画瓢来了一下。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373章
大长公主觉得前头的小娘子姿色不俗,胆量也不小,随口问了几句话,都能得体地应对了。
总不能是无端端就把人喊过来看几眼吧?这样子下头的夫人们又该瞎猜测了。长乐公主作为主人,倒是问了几句:“平日里读什么书?”“听说你曾是兕子的伴读?”等等。
兕子看元华姐姐能够自如应对长乐姐姐的问话,而姑祖母在一旁并未说什么,倒是放下了心,恩,看来姑祖母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并不会对着元华姐姐挑刺。
放下心的晋阳公主小兕子捻起旁边果盘里的红枣,刚准备吃,就听见许尚仪说:“公主可是要吃枣子?让宫女去把核剔出来吧。”
兕子觉得挺没意思,身边的人总是做得无微不至,仿佛自己连吃一颗枣子都会被噎着了似的。
难得拿出来公主的架子,兕子挥挥手:“不必了。”
许尚仪看出公主颇为不耐烦,也就没有坚持。
小兕子如愿自己啃枣子,冷不防听到高阳公主再次出声,对着武元华说:“听说你在醉人间诗会上文采出众?我倒是很想见识一下。”
武颜谦逊地表示是外面的人夸大其事了。
可是高阳紧咬住不放,觉得给别人寻一寻麻烦也是很有趣的事儿。
同时,辈份最大的同安大长公主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心态,居然不阻止高阳的刁难,而是摆出感兴趣的样子。
兕子为难地看了看姐姐长乐。
长乐公主作为主人,被兕子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央求,终于是出来打圆场,好不容易把这事儿给圆脸过去。
等到武颜退下的时候,摸了摸武颖的手心,武颖的手心是一把冷汗,黏腻腻的,倒是显得比自己还要紧张。
武颜取笑:“怎么啦?又不是要你去作诗,怎么出了一手的汗?”
武颖松了一口气说:“我这是替二姐姐你担心啊。”
不论怎么说,武家两姐妹去拜见公主的时候,即便是在和夫人们寒暄的小相氏和一直装乖巧的武宜安都跟着紧张了一把。
武颜和武颖刚退下没多久,上首就一片混乱。
只听见一连串杂乱地叫喊,还有连滚带爬往外跑的丫鬟,嘴里尖叫:“太医!”
武颜五感敏锐,听得分明,是高阳公主被枣核卡住了喉咙!约摸就是高阳觉得没能找到乐子,很是乏味,看到晋阳公主在吃枣子,捡起一颗,塞进嘴里,不知怎么地就被呛住了。
虽然高阳公主刚才有意刁难自己,武颜并不是圣母。但是在一番思量之后,还是毅然转身往回走。
大家都在一片慌乱找太医的时候,逆着人群而来的武颜分外明显眼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374章
救人如救火。抱着私心的武颜如是想着。
武颖伸手想拉住二姐姐,可是也没能成功,徒留下被吓得不轻的武家三位女眷。小相氏不禁在心里埋怨武颜前一阵子出了风头便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伸手抓住武宜安的手,攥得紧紧的。武颖则是把自己的帕子拧成一团。
武颜拨开围拢在高阳公主身边的丫鬟们。
同安大长公主和长乐公主也都是急出了一身白毛汗,已经一个是辈分最大的、一个是今日的主人,高阳要是出了什么岔子,两人面上都不好看。看到拨开丫鬟的武家小娘子搀扶起高阳,长乐有心想要阻拦,却被同安大长公主制止了。
同安大长公主见到一脸镇静的武家小娘子,不知怎么地,就觉得她必定极有把握才会在这个时刻出头的。
至于旁边的兕子,更是盲目信任武颜,几乎不亚于武颖对武颜的崇拜。
说来凑巧,武颜偏偏会海姆立克急救法,又身手敏捷胳膊足够有力,没等到太医过来,高阳公主就把枣核喷了出来,原先因为缺氧几乎憋紫的脸也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真是该出的、不该出的风头都是得出啊——武颜心想。
反正武颜的打算是这样的:方才电光石火之间,听闻是高阳公主被异物卡住咽喉,自己首先是“本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原则”出手;其次是,自己才被高阳公主刁难,转身就能如此不计前嫌地救治她,必定是会传出好名声的;再次是,显露了自己临危不乱的特性,再怎么样,发生在李世民女儿身上的事情,必定会很快就被人汇报给李二陛下,也算是给自己目前“准侧妃”的身份加一点分量。
武颜知道李治必定是应该分了神念在女眷这边,于是听到清亮的少年嗓音在耳边响起,也是面不改色、一心两用地,一边应对长乐公主的感激之情,一边听少年夸自己“好厉害”!
咳咳,虚荣心快膨胀一下!
高阳公主因为惊魂未定,被带到屋内去让迟来的太医再诊治一番,作为主人和姐姐的长乐公主李丽质这一回是由衷地感谢武颜了:“兕子说你是个脑子灵活有有勇有谋的,果然没错。”
“元华愧不敢当。”有勇有谋这样的夸奖太高大上了。
同安大长公主倒是执起武颜的手,拍了拍:“小女娃子做事果断。”
“大长公主不怪罪小女鲁莽,便是让小女受宠若惊了。”面子话是必须说的。
同安大长公主都开口夸赞了,刚才就算觉得武家武元华鲁莽逞能的夫人、小娘子们也纷纷开口夸赞了。
此事果然很快就被递到了李世民的案头。
“武元华……”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375章
因为赏花宴上出了这样的事,即便是长乐公主有心挽留,各位很有眼色的夫人们也纷纷提出告辞了。
至于今日武家二姑娘的所作所为,被传扬出去会说得如何的神奇,那便是后话。
至少此时,作为主人的长乐公主派出身边最看重的女官亲自送武颜出门,女官当着众人的面说,过几日会再请武颜来公主府小聚——此时的长乐公主因为忧心高阳公主,便不亲自相送了。
小相氏今日的心情真的是跌宕起伏,原先被吓出一身冷汗,现在还能强撑着镇定,帮衬武颜和那位女官寒暄已是不易了。
君不见,武颖是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错眼也不错地盯着自己二姐姐,把武颜看得起鸡皮疙瘩;武宜安则是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回去照旧是和来时一样,分了两辆马车。
前头的武宜安问自己娘亲:“二姑姑今日所作所为是不是太冒险了?”
小相氏抚着心口说:“谁说不是呢?从前看着元华沉稳,没想到今日这么沉不住气。今日之事,如同现在这般成了也便罢了,一旦未成,高阳公主有什么闪失,后果可不是她区区武元华一个人能承担的。虽然高阳公主不是皇后娘娘嫡出的,但是因为心直口快、性格利爽,也深得陛下宠爱——总归是天之骄女,容不得闪失。”
武宜安拨弄着手指:“可是二姑姑今日的样子不像是没把握,胡乱去出风头的。”
小相氏冷静下来之后想想,确实是如此,武元华哪一次做事不是谋定而后动的?即便是自己的夫君,也被她三言两语说得就去结庐守墓——还是心甘情愿去的,更不要提如今武家的正院还是杨氏住着的。
思及此,小相氏还是要嘱咐女儿:“宜安,你二姑姑许是运气好,许是有成算,来时我说要你多多学习她,可并不是说要你学她今日的莽撞。”
武宜安微笑:“娘亲放心,这一点我自然省的。”
后头的武颖叽叽喳喳地对着武颜说:“二姐,你刚才是怎么做到的?太厉害了,你没看到,大嫂都傻眼了!”
武颜摸了摸武颖的头:“又把口脂给吃掉了!”
武颖扁扁嘴:“二姐干嘛老是说这个,人家忍不住嘛。”
“元芳,咬嘴唇这个动作以后给我改了,太小家子气,若是你改不了,红枣,以后每日给三小姐的嘴上涂黄连汁。”武颜知道回府之后还会面对众人询问——至少杨氏肯定还会再问,因此不想浪费口舌把一件事说两遍。
果然回到武家之后,小相氏摆出温和的样子对两位小姑子说:“今日元华和元芳一定累坏了,早点回去歇息吧。”
小相氏等到晚上武元庆应酬归来,把今日在长乐公主府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武元庆本来有醉意,骤然就清醒了过来:“你说元华今日在公主府大出风头?”
“对,长乐公主身边的女官还特意转达了公主的意思,过说几日再邀请元华上门小聚。”小相氏把头头尾尾都说了,一点也没楼漏下。
“这个小丫头片子,倒是好运气。”武元庆把从前的盘算拿出来和小相氏一说。
小相氏大惊失色:“这、这恐怕不好吧?自来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婆母还在,恐怕夫君不能轻易决定了元华的亲事。”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376章
武元庆皱皱眉头:“杨氏……哼,无知妇人罢了,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打发了。”
“可是魏王殿下真的是看上了元华?魏王殿下月前才大婚,如此举动不是生生打了阎家的脸吗?”小相氏觉得夫君的想法不靠谱。
武元庆一意孤行:“魏王殿下可是皇子,阎家的人敢有不满?再说了,坊间传闻真真假假,我还是花了大价钱,才从当日醉人间的评审里面套出来这个消息的。”
卖消息的人是谁,硬说武颜和魏王有什么,真的不是太子请来的逗逼?如此坑货,走出来,李治绝对不会打死你——毕竟他从前也是善良正直的好和尚一枚。
小相氏还欲劝说。
武元庆很不耐烦地说:“好啦,我这都还没找到机会搭上魏王殿下的路子,你也不想想,要是武元华成了魏王侧妃,以后咱们家也能沾光,宜安、宜乐能够挑更好的人家。”
自来顺风顺水的武元庆其实还真是挺无脑的,什么事情都是想当然,并且是把周围人的智商都放在和自己一样的水平线上想当然。
“你也不想想,要是武元华成了魏王侧妃,以咱们从前的面子情,还想去她身上沾光?”小相氏很想这么咆哮,但是她深知武元庆的脾性,最后还是默默地把这句话吞回肚子里。
一夜辗转难眠的不只小相氏。
还有百福殿的高阳公主。高阳公主今日会冲着武元华挑刺,无非是因为兕子总是在长孙皇后面前说武元华有多优秀,而自己今日一见她,有没有真本事且不说,但是相貌确实是一等一的,女人见到貌美的同龄人总是难免生出比较的心思,高阳很气愤地觉得武元华居然生得和自己差不多好看!
所以说今日武元华被高阳刁难,纯属是躺枪了,而同安大长公主的旁观,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以后或许会和王素琴共侍一夫的小娘子是个什么脾性。
可是高阳没想到自己被噎住的时候,武元华还能立时冲过来救了自己。这可是担着大风险的。
尽管任性刁蛮,高阳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被救回来之后又被搀扶进了屋内让太医细细诊治,高阳没找到机会和武元华说话。
回宫之后被父皇和母后安抚,躺着床上的高阳想着:下次见到武元华,大不了、大不了我不为难她了。
“所以观音婢看中的人,果然挺不简单,至少这份魄力就是很难得的。”李世民不得不承认,在挑儿媳妇方面,长孙皇后是女人,要比自己专业得多,自己只是从政治方面考虑了最适合雉奴的王家小娘子,但是这个武家的武元华也真真是个好的。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377章
“所以二郎觉得如何?”长孙皇后不知怎么的,就觉得武元华很合自己的眼缘,不只是自己,还有兕子也很喜欢她。
“我还是觉得她出身低微了些。”这回李世民倒没说年龄的问题了,毕竟稍懂医理的李二陛下也知道,女子年纪大一些,反而更容易有孕——观音婢就是太早生孩子了,如今身子还虚得紧。
况且,妻者,齐也。单单看雉奴好几年对着一张花笺念念不忘,又和武元华写出一笔有七八分相似的书法,李世民就觉得自己儿子真是个痴情的——早慧在这方面,真是不知该笑好还是该骂好。再者说,贤妻美妾,即便武元华比雉奴大了四岁,正好可以照顾好雉奴,如今朝堂上总有人提起让皇子出京,这就不单单是针对青雀了,还有雉奴,雉奴这个年纪出京……唉,自己还真是放心不下!
李世民不是不想强硬留下李泰和李治的,可是朝堂上倔强的魏征小老头、后宫里通情达理的观音婢纷纷谏言要青雀和雉奴出京。自诩明君的李世民总不能充耳不闻、我行我素吧?
长孙皇后环住李世民的胳膊:“我还是那么认为的,雉奴是我们最小的儿子,为他找的妻子,能合他的心意就好。”
“李二陛下算是动摇了吧?”武颜听到李治给自己复述了这一番话。
李治认真地点点头:“皇后一向是能够温言软语改变陛下心意的人。”
武颜看着一本正经说话的李治,终于忍不住问:“可是你总是分出神念去打探消息,会不会听到什么非礼勿听的事情哇?”
李治忽然就整个脸蛋儿爆红,一甩袖子留下一句:“我、我先走了。”
摸着自己下巴的武颜在坏笑:“看来是有喽?”
悲催的就是武元庆,有一肚子坏水却没有足以使坏的头脑,好不容易上下打点了可以搭上魏王殿下的路子,可是魏王李泰却忽然接到圣旨,奉旨出京去属地!
摔!早十几年干嘛去了?
几乎每年御史台都会老调重弹,奏请皇子出京,哪一回不是被陛下给压下来的?就像是贞观十年的时候,魏王李泰去像陛下哭诉,说朝堂上三品以上的官员见了他不恭敬,李二陛下他真的还把长安城里三品以上的官儿召进宫来严词质问一番。什么房某独谋杜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等等,都被吓得是不敢说话,只有一个魏征梗着脖子和李二理论。最后李二承认自己是因私忘公了。
你看你看,这么出格的事儿都发生过,谁知道今年那魏征老头儿再次强硬提出皇子不就藩是为违反制度的问题之后,陛下居然会忍痛应下来?
整个长安城的人都把下巴惊掉了好嘛?
就连李泰自己都傻眼了:父皇不爱自己了吗?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378章
李世民自然是爱着中胖砸的,但是他更爱长孙氏,被长孙皇后软言央求、泪眼相望,又有一群永远在蹦达给自己挑刺的御史们,李世民终于松口答应让魏王李泰去就藩了。
看到了“维护公平正义与律法公正性”希望的御史们额手称庆,老道的魏征说:“且不要自得,毕竟……”然后伸手比划了一个九字——毕竟还有一个九皇子晋王殿下。
御史们越战越勇,准备一鼓作气趁着陛下让步的时机,把晋王殿下也弄出长安城去。
这一回李二也怒了:“雉奴尚且年幼,待到大婚之后再谈就藩不迟!”
李二陛下甩袖而去,魏征等人也懂得见好就收,在心里哀叹日后还要折腾一回。
这倒是把东宫的李承乾弄得一愣一愣的:自己多年的老对头要去属地了?难道以后他就乖乖做个亲王,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皇太子之位了吗?
东宫属官对此并不抱乐观态度:“殿下,魏王属地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且前几年魏王就遥领相州都督,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军事,如今魏王就藩,无异于纵虎归山哪。”
言下之意是被放出京城的魏王,杀伤力会比留在太子眼皮子底下的魏王要大太多了。
其实东宫属官所说并没有错。
中胖子李泰在忧伤了一阵子之后也反应过来,离开长安对自己而言未必是坏事!只要自己能保持和父皇的父子亲情的联系,去了属地才是天高什么远啊,便于发展势力!
于是想通了的魏王开始屁颠颠地收拾行李,其间进宫无数次哭泣,并很体贴地表示以后会无比思念父皇和母后的。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感动得不轻,也成功将太子李承乾恶心得半死,好想大声咆哮:“有本事你就别去啊别去!”
最终李泰还是款款包袱,带着正妃阎氏去了相州,临出发前,李世民还赏给他一打貌美的良家子——这公公万年坑儿媳妇不动摇,虽然没赐俩侧妃给阎氏添堵,不过……呵呵,这么一打美人伺候李泰,估计阎氏的心情也不会美妙到哪里去。
李泰就藩就像是一个讯号,但是讯号表达了什么?
君心难测,谁知道呢?
转眼就是秋月里了。
“元华,明日里你不是要和公主们出去郊游?来来来,这是你大嫂刚命人送来的首饰,都是长安城里的新花样,快来挑一挑。”杨氏得意地说。
自从几个月前,武颜神勇地救了高阳公主一命之后,居然也慢慢和高阳有了交情。高阳公主比晋阳公主可是更豪迈洒脱多了,初初借着长乐公主的府邸,别扭地向武颜表达了谢意之后,居然被武颜随随便便糊弄一下,就转成挺欣赏武元华了。
所以说不止君心难测,女人心更难测。
这不是,最近武家二姑娘在长安城的社交圈里炙手可热,毕竟是一下子得了长乐、高阳、晋阳三位公主的青眼,足以证明武元华很不简单。
就连如意算盘落空了的武元庆都老实了好一阵子,没有恼羞成怒发作杨氏三人,居然憋着还没来提换院子的事情。
更不要说小相氏敲打了武家下人,一应吃穿用度的水准又大大提升了。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第379章
还有二哥武元爽两口子暗里的有意无意的示好。
反正杨氏三人的日子居然也不难过。
这不,因为明日高阳公主给武颜下了帖子去龙首原郊游,杨氏就又忍不住要打扮一下自己的女儿。
“娘亲喂,女儿是要去跑马骑射的,穿得叮叮当当的像什么样子?”武颜叹气,为何杨氏总是热衷于让自己在每一个能够露脸的场合争夺风头?
“你这孩子就是倔,什么都要自己拿主意。”杨氏气闷,“元芳,你总会听娘的话吧?”
因为武颜还挺喜欢小白兔型的小妹妹——呆萌却可爱,所以也会记得让武颖和自己一起出去见见世面,所以明日武颖也算是武颜的附件了。
武颖其实觉得娘挑的首饰衣裳确实都太花哨了,抬眼看看二姐姐,弱弱地对杨氏说:“娘,我觉得二姐姐给我挑的衣裳就很好了。”
气得杨氏又说起口头禅:“我是管不了你们了,唉。”
这也是为何武颜会倍加疼爱武颖的缘故:她虽然性子弱,但是行事有分寸,能坚守底线,而不是从前网络上说的那种白莲花。虽然武颖有事没事爱含着两泡眼泪,却很是个能知错就改的好孩子,自从被武颜说过不要咬嘴唇之后,还真的下了狠心改过这个小家子气的习惯。
九月里正是狩猎好时节。
武家的姐妹先是乘着诚郡公府的马车,带着丫鬟四人、奶娘两人、车夫一人、家丁十余人,浩浩荡荡出发。
龙首原在长安城北,依地势建了大明宫,旁边又有皇家园林、马场,是个郊游的好去处。
武家姐妹到的时候,才发现今日里不只是高阳公主和晋阳公主在,另有一对气质高贵的青年夫妇和一名三四岁的精致小女娃。哦,还不能忽视了高阳公主身后的存在感极低的伴读,好像是姓杨?另外晋阳公主身后的崔安儿看着自己的眼神可是十分“炙热”。
猜你喜欢